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26C - 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926C CN1089926C CN96102832A CN96102832A CN1089926C CN 1089926 C CN1089926 C CN 1089926C CN 96102832 A CN96102832 A CN 96102832A CN 96102832 A CN96102832 A CN 96102832A CN 1089926 C CN1089926 C CN 108992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 gear
- rotation
- spool
- p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6—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indicating speed
- G11B15/48—Starting; Accelerating; Decelerating; Arrangements preventing malfunction during drive chang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3—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mechanical tension of record carrier, e.g. tape tension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6—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indicating speed
- G11B15/54—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indicating speed by stroboscope; by tachometer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26—Driving record carriers by members ac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reon
- G11B15/32—Driving record carriers by members act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reon through the reels or cores on to which the record carrier is wound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盒式磁带机松弛消除装置。本装置设有一对卷轴台、驱动该卷轴台的驱动马达、使两卷轴台相互在磁带卷收方向旋转的磁带松弛消除机构、对应于各卷轴台的旋转状态而输出脉冲的一对脉冲发生部、判断从两脉冲发生部所输出脉冲宽度是否超过设定值的脉冲宽度比较部,在依靠磁带松弛消除机构所作消除松弛动作中,当从所述两脉冲发生部中至少一方所输出的脉冲宽度超过设定值时,即可判断为磁带松弛消除动作结束,并转入其它动作模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特别涉及与除去盒式磁带机内磁带松弛机构相关连的,用于检出磁带松弛消除终结的检出装置。
近年来为适应长时间记录而出现了用于非常薄磁带的盒式磁带,使用这种薄磁带时,由于在装入前有某些松弛,所以在行走中易于发生磁带被卡住或折断等麻烦。所以,历来已知也有下述这样的盒式磁带机,该磁带机能在装入磁带后立即自动消除磁带的松弛,从而防止磁带被切断等麻烦,有关这样盒式磁带机的一例公开于U.S.4,214,283。
在该U.S.4,214,283中所记载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的结构是这样的;在两个飞轮和两个卷轴台之间分别设有连接齿轮,在装载好盒式磁带后,使其分别啮合于:与两个连结齿轮相对应的飞轮和卷轴台,因此,使两个卷轴台相互在磁带卷收方向高速旋转,使磁带的松弛消除。这种松弛消除动作使磁带紧张,并且直到两个卷轴台轴部的旋转完全停止时还在继续,并转入随后的运行。
但是在上述历来所用磁带松弛消除机构中,采用了检出两个卷轴台的卷轴旋转完全停止后再使松驰消除动作终结的方法,因此,在消除磁带松弛的时点,当两个卷轴台的卷轴轴部不停止时,就不能使松弛消除动作终结。也即,也有如下的课题,当在磁带始端或终端附近进行松弛消除动作时,由于盒式磁带内的两个卷轴上所卷绕的磁带卷径大不相同,因此,卷径小一方(卷绕扭矩大的一方)的卷轴所结合的卷轴台的卷轴轴部继续向磁带收卷方向旋转;而卷径大一方(卷绕扭矩小的一方)的卷轴所结合的卷轴台的卷轴轴部继续向磁带的供卷方向旋转,因此,尽管能除去磁带的松弛,但不能使松弛消除动作结束。
此外,仅在一定时间内继续松弛消除动作的方法在过去也有过提议,但是采用这个方法仍然有如下课题:例如,在装载其磁带无松弛的磁带盒时,不希望松弛消除动作;当装载其磁带松弛量大的磁带盒时,在不能充分除去松弛状态下转入其它运动模式等。
另外,在上述US4,214,283所示磁带松弛消除机构中有如下问题:当除去松弛时,两个卷轴台相互在反对方向上飞速旋转,因此,在消除去松弛的时点,对磁带作用的张力大,特别是用极薄磁带时易于折断该磁带。
有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论磁带盒内磁带的位置如何都能确实地消除磁带松弛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具有:结合于处在装载位置的磁带盒卷轴上的一对卷轴台;驱动这些卷轴台旋转的驱动马达;使所述两个卷轴台相互地在磁带收卷方向旋转的磁带松池消除机构;对应于所述卷轴台的旋转状态而输出脉冲的一对脉冲发生部;以及判断从该脉冲发生部所输出的脉冲宽度是否超过其设定值的脉冲宽部比较部,在依靠所述磁带松弛消除机构的磁带松弛消除动作中,当从所述两个脉冲发生部中至少一方所输出的脉冲宽度超过所述设定值时,就可判断为所述磁带松弛消除动作结束,并转入其它动作模式。
当磁带盒的装载一结束,靠驱动马达旋转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就开始动作,例如,使两个空转齿轮和与其分别对应的卷轴台和飞轮啮合,从而两个卷轴台相互地在收卷方向上旋转,除去磁带盒磁带的松弛。当磁带的松弛一经消除松弛除去时的磁带处于中央附近时,两个卷轴台停止;当松弛消除时的磁带处于其端部附近时,结合于卷径小一方卷轴的卷轴台向磁带收卷方向旋转的同时,另一方卷轴台也追随它而向供卷方向继续旋转。而且,从两个脉冲发生装置中至少一方输出的脉冲宽度超过设定值时,判断依靠磁带松驰消除装置的磁带松弛消除动作结束,并转入其它动作模式。
本发明具有良好效果。按照本发明,依靠两个卷轴台相互地向收卷方向的旋转而将磁带的松弛消除,当检出两个卷轴台,旋转状态的脉冲发生部的脉冲宽度超过设定值时,就判断为松弛消除动作结束,因此,不论磁带处于何位置,都可确实地消除磁带的松弛。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盒式磁带机排出终结状态的平面图;
