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4263A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04263A CN108104263A CN201711465078.0A CN201711465078A CN108104263A CN 108104263 A CN108104263 A CN 108104263A CN 201711465078 A CN201711465078 A CN 201711465078A CN 108104263 A CN108104263 A CN 1081042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frame
- column
- regeneration concrete
- concre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19—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struc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19—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structures
- E04B1/1903—Connecting nod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5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of bar-shaped building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5/00—Floors; Floor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4B5/16—Load-carrying floor structures wholly or partly cast or similarly formed in situ
- E04B5/32—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 E04B5/36—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 E04B5/38—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 E04B5/40—Floor structures wholly cast in situ with or without form units or reinforcements with form units as part of the floor with slab-shaped form units acting simultaneously as reinforcement; Form slabs with reinforcements extending laterally outside the element with metal form-sla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属于结构工程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的框架柱采用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楼板采用压型钢板‑部分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即受拉区混凝土采用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采用单边高强螺栓端板连接节点,实现可装配、可拆卸。该结构体系自重轻,充分发挥钢与再生混凝土的工作特点,节点构造简单,结构装配率高,施工简便,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与经济效益。同时,在工程应用量大面广的建筑框架结构体系中有效应用再生混凝土,可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回收利用,可较充分地体现可持续土木工程的发展理念。本发明应用于框架、框架剪力墙等结构形式中,适用于多层或高层结构的主体结构体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的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具有自重轻、空间分割灵活等优点,可作为多层或高层结构的主体结构体系,是房屋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常见的框架结构体系有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钢框架结构体系和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中,混凝土框架结构多为现浇混凝土框架,整体性强但装配率低,施工速度慢,能耗高,与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不相适应;钢框架结构体系装配率高,施工速度较快,但存在耐火性能与耐久性较差、建造成本与后期维护成本高的缺陷;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应用钢管混凝土构件及钢骨混凝土构件等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充分发挥钢材与混凝土的工作特点,装配率较高,但存在节点区域构造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建筑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建筑垃圾的产量也逐渐增大,如何有效处理建筑垃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一个突出难题。再生混凝土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为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再生混凝土性能的不足和缺陷制约了其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装配率高、施工简便、受力性能和经济效益好,同时能够有效利用再生混凝土的新型结构体系,以适应建筑垃圾资源化与建筑装配化、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所述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的装配率高、施工简便、受力性能和经济效益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包括框架柱,组合楼板、梁柱节点,其中:
框架柱,是一种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包括中空钢管和内填再生混凝土;每个所述框架柱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框架柱在横向方向上呈多排,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呈多列式排布;
组合楼板,是一种压型钢板-部分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所述组合楼板支撑在所述框架柱上,包括框架梁和板体,板体包括压型钢板、再生混凝土层、普通混凝土层、剪力连接件和分布钢筋;框架梁是一种工字形截面钢梁,由上翼缘、腹板和下翼缘组成;框架梁与压型钢板及剪力连接件通过焊接连接;压型钢板与再生混凝土层及普通混凝土层之间采用剪力连接件连接;组合楼板中和轴以下混凝土部分采用再生混凝土层,按构造配筋;组合楼板中和轴以上部分采用普通混凝土层并配置分布钢筋;
