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7187B - 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07187B CN108307187B CN201610861168.0A CN201610861168A CN108307187B CN 108307187 B CN108307187 B CN 108307187B CN 201610861168 A CN201610861168 A CN 201610861168A CN 108307187 B CN108307187 B CN 1083071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s
- display
- row
- eye
- im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裸眼3D显示设备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至少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方法包括: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判断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若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通过调整每行像素的开关控制,将会重新改变各个裸眼3D视区来实现各个视区在一定范围内的偏移,各个裸眼3D视区整体偏移后,人眼的左眼刚好位于左视区,右眼刚好位于右视区,进而减弱了左右眼图像的串扰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裸眼3D领域,尤其涉及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串扰(Crosstalk)是影响3D观察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观察位置以及3D显示器件本身的设计、工艺都会导致串扰的产生。
对于通常的裸眼3D显示器件,裸眼3D视区大致可分为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当两只眼睛处于最佳观察区域时,如左眼刚好位于左视区,右眼刚好位于右视区时可以看到较好的裸眼3D图像。当其中一只眼睛位于串扰区,则双眼看到的图像有明显的重影,会影响3D观察的效果。
因分辨率、3D显示的实现方式的差异,不同显示器件的串扰区域的范围大小也不同。
为了解决双眼位置在非最佳观察区域时存在的左右眼图像串扰问题,可利用裸眼3D眼球追踪技术,来定位人眼所处的观察区域,并根据人眼所处的观察区域,来调整各个裸眼3D视区显示的图像来减小左右眼的图像串扰。在具体图像调整方案的设计上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当对串扰区对应的显示图像进行调整后,串扰区显示的图像也会对相应的左视区或者右视区造成影响,通过调整各个裸眼3D视区显示的图像来减小左右眼图像串扰,很难保证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
综上,亟需一种更优的方案来解决观察者双眼的位置在非最佳观察区域时,存在的左右眼图像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的位置在非最佳观察区域时,存在的左右眼图像串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至少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所述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空间位置;
判断所述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若所述双眼位置未落入所述最佳观察区域,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所述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每列像素包括三列子像素;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至少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所述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空间位置;
判断所述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若所述双眼位置未落入所述最佳观察区域,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所述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
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至少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
人眼追踪器,用于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所述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以及判断所述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图像处理器,用于在所述人眼追踪器确定所述双眼位置未落入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所述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每列像素包括三列子像素;
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至少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
人眼追踪器,用于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所述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以及判断所述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图像处理器,用于在所述人眼追踪器确定所述双眼位置未落入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所述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每行像素的开关控制,重新改变各个裸眼3D视区,来实现各个视区在一定范围内的偏移,各个裸眼3D视区整体偏移后,人眼的左眼刚好位于左视区,右眼刚好位于右视区,进而减弱了左右眼图像的串扰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视区划分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确定最佳观察区域的方法示意图;
图4a、图4b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场景三和场景四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的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确定最佳观察区域的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裸眼3D视区的位置偏移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背光源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显示屏)和背光源之间的光栅结构(后置光栅),从背光模组发出的光从光栅结构的狭缝中透过并入射在显示面板的像素(或子像素)(或子像素)上,显示面板上的一部分像素(或子像素)(或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一部分像素(或子像素)(或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在3D显示模式下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交替显示,使得观察者的左眼看到左眼图像,右眼观察到右眼图像,进而实现裸眼3D显示。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裸眼3D显示设备显示方法之前,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裸眼3D视区进行说明。
因为光的衍射效应、显示屏的串扰以及工艺偏差原因,很难实现在左视区完全看不到右眼图像,在右视区完全看不到左眼图像,基于上述裸眼3D设备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的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裸眼3D显示设备的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进行如下定义:
令左眼图像为纯白图像,右眼图像为纯黑图像,驱动显示面板上奇数行和偶数行像素(或子像素)交替打开时,显示屏显示的左眼图像为纯白图像,显示屏显示的右眼图像为纯黑图像,令人的双眼位于显示屏的不同观察区域观察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同时检测进入观察者左眼的图像亮度和进入观察者右眼的图像亮度的比值,为了简单起见,用L/R代表左眼亮度与右眼亮度的比值,将L/R大于第一阈值的观察区域定义为左视区,将L/R小于第二阈值的观察区域定义为右视区,将L/R介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之间的观察区域定义为串扰区。例如,第一阈值为5,第二阈值为0.2(第二阈值为第一阈值的倒数),则将L/R大于5的观察区域定义为左视区,将L/R介于0.2和5之间的观察区域定义为串扰区,将L/R小于0.2的观察区域定义为右视区。这样划分的目的是确定出主要看到左眼图像(右眼图像的亮度极弱)的可视区为左视区,主要看到右眼图像的可视区为右眼图像,看到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相当的可视区为串扰区,位于串扰区的眼睛,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都能清晰的看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串扰产生较为严重的重影。
下面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用于显示左眼图像的像素(或子像素)为L,用于显示右眼图像的像素(或子像素)为R。像素(或子像素)L显示的图像在显示屏外部的部分或全部可视区,像素(或子像素)R显示的图像在显示屏外部的部分或全部可视区参见图1用双向箭头标示的可视范围,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个像素(或子像素)L的可视区与各个像素(或子像素)R的可视区之间存在多个交叠区域。这些交叠区域构成的观察区域中,有一些区域主要看到左眼图像,有一些区域主要看到右眼图像,有一些区域既能看到左眼图像,又能看到右眼图像。裸眼3D显示设备的3D显示效果与观察者所处的位置有关,如果观察者的左眼位于主要看到左眼图像的区域,右眼位于主要看到右眼图像的区域,则能观察到较好的裸眼3D效果。
按照上述定义,裸眼3D显示设备显示的图像的可视区划分为各个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因一个光栅单元与至少每相邻四行像素或与一个光栅单元与至少每四列子像素对应,因此,各个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是基于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至少每相邻四行像素或至少每四列子像素的显示内容得到的。
例如,一个光栅单元与每相邻四行像素对应,裸眼3D显示设备在进行3D显示时,令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和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和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然后将所显示图像对应的可视区域划分为各个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并将各个裸眼3D视区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进行存储。
观察者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决定了观察者左右眼与各个视区的对应关系,只有左眼位于左视区,右眼位于右视区才是最佳观察位置,观察到最佳的3D显示效果。左眼位于一个右视区或一个串扰区,右眼位于一个串扰区或者一个左视区,观察到的图像的3D效果都会受到影响。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个人眼跟踪器实现双眼位置、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的跟踪。
人眼跟踪器追踪双眼位置,主要包括:
首先,由裸眼3D显示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拍摄人脸图像,主要拍摄观察者面向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时的人脸图像;
