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7693A - 显影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07693A CN108107693A CN201711059411.8A CN201711059411A CN108107693A CN 108107693 A CN108107693 A CN 108107693A CN 201711059411 A CN201711059411 A CN 201711059411A CN 108107693 A CN108107693 A CN 1081076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meter portion
- conveyance
- pair
- rotary part
- developer reservo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影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显影剂容器具备容器主体、旋转部件以及位置限制部。旋转部件具有可旋转地支承于一对侧壁上的轴向两端部。位置限制部以覆盖旋转部件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容器主体。旋转部件包括大径部以及小径部。大径部形成为具有能够在位置限制部的内侧绕轴旋转的外径。小径部形成为具有比大径部小的外径。位置限制部包括切口部,该切口部限制大径部通过,且允许小径部通过。小径部从位置限制部的内侧向轴向偏移配置,大径部被配置在位置限制部的内侧。根据本发明,抑制旋转部件的脱离,并且确保旋转部件容易组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以及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典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将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显影剂被容纳在显影剂容器中,并从显影剂容器供应到显影装置。
提出了具有用于输送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的螺旋托辊的显影剂循环搅拌装置。螺旋托辊的轴贯通被形成在显影容器的轴向中央的分隔壁。该轴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于显影容器的一对侧壁上。分隔壁为了将调色剂的输送路径分割成左右而设置。
例如,存在输送中或更换作业中因失误而使显影剂循环搅拌装置(调色剂容器)掉落的情况。在上述的显影剂循环搅拌装置中,由于掉落时的冲击,螺旋托辊的轴的端部有时从显影容器的侧壁脱落。另外,在上述的显影剂循环搅拌装置中,由于螺旋托辊的轴贯通中央的分隔壁,因此有时螺旋托辊变得不必要地长,从而螺旋托辊的组装作业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旋转部件的脱离、且确保旋转部件容易组装的显影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显影剂容器中,容器主体具有容纳显影剂的内部空间和隔着所述内部空间彼此对置的一对侧壁。所述旋转部件具有轴向两端部,该轴向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一对侧壁上。位置限制部以覆盖所述旋转部件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所述旋转部件包括大径部和小径部。所述大径部形成为具有能够在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绕轴旋转的外径。所述小径部形成为具有比所述大径部小的外径。所述位置限制部包括切口部,该切口部限制所述大径部通过,且允许所述小径部通过。所述小径部从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向轴向偏移配置,所述大径部被配置在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的显影剂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彩色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储存部等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输送螺杆以及位置限制部等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输送螺杆配置在拆装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输送螺杆的组装过程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输送螺杆配置在支承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输送螺杆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位置限制部等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位置限制部等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位置限制部等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涉及的调色剂容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图1的纸面前面是正面,如各图所示,“Fr”表示“前”,“Rr”表示“后”,“L”表示“左”,“R”表示“右”,“U”表示“上”,“D”表示“下”。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参照图1,对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彩色打印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彩色打印机1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彩色打印机1具有构成大致长方体状的外观的装置主体2。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下侧可拆装地设置有容纳片材S(的捆)的供纸盒3。在装置主体2的上面设置有排纸盘4。此外,片材S不限于纸制,包括树脂制的片材等。