附图2是附图1实施例磁带盒装载终结状态的平面图;
附图3是表示附图1实施例盒式磁带机所具有的磁带盒移送机构排出终结状态侧面图;
附图4是表示附图1实施例磁带盒移送机构的磁带盒装载终结状态的侧面图;
附图5是省略该磁带盒移送机构的盒式磁带机平面图;
附图6是该盒式磁带机所具有的磁头座平面图;
附图7是该盒式磁带机所具有的选择杆平面图;
附图8是从底架里面一侧所见该盒式磁带机的底架的底面图;
附图9是该盒式磁带机所具有的卷轴台剖面图;
附图10是该盒式磁带机所具有的模式选择杆的底面图;
附图11是从该盒式磁带机所具有的支承板表面一侧所见平面图;
附图12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所具有的辅助马达动力传达机构的剖面图;
附图13是该动力传达机构所具有的行星齿轮机构的说明图;
附图14是表示该动力传达机构重要部件的分解斜视图;
附图15是表示该动力传达机构的动力切换动作的说明图;其中,15a是排出终结状态的说明图;15b是磁带盒装载终结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16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暂停位置的底面图;
附图17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正常播放位置的底面图;
附图18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反向播放位置的底面图;
附图19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REW位置的底面图;
附图20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REW制动位置的底面图;
附图21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FF位置的底面图;
附图22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FF制动位置的底面图;
附图23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松弛消除动作的程序方框图;
附图24a和24b分别是在该松弛消除动作中从各光传感器输出的脉冲波形图;
附图25a和25b分别是该松弛消除动作终结时的从各光传感器输出的脉冲波形图;
附图26是表示该盒式磁带机的FF/REW动作的程序方框图;
附图27是该盒式磁带机所具有的卷轴台的旋转检出装置的说明图。
附图1到14说明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盒式磁带机,其中,附图1是排出终结状态平面图;附图2是磁带盒装载终结状态平面图;附图3是显示磁带盒移送机构排出终结状态的侧面图;附图4是显示该磁带盒移送机构的磁带盒装载终结状态的侧面图;附图5是略去磁带盒移送机构的平面图;附图6是磁头座的平面图;附图7是选择杆平面图;附图8是从底架里侧所见底架的底面图;附图9是卷轴台的剖面图;附图10是模式选择杆的底面图;附图11是从支撑板表面一侧所见的平面图;附图12是显示辅助马达的动力传动机构的剖面图;附图13是该动力传达机构所具有的行星齿轮机构的说明图;附图14是显示该动力传达机构重要部件的分解斜视图;附图15是显示该动力传达机构的动力切换动作的说明图。
在这些附图中,标号1表示平板状的底架,在该底架1的表面一侧要装有向一个方向以高速或低速旋转的主马达2和向两个方向以一定速度旋转的辅助马达3,同时,它还载置着磁带盒移送机构4。如附图1~4所示那样,上述磁带盒移送机构4具有:固定于底架1上的一对侧板5、6;在二者之一的侧板5外侧所配置的滑板7;可旋转地被保持在两侧板5、6之间的板座8;以及连接于板座8的顶端的磁带盒座9,该磁带移送机构以上述辅助马达作为驱动源而进行动作。在上述侧板5上形成导孔5a和一对导向凸起5b,同时,在上述滑板7上穿设有凸轮孔(cam孔)7a和一对长孔7b,由于各长孔7b由导向凸起5b所引导,因此,滑板7前后进退自如地被保持在侧板5上。依靠拉伸弹簧11,使台座体10与滑板7一体地被保持在该滑板7的下端,在台座体10的外侧面刻有第一齿条10a。
在上述板座8上,分别设有轴部8a和辊子8b,轴部8a可旋转地处于两侧板5、6上,同时,辊子8b插通侧板5的导向孔5a,与滑板7的凸轮孔7a相合。此外,另一长孔7c和L字形的缝7d穿设于上述滑板7的上面,同时插通此长孔7c的销12则立设于上述侧板5的上面,第一排出臂13和第二排出臂14轴支承于该销12上。在此排出臂13、14之间,通过图中未示的凸起和拉伸弹簧15而保持一定的角度,从第二排出臂14下垂的销14a与上述缝7d相啮合。另一方面,凸轮孔13a和长孔13b穿设于第一排出臂13上,检出用杆16的一部分结合在该凸轮孔13a上。此检出用杆16可旋转地被支承于上述侧板的上面,该检出用杆16与印刷基板17上的磁带盒插入检出用的开关18对向地设置,该印刷基板17被安装于上述底架1上。此外,滑件19的凸起19a插入第一排出臂13的长孔13b中,该滑件19可沿着上述板座8上面所形成的导沟8c而前后进退。
如附图5所示那样,在上述底架1的表面上通过轴承22、23旋转自如地安装有一对主动轴20、21,同时,还通过支轴26、27旋转自如地安装有一对尖头长杆24、25。各夹紧辊30、31通过旋转轴28、29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这些尖头长杆24、25上,各夹紧辊30、31通过尖头长杆24、25的旋转,而与对应的主动轴20、21相接或相离。此外,磁头座32可往复移动地载置于上述底架1上。该磁头座32在附图5的上下方向上被导引。在此磁头座32上固定有磁头33。同时,还设有销34,依靠此销34上被固定的弹簧丝35,上述夹紧辊30、31向压接于主动轴20、21的方向上铆劲儿。
上述磁头座32呈四角框形,在其窗孔内配设一对卷轴台36、37和选择杆38。该选择杆38可旋转地支承于突设在底架1上的凸起部1a,选择臂39以销结合于该选择杆38的顶端。该选择臂39配置于底架1和磁头座32之间,同时,还通过支轴40可旋转地支承于底架1上,垂设于选择臂39上的突出销41突出到底架1的里侧。因此,当选择臂39以支轴40为中心而旋转时,选择杆38就以凸起部1a为中心向与选择臂相反方向旋动。此外,一对惰轮操纵杆42、43配设于上述底架1和选择杆38之间,这些惰轮操纵杆42、43可旋转地支承于上述轴承22、23的外周面。在各惰轮操纵杆42、43的一端穿设有凸轮孔42a、43a(参见附图8),同时,在其另一端纵设有旋动轴44、45,这些旋动轴44、45贯通穿设于底架1上的透孔而突出到底架1的里侧。更且,判别磁带盒T种类的判别杆46还以轴支承于上述底架上,该判别杆46的一部突出到底架1的里侧。
如附图6所示,一对长孔32a、32b穿设于上述磁头座32的下部,同时,突出销32c纵设于该磁头座32的上部,该突出销32c贯穿设于底架1上的导孔1b,并突出到底架1的里侧。如附图7所示那样,在上述选择杆38上穿设有透孔38a、38b和一对凸轮孔38c、38d以及一个圆孔38e,在此圆孔38e中可旋转地插入上述底架1的凸起部1a,同时,上述轴承22、23配设于各透孔38a、38b内。上述旋动轴28、29的下端贯通磁头底32的长孔32a、32b和选择杆38的凸轮孔38c、38d以及惰轮操纵杆42、43的凸轮孔42a、42b并达到底架1的里侧,并依靠上述弹簧丝35而向长孔32a、32b的上缘方向铆劲儿。