其次,根据拍摄到的人脸图像,确定观察者的双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
例如,先识别人脸图像中双眼位置,即左眼瞳孔和右眼瞳孔的坐标;然后,根据双眼位置,得到人脸图像中的双眼中心位置和双眼瞳距;再根据左眼瞳孔和右眼瞳孔的坐标,计算到双眼中心的坐标和双眼瞳距,双眼中心的坐标为双眼瞳孔的坐标的连线中点的坐标,双眼瞳距为双眼瞳孔坐标间的距离;最后,根据双眼瞳距,可以确定出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物理距离,再根据左眼瞳孔和右眼瞳孔的坐标,即可确定出左眼和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
裸眼3D显示设备中预先存储了各个左视区、右视区、串扰区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调整与每个光栅单元对应的至少四行像素或与每个光栅单元对应的至少四列子像素显示的左右眼图像,来调整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使裸眼3D视区发生偏移,人眼跟踪器能够追踪裸眼3D视区发生偏移前、后的空间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每个光栅单元对应相邻两行像素变更为每个光栅单元对应相邻四行或以上的像素,相应地,显示设备的每个像素分为两半,单独控制每一半像素的开与关,以增加左视区或右视区的区域范围,当跟踪到人眼位置之后,通过调整每行像素(或者每列子像素)的开关控制,将会重新改变各个裸眼3D视区来实现各个视区在一定范围内的偏移,各个裸眼3D视区整体偏移后,人眼的左眼刚好位于左视区,右眼刚好位于右视区,进而减弱了左右眼图像的串扰问题。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每个光栅单元对应相邻两行像素变更为每个光栅单元对应相邻四行或以上的像素,可通过将光栅结构的形状进行调整,使得光栅单元数量减小为现有的一半,并且一个光栅单元至少对应每相邻四行像素(或四列子像素);也可以通过保持光栅结构不变,将显示面板上的行像素的数量(或者是列像素的数量)增加为现有的2倍,使一个光栅单元至少对应每相邻四行像素(或四列子像素)。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裸眼3D视区整体偏移的范围不大于一个瞳距范围。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裸眼3D视区和双眼位置追踪的内容,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
步骤202,判断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步骤203,若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其中,上述裸眼3D显示设备通过后置光栅实现裸眼3D显示,其光栅结构位于显示屏和背光源之间。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每列像素包括三列子像素。裸眼3D显示设备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显示屏的多行像素与光栅结构的多个光栅单元存在对应关系,为了实现整个裸眼3D视区以及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随着图像显示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令显示屏至少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本发明实施例的这种显示方法适合纵屏显示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光栅单元与每行像素平行,与每列子像素垂直。
优选实施例中,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每相邻的四行像素依次包括第一行像素,第二行像素,第三行像素和第四行像素。下面结合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的示例,来说明上述方法流程。
如图3所示,在步骤20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301,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和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和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步骤302,根据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确定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裸眼3D视区包括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
步骤303,根据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确定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其中,最佳观察区域是指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的可视区域,左眼位置处于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处于理想右视区时,左右眼没有串扰,可以观察到最佳的3D显示效果,通常最佳观察区域与显示屏的中心区域对应。最佳观察区域包括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的示意图参见图12。
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观察者,校准出符合该观察者双眼瞳距特征的裸眼3D视区,具体的,按照如下方式确定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
步骤一,显示一帧裸眼3D校正图像,裸眼3D校正图像包括左眼校正图像和右眼校正图像,左眼校正图像与右眼校正图像有明显的区别;
例如,左眼校正图像为红色图像,右眼校正图像为蓝色图像。红色图像和明显区别于蓝色图像。在校正时,令观察者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使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直至闭上左眼时,右眼只观察到主要是蓝色图像,观察到的红色图像亮度最低,观察者闭上右眼时,左眼主要观察到红色图像、蓝色图像亮度最低,此时为最佳观察位置。
步骤二,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观察者面向显示屏,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以根据左右眼交替观察到的图像,将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位置调整为最佳观察位置,第一提示信息还用于提示观察者确定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位置为最佳观察位置时反馈确认信息;
步骤三,在接收到确认信息时,拍摄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时的人脸校正图像;
步骤四,根据人脸校正图像,确定观察者校准的双眼瞳距和校准的双眼中心位置;
步骤五,根据校准的双眼中心位置与显示屏的中心位置的偏差,校正上述步骤301至步骤303得到的各个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得到校准后的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预先进行裸眼3D视区的校准,基于校准后的裸眼3D视区与双眼位置的对应关系,来调整图像的显示,进一步可减弱位于串扰区的眼睛同时看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所产生的重影。基于步骤301至步骤303所确定的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以及最佳观察区域包括的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上述步骤203具体包括:
若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则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第四行像素的图像显示。
上述方法流程中,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左右偏移,或者观察者面向显示屏前后偏移。
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左右偏移,导致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两种场景:
场景一,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理想左视区、理想右视区偏左半个瞳距;
场景二,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理想左视区、理想右视区偏右半个瞳距。
对于场景一,步骤203具体包括: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二行像素和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将最佳观察区域向左平移半个瞳距。
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发生偏移的示意图参见图11。其中,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分别显示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右眼图像,左眼图像,与形成步骤303确定的最佳观察区域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分别显示左眼图像,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右眼图像相比,整个裸眼3D视区向左偏移,如图11所示,下面的裸眼3D视区为调整前的,上面的裸眼3D视区为调整后的,由于按照上述调整方式,裸眼3D视区整体偏移是以半个瞳距为步长进行偏移的,所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同样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因此,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后,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对于场景二,步骤203具体包括: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第二行像素和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将最佳观察区域向右平移半个瞳距。
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分别显示右眼图像,左眼图像,左眼图像,右眼图像,与形成步骤303确定的最佳观察区域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分别显示左眼图像,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右眼图像相比,整个裸眼3D视区向右偏移,由于按照上述调整方式,裸眼3D视区整体偏移是以半个瞳距为步长进行偏移的,所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同样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因此,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后,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对于场景一和场景二,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或者,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相邻两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另外相邻的两行像素。
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前后偏移,导致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
场景三,双眼位置距离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较远,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最远观察距离,最远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述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参见图4a,其中的an、bn、cn、dn分别代表第一行像素至第四行像素。
