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713B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90713B CN108290713B CN201580084761.2A CN201580084761A CN108290713B CN 108290713 B CN108290713 B CN 108290713B CN 201580084761 A CN201580084761 A CN 201580084761A CN 108290713 B CN108290713 B CN 1082907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emergency stop
- guide rail
- governor
- stop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 B66B5/22—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by means of linearly-movable we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speed
- B66B5/044—Mechanical overspeed govern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在电梯装置中,在紧急停止装置设有使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动作杆(16),通过与动作杆(16)同步地提升楔子(25)而使紧急停止装置动作。限速器机构具有限速器绳轮、张紧轮、和绕挂于限速器绳轮及张紧轮上且与动作杆(16)连接的限速器绳索。在轿厢设有阻力施加机构。阻力施加机构具有摩擦部件(33),在轿厢上升时对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施加阻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悬挂体断裂时通过紧急停止装置使轿厢紧急停止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电梯装置的限速器中,将第1过大速度Vos(运转停止用开关的动作速度)设定为额定速度Vo的约1.3倍,将第2过大速度Vtr(紧急停止动作速度)设定为额定速度Vo的约1.4倍。例如,在检测出由于控制装置的异常等使得轿厢速度超过额定速度并达到第1过大速度Vos时,切断对曳引机的供电,通过曳引机制动器使轿厢急速停止。并且,在检测出由于主绳索的断裂等轿厢落下、轿厢速度达到第2过大速度Vtr时,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使轿厢紧急停止。
但是,在轿厢位于井道的最下层附近、并在轿厢速度达到第1过大速度Vos或者第2过大速度Vtr之前到达井道的底部的情况下,通过缓冲器使轿厢减速停止。因此,在应减速的速度越快时,缓冲器需要越长的缓冲行程,缓冲器的长度根据第1过大速度Vos及第2过大速度Vtr而决定。并且,在缓冲器越长时,井道的底坑深度越深。
针对于此,在以往的双层电梯中,对针对能够在轿厢框架内彼此向上下相反方向移动的上轿厢及下轿厢分别设置的限速器绳索附加有惯性质量。并且,在驱动上轿厢或者下轿厢的绳索断裂时,借助对应于轿厢落下的加速度而产生的惯性力,使紧急停止装置快速响应进行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以往的另一电梯装置中,紧急停止装置根据因绳索断裂而产生的较大的轿厢加速度而进行动作。并且,将动作杆的角度、限速器绳索的张力、限速器机构的旋转惯性质量设定成,使紧急停止装置不因较小的加速度而误动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212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623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以往的电梯装置中,在上升中的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被曳引机制动器急速停止的情况下,轿厢以约0.3G减速。即,轿厢产生向下的加速度。因此,紧急停止装置有可能由于限速器机构的旋转惯性质量而误动作。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其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紧急停止装置的误动作,而且实现井道空间的节省。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轿厢导轨,其对轿厢的升降进行引导;悬挂体,其吊挂轿厢;紧急停止装置,其设于轿厢,抓持轿厢导轨使轿厢紧急停止;动作杆,其设于紧急停止装置,使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限速器机构,其具有限速器绳轮、与限速器绳轮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张紧轮、和绕挂于限速器绳轮及张紧轮上且与动作杆连接的限速器绳索;以及阻力施加机构,其设于轿厢,在轿厢上升时对动作杆向使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上的移动施加阻力。
另外,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轿厢导轨,其对轿厢的升降进行引导;悬挂体,其吊挂轿厢;紧急停止装置,其设于轿厢,抓持轿厢导轨使轿厢紧急停止;动作杆,其设于紧急停止装置,使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限速器机构,其具有限速器绳轮、与限速器绳轮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张紧轮、和绕挂于限速器绳轮及张紧轮上且与动作杆连接的限速器绳索;以及动作限制机构,其设于轿厢,在轿厢上升时限制动作杆向使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在轿厢上升时对动作杆的移动施加阻力或者限制动作杆的移动,因而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紧急停止装置的误动作,而且实现井道空间的节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轿厢导轨与紧急停止装置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悬挂体断裂时的紧急停止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通过图1的曳引机制动器使轿厢急速停止时的紧急停止装置的误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图5的动作杆的位置与动作杆的提升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8是示出轿厢上升时的图7的阻力施加机构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9是示出图7的摩擦部件与动作杆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12是示出图11的摩擦部件与动作杆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
