CN109070706A - 具有加强件的车辆车门及包括这种车门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加强件的车辆车门及包括这种车门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70706A CN109070706A CN201780025575.0A CN201780025575A CN109070706A CN 109070706 A CN109070706 A CN 109070706A CN 201780025575 A CN201780025575 A CN 201780025575A CN 109070706 A CN109070706 A CN 1090707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door
- reinforcer
- controller
- door opening
- structural sl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23—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26—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the elements being arranged at the beltlin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23—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29—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the elements being arranged diagon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23—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34—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 the lower door structure the elements being arranged at the handle area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60J5/0422—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 B60J5/0438—Elongated type elements, e.g. beams, cables, belts or wi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elongated elements
- B60J5/0443—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车门(3),包括安装在盒体(11)中的车门开启控制器(5)、车门的结构板(9)、外板(7)和加强件(15),所述加强件安置在所述结构板(9)和所述外板(7)之间且通过其端部(17、19)固定到所述结构板(9)的侧立柱上,所述加强件(15)插设在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盒体(11)和所述外板(7)之间。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至少一个这种车门的车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辆车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备有内加强件的车门,所述加强件用于吸收侧向碰撞。本发明还涉及配备有这种车门的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已知,将加强件安置于车辆车门的内部,以便在侧向碰撞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护乘员。这种加强件通常呈刚性杆的形式,其通常是中空且被设置为使得加强件沿着车门的长度方向延伸。从制造商的角度来看,存在对其车辆和这种车门所提供的安全方面的性能进行持续改进的需求。
因此,例如文献KR19990083007提出了一种不采用矩形的横截面而采用梯形的横截面的杆,从而提高所述杆的刚度,这使得在质量恒定的情况下能够改进杆在吸收能量上的性能。
文献EP2082909在其文中提出了将一至两个加强杆安置成斜向面对车辆乘员的座椅。所述加强杆会与缓冲元件协作以确保对所述乘员的最佳保护。
大量其它类型的加强件和这些加强件的设置方式随着时间被提出。然而,需求者了解,这些加强件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吸收侧向碰撞及保护乘客的问题。然而,已经验证,侧向碰撞还有可能损坏车辆车门,导致车门无法再打开。这在车辆具有能够电动控制的侧滑动门的情况下尤其得以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遇到的至少一个缺点提供解决方案。特别地,本发明旨在提供配备有侧加强件的车门,所述车门能够同时保护乘客和车门开启控制器,以便尽可能地在侧向碰撞之后能够继续打开和关闭车门。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车门,包括安装在盒体中的车门开启控制器、车门的结构板、外板和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安置在所述结构板和所述外板之间且通过其端部固定于所述结构板的侧立柱上,所述车门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插设在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的盒体和所述外板之间。
根据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单独地或者以所有的可能组合的方式来采用以下特征中的任意特征:
-所述加强件关于横向分割所述加强件的轴线不对称。
-所述加强件关于纵向分割所述加强件的轴线不对称,特别是在所述加强件的斜面端部处不对称。
-所述加强件具有面对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设置的孔口,使得通过所述孔口可接近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并且孔口的尺寸被设置为使得所述孔口的周向边缘优选地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置于或能够置于抵靠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的盒体处。
-所述加强件以倾斜的方式从所述车门的一侧边缘延伸到另一侧边缘,使得所述加强件具有上端部和下端部。
-所述车门具有电动控制器,所述电动控制器设置在结构板的与具有车门开启控制器的侧边相对的侧边上,所述加强件的一个端部在车门开启控制器处固定在所述结构板上,并且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部以所述加强件部分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附近的方式固定在结构板上。
