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32073B - 注液设备 - Google Patents
注液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32073B CN108832073B CN201810960003.8A CN201810960003A CN108832073B CN 108832073 B CN108832073 B CN 108832073B CN 201810960003 A CN201810960003 A CN 201810960003A CN 108832073 B CN108832073 B CN 1088320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injection
- plate
- bag opening
- adsorption mechanism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68—Means for preventing spilling of liquid or electrolyte, e.g. when the battery is tilted or turned ov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液设备,涉及软包电芯生产技术领域,该注液设备,用于向软包电芯注液,包括:注液夹具、开袋装置和注液装置,开袋装置位于注液夹具和注液装置之间;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第一驱动机构,夹具本体用于固定软包电芯;开袋装置包括浮动板和机架,浮动板上设置有开袋机构,开袋机构用于打开软包电芯的气袋;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具本体朝向开袋装置运动,以使软包电芯进入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内;沿注液夹具朝向注液装置的方向,浮动板滑动连接在机架上,以使注液夹具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推动浮动板一起朝向注液装置运动。采用气袋朝向注液装置运动的方式,避免了注液滴管振动所造成的液体滴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包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液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软包电芯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软包电芯进行注液。注液过程中,需要先将软包电芯的气袋口打开,再对软包电芯进行注液。
现有的注液设备包括注液夹具、开袋装置和注液装置,注液夹具将软包电芯固定夹持,开袋装置用于将软包电芯的气袋打开,注液装置用于对开口后的气袋注液。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步,开袋装置将固定于注液夹具上的软包电芯的气袋打开;第二步,注液装置上的注液机构朝向气袋开口运动,直至注液机构上的注液滴管伸入到气袋内;第三步,注液装置进行注液操作。
现有的注液设备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注液机构向软包电芯所在位置移动,注液滴管内的液体容易因为移动产生的振动而滴落,造成软包电芯注液量不精确,影响软包电芯的质量;另一方面,开袋装置先开袋,然后注液机构朝气袋口运动,最后再向气袋内注液,每个注液步骤之间等待时间长,导致整个注液流程花费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液设备,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注液设备注液不精确,且注液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注液设备,用于向软包电芯注液,包括:注液夹具、开袋装置和注液装置,所述开袋装置位于所述注液夹具和注液装置之间;
所述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夹具本体用于固定所述软包电芯;
所述开袋装置包括浮动板和机架,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开袋机构,所述开袋机构用于打开所述软包电芯的气袋;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本体朝向所述开袋装置运动,以使所述软包电芯进入到所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内;
沿所述注液夹具朝向所述注液装置的方向,所述浮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以使所述注液夹具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推动所述浮动板一起朝向所述注液装置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多根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上滑动套接有第一导套,所述浮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套上;
所述第一导柱上间隔设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第一导套位于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开袋机构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
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开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朝相向或者相背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上均设置有凸轮座,所述凸轮座上设置有凸轮;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凸轮板,所述凸轮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的连线方向,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或者减小,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上的凸轮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内;