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15是示出图14的阻力施加机构在紧急停止装置动作时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17是示出图16的动作限制机构在轿厢下降时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19是示出图18的动作限制机构在轿厢下降时的状态的结构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21是示出图20的动作限制机构在紧急停止装置动作时的状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在图中,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机房2。在机房2设置有曳引机3、偏导轮4及控制装置5。曳引机3具有驱动绳轮6、使驱动绳轮6旋转的曳引机电机、以及对驱动绳轮6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器7。
曳引机制动器7具有:制动轮,其与驱动绳轮6同轴接合;制动靴,其通过与制动轮接触而对制动轮的旋转进行制动;制动弹簧,其将制动靴按压在制动轮上而施加制动力;电磁铁,其克服制动弹簧的作用力使制动靴离开制动轮而解除制动力。
悬挂体8绕挂在驱动绳轮6及偏导轮4上。作为悬挂体8,使用多条绳索或者多条带。悬挂体8的第1端部与轿厢9连接。悬挂体8的第2端部与对重10连接。
轿厢9及对重10借助于悬挂体8被吊挂在井道1内,通过驱动绳轮6旋转而在井道1内升降。控制装置5通过控制曳引机3,使轿厢9以设定的速度进行升降。
在井道1内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11,其对轿厢9的升降进行引导;以及一对对重导轨12,其对对重10的升降进行引导。在井道1的底部设置有:轿厢缓冲器13,其缓冲轿厢9对井道1的底部的冲击;以及对重缓冲器14,其缓冲对重10对井道1的底部的冲击。
抓持轿厢导轨11使轿厢9紧急停止的紧急停止装置15安装于轿厢9的下部。作为紧急停止装置15,采用渐进式紧急停止装置。通常,在额定速度超过45m/min的电梯装置中采用渐进式紧急停止装置。
在机房2设有检测轿厢9的过大速度行进的限速器17。限速器17具有限速器绳轮18、过大速度检测开关及绳索抓持器等。限速器绳索19绕挂在限速器绳轮18上。
限速器绳索19呈环状铺设在井道1内,并与紧急停止装置15连接。并且,限速器绳索19绕挂在被配置于井道1下部的张紧轮20上。在轿厢9升降时,限速器绳索19循环移动,限速器绳轮18以与轿厢9的行进速度对应的旋转速度进行旋转。
限速器17以机械方式检测轿厢9的行进速度达到过大速度的情况。对限速器17设定了大于额定速度Vo的第1过大速度Vos、和大于第1过大速度Vos的第2过大速度Vtr,作为所检测的过大速度。
在轿厢9的行进速度达到第1过大速度Vos时,过大速度检测开关被操作。在过大速度检测开关被操作时,对曳引机3的供电被切断,曳引机制动器7进行动作,轿厢9急速停止。
在轿厢9的下降速度达到第2过大速度Vtr时,限速器绳索19被绳索抓持器抓持,限速器绳索19的循环停止。在限速器绳索19的循环停止时,动作杆16被操作,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轿厢9紧急停止。
图2是示出图1的轿厢导轨11与紧急停止装置15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紧急停止装置15具有抓持所对应的轿厢导轨11的左右一对的抓持部。各抓持部如图2所示具有一对楔子25、一对楔子引导器26以及多个楔子引导器弹簧27。
楔子25能够沿着在楔子引导器26设置的倾斜面相对于紧急停止装置15的框体而上下移动。楔子引导器弹簧27设于紧急停止装置15的框体和楔子引导器26之间。
在通常时,楔子25如图2所示与轿厢导轨11隔着间隙而对置。与此相对,在紧急停止装置15动作时,楔子25被提起来。此时,楔子25沿着楔子引导器26而接近轿厢导轨11,并最终与轿厢导轨11接触。
并且,在楔子25被进一步提起来时,楔子25沿水平方向推压楔子引导器26的同时向上方移动,以便压缩楔子引导器弹簧27。通过该楔子引导器弹簧27的压缩,由楔子25作用于轿厢导轨11的推压力增大,在轿厢导轨11与紧急停止装置15处产生的摩擦力对应于楔子25的咬入量而增大。由此,楔子25抓持轿厢导轨11,轿厢9紧急停止。
图4是示出图1的悬挂体8断裂时的紧急停止装置15的动作的说明图。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动作杆16(在图1中省略)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紧急停止装置15。动作杆16的末端与楔子25连接。在动作杆16被提起来时(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楔子25也与动作杆16同步地被提起来。即,通过使动作杆16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
在紧急停止装置15设有作为误动作防止弹簧的旋转弹簧22。旋转弹簧22对动作杆16施加朝向与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的力。旋转弹簧22被赋予初始旋转量。由于该初始旋转量,产生将动作杆16提起来的阻力,防止动作杆16意外旋转。
在限速器绳索19固定有连接部23。提升棒24连接于连接部23和动作杆16之间。即,限速器绳索19经由连接部23、提升棒24及动作杆16与紧急停止装置15连接。并且,提升棒24的上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与连接部23连接。另外,提升棒24的下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与动作杆16连接。
实施方式1的限速器机构100具有限速器绳轮18、限速器绳索19及张紧轮20。在悬挂体8断裂时,轿厢9向下以1G的重力加速度落下。此时,限速器机构100不受重力的影响,因而以低于1G的aG进行加速(a<1.0)。因此,在轿厢9和限速器机构100之间产生加速度差。由此,限速器机构100的速度成为低于轿厢速度V的kV(k<1),动作杆16被提起来,由此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
