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48C - 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248C CN1041248C CN94104658A CN94104658A CN1041248C CN 1041248 C CN1041248 C CN 1041248C CN 94104658 A CN94104658 A CN 94104658A CN 94104658 A CN94104658 A CN 94104658A CN 1041248 C CN1041248 C CN 104124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livery tray
- dish
- disk
- pallet
- rotating di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26—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the magazine consisting of a single rotatable tray carrying the disk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02—Cabinets; Cases; Stands; Disposition of apparatus therein or thereon
- G11B33/08—Insulation or absorption of undesired vibrations or sounds
Landscapes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它具有录制/重放部分,传送托盘,驱动机构,转盘,锁定机构和抑制机构。记录/重放机构安装在装置的主体之内;传送托盘能够在面对安装在主体之内的录制/重放机构的装载位置和位于主体之外的卸载位置之间移动;驱动机构使传送托盘在上述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移动;转盘安装在传送托盘上,其上设置了多个位于其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的盘放置部位,转盘能够相对于传送托盘旋转。
Description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更具体地说,所涉及的是一种用于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的传送机构。
目前已经存在多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用于在记录介质如光盘或磁一光盘上录制和/或重现信息信号。
上述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和拾取部分,前者用于支持并转动记录盘,后者用于在由上述旋转机构驱动的记录盘上写/读出信号。
该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还包括一个盘托盘,用于在装置主体的外侧和内侧之间传送放置在盘托盘上的盘。该盘托盘由一个支持轴来支承,该支持轴安装在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的底板上。盘托盘能够沿着上述支持轴,在一个由装置主体朝外突出的卸载位置和一个基本上面对位于装置主体之内底板上的盘驱动部分的装载位置之间运动。通过一个诸如电机的驱动机构来转动盘托盘。当装有盘的盘托盘移动到其装载位置时,托盘上的盘就对准盘驱动部分,并将与盘驱动部分对准的盘装载在驱动部分上。这样,盘就被旋转机构固定并与之一起旋转,以便由光学拾取部分来录制/重放信号。
在具有转盘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有一种能够通过盘驱动部分从多个盘中选取出一个盘,由拾取部分来录制/重放信号。如美国专利4755978和5123005号所述,这种类型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的盘托盘上具有一个转盘,在它上面平行地放置了多个盘。该转盘基本上是圆盘形的,以可以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盘托盘上。转盘的上表面具有多个盘放置凹部,它们排列在一个以转盘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彼此之间的圆周距离相等。通过一个安装在盘托盘上的驱动机构,例如一个电机,使转盘相对于盘托盘旋转。
当盘托盘位于其装载位置时,转盘相对于盘托盘旋转,以便有选择性地将一个放置在盘托盘上的盘运动到对准盘驱动部分的位置。
在一种具有转盘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当盘放置在盘驱动部分上时,盘托盘可以移动到卸载位置。在这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当一个置于盘放置凹部中的盘被装载在盘驱动部分上时,盘托盘就移动到卸载位置,以便将另外的盘放置在其他的盘放置凹部中或者更换放置在上述盘放置凹部中的盘。这样,采用这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就可以连续地在其数目多于转盘上的盘放置凹部数目的盘上录制和/或重放信号。采用这种在将盘装载在盘驱动部分上的过程中,其盘托盘能够移动到卸载位置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如果在盘已经被装载在盘驱动部分上时使盘托盘移动到卸载位置,可以对盘托盘进行驱动控制,使其重新回到装载位置,其条件是在盘托盘位于装载位置时保持转盘的转动角度位置不变,并且在盘已经装载到驱动部分上的那一盘放置凹部上没有装入其他的盘。
采用上述具有盘托盘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存在如下的危险,即在盘托盘处于装载位置时转动盘,盘托盘就会在盘旋转所产生振动的作用下,相对于底板产生共振。这样的共振会产生不正常的声音,或者会影响拾取部分的正常录制/重放操作。
一种已知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具有保持机构,在采用盘驱动部分来保持盘的同时,采用盘驱动部分来保持盘托盘,以便防止盘托盘的振动。这样的保持机构使装置的结构更加复杂,并难于简化和缩小整个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的结构