场景四,双眼位置距离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较近时,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最近观察距离,最近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参见图4b,其中的an、bn、cn、dn分别代表第一行像素至第四行像素。
对于最近观察区域和最远观察距离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
显示用于校正观察者的最佳观察位置的左眼校正图像和右眼校正图像,左眼校正图像为红色图像,右眼校正图像为蓝色图像。在校正时,令观察者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使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直至闭上左眼时,右眼只观察到主要是蓝色图像,观察到的红色图像亮度最低,观察者闭上右眼时,左眼主要观察到红色图像、蓝色图像亮度最低,此时为最佳观察位置。基于此,提示观察者面向显示屏向前或向后移动,观察者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将左眼只看到红色图像,右眼只看到蓝色图像时,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确定为最近观察位置;将左眼只看到红色图像,右眼只看到蓝色图像时,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确定为最远观察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果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如图4a和图4b所示,则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第四行像素的图像显示,来解决场景三和场景四涉及的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问题。对于场景三,基于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的结构特征,步骤203包括以下几种调整方式:
第一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第二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第三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第四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上述四种调整方式可循环使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前后移动的同时,左右也进行移动。
对于场景四,基于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的结构特征,步骤203包括以下几种调整方式:
第一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小,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第二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第三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第四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上述四种调整方式可循环使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前后移动的同时,左右也进行移动。
上述方法流程步骤203中,仅针对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内的场景,通过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第四行像素的图像显示,来实现裸眼3D视区的整体偏移,进而保证最佳观察区域偏移后,双眼位置位于偏移后额最佳观察区域内。
在上述步骤202中,若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或者过近,超过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范围,则在步骤203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观察者调整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以使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内。
当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调整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之后,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可调整范围内,可按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几种场景示例执行步骤203。
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个裸眼3D视区(包括最佳观察区域)的可调整范围可以根据模拟双眼位置与上述实施例所有调整方案的调整范围来确定出合适的阈值。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202中,若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过远或者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范围,则上述方法还包括:将显示屏显示的3D图像切换为2D图像。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
步骤502,判断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步骤503,若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裸眼3D显示设备通过后置光栅实现裸眼3D显示,其光栅结构位于显示屏和背光源之间。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每列像素包括三列子像素。裸眼3D显示设备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显示屏的多行像素与光栅结构的多个光栅单元存在对应关系,为了实现整个裸眼3D视区以及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随着图像显示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令显示屏至少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本发明实施例的这种显示方法适合横屏显示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光栅单元与每列子像素平行,与每行像素垂直。
优选实施例中,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依次包括第一列子像素,第二列子像素,第三列子像素和第四列子像素,下面结合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的示例,来说明上述方法流程。
如图6所示,在步骤501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601,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和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和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步骤602,根据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确定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裸眼3D视区包括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
步骤603,根据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确定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
步骤603中,最佳观察区域是指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的可视区域,左眼位置处于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处于理想右视区时,左右眼没有串扰,可以观察到最佳的3D显示效果,通常最佳观察区域与显示屏的中心区域对应。
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观察者,校准出符合该观察者双眼瞳距特征的裸眼3D视区,具体的,按照如下方式确定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
步骤一,显示一帧裸眼3D校正图像,裸眼3D校正图像包括左眼校正图像和右眼校正图像,左眼校正图像与右眼校正图像有明显的区别;
例如,左眼校正图像为红色图像,右眼校正图像为蓝色图像。红色图像和明显区别于蓝色图像。在校正时,令观察者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使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直至闭上左眼时,右眼只观察到主要是蓝色图像,观察到的红色图像亮度最低,观察者闭上右眼时,左眼主要观察到红色图像、蓝色图像亮度最低,此时为最佳观察位置。
步骤二,显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观察者面向显示屏,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以根据左右眼交替观察到的图像,将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位置调整为最佳观察位置,第一提示信息还用于提示观察者确定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位置为最佳观察位置时反馈确认信息;
步骤三,在接收到确认信息时,拍摄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时的人脸校正图像;
步骤四,根据人脸校正图像,确定观察者校准的双眼瞳距和校准的双眼中心位置;
步骤五,根据校准的双眼中心位置与显示屏的中心位置的偏差,校正上述步骤501至步骤503得到的各个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得到校准后的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预先进行裸眼3D视区的校准,基于校准后的裸眼3D视区与双眼位置的对应关系,来调整图像的显示,进一步可减弱位于串扰区的眼睛同时看到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所产生的重影。
基于步骤601至步骤603所确定的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以及最佳观察区域包括的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上述步骤503具体包括:
若左眼位置未落入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理想右视区,则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第四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
上述方法流程中,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左右偏移,或者观察者面向显示屏前后偏移。
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左右偏移,导致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两种场景:
场景一,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理想左视区、理想右视区偏左半个瞳距;
场景二,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理想左视区、理想右视区偏右半个瞳距。
对于场景一,步骤503具体包括: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二列子像素和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将最佳观察区域向左平移半个瞳距。