-所述车门为滑动车门。
-在车门开启控制器处固定到结构板上的加强件的端部是加强件的上端部。
-以加强件部分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附近的方式固定到结构板上的加强件的端部是加强件的下端部。
-所述加强件的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附近的部分的刚度大于所述加强件的其余部分的刚度,优选地,通过该部分具有的至少一个凸起来获得该刚度。
-所述加强件的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附近的部分具有的至少一个凸起是通过冲压获得的。
-所述加强件的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附近的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加强件的其余部分的宽度。
-所述加强件具有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介于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附近的部分和面对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安置的部分之间,该中间部分适于在其受力时发生形变,优选地,所述中间部分具有开口以有助于所述中间部分发生形变。
-所述加强件是金属加强件,优选地,所述加强件是钢制加强件。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文所限定的车门的车辆。
如通过阅读上文给出的限定所理解到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具有被特别设置以保护车门开启控制器的加强件的车门。通过在所述加强件上打开的孔口能够穿过所述加强件保持可接近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或至少其把手。另外,所述加强件被配置成置于抵靠车门控制器的盒体处。由于该持久的抵靠或是在发生碰撞时获得的抵靠,所述加强件在面对车门开启控制器的部分处的刚度相对大于所述加强件的中间部分的刚度,由此在侧向碰撞的情况下产生对车门控制器有效的保护。所述加强件将用作车门开启控制器及其把手和致动机构(锁等)的保护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述加强件具有不对称的结构,优选地,与面对车门控制器设置的端部相对的端部是斜面的。优选地,斜面端部是冲压件,使得其机械强度或机械刚度大于加强件的中间部分的机械强度或机械刚度。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该如果车门是具有在侧向碰撞的情况下用于保护这种相对易损的元件的滑动车门,斜面端部被设置在例如车门开启电动控制器的相对易损的元件附近。
根据第三方面,优选地,加强件包括中间部分,其适于在侧向碰撞的情况下能够发生形变,从而能够吸收碰撞能量。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加强件的车门,所述加强件具有刚度不同的部分,从而能够使加强件逐步发生形变,这允许根据碰撞的剧烈程度来尽可能地保护车门开启控制器和车门电动控制器的易损部分。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参照附图且作为示例给出的描述,将很好地理解本发明且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得以清楚地显现,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门的箱体内部,阐明了加强件的设置方式;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包含”的近义词并且该术语是非限制性的,其允许在装置、布置方式或者车辆中存在其他与之相关的元件。当然,术语“包括”涵盖了术语“由...组成”。
同样地,术语“下”、“上”、“前”、“后”、“纵向”、“横向”按照相对于车辆的通常方向来进行理解。“下”表明沿着竖直轴线比“上”更接近地面。
首先,参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图1。车辆1包括设有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至少一个侧车门3。在此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侧车门3是滑动车门。然而,本发明也涉及机动车辆的非滑动而是在铰接件上枢转的车门。
按已知的方式,车辆车门3包括固定在结构板上的外板7。结构板9在图2中可见,图2示出了部分车门,未示出外板。按已知的方式,车门的结构板9和外板形成箱体,所述箱体用于容纳不同的元件,例如所述箱体包括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盒体11或者车门的电动控制装置13。在本文的示例中,车门具有车窗,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包括不具有车窗的车门的机动车辆。
根据本发明,加强件15被被设置在车门的结构板和外板之间。所述加强件15呈伸长元件的形式,所述加强件在其两个端部(17、19)处、例如在结构板9的侧立柱处固定到结构板9上。如细节所示,加强件15在其端部之一处具有基本为矩形形状的斜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加强件面对所述盒体11设置在车门开启控制器5和车门的外板之间,以便在发生如下文将描述的侧向碰撞的情况下提供对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保护。
现在将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加强件15的结构,并且参照图2描述其在车门中的布置方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加强件15呈伸长元件的形式,其两个端部(17、19)用于例如在结构板的侧立柱处固定到车门的结构板上。加强件15关于横向分割所述加强件的轴线不对称,这是因为所述加强件具有斜面端部19,因此该斜面端部比另一端部窄。加强件15由于其不对称的特征使得在其整个长度方向上的形变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在本文的实施例中,较宽的(非斜面的)端部17被设置为高于较窄的端部19,然而,例如当车门不包括车窗时,较窄的端部19也可以被设置为高于较宽的(非斜面的)端部17。加强件15将以大致倾斜的设置方式从车门的一个侧边延伸到另一侧边,也就是说,所述加强件相对于水平面以一定夹角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因此,可以根据本发明区分为上端部17和下端部19。这种倾斜的设置方式用于在碰撞时使加强件15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这种倾斜的设置方式将使加强件15在碰撞时发生的形变更小,并因此更好地吸收能量。
