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7209709B - 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装置、系统、管理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装置、系统、管理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9709B
CN107209709B CN201680007558.XA CN201680007558A CN107209709B CN 107209709 B CN107209709 B CN 107209709B CN 201680007558 A CN201680007558 A CN 201680007558A CN 107209709 B CN107209709 B CN 107209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fvi
maintenance mode
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v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075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9709A (zh
Inventor
前佛创
大平麻代
极乐寺淳一
篠泽博一
菊池芳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209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9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9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97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 G06F11/20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hardware using active fault-masking, e.g. by switching out faulty elements or by switching in spare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to enhance reliability, e.g. reduce down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H04L41/0897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by horizontal or vertical scaling of resources, or by migrating entities, e.g. virtual resources or ent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Migr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5Starting, stopping, suspending or resuming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1Monitoring or debugging suppor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能消除或减少服务中断。管理装置包括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维护模式设定单元、在维护模式中,至少指示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移动控制单元,以及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的维护模式解除单元。

Description

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装置、系统、管理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基于并要求2015年1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5-013737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本文。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和编排技术。特别地,涉及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管理装置、适合于用于编排的系统、装置、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使用通过组合多个服务器实现冗余结构以便提高可靠性的系统(例如参见PTL1)。在双重方案中,布置两个相同的服务器装置,并且当在服务器装置中的一个(激活服务器(也称为操作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另一正常的服务器装置(备用服务器(也称为待机服务器))用作故障服务器装置的代替。在N+1冗余方案中,单一服务器装置被布置为用于N个服务器装置(激活服务器)的共用待机服务器。
已知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装置等实现为软件的NFV(网络功能虚拟化)等。在NFV中,通过在诸如服务器上的管理程序的虚拟化层上实现的虚拟机(VMs),服务器的硬件资源(计算、存储、网络功能等)被虚拟化。例如,基于MAMO(管理&编排)架构,实现了NFV。
图1是NPL 1的章节7中的图4的引用版本,示出由NFV(网络功能虚拟化)ISG(行业规范组)定义的NFV参考架构(NFV参考架构框架)。
VNF(虚拟网络功能)可以通过使用软件(虚拟机)来实现网络功能。网络功能的示例包括作为LTE(长期演进)网络的核心网络的EPC(演进分组核心)中的MME(移动管理实体)、S-GW(服务网关)和P-GW(PDN(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对于每一VNF,定义了被称为EMS(网元管理系统)的管理功能。
在NFV架构中,NFVI(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是其中在虚拟化层虚拟化诸如用于计算、存储或网络功能的物理机器(服务器)的硬件资源的VNF虚拟化基础架构,虚拟化层诸如为灵活地用作诸如用于虚拟计算、虚拟存储或虚拟网络的虚拟化硬件资源的管理程序或容器。
NFV-编排器(NFVO)(本文也称为“编排器”)执行对NFVI和VNFs的管理和编排并且在NFVI上实现网络服务(为VNF分配资源和管理VNFs(例如自动修复(自动故障重构))、自动缩放和VNF的生命周期管理)。
VNF管理器(VNFM)(本文也称为“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执行对VNFs的生命周期管理(例如,实例化、更新、查询、修复、缩放和终止)以及事件通知。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经由虚拟化层,控制各个NFVI(例如,管理用于计算、存储和连网的资源、对作为NFV执行基础架构的各个NFVI上的故障监控以及对资源信息的监控)。
在NVF构架外的OSS(操作支持系统)是用于例如电信运营商(电信公司)例如建立和操作服务所需的系统(设备、软件、机制等)的总称。BSS(业务服务系统)是用于例如电信运营商(电信公司)用于例如收取使用费、计费和客户维护所需的信息系统(设备、软件、机制等)的总称。
服务、VNF和基础架构描述包括图1中未示出的VNF描述符(VNFD)、VNF转发图形描述符(VNFFGD)、虚拟链路描述符、物理网络功能描述符(PNFD)等。
Os-Ma是OSS/BSS和NFV-MAN(管理和编排)之间的参考点并且被用于请求对网络服务进行生命周期管理、用于请求对VNFs进行生命周期管理、转发关于NFV的状态信息、交换策略管理信息等。参考点Or-Vnfm被用于例如来自各个VNFM的资源相关请求(认证、预留、分配等)、将配置信息转发到各个VNFM,以及收集有关各个VNF的状态信息。
参考点Vi-Vnfm被用于例如来自VNFM的资源分配请求和有关虚拟资源的配置和状态的信息交换。
参考点Or-Vi例如被用于例如从NFVO请求资源预留和分配以及交换有关虚拟资源的配置和状态的信息。
参考点Ve-Vnfm被用于例如请求进行单个EMS和单个VNFM之间的VNF生命周期管理以及用于交换配置和状态信息。
参考点Nf-Vi被用于例如响应资源分配请求来分配虚拟资源、转发有关虚拟资源的状态信息,以及交换有关硬件资源的配置和状态信息。
参考点Se-Ma被用于例如搜索有关NFV部署模板的信息和NFV基础架构信息模型。
下文参考图2,描述各个VNF、VNFC(VNF组件)、VDU(虚拟化部署单元)和NFVI间的关系的示例。图2示意性地示出EPC中的SGW(服务网关)被虚拟化为VNF的方案(虚拟化SGW)。即,图2示出对通过虚拟化SGW(虚拟化的SGW)构成的VNF的逻辑接口的每一个设置VNFC的示例。在图2中,VDU是由整体或部分支持描述VNF的部署和操作行为的信息模型所使用的组成元件。如上所述,提供VNF执行基础架构的VNFI包括分别在诸如管理程序的虚拟化层上虚拟化的虚拟计算、虚拟存储、虚拟联网。在图2中,Vn-Nf表示由NFVI提供给VNF的执行环境。
在将SGW虚拟化为VNF的图2中,对每一逻辑接口设置VNFC。关于C-Plane(控制平面)的逻辑接口S11、Gxc和S5/S8-C被统称为单一VDU(VM),以及有关U-Plane(用户平面)的逻辑接口S1U和S5/S8-U被统称为单个VDU(VM)。在EPC中,S11为SGW和MME之间的接口,以及S5/S8为SGW和PGW之间的接口。此外,S1为SGW和eNodeB(演进NodeB)之间的接口,而Gxc为SGW与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之间的接口。
下表1和2概述了NFV的元件。
[表1]
Figure GDA0002727944820000041
Figure GDA0002727944820000051
[表2]
Figure GDA0002727944820000052
Figure GDA0002727944820000061
[引用清单]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No.4479930
[非专利文献]
[NPL 1]2014年12月25日检索的、ETSI GS NFV 002 V1.1.1(2013-10)NetworkFunctions Virtualisation(NFV);Architectural Framework,13-18页,网址<URL:http://www.etsi.org/deliver/etsi_gs/nfv/001_099/002/
01.01.01_60/gs_nfv002v010101p.pdf>
发明内容
下文描述了由本发明人所做的分析。
当更新包括多个计算机装置的系统时,例如,执行滚动更新等。在滚动更新中,例如可以在不完全停止该系统的情况下,执行软件更新(更新和切换到升级的软件)。
在服务器装置(物理机)的虚拟化层上实现的虚拟机(VM)中,在滚动更新中,无需关心VM服务连续性。例如,在滚动更新中,能够想到例如:
(a)实时迁移,其中,VM被移动到另一物理机,而无需停止VM上的客户OS(操作系统)或软件操作,以及
(b)通过以冗余结构中的故障检测等而进行的系统切换实现的系统切换方案,冗余结构诸如为其中布置了激活(Act)VM和待机(SBY)VM的双重结构,或VM的N+1冗余结构(布置N个激活VMs和单个待机VM)。
然而,在上述NFV架构中,关于在虚拟机和系统切换方案上部署的VDU的实时迁移,在NFV-MAMO中的各个VIM和提供VNF虚拟化基础设施的NFVI之间没有定义好的协调(本发明人的研究结果)。
在下文中,将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完全新的技术。即使应用上述实时迁移或系统切换方法时,该技术也能实现各个VIM和NFVI之间的有效协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管理装置、系统、方法和存储在介质中的程序,上述中的每一个均能减少准备实时迁移和对实时迁移进行后处理所需的时间,以抑制服务中断等。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管理装置、系统、方法和存储在介质中的程序,例如,即使对不具有实时迁移功能的虚拟机,上述中的每一个也均能抑制服务中断等。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管理装置,包括:维护模式设定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移动控制单元,所述移动控制单元至少指示在维护模式中的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以及维护模式解除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维护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装置,包括:
维护模式设定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
系统切换控制单元,所述系统切换控制单元至少指示在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与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之间进行系统切换,以及
维护模式解除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在待机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移动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控制在其上执行虚拟机的基础架构(NFVI);
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和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1);以及
终端或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的上层装置,
其中,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从所述终端或上层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将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以及
其中,在所述VDU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完成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
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从所述终端或上层装置接收用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并且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控制在其上执行虚拟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
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和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
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的上层装置;以及
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和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和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s)通过分别用作激活和待机系统,形成冗余结构,
其中,当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从所述终端或所述上层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时,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并且将该转变通知所述上层装置或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上层装置或所述终端指示在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与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之间进行系统切换,
