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1382A - 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91382A CN108691382A CN201810729317.7A CN201810729317A CN108691382A CN 108691382 A CN108691382 A CN 108691382A CN 201810729317 A CN201810729317 A CN 201810729317A CN 108691382 A CN108691382 A CN 1086913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plate
- floor slab
- plate
- slot
- precast fl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17—Floor structures partly formed in situ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17—Floor structures partly formed in situ
- E04B5/23—Floor structures partly formed in situ with stiffening ribs or other beam-like formations wholly or partly prefabric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混凝土预制楼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叠合梁和由单元板块水平排列拼接组成的预制楼板;单元板块至少两个侧边边沿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位于单元板块的上表面,沿侧边边长方向间隔排布,相邻连接槽之间为槽间段,槽间段的下表面与单元板块的下表面平齐,槽间段的上表面不高于单元板块上表面设置;单元板块的其他侧边边沿设置有连接板;相邻单元板块的连接槽所在侧边位于叠合梁顶部,通过第一现浇结构与叠合梁固定连接,第一现浇结构内设置有横向钢筋和槽内连接筋;相邻单元板块的连接板所在侧边相对设置,通过第二现浇结构连接。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隔声性能,预制率高,施工高效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楼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应用最为广泛。目前预制混凝土楼板主要分为两类:全预制楼板和叠合楼板。
全预制楼板应用较早,但是在连接节点处容易开裂,并且存在漏水、隔声性能差等缺点,应用已经越来越少。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各种类型的叠合楼板,叠合楼板的防水性和隔声性能良好,但是存在现场浇筑量较大,施工周期长的问题,而且需设置桁架筋或混凝土肋等,造价较高,没有充分体现装配式建筑的优越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隔声性能,预制率高,施工高效便捷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全预制楼板连接节点处容易开裂、漏水,且隔声性能差;叠合楼板现场浇筑量较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效率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包括叠合梁,以及位于叠合梁上方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由单元板块水平排列拼接组成;
单元板块为方形钢筋混凝土板,至少两个侧边边沿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位于单元板块的上表面,连接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连接槽所在的单元板块的侧边边长方向设置,并向外延伸至该侧边边沿,连接槽沿侧边边长方向间隔排布,相邻连接槽之间为槽间段,槽间段的下表面与单元板块的下表面平齐,槽间段的上表面低于单元板块上表面、且高于连接槽底面设置;单元板块的其他侧边边沿设置有连接板;
单元板块的连接槽所在侧边与相邻单元板块的连接槽所在侧边相对设置,位于叠合梁顶部,通过第一现浇结构与叠合梁固定连接,第一现浇结构内设置有横向钢筋和槽内连接筋;单元板块的连接板所在侧边与相邻单元板块的连接板所在侧边相对设置,通过第二现浇结构连接。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进一步的,槽间段内竖直设置有抗剪键,抗剪键顶端竖直向上伸出槽间段、至第一现浇结构内。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进一步的,所述抗剪键为抗剪钢筋或抗剪环筋。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进一步的,连接槽的长度不小于与连接槽长度方向平行的单元板块侧边边长的1/7。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钢筋沿单元板块侧边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槽内连接筋位于连接槽内、与连接槽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进一步的,所述槽内连接筋的两端还设置有锚固件。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现浇结构内设置有相互垂直的平台分布钢筋和平台连接筋,平台分布钢筋沿连接板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平台连接筋沿平台分布钢筋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进一步的,所述平台连接筋为一字形钢筋或矩形箍筋。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需求,预制单元板块和叠合梁;
步骤二、将叠合梁与框架柱固定连接;
步骤三、将单元板块吊升至安装高度,将其连接槽所在侧边边沿搭设在叠合梁的上表面,调整相邻单元板块的连接板所在侧边边沿之间的留缝,并在单元板块下方支设临时支撑装置,将各单元板块进行定位和临时固定;
步骤四、设置横向钢筋和槽内连接筋;
步骤五、浇筑第一现浇结构和第二现浇结构;