此外,采用具有转盘,而且在盘被装载在盘驱动部分上时能够使盘托盘移动到卸载位置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在盘旋转的过程中将盘托盘置于卸载位置,会使盘托盘在盘旋转所产生的振动的作用下产生共振。
一种已知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能够对盘托盘施加一个预载力,将盘托盘始终顶推到与支持轴相接触,以便防止盘托盘的振动。这样的预载力会增大盘托盘沿着支持轴运动的负荷,增大盘托盘与支持轴之间的滑动噪音,并增大驱动机构的尺寸。
另一方面,采用具有转盘,并在盘被装载在盘驱动部分上时能够使盘托盘移动到卸载位置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转盘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
更为重要的是,在断电的情况下驱动机构的控制不起作用,因此转盘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如果已将盘装载在转盘上,既使一个盘已经装载在盘驱动部分上,而另一个盘已经被放置在对准盘驱动部分的盘放置凹部中,也有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盘托盘回到其装载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着如下的危险,即装载在盘驱动部分上的盘和装载在转盘上的另一个盘相互碰撞,从而损坏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它具有录制/重放部分,传送托盘,驱动机构,转盘,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上述录制/重放部分安装在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的主体之内,用于在盘上录制/重放信息信号;上述传送托盘能够在面朝安装在主体之内的录制/重放部分的装载位置和位于主体之外的卸载位置之间运动;上述驱动机构使传送托盘在上述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运动;上述转盘可转动地安装在传送托盘上,其上设置了多个在其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盘放置部位,转盘能够相对于传送托盘旋转,以便选取上述多个盘放置部位中的一个,使之运动到面朝录制/重放部分的位置上;上述第一锁定机构位于传送托盘上,它能够和转盘相接触,以便防止转盘相对于传送托盘的转动,当传送托盘不位于卸载位置时,第一锁定机构阻止转盘的运动;上述第二锁定机构由驱动机构操纵,用于阻止传送托盘的运动,当传送托盘到达卸载位置时,驱动机构驱动第二锁定机构,以便防止传送托盘运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它包括录制/重放部分,传送托盘,驱动机构,和抑制机构。上述录制/重放部分安装在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的主体之内,用于在盘上录制/重放信息信号;上述传送托盘能够在面朝安装在主体之内的录制/重放部分的装载位置和位于主体之外的卸载位置之间运动;上述驱动机构使传送托盘在其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运动;上述抑制机构在传送托盘位于装载位置或卸载位置时能够防止传送托盘产生振动。
这样,本发明就提供了一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它能够在不增加机构复杂程度的同时防止传送托盘在装载位置或卸载位置上产生共振,并能够在传送托盘运动的过程中防止转盘转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传送托盘位于装载位置或卸载位置时通过由驱动机构操纵的第二锁定机构来阻止传送托盘的运动,因此当托盘位于其卸载位置时,不会由于不小心而使传送托盘移动到主体之内。此外,由于在装载传送托盘的过程中通过第一锁定机构来阻止转盘的转动,因此在装载过程中以及在装置断电时都不会由于不小心而使转盘转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上通过抑制机构来防止盘托盘产生振动,因此盘托盘不会在录制/重放装置所造成的盘的转动的影响下产生共振。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用于防止传送托盘产生共振的机构,可以在不使用驱动机构的情况下移动传送托盘。
附图1是本发明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处于卸载位置时的透视图;
附图2是如附图1所示的本发明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处于装载位置时的透视图;
附图3是附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的分解透视图,显示了该装置的主要部件;
附图4是放大的纵向剖视图,显示了附图1所示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的用于支持盘托盘的机构;
附图5是放大的纵向剖视图,显示了附图1所示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的盘托盘紧固结构;
附图6是附图1所示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处于装载位置时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7是附图1所示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处于卸载位置时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8是附图1所示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的纵向剖视图,该装置处于装载和卸载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
附图9是放大的平面视图,显示了当附图1所示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处于装载状态时其盘托盘和相关部件的状态;
附图10是放大的平面视图,显示了当附图1所示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处于装载和卸载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时,其盘托盘和相关部件的状态;
