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07373B - 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707373B CN106707373B CN201510790204.4A CN201510790204A CN106707373B CN 106707373 B CN106707373 B CN 106707373B CN 201510790204 A CN201510790204 A CN 201510790204A CN 106707373 B CN106707373 B CN 1067073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particle
- reflectance coating
- reflecting layer
- res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用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显示器中反射膜挺度不高,在使用过程中会划伤导光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由反射层、硬化层、涂布粒子层组成;所述反射层的上表面涂布有涂布粒子层,所述反射层的下表面涂布有硬化层;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粘合树脂和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通过粘合树脂粘结在反射层的表面;所述扩散粒子包括大颗粒与小颗粒,所述小颗粒的粒径为1‑10μm;所述大颗粒的粒径为30‑60μm。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具有较高的挺度,且不粘附导光板,不会对导光板产生刮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用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器用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导光板、反射膜、增亮膜、扩散膜等,其中反射膜的作用是将导光板底部漏出的光线尽可能高效的反射回系统中,从而提高光的利用率,降低能耗。
对于快速发展的液晶显示器用反射膜,要求在低成本化的同时提高反射膜的反射特性。如果能够通过提高反射膜的反射特性来提高背光源的亮度,就可以降低成本。传统反射膜由于内部的发泡结构,机械性能不够理想,在大尺寸背光系统中使用易发生塌陷,特别是在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等需要竖直放置的领域尤为严重。
另外,由于目前市场主流的反射膜产品表面都比较光滑,在背光模组使用过程会粘附导光板,并会对导光板产生刮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显示器中反射膜挺度不高,在使用过程中会划伤导光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具有较高的挺度,在大尺寸显示器背光模组中使用时不发生塌陷,且不粘附导光板,不会对导光板产生刮伤。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反射膜的反射光辉度更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反射膜的辉度及其均匀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所述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由反射层、硬化层、涂布粒子层组成;所述反射层的上表面涂布有涂布粒子层,所述反射层的下表面涂布有硬化层;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粘合树脂和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通过粘合树脂粘结在反射层的表面;所述扩散粒子包括大颗粒与小颗粒,所述小颗粒的粒径为1-10μm;所述大颗粒的粒径为30-60μm。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是ABA三层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2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80-90%。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中,所述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所述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具有泡孔。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的厚度是170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反射层包括下述组份:聚酯树脂60-80%、不相容载体树脂10-20%和无机粒子10-2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反射层包括下述组份:
聚酯树脂66-74%,
无机粒子13-17%,
不相容载体树脂13-17%,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含量。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中,所述的聚酯树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中,所述聚酯树脂优选为PET。聚酯树脂采用薄膜级聚酯切片。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中,所述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68-0.80dL/g。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层中,所述无机粒子选自SiO2粒子、TiO2粒子、BaSO4粒子、Al2O3粒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为0.1-2.0μm。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粒子经过表面处理。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的无机粒子选自硫酸钡、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二者的组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硬化层材料包括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硬化层厚度是10-18μm。
进一步的,在制备过程中,所述硬化层的材料先配制成硬化层涂布液,所述硬化层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
紫外固化树脂胶水(UV胶)45%,
紫外固化剂(UV固化剂)15%,
溶剂4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所述溶剂为丙酮与乙酸丁酯混合溶剂,丙酮与乙酸丁酯的质量比为1:2。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硬化层中,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粒子层中,所述扩散粒子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聚酯粒子、聚碳酸酯粒子或聚苯乙烯粒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粒子为聚合物粒子,所述聚合物粒子材料的光折射率为1.3-1.7。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大颗粒粒径为30-40μm,小颗粒粒径为4-8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大颗粒粒径为30-35μm,小颗粒粒径为6-8μm。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10%-40%,
小颗粒10%-4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大颗粒15%-25%,小颗粒25-35%。
进一步的,在制备过程中,所述涂布粒子层的原料先配制成扩散涂布液,所述扩散涂布液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25%,
大颗粒5%-20%,
小颗粒5%-20%,
溶剂5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树脂选用聚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的涂布粒子层中,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粘合树脂50%,大颗粒15%-25%,小颗粒25-35%;大颗粒粒径为30-35μm,小颗粒粒径为6-8μm;所述硬化层厚度是10-18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反射层厚度占薄膜总厚度的70%-85%;所述硬化层厚度占薄膜总厚度的5%-10%,所述涂布层厚度占薄膜总厚度的10%-20%。