步骤六、养护至标准强度后,撤去临时支撑结构,完成预制楼板的施工。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采用单元板块并列拼接组成,在受力方向上采用连接槽与叠合梁固定连接,连接槽与槽间段间隔交错排列,通过现浇混凝土与相邻的单元板块和叠合梁连接为整体结构,结构受力性能优异;槽上设置横向钢筋可延伸至相邻楼板,增强整体性和冗余度,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好;连接节点处为整体湿式连接,不易漏水,隔声性能优异;同时单元板块为工业预制构件,预制率高,大大减少了现场浇筑的施工作业量,提高了施工效率;连接槽与槽间段间隔交错排列,且槽间段上表面低于单元板块的上表面,便于在现浇区域上方设置有通长的横向钢筋,可增强相邻单元板块之间的连接性能和槽内连接筋的连接牢固性,同时可提高预制构件的抗剪性能和刚度,避免传统叠合楼板中钢筋桁架的使用,在确保同等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本发明连接板处留缝,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大大提高了单元板块之间的密封性,具有较好的防水和隔声性能,连接板处的现浇混凝土中还设置了钢筋骨架,大大增加了相邻单元板块之间的连接性能和平台连接筋的连接牢固性,提高了预制构件的抗剪性能。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的施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现场施工工作量小,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的可控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单元板块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元板块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截面示意图;
图5为拼装式预制楼板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C-C截面中拼接处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D-D截面即连接槽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8为图5中E-E截面即槽间段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9为图5中F-F截面即连接板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10为另一种实施例的图5中F-F截面即连接板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11为另一种实施例的图5中C-C截面中拼接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叠合梁;11-预留箍筋;2-单元板块;3-连接槽;4-槽间段;41-抗剪键;5-连接板;6-第一现浇结构;61-横向钢筋;62-槽内连接筋;63-锚固件;7-第二现浇结构;71-平台分布钢筋;72-平台连接筋;8-连接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1所示,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包括叠合梁1,以及位于叠合梁1上方的预制楼板,预制楼板由单元板块2水平排列拼接组成,相邻单元板块2的拼接节点与叠合梁1固定连接。
如图1-图4所示,单元板块2为预制的方形钢筋混凝土板,内部设置有双层双向钢筋网片,单元板块2的至少两个侧边边沿设置有连接槽3,连接槽3位于单元板块2的上表面,连接槽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连接槽3所在的单元板块2的侧边边长方向设置,并向外延伸至该侧边边沿,连接槽3的底面与单元板块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30-40mm;连接槽3沿侧边边长方向间隔排布,连接槽3的宽度不小于100mm,优选100-200mm,连接槽3的长度不小于与连接槽3长度方向平行的单元板块2侧边边长的1/7;相邻连接槽3之间为槽间段4,槽间段4的宽度不小于200mm,优选200-400mm,槽间段4的下表面与单元板块2的下表面平齐,槽间段4的上表面低于单元板块2上表面、且高于连接槽3底面设置,槽间段4内竖直设置有抗剪键41,抗剪键41为抗剪钢筋或抗剪环筋;抗剪键41底端预埋设置在槽间段4内,还可以与单元板块2内的下层钢筋固定连接,顶端竖直向上伸出槽间段4、至第一现浇结构6内。
单元板块2的其他侧边边沿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沿单元板块2侧边边长方向通长设置;连接板5的下表面与单元板块2的下表面平齐,连接板5的上表面低于单元板块2上表面设置,连接板5、连接槽3和槽间段4与单元板块2一体浇筑而成;连接板5的宽度不小于平台连接筋72的公称直径的15倍。
如图5和图6所示,单元板块2的连接槽3所在侧边与相邻单元板块2的连接槽3所在侧边相对设置,位于叠合梁1顶部,沿叠合梁1长度方向相对设置在叠合梁1顶部预留箍筋11的两侧,单元板块2与叠合梁1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mm;如图7和图8所示,相邻单元板块2通过第一现浇结构6与叠合梁1固定连接,第一现浇结构6内设置有横向钢筋61和槽内连接筋62,横向钢筋61沿单元板块2侧边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槽内连接筋62位于连接槽3内、与连接槽3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槽内连接筋62的两端还设置有锚固件63,锚固件63为纵向钢筋端头垂直弯折形成的锚固段,或锚固板。
单元板块2的连接板5所在侧边与相邻单元板块2的连接板5所在侧边相对设置,通过第二现浇结构7连接,相邻两单元板块2的连接板5所在侧边之间的留缝宽度不小于30mm;第二现浇结构7内设置有相互垂直的平台分布钢筋71和平台连接筋72,平台分布钢筋71沿连接板5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平台连接筋72沿平台分布钢筋7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可替代的,如图11所示,第一现浇结构6内通长设置的横向钢筋61,还可以水平穿过第二现浇结构7、延伸至相邻的单元板块2的第一现浇结构6内,整体连接两个单元板块2,增强了预制楼板的整体性和冗余度,大大提高了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
根据预制楼板的制作不同,可以在连接板5上方预留连接出筋8,也可以不预留连接出筋8。
如图9所示,当预留连接出筋8时,将相邻两单元板块2的预留连接出筋8连接,然后在第二现浇结构7的底部位置设置一层平台分布钢筋71和平台连接筋72,平台连接筋72为一字形钢筋,平台连接筋72两端还可以设置有锚固件63,锚固件63为平台连接筋72端头垂直弯折形成的锚固段,或锚固板。
如图10所示,当不预留连接出筋8时,在第二现浇结构7的底部位置设置一层平台分布钢筋71,平台连接筋72为矩形箍筋。
本发明拼装式预制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需求,预制单元板块2和叠合梁1;
步骤二、将叠合梁1与框架柱固定连接;