附图11是放大的平面视图,显示了当附图1所示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处于卸载状态时的盘托盘和相关部件的状态;
附图12是放大的透视图,显示了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的一个断续齿轮的形状;
附图13是放大的分解透视图,显示了盘紧固机构的结构。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用于从若干记录盘上重放信息信号。如附图1所示,上述盘为装载在装置之中的多个大直径盘201和多个小直径盘202。盘201和202中的每一个包括由诸如聚碳酸酯的透明材料制成的盘基底和沉积上述基底上所形成的反射层。通过注模成形或类似工艺,在盘的基底上形成对应于信息信号的由许多细小的凸起和凹坑所组成的图形。大直径盘201和小直径盘202的直径分别为例如12cm和8cm,它们的中心部位上都具有一个卡孔,其直径为例如15mm。大直径盘201和小直径盘202的中心卡孔的直径以及基底的厚度都是相同的。
如附图2和3所示,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包括一个底板1,它基本上是一个平板,其底面具有四个绝缘件72。外壳包括底板1、上盖69和前面板70,采用固定螺丝71和72将上盖69固定到底板1上,以便形成外壳两侧壁、后壁和顶板。前面板70具有一个操作部分73,一个显示部位74,以及一个用于装入和取出盘托盘2(这一点下面将作说明)的槽孔75,该前面板70构成了外壳的前壁。
上述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还包括图中未示的控制电路,它包括CPU或类似电路,用于根据操作部分73的操作和盘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电机和光学拾取机构,这些都将在下面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底板1上安装了一个盘驱动部分4,用于读出盘201和202上的信号。上述盘驱动部分4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的支持件33和一个可移动机架37,该机架通过一个支持轴34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支持件33包括一对支柱和一个跨接在该对支柱顶端上的顶板,该支柱和顶板被铸造成为一个整体。上述可动机架37安装在上述两个支柱之间。
在可动机架37上,通过图中未示的缓冲件安装了一个拾取部件38,用于抑制机架37所产生的振动的传递。光学拾取部件38包括一个主轴电机和一个光学拾取机构41,在主轴电机的驱动轴上安装了一个盘台40。该盘台40基本上是圆形的,具有用于和盘201和202的中心卡孔相配合的锥形凸起。上述光学拾取机构41由安装在拾取部件38上的导轴42支持,以便在附图3中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靠近或远离上述盘台40。
支持件33的顶板具有一个与之成为一体的臂部35,其最前端部分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了一个卡板36,它面向盘台40。
当盘驱动部分4安装在底板1上时,其可动机架37位于臂部35之下,而臂部则面向底板。可动机架37能够在附图3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上转动,使盘台40靠近和离开卡板36。盘台40中装有磁体,当可移动机架37朝臂部35转动时,就可以吸住由铁、不锈钢或类似磁性材料制成的卡板36。
底板1上安装了用于转动可动机架37的卡持用电机21,它借助一个安装在其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22通过一对安装在底板1上的减速齿轮23、24来转动一个凸轮套管25,该凸轮套管基本上是圆管形的,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底板1上。凸轮套管25具有与减速齿轮24相啮合的齿轮部分26,以及在凸轮套管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的螺旋形凸轮槽27。在可动机架37的自由端上形成了一个靠模销子39,它与上述凸轮槽27相配合。在操作过程中启动卡持用电机21时,凸轮套管25旋转,从而使可动机架37绕其轴34在盘台40与卡板36相接触的卡持位置和盘台40与卡板36相脱离的释放位置之间转动。
为了以盘的卡孔为中心将盘保持在所需的位置上,可以用盘驱动部分4将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的中心部位夹在盘台40和卡板36之间。也可以由盘驱动部分4通过主轴电机来转动盘201或202。光学拾取机构41可以在盘201或202的内外边缘之间运动,从而在盘旋转时,就能够在盘201或202上记录或读出信号。
盘托盘2以可动的方式安装在底板1上,用作盘的传送托盘。盘托盘2基本上是一个平板,平行安装在底板1上。盘托盘2的一个横向侧边由装在底板的一个横向侧边上的支持轴5支持,而盘托盘2的另一个侧边由安装在底板1相对侧边前部的支持部件9来支持。这样,盘托盘就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运动,亦即在支持轴5的纵向方向上运动。支持轴5的前端由安装在底板1横向侧边前部的支持部件8的支持部分7来支承,其后端由安装在底板1同一横向侧边后部的支持件6来支承。在支持部件9的上表面上形成了一对支持凸起10和11,它们的远端用于支持安装在盘托盘2下表面上的导轨77。该导轨77通过定位螺丝78固定在盘托盘2上。
在底板1上安装了一个包括装载电机29的驱动机构,它通过环形传动带30来驱动从动带轮31以及与该从动带轮可靠连接的装载齿轮32旋转。如附图9所示,盘托盘2的下表面上带有一个齿条114,它在盘托盘2的前后方向上延伸,与装载齿轮32相啮合。当装载电机29开始转动时,盘托盘2如附图1中箭头C所示在前后方向上运动。盘托盘2在附图2、9所示的装载位置和附图1、11所示的卸载位置之间运动。装载位置是指盘托盘2位于底板1之上的位置,亦即使盘驱动部分4面对盘201或202;而卸载位置是指盘托盘2由底板1的前侧朝外突出位置,亦即盘托盘2如附图1所示由槽孔75伸出到前面板部分70的外面。
盘托盘2的后侧具有一个开口44,其尺寸使盘驱动部分4的可动机架37能够通过该开口。当盘托盘2处于其装载位置时,应使开口44位于可动机架37的转动轨迹上。
在盘托盘2上安装了一个基本上为圆盘形的转盘3,它位于盘托盘2的上表面上所形成的圆柱形凹部43之中,其下表面的中心部位由位于凹部43底部中心位置上的支持轴50予以支持,以便在该支持轴50上旋转。