另外,紧急停止装置15的由于这样的加速度差带来的、动作时的轿厢速度V低于额定速度Vo。并且,在利用加速度差的动作方法中,紧急停止装置15在从悬挂体8断裂起的规定时间后进行动作,与轿厢速度及轿厢位置无关。
图5是示出通过图1的曳引机制动器7使轿厢9急速停止时的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的说明图。当曳引机制动器7在轿厢9上升过程中进行动作时,轿厢9以约0.3G减速。此时,轿厢9产生向下的加速度。另一方面,限速器机构100不直接承受制动器减速力,而以低于0.3G的加速度bG减速(b<0.3)。因此,限速器机构100的速度kV比轿厢9的速度V快(k>1),紧急停止装置15因动作杆16的上升而误动作。
在此,图6是示出图5的动作杆16的位置与动作杆16的提升力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在紧急制动动作时,旋转弹簧22的弹力比提升动作杆16的力大F1,动作杆16不提升。另一方面,在悬挂体8断裂时,提升力比旋转弹簧22的弹力大F2,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
此时,在紧急制动动作时与悬挂体8断裂时的提升力之差(F1+F2)较小时,防止误动作的旋转弹簧22的弹力设定范围被限定。因此,由于设定的困难程度,产生因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或者紧急停止装置15的动作时间的延迟而引起的轿厢速度的增大。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实施方式1中,针对动作杆16的旋转的阻力在轿厢9上升时和下降时不同。即,针对动作杆16的旋转的阻力在轿厢9上升时大于下降时。因此,与轿厢9下降时相比,在轿厢9上升时,动作杆16不易向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移动。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实施方式1中,在轿厢9安装有阻力施加机构31。阻力施加机构31在轿厢9上升时对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施加阻力。并且,阻力施加机构31配置在图2所示的紧急停止装置15的下部。
另外,阻力施加机构31具有壳体32、一对楔状的摩擦部件33、一对摩擦部件引导器34、多个摩擦部件支承弹簧35、及多个引导器压簧36。壳体32安装于轿厢9。
摩擦部件33能够沿着在摩擦部件引导器34设置的倾斜面相对于壳体32上下移动。摩擦部件支承弹簧35设于壳体32和摩擦部件33之间。引导器压簧36设于壳体32和摩擦部件引导器34之间。
摩擦部件33夹着轿厢导轨11配置在轿厢导轨11的两侧,并与轿厢导轨11接触。摩擦部件引导器34能够在垂直于与轿厢导轨11的摩擦部件33接触的面的方向上移位。并且,摩擦部件引导器34被引导器压簧36向轿厢导轨11侧推压。
摩擦部件引导器34的倾斜面随着朝向下方而越接近轿厢导轨11。这样,阻力施加机构31形成为使紧急停止装置15大致上下反转而成的结构。
图7示出了轿厢9下降时的阻力施加机构31的状态。在轿厢9下降时,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于摩擦部件33。因此,引导器压簧36的弹力下降,摩擦部件33与轿厢导轨11之间的摩擦力下降。
图8是示出轿厢9上升时的图7的阻力施加机构31的状态的结构图。在轿厢9上升时,向下的摩擦力作用于摩擦部件33。由此,摩擦部件33相对于摩擦部件引导器34向下方咬入,摩擦部件引导器34与轿厢导轨11之间的间隔被扩大。其结果是,引导器压簧36被压缩,基于引导器压簧36的按压力增加,摩擦部件33与轿厢导轨11之间的摩擦力增加。
另外,摩擦部件33与轿厢导轨11之间的摩擦力在轿厢9上升时和下降时都不妨碍轿厢9的行进。
图9是示出图7的摩擦部件33与动作杆16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图10是沿着图9的X-X线的剖视图。阻力施加机构31还具有一对L形连接部件37。连接部件37的上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与动作杆16连接。摩擦部件33固定于连接部件37的下端部。摩擦部件33经由连接部件37与动作杆16连接。
在轿厢9上升时,摩擦部件33与轿厢导轨11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因而对动作杆16向紧急停止装置15的动作方向的旋转施加阻力,即,误动作防止力。另外,在轿厢9下降时,误动作防止力减小。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在悬挂体8断裂时,能够利用轿厢9与限速器机构100之间的加速度差使紧急停止装置15快速响应地进行动作,因而能够缩短轿厢缓冲器13的长度,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而且,在轿厢9上升时,通过阻力施加机构31对动作杆16的移动施加阻力,因而能够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即,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错误动作,而且能够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
并且,阻力施加机构31形成为使紧急停止装置15大致上下反转而成的结构,因而结构简单。
实施方式2
下面,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图12是示出图11的摩擦部件33与动作杆16之间的关系的主视图,图13是沿着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实施方式2的轿厢导轨11具有导轨主体11a、以及导轨主体11a的与摩擦部件33接触的面上的一对接触部11b。
接触部11b避开紧急停止装置15及轿厢引导靴(未图示)所接触的区域,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地设置。并且,接触部11b可以在导轨主体11a上固定其它部件而构成,也可以通过形成与导轨主体11a一体的突起部而构成。
另外,图11示出轿厢导轨11的下部,在最下层附近,在接触部11b设有倾斜度,以便使摩擦部件33离开接触部11b。即,接触部11b从导轨主体11a的突出量在最下层附近随着靠近下方而逐渐减小。
这样,在最下层附近,轿厢导轨11的厚度尺寸以使摩擦部件33离开轿厢导轨11的方式变化。其它的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另外,最下层附近是指轿厢9从井道1的最下层起到达到额定速度为止的区域。
