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6943082A - 电子设备、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43082A
CN106943082A CN201710202272.3A CN201710202272A CN106943082A CN 106943082 A CN106943082 A CN 106943082A CN 201710202272 A CN201710202272 A CN 201710202272A CN 106943082 A CN106943082 A CN 106943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electronic equipment
storing apparatus
air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22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通
张振启
刘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022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4308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943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43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A47L9/165Construction of inl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8Liquid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气流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控制气体经过所述进气口进入到所述壳体内;容纳装置,用于容纳被气体携带进入到所述壳体内的液体和/或固体;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使经过第一进气口的气体具有第一携带能力,并能够使经过第二进气口的气体具有第二携带能力。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多种不同的携带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种类的液体和/或固体,采用不同的携带能力来针对性的进行吸取,令电子设备的工作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能够吸取物体的一种电子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例如吸尘器,其是一种能够吸取地板上液体和/或固体(垃圾)的智能家用电器。吸尘器的壳体上开设有吸尘口,壳体内设置有风机,风机运行时能够通过吸尘口从外界向壳体内吸入空气,当吸尘器在地板上行走时,风机通过靠近地板的吸尘口抽吸空气,从而将地板上的废物一同吸入到位于壳体内的废物收集装置中,实现对地板的清洁。
但是,现有的吸尘器,针对密度较小的垃圾,例如纸屑、头发等,能够轻松的吸入到壳体内部,而对于一些密度较大的垃圾,例如玻璃碴、订书针等,则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将其有效、干净的去除,令吸尘器的工作效果受到了影响。
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吸尘器的工作效果,已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电子设备可以以不同的携带能力更具有针对性的吸取多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令电子设备的工作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
气流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控制气体经过所述进气口进入到所述壳体内;
容纳装置,用于容纳被气体携带进入到所述壳体内的液体和/或固体;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使经过第一进气口的气体具有第一携带能力,并能够使经过第二进气口的气体具有第二携带能力。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为同一所述进气口,所述容纳装置通过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经过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气通道进入到所述容纳装置内;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并能够依据控制指令改变所述进气口的截面积;
其中,通过所述进气口截面积的切换,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具有所述第一携带能力或所述第二携带能力。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进气口至少包括截面积不同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所述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经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或者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进入到所述容纳装置内;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容纳装置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容纳装置之间,并且能够依据控制指令使所述容纳装置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或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互不连通,通过切换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或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装置的连通,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具有所述第一携带能力或所述第二携带能力。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为同一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所述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进入到所述容纳装置内;
