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2049B -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42049B CN107342049B CN201710765034.3A CN201710765034A CN107342049B CN 107342049 B CN107342049 B CN 107342049B CN 201710765034 A CN201710765034 A CN 201710765034A CN 107342049 B CN107342049 B CN 1073420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istor
- pole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module
- electrical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像素电路包括:发光元件,用于响应驱动电流而发光;驱动模块,用于向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保持模块,用于保持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在发光阶段的电压;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与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将信号写入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至少一个控制模块,每一控制模块与一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用于在发光阶段,降低第一晶体管关断时的漏电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发光阶段漏电路径上的第一晶体管的漏电流,降低因漏电引起的闪烁问题,并且可以降低第一晶体管的特性漂移,提高像素电路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OLED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在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数码相机等显示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每个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和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显示的像素电路。
像素电路一般包括一个驱动晶体管、若干个开关晶体管和存储电容,例如2T1C像素电路包括一个驱动晶体管、一个开关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在发光过程中,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电流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而电容用于稳定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使驱动晶体管产生稳定的驱动电流。现有像素驱动电路中,会有开关晶体管产生漏电流,这些开关晶体管和电容形成漏电路径,造成电容上的电位发生变化,进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源极电压差发生变化,驱动晶体管产生的驱动电流变化,造成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变化,引起闪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以实现降低像素电路中的晶体管在发光阶段的漏电,进而降低显示闪烁,改善显示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用于响应驱动电流而发光;
驱动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提供所述驱动电流;
保持模块,用于保持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在发光阶段的电压;
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将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
至少一个控制模块,每一所述控制模块与一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发光阶段,降低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时的漏电流。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驱动方法包括:
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
发光阶段,所述控制模块关断,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所述驱动模块产生驱动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控制模块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在发光阶段,控制模块关断,将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其他信号进行隔离,等效为使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处于高阻态,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晶体管的漏电流,有效抑制闪烁,提高显示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第一晶体管的特性漂移,提高像素电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时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示例性地,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该像素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11,用于响应驱动电流而发光;
驱动模块12,用于向发光元件11提供驱动电流;
保持模块13,用于保持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在发光阶段的电压;
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14,与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将信号写入驱动模块的控制端;
至少一个控制模块15,每一控制模块15与一第一晶体管14的栅极电连接,用于在发光阶段,降低第一晶体管14关断时的漏电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像素电路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晶体管14,第一晶体管14作为开关晶体管,可以是将数据信号写入驱动模块12控制端的晶体管,也可以是用于将复位信号写入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的晶体管,也可以是起到其他作用的晶体管。第一晶体管14一般是电连接驱动模块13的控制端,也即电连接保持模块13与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电连接的一端。在数据写入阶段,控制模块15根据其控制端输入的控制信号K导通,控制模块15第一端输入的扫描信号VG通过导通的控制模块15写入第一晶体管14的栅极,第一晶体管14导通,第一晶体管14的第一极输入的数据信号Vdata写入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和保持模块的第一端,也即第一节点N1。在发光阶段,第一晶体管14关断,第一晶体管14会产生漏电,第一晶体管14和保持模块13形成漏电路径,产生漏电流,会造成保持模块13第一端的电位,也即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的电位发生变化,而驱动模块12产生的驱动电流一般与驱动模块12控制端的电位电压相关,第一晶体管14的漏电将影响驱动模块12产生的驱动电流变化,使发光元件11的亮度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闪烁。而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5与第一晶体管14的栅极电连接,在发光阶段,控制模块15关断,将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和其他信号进行隔离,等效为使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处于高阻态,可以有效降低第一晶体管14的漏电流,有效抑制闪烁,提高显示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第一晶体管14的特性漂移,提高像素电路的稳定性。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参见图2,控制模块在t1时刻导通,扫描信号VG通过导通的控制模块15写入第一晶体管14的栅极,第一晶体管在t2时刻导通,在t3时刻关断;在t4时刻,信号控制模块15关断。即第一晶体管14导通时或者导通之前,其电连接的控制模块15导通;第一晶体管14关断时或者关断之后,其电连接的控制模块15关断。也就是说,第一晶体管的导通时间段位于控制模块15的导通时间段之内。控制模块15关断时,第一晶体管14也关断,数据信号Vdata可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14写入控制模块的控制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显示扫描频率可小于等于60Hz,如果显示面板的扫描频率小于10Hz,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的发光阶段的时间相对较长。