如附图8所示那样,上述主马达2的旋转轴突出到底架1的里侧,其顶端安装有滑轮47,此外在底架1的里侧可旋转地安装有另一滑轮48和一对飞轮49、50,在飞轮49、50的外周和上述滑轮47、48上有皮带51架挂。上述主动轴20、21固定于各飞轮49、50的中心,在各飞轮49、50上分别刻有以主动轴20、21为中心同心圆状的小齿轮49a、50a和大齿轮49b、50b。还在上述底架1的里面曲折地形成一对支承片1c、1d,在各支承片1c、1d上所纵设的支轴52、53上可旋转地以轴支承着上述卷轴台36、37。
如附图9所示那样,二者之一的卷轴台36具有:可旋转地支承于支轴52上的传达部件91、通过轴承92可旋转支撑于该传达部件91下部的卷轴齿轮56、压入固定于传达部件91中心的弹簧收容体93、以及在键结合于传达部件91上部的结合部件54。磁带盒T的二者之一的卷轴与此结合部件54相结合。在传达部件91的下端具有圆盘状的法兰部91a。在此法兰91a的下面贴有旋转检出板58,在此旋转检出板58上沿着其圆周方向交互地形成反射部和非反射部。介于弹簧收容体93和结合部件54之间设有第一弹簧94,依靠此第一弹簧94,结合部件54向上方铆劲儿,利用垫圈95防止结合部件从支轴52脱落下来。介于弹簧收容体93和轴承92之间设有第二弹簧96,同时,在卷轴齿轮56和传达部件91的法兰部91a之间设有由毛毡等构成的滑动部件97,依靠第二弹簧96向下方的弹性铆劲力,卷轴齿轮56通过滑动部件97压接于传动件91的法兰部91a。此外,有关详细结构的图示在此予以省略,因为另一个卷轴台37也和上述卷轴台36的结构完全相同,该卷轴台37具有:结合于磁带盒T另一卷轴上的结合部件55(参照附图5)、卷轴齿轮57和旋转检出板59等。
在上述底架1的里侧安装有一对空转齿轮60、61,该空转齿轮60、61安装于上述惰轮操纵杆42、43的旋转轴44、45上,并被覆盖在上述飞轮49、50上。各空转齿轮60、61经常与飞轮49、50的小齿轮49a、50a相啮合,并对上述卷轴齿轮56、57是可接可离的,伴随着惰轮操纵杆42、43的旋转与卷轴齿轮56、57成啮合或非啮合状态。在底架1里面还配设有位置检出杆62和闭锁杆63以及选择摆64,同时,还配设有为了覆盖这些部件的全部或一部的模式选择杆65。上述位置检出杆62通过支轴62c而可旋转地支承于底架1上。在该位置检出杆62上设有突出销62a,同时还穿设有透孔62b,上述磁头座32的突出销32c插入底架1的导孔16和该透孔62b,并同模式选择杆65的后述凸轮孔相结合。在上述闭锁杆63上设有突出销63a和细调件63b,同时,还如附图14所示那样在细调件63b的一个端部形成小突起部63c,该闭锁杆63可旋转地支承于立设在底架1上的销66上。上述选择摆64可旋转地安装于底架1的支轴67上,在该选择摆64的上端设有突出销64a,同时,在其下端可旋转地安装有摇动齿轮68。该摇动齿轮68位于上述两个卷轴齿轮56、57之间,伴随着选择摆64的旋转,它选择地啮合于两者之一的卷轴齿轮56和飞轮49的大齿轮49b、或另一卷轴齿轮57和飞轮50的大齿轮50b。
如附图10所示那样,在上述选择杆65上穿设有沿其纵向而延伸的一对导孔69、70,该导孔69、70被上述销66和另一销71插入,因此,模式选择杆65可在附图8的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底架1上。该模式选择杆65也以上述辅助马达3作为驱动源而动作,在其上缘的一部分上刻有第二齿条65a,同时,在二者之一的侧缘上弯曲地形成紧压片65b,又在其平板部分上穿设有多个凸轮孔65c~65g。在这些凸轮孔65c~65g之中,分别由下列销插入:上述位置检出杆62的突出销62a插入凸轮孔65c;上述闭锁杆63的突出销63a插入凸轮孔65d;上述磁头座32的突出销32c插入凸轮孔65e;上述选择摆64的突出销64a插入凸轮孔65f;上述选择杆39的突出销41插入凸轮孔65g,按照下述各种动作模式,当模式选择杆65一作往复运动时,则各凸轮孔65c~65g同与其相对应的各突出销的相对位置就发生变化。此外,由闭锁杆63的突出销63a插入的凸轮孔65d具有:与模式选择杆65的移动方向平行延伸的平行部65h;以及连接该平行部h一端而形成的向与模式选择杆65移动方向大致直交方向延伸的阶状部65i。
支承板72固定于上述底架1的里侧,如附图11所示那样,在此支承板72上配设有行星齿轮机构73,同时,还固定有支轴74和印刷基板75。在该印刷基板75上装设由其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一体化的光断续器所形成的一对光传感器76、77。该光传感器76、77以预定间隔与上述旋转检出板58、59对向设置(参照附图9)。因此,当各旋转检出板58、59一旋转时,就从与其相对置的光传感器76、77输出脉冲信号,基于该脉冲信号可检出上述卷轴齿轮56、57的旋转状态。此外,在上述印刷基板75上分别装设下列部件:依靠上述判别杆46而动作的磁带盒种类判别开关78;依靠上述模式选择杆65的紧压片65b而动作的基准位置检出开关79;以及依靠上述位置检出杆62而动作的模式检出开关80。
如附图12和13所示那样,上述行星齿轮机构73具有如下部件:轴支于支承板72起立的销81上的中心齿轮82;轴支于上述销81上的托架83;可旋转地外嵌于该托架83上的环形齿轮84;以及可旋转地支承于在上述托架83所设轴部83a的三个行星齿轮85。各行星齿轮85分别啮合于中心齿轮82的内齿部82a和环形齿轮84的内齿部84a。此外,中心齿轮82和环形齿轮84上分别刻有外齿部82b和84b,在上述托架83上端被齿轮86压入并形成一体化。上述中心齿轮82的外齿部82b同筒状部87下端所刻的齿部87a相啮合,该筒状体87可旋转地轴支于上述支轴74上。该筒状体87突出于上述底架1的表面一侧,在其上端所刻齿部87b同在上述辅助马达3的旋转轴上所设的蜗轮88相啮合。此外,辅助马达3通过托架89以旋拧在底架1表面上,上述支轴74上端受支座89的支承。另一方面,上述环形齿轮84的外齿部84b与上述模式选择杆65的第二齿条65a相啮合,在上述托架83上所固定的齿轮86插过底架1上所穿设的开口90,在该底架1的表面一侧啮合于上述台座体10的第一齿条10a。如附图14所示那样,在此开口90的周缘上形成支承上述销81上端的曲折部1e,上述台座体10上所形成的嵌合突出部10b将开口90插通并向底架1的里侧突出。台座体10的第一齿条10a和模式选择杆65的第二齿条65a隔着底架1向相互平行的方向延伸,在俯视方向上上述闭锁杆63的细调部63b在出没于上述开口90内(在台座体10的嵌合突出部10b的移动范围内)的方向移动。
在上述行星齿轮机构73之中,中心齿轮82构成输入轴,同时,托架83和环形齿轮84分别构成输出轴。从上述辅助马达3被输入中心齿轮82的旋转力通过上述闭锁杆63选择性地从该二个输出轴(托架83和中心齿轮84)中的任一方输出。也即,如附图15a所示那样,当闭锁杆63的突出销63a与凸轮孔65d的阶状部65i相结合时,模式选择杆65的移动受闭锁杆63的阻止,闭锁杆63处于第一闭锁位置。此外,细调部63b的端面与选择杆65的第二齿条65a的各齿端大致在同一条线上。台座体10的结合突出部10b与细调部63b端部的小突起部63c相接,因此,细调部63b不在露出到开口90内的方向旋转,闭锁杆63依靠结合突出部10b而维持在第一闭锁位置。此外,由于台座体10的嵌合突出部10b压接于闭锁杆63的小突起部63c,可防止该闭锁杆61在旋转方向的晃荡,即使有振动相加,也不发生叮当的噪声。