根据本发明,加强件15的上端部17是安置在车门开启控制器5处的端部。以这样的方式,加强件15被插设在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盒体11和外板7之间。仍然可以通过加强件15上的面对所述控制器、特别是面对其把手被构造的孔口21来接近车门开启控制器5。加强件15及其孔口21的尺寸被有利地设置为使得加强件15仍然能够抵靠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盒体11被安置。也就是说,孔口21的尺寸被设置为同时使得从车辆1的外部可接近车门开启控制器5(尤其及其把手)以能够对其进行操作,并且使得所述孔口的周向边缘在侧向碰撞的情况下能够被置于或者被置于抵靠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盒体11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沿着加强件15的长度方向将其区分为三个部分或者区域。第一部分或上区域23保护车门开启控制器5。第二部分或中间区域25在碰撞情况下首先发生形变。第三部分或下区域27是安置在待保护的车门元件、例如车门的电动控制器13附近的刚性部分。
优选地,第三部分或下区域27包括加强件15的下端部19。有利地,该端部是斜面的、实心的和/或具有冲压件29以增加其刚度。该第三部分用于在碰撞情况下保护易损元件、例如车门电动控制器13,且不触碰这些易损元件。因此,所述第三部分以不插设在所述易损元件和外板之间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易损元件的附近。因此,所述第三部分能够在侧向碰撞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抑制外板在这些易损元件处的凹陷,并且以这种方式保护所述易损元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确定优选地为斜面的加强件的端部相当于其要保护的元件之间的适当距离。根据本发明,该距离优选地小于20cm,更优选地小于10cm,进一步优选地小于5cm。
因为第二部分或者中间区域25宽于第三部分,所以第三部分在其与第二部分的交界处还具有凹部31。当在侧向碰撞的情况下中间区域25发生形变时,所述凹部31将协助所述中间区域。
已经理解的是,中间区域25的刚度小于其它区域的刚度。为了该目的,所述中间区域有利地在其长度方向上实施开口33。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辆的车门(3),包括安装在盒体(11)中的车门开启控制器(5)、车门的结构板(9)、外板(7)和加强件(15),所述加强件安置在所述结构板(9)和所述外板(7)之间且通过其端部(17、19)固定到所述结构板(9)的侧立柱上,所述车门的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5)插设在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盒体(11)和所述外板(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5)关于横向分割所述加强件的轴线不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5)具有面对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5)设置的孔口(21),使得通过所述孔口(21)可接近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并且所述孔口(21)的尺寸被设置为使得所述孔口(21)的周向边缘置于抵靠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盒体(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5)以倾斜的方式从所述车门(3)的一侧边缘延伸到另一侧边缘,使得所述加强件具有上端部(17)和下端部(1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3)具有电动控制器(13),所述电动控制器设置在结构板(9)的与具有车门开启控制器(5)的侧边相对的侧边上,并且在于,所述加强件(15)的一个端部(17)在车门开启控制器(5)处固定在所述结构板(9)上,并且所述加强件(15)的另一端部(19)以所述加强件(15)部分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13)附近的方式固定在结构板(9)上,优选地,所述车门(3)为滑动车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5)的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13)附近的部分(27)的刚度大于所述加强件(15)的其余部分的刚度,优选地,该刚度通过该部分(27)具有的至少一个凸起(29)来获得。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5)的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13)附近的部分(27)的宽度小于所述加强件(15)的其余部分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5)具有中间部分(25),所述中间部分介于延伸到车门的电动控制器(13)附近的部分(27)和面对所述车门开启控制器(5)安置的部分(23)之间,该中间部分(23)适于在其受力时发生形变,优选地,所述中间部分(23)具有开口(33)以有助于所述中间部分发生形变。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15)是金属加强件,优选地,所述加强件(15)是钢制加强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653819 | 2016-04-28 | ||
FR1653819A FR3050694B1 (fr) | 2016-04-28 | 2016-04-28 | Porte de vehcule avec renfort et vehicule comprenant une telle porte |
PCT/FR2017/050680 WO2017187037A1 (fr) | 2016-04-28 | 2017-03-23 | Porte de vehcule avec renfort et vehicule comprenant une telle port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70706A true CN109070706A (zh) | 2018-12-21 |
CN109070706B CN109070706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57286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25575.0A Active CN109070706B (zh) | 2016-04-28 | 2017-03-23 | 具有加强件的车辆车门及包括这种车门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448701B1 (zh) |
CN (1) | CN109070706B (zh) |
ES (1) | ES2795813T3 (zh) |