另外,惯性动作紧急停止系统的特征在于,在悬挂体8完全断裂时,无论轿厢速度怎样,都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因此,在紧急停止装置15由于悬挂体8完全断裂而进行动作,轿厢9相对于通常行进模式减速的情况下,能够将在通过紧急停止装置15实现的停止之前、轿厢9与轿厢缓冲器13发生碰撞那样的、悬挂体8断裂时的轿厢位置定义为最下层附近区间即最下层附近。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在最下层附近,摩擦部件33不与轿厢导轨11接触,因而在轿厢9位于最下层附近时悬挂体8完全断裂的情况下,能够容易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可靠性提高。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接触部11b从导轨主体11a的突出量逐渐变化,但也可以不在最下层附近设置接触部11b,而使轿厢导轨11的厚度尺寸不连续地变化。但是,通过使突出量逐渐变化,在轿厢9从最下层附近上升时,能够使摩擦部件33顺畅地与接触部11b接触。
实施方式3
下面,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示出了轿厢9上升时的状态。实施方式3的阻力施加机构41具有支承部42、旋转辊43、滑动辊44、第1弹簧45及第2弹簧46。
支承部42固定于轿厢9的下部。旋转辊43设于支承部42,由于轿厢9的行进而一边与轿厢导轨11接触一边旋转。旋转辊43的旋转轴与动作杆16的旋转轴平行且水平地配置。
滑动辊44与旋转辊43并排地设于支承部42。滑动辊44的外周与旋转辊43的外周接触。滑动辊44的旋转轴与旋转辊43的旋转轴平行且水平地配置。滑动辊44的直径大于旋转辊43的直径。
在滑动辊44的侧面设有第1及第2弹簧限制部44a、44b。第1及第2弹簧限制部44a、44b以滑动辊44的旋转轴为中心相互对称地配置。
第1弹簧45设于第1弹簧限制部44a与支承部42之间。第2弹簧46设于第2弹簧限制部44b与动作杆16之间。第2弹簧46是连接滑动辊44和动作杆16的连接部件。
在轿厢9行进时,旋转辊43的旋转被传递给滑动辊44,滑动辊44沿与轿厢9的行进方向对应的方向在设定角度的范围内旋转。旋转辊43在滑动辊44旋转了设定角度的状态下相对于滑动辊44滑动并空转。
在轿厢9上升时,旋转辊43向图1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滑动辊44向图1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滑动辊44旋转设定角度,由此旋转辊43与滑动辊44之间的滚动摩擦力作为阻力通过第2弹簧46施加给动作杆16。
在轿厢9下降时,旋转辊43向图1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滑动辊44向图1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针对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的阻力减小。但是,通常行进时的动作杆16的旋转被旋转弹簧22阻止。
图15是示出图14的阻力施加机构41在紧急停止装置15动作时的状态的结构图。在轿厢9下降时,通过第2弹簧46使动作杆16不被拉伸,因而借助因悬挂体8断裂而形成的加速度差,动作杆16即刻旋转,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
另外,旋转辊43与滑动辊44之间的滚动摩擦力在轿厢9上升时和下降时都不会妨碍轿厢9的行进。其它的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或者2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在悬挂体8断裂时,能够利用轿厢9与限速器机构100之间的加速度差使紧急停止装置15快速响应地进行动作,因而能够缩短轿厢缓冲器13的长度,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而且,在轿厢9上升时,通过阻力施加机构41对动作杆16的移动施加阻力,因而能够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即,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而且能够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
实施方式4
下面,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示出了轿厢9上升时的状态。在实施方式4中,动作杆16设有勾挂部16a。
并且,在轿厢9设有动作限制机构51而非阻力施加机构。动作限制机构51在轿厢9上升时限制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并且,在轿厢9下降时,动作限制机构51解除对动作杆16的移动的限制。
另外,动作限制机构51具有与实施方式3一样的支承部42、旋转辊43及滑动辊44。并且,动作限制机构51还具有可动部件52及回动弹簧53。
可动部件52固定在滑动辊44的侧面,以滑动辊44的旋转轴为中心,与滑动辊44一体地旋转。在可动部件52的末端部设有勾挂于勾挂部16a的挂钩部52a。
回动弹簧53设于可动部件52和支承部42之间,对可动部件52施加使挂钩部52a从勾挂部16a离开的力。
图17是示出图16的动作限制机构51在轿厢9下降时的状态的结构图。旋转辊43由于轿厢9的行进而一边与轿厢导轨11接触一边旋转,使可动部件52对应于旋转方向而移位。由此,可动部件52能够在勾挂于勾挂部16a的限制位置(图16)和从勾挂部16a离开的解除位置(图17)之间移位。
具体而言,在轿厢9上升时,旋转辊43向图16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滑动辊44克服回动弹簧53的作用力而向图16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可动部件52移位到限制位置。由此,限制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的旋转。
并且,在轿厢9下降时,旋转辊43向图17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滑动辊44向图17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可动部件52移位到解除位置。由此,成为允许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旋转的状态。其它的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或者2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在悬挂体8断裂时,能够利用轿厢9与限速器机构100之间的加速度差使紧急停止装置15快速响应地进行动作,因而能够缩短轿厢缓冲器13的长度,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而且,在轿厢9上升时,通过动作限制机构51限制动作杆16的移动,因而能够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即,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而且能够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