所述开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凸轮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的连线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凸轮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内滑动时,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之间的距离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首尾连接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凸轮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第三吸附机构和第四吸附机构,且所述第三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三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所述第四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二吸附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第四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二吸附机构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滴管和支撑架,所述注液滴管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残液收集组件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残液收集组件包括残液收集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残液收集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残液收集组件运动,以使所述残液收集杯运动至所述注液滴管的出液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设备包括取样装置,所述注液设备包括上安装板,所述注液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安装板上,以使所述注液装置能够在所述取样装置上方和所述开袋装置上方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板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取样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注液组件对应的取样杯;
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所述取样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取样板朝所述注液装置运动。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设备,用于向软包电芯注液,包括:注液夹具、开袋装置和注液装置,所述开袋装置位于所述注液夹具和注液装置之间,注液夹具固定软包电芯,注液夹具将软包电芯运输到开袋装置处进行气袋的开启,然后注液装置在对气袋进行注液。具体的,所述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夹具本体用于夹持软包电芯。所述开袋装置包括浮动板和机架,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开袋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本体向所述开袋装置运动,以使软包电芯进入到所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内。沿所述注液夹具朝向所述注液装置的方向,所述浮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当注液夹具朝开袋装置运动时,注液夹具上的软包电芯会先进入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内,然后当注液夹具继续向注液装置所在方向运动时,将会向上顶抵浮动板,运动的过程中开袋机构能够将软包电芯的气袋口打开。开袋过程中,软包电芯与开袋机构保持相对静止,开袋可靠稳定。软包电芯朝向注液装置运动,使注液装置上的注液滴管插入到气袋内,然后注液装置对气袋进行注液。与传统的注液设备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设备,采用气袋朝向注液装置运动的方式,从而避免了注液滴管振动所造成的液体滴落。此外,在注液夹具顶抵浮动板时,软包电芯与开袋机构保持相对静止,在该运动的过程中开袋机构能够将软包电芯的气袋口打开。因为开袋动作和气袋朝向注液装置的运动能够同步进行,从而缩短了整个注液流程的时间,提高了注液效率。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设备的开袋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设备的注液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设备的取样装置的俯视图。
图标:100-浮动板;210-第一导柱;220-第一导套;230-上限位板;240-下限位板;310-第一夹板;320-第二夹板;330-第三夹板;340-第四夹板;350-第一吸嘴;361-第一连接件;362-第二连接件;371-导柱座;372-第二导柱;373-第二导套;410-凸轮座;420-凸轮;430-凸轮板;431-第一凸轮槽;432-第二凸轮槽;440-第一驱动气缸;510-底板;521-第一竖杆;522-第一连接块;523-第一横杆;524-第二连接块;525-滴管固定块;526-注液滴管;527-第三驱动机构;528-联动板;610-第二竖杆;620-第三连接块;630-转接块;640-第三竖杆;650-残液杯放置块;660-残液收集杯;670-上安装板;680-滑动组件;710-取样杯;720-残液槽;730-漏斗;740-升降板;751-第一滑块;752-第一滑轨;760-固定板;770-升降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设备,用于向软包电芯注液,包括:注液夹具(未画出)、开袋装置和注液装置,开袋装置位于注液夹具和注液装置之间,注液夹具固定软包电芯,注液夹具将软包电芯运输到开袋装置处进行气袋的开启,然后注液装置在对气袋进行注液。具体的,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第一驱动机构,夹具本体用于夹持软包电芯。开袋装置包括浮动板100和机架,浮动板100上设置有开袋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夹具本体向开袋装置运动,以使软包电芯进入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内。沿注液夹具朝向注液装置的方向,浮动板100滑动连接在机架上,当注液夹具朝开袋装置运动时,注液夹具上的软包电芯会先进入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内,然后当注液夹具继续向注液装置所在方向运动时,将会向上顶抵浮动板100,运动的过程中开袋机构能够将软包电芯的气袋口打开。开袋过程中,软包电芯与开袋机构保持相对静止,开袋可靠稳定。软包电芯朝向注液装置运动,使注液装置上的注液滴管526插入到气袋内,然后注液装置对气袋进行注液。与传统的注液设备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注液设备,采用气袋朝向注液装置运动的方式,从而避免了注液滴管526振动所造成的液体滴落。此外,在注液夹具顶抵浮动板100时,软包电芯与开袋机构保持相对静止,在该运动的过程中开袋机构能够将软包电芯的气袋口打开。因为开袋动作和气袋朝向注液装置的运动能够同步进行,从而缩短了整个注液流程的时间,提高了注液效率。