步骤三、将单元板块2吊升至安装高度,调整位置和角度,将其连接槽3所在侧边边沿搭设在叠合梁1的上表面,并确保相邻单元板块2的连接板5所在侧边边沿之间留缝不小于30mm,并在单元板块2下方支设临时支撑装置,将各单元板块2进行定位和临时固定;
步骤四、设置横向钢筋61、槽内连接筋62、平台分布钢筋71和平台连接筋72,并在留缝位置的单元板下表面设置钢板或支设模板,如果单元板块2的连接板5上方预留有连接出筋8,连接对应的连接出筋8;
步骤五、浇筑第一现浇结构6和第二现浇结构7;
步骤六、养护至标准强度后,撤去临时支撑结构,完成预制楼板的施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拼装式预制楼板,包括叠合梁(1),以及位于叠合梁(1)上方的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由单元板块(2)水平排列拼接组成;
单元板块(2)为方形钢筋混凝土板,至少两个侧边边沿设置有连接槽(3),连接槽(3)位于单元板块(2)的上表面,连接槽(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连接槽(3)所在的单元板块(2)的侧边边长方向设置,并向外延伸至该侧边边沿,连接槽(3)沿侧边边长方向间隔排布,相邻连接槽(3)之间为槽间段(4),槽间段(4)的下表面与单元板块(2)的下表面平齐,槽间段(4)的上表面低于单元板块(2)上表面、且高于连接槽(3)底面设置;单元板块(2)的其他侧边边沿设置有连接板(5);
单元板块(2)的连接槽(3)所在侧边与相邻单元板块(2)的连接槽(3)所在侧边相对设置,位于叠合梁(1)顶部,通过第一现浇结构(6)与叠合梁(1)固定连接,第一现浇结构(6)内设置有横向钢筋(61)和槽内连接筋(62);单元板块(2)的连接板(5)所在侧边与相邻单元板块(2)的连接板(5)所在侧边相对设置,通过第二现浇结构(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5)沿单元板块(2)侧边边长方向通长设置,连接板(5)的下表面与单元板块(2)的下表面平齐,连接板(5)的上表面低于单元板块(2)上表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间段(4)内竖直设置有抗剪键(41),抗剪键(41)顶端竖直向上伸出槽间段(4)、至第一现浇结构(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键(41)为抗剪钢筋或抗剪环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的长度不小于与连接槽(3)长度方向平行的单元板块(2)侧边边长的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筋(61)沿单元板块(2)侧边长度方向通长设置,槽内连接筋(62)位于连接槽(3)内、与连接槽(3)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内连接筋(62)的两端还设置有锚固件(6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现浇结构(7)内设置有相互垂直的平台分布钢筋(71)和平台连接筋(72),平台分布钢筋(71)沿连接板(5)长度方向通长设置,平台连接筋(72)沿平台分布钢筋(7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连接筋(72)为一字形钢筋或矩形箍筋。
10.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拼装式预制楼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施工设计需求,预制单元板块(2)和叠合梁(1);
步骤二、将叠合梁(1)与框架柱固定连接;
步骤三、将单元板块(2)吊升至安装高度,将其连接槽(3)所在侧边边沿搭设在叠合梁(1)的上表面,调整相邻单元板块(2)的连接板(5)所在侧边边沿之间的留缝,并在单元板块(2)下方支设临时支撑装置,将各单元板块(2)进行定位和临时固定;
步骤四、设置横向钢筋(61)和槽内连接筋(62);
步骤五、浇筑第一现浇结构(6)和第二现浇结构(7);
步骤六、养护至标准强度后,撤去临时支撑结构,完成预制楼板的施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29317.7A CN108691382A (zh) | 2018-07-05 | 2018-07-05 | 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29317.7A CN108691382A (zh) | 2018-07-05 | 2018-07-05 | 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91382A true CN108691382A (zh) | 2018-10-23 |
Family
ID=6385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29317.7A Pending CN108691382A (zh) | 2018-07-05 | 2018-07-05 | 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9138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44530A (zh) * | 2019-06-20 | 2019-10-18 | 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局部叠合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027020A (zh) * | 2019-12-24 | 2021-06-25 | 贺州通号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楼板安装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326335U (zh) * | 2014-11-24 | 2015-05-13 | 湖北弘毅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与叠合梁一体装配连接结构 |
CN207582763U (zh) * | 2017-12-04 | 2018-07-06 | 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带槽式预埋件的双向密拼叠合楼板连接节点结构 |
WO2019200969A1 (zh) * | 2018-04-20 | 2019-10-24 | 长安大学 | 一种装配整体式暗梁空心双向楼盖及装配方法 |
CN211229112U (zh) * | 2019-11-27 | 2020-08-11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 |
CN112144720A (zh) * | 2020-10-12 | 2020-12-29 |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212295249U (zh) * | 2019-10-14 | 2021-01-05 | 中民筑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装配式楼板拼缝结构 |