其中,所述气流控制装置为具有多种抽吸模式的一个,或为分别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且具有不同抽吸模式的多个,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能够依据指令使所述容纳装置与多个所述气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连通而实现所述抽吸模式的切换,通过所述抽吸模式的切换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具有所述第一携带能力或所述第二携带能力。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进气口包括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第一容纳装置和第二容纳装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气流控制装置和第二气流控制装置;
并且,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纳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经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一容纳装置内;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容纳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经过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二容纳装置内;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截面积不同,和/或所述第一气流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气流控制装置的抽吸模式不同,通过切换所述第一气流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气流控制装置的启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具有所述第一携带能力或所述第二携带能力。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还包括: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感测靠近气体携带区域的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获得感测数据;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并能够依据所述感测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携带能力和所述第二携带能力的切换。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具有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的气流进口,以及将气流排出所述气流控制装置的气流出口,并且所述气流出口上连接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设置有能够吸收噪音的吸音材料。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吸音材料成型为吸音块,所述吸音块的四周侧壁均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内壁贴合连接,并且允许气体通过的通气孔开设在所述吸音块的中心部位。
一种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获得切换指令;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气流控制装置能控制具有第一携带能力的气体从壳体的第一进气口进入,并将携带的液体和/或固体容纳于容纳装置;
依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气流控制装置能控制具有第二携带能力的气体从所述壳体的第二进气口进入,并将携带的液体和/或固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装置。
优选的,上述切换方法中,获得所述切换指令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传感器采集的感测数据;其中,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靠近气体携带区域的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
依据所述感测数据,产生所述切换指令。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用于吸取液体和/或固体,主要包括壳体、气流控制装置和容纳装置。其中,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口,气流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通过对气体的抽吸控制,使得气体能够经过进气口进入到壳体内,而容纳装置则同样设置在壳体,位于壳体外界的液体和/或固体在气体的携带下,经过进气口进入到壳体内后被收集、容纳在容纳装置中,实现液体和/或固体的存储,并且电子设备还能使气体从第一进气口或第二进气口中进入到壳体内,当气体经过第一进气口时,电子设备对液体和/或固体具有第一携带能力,当气体经过第二进气口时,电子设备对液体和/或固体具有第二携带能力。电子设备在进行工作时,根据需要吸取的液体和/或固体的种类,电子设备控制气体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一者中进入到壳体内,以使电子设备通过对应的携带能力充分的对此种类型的液体和/或固体进行吸取,当需要吸取的液体和/或固体的种类发生变化时,电子设备控制气体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另一者中进入到壳体内,以改变对液体和/或固体的携带能力,进而使得种类改变后的液体和/或固体也可以被充分的吸取干净。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多种不同的携带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种类的液体和/或固体,采用不同的携带能力来针对性的进行吸取,令电子设备的工作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5分别为电子设备不同设置方式的原理图;
图6为气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气流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图8为吸音块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8中:
1-壳体,2-进气口,3-气流控制装置,4-容纳装置,5-进气通道,6-动力轮,7-导向轮,8-出气通道,9-吸音块,10-通气孔;