另外,彩色打印机1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具有供纸部5、图像形成部6以及定影部7。供纸部5被设置在从供纸盒3向排纸盘4延伸的输送路径8的上游端部。定影部7被设置在输送路径8的下游侧,图像形成部6设置在输送路径8中的供纸部5与定影部7之间。
图像形成部6包括四个调色剂容器10、中间转印带11、四个鼓单元12以及光扫描装置13。四个调色剂容器10在排纸盘4的下侧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中间转印带11可旋转地设置在各调色剂容器10的下侧。四个鼓单元12在中间转印带11的下侧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光扫描装置13被配置在各鼓单元12的下侧。
四个调色剂容器10中容纳有四种颜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调色剂(显影剂)。与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对应的四个鼓单元12分别包括感光鼓20、带电装置21、显影装置22、一次转印辊23以及清洁装置24。此外,调色剂可以是由磁性调色剂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也可以是含有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
各感光鼓20与中间转印带11的下面接触。各带电装置21使感光鼓20的表面带电。各感光鼓20接收从光扫描装置13射出的扫描光,并承载静电潜像。各显影装置22使用从调色剂容器10供应的调色剂并将感光鼓20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各一次转印辊23将感光鼓20上的调色剂像依次一次转印到旋转的中间转印带11上。在中间转印带11上通过叠加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来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辊25与中间转印带11的右侧接触,形成二次转印压印部。片材S由供纸部5从供纸盒3向输送路径8送出。全色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到通过二次转印压印部的片材S上之后,通过定影部7被定影到片材S上。之后,片材S排出到排纸盘4。此外,各清洁装置24去除在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20上的调色剂。
调色剂容器的详细结构
接着,参照图1至图4,对作为显影剂容器的一个例子的调色剂容器10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调色剂容器10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如图1所示,在装置主体2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四个调色剂容器10沿左右方向并排安装的安装部2A。安装部2A在前后方向上可滑动地支承各调色剂容器10。用户打开设置于装置主体2的前面的开闭盖(未图示),以进行各调色剂容器10的更换作业。
此外,用于容纳黑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10被形成为比其他三个调色剂容器10更大容量,其他三个调色剂容器10形成为相同容量。虽然存在这样的容量的差异,但四个调色剂容器10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下面针对容纳青色(C)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10进行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调色剂容器10包括容器主体30、闸门机构31、搅拌部件32以及输送螺杆33。容器主体30中容纳有调色剂。闸门机构31是用于开闭容器主体30的排出口30A的机构。搅拌部件32是用于搅拌容纳于容器主体30中的调色剂的部件。作为旋转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输送螺杆33是用于将容纳于容器主体30中的调色剂向排出口30A输送的部件。
容器主体的结构
如图2所示,容器主体30例如由前后方向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容器主体30包括封闭大致浴缸形状的储存部40的上面开口的盖部41。在容器主体30的前面安装有带手柄的盖子30B。在容器主体30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储存调色剂的储存空间SP(内部空间)(参照图3)。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储存部40包括竖立在底部42的四边的侧壁43Fr、43Rr、43L、43R。在侧壁43Fr、43Rr、43L、43R的上端部形成有凸缘40A。底部42包括以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弯曲的搅拌凹部42A和输送凹部42B。在从背面(正面)观察时,搅拌凹部42A被形成为在输送凹部42B的左侧在左右方向上比输送凹部42B大(参照图3)。在输送凹部42B的后部开口有排出口30A。在输送凹部42B的后部上面,以覆盖排出口30A的方式形成有大致半圆筒状的筒状部42C。输送凹部42B的后部通过被筒状部42C覆盖而形成为大致圆筒状。
如图4所示,在前侧的侧壁43Fr的内面突出设置有搅拌轴承部44和输送轴承部45。搅拌轴承部44以及输送轴承部45分别形成为大致圆筒状。搅拌轴承部44被设置在侧壁43Fr上的搅拌凹部42A的曲率中心附近。输送轴承部45被设置在侧壁43Fr上的输送凹部42B的曲率中心附近。另一方面,在后侧的侧壁43Rr上开口有圆形的搅拌支承孔46和圆形的输送支承孔47。搅拌支承孔46被形成在侧壁43Rr上的搅拌凹部42A的曲率中心附近。输送支承孔47被形成在侧壁43Rr上的输送凹部42B的曲率中心附近。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盖部41的下端部形成有与储存部40的凸缘40A对置的盖侧凸缘41A。盖部41通过接合两个凸缘40A、41A而被固定到储存部40。在该状态下,储存部40的上面开口被盖部41密封。