在这种情况下,当辅助马达向一个方向开始一旋转时,该旋转就从蜗轮88通过筒状体87传送到行星齿轮73的中心齿轮82,中心齿轮82就旋转。此时,环形齿轮84的外齿部84b同模式选择杆62的第二齿条65a啮合着,环形齿轮84由于模式选择杆65而被闭锁,使其不旋转,因此,各行星齿轮85边自转、边沿销81外周公转,中心齿轮82的旋转从托架83输出。结果,托架83和齿轮86在附图15a的箭头A方向旋转,同时,啮合于齿轮86的第一齿条10a向箭头B方向移动,设于台座体10的上述滑板7也在同一方向上移动。
这样,当台座体10在箭头B方向上移动时,结合突出部10b沿着细调部63b的端面在开口90内移动,其间,闭锁杆63依靠结合突出部而被维持在第一闭锁位置,因此,阻止闭锁杆63的旋转与模式选择杆65的移动。而且,结合突出部10b一到达开口90的末端位置时,台座体10就不能再向前移动,同时,结合突出部10b超过细调部63b,因此,闭锁杆63就可自由地旋转了。在此状态下,辅助马达3若继续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啮合于第一齿条10a上的托架83就不能再旋转,因此,这一次由于各行星齿轮85的自转,中心齿轮82的旋转就从环形齿轮84被输出,传送到模式选择杆65的第二齿条65a。结果,如附图15b所示那样,环形齿轮84开始向箭头C方向旋转,箭头D方向的力作用在模式选择杆65上,因此,闭锁杆63的突出销63a从凸轮孔65d的阶状部65i向平行部65h移动,闭锁杆63以销66为中心在附图15b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向第二闭锁位置移动。因此,模式选择杆65开始向箭头D方向移动的同时,细调部63b的侧端面突出到开口90内,止于结合突出部10b,因此,台座体10的移动受闭锁杆63的阻止。
这样,当选择杆65向箭头D方向移动时,闭锁杆63的突出销63a在凸轮孔65d的平行部65h内移动,其间,闭锁杆63通过凸轮孔65d而被维持在第二闭锁位置,因此,闭锁杆63的旋转和台座体10的移动受阻。此外,当辅助马达3向另一方向旋转时,闭锁杆63从第二闭锁位置向第一闭锁位置切换,进行与上述动作相反的动作。
如上所述,由闭锁杆63的突出销63a和细调部63b、模式选择杆65的凸轮孔65d、作为磁带盒移送机构4一部分的台座体10的结合突出部10b构成选择性阻止磁带盒移送机构4和模式选择杆65移动的闭锁机构。
其次,就上述所构成的盒式磁带机的动作加以说明,首先,当从如附图1、3所示排出终结状态将磁带盒T插入盒座9内时,滑件19旋合于磁带盒1的卷轴孔而被塞入其中,因此,第一排出杆13受拉伸弹簧15的弹力的抵抗向附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样一来,检出用杆16的突起部在凸轮孔13a内移动,因此,检出用杆16向附图1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磁带盒插入检出用开关18就被接通。
当盒插入检出用开关18被接通,辅助马达3开始向一个方向(以下称此方向为顺方向,另一方向则称为逆方向)开始转动,磁带盒移动机构4作自动装载动作。此时,闭锁杆63位于附图15a所示的第一闭锁位置,模式选择杆65的移动由于闭锁杆63而受阻,因此,辅助马达在顺方向的旋转被输入行星齿轮机构73的中心齿轮82,从托架83被输出,啮合于托架83的齿轮86上的第一齿条10a就移动。因此,台座体10和滑板7向附图1的左方(附图3则为向右方)移动,第二排出臂14的销14a在缝7d内移动,因此,两个排出臂13、14以销12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所以滑件19沿着导沟8c滑向板座8的里面。如附图2所示那样,磁带盒T自动地引入直到磁带盒座9内部。此外,由于滑板7的移动,辊8b在凸轮孔7a内从上位置到下位置移动,为此,板座8以轴部8a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如附图4所示那样,磁带座9落入下位置,磁带盒T的装入操作结束。
当这样的磁带盒T的装入操作一旦结束,由于台座体10的结合突出部10b接于底架1开口90的末端,因此,滑板7的移动就停止,此时,行星齿轮机构73的输出轴从托架83切换到环形齿轮,辅助马达3的旋转从环形齿轮84被输出,传送到模式选择杆65的第二齿条65a。也即,在磁带盒T装载结束的位置,闭锁杆63从附图15a所示第一闭锁位置切换到附图15b所示第二闭锁位置,模式选择杆65通过辅助马达3顺方向旋转而向附图16所示暂停位置移动后,由于辅助马达的顺逆两方向的旋转而向附图17~22所示各种动作模式位置移动。
附图16示出模式选择杆65从上述磁带盒T装载结束位置稍向该图左方移动后暂停的位置。在此暂停位置,两个空转齿轮60、61分别啮合于卷轴56、57上,磁头33位于从磁带盒T的磁带最后退的位置。此外,当在暂停位置时,模式选择杆65的紧压片65b从印刷基板75上的基准位置检出开关79离开,基准位置检出开关9被接通。因此,基于从此基准位置检出开关79所输出的基准位置信号,辅助马达3的旋转停止,主马达2代替它旋转,进行消除磁带松驰的动作。
附图23示出上述消除磁带松驰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如流程图所示,首先,当在暂停位置主马达2旋转时,该旋转从皮带51传输到两个飞轮49,50,再通过空转齿轮60,61而传输到两个卷轴齿轮56,57。因此,两个卷轴台36,37相互地以低速在磁带的卷绕方向旋转。嵌合于两个卷轴台36,37的结合部件54,55上的两个卷轴也相互地在磁带的卷收方向旋转,因此,将存在于二卷轴之间的松弛除去。此时,对应于两卷轴台36,37的旋转状态,从与旋转检出板58,59的反射部和非反射部相对置的光传感器76,77输出不同脉冲宽度的方形脉冲。
如附图27所示,从光传感器76,77输出的脉冲信号分别被输入脉冲宽度比较部100,将从各光传感器76,77输出脉冲的脉冲宽度同预先设定(存储)于脉冲比较部100设定值τ1相比较。该设定值τ1的值是基于脉冲宽度τ0而设定的,该τ0是在无负荷状态下两卷轴台36,37旋转时从光传感器76,77所输出的脉冲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无负荷状态时的脉冲宽度τ0约为47ms(毫秒),因此,设定的设定值τ1是比τ0大许多的75ms。
然后,在除去磁带松驰之间,由于不施加磁带张力,所以两个卷轴台36,37几乎在无负荷状态下旋转,两个旋转检出板58,59对两个卷轴齿轮56,57无滑动地旋转。因此,从两个光传感器76,77输出如附图24a,24b所示具有几乎相同脉冲宽度的脉冲。在此情况下的脉冲宽度τ与无负荷状态下的脉冲宽度τ0差不多相同并且τ<τ1,因此,继续进行消除松驰磁带的动作。另一方面,当松驰被消除掉时,两个卷轴间的磁带张力变大,设于传输件71上的两个旋转检出板58,59对两个卷轴齿轮56,57开始滑动,因此,从两个光传感器76,77所输出的脉冲的脉冲宽度τ比无负荷状态时有变化。此时,当消除松驰动作一在磁带中央附近进行时就在消除掉松弛的时点,为使两个卷轴所卷绕的磁带量差不多相等,使嵌合于两个卷轴上的卷轴台36,37的卷取转矩不相差,因此,两个旋转检出板58,59对两个卷轴齿轮56,57滑动后停止,从两个光传感器76,77输出的脉冲的脉冲宽度τ就成为无限大,就成为τ1<τ,因此,在脉冲宽度比较部100就将其判断为磁带的松驰已被消除,输出使主马达2的旋转停止的信号。此外,当消除松驰动作一在磁带始端或终端附近进行时,就在消除松驰的时点,按照卷绕在两个卷轴上的磁带量,嵌合在卷轴上的卷轴台36,37的卷取转矩产生显著差异,因此,嵌合在磁带卷直径小的一方;也即在卷收转矩大的一方的卷轴上一方的卷轴台36(或37)的旋转检出板58(或59)继续向卷收方向旋转;而嵌合在磁带卷直径大的一方,也即在卷收转矩小一方的卷轴上的另一个卷轴台37(或36)的旋转检出板59(或58)边向卷收磁带方向滑动边逆向转动。结果,从各光传感器76,77被输出的脉冲的脉冲宽度τ如附图25a,25b所示那样变化,对应于卷径大一方的卷轴台,从任何一方的光传感器76或77来的脉冲宽度τ就大于设定值τ1,成为τ1<τ,因此,这个情况使得在脉冲宽度比较部100也可判断磁带的松驰业已除去,从此脉冲宽度比较部100输出停止主马达2旋转的信号。此外,在附图25中,25a是对应于嵌在磁带卷径小一方的卷轴的脉冲波形图;25b是对应于嵌在磁带卷径大一方的卷轴的脉冲波形图。此外,脉冲宽度比较部100形成于未图示的微机内。