例如对于显示扫描频率60Hz时,一帧内发光阶段的时长大约为16.67ms,当显示扫描频率从原来60Hz降低到20Hz,一帧内发光阶段的时长从大约16.67ms变为大约50ms。如果第一晶体管产生漏电,第一晶体管的漏电时间也更长,显示面板更容易出现显示闪烁的问题。控制模块在发光阶段关断,使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处于高阻态,降低第一晶体管上的漏电流,抑制显示面板的闪烁,提高显示效果。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该显示面板包括控制信号线、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S1、S2、S3、……)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Vdata;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Vdata绝缘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201,每个子像素201包括一个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每一行像素电路对应电连接至少一条扫描线,每一列像素电路对应电连接一条数据线Vdata,像素电路中的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平信号线和第二电平信号线。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中,至少一个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包括开关晶体管;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参见图4,第一控制模块151的第一端与像素电路对应的扫描线Sn电连接、第二端与开关晶体管M1的栅极电连接、控制端与控制信号线VT1电连接;开关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像素电路对应的数据线data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电连接;驱动模块1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平信号线PVDD电连接、第二端与发光元件11的第一极电连接;保持模块13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电连;保持模块13第二端与驱动模块12的第一端电连接;发光元件11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平信号线PVEE电连接。图4所示的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可包括如下阶段:数据写入阶段,控制信号线VT1上的控制信号写入第一控制模块151的控制端,第一控制模块151导通,扫描线Sn上的扫描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一控制模块151写入开关晶体管M1的栅极,开关晶体管M1导通,数据线data上的数据信号写入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和保持模块的第一端,也即第一节点N1。发光阶段,开关晶体管关断,第一控制模块关断,驱动模块根据控制端的电压产生驱动电流,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显示,保持模块保持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的电压,以使驱动模块持续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第一开关模块关断,可以使开关晶体管的栅极处于高阻态,降低开关晶体管上的漏电流,以稳定第一节点N1的电位,降低闪烁,提高显示效果。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参见图5,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M0,保持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st1,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M2;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扫描线Sn电连接、第二极与开关晶体管M1的栅极电连接、栅极与控制信号线VT1电连接;开关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数据线data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平信号线PVDD电连接、第二极与发光元件11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电容Cst1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电连接;发光元件11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平信号线PVEE电连接。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平信号线、第二电平信号线和多条发光信号线,每一行像素电路对应一条发光信号线。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参见图6,该像素电路还包括数据写入模块16、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7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8;至少一个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模块152;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包括补偿晶体管M10和复位晶体管M11;数据写入模块16的控制端与像素电路对应的扫描线Sn电连接、第一端与数据线data电连接、第二端与驱动模块12的第一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152的控制端与控制信号线VT1电连接、第一端与扫描线Sn电连接、第二端与补偿晶体管M10的栅极电连接;补偿晶体管M10的第一极与驱动模块12的第二端电连接,也即与第三节点N3电连接,补偿晶体管M10的第二极与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也即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11的第一极与第三电平信号线Vref3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7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平信号线PVDD电连接、第二端与驱动模块12的第一端电连接、控制端与像素电路对应的发光信号线Emit1电连接;保持模块13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电连接,保持模块13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平信号线PVDD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8的第一端与驱动模块1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端与发光元件11的第一极电连接、控制端与发光信号线Emit1电连接;发光元件11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平信号线PVEE电连接。
示例性地,在显示的一帧内,第一阶段,也称初始化阶段或者复位阶段,发光信号线Emit1上的发光信号写入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7的控制端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8的控制端,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7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8关断,扫描线Sn-1上的第一扫描信号写入复位晶体管M1的栅极,复位晶体管M1导通,第三电平信号线Vref3上的第三电平信号写入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和保持模块13的第一端,对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的电压和保持模块14的第一端的电压进行复位。第二阶段,也称数据写入阶段,复位晶体管M1关断,控制信号线VT1上的控制信号写入第二控制模块152的控制端,第二控制模块152导通,扫描线Sn上的第二扫描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二控制模块152写入补偿晶体管M10的栅极,补偿晶体管M10导通,扫描线Sn上的第二扫描信号写入数据写入模块16的控制端,数据写入模块16导通,数据线data上的数据信号依次通过数据写入模块16、驱动模块12和补偿晶体管M10写入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也即第一节点N1,驱动模块12的控制端的电压,也即第一节点N1的电压逐渐升高,直至驱动模块12关断,第一节点N1的电压与数据信号的电压和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关联。第三阶段,也称发光阶段,数据写入模块16和补偿晶体管M10关断,第二控制模块152也关断,发光信号线Emit1上的发光信号写入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7的控制端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8的控制端,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7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8导通,驱动模块12产生驱动电流,产生的驱动电流与驱动模块12的阈值电压无关,驱动电流通过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8驱动发光元件11发光,以实现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在发光阶段,第二控制模块152关断,可使补偿晶体管M10的栅极处于高阻态,降低了补偿晶体管M10和保持模块13形成的漏电路径上的漏电流,稳定了第一节点N1的电位,抑制闪烁,提高了显示效果。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参见图7,在图6所示像素电路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中,至少一个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153;