上述转盘3由安装在凹部43底部的转盘驱动电机45来转动。更具体地说,转盘驱动电机45通过安装在其驱动轴上的驱动带轮46和环绕其的环形传动带47来带动一个以可转动方式安装在盘托盘2上的从动轮48以及和该从动轮连为一体的驱动齿轮49。转盘3的下表面具有与转盘驱动齿轮49相啮合的齿轮。
转盘3上形成了多个用于放置大直径盘的凹部54和用于放置小直径盘的凹部53。每一个大直径盘放置凹部54都是圆盘形的,其内径与大直径盘201的外径相同,这些大直径盘放置凹部54均布在一个以转盘3的旋转中心为圆心的圆周上。每一个小直径盘放置凹部53也是圆盘形的,其内径与小直径盘202的外径相同。
转盘3具有若干与大直径盘放置凹部54相通的开口52,它们由相应大直径盘放置凹部54的中心延伸到转盘3的外边缘。开口52在转盘3的径向方向上形成,并在转盘3的外周边上形成开口。开口52的大小能够容纳盘台40和光学拾取机构41的一部分。
在小直径盘放置凹部53的底面上安装了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是否已经装入大直径盘放置凹部54或与之相联的小直径盘放置凹部53之中。该盘检测装置可以是由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组成的光传感器。由该检测装置所获得的检测结果被送到相应的控制电路。
转盘3在盘托盘2上的圆周角位置可以由盘托盘2上的传感器予以检测。如果在转盘3上设置了五组盘放置凹部54、53,则在转盘3上提供标记,用于指示转盘3位于其五个圆周角0°、72°、144°、216°和288°中的哪一个位置上。这些标记由上述传感器予以检测。
当盘托盘2处于装载位置,而可动机架37处于释放位置时,置于盘托盘2的开口44上方的盘放置凹部53、54中的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被夹在盘驱动部分4的臂部35与拾取部件38之间。此时,当可动机架37朝上运动到其卡持位置时,盘台40突出到开口52之中,从而使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的中心部位被夹持在盘台40和卡板36之间。这样,盘201或202便保持在被略为抬起,脱离和转盘3相接触的位置上。
应该指出的是:当盘托盘2位于装载位置,而可动机架37位于释放位置时,是由驱动电机45来转动转盘3。
当盘托盘2处于卸载位置时,转盘3能够被驱动电机45转动。此时,转盘3的转动使盘放置凹部53、53顺序伸出到前面板70之外,从而能够将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放置在盘放置凹部53、54之中,或者能够用另外的盘更换放置在盘放置凹部53、54之中的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
在盘托盘2的每一横向侧边都提供了一对抑制器76,用于防止盘托盘产生共振。如附图6所示,上述抑制器76具有槽形凹部的形状,在盘托盘2的每一横向侧边上以前后方向延伸。在上述槽形凹部中形成了第一靠板81、第二靠板79和第三靠板82,其中第一靠板81和第二靠板79为连续的突条形状,沿着槽形凹部的下边缘由盘托盘2的前侧朝其后侧延伸。在起第一和第二靠板81、79作用的突条和槽形凹部的下边缘之间形成了支持槽100。第一靠板81的上边缘与上述槽形凹部的下边缘相平行,并彼此相隔预定的第一距离;第二靠板79的上边缘与上述槽形凹部的下边缘相平行,并彼此相隔预定的第二距离。上述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第一和第二靠板81和79的上边缘通过一个倾斜的部分彼此相连。第二靠板79的后端形成了朝后倾斜的倾斜部分80。在上述槽形凹部中形成了突条形的第三靠板82,它沿着槽形凹部的下边缘由盘托盘2的后端朝其前侧延伸。第三靠板82的上边缘与槽形凹部的下边缘平行,并彼此相隔预定的第一距离。
在底板1的两个横向侧边上安装了一对前侧滚轮83和一对后侧滚轮84,它们都是具有柱体形状的滚动部件,它们和抑制器76一起构成了抑制机构。滚轮83和84安装在作为支持件的支持板12的左侧和右侧上。在附图3中,仅仅显示了一个支持板12。该支持板12安装在支持部件8和9上,以便进行垂直方向上的运动,亦即在靠近和脱离底板方向上的运动。这就是说,支持板12安装成彼此相对,以便使之垂直于底板1,平行于底板1的横向侧边。每一个支持板12具有支持槽口88、89、90和91,如附图13所示,每一个槽口以其长轴方向作为其纵向方向。在支持部件8和9的外表面上形成了支持爪14、15、16和17,它们与上述支持槽口88、89、90、91相配合,用于支持每一个支持板12。在支持板12横向侧边的内表面上安装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滚轮83和84,它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与支持板相垂直的枢轴上。
通过作为偏压装置的螺旋压缩弹簧92、93,如附图5-8中箭头D所示,对每一个支持板12施加使之朝着接近底板的方向的偏压力。上述压缩弹簧92和93经过轻微的压缩,安装在舌部101和凸缘102之间,其中舌部101是通过弯曲支持板12的下边缘来形成的,而凸缘102则是在支持部件8或9的上边缘上形成的。通过使支持爪14-17分别与支持槽口88-91的上边缘相接合,使每一个支持板12位于其初始位置。
如附图5所示,支持板12的滚轮83和84由盘托盘2的两侧伸入到构成盘托盘扣紧部位76的槽形凹部之中。当盘托盘2位于其装载位置时,如附图6所示,滚轮83和84克服压缩螺旋弹簧92和93的偏压力,沿着第一和第二靠板81和79被朝上顶推,从而朝下顶推和支持盘托盘2。当盘托盘2位于卸载位置时,后滚轮84克服压缩螺旋弹簧92和93的偏压力,沿着第三靠板82被朝上顶推,从而朝下顶推和支持盘托盘2。当盘托盘2位于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如附图8所示,滚轮83和84不与靠板81、79、82相接触,从而使支持板12位于其初始位置,不对盘托盘2产生顶推作用。
如附图4和13所示,托盘导板13安装在支持部件9上。采用若干螺丝18、19、20,将托盘导板13安装在支持板12上并与之相重叠。支持板12具有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长形槽口94、95和96,用于穿过上述螺丝18、19和20。托盘导板13的上端朝横向边缘内侧弯曲,以便形成引导部分87,它穿过支持板12上所形成的通孔86,伸向盘托盘2,进入支持槽100,位于抑制器76的槽形凹部下边缘的附近。引导部分87阻止盘托盘2在朝上方向,亦即远离底板1方向上的运动。