21-第一进气口,22-第二进气口,31-第一气流控制装置,32-第二气流控制装置,41-第一容纳装置,42-第二容纳装置,51-第一进气通道,52-第二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电子设备可以以不同的携带能力更具有针对性的吸取多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令电子设备的工作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主要包括:壳体1,此壳体1上至少开设有一个进气口2;设置在壳体1内的气流控制装置3,用于控制气体从进气口2进入到壳体1内,并且气体在进入到壳体1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携带液体和/或固体(后续将其称之为物体)一同经过进气口2进入到壳体1内;容纳装置4,用于容纳被气体携带进入到壳体1内的物体;更重要的是,电子设备能够使经过第一进气口21的气体具有第一携带能力,并能够使经过第二进气口22的气体具有第二携带能力,从而使气体在经过不同的进气口2时,能够更具有针对性的携带不同类型的物体,使电子设备可以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其中,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可以为吸尘器(图1示出的是吸尘器的底面结构),并进一步的可以为自动工作的智能吸尘器或手动控制的普通吸尘器;气流控制装置3可以包括风机和控制风机启停及转速的控制器,也可以仅为独立设置的风机;在电子设备为吸尘器的基础上,物体为需要清理的垃圾。另外,电子设备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物体收集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吸取物体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令物体在第一携带能力或第二携带能力的作用下,通过同一路径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或者通过不同路径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再或者令通过抽吸气体使物体进入到容纳装置4内的气流控制装置3,具有不同的气流控制模式。更进一步的,还可以对上述三种方式进行搭配组合,例如可以使气流控制装置3具有多种不同气流控制模式的同时,令物体在第一携带能力或第二携带能力的作用下,均通过同一路径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或者,使气流控制装置3具有多种不同气流控制模式的同时,令物体在第一携带能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一路径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物体在第二携带能力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路径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
并且,电子设备还包括切换装置,通过此切换装置的操作,能够使得电子设备实现第一携带能力和第二携带能力的切换。
在一种设置方式中,可以使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为同一进气口,此外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也可以为不同的进气口(后续内容将会提到)。而在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为同一进气口2时,即壳体1上仅开设一个进气口2的情况下,容纳装置4通过进气通道5与进气口2连通,气流控制装置3通过抽吸气体使物体依次经过进气口2和进气通道5后进入到容纳装置4内,如图2所示;而切换装置则设置在进气口2上,并且切换装置能够依据控制指令改变进气口2的截面积,从而通过对进气口2截面积的切换,使电子设备能够具有第一携带能力或第二携带能力。此种设置方式,物体在第一携带能力或第二携带能力的作用下,均通过同一路径(即进气口2和进气通道5)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令电子设备可以制作的更加小巧精致。而改变进气口2截面积的切换装置,可以为滑动的设置在壳体1上,并能够通过平移对进气口2逐步遮挡且最终封堵进气口2的滑板,依据控制指令控制滑板的滑移量,就能够改变进气口2的截面积大小,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分别在不同的工作阶段,以第一携带能力或第二携带能力对物体进行吸取。当然,切换装置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部件,例如转动设置在壳体1上,并能够覆盖进气口2的转动板,通过调节转动板的转动角度,实现进气口2截面积大小的改变,或者也可以将转动板替换为百叶窗等。
此种设置方式,仅仅通过改变进气口2的截面积大小,就能够使得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携带能力,无需对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进行改动,使得改动量较小,改进结构简单,显著降低了改造成本和改造难度,令技术方案更加容易实现。
在另一种设置方式中,令进气口2至少包括截面积不同的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并且还令第一进气口21通过第一进气通道51与容纳装置4连通,第二进气口22通过第二进气通道52与容纳装置4连通,从而使第一进气口21和第一进气通道51形成物体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的第一路径,第二进气口22和第二进气通道52形成物体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的第二路径,此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互不连通且并联设置,并且不同时与容纳装置4连通,从而使得电子设备在某一时刻,仅能够通过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中的一者将物体吸取到容纳装置4中,如图3所示。同时,切换装置位于第一进气口21与容纳装置4之间,和/或第二进气口22与容纳装置4之间,切换装置在此种情况下的结构同样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令切换装置为百叶窗,并分别在第一进气通道51和第二进气通道52上各设置有一个,通过控制百叶窗的开闭,实现对第一进气通道51和第二进气通道52的通断控制,由于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的截面积不同,所以通过使不同的进气通道5与容纳装置4连通,就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第一携带能力和第二携带能力的切换。或者,切换装置也可以为滑动的设置在壳体1内的挡板,当挡板正向滑动时,能够插入到第一进气通道51中,并对第一进气通道51实现封堵,当挡板反向滑动时,能够插入到第二进气通道52中,实现对第二进气通道52的封堵。