这样,不管磁带盒T在装载时的磁带位置如何,当从两个光传感器76,77中输出的脉冲宽度τ的任何一方比预先设定的设定值大的时点,可判断其松驰业已消除,令主马达2的旋转停止。因此,即使在装载前的磁带盒T内的磁带中存在着松驰现象,该松驰现象在磁带盒T装载入后也能自动取消。此外,从两个光传感器76,77所输出的脉冲一周期的时间随旋转检出板58,59的旋转速度而变,因此,以脉冲宽度τ0二倍的循环周期τ0作为基准而设定设定值τ1,在从两个光传感器76,77所输出的循环周期τ的任何一方比设定值大的时点,也可判断磁带的松驰业已消除。
当上述磁带松驰消除动作一结束,辅助马达3就再度向顺方向旋转,通常,模式选择杆65从停止位置向如附图17所示正常开动的位置移动。此时,位置检出杆62由于突出销62a和凸轮孔65c的相对移动而摇动,依靠位置检出杆62,检出开关80按照模式选择杆65的移动量而顺序地接通/断开。因此,上述基准位置检出开关9接通后,模式检出开关80接通/断开的回数用微机进行计算,因此,模式选择杆65正确地移动到预定的动作模式位置,这就是说正确地移动到正常播放的位置。在该正常开动位置,磁头32靠突出销32c和凸轮孔65e的相对移动而前进,在磁头33移动到接触磁带的前进位置的同时,磁头32的两个长孔32a,32b也移动到前进位置。此外,选择臂39依靠突出销41和凸轮孔65g的相对移动而旋转,在此选择臂39上以销被结合的选择杆38以凸起部1a为中心在附图17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附图左侧的旋转轴29与凸轮孔43a的上端相接,附图右侧的旋转轴28依靠选择杆38的凸轮孔38c而后退,与凸轮孔42a的<字部分相接,因此,二者之一的空转齿轮61啮合于卷轴齿轮57上,另一空转齿轮60与卷轴56成非啮合状态。
这样,当模式选择杆65一移动到正常开动位置,则辅助马达3的旋转就停止,主马达2旋转。该旋转从皮带51被传达到飞轮49,50,空转齿轮60与卷轴齿轮56形成非啮合状态,因此,通过空转齿轮61仅传达到卷轴齿轮57一方,该卷轴齿轮57以低速在磁带卷收方向上旋转。此外,附图左侧的夹紧辊31通过磁带压接于主轴21上,因此,磁带从供卷方卷轴送向卷收方卷轴在正常方向上行走,依靠与此磁带所接触的磁头33使记录信息再生。
当磁带在正常方向上行走而来到磁带端位置时,由于结合部件55对卷轴齿轮滑动,因此,两个卷取台36,37的旋转停止,施行自动倒转动作。此种场合,首先,主马达2停止,辅助马达3再次向顺方向旋转,模式选择杆65从正常开动位置向附图18所示反转开动位置移动。结果,选择臂39依靠突出销41和凸轮孔65g的相对移动而旋转,选择杆28以凸起部1a为中心在附图18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因此,附图左侧的旋转轴29靠选择杆38的凸轮孔38d而后退,图右侧的旋转轴28向与凸轮孔42a的上缘相接的位置前进。因此,与正常开动动作时相反,二者之一的空转齿轮61与卷轴齿轮57形成非啮合状态,另一空转齿轮60则与卷轴齿轮56啮合。这样一来,当模式选择杆65移动到反转开动位置时,辅助马达3的旋转停止,主马达2再度旋转。该旋转从皮带51传达到两个飞轮49,50。这一次,空转齿轮61与卷轴齿轮51形成非啮合状态,因此,通过空转齿轮60仅传达到卷轴齿轮56一方,该卷轴齿轮56以低速在磁带的卷受方向旋转。此外,夹紧辊30通过磁带压接于主轴20上,因此,磁带从供卷方的卷轴向卷收方卷轴放出,向相反方向行走。
在上述正常播放动作或倒转播放动作时,若选择REW(回卷)模式时,主马达2的旋转停止,辅助马达3向逆方向转动,因此,模式选择杆65从正常播放位置或反转位置移向REW位置。例如,当模式选择杆65从正常播放位置移到REW位置时,依靠突出销64a和凸轮孔65f的相对移动,选择摆64以支轴67为中心在该附图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以轴支承于该选择摆64上的摇动齿轮68则啮合于附图19右侧的卷轴齿轮56和飞轮49的大齿轮49b上。此外,磁头座32依靠突出销32c和凸轮孔65e的相对移动稍稍后退,磁头33则在磁带上形成轻轻接触的状态。进而,附图19左侧的旋转轴29依靠磁头座32的长孔32a而形成保持后退的状态,两个空转齿轮60,61与卷轴齿轮56,57形成非啮合状态。这样,当模式选择杆65移动到REW位置时,辅助马达3的旋转停止,主马达2再度旋转。此旋转从皮带51被传达到两个飞轮49,50,两个空转齿轮60,61一起与卷轴齿轮56,57处于非啮合状态,摇动齿轮68啮合于卷轴齿轮56和飞轮49的大齿轮49b上,因此,该卷轴齿轮56成为卷收方,在磁带卷收方向旋转,磁带以高速在与正常开动时的逆方向上回卷。
附图26是表示上述REW动作(以及后述的FF动作)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首先,当主马达2一以低速旋转时,由于此旋转,卷收方的卷轴台36就以通常的高速旋转,供卷方的卷筒台37也向相同方向旋转。这样一来,REW动作一开始,就可检出脉冲是否从光传感器76,77输出,也即,就可检出两个卷轴台36,37是否旋转,因此,就可判断是否是作为磁带卷回终端的磁带终端,当判断为是在磁带终端时,REW动作结束;当判断为不是磁带终端时,则比较从两个光传感器76,77输出脉冲的脉冲宽度τ。这里,如上述那样,从两个光传感器76,77输出的脉冲宽度τ对应于两个卷轴台36,37的旋转状态而变化,因此,当在卷收方卷轴上被卷回的磁带卷径比供卷方卷轴的磁带卷径小时REW动作一开始时,与卷收方的卷轴台36相对的光传感器76的脉冲宽度τ比就与供卷方的卷轴台37相对的光传感器77的脉冲宽度τ为小。此时,主马达2的旋转向高速一方切换,卷收方的卷轴台36也以比通常的高速还快的超高速旋转。这样,当进行超高速REW动作的中途有其它动作模式例如有选择正常开动模式的键盘输入,则主马达2的旋转再度被切换为低速一方,在通常的高速旋转下使卷收方的卷轴台36的旋转仅经一定时间(在本实施例为1秒)降低后,向所选择的正常开动模式转换。此外,在进行超高速REW动作的中途如无其它动作模式的键入,则直到光传感器76的脉冲宽度τ与光传感器77的脉冲宽度τ相同,主马达2以高速旋转,继续进行超高速REW动作,使REW动作所需时间缩短。
如附图26所示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在超高速REW动作中途,也能检出两个卷轴台36,37是否已停止,当两个卷轴台36,37已停止时,使REW动作终止。这是由于在超高速REW动作中途,例如有时磁带对磁带盒T内收卷方的卷轴边向其轴向偏斜;边收卷,因此磁带在磁带盒T内表面上滑动,卷轴处在磁带端以外的位置,所以卷轴陷入不可能旋转的状态,两个卷轴台的旋转就停止,因为此时,不能检出两个卷轴台36,37旋转的停止;以及在不从图26超高速REW动作的例行程序抽出情况下,不能将状态异常的磁带盒取出的缘故。