另外,在实施方式4中,借助滚动摩擦力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限制位置,但也能够借助弹力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限制位置,借助滚动摩擦力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解除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仅在轿厢导轨11的最下层附近设置供旋转辊43接触的接触部,使旋转辊43仅在最下层附近与轿厢导轨11接触。由此,还能够仅在轿厢9在最下层附近下降时,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解除位置。
另外,通过将使挂钩部52a离开勾挂部16a的力设为与限速器17对动作杆16的提升力相当的力,在调速器松脱时紧急停止装置15也能够进行动作。这是在下降时不需要考虑、在采用上行紧急停止时所需的结构。
实施方式5
下面,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示出了轿厢9上升时的状态。实施方式5的动作限制机构55具有支承部42、可动部件52、回动弹簧53及电磁铁56。在实施方式5中不使用旋转辊43及滑动辊44,可动部件52与支承部42直接连接。
电磁铁56借助所产生的电磁力,使可动部件52克服回动弹簧53的作用力而移位到限制位置。即,可动部件52是按照轿厢9的行进方向利用电力使可动部件52移位的驱动部。对电磁铁56的通电由控制装置5控制。
具体而言,在轿厢9上升时,对电磁铁56提供电力。由此,可动部件52被电磁铁56的电磁力吸引,克服回动弹簧53的作用力而移位到限制位置。
另外,在轿厢9下降时,对电磁铁56的通电被切断。由此,如图19所示,可动部件52借助回动弹簧53的复原力移位到解除位置。其它的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4相同。
根据这种结构也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4相同的效果。并且,能够利用电信号可靠地控制用于限制动作杆16的移动的时机。
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通过对电磁铁56通电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限制位置,但也可以借助弹力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限制位置,借助电磁力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解除位置。
另外,也可以将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解除位置的时机限定为轿厢9下降中且检测出轿厢加速度是向下1G的情况。另外,还可以将使可动部件52移位到解除位置的时机限定为轿厢9下降中且检测出悬挂体8的断裂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即使是在轿厢9下降时也能够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
实施方式6
下面,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实施方式6的动作限制机构61具有旋转辊62、圆筒状的旋转体63、联杆64及连接弹簧65。
旋转辊62在轿厢9的下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动作杆16的上方,由于轿厢9的行进而一边与轿厢导轨11接触一边旋转。旋转体63与旋转辊62同轴设置,并与旋转辊62一体地旋转。在旋转体63的外周设有吊钩状的多个突起63a。
联杆64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动作杆16。在通常时,在联杆64和旋转体63的外周之间设有间隙。并且,联杆64被配置为,通过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移动,上端部与突起63a接触。连接弹簧65配置在联杆64的中间部与动作杆16之间。
突起63a的形状在轿厢9上升时通过联杆64限制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在轿厢9下降时允许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
在轿厢9上升时,旋转辊62及旋转体63向图20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即使是动作杆16向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方向旋转时,也能够通过联杆64与突起63a接触来限制动作杆16的位移量。
并且,在轿厢9下降时,旋转辊62及旋转体63向图20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即使是联杆64与旋转体63的外周接触时也不会勾挂于突起63a,允许动作杆16一直旋转到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位置。
图21是示出图20的动作限制机构61在紧急停止装置15动作时的状态的结构图。在联杆64与旋转体63的外周接触时,连接弹簧65被压缩,因而动作杆16承受到若干的提升阻力。但是,在轿厢9下降时,不会从旋转体63受到较大的阻力,动作杆16能够一直变化到使紧急停止装置15进行动作的位置。其它的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或者2相同。
在这样的电梯装置中,在悬挂体8断裂时,能够利用轿厢9与限速器机构100之间的加速度差使紧急停止装置15快速响应地进行动作,因而能够缩短轿厢缓冲器13的长度,能够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而且,在轿厢9上升时,通过动作限制机构61限制动作杆16的移动,因而能够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即,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防止紧急停止装置15的误动作,而且能够实现井道1的节省空间。
另外,也可以将通过沿着轿厢导轨11转动来引导轿厢9的升降的轿厢引导辊,兼用作实施方式6的旋转辊62。
