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58601A -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458601A CN107458601A CN201710782977.7A CN201710782977A CN107458601A CN 107458601 A CN107458601 A CN 107458601A CN 201710782977 A CN201710782977 A CN 201710782977A CN 107458601 A CN107458601 A CN 1074586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peller
- hull
- unmanned plane
- controller
- fusel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5/00—Flying-boats; Seaplanes
- B64C35/008—Amphibious sea plan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29/00—Aircraft capable of landing or taking-off vertically, e.g.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VTOL] aircraf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30/00—Means for producing lift; Empennag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4U30/20—Rotors; Rotor suppor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尾翼、船体、舵机和起落架。所述的机身包括探测器、控制器、中央处理器和电机;所述的左副船体和右副船体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副船体还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旋转槽和轨道槽。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四个螺旋桨的旋转动力,使得水陆两栖无人机能够垂直起降,节省了在陆地起飞的时候的起飞场地;同时,螺旋桨为水陆两栖无人机提供了辅助动力,增加了航行的速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遇到复杂的海面时,能够在短时间内飞到空中进行躲避,提高了水陆两栖无人机生存能力和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陆两栖无人机水上部分采用固定翼飞机的布局,包括机身、机翼和尾翼,水下部分采用船体结构布局,能够承载更大的载荷。传统的水陆两栖无人机的起降也需要跑道,起飞时间较长。传统的水陆两栖无人机适合在平静的航行,但不利于在复杂的海面航行,当传统的水陆两栖无人机遇到有风浪的天气时,便不能航行,使得传统的水陆两栖无人机的应用范围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水陆两栖无人机的上述不足,发明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身、机翼、尾翼、船体、舵机和起落架。
所述的机身包括探测器、控制器、中央处理器和电机;所述的探测器位于机身前段,用于探测海面的情况;所述的控制器位于机身中段;所述的中央处理器位于机身中段,控制器右侧;所述的电机位于机身尾段,为无人机提供能源。
所述的机翼分为左翼和右翼,左翼和右翼与机身相连,位于机身前段,左翼和右翼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的左翼包括左副船体,位于左翼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左副船体包括第一螺旋桨和第二螺旋桨,第一螺旋桨位于左副船体前端,第二螺旋桨位于左副船体的后端;所述的右翼包括右副船体,位于右翼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右副船体包括第三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第三螺旋桨位于右副船体的前端,第四螺旋桨位于右副船体的后端;所述的左翼和右翼结构相同;所述的四个螺旋桨结构相同。
所述的左副船体和右副船体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副船体还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旋转槽和轨道槽;所述的第一控制器位于左副船体的前段,用于控制第一螺旋桨的旋转;所述的第二控制器位于左副船体的后段,用于控制第二螺旋桨的升降;所述的旋转槽位于左副船体的前端,为第一螺旋的旋转提供空间;所述的轨道槽位于左副船体的后端,为第二螺旋桨的升降提供空间。
所述的尾翼位于机身后;所述的船体位于机身下方,能够在水面航行;所述的舵机位于船体后端,为无人机在水面航行提供动力;所述的起落架位于机身下方。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还包括无线摄像头、雷达和GPS。
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的螺旋桨旋转过程:当水陆两栖无人机降落到水面航行时,水陆两栖无人机的四个螺旋桨停止转动,中央处理器把信息传给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舵机转动,第一控制器控制第一螺旋桨往水平方向转动90°,然后再启动第一螺旋桨,作为辅助动力;同时第二控制器也控制第二螺旋桨沿着轨道槽下降,同理,右副船体的第三螺旋桨也往水平方向旋转90°,作为第二个辅助动力,第四螺旋桨就沿着轨道槽下降。
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的工作过程:在陆地上起飞时,中央控制器收到起飞的指令,把信息传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四个螺旋桨启动,电机给四个螺旋桨提供电能,通过四个螺旋桨带来的动力使得水陆两栖无人机能够垂直起飞;当水陆两栖无人机需要降落到海面航行时,控制器控制四个螺旋桨停止转动,水陆两栖无人机依靠两个机翼缓慢滑行降落到水面上,然后控制器控制舵机启动,为水陆两栖无人机提供在水面航行的主动力,同时,第一螺旋桨和第三螺旋桨往水平方向旋转90°,提供两个辅助动力,第二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沿着轨道槽下降;当水陆两栖无人机需要从水面起飞时,控制器控制舵机关闭,同时,控制第一螺旋桨和第三螺旋桨螺旋桨往水平竖直方向旋转90°,控制第二螺旋桨和第四螺旋桨沿着轨道槽向上升,然后启动四个螺旋桨为水陆两栖无人机的垂直起飞提供动力;当水陆两栖无人机需要降落到地面时,控制器控制四个螺旋桨缓慢降落,使得水陆两栖无人机能垂直降落到地面;当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海面航行遇到海浪时;可以通过四个螺旋桨带动水陆两栖无人机垂直起飞,避过海浪,等海浪过后再降落到水面继续航行。