在盘托盘2的下表面上,如附图3和附图9-11所示,安装了盘托盘锁定机构,包括可旋转的第一断续齿轮56和第二断续齿轮57。如附图12所示,断续齿轮56和57基本上具有盘状的形状,在其外周边上预定的圆周角范围内形成了齿轮齿60和97。断续齿轮56和5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组弧形支持槽99、99、99,采用穿过上述支持槽99、99、99的向下突出的支持销子111、111、111、113、113、113,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持断续齿轮56和57。
第一断续齿轮56安装成使其齿轮齿60能够和齿条114前端连续。换句话说,第一断续齿轮56的安装方式应使其旋转中心与齿条114前端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一断续齿轮56的半径。当断续齿轮56处于其初始状态时,如附图10所示,断续齿轮56受到扭转螺旋弹簧58的旋转力,使其齿轮齿部分60产生如附图10中的箭头J所示朝盘托盘2的前侧运动趋势,上述扭转螺旋弹簧58的螺旋部分套在第一断续齿轮56的支持轴115上。扭转螺旋弹簧56的一个臂由盘托盘2的下表面上所形成的定位销子109定位,它的另一个臂由第一断续齿轮56的下表面上所形成的定位凸起110定位。在这一初始位置上,第一断续齿轮56处于其初始转动位置,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定位凸起59与定位销子109相接触。此时,齿轮齿60朝齿条114的前侧方向伸出,与齿条114连续。
第一断续齿轮56在其下表面具有一个弧形的锁定槽112,其圆心为断续齿轮56的转动中心,当第一断续齿轮56处于其初始位置时,锁定槽112朝后的一侧开放。
当盘托盘2运动到其装载位置,齿条114的前端和装载齿轮32的后侧脱离接触时,第一断续齿轮56的齿轮齿60与装载齿轮32相啮合,克服扭转螺旋弹簧58的偏压力,朝附图9中箭头I所示的方向转动。此时,锁定槽112与底板1上位于装载齿轮32附近的锁定销子116相接触。当锁定槽以这种方式与锁定销子116相接触时,盘托盘2就不能在前后方向上运动。
当锁定槽112与锁定销子116相接触时,如果装载齿轮32朝着使盘托盘2向前运动的方向转动,装载齿轮32就使第一断续齿轮56转动,从而使第一断续齿轮56回到其初始转动位置,使锁定槽112与锁定销子116脱离接触。在第一断续齿轮56回到其初始转动位置之后,盘托盘2朝前运动。
第二断续齿轮57安装成使其齿轮齿97能够和齿条114后端连续。换句话说,第二断续齿轮57的安装方式应使其旋转中心与齿条114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第二断续齿轮57的半径。当断续齿轮57处于其初始状态时,如附图10所示,第二断续齿轮57受到扭转螺旋弹簧63的旋转偏压力,将使其齿轮齿部分97产生如附图10中的箭头K所示朝盘托盘2的后侧运动趋势,上述扭转螺旋弹簧63的螺旋部分套在第二断续齿轮57的支持轴106上。扭转螺旋弹簧63的一个臂由盘托盘2下表面上所形成的定位销子107定位,它的另一个臂由第二断续齿轮57下表面上所形成的定位凸起108定位。在这一初始位置上,第二断续齿轮57位于其初始转动位置,其外圆周表面上的定位凸起61与定位销子107相接触。此时,齿轮齿97朝齿条114的后侧方向伸出,与齿条114连续。
第二断续齿轮57在其下表面具有一个弧形的锁定槽98,其圆心为断续齿轮57的转动中心,当第二断续齿轮57处于其初始转动位置时,锁定槽98朝后的一侧开放。
当盘托盘2运动到其卸载位置,齿条114的后端和装载齿轮32的前侧脱离接触时,第二断续齿轮57的齿轮齿97与装载齿轮32相啮合,克服扭转螺旋弹簧63的偏压力,朝附图11中箭头L所示的方向转动。此时,锁定槽98与锁定销子116相接触。当锁定槽以这种方式与锁定销子116相接触时,盘托盘2就不能在前后方向上运动。
当锁定槽98与锁定销子116相接触时,如果装载齿轮32朝着使盘托盘2向后运动的方向转动,装载齿轮32就使第二断续齿轮57转动,从而使第二断续齿轮57回到其初始转动位置,使锁定槽98与锁定销子116脱离接触。在第一断续齿轮57回到其初始转动位置之后,盘托盘2就朝后运动。
锁定销子116安装在连接第一断续齿轮56和第二断续齿轮57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上。
在盘托盘2的下表面上安装了可转动的转盘锁定杆64,用作转盘锁定部件。该转盘锁定杆64由安装在盘托盘2下表面上的支持轴105以可转动的方式予以支持,并位于第二断续齿轮57的后面。转盘锁定杆64的前端具有一个转盘锁定销子67,当转盘锁定杆64转动时,该销子67可以通过凹部43上所形成的通孔51进入盘托盘2上的凹部43或由该凹部退出。如附图10所示,在转盘锁定杆64后端上所形成的定位孔104与靠近盘托盘2后端的定位销子103之间装有一个螺旋拉力弹簧65,在初始状态下,转盘锁定杆64在上述螺旋拉力弹簧65的转动偏压力的作用下定位,使其定位销子67通过通孔51进入凹部43。
当转盘锁定杆64位于初始位置时,转盘锁定销子67嵌入转盘3外周边上的多个锁定凹部55中的一个,以便阻止转盘3的旋转。上述锁定凹部55对应于盘放置凹部54、53,在转盘3的外周边上等角度分布,其数目与凹部组54和53的数目相等。通过转盘锁定销子67阻止转盘3的转动,将转盘3定位,使盘放置凹部54、53中的某一个以及相应的开口52对准盘托盘2上的开口44。
当盘托盘2位于装载位置时,如附图9所示,通过使接近转盘锁定杆64后端的第一致动销子66与底板1后侧上所形成的致动凸块28相接触,使转盘锁定杆64克服螺旋拉力弹簧65的力,在箭头H所示的方向上运动,以便使转盘锁定销子67退出锁定凹部55。通过使转盘锁定销子67以这种方式退出锁定凹部55,就可以使转盘3相对于盘托盘2旋转。
当盘托盘2到达其卸载位置,并转动第二断续齿轮57时,如附图11所示,位于转盘锁定杆64前端的第二致动销子68与第二断续齿轮57的外周边上所形成的致动凸起62相接触。这样,转盘锁定杆64就克服螺旋拉力弹簧65的力,使转盘锁定销子67退出锁定凹部55
。现在,转盘3就可以相对于盘托盘2旋转。
在开始使用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之前的初始状态,如附图2、6和9所示,盘托盘2处于其装载位置,在转盘3中没有放入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
为了将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装入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之中,通过操纵操作部分73,使盘托盘2在附图7和11中箭头G所示的方向上运动,以便盘托盘2移动到如附图1、7、11所示的卸载位置。在盘托盘移动到其卸载位置的运动过程中,如附图10所示,通过转盘锁定杆64来阻止转盘3的转动。