闸门机构的结构以及作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闸门机构31包括可滑动地保持于闸门保持部48的内部的闸门49。闸门保持部48以覆盖排出口30A的方式设置于输送凹部42B的下面。在闸门保持部48开口有能够与排出口30A连通的第一连通孔48A。闸门49以大致矩形板状形成。在闸门49中形成有第二连通孔49A。
闸门49被设置为可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滑动,打开位置是使第二连通孔49A与排出口30A及第一连通孔48A一致的位置(参照图4),关闭位置是使第二连通孔49A从排出口30A及第一连通孔48A偏移的位置。在将调色剂容器10从安装部2A取下的状态下,闸门49被偏置部件(未图示)偏置而被保持在关闭位置。由此,能够防止调色剂的泄露。另一方面,在将调色剂容器10安装在安装部2A的过程中,闸门49与设置于安装部2A的卡合部(未图示)卡合,从关闭位置滑动到打开位置。由此,调色剂容器10和显影装置22经由调色剂输送路径(未图示)连通,从而能够将容器主体30内的调色剂补给到显影装置22。
搅拌部件的结构
如图3以及图4所示,搅拌部件32包括搅拌旋转轴50以及搅拌叶片51。搅拌旋转轴50在容器主体30内被支承成能够绕轴旋转。搅拌叶片51被固定到搅拌旋转轴50上。
搅拌旋转轴50例如由前后方向长的棒状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搅拌旋转轴50的前端部可旋转地嵌合于搅拌轴承部44。搅拌旋转轴50的后端部与贯通了搅拌支承孔46的搅拌连结部件52连结。因此,搅拌部件32(搅拌旋转轴50)在搅拌凹部42A的上方被架设在隔着储存空间SP彼此对置的一对侧壁43Fr、43Rr之间。
搅拌叶片51例如由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膜形成。搅拌叶片51以与搅拌旋转轴50大致相同长度的矩形形状形成,其长边方向的一边被固定于搅拌旋转轴50。搅拌叶片51的径向尺寸被设定成比连接搅拌旋转轴50的轴心和搅拌凹部42A的内表面的距离长(参照图3)。另外,在搅拌叶片51中,从自由端向搅拌旋转轴50侧形成有多个狭缝51A(参照图4)。
如图4所示,搅拌旋转轴50的后端部经由搅拌连结部件52而被后侧的侧壁43Rr支承。搅拌连结部件52包括从搅拌齿轮52A的轴心向轴向延伸的搅拌连结轴52B。搅拌齿轮52A是所谓的正齿轮,从设置于装置主体2内的驱动马达64接受驱动力的传递。搅拌连结轴52B从后方插入到侧壁43Rr的搅拌支承孔46中,并且可旋转地支承于搅拌支承孔46中。搅拌连结轴52B的前端部不可旋转地嵌合于搅拌旋转轴50的后端部。
输送螺杆的结构
如图3以及图4所示,输送螺杆33包括输送旋转轴60、螺旋叶片61以及反向螺旋叶片62。输送旋转轴60在容器主体30内被支承成能够绕轴旋转。螺旋叶片61以及反向螺旋叶片62被设置在输送旋转轴60的圆周面上。输送旋转轴60和各螺旋叶片61、62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
如图4所示,输送旋转轴60以前后方向长的棒状形成。输送旋转轴60的前端部可旋转地支承于输送轴承部45。在输送旋转轴60的后端部一体地形成有嵌合轴部60A。嵌合轴部60A具有与输送旋转轴60相同的轴心,并且形成为比输送旋转轴60粗的大致圆筒形状。嵌合轴部60A与贯通了输送支承孔47的输送连结部件63连结。因此,输送螺杆33(输送旋转轴60)在输送凹部42B的上方被架设在前后一对侧壁43Fr、43Rr之间。此外,嵌合轴部60A位于排出口30A的上方。
螺旋叶片61从输送旋转轴60的圆周面向径向突出,并且沿着输送旋转轴60的轴向以螺旋状形成。螺旋叶片61的外径被形成为比由输送凹部42B和筒状部42C构成的圆筒的内径略微小。
反向螺旋叶片62从嵌合轴部60A的圆周面向径向突出,并且以1~2圈的螺旋状形成。反向螺旋叶片62被设置在比排出口30A更靠近下游侧(后侧)的位置。反向螺旋叶片62与螺旋叶片61相比螺旋方向相反(逆相位),并且以与螺旋叶片61相同的直径(外径)形成。由于嵌合轴部60A比输送旋转轴60直径大,因此反向螺旋叶片62的调色剂输送力比螺旋叶片61的调色剂输送力小。
输送旋转轴60的后端部(嵌合轴部60A)经由输送连结部件63而被后侧的侧壁43Rr支承。输送连结部件63包括从输送齿轮63A的轴心向轴向延伸的输送连结轴63B。输送齿轮63A(连结齿轮)是被设置在与输送连结轴63B相同的轴心上的所谓的正齿轮,经由齿轮列等(未图示)而与驱动马达64连接。输送齿轮63A经由中间齿轮63C而与搅拌齿轮52A啮合。输送连结轴63B从后方插入到侧壁43Rr的输送支承孔47中,并可旋转地支承于输送支承孔47中。输送连结轴63B的前端部不可旋转地嵌合于嵌合轴部60A。
调色剂容器的作用
当通过图像形成处理消耗调色剂时,彩色打印机1的控制装置驱动控制驱动马达64,并执行调色剂的补给动作。驱动马达64的驱动力使输送齿轮63A(输送连结部件63)旋转,并且经由中间齿轮63C使搅拌齿轮52A(搅拌连结部件52)旋转。于是,搅拌部件32和输送螺杆33也旋转。搅拌部件32的搅拌叶片51刮取附着在侧壁43L、43R和搅拌凹部42A等内表面的调色剂,并搅拌储存空间SP内的调色剂。另外,搅拌部件32将搅拌凹部42A上的调色剂挤出到输送凹部42B。输送螺杆33将输送凹部42B上的调色剂输送到排出口30A。输送到排出口30A的调色剂通过反向螺旋叶片62的旋转而被拦住,从而从排出口30A向显影装置22排出(参照图4的实线粗箭头)。此外,筒状部42C通过覆盖排出口30A来限制输送到排出口30A的上方的调色剂量。由此,从排出口30A排出的调色剂量保持基本上恒定,因此能够防止调色剂的过量补给。
但是,例如,因失误调色剂容器10掉落到地上时,输送旋转轴60由于掉落的冲击而大大地变形(弯曲),其前端部有可能从输送轴承部45脱落。假如,当输送旋转轴60的前端部形成为足够长以贯通侧壁43Fr时,能够抑制如上所述的输送旋转轴60的脱离。但是,如果输送旋转轴60变长,则出现调色剂容器10的大型化和输送螺杆33的组装作业困难等问题。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具有抑制输送螺杆33的脱离、且用于确保输送螺杆33容易组装的位置限制部34。
参照图5以及图6,对位置限制部34以及被其覆盖的输送螺杆33等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调色剂容器10的储存部40等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调色剂容器10的输送螺杆33以及位置限制部34等的剖视图。