另一方面,当在两个卷轴上所卷绕的磁带卷径差不多相同时,REW动作开始,或依靠上述超高速REW动作使二个卷轴上所卷绕的磁带卷径差不多相同时,两个光传感器76,77的脉冲宽度τ相等,此外,当卷收方卷轴,所卷绕的磁带卷径比供卷方卷轴所卷绕的磁带卷径大时,REW动作一开始,则光传感器76的脉冲宽度τ就比光传感器77的脉冲宽度τ大。这样,当判断卷收方的光传感器76的脉冲宽度τ与供卷方的光传感器77的脉冲宽度τ是否相同或比其大时,主马达2就以低速继续旋转,卷收方的卷轴台36则以通常的高速旋转。此外,在进行有关通常REW动作的中途,如有选择其它动作模式的键入时,则转换为所选择的动作模式,如果没有动作模式的键入,则REW动作继续进行,当判断为磁带全量卷回到磁带端的时点,REW动作结束。此外,当比较两个光传感器76,77的脉冲宽度τ之际,由于以一个脉冲宽度和一个脉冲宽度τ之间作比较,其检出精度低,因此,最好用旋转检出板58,59每一转的全时间来比较。
上述REW动作一经结束,通常,模式选择杆65由于辅助马达3的顺方向旋转而向附图17所示的正常开动位置转移,再度进行正常开动动作。这时,卷收方的卷轴齿轮56在其停止后还对供卷方的卷轴齿轮有要继续进行旋转的惯性力作用,使模式选择杆65经由附图20所示REW制动位置后,移动到正常开动位置,因此,在该REW制动位置时供卷方的卷轴齿轮57制动,使在磁带上不发生松弛。也即,模式选择杆65从附图19所示位置向左方移动若干量(例如2mm)来到附图20所示REW制动位置,则由于选择摆64的旋转,摇动齿轮68从卷轴齿轮56和飞轮49的大齿轮49b离开,回归到中心位置,同时,选择杆38向附图19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附图19左侧的旋转轴29由于凸轮孔38d而后退,另一空转齿轮61与卷轴齿轮啮合。因此,当从REW动作向正常开动的模式转移时,由于摇动齿轮68的回归中心而卷收方的卷轴齿轮56的旋转停止,同时,由于空转齿轮61的加入,供卷方的卷轴齿轮的旋转也停止,因此,磁带不发生松弛。此外,空转齿轮61在主马达2停止后也由于飞轮50的惯性力而向附图20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着,其旋转方向是与作用于供卷方的卷轴齿轮57上的惯性力方向相反,因此,空转齿轮61在与卷轴齿轮57啮合上时,卷轴齿轮57在磁带的卷收方向上还有某些旋转,进一步确定防止磁带的松弛。
又,在上述正常开动动作或反向开动动作时,一选择FF(快速进给)模式,则主马达2的旋转就停止,辅助马达3就向反方向旋转,因此,模式选择杆65从正常播放或反向播放的位置向FF位置移动。例如,模式选择杆65从正常开动位置向附图21所示FF位置移动时,选择摆64以支轴67为中心在该附图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在此选择摆64上轴支的摇动齿轮68啮合于附图左侧的卷轴齿轮57和飞轮50的大齿轮50b上。又,磁带32由于突出销32c和65e的相对移动稍有后进,磁头33形成与磁带轻轻接触状态。更且两旋转轴28,29由于选择杆38的凸轮孔38c和磁头座32的长孔32b而分别后退,两个空转齿轮60,61与卷轴齿轮56,57成非啮合状态。这样模式选择杆65一移动到FF位置,辅助马达3的旋转就停止,主马达2再度旋转。此旋转从皮带51传达到飞轮49,50,两个空转齿轮60,61一起与卷轴齿轮56,57处于非啮合状态,摇动齿轮68啮合于卷轴51和飞轮50的大齿轮50b上。因此,该卷轴齿轮57成为卷收方而向磁带的卷收方向旋转,磁带与正常开动时方向相同,以高速卷收。
有关FF动作按照附图26的流程图所示处理程序实施,与上述REW动作基本相同,因此,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在进行超高速FF动作的中途,如有其它动作模式键入的话,主马达2的旋转从高速向低速一方切换,使卷收方的卷轴台37的旋转在一定时间内降低到通常的高速旋转,并向所选择的动作模式转移。
上述FF动作一经终结,模式选择杆65按照马达3的顺方向旋转,向附图18所示反向播放位置移动,进行反向播放动作。此时,使模式选择杆65经由附图22所示FF开动位置后向反向播放位置移动,因此,与从上述REW动作向正常播放的模式切换时相同,在FF制动位置对供卷方的卷轴齿轮56制动,使不发生磁带松动。也即,模式选择杆65从附图21所示FF位置向左方移动若干量(例如2mm)当来到附图22所示FF制动位置时,由于选择摆64的旋转,摇动齿轮68从卷轴齿轮57和飞轮50的大齿轮50b离开,回复到中心位置,同时,选择杆38在附图20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图示右侧的旋转轴28从凸轮孔38c后退,另一空转齿轮60与卷轴齿轮56啮合。因此,从FF动作向反向开动动作的模式转换时,由于摇动齿轮的回归中心而在卷收方的卷轴齿轮57的旋转停止的同时,由于空转齿轮60的加入而供卷方的卷轴齿轮56的旋转也停止,因此,不发生磁带的松弛。此外,在此情况下,空转齿轮60也在与卷轴齿轮56啮合上时,卷轴齿轮56在磁带的卷收方向上还有某些旋转,进一步确实防止磁带的松弛。
在上述各种动作模式结束后选择排出模式时,辅助马达3向反方向旋转,模式选择杆65向附图16所示暂停位置移动,并且在该暂停位置,模式选择杆65的紧压片65b接于印刷基板75上的基准位置检出开关79上,由于基准位置检出开关79被断开,辅助马达3的旋转一旦停止,由主马达2代替旋转,因此,再度进行与上述磁带盒T装载结束时的消除磁带松驰动作相同的消除磁带松驰动作。因此,即使万一在装好的磁带上有松驰,也可在磁带盒T排出前将该松驰自动消除,同一个磁带盒T被再度装载时是在磁带无松弛的状态下装载的。然后,一当有关磁带消除松弛动作结束,辅助马达3再度向反方向旋转,模式选择杆65从暂停位置向初期位置,也即,磁带盒T装载终结位置移动。
此后,进行上述自动装载动作和相反的自动排出动作,在磁带盒T的装载终结位置,行星齿轮机构73的输出轴从环形齿轮84向托架83切换,因此,闭锁杆63从附图15b所示第二闭锁位置向图15a所示第一闭锁位置移动,依靠辅助马达3的反方向旋转,台座体10移动。因此,滑板7向与自动装载时的相反方向移动,使板座8向上方转动,进而两个排出臂13,14转动,使滑件19向板座8的跟前滑动,使磁带盒T自动排出到磁带盒座9的跟前。随后,检出用杆16向附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当磁带盒插入检出用开关18一断开,就使辅助马达3的旋转停止,磁带盒T的排出动作结束。
除上述一连串的动作外,有时由使用人按压暂停开关而从各种动作(正常播放,反向播放,FF,REW)向暂停状态切换。此时,如上所示,模式选择杆65向附图16所示暂停位置移动,进行消除磁带松弛动作。
又,在选择上述各种动作模式时,发生例如电源断开或模式检出开关80的计数误差等时,通过使电源接通,或通过微机的复位,模式选择杆65返回到磁带盒T装载终结的位置,基准位置检出开关79断开。然后,使模式选择杆65向暂停位置移动,当基准位置检出开关79被接通时,基于从此基本位置检出开关79输出的基准位置信号。再度选择上述各种动作模式。因此,不需要如下列所述的繁琐操作:使磁带盒T排出,在使磁带盒插入检出用开关18再度接通时,重新做模式选择动作。因此,在软件上的处理被简化。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已经说明了按照行星齿轮73的环形齿轮84的输出而驱动模式选择杆,再按照托架83的输出而驱动磁带盒移动机构,但是,依靠环形齿轮84而驱动磁带盒移送机构,再依靠托架83而驱动模式选择杆这样的结构也可以。