梁柱节点,是一种单边高强螺栓端板连接节点,包括框架柱、框架梁、端板和单边高强螺栓;框架梁在与端板连接的端部上翼缘和下翼缘处焊接三角板;框架梁与端板采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框架柱的空钢管在节点处上下贯通,空钢管管壁和端板上对应开有螺栓孔,单边高强螺栓从外至内穿过端板与空钢管管壁预留的螺栓孔,从空钢管外侧拧紧单边高强螺栓,连接端板与框架柱;框架梁安装完成后,向框架柱的空钢管内浇筑再生混凝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柱内的空钢管的截面是圆形、方形或矩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梁的截面形式为轧制工字形截面或焊接工字形截面;框架梁端部翼缘焊接三角板,所述三角板沿所述上翼缘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端板的上端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三角板沿所述下翼缘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端板的下端的宽度方向与一致。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所述节点的端板为外伸式端板,横截面形状是圆弧形和矩形,分别对应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所述端板沿所述框架柱周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框架柱的外周长的1/4。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的示例,所述节点的单边高强螺栓为可在一边采用扳手或其他安装工具进行拧紧和固定的特殊高强螺栓。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组合楼板的压型钢板的截面形式为开口型、闭口型或缩口型;所述组合楼板的剪力连接件为栓钉;所述组合楼板的混凝土部分是在工厂预制或现浇的,中和轴根据计算确定,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再生混凝土层,当再生混凝土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普通混凝土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柱中采用的再生混凝土及组合楼板中采用的再生混凝土层的再生替代率均不超过50%,强度等级为RC30~RC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柱中的空钢管、框架梁及组合楼板中的压型钢板所采用钢材的型号为Q235、Q345、Q420或Q4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和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具有装配率高、施工速度快、能耗低等优势;和目前常用的钢框架结构相比,具有承载力高、耐火性能与耐久性强、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和目前常用的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相比,具有节点构造简单,施工速度快,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
(2)框架采用单边高强螺栓端板连接节点实现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无需现场焊接,实现可装配、可拆卸,节点构造简单、传力明确、安装精度高,使结构具有较高的装配率和施工效率。
(3)压型钢板-部分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中,压型钢板作为混凝土的永久模板,省去现场施工中支模的工序,大大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同时,组合楼板便于铺设管线,使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适用性。
(4)再生混凝土在建筑结构承重构件框架柱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其综合利用率,属于高层次利用;同时,再生混凝土在组合楼板中的应用大大节省了普通混凝土的使用,降低建造成本,使结构具有较高的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益。在工程应用量大面广的建筑框架结构体系中有效应用再生混凝土,实现了建筑垃圾的有效回收利用,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土木工程的发展理念。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的连接节点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的连接节点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的组合楼板的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10:框架柱;
11:空钢管;12:再生混凝土;
20:组合楼板;
21:框架梁;211:上翼缘;212:下翼缘;213:腹板;214:三角板;
22:板体;221:压型钢板;222:再生混凝土层;
223:普通混凝土层;224:剪力连接件;225:钢筋;
30:梁柱节点;
31:端板;32:单边高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100包括多个框架柱10、多个组合楼板20和多个梁柱节点30。
具体地,每个框架柱10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多个框架柱10在横向方向上呈多排布置,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呈多列式排布,组合楼板20支撑在框架柱10上。
进一步地,组合楼板20包括框架梁21和板体22,多个框架梁21在竖直方向上分布在多个不同的水平面内,在同一水平面内分布的多个框架梁21中的每一个沿横向或纵向延伸,每个框架梁2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框架柱10相连;板体22包括压型钢板221、再生混凝土层222、普通混凝土层223、剪力连接件224及钢筋225。
框架柱10的中空钢管11在工厂预制加工完成后被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根据施工图在钢管11管壁对应位置处开设螺栓孔,框架梁21在工厂预制加工完成后被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框架梁21的横截面可采取轧制或焊接方式进行加工,框架梁21与框架柱10在连接处的端部加焊三角板214以减小应力集中,使塑性区域远离柱面。
框架梁21的端部与端板31通过双面角焊缝进行焊接,端板31根据施工图在相应位置开设螺栓孔,柱体10与框架梁21通过单边高强螺栓32进行连接,单边高强螺栓32从外至内依次穿过端板31和中空钢管11的管壁,并从钢管11外侧拧紧,单边高强螺栓32安装完成后,向框架柱10的中空钢管11内浇筑再生混凝土12。
当组合楼板20采用现浇方式施工时,在中空钢管和框架梁21安装完成后,然后安装压型钢板221,压型钢板221与框架梁21之间采用塞焊连接,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添加压型钢板221进行临时支撑。压型钢板221铺设完成后,根据施工图在框架梁21上对剪力连接件224进行定位,剪力连接件224可以为栓钉,剪力连接件224与框架梁21通过焊接连接,剪力连接件224安装完成后,绑扎钢筋225,先浇筑再生混凝土222,待再生混凝土层222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普通混凝土层223。当组合楼板20采用预制板时,剪力连接件224的布置、再生混凝土层222及普通混凝土层223的浇筑均在工厂内完成,而组合楼板20的安装在施工现场完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框架体系包括框架柱(10),组合楼板(20)、梁柱节点(30),其中:
框架柱(10),是一种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包括中空钢管(11)和内填再生混凝土(12);每个所述框架柱(10)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多个所述框架柱(10)在横向方向上呈多排,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呈多列式排布;
组合楼板(20),是一种压型钢板-部分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20),所述组合楼板(20)支撑在所述框架柱(10)上,包括框架梁(21)和板体(22),所述板体(22)包括压型钢板(221)、再生混凝土层(222)、普通混凝土层(223)、剪力连接件(224)和分布钢筋(225);所述框架梁(21)是一种工字形截面钢梁,由上翼缘(211)、腹板(213)和下翼缘(212)组成;所述框架梁(21)与所述压型钢板(221)及所述剪力连接件(224)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压型钢板(221)与所述再生混凝土层(222)及普通混凝土层(223)之间采用所述剪力连接件(224)连接;所述组合楼板(20)中和轴以下混凝土部分采用所述再生混凝土层(222),按构造配筋;所述组合楼板(20)中和轴以上部分采用所述普通混凝土层(223)并配置分布所述钢筋(225);
梁柱节点(30),是一种单边高强螺栓端板连接节点(30),包括所述框架柱(10)、所述框架梁(21)、端板(31)和单边高强螺栓(32);所述框架梁(21)在所述端板(31)连接的端部所述上翼缘(211)和所述下翼缘(212)处焊接三角板(214);所述框架梁(21)与所述端板(31)采用双面角焊缝焊接;所述框架柱(10)的空钢管(11)在所述节点(30)处上下贯通,所述空钢管(11)管壁和所述端板(31)上对应开有螺栓孔,所述单边高强螺栓(32)从外至内穿过所述端板(31)与所述空钢管(11)管壁预留的螺栓孔,从所述空钢管(11)外侧拧紧所述单边高强螺栓(32),连接所述端板(31)与所述框架柱(10);所述框架梁(21)安装完成后,向所述框架柱(10)的空钢管(11)内浇筑所述再生混凝土(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0)内的空钢管(11)的截面是圆形、方形或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梁(21)的截面形式为轧制工字形截面或焊接工字形截面;所述框架梁(21)端部翼缘焊接所述三角板(214),所述三角板(214)沿所述上翼缘(211)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端板(31)的上端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三角板(214)沿所述下翼缘(212)的宽度方向与所述端板(31)的下端的宽度方向与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30)的端板(31)为外伸式端板(31),横截面形状是圆弧形和矩形,分别对应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与方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所述端板(31)沿所述框架柱(10)周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框架柱(10)的外周长的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30)的单边高强螺栓(32)为可在一边采用扳手或其他安装工具进行拧紧和固定的特殊高强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楼板(20)的压型钢板(211)的截面形式为开口型、闭口型或缩口型;所述组合楼板(20)的剪力连接件(224)为栓钉;所述组合楼板(20)的混凝土部分是在工厂预制或现浇的,中和轴根据计算确定,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所述再生混凝土层(222),当所述再生混凝土层(222)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所述普通混凝土层(2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0)中采用的所述再生混凝土(12)及所述组合楼板(20)中采用的所述再生混凝土层(222)的再生替代率均不超过50%,强度等级为RC30~RC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0)中的空钢管(11)、所述框架梁(21)及所述组合楼板(20)中的压型钢板(221)所采用钢材的型号为Q235、Q345、Q420或Q490。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65078.0A CN108104263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PCT/CN2018/114871 WO2019128492A1 (zh) | 2017-12-28 | 2018-11-09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65078.0A CN108104263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04263A true CN108104263A (zh) | 2018-06-01 |
CN108104263B CN108104263B (zh) | 2023-12-29 |
Family
ID=62214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65078.0A Active CN108104263B (zh) | 2017-12-28 | 2017-12-28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0426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28492A1 (zh) * | 2017-12-28 | 2019-07-04 | 清华大学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CN110016984A (zh) * | 2019-04-29 | 2019-07-16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h型钢以及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
CN113338491A (zh) * | 2021-06-09 | 2021-09-03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PN039595A0 (en) * | 1995-01-06 | 1995-01-27 | Bhp Steel (Rp) Pty Ltd | A structural member |
CN105926764A (zh) * | 2016-06-13 | 2016-09-07 | 姚攀峰 | 一种工业化预加工再生式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5952003A (zh) * | 2016-06-03 | 2016-09-21 | 河海大学 | H型钢部分外包再生混凝土组合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 |
CN106223461A (zh) * | 2016-08-30 | 2016-12-14 | 姚攀峰 |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760027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常州工学院 | 一种压型钢板内填再生混凝土组合墙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869321A (zh) * | 2017-03-16 | 2017-06-20 | 南昌大学 | 一种加强的预制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060067A (zh) * | 2017-05-08 | 2017-08-18 | 姚攀峰 | 一种叠合式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090925A (zh) * | 2017-05-12 | 2017-08-25 | 姚攀峰 |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419824A (zh) * | 2017-05-12 | 2017-12-01 | 姚攀峰 |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CN207892021U (zh) * | 2017-12-28 | 2018-09-21 | 清华大学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
