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178833A -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8833A
CN108178833A CN201711380203.8A CN201711380203A CN108178833A CN 108178833 A CN108178833 A CN 108178833A CN 201711380203 A CN201711380203 A CN 201711380203A CN 108178833 A CN108178833 A CN 108178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e oil
catalyst
octamethylcy
clotetrasiloxane
micro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02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
吴斌
张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usta Mater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usta Mater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usta Mater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usta Material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13802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8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8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88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06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42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 C08G77/44Block-or graft-polymers containing polysiloxane sequences containing only polysiloxane sequen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将高含氢硅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或者将七甲基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或者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在0~140℃、0~20bar下反应100~1000秒,然后加入中和剂调节pH>6.5,结束反应制得所述的硅油。本发明通过采用微反应器,并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不但将单体残留量降低到5%以下,并解决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过宽的问题,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指数降低到1.2及以下,同时大幅缩短了反应时间,有效避免副反应的发生。该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操作简便、废弃物少、能耗低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接枝有机硅共聚物的生产以批次法为主,该方法一般在单体升温加热后(80℃~100℃),直接在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一般为硫酸等质子酸),经过长时间聚合(15~20h)后,通过中和(碱中和,一般用碳酸氢钠),降温,除盐,过滤等工序完成生产。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单体和催化剂杂质残留量高,一般大于8%;
2)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分子量分布Index>1.2;
3)聚合过程中存在副反应;
4)反应时间比较长,耗能高;
5)工序复杂,收率低(90%~9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耗低、效率高、收率高、后处理容易、分子量分布窄的硅油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将高含氢硅油(Ⅲ)、八甲基环四硅氧烷(Ⅰ)、六甲基二硅氧烷(Ⅱ)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或者将七甲基三硅氧烷(Ⅶ)、八甲基环四硅氧烷(Ⅰ)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或者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Ⅰ)、四甲基二硅氧烷(Ⅴ)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在0~140℃、0~20bar下反应100~1000秒,然后加入中和剂调节pH>6.5,结束反应制得所述的硅油。
优选地,反应温度为100~140℃,压力为2~8bar。
优选地,中和剂调节pH至中性。
优选地,所述的高含氢硅油(Ⅲ)的结构式为:
其中,m为1~40之间的整数。
当采用高含氢硅油(Ⅲ)、八甲基环四硅氧烷(Ⅰ)、六甲基二硅氧烷(Ⅱ)进行反应时,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m为1~40之间的整数,n为10~100之间的整数。
当采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Ⅰ)、四甲基二硅氧烷(Ⅴ)进行反应时,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m为10~100之间的整数。
当采用七甲基三硅氧烷(Ⅶ)、八甲基环四硅氧烷(Ⅰ)进行反应时,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n为5~50之间的整数。
优选地,所述的高含氢硅油、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所述的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投料质量比为1~5:10~100:2~10;进一步优选为1~5:10~50:2~5;更优选为1~4:20~30:2~4。
优选地,所述的七甲基三硅氧烷、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投料质量比为5~30:10~100;进一步优选为5~20:10~50;更优选为5~10:10~20。
优选地,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投料质量比为20~100:1~10,进一步优选为20~50:1~5,更优选为20~40:1~2。
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的高含氢硅油、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所述的六甲基二硅氧烷和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总质量的1%~10%;进一步优选为1%~5%;更优选为1%~3%。
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的七甲基三硅氧烷、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总质量的1%~10%;进一步优选为1%~5%;更优选为1%~3%。
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所述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和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总质量的1%~10%;进一步优选为1%~5%;更优选为1%~3%。
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为选自硫酸,盐酸,磷酸,醋酸,杂多酸,硫酸、盐酸、磷酸、醋酸、杂多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处理而成的酸性白土、硫酸、盐酸、磷酸、醋酸、杂多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处理而成的酸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中和剂为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微反应器为康宁公司的G1-G4微反应器,微孔阵列式微通道反应器或材质为不锈钢、玻璃或SiC的AFR-G1-G4反应器,或山东豪迈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的材质为316L、FFKM、杜邦Kalrez0040、304、PEEK、PTFE、氟硅橡胶、6061-T6、碳钢镀镍、PTFE、ABS、EVA的MRSS120反应器。