Claims (9)
1.一种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包括:一对结合部件(54,55),该结合部件(54,55)结合于处在装载位置的磁带盒(T)的卷轴上;一对卷轴齿轮(56,57),该卷轴齿轮(56,57)以分别可与所述各结合部件(54,55)一同旋转的方式被支撑;一对空转齿轮(60,61),该空转齿轮(60,61)以分别可与所述卷轴齿轮(56,57)接触离开的方式设置;驱动马达(2),该驱动马达(2)借助所述空转齿轮(60,61)旋转驱动所述卷轴齿轮(56,57)和所述结合部件(54,55);
通过使所述一对空转齿轮(60,61)同时与所述一对卷轴齿轮(56,57)啮合,使所述两个结合部件(54,55)相互向磁带卷收方向旋转驱动,进行磁带松弛消除动作;
其特征在于,该磁带松弛消除装置还包括:一对被检出部件(58,59),该被检出部件(58,59)与所述各卷轴齿轮(56,57)一同旋转;一对传感器(76,77),该传感器(76,77)检测所述各被检出部件(58,59)的旋转状态,并对应该旋转状态输出脉冲信号;脉冲宽度比较部(100),该脉冲宽度比较部(100)与所述驱动马达(2)电连接,并且判断从所述各传感器(76,77)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宽度是否超过设定值;
当在进行所述磁带的松弛消除动作中从所述各传感器(76,77)的至少一方所输出的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超过所述设定值时,所述脉冲宽度比较部(100)判断所述磁带松弛消除动作已结束,并输出停止所述驱动马达(2)旋转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检测所述磁带盒(T)被装载终结的检出部(79),基于在所述磁带盒(T)装载终结时从所述检出部(79)所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所述磁带松弛消除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出部(79)在排出模式被选择而排出动作即将开始之前,也能输出检测信号,基于该检测信号,进行所述磁带松弛消除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出部(79)在从各种动作模式向暂停状态转移时,也能输出检测信号,基于该检测信号,进行所述磁带松弛消除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检出部件为反射部和非反射部在圆周方向上相互形成的旋转检测板(58,59),而所述传感器为在所述旋转检测板(58,59)上具有预定间隔而对置的光传感器(76,7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飞轮(49,50),该飞轮(49,50)设置在从所述驱动马达(2)至所述空转齿轮(60,61)的动力传送通路之间,由所述驱动马达(2)驱动而旋转;第一齿轮(49a,50a),该第一齿轮(49a,50a)一体地设置在各飞轮(49,50)上,并与该飞轮(49,50)同轴旋转;惰轮操纵杆(42,43),该惰轮操纵杆(42,43)分别以所述飞轮(49,50)的旋转中心为中心旋转的方式设置;所述空转齿轮(60,61)以与所述第一齿轮(49a,50a)啮合的状态支撑在所述惰轮操纵杆(42,43)上,通过借助上述惰轮操纵杆(42,43)的旋转使所述两个空转齿轮(60,61)同时与所述两个卷轴齿轮(56,57)啮合,使所述两个结合部件(54,55)相互向磁带卷收方向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第二齿轮(49b,50b),该第二齿轮(49b,50b)分别一体地设置在一对飞轮(49,50)上,并与该飞轮(49,50)同轴旋转;摆动齿轮(68),该摆动齿轮(68)介于所述一对卷轴齿轮(56,57)和所述一对第二齿轮(49b,50b)之间而设置;当处于播放模式时,使一方的所述空转齿轮中的(60或61)啮合于卷收侧的所述卷轴齿轮(56或57)和所述第一齿轮(49a或50a),使卷收侧的所述卷轴齿轮(56或57)低速旋转,在处于向前倒带模式或向后倒带模式时,使所述摆动齿轮(61)啮合于卷收侧的所述卷轴齿轮(56或57)和所述第二齿轮(49b或50b),使卷收侧的所述卷轴齿轮(56或57)高速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向前倒带模式或向后倒带模式向所述播放模式转移过程中,使另一方的所述空转齿轮(61或60)啮合于处于向前倒带模式或向后倒带模式时的供卷侧的所述卷轴齿轮(57或56)和所述第一齿轮(50a或49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2)的旋转速度可在高速和低速两个档次切换,该磁带松弛消除装置包括:一对飞轮(49,50),该飞轮(49,50)由所述驱动马达(2)驱动而旋转;一对齿轮(49b,50b),该齿轮(49b,50b)分别一体地设置在各飞轮(49,50)上,并与该飞轮(49,50)同轴旋转;摆动齿轮(68),该摆动齿轮(68)介于所述一对卷轴齿轮(56,57)和所述一对齿轮(49b,50b)之间而设置,当处于向前倒带模式或向后倒带模式时,将一方的所述齿轮的(49b或50b)旋转传送给卷收侧的所述卷轴齿轮(56或57);通过对应于从所述两个传感器(76,77)所输出的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切换所述驱动马达(2)的旋转速度,进行下述动作,该动作指:当处于向前倒带模式或向后倒带模式时,以两个档次的速度选择性地旋转卷收侧的所述卷轴齿轮(56或57),并且,当上述驱动马达(2)高速旋转而进行向前倒带或向后倒带的过程中其它动作模式被选择时,先使所述驱动马达(2)的旋转速度切换为低速而进行向前倒带或向后倒带动作之后,再向其它动作模式转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91107/95 | 1995-04-17 | ||
JP091108/95 | 1995-04-17 | ||
JP09110795A JP3361408B2 (ja) | 1995-04-17 | 1995-04-17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プレーヤ |
JP09110595A JP3361406B2 (ja) | 1995-04-17 | 1995-04-17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プレーヤ |
JP091106/95 | 1995-04-17 | ||
JP091105/95 | 1995-04-17 | ||
JP09110695A JP3361407B2 (ja) | 1995-04-17 | 1995-04-17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プレーヤ |
JP09110895A JP3423104B2 (ja) | 1995-04-17 | 1995-04-17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プレー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31A CN1138731A (zh) | 1996-12-25 |