当盘托盘2位于卸载位置时,盘托盘2的前半部分突出到前面板部分70之外。由滚轮84顶推和支持盘托盘2的第三靠板82,因此盘托盘2不会产生振动。此时,通过转盘驱动电机45使转盘3转动,从而可以将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依次地装入盘放置凹部54、53之中。当处于卸载位置时,通过使第二断续齿轮57上的锁定槽98与锁定销子116相接触,将盘托盘2锁定在卸载位置上。此时,盘驱动部分4的可移动机架37位于其释放位置。
为了在置于转盘3之中的盘201、202上记录或重放信息信号,盘托盘2在附图8和10中的箭头F所示的方向上朝后运动,以便使盘托盘2运动到附图2、6、9所示的装载位置。在盘托盘2的运动过程中,如附图10所示,转盘锁定杆64阻止转盘3的转动。此时,不存在转盘3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转动的危险。
当盘托盘2处于装载位置时,由滚轮83、84来顶推和支持盘托盘2的第一和第二靠板81和79,因而盘托盘2不会产生振动。通过致动凸块28来转动转盘锁定杆64,就可以使转盘3转动。此时,通过操纵操作部分73使转盘3转动,以便选择置于转盘3之上的盘201、202中的一个,将它送到对准盘驱动部分4的位置上。可动机架37随后移动到卡持位置,以便将被选取的盘卡在盘台40上。
通过主轴电机使卡在盘台40上的盘201、202比如以恒定的线速度(CLV)旋转,以便通过光学拾取机构41来读取或录制信号。既使盘201或202在旋转过程中产生振动,盘托盘2也不会发生共振,因为已通过滚轮83,84来防止盘托盘2产生微小的运动或振动。
采用本发明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可以在盘台40上装载了第一盘201或202的情况下使盘托盘2运动到其卸载位置。此时,可以将大直径盘201或小直径盘202装入到第二至第五凹部54、53之中,或者用新的盘来更换已经装入的盘。上述装入和更换操作可以在转盘3转动的同时进行。
采用本发明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如果是在盘台40上已经装载了第一盘201或202的情况下使盘托盘2移动到卸载位置,则在下述条件下,即在已经装有第一盘201、202的第一盘放置凹部54、53中不放入另外的盘201、202,而且转盘3的角度位置使上述第一盘放置凹部处于面对盘驱动部分4的位置,就可以使盘托盘2回到装载位置。采用控制电路,根据用于检测转盘3的旋转角度位置的盘检测装置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就可以识别出第一盘放置凹部54、53中是否装有盘201、202或确定转盘3的旋转角度位置。
采用本发明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当盘台40中装载了盘201或202,而且盘托盘2朝卸载位置运动时,如果电源中断,就存在转盘3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的危险。然而,盘托盘2在外力的作用下不会移动。因此,在其他位于托盘后部并面向盘驱动部分4的盘放置凹部54、53中还装有其他的盘201或202的情况下,就不可能使盘托盘2朝后移动。当电源恢复之后,控制电路重新开始工作,检测其盘已经装载在盘驱动部分4之上的第一盘放置凹部53、54中是否没有其他的盘201或202,以及转盘3的转动角度位置是否已使第一盘放置凹部54、53位于后部位置。因此,除非满足上述条件,否则盘托盘2就不会移动。
当盘托盘2处于其装载位置时,通过将可动机架37移动到其释放位置,就可以使装载在盘台4上的盘201、202置于原先装载该盘的盘放置凹部54、53之中。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转动转盘3来选择盘。也就是说,通过转动转盘3,使可动机架37移动到其卡持位置,就可以使其他的盘201、202装载在盘台40上。此时,盘托盘2可以移动到其卸载位置,以便将盘201、202从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中取出。
Claims (7)
1、一种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包括:
录制/重放机构,装入装置主体中,用于在盘上录制/重放信息信号;
传送托盘,能够在面朝安装在所述主体之内的录制/重放机构的装载位置和位于主体之外的卸载位置之间运动;
驱动机构,用于使所述传送托盘在装载位置和卸载位置之间运动;
转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传送托盘上,其上设置了多个在其旋转中心的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盘放置凹部,当转盘相对于传送托盘旋转时,能够选取上述多个盘放置凹部中的一个,使之运动到面朝录制/重放机构的位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锁定机构,它安装在所述传送托盘上,用于和转盘相接触,以便阻止转盘相对于传送托盘的转动,当传送托盘不处于所述卸载位置时,上述第一锁定机构阻止转盘的转动;
第二锁定机构,由驱动机构来操纵,用于阻止传送托盘的运动,当传送托盘到达所述卸载位置时,驱动机构操纵第二锁定机构,防止传送托盘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置的主体上装有锁定部件;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具有在装载位置时与该锁定部件相接触的第一旋转件和在卸载位置时与该锁定部件相接触的第二旋转件,用于抑制传送托盘的运动;所述第一和第二旋转件安装在传送托盘上,当传送托盘到达装载位置或卸载位置时,通过所述驱动机构来转动第一和第二旋转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具有驱动齿轮,它与安装在传送托盘上的齿条相啮合,用于移动传送托盘;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具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安装在所述传送托盘上,并沿着所述传送托盘的运动轨迹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具有锁定件,它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传送托盘上,用于和所述转盘相配合,当传送托盘位于所述装载位置时,通过致动件使该锁定件与转盘脱离接触,当传送托盘位于所述卸载位置时,通过所述锁定机构使该锁定件与转盘脱离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该装置还包括抑制机构,用于当所述传送托盘位于装载位置或卸载位置时防止传送托盘产生振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机构具有在传送托盘上形成的靠板,在装置的主体上可转动地安装了能够和所述靠板形成滚动接触的转动件,以及顶推件,用于顶推该转动件,其顶推方向使转动件与靠板相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23080/93 | 1993-04-28 | ||