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发生偏移的示意图参见图11。其中,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分别显示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右眼图像,左眼图像,与形成步骤303确定的最佳观察区域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分别显示左眼图像,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右眼图像相比,整个裸眼3D视区向左偏移,如图11所示,下面的裸眼3D视区为调整前的,上面的裸眼3D视区为调整后的,由于按照上述调整方式,裸眼3D视区整体偏移是以半个瞳距为步长进行偏移的,所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同样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因此,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后,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对于场景二,步骤503具体包括: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第二列子像素和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将最佳观察区域向右平移半个瞳距。
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分别显示右眼图像,左眼图像,左眼图像,右眼图像,与形成步骤303确定的最佳观察区域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分别显示左眼图像,左眼图像,右眼图像,右眼图像相比,整个裸眼3D视区向右偏移,由于按照上述调整方式,裸眼3D视区整体偏移是以半个瞳距为步长进行偏移的,所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同样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因此,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后,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对于场景一和场景二,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或者,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相邻两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另外相邻的两行像素。
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前后偏移,导致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
场景三,双眼位置距离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较远,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最远观察距离,最远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述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参见图4a,其中的an、bn、cn、dn分别代表第一列子像素至第四列子像素。
场景四,双眼位置距离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较近时,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最近观察距离,最近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参见图4b,其中的an、bn、cn、dn分别代表第一列子像素至第四列子像素。
对于最近观察区域和最远观察距离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
显示用于校正观察者的最佳观察位置的左眼校正图像和右眼校正图像,左眼校正图像为红色图像,右眼校正图像为蓝色图像。在校正时,令观察者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使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直至闭上左眼时,右眼只观察到主要是蓝色图像,观察到的红色图像亮度最低,观察者闭上右眼时,左眼主要观察到红色图像、蓝色图像亮度最低,此时为最佳观察位置。基于此,提示观察者面向显示屏向前或向后移动,观察者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将左眼只看到红色图像,右眼只看到蓝色图像时,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确定为最近观察位置;将左眼只看到红色图像,右眼只看到蓝色图像时,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确定为最远观察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果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列子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列子像素;如图4a和图4b所示,则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第四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来解决场景三和场景四涉及的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问题。
对于场景三,基于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列子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列子像素的结构特征,步骤503包括以下几种调整方式:
第一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第二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第三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第四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上述四种调整方式可循环使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前后移动的同时,左右也进行移动。
对于场景四,基于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列子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列子像素的结构特征,步骤503包括以下几种调整方式:
第一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小,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第二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第三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第四种调整方式: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上述四种调整方式可循环使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前后移动的同时,左右也进行移动。
上述方法流程步骤503中,仅针对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内的场景,通过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第四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来实现裸眼3D视区的整体偏移,进而保证最佳观察区域偏移后,双眼位置位于偏移后额最佳观察区域内。
在上述步骤202中,若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或者过近,超过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范围,则在步骤503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观察者调整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以使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可调整范围内。
当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调整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之后,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可调整范围内,可按照上述实施例中的几种场景示例执行步骤503。
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个裸眼3D视区(包括最佳观察区域)的可调整范围可以根据模拟双眼位置与上述实施例所有调整方案的调整范围来确定出合适的阈值。
可选的,在上述步骤202中,若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过远或者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范围,则上述方法还包括:将显示屏显示的3D图像切换为2D图像。
基于上述方法流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流程。
如图7所示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100,包括多行多列像素;
光栅结构200,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至少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
人眼追踪器300,用于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100时的双眼位置,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显示屏100的空间位置;以及判断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图像处理器400,用于在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时,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光栅结构200位于显示屏100和背光源500之间,显示屏100的多行像素与光栅结构200的多个光栅单元存在对应关系,为了实现整个裸眼3D视区以及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随着图像显示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令显示屏100至少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一个光栅、一个狭缝分别对应至少两行像素。
优选实施例中,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若每相邻的四行像素依次包括第一行像素,第二行像素,第三行像素和第四行像素。
如图9所示,一个光栅单元包括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每个光栅单元对应4行像素,如第1个光栅单元对应第1至第4行子像素;第2个光栅单元对应第5至第8行子像素;依次类推。每行像素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子像素R、子像素G和子像素B。
基于上述优选实例,图像处理器400还用于:在人眼追踪器300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100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和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和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人眼追踪器300还用于:在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100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根据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确定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裸眼3D视区包括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以及根据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确定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