其中,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接收表示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已经切换以用作待机系统和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已经切换到激活系统的系统切换完成通知时,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转移到所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执行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方法,包括:
使作为维护目标的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
传送用于将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指令;以及
接收所述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完成通知;以及
在完成维护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方法,包括:
使作为维护目标的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
传送用于在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与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之间进行系统切换的指令;以及在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和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切换以分别用作待机和激活系统,用作待机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移动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完成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程序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且被配置为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下述的处理:
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
传输将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指令;
接收所述虚拟化部署单元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完成通知;以及
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程序,并且所述程序被配置为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下述的处理:
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
传输用于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与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之间进行系统切换的指令;
接收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和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分别切换到待机和激活系统的完成通知;以及
在用作待机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移动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完成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本发明提供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例如,诸如半导体存储器件或磁性/光学记录介质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即使当实时迁移、系统切换被应用等,本发明也能实现各个虚拟化基础架构和管理装置之间的协作。例如,本发明能通过减少准备实时迁移和对实时迁移进行后处理所需的时间,抑制服务中断等。
此外,即使对不具有实时迁移功能的虚拟机,本发明也能实现无服务中断的系统切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结合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具体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仅示出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将认识到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具有其他和不同的实施例,并且其几个细节能够在各种明显方面进行修改。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NFV架构中的NFV-MANO(引用NPL 1中的图4)
图2示出各个VNF,VNFC和VDU之间的关系。
图3示出参考示例1。
图4示出参考示例2。
图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的系统构成的示例。
图6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的系统构成的示例。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的控制顺序。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1的控制顺序。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2的控制顺序。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3的控制顺序。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的控制顺序。
图1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5的控制顺序。
图1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6的控制顺序。
图1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的控制顺序。
图1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3的控制顺序。
图1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的控制顺序。
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5的控制顺序。
图1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的控制顺序。
图19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基本模式1。
图20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基本模式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
<示例性基本模式1>
图19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基本模式1。参考图19,管理装置100包括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维护模式设定单元101、至少指示在维护模式中的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移动控制单元105,以及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的维护模式解除单元104。移动控制单元105包括传送用于将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指令的移动指令传输单元102和接收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完成通知的移动完成接收单元(103)。在移动完成接收单元103接收到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的完成通知后,在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上执行维护,并且维护模式解除单元104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例如,管理装置100在NFV架构中构成NFV-MANO或VIM(见图1)。在图19中,对应于各个单元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的各个功能可以由计算机(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装置100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并且通过使计算机读取和执行在未示出的硬盘(硬盘驱动)或半导体存储器件中存储的程序,实现各个单元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
根据基本模式1,能减少移动具有实时迁移功能的虚拟机所需的时间。
根据基本模式1,管理装置可以构成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以及将用于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和用于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发送到管理装置100(VIM)的发送源可以是终端、执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维护和集成的编排器,或管理虚拟网络功能(VNF)的虚拟网络功能(VNF)管理装置。
基于来自发送源的请求,管理装置100(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可以执行将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和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终端可以是维护终端、EMS(网元管理系统),或OSS(操作支持系统)。
管理装置100(VIM)可以从终端、经由编排器(NFV编排器)和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用于将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
管理装置100(VIM)可以从终端、经由编排器(NFV编排器)和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中的至少一个接收用于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
管理装置100(VIM)可以将由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传送的故障通知直接或经由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传送到编排器(NFV编排器)。此外,管理装置100(VIM)可以接收用于将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该请求的发送源为编排器(NFV编排器)。
管理装置100(VIM)可以接收用于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该请求的发送源为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
根据基本模式1的系统构成可以包括控制在其上执行虚拟机的基础架构(NFVI)的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和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1)和终端或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的上层装置。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可以从该终端或上层装置接收用于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并且指示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此外,在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从该终端或上层装置接收用于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并且完成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可以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示例性基本模式2>
图20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基本模式2。参考图20,管理装置110包括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维护模式设定单元111、至少指示在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激活系统)和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1)上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待机系统)之间进行系统切换的系统切换控制单元115,和在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移动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2)并且被切换以用作待机系统后,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的维护模式解除单元114。
系统切换控制单元115可以包括:传送用于将系统切换至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激活系统)的指示的系统切换指示传输单元112,以及从变为激活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接收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切换至待机系统并且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切换到激活系统的完成通知的系统切换完成接收单元113。
例如,管理装置110可以构成图1中的NFV-MANO。在图20中,可以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来实现对应于各个单元的一部分或全部处理的各个功能。
例如,即使当使用不具有实时迁移功能的虚拟机时,基本模式2也能在无需服务中断的情况下实现系统切换。
基本模式2可以包括控制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并且包括维护模式设定单元和维护模式解除单元的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
将用于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和用于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的发送源可以是终端或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的上层装置。