优选地,所述的微反应器包括用于将物料进行混合并预热的预热模块,与所述的预热模块相连接且依次串联的第一传热模块、第二传热模块、第三传热模块、第四传热模块、第五传热模块、第六传热模块、第七传热模块,与所述的第七传热模块相连接的出料模块;或
所述的微反应器包括用于将所述的低含氢硅油、所述的烯丙基聚醚、所述催化剂和所述的缓冲剂进行换热、预热、混合、反应和控制的反应部分。
优选地,所述的微反应器的传质系数为1~30Ka,换热能力大于1700KW/m2*k。
优选地,先将所述的催化剂与所述的高含氢硅油混合形成混合料,或者将所述的催化剂与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形成混合料,然后控制所述的混合料输入所述的微反应器的输送流量为1~50g/min。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混合料的输送流量为10~40g/min,更优选为15~30g/min。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采用微反应器,并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不但将单体残留量降低到5%以下,并解决了聚合物分子量过宽的问题,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指数降低到1.2及以下,同时大幅缩短了反应时间,有效避免副反应的发生。该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操作简便、废弃物少、能耗低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用的康宁公司的微通道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用的山东豪迈化工技术有限公司MRSS120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安装框架;2、反应器;3、换热管路;
附图3为实施例1的产品的单体测试结果图;
附图4为对比例1的产品的单体测试结果图;
附图5为对比例2的产品的硅谱核磁测试图;
附图6为实施例2的产品的硅谱核磁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不同要求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为本行业中的常规条件。本发明中所涉及的份数为重量份。
实施例1:
在30℃下,将添加有催化剂硫酸的5份高含氢硅油(III),25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I)和2份六甲基二硅氧烷按(II)采用不同反应输送泵分别输送到康宁公司的G2微反应器的预热模块中进行混合和预热,然后依次流经第一传热模块、第二传热模块、第三传热模块、第四传热模块、第五传热模块、第六传热模块、第七传热模块进行反应,然后加入碳酸氢钠进行中和反应并调节pH为中性,最后流至出料模块并冷却后出料后进入收集罐收集得到硅油(IV)。
其中,添加有催化剂硫酸的高含氢硅油(III)的输送流量为20g/min,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物料总质量的1%,预热模块、第一传热模块、第二传热模块、第三传热模块、第四传热模块、第五传热模块、第六传热模块、第七传热模块的温度控制为120℃,压力为6bar,经过预热模块、第一传热模块、第二传热模块、第三传热模块、第四传热模块、第五传热模块、第六传热模块、第七传热模块的总时间为108秒。
实施例2:
在20℃下,将添加有催化剂杂多酸的4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I)与2份四甲基二硅氧烷(V)采用不同反应输送泵分别输送到山东豪迈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的MRSS120反应器进行反应,并采用碳酸钾作为中和剂,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45℃下,将添加有催化剂酸性白土的20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I)和5份七甲基三硅氧烷(VII)采用不同反应输送泵分别输送到康宁公司的G2微反应器,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将4.68份高含氢硅油(III)、25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I)和2份六甲基二硅氧烷按(II)加热至100℃,然后加入催化剂硫酸0.32份,在120℃下反应20小时,然后加入中和剂碳酸氢钠进行中和反应并调节pH为中性,降温、除盐、过滤得到产品。
对比例2:
将39.58份八甲基环四硅氧烷(I)与2份四甲基二硅氧烷(V)加热至100℃,然后加入催化剂杂多酸0.42份,在120℃下反应20小时,然后加入中和剂碳酸钾进行中和反应并调节pH为中性,降温、除盐、过滤得到产品。
表1为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测试结果。表2为微反应器的性能参数。
1)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产物中的单体含量。
气相色谱条件
气相测谱:PE Clanus 600 FID
色谱柱:毛细管柱Elite-1
尺寸:30m*0.25mm*0.25um
色谱柱条件:60℃维持3分钟,然后以10℃/分钟的升温速率上升到280℃,在280℃维持8分钟
载气:氮气,1.2ml/min
进样口温度:260℃
进样体积:1.0ul
检测器类型和温度:FID,325℃
前后清洗溶剂:THF
实际测定结果参见表1、图3、图4,检测结果显示:图3为实施例1中样品中的单体测试结果,经计算的单体含量为3.5%。图4为对比例1样品中的单体测试结果,经计算的单体含量为9.45%,明显低于通常方式。
2)通过硅谱核磁测试产品中的副反应情况。
测试仪器:BRUKER 400MHz
测试条件:PROBHD 5mm NUCl 29-Si
TD扫面次数65536溶剂CDCl3
测试结果见表1、图5、图6,可见对比例2样品中多出1个峰(A),经分析此峰为副反应中产生的硅醇,实施例2的样品中没有该峰检出,说明在实例2中无副反应发生。
3)传统生产中,中和步骤产生盐,过饱和的盐会成为结晶状态在产品中出现。通过原子吸收广谱方法测试样品中的钠钾离子含量,通过滴定方式测试酸根离子含量。以上结果都标明本实例方法样品离子含量明显低于通常生产方式。
表1
表2
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高含氢硅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或者将七甲基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或者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二硅氧烷和催化剂加入微反应器中,在0~140℃、0~20bar下反应100~1000秒,然后加入中和剂调节pH>6.5,结束反应制得所述的硅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含氢硅油的结构式为:
其中,m为1~40之间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含氢硅油、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所述的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投料质量比为1~5:10~100:2~10;
所述的七甲基三硅氧烷、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投料质量比为5~30:10~100;
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二硅氧烷的投料质量比为20~10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的高含氢硅油、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所述的六甲基二硅氧烷和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总质量的1%~10%;
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的七甲基三硅氧烷、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总质量的1%~10%;