人眼追踪器300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的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是指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的可视区域,左眼位置处于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处于理想右视区时,左右眼没有串扰,可以观察到最佳的3D显示效果,通常最佳观察区域与显示屏100的中心区域对应。
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观察者,校准出符合该观察者双眼瞳距特征的裸眼3D视区,具体参见方法实施例。
基于人眼追踪器300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的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若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左眼位置未落入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理想右视区,则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第四行像素的图像显示。
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两种场景:
场景一,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理想左视区、理想右视区偏左半个瞳距;
场景二,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理想左视区、理想右视区偏右半个瞳距。
对于场景一,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二行像素和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将最佳观察区域向左平移半个瞳距。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后,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对于场景二,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第二行像素和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将最佳观察区域向右平移半个瞳距。
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所述第四行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后,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对于场景一和场景二,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或者,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相邻两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另外相邻的两行像素。
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前后偏移,导致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
场景三,双眼位置距离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较远,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最远观察距离,最远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述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
场景四,双眼位置距离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较近时,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最近观察距离,最近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
对于最近观察区域和最远观察距离可以按照如下方式确定:
显示用于校正观察者的最佳观察位置的左眼校正图像和右眼校正图像,左眼校正图像为红色图像,右眼校正图像为蓝色图像。在校正时,令观察者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使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直至闭上左眼时,右眼只观察到主要是蓝色图像,观察到的红色图像亮度最低,观察者闭上右眼时,左眼主要观察到红色图像、蓝色图像亮度最低,此时为最佳观察位置。基于此,提示观察者面向显示屏向前或向后移动,观察者交替闭上左眼和右眼,将左眼只看到红色图像,右眼只看到蓝色图像时,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确定为最近观察位置;将左眼只看到红色图像,右眼只看到蓝色图像时,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确定为最远观察位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果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如图4a和图4b所示,则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第四行像素的图像显示,来解决场景三和场景四涉及的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问题。
对于场景三,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上述四种调整方式可循环使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前后移动的同时,左右也进行移动。
对于场景四,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小,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行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上述四种调整方式可循环使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前后移动的同时,左右也进行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仅针对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内的场景,通过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行像素至第四行像素的图像显示,来实现裸眼3D视区的整体偏移,进而保证最佳观察区域偏移后,双眼位置位于偏移后额最佳观察区域内。
若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或者过近,超过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范围,所述显示屏100还用于显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观察者调整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100的空间位置,以使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调整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之后,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可调整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个裸眼3D视区(包括最佳观察区域)的可调整范围可以根据模拟双眼位置与上述实施例所有调整方案的调整范围来确定出合适的阈值。
可选的,若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过远或者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范围,则图像处理器400还用于:将显示屏显示的3D图像切换为2D图像。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图8所示的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屏100,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每列像素包括三列子像素;
光栅结构600,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至少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
人眼追踪器300,用于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100时的双眼位置,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显示屏100的空间位置;以及判断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图像处理器400,用于在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时,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光栅结构600位于显示屏100和背光源500之间,显示屏100的多列子像素与光栅结构600的多个光栅单元存在对应关系,为了实现整个裸眼3D视区以及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随着图像显示的变化而发生移动,令显示屏100至少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
优选实施例中,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依次包括第一列子像素,第二列子像素,第三列子像素和第四列子像素。如图10所示,一个光栅单元包括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每个光栅单元对应4列子像素,如第1个光栅单元对应的4列子像素为:第一列子像素R,第二列子像素G,第三列子像素B和第四列子像素R。第2个光栅单元对应的4列子像素为:第一列子像素G,第二列子像素B,第三列子像素R和第四列子像素G。依次类推,第3个光栅单元对应的4列子像素为:第一列子像素B,第二列子像素R,第三列子像素G和第四列子像素B。
基于上述优选实例,图像处理器400还用于:在人眼追踪器300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100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和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和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人眼追踪器300还用于:在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100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根据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确定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裸眼3D视区包括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根据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确定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
人眼追踪器300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的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是指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的可视区域,左眼位置处于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处于理想右视区时,左右眼没有串扰,可以观察到最佳的3D显示效果,通常最佳观察区域与显示屏100的中心区域对应。
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观察者,校准出符合该观察者双眼瞳距特征的裸眼3D视区。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
基于人眼追踪器300按照上述方式确定的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若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左眼位置未落入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理想右视区,则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第四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