基于来自该终端或上层装置的请求,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110可以执行通过使用维护模式设定单元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以及通过使用维护模式解除单元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上层装置可以是执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管理和集成的编排器(NFV编排器)或管理虚拟网络功能(VNF)的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110可以从终端、经由编排器(NFV编排器)或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接收用于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110可以从终端、经由编排器(NFV编排器)或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接收用于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110在接收到由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传送的故障通知后,可以直接或经由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将该故障通知传送到编排器(NFV编排器)。此外,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110可以接收用于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该请求的发送源为编排器(NFV编排器)。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110在接收到由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传送的故障通知后,可以将该故障通知发送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此外,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110可以接收用于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该请求的发送源为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
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可以包括系统切换指示传输单元和系统切换完成接收单元。此外,在从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接收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已经转变为维护模式的通知后,虚拟网络功能管理装置(VNFM)可以传送系统切换指令。
在从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接收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0)已经转变为维护模式的通知后,该终端可以作为系统切换指令传输单元,传输系统切换指令。此外,该终端可以作为系统切换完成接收单元,接收系统切换完成通知。
根据基本模式2的系统构成可以包括:控制在其上执行虚拟机的执行基础架构(NFVI)的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的上层装置以及终端。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和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和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可以分别形成激活和待机系统的冗余结构。
在从终端或上层装置接收到用于将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后,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可以将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并且将该转变告知上层装置或终端。
上层装置或终端可以指示在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与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之间进行系统切换。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可以接收表示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已经切换到待机系统并且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切换到激活系统的系统切换完成通知。在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执行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VIM)可以解除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在下文中,将不应用上述基本模式1或2的相关技术描述为参考示例。
<参考示例1>
图3示出根据假定的第一示例(参考示例1)的顺序。在图3中,终端(EMS,OSS等)、编排器、VNFM、VIM、NFVI0和NFVI1分别对应于图5中的终端40、编排器11、VNFM 12、VIM 13、NFVI0 31和NFVI1 32。为便于描述,图3中的顺序包括顺序编号。
根据图3的参考示例1,VIM指示VDU0从NFVI0移动(实时迁移)到NFVI1(1)。
VDU0移动到NFVI1(2)。接着,VDU0将移动的完成通知(实时迁移的完成通知)发送到VIM(3)。接着,执行NFVI0的维护(4)。
图3所示的技术不能被应用于不支持实时迁移的VDU,实时迁移是在基本上不完全停止VM的情况下将激活虚拟机(VM)移动到另一物理机(服务器)等的技术。即,除非VDU支持实时迁移,通过图3中的实时迁移的滚动更新是不可能的。
此外,在上述NFV规范中,未清楚地定义实时迁移中各个VIM和NFVI之间的协作。
此外,VM从维护目标NFVI0移动(实时迁移)到NFVI1花费时间。特别地,其存储内容被频繁变更的VM为实时迁移花费时间。
此外,根据图3的方法,在当VDU从维护目标NFVI0移动到NFVI1时的期间,将新生成的VM分配给维护目标NFVI0。这是因为当分配VM时,存在具有可用资源的维护目标NFVI(图3中的NFVI0)能被选择为VM分配目标的可能性。
<参考示例2>
接着,将描述除本发明外暂时假定的第二示例(参考示例2)。图4示出根据(上述NPL 1中未公开的)参考示例2的顺序。在图4中,终端(EMS,OSS等)、编排器、VNFM、VIM、NFVI0、NFVI1和NFVI2分别对应于图6中的终端40、编排器11、VNFM 12、VIM 13、NFVI0 31、NFVI1 32和NFVI1 33。
在图4中,具有作为其执行基础架构的NFVI0的VDU0为激活系统(Act),以及具有作为其执行基础架构的NFVI1的VDU1为待机系统(SBY),二者构成双重系统。如果在激活系统(Act)中检测到故障,执行将初始激活和待机系统分别切换到待机和激活系统的系统切换。
作为系统切换的结果,具有作为其执行基础架构的NFVI1的VDU1变为激活系统。接着,例如,在检测到NFVI0或VDU0的故障时,启动修复。作为该修复,可以执行自动修复功能(自动故障重构),其中,当检测到故障时,在其他硬件上,自动地重启虚拟机(VM)。作为修复的结果,VDU0从NFVI0移动到NFVI2,并且被用作待机系统(SBY)。
然而,图4中的参考示例2具有下述问题。
-在从VDU0出现故障,直到VDU1切换为激活系统(ACT)的时间间隔中,由VDU0/VDU1的集合引起服务中断。
-此外,直到修复VDU0、将VDU0移动到NFVI2并且将VDU0切换到待机系统(SBY)为止,仅通过VDU1执行单一操作(不能维护通过双重等实现的冗余)。
-此外,在上述NFV规范等中,未清楚地定义如在图4的顺序中的VIM和NFVI之间的协作。
<示例性实施例1>
图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的系统构成。终端40可以是EMS(网元管理系统)、OSS、维护终端等。由此,终端40被表示为图5中的“终端(EMS,OSS等)40”。在后续图中,将以相同的方式表示终端40。参考数字10表示NFV MANO 10(见图1),11表示NFV编排器(NFVO),12表示VNF管理器(VNFM),13表示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20表示VNF,以及21表示VDU0。VDU0的执行基础架构(基础架构)为NFVI0 31。
图5中的示例性实施例1对应于上述示例性基本模式1,以及VDU0 21具有实时迁移功能。
在图5中,例如,连接元件的线仅是示例性表示。例如,NFVO 11、VNFM 12和VIM 13连接到终端(EMS,OSS等)40,并且单独地发送和接收信号(信息)(NFVO 11、VNFM 12和VIM13未共同连接到单一点处的公用信号线)。此外,当NFVI0和NFVI1的每一个连接到VIM 13时,NFVI0和NFVI1未共同地连接到单一点或相互连接。这对图6的相应表示也同样成立。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的基本操作>
图7示出根据图5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1的基本操作顺序。在图7及后续顺序中,按其名称引用图5中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元件的参考数字。此外,顺序包括顺序编号。
参考图7,VIM将需要维护的NFVI0从正常模式转变(切换)到维护模式(1)。
VIM可以从上层NFV编排器(NFVO)(将称为“编排器”)、终端等获得有关NFVI需要维护的信息。在该步骤中,VIM将表示维护模式的标志信息中的“ON”设定为有关维护目标NFVI的状态的信息。VIM从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从VM被分配的选择候选中移除)。即,VIM对NFVI不执行各种设定控制处理等(即正常模式中的设定或控制处理)。当NFVI处于维护模式时,VIM不在NFVI上执行设定或控制操作(处于禁用状态),诸如VIM在正常模式NFVI执行的分配VM。
VIM指示NFVI上的VDU0需要维护(在这种情况下,NFVI0设定在维护模式),以执行到NFVI1的实时迁移(2)。
VDU0执行从NFVI0移动(实时迁移)到NFVI1(3)。
在移动到NFVI1后,VDU0将实时迁移完成通知发送到VIM(4)。
接着,执行对NFVI0的维护。该维护可以是通过使用例如用于NFVI的故障管理维护工具执行的自动维护。替选地,可以手动地执行维护。
在完成对NFVI0的维护后,VIM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例如,VIM可以在表示维护模式的标志信息中设定“OFF”。NFVI0从维护模式恢复到正常模式,以及VIM能够在NFVI0上执行各种设定控制处理(处于启用状态)。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通过从NFVI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例如,在当VDU0从NFVI0移动到NFVI2时的期间,不将新的VM分配给NFVI0。由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不影响除VDU0外的任何一个VDU。
<示例性实施例1-1>
图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1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1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5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1,通过维护工程师在终端上的操作等,将指令发布到使NFVI0转变(切换)到维护模式的VIM。终端可以是维护管理系统(终端),诸如EMS,OSS或诸如外部监控装置的节点。
参考图8,经由编排器,来自终端(Terminal)的操作等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传送到VIM(1)。响应该请求,VIM使(受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转变为维护模式(2)。此外,该终端将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传送到VIM(7)。响应于该请求,VIM解除(受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的维护模式(8)。由于该顺序中的其他处理与图7的其他处理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1,从待执行的各种处理的NFVI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根据其结果,使得处于维护的NFVI0可以避免影响除VDU0外的任何一个VDUs。
此外,不通过VIM的自动处理来执行将NFVI0设定到维护模式。例如,响应来自外部(终端或诸如未示出的监控装置的节点)的请求,使NFVI转变为维护模式(就此而言,NVF规范没有定义)。
<示例性实施例1-2>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2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2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5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示例性实施例1-2不同于示例性实施例1-1之处在于通过维护工程师在终端(Terminal)(或外部节点)上的操作等,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2,经由编排器,将指令发布到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VIM。
参考图9,通过在终端(Terminal)(或外部节点)上的操作,经由编排器,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响应于该请求,VIM使(受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转变(切换)到维护模式(2)。通过终端(Terminal)(或外部节点)上的操作,经由编排器,将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响应于该请求,VIM解除(受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的维护模式(8)。由于该顺序中的其他处理与图7的其他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2,从用于各种处理的NFVI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根据其结果,使得处于维护的NFVI0可以避免影响除VDU0外的任何一个VDU。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2,经由编排器,执行VIM控制,由此在编排器上,将来请求从外部统一到MANO。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2,代替来自终端(Terminal)的指令,通过使用预留处理等,编排器能变为向VIM发出指令的起始点。
<示例性实施例1-3>
图10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3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3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5所示的基本系统相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3,对NFVI0进行维护原因假定为在NFVI0中发生故障。从VIM直接将来自NFVI0的故障通知告知编排器,以及从编排器直接将维护模式转变请求传送到VIM。