此种设置方式中,通过设置多个进气口2,并使不同的进气口2的截面积不同,且通过不同的进气通道5连通容纳装置4,从而令不同的路径对应不同的携带能力,通过不同路径之间的切换,就可及时、准确的切换到所需要的携带能力,令电子设备工作状态的切换更加及时、可靠。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具有行走机构,该行走机构包括驱动电子设备在地面上移动的两个动力轮6,以及设置在电子设备头部(此头部指的是在前进方向上,电子设备的位于最前方的部位)用于改变电子设备移动方向的导向轮7,如图1所示。并且,无论进气口2为一个还是多个,均优选进气口2为平行于动力轮6的轴线设置的条形开口,如图1所示,通过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进气口2在电子设备行走的过程中,能够对更大范围内的物体实现吸取(或者说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大后续提到的气体携带区域的面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
在进气口2至少包括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的设置方式中,优选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均为平行设置的条形开口,并且在电子设备的头尾方向上(如图1所示),截面积较大的第一进气口21设置在截面积较小的第二进气口22的前方,即第一进气口21更靠近导向轮7设置,如图1所示。此种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由于第一进气口21的截面积较大,其能够允许体积较大的物体进入到容纳装置4中,位于前方的第一进气口21在吸取完大体积物体后,位于后方的第二进气口22就可以继续对残留的小体积物体实现吸取,避免了第二进气口22的堵塞,不仅令电子设备对物体收集的更加充分、干净,而且也为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了进一步的保证。
进一步的,进气口2还可以设置为更多个,并且可以令每个进气口2的截面积均不相同,不同的进气口2均通过不同的进气通道5与容纳装置4连通。此外,在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均为条形开口,且第一进气口21的截面积大于第二进气口22截面积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与电子设备的其他结构进行配合,还优选第一进气口21的宽度大于第二进气口22的宽度。
在第三种设置方式中,同样令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为同一进气口,该进气口2通过进气通道5与容纳装置4连通,而通过抽吸气体使物体进入到容纳装置4内的气流控制装置3,则设置为具有多种抽吸模式的一个,或设置为分别与容纳装置4连通且具有不同抽吸模式的多个,如图4所示,通过抽吸模式的切换使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携带能力或第二携带能力。也就是说,此种设置方式中,不再对进气路径进行改进,而是对气流控制装置3本身或其设置数量、工作方式进行改进。具体的,可以将气流控制装置3设置为一个,同时此气流控制装置3具有至少两种抽吸模式,针对需要吸取的不同类型的物体,切换气流控制装置3的抽吸模式,使得气流控制装置3抽吸气体的抽吸力度发生改变,例如针对密度小的物体(如纸屑、头发等),使气流控制装置3以较小的抽吸力度(即第一携带能力)对物体进行吸取,针对密度较大的物体(如玻璃碴、订书针等),使气流控制装置3以较大的抽吸力度(即第二携带能力)对物体进行吸取,此时切换装置可以为控制气流控制装置3抽吸力度大小的控制器。或者,还可以将气流控制装置3设置为多个,同时令不同的气流控制装置3具有不同的抽吸模式,即令不同的气流控制装置3以不同的抽吸力度对物体进行吸取,并且不同的气流控制装置3分别通过不同的通道与容纳装置4连通,当需要吸取的物体的种类不同时,可以根据种类的不同,针对性的使不同的气流控制装置3抽吸气体,以更加高效、干净的实现对不同种类物体的吸取,此时的切换装置可以为控制不同气流控制装置3启停的控制器。
此种设置方式,通过改变气流控制装置3的抽吸模式,使得电子设备的携带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令携带能力与物体的种类更具有针对性的实现对应,最大程度的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抽吸效果。
另外,在气流控制装置3为抽吸模式不同的多个时,还可以令容纳装置4的下游仅连通有一个通道,通过使不同的气流控制装置3与此通道连通而改变对物体的抽吸力度,此时的切换装置可以为移动机构,例如在壳体1内设置导轨,多个气流控制装置3滑动的设置在导轨上,通过令驱动装置驱动不同的气流控制装置3滑动至通道的设置位置并与通道连通,而实现多个气流控制装置3的切换。
在第四种设置方式中,可以进一步的对设置方式进行细化,即在进气口2包括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的基础之上,还令容纳装置4包括第一容纳装置41和第二容纳装置42,气流控制装置3包括第一气流控制装置31和第二气流控制装置32。并且,第一进气口21通过第一进气通道51与第一容纳装置41连通,第一气流控制装置31通过抽吸气体使物体经过第一进气口21和第一进气通道51进入到第一容纳装置41内,第二进气口22通过第二进气通道52与第二容纳装置42连通,第二气流控制装置32通过抽吸气体使物体经过第二进气口22和第二进气通道52进入到第二容纳装置42内,即设置两套相互独立的抽吸系统,如图5所示,通过令不同的抽吸系统工作以使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携带能力或第二携带能力。具体的,两套抽吸系统之所以能够令电子设备具有第一携带能力和第二携带能力,是因为可以令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的截面积不同,而第一气流控制装置31和第二气流控制装置32的抽吸模式相同;或者在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的截面积相同的前提下,令第一气流控制装置31和第二气流控制装置32的抽吸模式不同;再或者令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的截面积、第一气流控制装置31和第二气流控制装置32的抽吸模式均不同。其中,切换装置可以为控制第一气流控制装置31和第二气流控制装置32启停的控制器。
此种设置方式,通过设置多套相互独立的抽吸系统,并通过不同抽吸系统的工作,使得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携带能力,并且在不同携带能力之间进行切换时,不需要进行机械切换动作,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另外,在进气口2为多于两个的更多个的基础之上,也可以令一部分的进气口2的截面积与另一部分的进气口2的截面积不同,即设置多个第一进气口21和多个第二进气口22,且优选第一进气口21和第二进气口22交替设置,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吸取物体的洁净度。但无论进气口2以何种方式设置,均需保证每个气流控制装置3仅通过一个进气口2来抽吸气体和物体。