大径部以及小径部
在详细说明位置限制部34之前,对输送螺杆33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5所示,输送螺杆33包括大径部65、以及以比大径部65小的外径形成的小径部66。大径部65是在输送旋转轴60(嵌合轴部60A)的圆周面上固定螺旋叶片61(反向螺旋叶片62)而构成的部分。小径部66是由输送旋转轴60的一部分构成的部分。换句话说,小径部66是省略螺旋叶片61的一部分而由输送旋转轴60构成。小径部66被形成在输送螺杆33的前后方向(轴向)上的大致中央。即,大径部65是指除了小径部66之外的输送螺杆33的大致整体。
位置限制部的结构
如图5以及图6所示,位置限制部34以覆盖输送螺杆33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容器主体30内。位置限制部34被设置在容器主体30的输送凹部42B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限制部34包括以围绕输送螺杆33的方式从输送凹部42B的内表面延伸的一对限制片70。一对限制片70与输送凹部42B(储存部40)相同的材料,并与输送凹部42B一体地形成。一对限制片70是以左右对称的方式竖立在输送凹部42B的板状部件。一对限制片70以从输送凹部42B向上方彼此接近的方式弯曲。一对限制片70整体构成大致半圆筒,由输送凹部42B和一对限制片70构成的大致圆筒的内径被形成为比螺旋叶片61的外径略微大。即,上述的大径部65形成为具有能够在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绕轴旋转的外径。此外,右侧的限制片70的下部与右侧的侧壁43R成为一体。
位置限制部34(一对限制片70)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小径部66短。另外,位置限制部34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比在大径部65的前后方向上相邻的螺旋叶片61的间隔(1节距)略微长。位置限制部34只要形成为比小径部66短、且大于等于螺旋叶片61的1节距即可。此外,小径部66形成为具有螺旋叶片61的约1.5节距的长度。
位置限制部34包括切口部71,该切口部71限制大径部65的通过,且允许小径部66的通过。具体而言,切口部71被形成在一对限制片70的前端之间。切口部71被形成在构成大致半圆筒的一对限制片70的最上部。切口部71的左右宽度(一对限制片70的前端的间隔)形成为大于等于小径部66(输送旋转轴60)的直径。
输送螺杆的组装
接着,参照图7至图9,对将输送螺杆33组装到容器主体30(储存部40)的顺序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将输送螺杆33配置在拆装位置P1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输送螺杆33的组装过程的剖视图。图9是示出将输送螺杆33配置在支承位置P2的状态的剖视图。
如图7所示,作业者在使输送螺杆33以向下突出的方式大大地变形的状态下放入到储存部40的内部,将输送螺杆33的后端部插入到筒状部42C的下侧(输送凹部42B与筒状部42C之间)。接着,作业者在输送螺杆33变形的状态下使小径部66从位置限制部34的切口部71进入到位置限制部34(一对限制片70)的内侧。于是,输送螺杆33在使前后两端部从一对侧壁43Fr、43Rr分离的状态下将通过了切口部71的小径部66变位到配置在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的拆装位置P1。输送螺杆33通过变位到拆装位置P1,由此能够进入到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或者从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脱离。
接着,如图8所示,作业者使输送螺杆33向后方滑动直到输送旋转轴60的后端部抵接到侧壁43Rr。接着,作业者将位于比位置限制部34更靠近前方的位置的输送螺杆33以向上突出的方式变形,并将输送旋转轴60的前端部嵌合到输送轴承部45。在该状态下,小径部66被配置在比位置限制部34更靠近后方的位置,大径部65被配置在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
接着,如图9所示,作业者将输送连结部件63的输送连结轴63B插入到侧壁43Rr的输送支承孔47中,并将输送连结轴63B嵌合到嵌合轴部60A。在该状态下,输送螺杆33(输送旋转轴60)的前后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于一对侧壁43Fr、43Rr上。另外,输送螺杆33弯曲自身并通过由一对侧壁43Fr、43Rr支承前后两端部来使小径部66从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向后方(轴向)偏移,并将大径部65变位到配置在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的支承位置P2。通过以上,相对于容器主体30(储存部40)的输送螺杆33的组装作业完成。
此外,在组装输送螺杆33之后,作业者将搅拌部件32组装到储存部40。作业者在将搅拌旋转轴50的前端部嵌合到搅拌轴承部44之后,将插入到侧壁43Rr的搅拌支承孔46中的搅拌连结部件52(搅拌连结轴52B)嵌合到搅拌旋转轴50的后端部(参照图4)。在该状态下,搅拌部件32可旋转地支承于一对侧壁43Fr、43Rr上。之后,盖部41(盖侧凸缘41A)与储存部40(凸缘40A)接合,完成调色剂容器10的组装。此外,调色剂从形成于调色剂容器10的填充口(未图示)填充到储存空间SP。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输送螺杆33被设置成能够在拆装位置P1和支承位置P2之间移动。即,调色剂容器10被构成为,如果在使输送螺杆33的小径部66进入到位置限制部34的切口部71之后弯曲输送螺杆33并由一对侧壁43Fr、43Rr支承输送螺杆33的两端部,则输送螺杆33的大径部65向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移动。由于大径部65具有不能通过切口部71的外径,因此如果输送螺杆33由于外在冲击(例如,调色剂容器10掉落的情况)等变形(弯曲),则抵接到位置限制部34(各限制片70)的内面,从而限制大大地变形。因此,即使对调色剂容器10施加大的冲击,输送螺杆33也不会被大大地变形,而是被保持在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支承位置P2)。由此,能够抑制由于输送螺杆33的弯曲而输送螺杆33的前端部从侧壁43Fr分离的情况。并且,能够保持输送螺杆33的两端部被一对侧壁43Fr、43Rr支承的状态。