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左右偏移,或者观察者面向显示屏前后偏移。
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左右偏移,导致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两种场景:
场景一,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理想左视区、理想右视区偏左半个瞳距;
场景二,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理想左视区、理想右视区偏右半个瞳距。
对于场景一,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二列子像素和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将最佳观察区域向左平移半个瞳距。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后,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对于场景二,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控制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第二列子像素和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将最佳观察区域向右平移半个瞳距。通过上述对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所述第四列子像素的显示图像的调整,使得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向左偏移半个瞳距后,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对于场景一和场景二,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或者,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且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相邻两行像素,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另外相邻的两行像素。
除了上述两种场景之外,若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情况还可包括:
观察者面向显示屏沿最佳观察区域前后偏移,导致左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包括:
场景三,双眼位置距离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较远,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最远观察距离,最远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述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
场景四,双眼位置距离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较近时,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最近观察距离,最近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
最近观察距离和最远观察距离,具体参见上述实施例。
对于场景三,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远观察距离附近,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
上述四种调整方式可循环使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前后移动的同时,左右也进行移动。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继续大于最远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对于场景四,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在最近观察距离附近,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调整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使得左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位于调整后的最佳观察区域的理想右视区。
上述四种调整方式可循环使用,以解决观察者双眼相对于显示屏前后移动的同时,左右也进行移动。
可选的,若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小于最近观察距离(不包括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小,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的情况),则图像处理器400具体用于: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或者,
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的同时,还控制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全黑图像。
上述实施例中,仅针对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范围内的场景,通过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第一列子像素至第四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来实现裸眼3D视区的整体偏移,进而保证最佳观察区域偏移后,双眼位置位于偏移后额最佳观察区域内。
若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与显示屏的垂直距离过远或者过近,超过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范围,则显示屏100还用于:
显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观察者调整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以使观察者移动双眼位置,调整左右眼相对于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之后,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在可调整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个裸眼3D视区(包括最佳观察区域)的可调整范围可以根据模拟双眼位置与上述实施例所有调整方案的调整范围来确定出合适的阈值。
可选的,若人眼追踪器300确定双眼位置未落入最佳观察区域,且双眼位置偏离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距离过远或者过近,超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范围,则图像处理器400还用于:将显示屏显示的3D图像切换为2D图像。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至少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所述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空间位置;
判断所述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若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最远观察距离,或者不大于最近观察距离,则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所述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其中,所述最远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所述最近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若每相邻的四行像素依次包括第一行像素,第二行像素,第三行像素和第四行像素;
在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行像素和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三行像素和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根据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确定所述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所述裸眼3D视区包括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
根据所述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确定所述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理想左视区、所述理想右视区偏左半个瞳距,则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行像素和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将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向左平移半个瞳距;
若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理想左视区、所述理想右视区偏右半个瞳距,则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二行像素和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将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向右平移半个瞳距。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具体为:所述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所述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
当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最远观察距离时,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具体为:所述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所述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
当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最近观察距离时,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
6.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每列像素包括三列子像素;所述裸眼3D显示设备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至少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所述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空间位置;
判断所述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若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最远观察距离,或者不大于最近观察距离,则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所述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其中,所述最远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所述最近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若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依次包括第一列子像素,第二列子像素,第三列子像素和第四列子像素;
在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列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三列子像素和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根据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确定所述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所述裸眼3D视区包括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