CN1089926C true CN1089926C (zh) | 2002-08-28 |
Family
ID=27467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61028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926C (zh) | 1995-04-17 | 1996-04-17 | 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781359A (zh) |
CN (1) | CN108992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47833A (en) * | 1997-01-29 | 2000-11-14 | Sony Corporation |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device for magnetic tape |
US6565029B2 (en) * | 2001-06-20 | 2003-05-20 | Quantum Corp. | Method of detecting and correcting for slippage of a tape media in a tape storage device |
KR100588913B1 (ko) * | 2004-04-12 | 2006-06-12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Vcr장치에서 테이프 보호를 위한 테이프 시작/끝검출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5016A (zh) * | 1973-03-24 | 1975-01-20 | ||
US4214283A (en) * | 1978-01-31 | 1980-07-22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 Drive mechanism for cassette tape recorders |
US4398227A (en) * | 1981-03-16 | 1983-08-09 |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agnetic tape drive with adaptive servo |
US4448368A (en) * | 1982-03-23 | 1984-05-15 | Raymond Engineering Inc. | Control for tape drive system |
JPS615462A (ja) * | 1984-05-31 | 1986-01-11 | Fujitsu Ltd | ストツプロツク方式 |
JPH0828141B2 (ja) * | 1987-07-22 | 1996-03-21 | 旭テック株式会社 | 重錘付きジャンパ線補強耐張装置 |
CA2108429A1 (en) * | 1992-10-19 | 1994-04-20 | Gerald W. Tarpley, Jr. | Cassette tape player having circuit for detecting reverse rotation of tape-up reel |
-
1996
- 1996-04-12 US US08/631,461 patent/US5781359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6-04-17 CN CN96102832A patent/CN108992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31A (zh) | 1996-12-25 |
US5781359A (en) | 1998-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492994A (en) | Video tape recorder | |
CN1041248C (zh) | 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 | |
CN1089926C (zh) | 盒式磁带机的磁带松弛消除装置 | |
CN1127067C (zh) | 盒式磁带机 | |
CN1169137C (zh) | 具有用以致动盒卡保持器装置及带拉出件的保持装置的驱动装置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CN1149559C (zh) | 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CN2047829U (zh) | 自动倒转式录音机走带控制装置 | |
CN1014563B (zh) | 磁带加载装置 | |
US4715475A (en) | Two-speed drive mechanism for toys | |
US5034830A (en) | Idling rotation mechanism used in the housing of a video cassette tape recorder | |
EP0620551B1 (en) | Tape loading device | |
JPH0121546B2 (zh) | ||
JP3361407B2 (ja)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プレーヤ | |
CN1151504C (zh) | 录音机的齿轮啮合机构 | |
CN87103591A (zh) | 磁带驱动装置的自动停止机构 | |
CN1042066C (zh) | 磁带驱动机构的旋转传动转换装置 | |
JP3361406B2 (ja)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プレーヤ | |
JP3361408B2 (ja)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プレーヤ | |
CN1119769A (zh) | 盒式磁带记录器 | |
JP2633985B2 (ja) | 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
JP3423104B2 (ja) | カセットテーププレーヤ | |
SU1513410A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непрерывной бифил рной намотки киноленты | |
JPH0810866Y2 (ja) | テープ走行方向切換装置 | |
EP0760747B1 (en) | Printing ribbon feeding device | |
CN1098811A (zh) | 磁带录音机的旋转传动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3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