另外,位置限制部34为了限制输送螺杆33的变形,只要将输送螺杆33形成为能够架设在一对侧壁43Fr、43Rr的长度即可。由此,能够抑制输送螺杆33不必要的延长,因此能够将输送螺杆33容易组装到容器主体30(储存部4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去除输送螺杆33的一部分螺旋叶片61而形成了小径部66。由此,能够以现有的螺旋桨为基体,以简单且低成本构成包括小径部66的输送螺杆33。此外,由于在小径部66不存在螺旋叶片61,因此调色剂的输送能力在小径部66略微下降。但是,小径部66的长度远小于整个输送螺杆33的长度,因此确保必要且足够的调色剂的输送能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位置限制部34被形成为在轴向上比大径部65的螺旋叶片61的1节距更长。根据该结构,当配置于支承位置P2的输送螺杆33变形时,螺旋叶片61抵接到位置限制部34的内面。由此,通过适当地限制输送螺杆33的变形,能够将输送螺杆33保持在支承位置P2。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通过使各限制片70与容器主体30一体地形成,与单独形成位置限制部34(各限制片70)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容器主体30以及位置限制部34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位置限制部34被设置在输送螺杆33的径向变位量最大的前后方向(轴向)中央部。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位置限制部34来有效地抑制输送螺杆33的变形,并且能够确保在组装输送螺杆33时所需的变形量。如上所述,小径部66优选形成于输送螺杆33的前后方向中央附近,但小径部66的形成位置也可以从输送螺杆33的前后方向中央向前或向后偏移。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在输送螺杆33的前端部由输送轴承部45支承输送螺杆之后,能够经由输送连结部件63由侧壁43Rr支承输送螺杆33的后端部。如此,调色剂容器10具有输送轴承部45和输送连结部件63,该输送轴承部45被设置在一对侧壁43Fr、43Rr中的任何一个上,并且可旋转地支承输送螺杆33的轴向一端部,该输送连结部件63可旋转地安装在一对侧壁43Fr、43Rr中的另一个上,并且与输送螺杆33的轴向另一端部连结。由此,能够将输送螺杆33容易且迅速地组装到储存部4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位置限制部34的切口部71形成为大于等于小径部66的直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合成树脂制的各限制片70以基础部为支点在左右方向弹性变形,因此通过使一对限制片70弹性变形以便彼此分离,由此可以使一对限制片70通过小径部66。因此,也可以在各限制片70没有弹性变形的状态(标准状态)下,使切口部71的宽度形成为比小径部66的外径小。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输送螺杆33从位置限制部34脱离的危险。
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的调色剂容器10中,通过省略螺旋叶片61的一部分来构成小径部66,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0所示,在第一变形例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小径部67也可以在输送旋转轴60的圆周面的一部分上固定具有比螺旋叶片61小的外径的螺旋状的小径叶片68来构成。在该情况下,位置限制部34的切口部71形成为允许小径叶片68通过。如此,小径部67具有输送调色剂的小径叶片68,因此,与小径部66为输送旋转轴60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调色剂的输送力下降。
第二至第四变形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变形例)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位置限制部34的一对限制片70左右对称地弯曲,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一对限制片72也可以以从输送凹部42B向上方延伸的上端部彼此接近的方式弯曲(第二变形例)。另外,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是一对限制片73被形成为左右不对称,并且切口部71形成于左侧(第三变形例)。进一步,如图13所示,一个限制片74也可以形成为以从侧壁43R向左下侧弯曲的方式延伸的状态(第四变形例)。在该情况下,在限制片74的前端与输送凹部42B之间形成有切口部71。
第五变形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包括各变形例。下面相同。)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在后侧的侧壁43Rr上不存在嵌合搅拌部件32和输送螺杆33的后端部的轴承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14所示,在侧壁43Rr上也可以设置有可旋转地支承输送螺杆33等的后端部的轴承部80、81。在该情况下,各轴承部80、81优选形成于各支承孔46、47的周缘部。在该情况下,在输送螺杆33的组装作业中,作业者使小径部66通过位置限制部34的切口部71,并将输送螺杆33的后端部嵌合到轴承部81。因此,输送螺杆33在使其前端部从侧壁43Fr分离的状态下使小径部66变位到配置在位置限制部34的内侧的拆装位置P1。之后,作业者使输送螺杆33变形,将其前端部嵌合到输送轴承部45,并将输送螺杆33移动到支承位置P2。