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质量为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所述的四甲基二硅氧烷和所述的催化剂的投料总质量的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选自硫酸,盐酸,磷酸,醋酸,杂多酸,硫酸、盐酸、磷酸、醋酸、杂多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处理而成的酸性白土、硫酸、盐酸、磷酸、醋酸、杂多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处理而成的酸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和剂为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反应器为康宁公司的G1-G4微反应器,微孔阵列式微通道反应器或材质为不锈钢、玻璃或SiC的AFR-G1-G4反应器,或山东豪迈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的材质为316L、FFKM、杜邦Kalrez0040、304、PEEK、PTFE、氟硅橡胶、6061-T6、碳钢镀镍、PTFE、ABS、EVA的MRSS120反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反应器包括用于将物料进行混合并预热的预热模块,与所述的预热模块相连接且依次串联的第一传热模块、第二传热模块、第三传热模块、第四传热模块、第五传热模块、第六传热模块、第七传热模块,与所述的第七传热模块相连接的出料模块;或
所述的微反应器包括用于将所述的低含氢硅油、所述的烯丙基聚醚、所述催化剂和所述的缓冲剂进行换热、预热、混合、反应和控制的反应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反应器的传质系数为1~30Ka,换热能力大于1700KW/m2*k。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所述的催化剂与所述的高含氢硅油混合形成混合料,或者将所述的催化剂与所述的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混合形成混合料,然后控制所述的混合料输入所述的微反应器的输送流量为1~50g/min。
CN201711380203.8A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8178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0203.8A CN108178833A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0203.8A CN108178833A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8833A true CN108178833A (zh) 2018-06-19

Family

ID=62546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0203.8A Pending CN108178833A (zh) 2017-12-20 2017-12-20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883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8207A (zh) * 2019-12-10 2020-03-31 烟台开发区金宏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氢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11548500A (zh) * 2020-05-29 2020-08-18 广州星粤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聚醚接枝聚硅氧烷的方法
CN115386080A (zh) * 2021-05-25 2022-11-25 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聚醚改性的硅氧烷的方法
WO2022270336A1 (ja) * 2021-06-23 2022-12-29 東レ・ファイン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9313A (ja) * 2011-10-03 2013-05-02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マイクロリアクターを用いたシリコー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3275323A (zh) * 2013-06-08 2013-09-04 江苏奥斯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9313A (ja) * 2011-10-03 2013-05-02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マイクロリアクターを用いたシリコー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3275323A (zh) * 2013-06-08 2013-09-04 江苏奥斯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晓敏: ""康宁公司参展第十一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 《化工装备技术》 *
钱伯章: ""微反应器开启高效精细化工时代"", 《化工装备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8207A (zh) * 2019-12-10 2020-03-31 烟台开发区金宏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氢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10938207B (zh) * 2019-12-10 2022-02-22 烟台开发区金宏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氢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11548500A (zh) * 2020-05-29 2020-08-18 广州星粤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聚醚接枝聚硅氧烷的方法
CN115386080A (zh) * 2021-05-25 2022-11-25 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聚醚改性的硅氧烷的方法
CN115386080B (zh) * 2021-05-25 2023-09-19 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聚醚改性的硅氧烷的方法
WO2022270336A1 (ja) * 2021-06-23 2022-12-29 東レ・ファイン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8833A (zh)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08178834A (zh) 一种接枝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10358095B (zh) 一种连续法生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方法
CN103275323A (zh) 一种硅油的制备方法
KR101250172B1 (ko) 고수율로 모노 게르만 가스를 제조하는 방법
US20240246817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trisilylamine (tsa) at ultra-low temperature
CN106565778B (zh) 一种3-(烷氧基甲基磷酰基)丙酸酯合成方法
CN101531367B (zh) 一种硅烷生产工艺
CN106631694A (zh) 一种2,2,3,3‑四氟丙醇的制备方法
CN109749084A (zh) 一种氟苯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15386080A (zh) 一种制备聚醚改性的硅氧烷的方法
CN102491319B (zh) 一种低温插层法生产氟化石墨的工艺
CN113019265B (zh) 反应装置及使用该反应装置制备最终产物的方法
CN103159887B (zh) 改性聚醋酸乙烯酯玻璃纤维成膜剂的制备方法,及玻璃纤维成膜剂
CN112979952B (zh) 一种低废酸排放的高含氢硅油生产系统及制备方法
CN208407002U (zh) 一种连续法生产四甲基碳酸铵的装置
CN111675607A (zh) 一种微分环流连续化生产原乙酸三甲酯的方法
CN105693759B (zh) 利用通道反应装置制备氯丙基烷基烷氧基硅烷的方法
CN114957666B (zh) 一种含氢硅油的制备方法
CN114672012A (zh) 一种基于微混合器和微通道反应器制备聚醚多元醇的方法
CN114426667B (zh) 一种窄分子量分布mq树脂连续制备系统及工艺方法
CN119219905B (zh) 一种双酚a型高分子量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及其生产工艺
CN119241828A (zh) 低分子量双酚a型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和气体智能控制方法
CN215842892U (zh) 反应装置
CN119241831A (zh) 癸二酸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的生产工艺和循环流速优化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