2017
- 2017-12-28 CN CN201711465078.0A patent/CN1081042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PN039595A0 (en) * | 1995-01-06 | 1995-01-27 | Bhp Steel (Rp) Pty Ltd | A structural member |
CN105952003A (zh) * | 2016-06-03 | 2016-09-21 | 河海大学 | H型钢部分外包再生混凝土组合柱与h型钢梁连接节点 |
CN105926764A (zh) * | 2016-06-13 | 2016-09-07 | 姚攀峰 | 一种工业化预加工再生式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223461A (zh) * | 2016-08-30 | 2016-12-14 | 姚攀峰 | 一种混合式工业化建筑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760027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常州工学院 | 一种压型钢板内填再生混凝土组合墙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869321A (zh) * | 2017-03-16 | 2017-06-20 | 南昌大学 | 一种加强的预制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060067A (zh) * | 2017-05-08 | 2017-08-18 | 姚攀峰 | 一种叠合式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090925A (zh) * | 2017-05-12 | 2017-08-25 | 姚攀峰 | 加强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CN107419824A (zh) * | 2017-05-12 | 2017-12-01 | 姚攀峰 | 再生式钢骨架全预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
CN207892021U (zh) * | 2017-12-28 | 2018-09-21 | 清华大学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9128492A1 (zh) * | 2017-12-28 | 2019-07-04 | 清华大学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CN110016984A (zh) * | 2019-04-29 | 2019-07-16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h型钢以及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
CN110016984B (zh) * | 2019-04-29 | 2020-11-20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h型钢以及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
CN113338491A (zh) * | 2021-06-09 | 2021-09-03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 |
CN113338491B (zh) * | 2021-06-09 | 2022-04-05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式圆钢管束波纹板组合墙柱梁结构体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04263B (zh) | 2023-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51984B (zh) | 一种预制钢-混凝土组合梁 | |
CN107859206A (zh) | 预制钢构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2747781A (zh) | 采用整体式节点的frp组合结构框架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7401217B (zh) | 一种无梁空心楼板-腔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体系及方法 | |
CN102296705A (zh) | 一种复式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连接节点 | |
CN111424850A (zh) |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 |
CN110106967B (zh) | 一种高性能钢管再生混凝土加劲混合柱-墙结构体系 | |
CN113062476B (zh) | 一种重载大跨度组合梁-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8643396B (zh) | 装配式内置保温层发泡混凝土复合墙-轻钢框架连接节点 | |
CN104179249A (zh) | 一种装配式复合结构抗震墙及其装配方法 | |
CN106088334B (zh) | 一种装配式巨型钢管柱异型组合节点及安装方法 | |
CN108775084B (zh) | 钢-混凝土组合预制梁和预制柱连接结构和施工方法 | |
CN108104263B (zh)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
CN110670732A (zh) | 亚字型截面钢桁架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107419810A (zh) | 一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梁板式楼盖连接装置及其施工工艺 | |
CN115680159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化格构式钢骨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 | |
CN207892021U (zh) | 一种新型装配式钢-再生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体系 | |
CN208105502U (zh) | 装配式内置保温层混凝土复合墙-轻钢框架连接节点 | |
CN203347007U (zh) | 钢-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 | |
CN113323190A (zh) | 一种免模板的装配式钢桁架-再生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4728549U (zh) | 一种轻质组合楼板 | |
CN210216703U (zh) | 一种高性能钢管再生混凝土加劲混合柱-墙结构体系 | |
CN104878863B (zh) | 一种轻质组合楼板的施工方法 | |
CN203834692U (zh) | 混合连肢墙型钢柱与非消能型钢短梁的连接节点结构 | |
CN217734445U (zh) | 装配式钢-预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