此外,搅拌部件32也以与输送螺杆33的组装大致相同的顺序组装到储存部4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搅拌部件32以及输送螺杆33的后端部经由各连结部件52、63被侧壁43Rr支承,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输送螺杆33等的前端部经由输送连结轴63B等被支承。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色剂容器10中,位置限制部34抑制作为旋转部件的一个例子的输送螺杆33的脱离,但不限于此,位置限制部34也可以被构成为抑制搅拌部件32等、被架设在一对侧壁43Fr、43Rr上的部件的脱离。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示出了本发明涉及的显影剂容器以及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方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显影剂容器,具备容器主体,该容器主体具有容纳显影剂的内部空间和隔着所述内部空间彼此对置的一对侧壁,所述显影剂容器还具备:
旋转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具有轴向两端部,该轴向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承于所述一对侧壁上;以及
位置限制部,所述位置限制部以覆盖所述旋转部件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
所述旋转部件包括:
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形成为具有能够在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绕轴旋转的外径;以及
小径部,所述小径部形成为具有比所述大径部小的外径,
所述位置限制部包括切口部,该切口部限制所述大径部通过,且允许所述小径部通过,
所述小径部从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向轴向偏移配置,所述大径部被配置在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设置成能够在拆装位置和支承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拆装位置是在使所述轴向两端部的至少一者从所述侧壁分离的状态下、将通过了所述切口部的所述小径部配置在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的位置,所述支承位置是通过使所述旋转部件变形并由所述一对侧壁支承所述轴向两端部而将所述小径部从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向轴向偏移并将所述大径部配置在所述位置限制部的内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是输送螺杆,该输送螺杆将容纳于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所述显影剂向在所述容器主体开口的排出口输送,
所述输送螺杆包括:
所述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具有旋转轴和螺旋状的螺旋叶片,该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圆周面上;以及
所述小径部,所述小径部作为所述旋转轴的一部分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
所述位置限制部被形成为在轴向上比在所述大径部的轴向上相邻的所述螺旋叶片的间隔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
所述旋转部件是输送螺杆,该输送螺杆将容纳于所述容器主体中的所述显影剂向在所述容器主体开口的排出口输送,
所述输送螺杆包括:
所述大径部,所述大径部具有旋转轴和螺旋状的螺旋叶片,该螺旋叶片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圆周面上;以及
所述小径部,所述小径部具有螺旋状的小径叶片,该小径叶片固定在所述旋转轴的圆周面的一部分上,且具有比所述螺旋叶片小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
所述位置限制部被形成为在轴向上比在所述大径部的轴向上相邻的所述螺旋叶片的间隔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
所述位置限制部包括一对限制片,所述一对限制片以围绕所述旋转部件的方式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表面延伸,
所述切口部被形成在所述一对限制片的前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其中,
所述小径部被形成在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向中央附近,
所述位置限制部被设置在所述容器主体的轴向中央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容器,具备:
轴承部,所述轴承部被设置在所述一对侧壁中的一个上,并且可旋转地支承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向一端部;以及
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一对侧壁中的另一个上,并与所述旋转部件的轴向另一端部连结,
所述连结部件包括:
连结轴,所述连结轴不可旋转地嵌合到所述旋转部件;以及
连结齿轮,所述连结齿轮被设置在与所述连结轴相同的轴心上,并与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的驱动源连接。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27620A JP6583225B2 (ja) | 2016-11-24 | 2016-11-24 | 現像剤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6-227620 | 2016-11-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07693A true CN108107693A (zh) | 2018-06-01 |