第三控制模块153的第一端与控制信号线VT1电连接、第二端与复位晶体管M11的栅极电连接、控制端与像素电路对应的扫描线Sn的上一行扫描线Sn-1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各扫描线可以与显示面板上的扫描驱动电路,也称栅极驱动电路(GOA)的输出端电连接,GOA电路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侧或者相对的两侧。扫描线Sn-1为扫描线Sn的前一条扫描线,可由GOA电路向扫描线Sn-1充电,即提供第一扫描信号;向扫描线Sn充电,即提供第二扫描信号;扫描线Sn-1和扫描线Sn依次相邻排列。GOA电路在向扫描线Sn-1提供第一扫描信号,完成充电之后,紧接着向扫描线Sn提供第二扫描信号。第一扫描信号为第二扫描信号的前一信号,也就是说第一扫描信号和第二扫描信号的幅值相同,相位不同。
上述像素电路工作过程中,在第一阶段,控制信号线VT1上的控制信号写入第三控制模块153的控制端,第三控制模块153导通,扫描线Sn-1上的第一扫描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三控制模块153写入复位晶体管M11的栅极,复位晶体管M11导通;在第二阶段,复位晶体管M11关断;在第三阶段,第三控制模块153关断,可使复位晶体管M11的栅极处于高阻态,降低了复位晶体管M11和保持模块13形成的漏电路径上的漏电流,进一步稳定了第一节点N1的电位,抑制闪烁,提高了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只设置第三控制模块153,不设置第二控制模块152,补偿晶体管的栅极和扫描线Sn-1电连接。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参见图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M3,第二控制模块152包括第四晶体管M4,第三控制模块153包括第五晶体管M5,第一发光控制模块17包括第六晶体管M6、第二发光控制模块18包括第七晶体管M7;驱动模块12包括驱动晶体管M0,保持模块13包括第二电容Cst2;
第三晶体管M3的第一极与数据线Sn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扫描线Sn电连接;
第四晶体管M4的第一极与扫描线Sn电连接、第二极与补偿晶体管M10的栅极电连接、栅极与控制信号线VT1电连接;
补偿晶体管M10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连接,补偿晶体管M10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二极电连接;
第五晶体管M5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扫描线Sn的前一条扫描线Sn-1电连接、第二极与复位晶体管M11的栅极电连接、栅极与控制信号线VT1电连接;
复位晶体管M11的第一极与第三电平信号线Vref3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1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栅极电连接;
第六晶体管M6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平信号线PVDD电连接、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对应的发光信号线Emit1电连接;
第七晶体管M7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极与发光元件11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对应的发光信号线Emit1电连接;
第二电容Cst2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也即与第一节点N1电连接,第二电容Cst2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0的第一极,也即与第二节点N2电连接。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图。下面结合图8和图9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其中,第一电平信号线PVDD上的第一电平信号为高电平,第二电平信号线PVEE上的第二电平信号为低电平。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其他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该像素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阶段:
t1阶段,发光信号线Emit1上的发光信号为高电平,第六晶体管M6和第七晶体管M7关断。控制信号线VT1上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扫描线Sn-1上的第一扫描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五晶体管M5写入复位晶体管M11的栅极,第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复位晶体管M11导通,第三电平信号线Vref3上的第三电平信号写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第二电容Cst2的第一极,此阶段第三电平信号线Vref3上的第三电平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以对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极和和第二电容Cst2的第一极的电压进行复位,保证下一阶段驱动晶体管M0导通,数据信号能够写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扫描线Sn上的第二扫描信号写入第三晶体管M3的栅极,并通过导通的第四晶体管M4写入补偿晶体管M10的栅极,因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第三晶体管M3和补偿晶体管M10关断。此阶段也称初始化阶段或者复位阶段。
t2阶段,第六晶体管M6和第七晶体管M7关断,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导通,扫描线Sn-1上的第一扫描信号为高电平,复位晶体管M11关断。扫描线Sn上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第三晶体管M3和补偿晶体管M10导通,数据线data上的数据信号依次通过第三晶体管M3、驱动晶体管M0和补偿晶体管M10写入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和第二电容Cst2的第一极,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压逐渐升高,直至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压和源极电压差等于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时,驱动晶体管M0关断,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压保持不变,驱动晶体管M0的栅极电压,即第一节点N1的电压V1=Vdata+Vth,其中Vdata为数据线data上的数据信号的电压值,Vth为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
t2之后的阶段,也称发光阶段,控制信号线VT1上的控制信号为低电平,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关断,补偿晶体管M10和复位晶体管M11也关断。发光信号线Emit1上的发光信号为低电平,第六晶体管M6和第七晶体管M7导通。驱动晶体管M0的漏电流,即驱动晶体管M0产生的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11发光,驱动电流Id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其中,μ为驱动晶体管M0的载流子迁移率,W、L为驱动晶体管M0沟道的宽度和长度,Cox为驱动晶体管M0单位面积的栅氧化层电容量。VPVDD为第一电平信号线PVDD上的第一电平信号的电压值,也即第二节点N2的电压值。可以看到,驱动晶体管M0产生的驱动电流Id与驱动晶体管M0的阈值电压Vth无关。解决了驱动晶体管M0阈值电压漂移引起的显示异常问题,而且在此阶段,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关断,可使补偿晶体管M10的栅极和复位晶体管M11的栅极处于高阻态,降低了补偿晶体管M10和保持模块13形成的漏电路径上的漏电流,并且降低了复位晶体管M11和保持模块13形成的漏电路径上的漏电流,稳定了第一节点N1的电位,抑制闪烁,提高了显示效果。