本实施例中,除了上述设置方式以外,只要能够使电子设备具有不同的第一携带能力和第二携带能力,进气口2的数量、截面积大小,进气通道5和容纳装置4的数量、连通方式,气流控制装置3的数量、抽吸模式,以及切换装置的设置位置、结构,可以以更多方式进行组合。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还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其中,传感器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感测靠近气体携带区域的液体和/或固体,并获得感测数据;控制器设置在壳体1内,与传感器信号连接,通过接收并分析传感器获得的感测数据,使得控制器可以提前得知即将需要吸取的物体的种类,从而依据感测数据控制第一携带能力与第二携带能力的切换。此控制器也可同时控制切换装置(或者为切换装置)。通过设置配合工作的传感器和控制器,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自动感知即将需要吸取的物体的种类,从而及时的实现不同携带能力的自动切换,令电子设备更加智能化,工作效果更加突出。当然,第一携带能力和第二携带能力的切换,也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来实现,例如在电子设备上设置切换按键,当用户发现需要吸取的物体种类发生变化时,通过触碰按键而使第一携带能力与第二携带能力进行切换。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气流控制装置3具有与容纳装置4连通的气流进口,以及将气流排出气流控制装置3的气流出口,并且气流出口上连接有出气通道8,出气通道8内设置有能够吸收噪音的吸音材料。具体的,气流控制装置3可以为风机,图6和图7以风机为例,对气流控制装置3、出气通道8和吸音材料的结构、配合方式进行体现。增设出气通道8,并在出气通道8中设置吸音材料,能够显著降低气流控制装置3产生的噪音。并且还优选出气通道8为弧形通道,以尽可能的增加出气通道8的长度,从而可以在出气通道8中设置更多的吸音材料,以更加充分、高效的吸收噪音。吸音材料可以为橡胶、海绵或复合隔音棉等,本实施例优选为吸音效果更加突出的复合隔音棉。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优选将吸音材料成型为吸音块9,并且令吸音块9的四周侧壁均与出气通道8的内壁贴合连接,而允许气体通过的通气孔10则开设在吸音块9的中心部位。将吸音材料成型为长方体形的吸音块9,是为了使吸音材料更好的与截面呈长方形的出气通道8配合,并且通过吸音块9的四周侧壁均与出气通道8的内壁贴合连接,能够提高对噪音的拦截、反弹效果,使得噪音通过多次反弹以及吸音材料的吸收,更大程度的被降低。而允许气流流出气流控制装置3的通气孔10,开设在吸音块9的中心部位,能够使得通气孔10的四周均存在吸音壁面,以对噪音起到更大的反弹效果,从而更大程度的实现对噪音的吸收。并且,还优选通气孔10为腰型孔,从而在保证吸音块9对噪音具有较好反弹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吸音块9对排出气流的阻挡,进而令电子设备的整体工作性能得以提升。
基于上述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了还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1、电子设备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获得切换指令;其中,在第一模式下,气流控制装置3能控制具有第一携带能力的气体从壳体1的第一进气口21进入,并将携带的液体和/或固体容纳于容纳装置4中;
S102、电子设备依据得到的切换指令,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气流控制装置3能控制具有第二携带能力的气体从壳体1的第二进气口22进入,并将携带的液体和/或固体容纳于容纳装置4。
具体的,获得切换指令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电子设备的控制器获得传感器采集的感测数据;其中,传感器用于感测靠近气体携带区域的液体和/或固体,使得控制器能够得到感测数据;
S202、控制器依据感测数据,产生切换指令,切换装置依据切换指令执行切换动作。
此外,切换指令的获得,也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实现,当需要改变电子设备的携带能力时,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装置输入指令,例如在电子设备的壳体1上设置按键,用户通过选择并触碰与所需携带能力对应的按键,使与按键电连接的控制器向切换装置发出切换指令,最终实现电子设备携带能力的切换。
本实施例优选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配合,主要对固态物体进行感测和分析。具体的,传感器可以为拍摄图像的摄像头,更优选的为深度摄像头,通过深度摄像头的拍摄,能够得到物体的轮廓,进而根据轮廓信息(形状、截面积等),使得控制器能够通过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而判断出物体的种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物体对应的重量范围,判断是否需要切换气流控制装置3的抽吸模式,例如当物体的重量较大时,通过切换使气流控制装置3的抽吸力度增大。或者,传感器也可以为普通的摄像头,通过使用普通摄像头对物体进行拍摄,得到物体拍摄方向上的截面积,以判断是否需要切换进气口2,例如当即将需要吸取的物体体积大于第二进气口22的截面积时,通过执行切换操作,使得截面积更大的第一进气口21来对物体进行吸取,从而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进行上述切换操作时,也可以对不同的进气口2和不同的抽吸模式同时进行切换。再或者,摄像头通过对物体进行拍摄,使得控制器得到物体的图像,并分析出图像中物体的体积、反光率等信息,再通过与控制器中多种不同种类物体的预设信息进行对比,直接识别出即将需要吸取的物体的种类,例如直接识别出物体为纸屑或玻璃碴等,然后进行切换操作,在多种不同的携带能力中选取与此种物体所对应的携带能力,来实现对物体的吸取。
此外,传感器与控制器配合,还可以自动检测气体携带区域中物体的多少,当物体量较多时,可以切换截面积更大的进气口2和/或抽吸力度更强的抽吸模式来对物体进行强力且高效的吸取,而当气体携带区域中不存在物体时,则可以令电子设备暂停抽吸气体,以节省能耗,随着电子设备的移动,当有物体即将要进入到气体携带区域中时,传感器与控制器配合工作,判断出物体的种类,使电子设备可以由暂停吸气的状态直接切换到对应的携带能力,从而令电子设备正常、高效的开始工作。
传感器除了摄像头以外,还可以为超声波探测器等其他类型的装置,当传感器为超声波探测器时,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来探测物体的种类、位置和数量等。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电子设备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至少一个进气口;