CN108107693B CN108107693B (zh) | 2020-09-25 |
Family
ID=60452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5941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107693B (zh) | 2016-11-24 | 2017-11-01 | 显影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31470B2 (zh) |
EP (1) | EP3327512B1 (zh) |
JP (1) | JP6583225B2 (zh) |
CN (1) | CN10810769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26112B2 (en) | 2019-12-27 | 2021-09-21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agitator support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88876A (ja) * | 1988-05-17 | 1989-11-21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3681904B2 (ja) * | 1998-08-17 | 2005-08-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731294A (zh) * | 2004-08-06 | 2006-02-08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 |
CN101609286A (zh) * | 2008-06-19 | 2009-12-23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轴承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调色剂储存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736478A (zh) * | 2011-04-15 | 2012-10-1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显影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2959474A (zh) * | 2011-03-14 | 2013-03-0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显影装置、包括该图像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CN103032477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传动体的安装构造及调色剂输送装置 |
CN103186070A (zh) * | 2011-12-27 | 2013-07-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676548A (zh) * | 2012-08-29 | 2014-03-26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调色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932224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影剂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319906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显影剂收纳容器及具备该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
EP2175325B1 (en) * | 2008-10-10 | 2016-08-1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ealing arrangement |
CN105988333A (zh) * | 2014-09-24 | 2016-10-0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传送机构、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62957A (ja) | 1994-08-26 | 1996-03-08 | Minolta Co Ltd | 現像剤循環撹拌装置 |
JP6860281B2 (ja) * | 2015-01-14 | 2021-04-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WO2016132634A1 (ja) * | 2015-02-17 | 2016-08-2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WO2016143211A1 (ja) * | 2015-03-06 | 2016-09-1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2016
- 2016-11-24 JP JP2016227620A patent/JP658322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
- 2017-11-01 CN CN201711059411.8A patent/CN1081076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11-23 EP EP17203308.6A patent/EP332751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7-11-24 US US15/821,909 patent/US1003147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88876A (ja) * | 1988-05-17 | 1989-11-21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方法 |