上述示例是以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其他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为例进行说明书,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四晶体管M4和第五晶体管M5可为P型晶体管,其他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电路图,参见图10。与图8所示的像素电路不同的是,第四晶体管M4的控制端和第五晶体管M5的控制端与发光信号线Emit1电连接,也就是说,发光信号线Emit1复用为控制信号线。发光信号线Emit1可以与显示面板上的发光信号驱动电路(EOA)的输出端电连接,EOA电路位于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可以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侧或者相对的两侧。由EOA电路向发光信号线Emit1充电,即提供发光信号。使用发光信号线Emit1复用为控制信号线,相当于使用发光信号线Emit1代替了控制信号线VT1,可以节省控制信号线VT1以及向控制信号线VT1提供控制信号的电路,同时节省显示面板内的布线空间,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可用于驱动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工作。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1,该驱动方法包括:
S510、数据写入阶段,控制模块导通,第一晶体管导通,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写入驱动模块的控制端。
S520、发光阶段,控制模块关断,第一晶体管关断,驱动模块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控制模块关断,由于控制模块的与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可以使控制模块电连接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处于高阻态,降低第一晶体管上的漏电流,稳定驱动模块控制端的电压,抑制闪烁,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由于驱动晶体管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生特性漂移,例如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漂移,可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提高显示效果,相应地,上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阈值补偿阶段,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得到补偿,与阈值电压关联的补偿电压写入保持模块;
在发光阶段,保持模块将补偿电压提供给驱动晶体管,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电流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在阈值电压补偿阶段,还可包括复位阶段,复位阶段,将复位信号写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进行复位,以打开驱动晶体管,以在数据写入阶段,将数据信号写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具体地,可以参考对图8所示的像素电路工作过程的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扫描频率可小于等于60Hz。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发光元件,用于响应驱动电流而发光;
驱动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提供所述驱动电流;
保持模块,用于保持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在发光阶段的电压;
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将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
至少一个控制模块,每一所述控制模块与一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发光阶段,降低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时的漏电流;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信号线、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扫描线和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线;多条所述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多个子像素,每个所述子像素包括一所述像素电路;每一行所述像素电路对应一条所述扫描线,每一列所述像素电路对应一条所述数据线,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电平信号线、第二电平信号线、第三电平信号线和多条发光信号线,每一行所述像素电路对应一条所述发光信号线;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数据写入模块、第一发光控制模块和第二发光控制模块;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晶体管包括补偿晶体管和复位晶体管;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像素电路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一端与所述像素电路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补偿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电平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像素电路对应的所述发光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保持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保持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发光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时或者导通之前,其电连接的所述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时或者关断之后,其电连接的所述控制模块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扫描频率小于等于60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关断时,其电连接的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为高阻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复位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控制端与所述像素电路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上一行所述扫描线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保持模块包括第二电容;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数据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电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补偿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栅极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前一条扫描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复位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栅极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三电平信号线电连接、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线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对应的所述发光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栅极与对应的所述发光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信号线复用为所述控制信号线;
所述像素电路中的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对应的发光信号线电连接。
8.一种用于驱动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控制模块导通,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写入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
发光阶段,所述控制模块关断,所述第一晶体管关断,所述驱动模块产生驱动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方法还包括:
阈值补偿阶段,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得到补偿,与阈值电压关联的补偿电压写入所述保持模块;
在所述发光阶段,保持模块将所述补偿电压提供给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产生驱动电流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扫描周期小于等于60Hz。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65034.3A CN107342049B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65034.3A CN107342049B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42049A CN107342049A (zh) | 2017-11-10 |