更具体地说,参考图10,当在NFVI0中发生故障时,来自NFVI0的故障通知(NFVI0)被发送到VIM(1)。
VIM将故障通知(NFVI0)发送到编排器(2)。
编排器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传送到VIM(3)。直到对NFVI0进行维护(8)为止的后续处理与根据图7中的示例性实施例1相同。
在对NFVI0进行维护(8)后,NFVI0将故障恢复通知传送到VIM(9)。
VIM将故障恢复通知传送到编排器(10)。
编排器将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传送到VIM(11)。
响应于该请求,VIM解除(受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的维护模式(12)。该顺序中的其他处理与图7的其他处理相同,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3,从用于待执行的各种处理的NFVI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由此,使得处于维护中的NFVI0可以避免影响除VDU0外的任何一个VDU。
此外,受NFVI0中的故障发生触发,通过将编排器作为起始点,还可以执行VIM控制,而不必经过终端。
可以将NFVI0的故障通知传送到终端,并且终端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传送到VIM。
<示例性实施例1-4>
图11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5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如在示例性实施例1-3中,对NFVI0进行维护的原因被假定为NFVI0中出现故障。然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经由VNFM向编排器发送NFVI0的故障通知。将来自编排器的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此外,经由VNFM,将来自VIM的故障恢复通知发送到编排器,并且将来自编排器的维护模式解除请求发送到VIM。
更具体地说,参考图11,当在NFVI0中发生故障时,将来自NFVI0的故障通知(NFVI0)发送到VIM(1)。
VIM经由VNFM,将故障通知(NFVI0)发送到编排器(2)。
编排器(不经由VNFM),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3)。直到对NFVI0进行维护(8)为止的后续处理与根据图7中的示例性实施例1的处理相同。
在对NFVI0进行维护(8)后,将来自NFVI0的故障恢复通知发送到VIM(9)。
VIM经由VNFM,将故障恢复通知传送到编排器(10)。
编排器(不经由VNFM),将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1)。
响应于该请求,VIM解除(受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的维护模式(12)。该顺序中的其他处理与图7的处理相同,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从用于待执行的各种处理的NFVI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由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可以避免影响除VDU0外的任何VDU。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还可以受NFVI0中发生故障触发,通过作为起始点的编排器,在不经过终端的情况下,执行VIM控制。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可以将NFVI0的故障通知终端,例如,通过维护工程师(或外部节点)的操作,可以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4,从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由此,维护模式中的NFVI0可以避免影响除VDU0外的任何VDU。
<示例性实施例1-5>
图12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5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5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5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5,通过维护工程师等在终端(或外部节点)上的操作,经由VNFM,将指令发送到VIM,并且VIM使NFVI0转变(切换)到维护模式。
参考图12,终端(Terminal)经由VNFM,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
响应于该请求,VIM将(受该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转变为维护模式(2)。
此外,经由VNFM,将来自终端、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7)。响应于该请求,VIM解除(由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的维护模式(8)。由于该顺序中的其他处理与图8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5,从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由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可以避免影响除VDU0外的任何VDU。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5,由于经由VNFM,执行VIM控制,因此可以协同EMS,VNFs等的操作/事件,调用维护模式切换顺序。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5,代替来自终端的指令,使用预留处理等,VNFM能变为将指令(维护模式转变/解除请求)发布到VIM的起始点。
<示例性实施例1-6>
图13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6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6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5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6,将NFVI0的故障通知从VIM发送到VNFM,并且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从VNFM发送到VIM。将故障恢复通知从NFVI0发送到VNFM,并且还经由VNFM,将维护模式解除请求从VNFM发送到VIM。
更具体地说,参考图13,当在NFVI0中发生故障时,将来自NFVI0的故障通知(NFVI0)发送到VIM(1)。VIM将故障通知(NFVI0)发送到VNFM(2)。
VNFM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3)。
VIM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4)。直到对NFVI0进行维护(8)为止的后续处理与根据图7中的示例性实施例1的处理相同。
在对NFVI0进行维护(8)后,NFVI0将故障恢复通知发送到VIM(9)。
VIM将故障恢复通知发送到VNFM(10)。
VNFM将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1)。响应于该请求,VIM解除(受该VIM管理的)NFVI0的状态的维护模式(12)。该顺序中的其他处理与图7的处理相同,将省略其描述。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6,从用于待执行的各种处理的NFVI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0。由此,NFVI0可以避免影响除VDU0外的任何VDU。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1-6,当NFVI0中发生故障时,通过作为起始点的VNFM,在不经由终端的情况下,执行VIM控制。
<示例性实施例2>
图6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的系统构成。如在示例性实施例1中,终端(Terminal)40可以是EMS、OSS、维护终端等。参考数字10表示NFV MANO(见图1),11表示编排器(NFVO),12表示VNF管理器(VNFM),13表示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20表示VNF,21和21分别表示VDU0和VDU1。在图6中,为VDU0和VDU1提供NFVI0 31和NFVI1 32,作为它们各自的执行基础架构(虚拟化基础架构)。
示例性实施例2对应于上述示例性基本模式2。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在作为维护目标的NFVI0上的激活系统的VDU0和NFVI1上的待机系统的VDU1之间,执行系统切换。此外,在移动到NFVI2后,将VDU0设定为待机系统。如在示例性实施例1中一样,即使当虚拟机(VM)不具有实时迁移功能时,示例性实施例2也能实现无服务中断。
尽管为便于描述,图6示出包括激活和待机系统的双重结构。示例性实施例2当然适用于N重结构、N+1冗余结构等。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的基本操作>
图14示出根据图6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操作顺序。在图14及后续顺序中,按它们的名称引用图6中的元件,以及将省略元件的参考数字。此外,顺序包括顺序编号。
参考图14,VIM将需要维护的NFVI0转变(切换)到维护模式(1)。在该步骤中,VIM将表示维护模式的标志信息中的“ON”设定为关于作为维护目标的NFVI1的状态的信息。VIM从选择目标中移除处于维护模式的NFVI1(从VM被分的NFVIs候选中移除)。即,不执行从VIM到NFVI的各种设定控制处理等(正常模式中的设定或控制处理)。
VIM通知VNFM容纳VDU0的NFVI0已经被转变为维护模式(2)。
VNFM将用于在形成双重结构的VDU0和VDU1之间的维护系统切换的指令发送到VDU0(3)。
接着,执行系统切换(4),并且VDU1和VDU0被分别转变为激活系统(ACT)和待机系统(SBY)。
激活系统(ACT)的VDU1将维护系统切换完成通知发送到VNFM(5)。
通过手动修复或移动待机系统的VDU0,VDU0被移动到NFVI2(6)。
执行NFVI0的维护(7)。
接着,VIM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8)。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当执行NFVI0上的维护(7)时,NFVI1上的VDU1作为激活系统操作,并且NFVI2上的VDU0作为待机系统执行待机操作。即,即使当执行NFVI0的维护(7)时,由激活和待机系统形成的双重系统工作。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不同于参考图4所述的参考示例2,在当执行经由VDU0/VDU1的集合的系统切换时期间,无服务中断。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直到正好在执行系统切换前,激活系统的VDU0操作(提供服务)。例如,通过基于热待机,执行系统切换,待机系统的VDU1立即切换到激活系统并且接管曾经为激活系统的VDU0的处理。此外,在对NFVI0进行维护(7)期间,VDU1和VDU0充当激活和待机系统的双重系统。
相反,根据参考图4所述的参考示例2,在对NFVI0进行维护(1)期间,激活系统的VDU0不操作,导致服务中断,并且双重系统不工作。此外,NFVI1上的VDU0成为待机系统。根据参考示例2,当在激活系统中检测到故障时,待机系统的VDU1被转变为激活(ACT)系统。然而,直到在NFVI0或VDU0中检测到故障时启动修复为止,VDU0被移动到NFVI2,并且VDU0开始作为待机系统,执行仅通过作为新的激活系统的VDU1的单系统操作(双重系统不能操作)。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通过人工修复(根据故障的人工重构)(或将VDU0移动到NFVI2),不需要故障检测处理时间。由此,单系统操作时间(仅在激活系统的VDU1操作时的期间的时间)短。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2,以集中方式,由VNFM管理整个顺序。
<示例性实施例3>
图15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3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3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6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在图15中,按它们的名称引用图6中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元件的参考数字。每一顺序具有分配的顺序编号。
参考图15,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终端(EMS,OSS等)、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发送维护模式转变请求。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1-2,1-3,1-4等中,已经描述了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是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形。由此,取决于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为终端、编排器还是VNFM,示例性实施例3能被分别开发成示例性实施例3-1,3-2,3-3等。然而,在此仅为了简化,将这些实施例统称为示例性实施例3。
由于该顺序中,直到对NFVI0进行维护(8)为止的后续处理与图14的处理相同,将省略其描述。
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将维护模式解除请求发送到VIM。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3,通过人工修复(或移动VDU),不需要故障检测处理时间。由此,仅有单系统操作时期间的时间短。此外,VNFM能以集中方式,管理整个顺序。如在示例性实施例2中,通过VDU0/1的集合,没有服务中断。
<示例性实施例4>
图16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6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在图16中,按它们的名称引用图6中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元件的参考数字。此外,每一顺序被给定顺序编号。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2和3,VIM通知VNFM容纳VDU0的NFVI0已经被转变为维护模式,并且VNFM按集中方式管理相关顺序。相比之下,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VIM通知编排器NFVI0已经被转变为维护模式,并且编排器以集中方式管理相关顺序。
参考图16,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是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
VIM将NFVI0转变(切换)到维护模式(2)。
VIM通知编排器容纳VDU0的NFVI0已经被转变为维护模式(3)。
编排器通过将VM移动准备请求传送到VNFM,请求VNFM准备移动虚拟机(VM)(4)。
在接收到VM移动准备请求时,VNFM将用于在形成双重结构的VDU0和VDU1之间的维护系统切换的指令发送到VDU0(5)。