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绕绳比方式为1:1的电梯装置,但绕绳比方式不限于此,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例如绕绳比方式为2:1的电梯装置。
另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不具备机房2的无机房电梯等各种类型的电梯装置。
Claims (5)
1.一种电梯装置,其中,该电梯装置具有:
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
轿厢导轨,其对所述轿厢的升降进行引导;
悬挂体,其吊挂所述轿厢;
紧急停止装置,其设于所述轿厢,抓持所述轿厢导轨使所述轿厢紧急停止;
动作杆,其设于所述紧急停止装置,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
限速器机构,其具有限速器绳轮、与所述限速器绳轮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张紧轮、和绕挂于所述限速器绳轮及所述张紧轮上且与所述动作杆连接的限速器绳索;以及
阻力施加机构,其设于所述轿厢,在所述轿厢上升时对所述动作杆向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上的移动施加阻力,
所述阻力施加机构具有壳体、楔状的摩擦部件、摩擦部件引导器及引导器压簧,
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轿厢导轨接触且与所述动作杆连接,
在所述摩擦部件引导器设有随着靠近下方而接近所述轿厢导轨的倾斜面,
所述摩擦部件能够沿着所述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壳体上下移动,
所述引导器压簧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摩擦部件引导器之间,
在所述轿厢上升时,借助作用于所述摩擦部件的向下的摩擦力,所述摩擦部件相对于所述摩擦部件引导器向下方咬入,所述摩擦部件引导器和所述轿厢导轨之间的间隔被扩大,所述引导器压簧被压缩,所述摩擦部件与所述轿厢导轨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中,
所述轿厢导轨具有:导轨主体;以及接触部,其设置在所述导轨主体的与所述摩擦部件接触的面上,
所述接触部从所述导轨主体的突出量在最下层附近变小。
3.一种电梯装置,其中,该电梯装置具有:
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
轿厢导轨,其对所述轿厢的升降进行引导;
悬挂体,其吊挂所述轿厢;
紧急停止装置,其设于所述轿厢,抓持所述轿厢导轨使所述轿厢紧急停止;
动作杆,其设于所述紧急停止装置,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
限速器机构,其具有限速器绳轮、与所述限速器绳轮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张紧轮、和绕挂于所述限速器绳轮及所述张紧轮上且与所述动作杆连接的限速器绳索;以及
阻力施加机构,其设于所述轿厢,在所述轿厢上升时对所述动作杆向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上的移动施加阻力,
所述阻力施加机构具有:旋转辊,其由于所述轿厢的行进而一边与所述轿厢导轨接触一边旋转;滑动辊,其外周与所述旋转辊的外周接触;以及连接部件,其连接所述滑动辊和所述动作杆,
在所述轿厢行进时,所述旋转辊的旋转被传递给所述滑动辊,所述滑动辊沿与所述轿厢的行进方向对应的方向在设定角度的范围内旋转,
所述旋转辊在所述滑动辊旋转了设定角度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滑动辊进行滑动,
在所述轿厢上升时,所述滑动辊旋转,由此所述旋转辊与所述滑动辊之间的滚动摩擦力作为所述阻力通过所述连接部件施加给所述动作杆。
4.一种电梯装置,其中,该电梯装置具有:
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
轿厢导轨,其对所述轿厢的升降进行引导;
悬挂体,其吊挂所述轿厢;
紧急停止装置,其设于所述轿厢,抓持所述轿厢导轨使所述轿厢紧急停止;
动作杆,其设于所述紧急停止装置,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
限速器机构,其具有限速器绳轮、与所述限速器绳轮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张紧轮、和绕挂于所述限速器绳轮及所述张紧轮上且与所述动作杆连接的限速器绳索;以及
动作限制机构,其设于所述轿厢,在所述轿厢上升时限制所述动作杆向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
在所述动作杆设有勾挂部,
所述动作限制机构具有可动部件,该可动部件能够在勾挂于所述勾挂部的限制位置与离开所述勾挂部的解除位置之间移位,
所述可动部件在所述轿厢上升时移位到所述限制位置,
所述动作限制机构还具有旋转辊,该旋转辊由于所述轿厢的行进而一边与所述轿厢导轨接触一边旋转,使所述可动部件对应于旋转方向而移位。
5.一种电梯装置,其中,该电梯装置具有:
轿厢,其在井道内升降;
轿厢导轨,其对所述轿厢的升降进行引导;
悬挂体,其吊挂所述轿厢;
紧急停止装置,其设于所述轿厢,抓持所述轿厢导轨使所述轿厢紧急停止;
动作杆,其设于所述紧急停止装置,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
限速器机构,其具有限速器绳轮、与所述限速器绳轮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张紧轮、和绕挂于所述限速器绳轮及所述张紧轮上且与所述动作杆连接的限速器绳索;以及
动作限制机构,其设于所述轿厢,在所述轿厢上升时限制所述动作杆向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
所述动作限制机构具有:
旋转辊,其由于所述轿厢的行进而一边与所述轿厢导轨接触一边旋转;
圆筒状的旋转体,其设于所述旋转辊,并与所述旋转辊一体地旋转;以及
联杆,其设于所述动作杆,通过所述动作杆向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移动而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接触,
在所述旋转体的外周设有吊钩状的多个突起,
所述突起的形状形成为:在所述轿厢上升时通过所述联杆限制所述动作杆向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在所述轿厢下降时允许所述动作杆向使所述紧急停止装置进行动作的方向的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5/083736 WO2017094102A1 (ja) | 2015-12-01 | 2015-12-01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90713A CN108290713A (zh) | 2018-07-17 |