机架上设置有多根第一导柱210,第一导柱210上滑动套接有第一导套220,浮动板100固定在第一导套220上;第一导柱210上设置有上限位板230和下限位板240,第一导套220位于上限位板230和下限位板240之间。浮动板100通过第一导套220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导柱210上,在第一导柱210上设置上、下限位板240,浮动板100在上、下限位板240之间滑动,上、下限位板240用于防止浮动板100过度移动,对装置造成损坏。
开袋机构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之间的间隙形成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朝向相对的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能够产生方向相反的吸力,吸力作用在气袋的两侧,从而将气袋吸开。当固定有软包电芯的注液夹具朝开袋装置运动时,注液夹具上的软包电芯会先伸入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之间,然后当注液夹具继续向注液装置所在方向运动时,将会向上顶抵浮动板100,使得软包电芯分别和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保持相对静止。
第一吸附机构包括第一夹板310和位于第一夹板310上的多个第一吸嘴350,第二吸附机构包括第二夹板320和位于第二夹板320上的多个第二吸嘴,第一吸嘴350和第二吸嘴的开口相对,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能够带动多个第一吸嘴350和多个第二吸嘴相向或者相反运动。
开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连接,用于带动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相向或者相背运动。例如,第二驱动机构可以为两个电缸,分别作用在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上。在准备注液前,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相背运动,形成开袋的工作区域,软包电芯可以运动到第一吸嘴350和第二吸嘴之间,然后,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相向运动,第一吸嘴350和第二吸嘴运动到气袋的两侧并吸在气袋的侧壁上,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相背运动,将气袋打开。
第二驱动机构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位于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的两端,增加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运动过程中的平行度。
浮动板100上设置有第三吸附机构和第四吸附机构,第三吸附机构包括第三夹板330和第三吸嘴,第四吸附机构包括第四夹板340和第四吸嘴,且第三夹板330与第一夹板310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361连接,以使第三吸附机构与第一吸附机构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第四夹板340与第二夹板32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362连接,以使第四吸附机构与第二吸附机构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通过连接件可以使开袋装置同时对多排软包电芯进行开袋处理。
浮动板10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导柱座371,两个导柱座371之间连接有第二导柱372,第一夹板310、第二夹板320、第三夹板330和第四夹板340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套373,第二导套373滑动连接在第二导柱372上。
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的第二导套373上固定有凸轮座410,凸轮座410上设置凸轮420。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凸轮板430,凸轮板430上设置有第一凸轮槽431和第二凸轮槽432,沿垂直于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的连线方向,第一凸轮槽431和第二凸轮槽432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或者减小,具体的,第一凸轮槽431和第二凸轮槽432呈“八字形”,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上的凸轮420分别滑动连接在第一凸轮槽431和第二凸轮槽432内。凸轮板430设置在滑块上,滑块设置在滑轨上,从而可以使凸轮板430流畅滑动。开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凸轮板430连接,用于驱动凸轮板430左右运动,以使凸轮420在第一凸轮槽431和第二凸轮槽432内滑动时,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之间的距离改变。具体的,凸轮420可以包括轴杆和滚轮,滚轮套接在轴杆上,滚轮能够在凸轮420槽内转动。例如,八字形凸轮420槽的小口朝向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的间隙,凸轮板430向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所在方向运动,两个凸轮420之间的距离将逐渐增大,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张开。
驱动组件可以包括首尾连接第一驱动气缸440和第二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440的驱动端与第二驱动气缸连接,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凸轮板430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气缸440和第二驱动气缸可以实现凸轮板430左右两行程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相对运动。
具体过程为:第一驱动气缸440和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相背运动两个行程使得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之间的间距最大,便于软包电芯的气袋口伸至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之间;当软包电芯的气袋已经达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时,第一驱动气缸440和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相对运动两个行程使得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上的吸嘴靠近气袋的两侧壁;两个吸嘴吸附住气袋的两侧壁,第一驱动气缸440和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相背运动一个行程,将软包电芯的气袋口拉出一个口子。开口时采用一个行程为了防止将软包电芯的气袋口拉变形。最后,当开袋装置运动至最高位置时,软包电芯的打开的气袋口刚好上升使得注液滴管526伸进气袋口内。最后,注液装置对软包电芯进行注液。