JP12308093A JP3413663B2 (ja) | 1993-04-28 | 1993-04-28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182A CN1099182A (zh) | 1995-02-22 |
CN1041248C true CN1041248C (zh) | 1998-12-16 |
Family
ID=14851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41046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1248C (zh) | 1993-04-28 | 1994-04-28 | 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555227A (zh) |
JP (1) | JP3413663B2 (zh) |
KR (1) | KR100305916B1 (zh) |
CN (1) | CN1041248C (zh) |
GB (1) | GB22776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23124A1 (de) * | 1996-06-10 | 1997-12-11 | Eastman Kodak Co | Vorrichtung zur Entnahme eines Plattenhalters aus und/oder Rückgabe an ein auswechselbares Magazin |
JP3537960B2 (ja) * | 1996-07-31 | 2004-06-14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KR19980023455A (ko) * | 1996-09-30 | 1998-07-06 | 배순훈 | 디스크 채인져 시스템의 트레이 오픈/클로즈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USD431238S (en) * | 1998-04-09 | 2000-09-26 | Teac Corporation | Combined digital audio disc player, amplifier and tuner |
USD426824S (en) * | 1998-04-09 | 2000-06-20 | Teac Corporation | Tape recorder |
GB2349011B (en) * | 1999-04-15 | 2001-05-02 | Ya Horng Electronic Co Ltd | CD changing device |
JP3528177B2 (ja) * | 2001-03-06 | 2004-05-17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 |
US6461085B1 (en) * | 2001-03-16 | 2002-10-08 | Toda Citron Technologies, Inc. | Sputter pallet loader |
JP2002288922A (ja) * | 2001-03-23 | 2002-10-04 | Funai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 |
TW529751U (en) * | 2001-06-15 | 2003-04-21 | Lite On It Corp | Matching structure of slide track and disk carrier of optical disk player |
KR100403590B1 (ko) | 2001-07-23 | 2003-10-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디스크 체인저 |
JP3903858B2 (ja) * | 2002-06-18 | 2007-04-11 | 株式会社ディーアンドエム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KR100510514B1 (ko) * | 2003-01-14 | 2005-08-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
CN104102279B (zh) * | 2013-04-11 | 2017-05-10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的框架结构及电子装置 |
CN104078074B (zh) * | 2014-06-25 | 2017-01-04 | 北京福莱达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光盘安全存放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16797A2 (en) * | 1989-08-31 | 1991-03-13 | Sony Corporation | Loading apparatus for a disc-shaped record medium |
JPH03292668A (ja) * | 1990-04-10 | 1991-12-24 | Sharp Corp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US5115419A (en) * | 1989-05-18 | 1992-05-19 | Yamaha Corporation | Disc playback device capable of continuously playing back a plurality of discs |
US5123005A (en) * | 1989-12-28 | 1992-06-16 | Sony Corporation | Disc tray loading mechanism for reduc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chanical shocks |