接着,执行系统切换(6),并且VDU1和VDU0分别被转变为激活系统(ACT)和待机系统(SBY)。
激活系统(ACT)的VDU1将维护系统切换的完成通知发送到VNFM(7)。
VNFM将VM移动准备的完成通知发送到编排器(8)。
通过人工修复或移动待机系统的VDU,使VDU0移动到NFVI2(9)。
执行NFVI0的维护(10)。
作为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的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将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1)。
VIM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12)。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不同于参考图4所述的参考示例2,通过VDU0/VDU1的集合,没有服务中断。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通过人工修复(或移动VDU),不需要故障检测处理时间。由此,单系统操作时间短。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4,编排器能以集中方式管理整个顺序。
<示例性实施例5>
图17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6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在图17中,按它们的名称引用图6的元件,将省略元件的参考数字。此外,每一顺序被给定顺序编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5,例如,通过终端上的操作,NFV-MANO中的编排器以集中方式管理整个顺序。
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被发送到VIM(1)。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为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1-2,1-3,1-4等中已经描述了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为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形。由此,取决于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为终端、编排器还是VNFM,示例性实施例5能被开发成示例性实施例5-1,5-2,5-3等。然而,仅为了简化起见,这些实施例能统称为示例性实施例5。
VIM将NFVI0转变(切换)到维护模式(2)。
VNFM通知终端有关需要移动的VM的信息(4)。
终端将用于在形成双重结构的VDU0和VDU1之间的维护系统切换的指令发送到VDU0(5)。
接着,执行系统切换(6),并且VDU1和VDU0分别被转变为激活系统(ACT)和待机系统(SBY)。
激活系统(ACT)的VDU1将维护系统切换的完成通知发送到终端(7)。在该步骤中,VDU1可以经由VIM、VNFM和编排器中的至少一个,传送通知。替选地,VDU1可以例如经由连接到终端的另一通信网络(而不经由NFV-MANO),传送该通知。
终端将VM移动指令发送到编排器(8)。
通过人工修复或移动待机系统的VDU,将VDU0移动到VFVI2(9)。
执行NFVI0的维护(10)。
编排器将VM移动完成通知发送到终端(11)。
作为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的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将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2)。
VIM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13)。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5,不同于参考图4所述的参考示例2,通过VDU0/VDU1的集合,没有服务中断。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5,通过人工修复(或移动VDU),不需要故障检测处理时间。由此,当仅有激活系统的单个VDU1操作时期间的时间短。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5,通过终端上的操作,编排器能以集中方式,管理整个顺序。
<示例性实施例6>
图1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的操作顺序。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的基本系统构成与图6所示的基本系统构成相同。在图18中,按它们的名称引用图6中的元件,并且将省略元件的参考数字。此外,每一顺序被给定顺序编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例如,通过终端上的操作,NFV-MANO中的编排器以集中方式管理整个顺序。
将用于使NFVI0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为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1-2,1-3,1-4等中,已经描述了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是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的情形。由此,取决于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为终端、编排器还是VNFM,示例性实施例6能被分别开发成示例性实施例6-1,6-2,6-3等。然而,仅为了简化,将这些情形统称为示例性实施例6。
VIM将NFVI0转变(切换)到维护模式(2)。
VNFM将有关需要移动的VM的信息通知终端(4)。
终端将用于在形成双重结构的VDU0和VDU1之间的维护系统切换的指令发送到VDU0(5)。
接着,执行系统切换(6),以及VDU1和VDU0分别被转变为激活系统(ACT)和待机系统(SBY)。
激活系统(ACT)的VDU1将维护系统切换的完成通知发送到终端(7)。在该步骤中,VDU1可以经由VIM、VNFM和编排器中的至少一个,传送该通知。替选地,VDU1可以例如经由连接到该终端的另一通信网络(不是经由NFV-MANO),传送该通知。
终端将VM移动指令发送到VNFM(8)。
通过人工修复或移动待机系统的VDU,VDU0被移动到NFVI2(9)。
执行NFVI0的维护(10)。
VNFM将VM移动完成通知发送到终端(11)。
作为维护模式转变请求的发送源的终端、编排器和VNFM中的任何一个将用于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发送到VIM(12)。
VIM解除NFVI0的维护模式(13)。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如在示例性实施例2中并且不同于参考图4所述的参考示例2,通过VDU0/VDU1的集合,没有服务中断。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通过人工修复(或移动VDU),不需要故障检测处理时间。由此,单系统操作时间短。
此外,根据示例性实施例6,通过终端上的操作,NVFM能以集中方式管理整个顺序。
尽管示例性实施例2至6将双重结构(单激活系统和单待机系统)用作冗余结构,但这些实施例当然适用于N+1冗余结构。
上述PTL和NPL中的每一个的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以供参考。在本发明的整个公开内容(包括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并且基于本发明的基本技术原理,示例性实施例和示例的变形和调整是可能的。各个公开元件的各种组合和选择(包括权利要求、示例、附图等中的元件)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是可能的。即,本发明当然包括根据包括权利要求和技术原理的整个公开内容,能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的各种变形和修改。
能够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描述如下,但不限于此。
(附录1)
一种管理装置,包括:
维护模式设定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将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转变为维护模式;
移动控制单元,所述移动控制单元至少指示所述维护模式中的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以及
维护模式解除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2)
根据附录1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管理装置构成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
其中,将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和用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请求的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管理装置(VIM)的发送源为终端、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编排器(NFVO)或管理虚拟网络功能的虚拟网络功能(VNF)管理单元(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器:VNFM),以及
其中,基于来自所述发送源的请求,执行通过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和通过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至少一个。
(附录3)
根据附录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终端为维护终端、EMS(网元管理系统)或OSS(操作支持系统)。
(附录4)
根据附录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和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终端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
(附录5)
根据附录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经由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和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中的至少一个,从所述终端接收用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请求。
(附录6)
根据附录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将从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传输的故障通知直接或经由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通知给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以及
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所述请求的发送源为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
(附录7)
根据附录6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所述请求的发送源为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
(附录8)
根据附录1至7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移动控制单元包括:
移动指令传输单元,所述移动指令传输单元将用于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的指令传送到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以及
移动完成接收单元,所述移动完成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的完成通知。
(附录9)
一种管理装置,包括:
维护模式设定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
系统切换控制单元,所述系统切换控制单元至少指示在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与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之间的系统切换,以及
维护模式解除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10)
根据附录9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系统切换控制单元包括:
系统切换指令传输单元,所述系统切换指令传输单元将用于在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和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之间进行系统切换的指令传送到激活系统中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以及
系统切换完成接收单元,所述系统切换完成接收单元从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接收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切换到待机系统以及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切换到激活系统的完成通知。
(附录11)
根据附录10所述的管理装置,
其中,在所述系统切换完成接收单元接收到完成系统切换的通知后,当待机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已经移动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时并且当已经完成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时,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12)
根据附录10或11所述的管理装置,包括: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为控制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s)的管理装置并且包括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和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
其中,将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和用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请求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的发送源为终端或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的上层装置,以及
其中,基于来自所述终端或上层装置的请求,执行通过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和通过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附录13)