可以采用第一驱动气缸440和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端完全伸出或者完全缩回实现两行程的位移,采用第一驱动气缸440的驱动端完全伸出或者完全缩回,而第二驱动气缸不动作实现一行程的位移。
如图3所示,具体的,注液装置包括底板510,以及设置在底板510上的注液组件,注液组件包括注液滴管526和支撑架,注液滴管526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端穿过底板510。
注液组件包括第一竖杆521,第一竖杆521上固定有第一连接块522;第一连接块522设置在第一横杆523上,第一横杆52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块524,第二连接块524上设置有滴管固定块525,滴管固定块525上固定设置有注液滴管526。
注液滴管526对软包电芯注液完毕后还存在残液,残液滴落容易腐蚀设备,所以,注液装置还包括残液收集组件和第三驱动机构527,第三驱动机构527可以包括气缸,残液收集组件包括残液收集杯660,第三驱动机构527与残液收集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残液收集组件运动,以使残液收集杯660运动至注液滴管526的出液口下方。
残液收集组件包括第二竖杆610,第二竖杆610通过第三连接块620设置在联动板528上;第二竖杆610下端通过转接块630和第三竖杆640的上端连接;第三竖杆640的下端设置残液杯放置块650,残液杯放置块650上放置有残液收集杯660。残液收集杯660与注液滴管526对应的位置设置开口,注液滴管526滴落的残液从开口进入残液收集杯660内。
注液组件和残液收集组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多个残液收集组件之间通过联动板528连接,以使多个残液收集组件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如图4所示,在注液滴管526对软包电芯进行注液之前需要校对注液量,因此,注液设备包括取样装置,注液设备包括上安装板670,注液装置滑动连接在上安装板670上。安装板和注液装置之间设置了滑动组件680,滑动组件680包括滑块和滑轨,滑块与注液装置连接,滑块设置在滑轨上,滑轨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上还设置气缸,该气缸的输出端与滑块相连。在对软包电芯进行注液之前,气缸可以驱动注液装置移动至取样装置上方进行注液取样。
进一步的,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板和第四驱动机构,取样板上设置有与注液组件对应的取样杯710;第四驱动机构与取样板连接,用于驱动取样板朝注液装置运动。
具体的,取样装置还包括残液槽720,取样装置包括与注液滴管526一一对应设置的取样杯710,取样杯710卡设在在残液槽720上的开孔内,注液滴管526对取样杯710进行注液后,人工可以将取样杯710取出进行称重。注液滴管526上的残液通过开孔滴落在残液槽720内,为了防止残液溅出或其他原因漏出,在残液盒下方设置漏斗730,漏斗730收集溅出或漏出的残液。漏斗730通过支架连接在残液盒下方,支架的右端和升降板740连接,升降板740设置在第一滑块751上,第一滑块751设置在第一滑轨752上,第一滑轨752设置在固定板760上,固定板760连接在安装板上;固定板760上还设置气缸,气缸的驱动端通过升降连接板770与升降板740连接,可以带动升降板740升降从而带动取样杯710升降。当注液装置移动至取样装置上方时,取样装置在第五气缸的驱动下向上运动使得取样杯710靠近注液滴管526,便于收集残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注液设备,用于向软包电芯注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注液夹具、开袋装置和注液装置,所述开袋装置位于所述注液夹具和注液装置之间;
所述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夹具本体用于固定所述软包电芯;
所述开袋装置包括浮动板和机架,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开袋机构,所述开袋机构用于打开所述软包电芯的气袋;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具本体朝向所述开袋装置运动,以使所述软包电芯进入到所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内;
沿所述注液夹具朝向所述注液装置的方向,所述浮动板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以使所述注液夹具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够推动所述浮动板一起朝向所述注液装置运动;
在注液夹具顶抵浮动板时,软包电芯与开袋机构保持相对静止,在该运动的过程中开袋机构能够将软包电芯的气袋口打开,以使开袋动作和气袋朝向注液装置的运动能够同步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多根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导柱上滑动套接有第一导套,所述浮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套上;
所述第一导柱上间隔设置有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所述第一导套位于所述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机构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
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开袋机构的工作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朝相向或者相背的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上均设置有凸轮座,所述凸轮座上设置有凸轮;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凸轮板,所述凸轮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的连线方向,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或者减小,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上的凸轮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内;