气流控制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用于控制气体经过所述进气口进入到所述壳体内;
容纳装置,用于容纳被气体携带进入到所述壳体内的液体和/或固体;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使经过第一进气口的气体具有第一携带能力,并能够使经过第二进气口的气体具有第二携带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为同一所述进气口,所述容纳装置通过进气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经过所述进气口和所述进气通道进入到所述容纳装置内;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并能够依据控制指令改变所述进气口的截面积;
其中,通过所述进气口截面积的切换,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具有所述第一携带能力或所述第二携带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至少包括截面积不同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所述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经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或者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进入到所述容纳装置内;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容纳装置之间和/或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容纳装置之间,并且能够依据控制指令使所述容纳装置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或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互不连通,通过切换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或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装置的连通,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具有所述第一携带能力或所述第二携带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为同一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进气通道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所述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进入到所述容纳装置内;
其中,所述气流控制装置为具有多种抽吸模式的一个,或为分别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且具有不同抽吸模式的多个,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能够依据指令使所述容纳装置与多个所述气流控制装置中的一个连通而实现所述抽吸模式的切换,通过所述抽吸模式的切换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具有所述第一携带能力或所述第二携带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包括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第一容纳装置和第二容纳装置,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气流控制装置和第二气流控制装置;
并且,所述第一进气口通过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容纳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经过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一容纳装置内;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二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容纳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气流控制装置通过抽吸气体使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经过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二容纳装置内;
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的截面积不同,和/或所述第一气流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二气流控制装置的抽吸模式不同,通过切换所述第一气流控制装置和所述第二气流控制装置的启停,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具有所述第一携带能力或所述第二携带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感测靠近气体携带区域的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获得感测数据;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传感器信号连接,并能够依据所述感测数据控制所述第一携带能力和所述第二携带能力的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控制装置具有与所述容纳装置连通的气流进口,以及将气流排出所述气流控制装置的气流出口,并且所述气流出口上连接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内设置有能够吸收噪音的吸音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成型为吸音块,所述吸音块的四周侧壁均与所述出气通道的内壁贴合连接,并且允许气体通过的通气孔开设在所述吸音块的中心部位。
9.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获得切换指令;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气流控制装置能控制具有第一携带能力的气体从壳体的第一进气口进入,并将携带的液体和/或固体容纳于容纳装置;