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四个螺旋桨的旋转动力,使得水陆两栖无人机能够垂直起降,节省了在陆地起飞的时候的起飞场地,节省了在水面起飞时的时间;同时,螺旋桨为水陆两栖无人机提供了辅助动力,增加了航行的速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在遇到复杂的海面时,能够在短时间内飞到空中进行躲避,提高了水陆两栖无人机生存能力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左副船体无螺旋桨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左幅船体螺旋桨旋转和下降后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探测器,3-控制器,4-中央处理器,5-电机,6-左翼,7-右翼,8-左副船体,9-第一螺旋桨,10-第二螺旋桨,11-右副船体,12-第三螺旋桨,13-第四螺旋桨,14-尾翼,15-船体,16-舵机,17-起落架,18-第一控制器,19-第二控制器,20-旋转槽,21-轨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翼、尾翼14、船体15、舵机16和起落架17。
所述的机身1包括探测器2、控制器3、中央处理器4和电机5;所述的探测器2位于机身1前段,用于探测海面的情况;所述的控制器3位于机身1中段;所述的中央处理器4位于机身1中段,控制器3右侧;所述的电机5位于机身1尾段,为无人机提供能源。所述的机翼分为左翼6和右翼,左翼6和右翼7与机身1相连,位于机身1前段,左翼6和右翼7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的左翼6包括左副船体8,位于左翼6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左副船体8包括第一螺旋桨9和第二螺旋桨10,第一螺旋桨9位于左副船体8前端,第二螺旋桨10位于左副船体8的后端;所述的右翼7包括右副船体11,位于右翼7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右副船体11包括第三螺旋桨12和第四螺旋桨13,第三螺旋桨12位于右副船体11的前端,第四螺旋桨13位于右副船体11的后端;所述的左翼6和右翼7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副船体8和右副船体11结构相同;所述的四个螺旋桨结构相同。
现对本发明的左幅船体做具体说明:所述的左副船体8还包括第一控制器18、第二控制器19、旋转槽20和轨道槽21;所述的第一控制器18位于左副船体8的前段,用于控制第一螺旋桨9的旋转;所述的第二控制器19位于左副船体8的后段,用于控制第二螺旋桨10的升降;所述的旋转槽20位于左副船体8的前端,为第一螺旋的旋转提供空间;所述的轨道槽21位于左副船体8的后端,为第二螺旋桨10的升降提供空间。
所述的尾翼14位于机身1后;所述的船体15位于机身1下方,能够在水面航行;所述的舵机16位于船体15后端,为无人机在水面航行提供动力;所述的起落架17位于机身1下方。
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还包括无线摄像头、雷达和GPS。
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的螺旋桨旋转过程:当水陆两栖无人机降落到水面航行时,水陆两栖无人机的四个螺旋桨停止转动,中央处理器4把信息传给控制器3、第一控制器18和第二控制器19,控制器3控制舵机转动,第一控制器18控制第一螺旋桨9往水平方向转动90°,然后再启动第一螺旋桨9,作为辅助动力;同时第二控制器19也控制第二螺旋桨10沿着轨道槽21下降,同理,右副船体11的第三螺旋桨12也往水平方向旋转90°,作为第二个辅助动力,第四螺旋桨14就沿着轨道槽21下降。
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是这样工作的:在陆地上起飞时,中央控制器3收到起飞的指令,把信息传给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四个螺旋桨启动,电机5给四个螺旋桨提供电能,通过四个螺旋桨带来的动力使得水陆两栖无人机能够垂直起飞;当水陆两栖无人机需要降落到海面航行时,控制器3控制四个螺旋桨停止转动,水陆两栖无人机依靠两个机翼缓慢滑行降落到水面上,然后控制器3控制舵机16启动,为水陆两栖无人机提供在水面航行的主动力,同时,第一螺旋桨9和第三螺旋桨12往水平方向旋转90°,提供两个辅助动力,第二螺旋桨10和第四螺旋桨13沿着轨道槽21下降;当水陆两栖无人机需要从水面起飞时,控制器3控制舵机16关闭,同时,控制四个螺旋桨往水平竖直方向旋转90°,启动四个螺旋桨为水陆两栖无人机的垂直起飞提供动力;当水陆两栖无人机需要降落到地面时,控制器3控制四个螺旋桨缓慢降落,使得水陆两栖无人机能垂直降落到地面;当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海面航行遇到海浪时;可以通过四个螺旋桨带动水陆两栖无人机垂直起飞,避过海浪,等海浪过后再降落到水面继续航行。
Claims (2)
1.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翼、尾翼(14)、船体(15)、舵机(16)和起落架(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1)包括探测器(2)、控制器(3)、中央处理器(4)和电机(5);所述的探测器(2)位于机身(1)前段;所述的控制器(3)位于机身(1)中段;所述的中央处理器(4)位于机身(1)中段,控制器(3)右侧;所述的电机(5)位于机身(1)尾段;所述的机翼分为左翼(6)和右翼(7),左翼(6)和右翼(7)与机身(1)相连,位于机身(1)前段,左翼(6)和右翼(7)呈左右对称分布;所述的左翼(6)包括左副船体(8),位于左翼(6)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左副船体(8)包括第一螺旋桨(9)和第二螺旋桨(10),第一螺旋桨(9)位于左副船体(8)前端,第二螺旋桨(10)位于左副船体(8)的后端;所述的右翼(7)包括右副船体(11),位于右翼(7)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右副船体(11)包括第三螺旋桨(12)和第四螺旋桨(13),第三螺旋桨(12)位于右副船体(11)的前端,第四螺旋桨(13)位于右副船体(11)的后端;所述的左翼(6)和右翼(7)结构相同;所述的四个螺旋桨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副船体(8)和右副船体(11)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副船体(8)还包括第一控制器(18)、第二控制器(19)、旋转槽(20)和轨道槽(21);所述的第一控制器(18)位于左副船体(8)的前段;所述的第二控制器(19)位于左副船体(8)的后段;所述的旋转槽(20)位于左副船体(8)的前端;所述的轨道槽(21)位于左副船体(8)的后端;所述的尾翼(14)位于机身(1)后;所述的船体(15)位于机身(1)下方;所述的舵机(16)位于船体(15)后端;所述的起落架(17)位于机身(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陆两栖无人机还包括无线摄像头、雷达和GPS。