根据附录1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上层装置为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编排器:NFVO)或管理虚拟网络功能的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管理器:VNFM)。
(附录14)
根据附录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经由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或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从终端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
(附录15)
根据附录14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经由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或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从终端接收用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请求。
(附录16)
根据附录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当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从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接收故障通知时,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将所述故障通知直接或经由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发送到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以及
其中,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所述请求的发送源为所述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
(附录17)
根据附录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当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从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接收故障通知后,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将所述故障通知发送到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以及
其中,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VIM)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所述请求的发送源为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
(附录18)
根据附录16或17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包括:
所述系统切换指令传输单元和所述系统切换完成接收单元,以及
其中,当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告知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时,所述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单元(VNFM)发送所述系统切换指令。
(附录19)
根据附录1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当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告知所述终端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时,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系统切换指令传输单元发送所述系统切换指令,以及
其中,所述终端作为所述系统切换完成接收单元,接收所述系统切换完成通知。
(附录20)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控制在其上执行虚拟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
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和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以及
终端或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的上层装置,
其中,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从所述终端或上层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将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并且指示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以及
其中,在所述虚拟化部署单元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完成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
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从所述终端或上层装置接收用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请求并且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21)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单元(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装置(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控制在其上执行虚拟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
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和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
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的上层装置;以及
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s)和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s)通过分别用作激活和待机系统,形成冗余结构,
其中,当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从所述终端或所述上层装置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时,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并且将该转变通知所述上层装置或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上层装置或所述终端指示在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与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之间进行系统切换,
其中,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接收表示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已经切换以用作待机系统和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已经切换成激活系统的系统切换完成通知,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移动到所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执行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所述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22)
一种管理方法,包括:
使作为维护目标的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转变为维护模式;
传输用于将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的指令;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的完成通知并且完成维护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23)
一种管理方法,包括:
使作为维护目标的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
传输用于在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与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之间进行系统切换的指令;以及
在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和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切换以分别用作待机和激活系统,待机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移动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完成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24)
根据附录23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向管理装置(VIM)发送用于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和用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的请求中的至少一个的发送源为终端或上层装置,以及
其中,基于来自所述终端或上层装置的请求,至少执行使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和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25)
根据附录24所述的管理方法,其中,
所述上层装置为执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管理和集成的编排器或管理虚拟网络功能(VNF)的虚拟网络功能(VNF)管理器。
(附录26)
一种程序,所述程序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且被配置为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下述的处理:
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
传输将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虚拟化部署单元(VDU)移动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的指令;
接收所述虚拟化部署单元移动到所述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的完成通知;以及
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附录27)
一种程序,所述程序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且被配置为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下述的处理:
使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转变为维护模式;
传输用于在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与第二虚拟化基础架构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之间进行系统切换的指令;
接收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和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VDU1)分别切换到待机和激活系统的完成通知;以及
在待机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VDU0)移动到第三虚拟化基础架构并且完成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后,解除所述第一虚拟化基础架构的维护模式。

Claims (10)

1.一种管理装置,包括:
维护模式设定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使处于正常模式的第一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转变为维护模式,其中,将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从对处于所述正常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执行的虚拟机分配的选择目标中排除;
系统切换控制单元,所述系统切换控制单元至少指示在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与第二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之间进行系统切换,以及
在接收到完成所述系统切换的通知后,并且在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从激活系统切换到待机系统后,从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移动到第三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
使所述第二NFVI上的激活系统的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和所述第三NFVI上的待机系统的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在执行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期间作为双工系统操作;以及
维护模式解除单元,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在对所述第一NFVI的所述维护完成时解除所述第一NFVI的所述维护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装置,包括: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所述VIM控制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并且包括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和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
其中,将用于使所述第一NFVI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和用于解除所述NFVI的所述维护模式的请求中的至少一个发送到所述VIM的发送源是终端或所述VIM的上层装置,其中,所述上层装置是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或管理一个或多个虚拟网络功能VNF的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器VNFM,并且