CN213806071U (zh) * | 2020-08-06 | 2021-07-27 | 山东圆梦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普通混凝土预制单板式叠合楼板板边无出筋拼缝结构 |
-
2018
- 2018-07-05 CN CN201810729317.7A patent/CN10869138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4326335U (zh) * | 2014-11-24 | 2015-05-13 | 湖北弘毅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与叠合梁一体装配连接结构 |
CN207582763U (zh) * | 2017-12-04 | 2018-07-06 | 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带槽式预埋件的双向密拼叠合楼板连接节点结构 |
WO2019200969A1 (zh) * | 2018-04-20 | 2019-10-24 | 长安大学 | 一种装配整体式暗梁空心双向楼盖及装配方法 |
CN212295249U (zh) * | 2019-10-14 | 2021-01-05 | 中民筑友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楼板及装配式楼板拼缝结构 |
CN211229112U (zh) * | 2019-11-27 | 2020-08-11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全预制楼板部分叠合式拼缝构件 |
CN213806071U (zh) * | 2020-08-06 | 2021-07-27 | 山东圆梦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普通混凝土预制单板式叠合楼板板边无出筋拼缝结构 |
CN112144720A (zh) * | 2020-10-12 | 2020-12-29 |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错缝相扣式预制装配混凝土楼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44530A (zh) * | 2019-06-20 | 2019-10-18 | 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局部叠合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WO2020253811A1 (zh) * | 2019-06-20 | 2020-12-24 | 浙江大东吴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局部叠合板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CN113027020A (zh) * | 2019-12-24 | 2021-06-25 | 贺州通号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预制楼板安装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48750B1 (en) | Method of casting in-situ steel wire mesh cement slab with spliced rack and suspended formwork | |
CN207063269U (zh) | 装配式楼板的梁柱节点结构 | |
CN104594556A (zh) | 一种带横向钢隔板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梁及施工方法 | |
CN113653235A (zh) | 叠合板、叠合板与组合梁的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1549951A (zh) | 一种压型钢拼装式组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5625566A (zh) | 装配式混凝土正交斜放空间网格盒式结构筒中筒结构及制作方法 | |
CN108086488A (zh) | 装配式框剪结构墙错层式连接结构及拼装方法 | |
CN209227836U (zh)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墙-柱全钢键连接结构 | |
CN111794423A (zh) |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建筑物及施工方法 | |
CN108571169B (zh) | 工厂预制钢砼叠合剪力墙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 | |
CN113585578B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预应力组合楼盖及施工方法 | |
CN108691382A (zh) | 拼装式预制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644662A (zh) | 一种基于受力的预制无梁楼盖叠合板及其拆分方法 | |
CN108104263A (zh)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
CN110258788B (zh) | 一种框架梁与柱的半干式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703805U (zh) |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h型钢梁的新型叠合楼盖 | |
CN204418503U (zh)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及叠合整体式剪力墙 | |
CN207525938U (zh) | 一种装配式框剪结构柱错层式连接结构 | |
CN207525906U (zh) | 一种装配式框剪结构墙错层式连接结构 | |
CN114164978B (zh) | 一种钢结构用单向密肋空腔楼盖模块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6279679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咬合轻质楼板体系 | |
CN215406734U (zh) | 一种采用大间距配置竖向分布筋的剪力墙结构 | |
CN101245642A (zh) | 一种条状分块底板混凝土双向叠合板 | |
CN112177154B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 |
CN203475599U (zh) | 耐震、预制的钢管剪力墙混合结构建筑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