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82977.7A CN107458601A (zh) | 2017-09-03 | 2017-09-03 |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82977.7A CN107458601A (zh) | 2017-09-03 | 2017-09-03 |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458601A true CN107458601A (zh) | 2017-12-12 |
Family
ID=60551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82977.7A Withdrawn CN107458601A (zh) | 2017-09-03 | 2017-09-03 |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45860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72791A (zh) * | 2019-09-30 | 2021-03-30 |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水陆两用无人机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2861A (zh) * | 1995-10-24 | 1998-12-23 | 汉斯·J·伯恩 | 混合式飞机 |
CN102166931A (zh) * | 2011-06-08 | 2011-08-31 | 陈昌志 | 新能源多功能飞机 |
CN106103274A (zh) * | 2015-07-02 | 2016-11-09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其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及无人机降落控制方法 |
CN106494608A (zh) * | 2015-09-06 | 2017-03-15 | 陈康 | 多涵道螺旋桨可变机翼电动飞行器 |
CN106516110A (zh) * | 2016-12-22 | 2017-03-22 | 中国海洋大学 | 可垂直起降飞行的水空两栖滑翔机 |
-
2017
- 2017-09-03 CN CN201710782977.7A patent/CN10745860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02861A (zh) * | 1995-10-24 | 1998-12-23 | 汉斯·J·伯恩 | 混合式飞机 |
CN102166931A (zh) * | 2011-06-08 | 2011-08-31 | 陈昌志 | 新能源多功能飞机 |
CN106103274A (zh) * | 2015-07-02 | 2016-11-09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其控制系统及方法,以及无人机降落控制方法 |
CN106494608A (zh) * | 2015-09-06 | 2017-03-15 | 陈康 | 多涵道螺旋桨可变机翼电动飞行器 |
CN106516110A (zh) * | 2016-12-22 | 2017-03-22 | 中国海洋大学 | 可垂直起降飞行的水空两栖滑翔机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72791A (zh) * | 2019-09-30 | 2021-03-30 |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水陆两用无人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96811A (zh) | 一种多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 |
CN107554783A (zh) | 一种垂直起降的水陆两栖无人机 | |
CN103043212B (zh) | 固定翼与电动多旋翼组成的复合飞行器 | |
CN205131644U (zh) | 一种四轴滑翔飞行器 | |
CN202481309U (zh) | 一种矢量动力垂直起降飞机及其矢量动力系统 | |
CN105059072B (zh) | 一种水陆空三栖滑板车 | |
CN217893226U (zh) | 六旋翼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 |
CN107150801A (zh) | 一种水陆空三用旋翼航空器 | |
CN107176297A (zh) | 一种飞行器 | |
CN206984354U (zh) | 一种飞行器 | |
RU139040U1 (ru) |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lanner" | |
CN105217026A (zh) | 一种复合型飞行器 | |
CN205150245U (zh) | 一种水空两用飞机动力系统 | |
CN107458601A (zh) | 一种带辅助动力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 |
CN205131630U (zh) | 一种双桨垂直升降飞机 | |
CN113734438A (zh) | 一种减摇鳍水陆两栖飞机 | |
CN105173060B (zh) | 一种双桨垂直升降飞机 | |
CN107499504A (zh) | 一种机翼可旋转的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 |
CN107953987A (zh) |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矢量推进海空探测搭载平台 | |
CN107521661A (zh) | 一种机翼可旋转的多动力垂直起降水陆两栖无人机 | |
CN107539470A (zh) | 一种垂直起降的四桨水陆两栖无人机 | |
CN207417142U (zh) | 一种复合直升机 | |
CN105836119A (zh) | 摆桨飞机 | |
CN205131654U (zh) | 一种复合型飞行器 | |
CN107554778A (zh) | 一种垂直起降的水陆无人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