JP3681904B2 (ja) * | 1998-08-17 | 2005-08-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731294A (zh) * | 2004-08-06 | 2006-02-08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 |
CN101609286A (zh) * | 2008-06-19 | 2009-12-23 |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 轴承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调色剂储存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
EP2175325B1 (en) * | 2008-10-10 | 2016-08-1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ing device comprising a sealing arrangement |
CN102959474A (zh) * | 2011-03-14 | 2013-03-06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显影装置、包括该图像显影装置的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CN102736478A (zh) * | 2011-04-15 | 2012-10-1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显影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032477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传动体的安装构造及调色剂输送装置 |
CN103186070A (zh) * | 2011-12-27 | 2013-07-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676548A (zh) * | 2012-08-29 | 2014-03-26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调色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4932224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影剂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319906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显影剂收纳容器及具备该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5988333A (zh) * | 2014-09-24 | 2016-10-05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传送机构、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27512B1 (en) | 2019-06-12 |
JP2018084675A (ja) | 2018-05-31 |
US10031470B2 (en) | 2018-07-24 |
CN108107693B (zh) | 2020-09-25 |
EP3327512A1 (en) | 2018-05-30 |
JP6583225B2 (ja) | 2019-10-02 |
US20180143583A1 (en) | 2018-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511773B1 (en) |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which developer cartridge is applied | |
JP6380273B2 (ja) | トナー容器 | |
KR20160036457A (ko) | 분체 수용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 |
CN103676548B (zh) | 调色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6402822B2 (ja) | 現像剤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JP6380646B2 (ja) | 現像剤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
US10234792B2 (en) |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 |
CN108107693B (zh) | 显影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8017749A (ja) |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 |
JP655520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装着されるトナー容器 | |
CN107111266B (zh) | 粉末容器和成像装置 | |
JP737134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214870A (ja) | カップリ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922182B2 (ja) | トナー収容具、画像形成装置 | |
JP6524970B2 (ja) | 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 |
JP680060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