根据所述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确定所述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理想左视区、所述理想右视区偏左半个瞳距,则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列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将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向左平移半个瞳距;
若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理想左视区、所述理想右视区偏右半个瞳距,则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二列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将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向右平移半个瞳距。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具体为:所述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列子像素,所述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列子像素;
当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最远观察距离时,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具体为:所述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列子像素,所述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列子像素;
当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最近观察距离时,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
11.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
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至少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
人眼追踪器,用于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所述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以及判断所述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图像处理器,用于若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最远观察距离,或者不大于最近观察距离,则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所述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其中,所述最远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所述最近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若每相邻的四行像素依次包括第一行像素,第二行像素,第三行像素和第四行像素;
所述图像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人眼追踪器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行像素和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三行像素和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所述人眼追踪器还用于:在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根据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行像素的图像显示,确定所述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所述裸眼3D视区包括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以及根据所述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确定所述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器还用于:
若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理想左视区、所述理想右视区偏左半个瞳距,则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行像素和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将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向左平移半个瞳距;
若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理想左视区、所述理想右视区偏右半个瞳距,则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二行像素和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将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向右平移半个瞳距。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具体为:所述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所述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
当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最远观察距离时,所述图像处理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控制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具体为:所述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行像素,所述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行像素;
当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最近观察距离时,所述图像处理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三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行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四行像素显示左眼图像。
16.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包括多行多列像素,每列像素包括三列子像素;
光栅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光栅单元,至少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
人眼追踪器,用于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所述双眼位置为双眼相对于所述显示屏的空间位置;以及判断所述双眼位置是否落入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包括属于一个瞳距范围内的理想左视区和理想右视区;
图像处理器,用于若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最远观察距离,或者不大于最近观察距离,则调整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以调整所述最佳观察区域的空间位置;
其中,所述最远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远垂直距离,所述最近观察距离为观察者位于所述最佳观察区域时双眼位置距离所述显示屏的最近垂直距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光栅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一个光栅和一个狭缝;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若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依次包括第一列子像素,第二列子像素,第三列子像素和第四列子像素;
所述图像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人眼追踪器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列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控制与每一个光栅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三列子像素和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所述人眼追踪器还用于:在获取观察者在面向显示屏时的双眼位置之前,根据与每一光栅单元对应的列子像素的图像显示,确定所述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所述裸眼3D视区包括左视区、右视区和串扰区;根据所述裸眼3D视区的空间位置,确定所述裸眼3D视区的最佳观察区域。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器还用于:
若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理想左视区、所述理想右视区偏左半个瞳距,则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列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以将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向左平移半个瞳距;
若左眼位置、右眼位置分别位于所述理想左视区、所述理想右视区偏右半个瞳距,则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二列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以将所述最佳观察区域向右平移半个瞳距。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相邻的四列子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具体为:所述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列子像素,所述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列子像素;
当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小于所述最远观察距离时,所述图像处理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裸眼3D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相邻的四行像素唯一对应一个光栅单元,具体为:所述光栅单元的狭缝对应一列子像素,所述光栅单元的光栅对应相邻的三列子像素;
当左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左视区,右眼位置未落入所述理想右视区,且所述双眼位置与所述显示屏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所述最近观察距离时,所述图像处理器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
或者,
控制所述第一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三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
或者,
控制所述第二列子像素显示右眼图像,所述第四列子像素显示左眼图像。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61168.0A CN108307187B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PCT/CN2017/077102 WO2018058914A1 (zh) | 2016-09-28 | 2017-03-17 | 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61168.0A CN108307187B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07187A CN108307187A (zh) | 2018-07-20 |