CN108290713B true CN108290713B (zh) | 2021-04-27 |
Family
ID=58796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80084761.2A Active CN108290713B (zh) | 2015-12-01 | 2015-12-01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30457B2 (zh) |
JP (1) | JP6465995B2 (zh) |
CN (1) | CN108290713B (zh) |
WO (1) | WO201709410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3024838C (en) * | 2016-05-03 | 2023-10-17 | Wabi Iron & Steel Corp. |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for mine shaft conveyance |
EP3309104B1 (en) * | 2016-10-14 | 2019-10-09 | KONE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avoiding unwanted safety gear tripping in an elevator system, controller adapted to perform such a method, governor brake and elevator system each having such a controller |
US11472670B2 (en) | 2017-10-06 | 2022-10-1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Safety gear for an elevator |
JP2019156567A (ja) * | 2018-03-13 | 2019-09-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非常止め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
WO2020110316A1 (ja) * | 2018-11-30 | 2020-06-0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非常停止装置 |
CN111703995A (zh) * | 2020-06-30 | 2020-09-25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惠州检测院 | 一种便携式夹绳松绳装置 |
CN114249205A (zh) * | 2020-09-24 | 2022-03-29 |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多轿厢并行电梯的缓速器 |
US11738971B2 (en) | 2021-06-25 | 2023-08-2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governor tension frame damper |
JPWO2023181383A1 (zh) * | 2022-03-25 | 2023-09-28 | ||
CN116924178B (zh) * | 2023-09-14 | 2023-12-08 |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限速制动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96020A (en) * | 1989-12-14 | 1992-03-17 | Kone Elevator Gmbh | Elevator safety apparatus |
CN1364138A (zh) * | 2000-01-11 | 2002-08-14 | 株式会社东芝 |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 |
CN2776935Y (zh) * | 2004-12-30 | 2006-05-03 | 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上行安全钳的楔块导向装置 |
CN1960931A (zh) * | 2004-12-15 | 2007-05-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 |
CN101549818A (zh) * | 2008-04-01 | 2009-10-07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制动装置 |
CN103517863A (zh) * | 2011-12-21 | 2014-01-1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220355A (zh) * | 2012-04-16 | 2014-12-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CN104395220A (zh) * | 2012-06-19 | 2015-03-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CN105000446A (zh) * | 2015-08-13 | 2015-10-28 | 卫小兵 |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83432A (en) | 1976-12-01 | 1978-04-1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Safety arrangement |
GB2252545A (en) * | 1991-02-06 | 1992-08-12 | Poon Otto L | Bi-directional safety brake for elevator |
US6981575B2 (en) * | 1999-09-27 | 2006-01-0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Concrete rail safety device for an elevator car |
JP2005104653A (ja) * | 2003-09-30 | 2005-04-21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 |
WO2011042972A1 (ja) * | 2009-10-08 | 2011-04-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張り車装置 |