CN107342049B true CN107342049B (zh) | 2019-10-01 |
Family
ID=60215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65034.3A Active CN107342049B (zh) | 2017-08-30 | 2017-08-30 |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420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08310B (zh) | 2017-11-13 | 2019-12-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08091308B (zh) * | 2017-12-08 | 2019-03-22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goa电路 |
CN108682399B (zh) * | 2018-05-21 | 2020-03-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CN110111738B (zh) * | 2019-05-31 | 2022-02-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
CN110223636B (zh) | 2019-06-17 | 2021-01-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675816B (zh) * | 2019-07-31 | 2025-03-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驱动电路、电子设备 |
CN111312170A (zh) * | 2019-11-13 | 2020-06-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CN111710303B (zh) * | 2020-07-16 | 2021-08-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331150A (zh) * | 2020-11-05 | 2021-02-05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发光面板 |
CN113012638B (zh) * | 2020-12-31 | 2022-04-05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WO2022241798A1 (zh) | 2021-05-21 | 2022-1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
DE112021008130T5 (de) * | 2021-08-20 | 2024-05-29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Pixelschaltung sowie verfahren zum antreiben derselben, und anzeigevorrichtung |
CN114141200B (zh) * | 2021-12-03 | 2023-03-1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漏电流检测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40021A (zh) * | 2013-06-28 | 2016-02-17 | 夏普株式会社 | 单位移位寄存器电路、移位寄存器电路、单位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5575327A (zh) * | 2016-03-21 | 2016-05-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
CN106531082A (zh) * | 2016-12-13 | 2017-03-22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像素驱动方法 |
CN106710529A (zh) * | 2016-12-19 | 2017-05-24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CN106935198A (zh) * | 2017-04-17 | 2017-07-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CN107016956A (zh) * | 2017-05-23 | 2017-08-04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器 |
-
2017
- 2017-08-30 CN CN201710765034.3A patent/CN1073420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40021A (zh) * | 2013-06-28 | 2016-02-17 | 夏普株式会社 | 单位移位寄存器电路、移位寄存器电路、单位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5575327A (zh) * | 2016-03-21 | 2016-05-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
CN106531082A (zh) * | 2016-12-13 | 2017-03-22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像素驱动方法 |
CN106710529A (zh) * | 2016-12-19 | 2017-05-24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CN106935198A (zh) * | 2017-04-17 | 2017-07-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CN107016956A (zh) * | 2017-05-23 | 2017-08-04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42049A (zh) | 2017-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42049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 |
KR102393141B1 (ko) | 게이트 구동회로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 방법 | |
US10418388B2 (en) |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6558287B (zh) | 有机发光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
CN104850270B (zh) | 触控模组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触控模组、面板和装置 | |
CN104933993B (zh) |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4658484B (zh) | 显示装置、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0211539B (zh) |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 |
US20180357964A1 (en) |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 |
CN115691407A (zh) |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
TWI410929B (zh) |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畫素電路及其顯示器與驅動方法 | |
CN109215584A (zh) | 显示面板和使用该显示面板的电致发光显示器 | |
CN109509433A (zh) | 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像素驱动方法 | |
CN106023895B (zh) | 有机发光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
CN107331351A (zh) | 一种像素补偿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JP2009014836A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
CN107393475A (zh) |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4751804A (zh) |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9087609A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
CN101118725A (zh) | 电光学装置及电子机器 | |
CN102473376A (zh) | 显示装置 | |
JP2010085474A (ja) | 表示パネル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 |
KR20250024788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10010076A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
CN10949379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1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