所述开袋机构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凸轮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凸轮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的连线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凸轮在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内滑动时,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和第二吸附机构之间的距离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首尾连接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凸轮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第三吸附机构和第四吸附机构,且所述第三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第三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一吸附机构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所述第四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二吸附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以使所述第四吸附机构与所述第二吸附机构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上的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包括注液滴管和支撑架,所述注液滴管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底板;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残液收集组件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残液收集组件包括残液收集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残液收集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残液收集组件运动,以使所述残液收集杯运动至所述注液滴管的出液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设备包括取样装置,所述注液设备包括上安装板,所述注液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上安装板上,以使所述注液装置能够在所述取样装置上方和所述开袋装置上方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板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取样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注液组件对应的取样杯;
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所述取样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取样板朝所述注液装置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60003.8A CN108832073B (zh) | 2018-08-21 | 2018-08-21 | 注液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60003.8A CN108832073B (zh) | 2018-08-21 | 2018-08-21 | 注液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32073A CN108832073A (zh) | 2018-11-16 |
CN108832073B true CN108832073B (zh) | 2024-01-02 |
Family
ID=64150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60003.8A Active CN108832073B (zh) | 2018-08-21 | 2018-08-21 | 注液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320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12981A (zh) * | 2020-03-30 | 2020-06-19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注液装置 |
CN112490598B (zh) * | 2020-12-03 | 2023-04-07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开袋装置及注料设备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51532A (ja) * | 2001-11-15 | 2003-05-23 | Awa Eng Co | 電池またはコンデンサーの外装缶に充填液を注液する注液装置 |
JP2004055238A (ja) * | 2002-07-17 | 2004-02-19 | Awa Eng Co | 電解液の充填方法と充填装置 |
JP2007173062A (ja) * | 2005-12-22 | 2007-07-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扁平形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
CN201562708U (zh) * | 2009-10-30 | 2010-08-25 | 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电解液真空加注设备 |
JP2011171159A (ja) * | 2010-02-19 | 2011-09-01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電解液注液装置 |
KR20110133927A (ko) * | 2010-06-07 | 2011-12-14 | 주식회사 테크랜드 |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용 전해액 진공 주입장치 |
WO2012126745A2 (en) * | 2011-03-18 | 2012-09-27 | Gambro Lundia Ab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operating an infusion system |
CN102738438A (zh) * | 2012-07-17 | 2012-10-17 | 宁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 |
JP2013012340A (ja) * | 2011-06-28 | 2013-01-17 | Nagano Automation Kk | 液を供給する装置 |