CN108307187B true CN108307187B (zh) | 2024-01-12 |
Family
ID=6176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61168.0A Active CN108307187B (zh) | 2016-09-28 | 2016-09-28 | 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07187B (zh) |
WO (1) | WO20180589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81880A (zh) * | 2018-08-01 | 2018-11-23 | 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人眼跟踪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061893B (zh) * | 2018-09-28 | 2020-12-29 | 杭州行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栅后置的裸眼3d显示系统 |
CN110018573A (zh) * | 2019-05-07 | 2019-07-16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组合式显示面板 |
CN110189704B (zh) * | 2019-06-28 | 2021-10-15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CN110381305B (zh) * | 2019-07-31 | 2021-06-01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裸眼3d的去串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0401829B (zh) * | 2019-08-26 | 2022-05-1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CN112929643B (zh) * | 2019-12-05 | 2022-06-28 | 北京芯海视界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3d显示设备、方法及终端 |
WO2022036692A1 (zh) * | 2020-08-21 | 2022-02-24 | 深圳市立体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3d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
WO2022036691A1 (zh) * | 2020-08-21 | 2022-02-24 | 深圳市立体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3d显示方法及智能终端 |
CN114360367B (zh) * | 2020-10-13 | 2023-04-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可穿戴显示设备 |
WO2022110191A1 (zh) * | 2020-11-30 | 2022-06-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
CN114630099B (zh) * | 2020-12-14 | 2024-04-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660480B (zh) * | 2021-08-16 | 2023-10-31 | 纵深视觉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环视功能实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296252B (zh) * | 2022-01-10 | 2024-01-12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光栅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3d显示装置 |
TWI806379B (zh) | 2022-01-24 | 2023-06-2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特徵點位置偵測方法及電子裝置 |
CN114449250B (zh) * | 2022-01-30 | 2024-11-22 | 纵深视觉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 用户相对裸眼3d显示设备的观看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25289A (zh) * | 2015-08-10 | 2015-11-04 |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5072431A (zh) * | 2015-07-28 | 2015-11-18 | 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裸眼3d播放方法及系统 |
CN204887281U (zh) * | 2015-08-10 | 2015-12-16 |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
CN105230013A (zh) * | 2013-06-28 | 2016-01-06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具有位置感测和适配数量的视图的多视图三维显示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65068A (ja) * | 2010-02-12 | 2011-08-25 | Nec System Technologies Ltd |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629009B (zh) * | 2011-10-25 | 2016-02-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裸眼三维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
WO2013091201A1 (zh) * | 2011-12-21 | 2013-06-27 | 青岛海信信芯科技有限公司 | 视区调整的方法和装置、能实现立体显示视频信号的设备 |
KR101322910B1 (ko) * | 2011-12-23 | 2013-10-29 |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 다수의 관찰자에 적용가능한 동적 시역 확장을 이용한 다시점 3차원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방법 |
CN103067728B (zh) * | 2013-01-25 | 2015-12-23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裸眼3d图像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3969833A (zh) * | 2013-02-05 | 2014-08-06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
CN103595993A (zh) * | 2013-11-08 | 2014-02-19 |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技术的led裸眼3d显示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2016
- 2016-09-28 CN CN201610861168.0A patent/CN108307187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3-17 WO PCT/CN2017/077102 patent/WO201805891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30013A (zh) * | 2013-06-28 | 2016-01-06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具有位置感测和适配数量的视图的多视图三维显示系统和方法 |
CN105072431A (zh) * | 2015-07-28 | 2015-11-18 | 上海玮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裸眼3d播放方法及系统 |
CN105025289A (zh) * | 2015-08-10 | 2015-11-04 |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204887281U (zh) * | 2015-08-10 | 2015-12-16 | 重庆卓美华视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058914A1 (zh) | 2018-04-05 |
CN108307187A (zh) | 2018-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07187B (zh) | 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
JP6061852B2 (ja) | 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 |
KR101413244B1 (ko) | 변형된 공통시역을 이용하는 다시점 3차원 영상표시장치 | |
CN102668576B (zh) |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方法 | |
US20120062556A1 (en)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three-dimensional image processor,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JP5881732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立体画像表示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US9106909B2 (en) | Stereo vision viewing systems | |
CN101394572A (zh) | 三维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 |
US10694173B2 (en) | Multiview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US9035943B1 (en) | Multi-view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ulti-view image display method thereof | |
CN106461960B (zh) | 用于高质量3d的图像数据冗余的多观看方向显示器 | |
JP2009080144A (ja)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映像表示方法 | |
US11095872B2 (en) | Autostereoscopic 3-dimensional display | |
CN108307185B (zh) | 裸眼3d显示设备及其显示方法 | |
CN111869202B (zh) | 用于减少自动立体显示器上的串扰的方法 | |
US9930322B2 (en)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 |
KR20150144439A (ko) |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 |
US20110122236A1 (en) | Spati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2141520B1 (ko) | 무안경 다시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US9986226B2 (en) | Video display method and video display apparatus | |
JP2011215422A (ja) | 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の表示方法 | |
KR101329962B1 (ko) |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 |
CN206260048U (zh) | 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 | |
CN206260049U (zh) | 一种裸眼3d显示设备 | |
US10642061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