FR (1) | FR3050694B1 (zh) |
WO (1) | WO20171870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66481B2 (en) * | 2019-02-01 | 2022-10-11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door assembly |
CN115812045A (zh) * | 2020-07-06 | 2023-03-17 | 麦格纳国际公司 | 自动侧门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86178A (ja) * | 1995-09-22 | 1997-03-31 | Toyota Motor Corp | 自動車用ドア車室侵入抑制装置 |
JP2001071747A (ja) * | 1999-07-08 | 2001-03-21 | Kasai Kogyo Co Ltd |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
DE102013005402A1 (de) * | 2013-03-28 | 2014-04-03 | Daimler Ag | Bordkantenverstärkung für eine Kraftwagentür |
WO2015011350A1 (fr) * | 2013-07-23 | 2015-01-29 | Renault S.A.S. | Porte latérale de véhicule équipée d'un organe de renfort, et vé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97244B2 (ja) * | 2009-03-25 | 2013-09-25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ドア構造 |
DE102013020091A1 (de) * | 2013-11-30 | 2014-07-24 | Daimler Ag | Seitentür für einen Kraftwagen, insbesondere einen Personenkraftwagen |
-
2016
- 2016-04-28 FR FR1653819A patent/FR3050694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
- 2017-03-23 CN CN201780025575.0A patent/CN109070706B/zh active Active
- 2017-03-23 WO PCT/FR2017/050680 patent/WO2017187037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3-23 EP EP17717212.9A patent/EP3448701B1/fr active Active
- 2017-03-23 ES ES17717212T patent/ES2795813T3/es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86178A (ja) * | 1995-09-22 | 1997-03-31 | Toyota Motor Corp | 自動車用ドア車室侵入抑制装置 |
JP2001071747A (ja) * | 1999-07-08 | 2001-03-21 | Kasai Kogyo Co Ltd |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
DE102013005402A1 (de) * | 2013-03-28 | 2014-04-03 | Daimler Ag | Bordkantenverstärkung für eine Kraftwagentür |
WO2015011350A1 (fr) * | 2013-07-23 | 2015-01-29 | Renault S.A.S. | Porte latérale de véhicule équipée d'un organe de renfort, et véhicule automobile correspondan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48701B1 (fr) | 2020-05-27 |
FR3050694B1 (fr) | 2018-04-13 |
FR3050694A1 (fr) | 2017-11-03 |
ES2795813T3 (es) | 2020-11-24 |
CN109070706B (zh) | 2022-05-27 |
WO2017187037A1 (fr) | 2017-11-02 |
BR112018070894A2 (pt) | 2019-02-05 |
EP3448701A1 (fr) | 2019-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51205B (zh) |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 |
CN110239625B (zh) | 电气装置的固定构造 | |
US20170050675A1 (en) | Sill for a vehicle | |
CN101939209A (zh) | 车辆用发动机罩结构 | |
JP6254872B2 (ja) |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CN109070706A (zh) | 具有加强件的车辆车门及包括这种车门的车辆 | |
JP4489779B2 (ja) | 衝突時の車両ドアに対するエネルギーの衝撃から搭乗者を保護するための自動車用装置 | |
JP5882163B2 (ja) | ラジエータグリル | |
JP2016217229A (ja) | ポンプ保護部材 | |
JP2010241285A (ja) | 自動車の車室側壁構造 | |
CN106945726B (zh) | 汽车拖钩及汽车纵梁 | |
US20090218851A1 (en) | Motor vehicle with protection for a rear-hinged side door | |
CN103192885B (zh) | 车辆的前围上盖板结构 | |
KR101252221B1 (ko) | 전자유닛을 구비한 차량용 범퍼백빔 | |
KR102048586B1 (ko) | 차량의 측면 충격 지지 장치 | |
CN109070941A (zh) | 机动车辆的前挡泥板结构 | |
JP5675852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
JP6897541B2 (ja) | フードロックケーブル配索構造を有する車両前部構造 | |
JP5229097B2 (ja) | 車両用ドア構造 | |
JP4477978B2 (ja) | 衝突時生存空間確保用の補強部材取り付け構造 | |
JP2009166708A (ja) | 車両用フード構造 | |
JP2008012946A (ja) | 車室材構造 | |
JP2006001352A (ja) | 車両のシート設置構造 | |
JP6014872B2 (ja) | ニーボルスタ | |
KR102235653B1 (ko) | 콘솔덕트 장착 구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