CN204189864U (zh) * | 2014-11-12 | 2015-03-04 | 苏州三屹晨光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电池自动注液机 |
KR20170062401A (ko) * | 2015-11-27 | 2017-06-07 | (주)이티에스 | 이차전지 제조장비의 전해액 주입장치 |
CN207199738U (zh) * | 2017-07-11 | 2018-04-06 | 苏州百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用于锂电池软包注液机的注液装置 |
CN108063213A (zh) * | 2017-12-18 | 2018-05-22 |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电芯注液装置及其全自动注液机 |
CN207587840U (zh) * | 2017-11-14 | 2018-07-06 | 深圳市力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电池气袋打开机构 |
CN208722982U (zh) * | 2018-08-21 | 2019-04-09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注液设备 |
-
2018
- 2018-08-21 CN CN201810960003.8A patent/CN1088320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151532A (ja) * | 2001-11-15 | 2003-05-23 | Awa Eng Co | 電池またはコンデンサーの外装缶に充填液を注液する注液装置 |
JP2004055238A (ja) * | 2002-07-17 | 2004-02-19 | Awa Eng Co | 電解液の充填方法と充填装置 |
JP2007173062A (ja) * | 2005-12-22 | 2007-07-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扁平形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
CN201562708U (zh) * | 2009-10-30 | 2010-08-25 | 东莞市鸿宝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电解液真空加注设备 |
JP2011171159A (ja) * | 2010-02-19 | 2011-09-01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電解液注液装置 |
KR20110133927A (ko) * | 2010-06-07 | 2011-12-14 | 주식회사 테크랜드 |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용 전해액 진공 주입장치 |
WO2012126745A2 (en) * | 2011-03-18 | 2012-09-27 | Gambro Lundia Ab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operating an infusion system |
JP2013012340A (ja) * | 2011-06-28 | 2013-01-17 | Nagano Automation Kk | 液を供給する装置 |
CN102738438A (zh) * | 2012-07-17 | 2012-10-17 | 宁波超霸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形锂电池的真空注液装置 |
CN204189864U (zh) * | 2014-11-12 | 2015-03-04 | 苏州三屹晨光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电池自动注液机 |
KR20170062401A (ko) * | 2015-11-27 | 2017-06-07 | (주)이티에스 | 이차전지 제조장비의 전해액 주입장치 |
CN207199738U (zh) * | 2017-07-11 | 2018-04-06 | 苏州百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用于锂电池软包注液机的注液装置 |
CN207587840U (zh) * | 2017-11-14 | 2018-07-06 | 深圳市力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电池气袋打开机构 |
CN108063213A (zh) * | 2017-12-18 | 2018-05-22 |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电芯注液装置及其全自动注液机 |
CN208722982U (zh) * | 2018-08-21 | 2019-04-09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注液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32073A (zh) | 2018-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62285B (zh) | 软包锂电池真空注液装置 | |
CN108832073B (zh) | 注液设备 | |
CN204257747U (zh) | 软包锂电池真空注液装置 | |
CN216015636U (zh) | 注液装置 | |
CN208722982U (zh) | 注液设备 | |
CN116154423A (zh) | 一种电池注液装置 | |
CN115764195A (zh) | 一种多液多路注液装置及注液方法 | |
CN110539905A (zh) | 液体自动分装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7507614U (zh) | 一种集成式铝壳锂电池注液机 | |
CN214336875U (zh) |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注液机构 | |
CN115446032B (zh) | 一种免疫分析仪吸液针的加液清洗结构及加液清洗方法 | |
CN211463210U (zh) | 一种移液平台 | |
CN211980755U (zh) | 一种注液装置 | |
CN210522543U (zh) | 一种数字微量可调移液器 | |
CN217768709U (zh) | 一种汽车新能源电池的注液装置 | |
CN208344944U (zh) | 低温自动送样装置 | |
CN110841740A (zh) | 一种移液平台 | |
CN113823881A (zh) | 一种蓄电池加工用电解液均匀灌装装置 | |
CN214031683U (zh) | 一种果汁自动定量灌装装置 | |
CN221189228U (zh) | 一种口服液加工用定量灌注设备 | |
CN208894254U (zh) | 大容量自动分液系统 | |
CN107799716B (zh) | 一种收残留液装置及其补液机构 | |
CN107525767B (zh) | 医疗食品检测设备 | |
CN216750242U (zh) | 一种软包装锂电池铝塑膜注液装置 | |
CN205984663U (zh) | 一种超级电容自动注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