依据所述切换指令,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其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气流控制装置能控制具有第二携带能力的气体从所述壳体的第二进气口进入,并将携带的液体和/或固体容纳于所述容纳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方法,获得所述切换指令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传感器采集的感测数据;其中,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靠近气体携带区域的所述液体和/或所述固体;
依据所述感测数据,产生所述切换指令。
CN201710202272.3A 2017-03-30 2017-03-30 电子设备、切换方法 Pending CN1069430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2272.3A CN106943082A (zh) 2017-03-30 2017-03-30 电子设备、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2272.3A CN106943082A (zh) 2017-03-30 2017-03-30 电子设备、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43082A true CN106943082A (zh) 2017-07-14

Family

ID=59475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2272.3A Pending CN106943082A (zh) 2017-03-30 2017-03-30 电子设备、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4308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4669A1 (zh) * 2018-05-10 2019-11-14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地面清扫方法
CN111956129A (zh) * 2020-08-25 2020-11-20 陈志君 一种工业除尘装置
CN111956121A (zh) * 2020-08-25 2020-11-20 陈志君 一种工业专用除尘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4280A (zh) * 2008-04-22 2009-10-2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动吸尘器
CN202801479U (zh) * 2012-09-17 2013-03-2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吸口的吸尘器地刷
CN203169090U (zh) * 2013-03-15 2013-09-04 林小泉 一种风动地刷
CN203244345U (zh) * 2013-05-08 2013-10-23 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清扫机器人和地面处理装置
CN104172990A (zh) * 2013-05-28 2014-12-03 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走式清洁装置及其吸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4280A (zh) * 2008-04-22 2009-10-28 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电动吸尘器
CN202801479U (zh) * 2012-09-17 2013-03-20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吸口的吸尘器地刷
CN203169090U (zh) * 2013-03-15 2013-09-04 林小泉 一种风动地刷
CN203244345U (zh) * 2013-05-08 2013-10-23 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清扫机器人和地面处理装置
CN104172990A (zh) * 2013-05-28 2014-12-03 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走式清洁装置及其吸尘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4669A1 (zh) * 2018-05-10 2019-11-14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器人及地面清扫方法
CN111956129A (zh) * 2020-08-25 2020-11-20 陈志君 一种工业除尘装置
CN111956121A (zh) * 2020-08-25 2020-11-20 陈志君 一种工业专用除尘设备
CN111956121B (zh) * 2020-08-25 2021-07-13 陈志君 一种工业专用除尘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26929B (zh) 吸尘器基站
EP1980188B1 (en) Robot cleaner with improved dust collector
CN101273860B (zh) 具有改进的灰尘收集器的机器人吸尘器
KR102312661B1 (ko) 청소 로봇
US20200298415A1 (en) Autonomous cleaning robot
CN103799919B (zh) 机械人吸尘器
WO2017177685A1 (zh) 自动清洁设备的风路结构和自动清洁设备
JP2021035500A (ja) 排出ステーション
CN211674025U (zh) 自主清洁器
WO2021208598A1 (zh) 自清洁过滤装置、维护站、自移动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108158492A (zh) 用于清洁装置的地刷组件、吸尘器和吸尘器的控制方法
CN106793898B (zh) 自走式吸尘器
CN106943082A (zh) 电子设备、切换方法
CN106725099A (zh) 组合式吸尘器
EP4011265A1 (en) Blocking plug and intelligent cleaning device
CN105982622B (zh) 自动清洁设备的风道结构、风路结构和自动清洁设备
CN211460050U (zh) 智能扫地吸尘机器人
JP6462350B2 (ja) 自走式掃除機
KR20090034493A (ko) 로봇청소기
WO2024032674A1 (zh) 清洁机器人和清洁系统
CN218934778U (zh) 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维护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4617485B (zh) 自动清洁设备及系统
KR101330729B1 (ko) 로봇청소기
KR101292537B1 (ko) 로봇청소기
CN206482527U (zh) 吸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