其中,基于来自所述终端或所述上层装置的所述请求,执行通过所述维护模式设定单元使所述第一NFVI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和通过所述维护模式解除单元解除所述第一NFVI的所述维护模式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VIM经由所述NFVO或所述VNFM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NFVI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请求,所述请求的发送源是所述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所述VIM经由所述NFVO或所述VNFM接收用于解除所述第一NFVI的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请求,所述请求的发送源是所述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当所述VIM从所述第一NFVI接收到故障通知时,所述VIM将所述故障通知直接或经由所述VNFM,发送到所述NFVO,并且
其中,所述VIM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NFVI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请求,所述请求的发送源是所述NFVO。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在从所述第一NFVI接收到故障通知后,所述VIM将所述故障通知发送到所述VNFM,以及
其中,所述VIM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NFVI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请求,所述请求的发送源是所述VNF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装置,其中,
当通知所述VNFM所述第一NFVI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时,所述VNFM发送所述系统切换指令。
8.一种网络管理系统,包括:
虚拟化基础架构管理器VIM,所述VIM控制在其上执行一个或多个虚拟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
第一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第二NFVI和第三NFVI;
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NFVO;以及
虚拟网络功能管理器VNFM;以及
终端,
其中,所述第一NFVI上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和所述第二NFVI上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分别形成激活和待机系统的冗余结构,
其中,在从所述终端、所述NFVO或所述VNFM接收用于使所述第一NFVI转变为维护模式的请求时,所述VIM使处于正常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转变为所述维护模式,其中,将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从对处于所述正常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执行的虚拟机分配的选择目标中排除,并且将通知发送到所述NFVO、所述VNFM或所述终端,
其中,所述NFVO、所述VNFM或所述终端指示在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上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与所述第二NFVI上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之间进行系统切换,
其中,在由所述NFVO、所述VNFM或所述终端接收到表示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切换到待机系统和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切换到激活系统的系统切换完成通知时,并且
在处于所述维护模式中的所述第一NFVI上的待机系统的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移动到所述第三NFVI后,
使所述第二NFVI上的激活系统的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和所述第三NFVI上的待机系统的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在执行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期间作为双工系统操作,并且其中,
在执行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后,
响应于来自所述NFVO、所述VNFM或所述终端的用于解除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模式的请求,所述VIM解除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模式。
9.一种管理方法,包括:
使处于正常模式的第一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转变为维护模式,其中,将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从对处于所述正常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执行的虚拟机分配的选择目标中排除;
发送用于在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与第二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之间进行系统切换的指令;以及
在接收到系统切换的完成通知后,并且在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从激活系统切换到待机系统后,从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移动到第三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
使所述第二NFVI上的激活系统的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和所述第三NFVI上的待机系统的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在执行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期间作为双工系统操作,并且
在完成所述第一NFVI的所述维护后,解除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模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中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并且被配置为使计算机执行包括下述的处理:
使处于正常模式的第一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转变为维护模式,其中,将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从对处于所述正常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执行的虚拟机分配的选择目标中排除;
传输用于在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上的激活系统的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与第二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上的待机系统的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之间进行系统切换的指令;
接收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和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分别切换到待机和激活系统的完成通知;以及
在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从激活系统切换到待机系统后,从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移动到第三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架构NFVI,
使所述第二NFVI上的激活系统的所述第二虚拟化部署单元和所述第三NFVI上的待机系统的所述第一虚拟化部署单元在执行处于所述维护模式的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期间作为双工系统操作,并且
在完成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后,解除所述第一NFVI的维护模式。
CN201680007558.XA 2015-01-27 2016-01-26 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装置、系统、管理方法及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9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13737 2015-01-27
JP2015013737 2015-01-27
PCT/JP2016/052103 WO2016121728A1 (ja) 2015-01-27 2016-01-26 ネットワーク機能仮想化管理およびオーケストレーション装置とシステムと管理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9709A CN107209709A (zh) 2017-09-26
CN107209709B true CN107209709B (zh) 2021-02-05

Family

ID=56543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0755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9709B (zh) 2015-01-27 2016-01-26 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装置、系统、管理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9869B2 (zh)
EP (1) EP3252607A4 (zh)
JP (1) JP6528784B2 (zh)
KR (1) KR101924746B1 (zh)
CN (1) CN107209709B (zh)
CA (1) CA2975071C (zh)
WO (1) WO20161217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7025A (zh) * 2015-01-16 2016-08-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告警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044142B2 (en) * 2016-01-08 2021-06-22 Apple Inc. Performance monitoring techniques for virtualized resources
US10362122B2 (en) * 2016-03-21 2019-07-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placing a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in a network service
KR102287280B1 (ko) * 2016-10-13 2021-08-0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기능 가상화 운영 장치 및 방법
US10491567B2 (en) * 2017-03-17 2019-11-2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Dynamic firewall configuration based on proxy container deployment
JP6725062B2 (ja) * 2017-03-29 2020-07-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仮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vim、仮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および仮想ネットワーク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0397132B2 (en) * 2017-04-07 2019-08-2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anting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 life cycle management
JP6987158B2 (ja) * 2017-06-09 2021-12-22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アップグレードを、ホストされるアプリケーション/仮想ネットワーク機能(vnf)と協調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US11003516B2 (en) 2017-07-24 2021-05-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ographical redundancy and dynamic scaling for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CN109756356B (zh) * 2017-11-07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升级方法及装置
KR102505996B1 (ko) * 2017-11-08 2023-03-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가상 머신 프로세서의 원격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8255576B (zh) * 2017-12-08 2021-02-26 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虚拟机热迁移异常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10764115B1 (en) 2018-01-05 2020-09-01 Open Invention Network Llc EMS handling of faults in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components
CN110166503B (zh) * 2018-02-11 2021-1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交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75756B (zh) * 2018-03-13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化网元的部署方法以及装置