JP5472311B2 (ja) * | 2009-10-28 | 2014-04-1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用非常止め装置 |
JP5205428B2 (ja) | 2010-09-14 | 2013-06-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JP5325904B2 (ja) | 2011-02-09 | 2013-10-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非常止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CN106029544B (zh) * | 2014-02-14 | 2018-01-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US9873592B2 (en) * | 2015-10-08 | 2018-01-23 |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ThyssenKrupp AG | Governor inertia carrier for elevator safety mechanism |
-
2015
- 2015-12-01 WO PCT/JP2015/083736 patent/WO201709410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12-01 CN CN201580084761.2A patent/CN108290713B/zh active Active
- 2015-12-01 US US15/765,623 patent/US11230457B2/en active Active
- 2015-12-01 JP JP2017553520A patent/JP646599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96020A (en) * | 1989-12-14 | 1992-03-17 | Kone Elevator Gmbh | Elevator safety apparatus |
CN1364138A (zh) * | 2000-01-11 | 2002-08-14 | 株式会社东芝 |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 |
CN1960931A (zh) * | 2004-12-15 | 2007-05-0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紧急停止装置 |
CN2776935Y (zh) * | 2004-12-30 | 2006-05-03 | 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上行安全钳的楔块导向装置 |
CN101549818A (zh) * | 2008-04-01 | 2009-10-07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制动装置 |
CN103517863A (zh) * | 2011-12-21 | 2014-01-15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220355A (zh) * | 2012-04-16 | 2014-12-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CN104395220A (zh) * | 2012-06-19 | 2015-03-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CN105000446A (zh) * | 2015-08-13 | 2015-10-28 | 卫小兵 |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7094102A1 (ja) | 2018-04-12 |
CN108290713A (zh) | 2018-07-17 |
WO2017094102A1 (ja) | 2017-06-08 |
US20180297814A1 (en) | 2018-10-18 |
US11230457B2 (en) | 2022-01-25 |
JP6465995B2 (ja) | 2019-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90713B (zh) | 电梯装置 | |
US9546074B2 (en) | Elevator apparatus including an anomalous acceleration detecting mechanism | |
US9637348B2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US9505587B2 (en) | Elevator with acceleration detection | |
JP6633208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US10093515B2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EP1741656A1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US20150251877A1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JP6062009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7954292B (zh) | 避免电梯系统中安全机构意外脱扣的方法和执行其的控制器 | |
KR20170037849A (ko) | 승강형 구조체용 제동 시스템 및 승강형 구조체 제동 제어 방법 | |
US9957133B2 (en) | Elevator apparatus | |
JP6485664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EP3328772B1 (en) | Safety block for elevator | |
JP6188962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7520262B2 (ja) |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作動装置 | |
JP2009102153A (ja) | マルチカー方式エレベータにおける安全装置 | |
JPWO2013132587A1 (ja) | エレベータ用調速機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