US5193079A (en) * | 1990-12-29 | 1993-03-09 | Inkel Corporation | Compact disk chang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75329B2 (ja) * | 1986-02-18 | 1994-09-2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US5172362A (en) * | 1987-05-15 | 1992-12-15 | Hirachi, Ltd. |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mechanism |
JP3064720B2 (ja) * | 1992-04-22 | 2000-07-1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
-
1993
- 1993-04-28 JP JP12308093A patent/JP341366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
- 1994-04-06 US US08/223,674 patent/US5555227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4-18 GB GB9407675A patent/GB2277630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4-04-18 KR KR1019940008110A patent/KR10030591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4-04-28 CN CN94104658A patent/CN104124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5419A (en) * | 1989-05-18 | 1992-05-19 | Yamaha Corporation | Disc playback device capable of continuously playing back a plurality of discs |
EP0416797A2 (en) * | 1989-08-31 | 1991-03-13 | Sony Corporation | Loading apparatus for a disc-shaped record medium |
US5123005A (en) * | 1989-12-28 | 1992-06-16 | Sony Corporation | Disc tray loading mechanism for reduc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chanical shocks |
JPH03292668A (ja) * | 1990-04-10 | 1991-12-24 | Sharp Corp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US5193079A (en) * | 1990-12-29 | 1993-03-09 | Inkel Corporation | Compact disk chang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H06309761A (ja) | 1994-11-04 |
JP3413663B2 (ja) | 2003-06-03 |
GB2277630A (en) | 1994-11-02 |
US5555227A (en) | 1996-09-10 |
CN1099182A (zh) | 1995-02-22 |
GB9407675D0 (en) | 1994-06-08 |
KR100305916B1 (ko) | 2001-11-30 |
GB2277630B (en) | 1996-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248C (zh) | 盘录制和/或重放装置 | |
CN1200538A (zh) | 夹紧机构 | |
JP3743786B2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JPS63204548A (ja) | デイスク装置 | |
CN1591638A (zh) | 盘驱动装置和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凸轮 | |
US6388974B1 (en) |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 |
CN1135548C (zh) | 记录光盘的重放系统 | |
CN101911193B (zh) | 盘片重放装置 | |
JPS62195754A (ja) | デイスクプレ−ヤ | |
JPS63204547A (ja) | デイスク装置 | |
CN1118497A (zh) | 光盘录放装置 | |
CN100346416C (zh) |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 |
CN1717729A (zh) | 盘式记录和/或再现装置及判别其盘形记录媒介的方法 | |
KR100461296B1 (ko) |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장치 | |
US7739704B2 (en) | Disk apparatus having traverse and spindle cam member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 |
US6556519B1 (en) | Disk charger with circular disk housing and centrally arranged playback unit | |
JP2012208977A5 (zh) | ||
JPS62212964A (ja) | デイスク装置 | |
CN1173352C (zh) | 信息记录介质再生系统 | |
KR100202023B1 (ko) | 광 디스크 플레이어 | |
JP3316395B2 (ja) | ピックアップ送り装置 | |
JP2007018659A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CN1156877A (zh) | 记录和/或重放盘状记录介质的装置 | |
CN1150689A (zh) | 联合记录/重放装置 | |
JPH09251699A (ja) | ディスク交換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