WO2020026140A1 (en) 2018-07-30 2020-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achine learning method for adaptive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placement and readjustment
DE112018008119T5 (de) 2018-11-01 2021-08-12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odifizieren einer Ressourcenzuweisung oder einer Strategie in Reaktion auf Steuerungsinformationen von einer virtuellen Netzwerkfunktion
WO2020091776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 response to a service interruption
WO2020138176A1 (ja) * 2018-12-28 2020-07-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監視システム、監視方法およ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CN111385181B (zh) * 2018-12-29 202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例化方法及装置
JP7128419B2 (ja) * 2019-02-14 2022-08-3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二重化運転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12204926B2 (en) * 2019-06-26 2025-01-21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Virtual migration based on operation status
US11288018B2 (en) * 2020-03-25 2022-03-2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ploying a virtual distributed unit on a network device
US11057274B1 (en) * 2020-04-09 2021-07-06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on of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s
US12321823B2 (en) * 2020-04-30 2025-06-03 UiPath, Inc. Machine learning model retraining pipeline for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US11748166B2 (en) * 2020-06-26 2023-09-05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allocation of computing resources prior to preparation of physical assets
JP7409504B2 (ja) * 2020-07-03 2024-01-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仮想化システム、仮想リソース管理装置、仮想リソース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009410A1 (ja) * 2020-07-10 2022-01-13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サーバメンテナンス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509991B2 (ja) * 2020-07-31 2024-07-02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アクセス制御方法、装置及び通信機器
WO2022172060A1 (ja) * 2021-02-12 2022-08-18 ラクテン・シンフォニー・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管理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管理方法
US20230251942A1 (en) * 2021-02-12 2023-08-10 Rakuten Symphony Singapore Pte. Ltd. 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method
US12363063B2 (en) * 2023-12-11 2025-07-15 Arista Networks, Inc. Dynamic implementation and tear-down of hardware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pipelines for a dataflow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4332A1 (ja) * 2011-12-08 2013-06-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仮想計算機の制御方法及び仮想計算機システム
US20140337529A1 (en) * 2013-05-13 2014-11-13 Vmware, Inc. Placing a network device into a maintenance mode in a virtualiz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WO2014208661A1 (ja) * 2013-06-27 2014-12-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仮想マシン配置設計装置及び方法と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5892A (ja) 2000-08-09 2002-02-2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法及び仮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システム
JP4479930B2 (ja) * 2007-12-21 2010-06-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ノードシステム、サーバ切換え方法、サーバ装置、データ引き継ぎ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739287A (zh) * 2008-11-13 2010-06-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管理虚拟机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US9489222B2 (en) 2011-08-24 2016-11-08 Radware, Ltd. Techniques for workload balancing among a plurality of physical machines
US8990371B2 (en) 2012-01-31 2015-03-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connecting data centers for migr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CN102972010B (zh) * 2012-08-17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云环境下虚拟应用双机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36754B1 (en) * 2013-01-11 2020-12-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for a network device
US9619258B2 (en) 2013-01-21 2017-04-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ive virtual machine mig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WO2014208538A1 (ja) * 2013-06-25 2014-12-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と装置と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WO2015135611A1 (en) 2014-03-10 2015-09-17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Notification about virtual machine live migration to vnf manager
US9465704B2 (en) * 2014-03-26 2016-10-11 Vmware, Inc. VM availability during management and VM network failures in host computing systems
US9558082B2 (en) * 2014-03-28 2017-01-31 Vmware, Inc. VM availability during migration and VM network failures in host computing systems
WO2015146374A1 (ja) * 2014-03-28 2015-10-0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仮想化資源管理ノード及び仮想マシン移行方法
US10044795B2 (en) * 2014-07-11 2018-08-07 Vmwar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ck deployments for 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20160077854A1 (en) * 2014-09-12 2016-03-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xpediting host maintenance mode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9442742B2 (en) * 2014-09-18 2016-09-13 Arista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device maintenance
US9594649B2 (en) * 2014-10-13 2017-03-1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twork virtualization policy management system
US10725883B2 (en) * 2015-08-05 2020-07-28 Vmware, Inc. Externally triggered maintenance of state inform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for high availablity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4332A1 (ja) * 2011-12-08 2013-06-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仮想計算機の制御方法及び仮想計算機システム
US20140337529A1 (en) * 2013-05-13 2014-11-13 Vmware, Inc. Placing a network device into a maintenance mode in a virtualiz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WO2014208661A1 (ja) * 2013-06-27 2014-12-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仮想マシン配置設計装置及び方法と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FV ETSI ISG.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sation(NFV) *
Resiliency Requirements.《ETSI GS NFV-REL 001》.2015,第38-59页,图15,图17,图21,图23,图28-3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975071C (en) 2021-03-23
WO2016121728A1 (ja) 2016-08-04
US20180011730A1 (en) 2018-01-11
JP6528784B2 (ja) 2019-06-12
EP3252607A1 (en) 2017-12-06
CN107209709A (zh) 2017-09-26
CA2975071A1 (en) 2016-08-04
US11099869B2 (en) 2021-08-24
JPWO2016121728A1 (ja) 2017-11-09
EP3252607A4 (en) 2018-08-29
KR20170107532A (ko) 2017-09-25
KR101924746B1 (ko) 2019-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9709B (zh) 网络功能虚拟化管理和编排装置、系统、管理方法及程序
CN111698112B (zh) 一种容器化虚拟网络功能vnf的资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09710B (zh) 节点系统、服务器设备、缩放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6657173B (zh) 一种nfv架构下软件升级中的业务迁移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10140112B2 (en) Update management system and update management method
US10644952B2 (en) VNF fail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093296B2 (en) System, virtualization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irtualiz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gram
JP6197100B2 (ja) 仮想化資源管理ノード及び仮想マシン移行方法
WO2016121834A1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能仮想化管理方法とシステムと装置とプログラム
US96348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enant redundancy
EP4002811A1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786843B (zh) 一种流量采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450072B2 (ja) 仮想化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ビス配備方法及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2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