进一步的,所述硬化层厚度占薄膜总厚度的7%,所述反射层占薄膜总厚度的75%;所述涂布层占薄膜总厚度的18%。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100-300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66-74%,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3-17%,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3-17%。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2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80-90%。所述硬化层包括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0-80%,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0-3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中,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反射层,先制备无机粒子树脂母粒,将无机粒子与部分聚酯树脂材料混合造粒,制得无机粒子树脂母粒;之后,将反射层的原料利用三层共挤进行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冷却,牵引,收卷,分切,得到所述反射层;
(2)在反射层的一面在线涂布一层硬化层,置于烘箱中100℃-120℃干燥1min-2min;
(3)采用湿法涂布方式,将配好的含有扩散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在反射膜的另一面,采用高压汞灯以700-900mj/cm2照射固化,形成涂布粒子层。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2)中,按配比称取丙烯酸酯类胶水,固化剂,溶剂,用搅拌器混合均匀后涂到反射膜的一面上;涂布硬化层之后的反射膜置于烘箱中100℃-120℃干燥1min-2min,而后采用高压汞灯以700-900mj/cm2照射固化。进一步的,高压汞灯以800mj/cm2照射固化。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3)中,将扩散粒子与粘合树脂混合均匀形成扩散涂料,所得扩散涂料与稀释剂混合均匀制成涂布液。
与现有用于显示屏背光模组中的反射膜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同时具有较高的反射率、辉度和挺度。大颗粒粒子形成的凸部结构具有聚光作用,且不粘附导光板,不会对导光板产生刮擦;小颗粒粒子起到散射作用,大小颗粒的配合使用有效提高了背光源的亮度和反射光辉度的均匀性。硬化层的加入提高了反射膜的挺度,在用于大尺寸显示屏时也不易塌陷,综合性能较好,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小颗粒,2为大颗粒,3为无机粒子,4为泡孔,5为硬化层,6为反射层,7为涂布粒子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由反射层6、硬化层5、涂布粒子层7组成;所述反射层6的上表面涂布有涂布粒子层7,所述反射层6的下表面涂布有硬化层5;所述涂布粒子层7包括粘合树脂和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通过粘合树脂粘结在反射层6的表面;所述扩散粒子包括大颗粒2与小颗粒1。所述反射层6是ABA三层结构。所述反射层具有泡孔4。所述反射层包括聚酯树脂和无机粒子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无机粒子树脂母粒,将无机粒子与载体树脂材料混合造粒,制得无机粒子树脂母粒;利用三层共挤进行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冷却,牵引,收卷,分切,得到所述反射薄层。
(2)在反射层的一面在线涂布一层硬化层,置于烘箱中100℃-120℃干燥1min-2min。
(3)采用湿法涂布方式,将配好的含有散射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在反射层的另一面,采用高压汞灯以700-900mj/cm2照射固化。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反射膜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测试:
反射率:按照GB/T3979-2008标准,采用ColorQuest XE分光测色仪(Hunterlab公司制),在D65光源条件下,通过积分球d/8°结构测试其反射率,反射率数据为400-700nm每隔10nm波长的反射率的加权平均值,权值对应D65光源的能量分布曲线。
挺度:取反射膜长40cm,宽5cm,将5kg砝码压住反射膜的一端,另外一端伸出桌面一侧30cm,量取膜末端与垂直桌面的水平距离即为挺度。测量得到的水平距离越长,即数值越高,说明反射膜的挺度越好。
辉度:采用日本拓普康Topcon的BM-7辉度计测试辉度。
对导光板的刮擦:在大理石台面上粘贴多层纸或硬物模拟背光模组底背板,将反射片置于台面上,反射片上覆盖油墨印刷的导光板。用负载3kg重物放在导光板上方,用胶带固定重物和导光板,保持反射片不动,横向来回拉动重物10次,观察导光板的油墨网点,定义级别1:导光板的油墨网点几乎没有被刮掉;2:油墨网点有少量被刮掉;3:油墨网点几乎都被刮掉。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所述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由反射层、硬化层、涂布粒子层组成;所述反射层的上表面涂布有涂布粒子层,所述反射层的下表面涂布有硬化层;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粘合树脂和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通过粘合树脂粘结在反射层的表面;所述扩散粒子包括大颗粒与小颗粒。其中,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大颗粒10%,粒径40μm,
小颗粒40%,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15%,粒径40μm,
小颗粒35%,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20%,粒径40μm,
小颗粒30%,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25%,粒径40μm,
小颗粒25%,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30%,粒径40μm,
小颗粒20%,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10%,粒径30μm,
小颗粒40%,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7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15%,粒径30μm,
小颗粒35%,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8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20%,粒径30μm,
小颗粒30%,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9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25%,粒径30μm,
小颗粒25%,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0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30%,粒径30μm,
小颗粒20%,粒径4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1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25%,粒径30μm,
小颗粒25%,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2
如实施例1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硬化层厚度为15μm,所述反射层厚度为170μm,所述反射膜的总厚度为225μm。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5%,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5%;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9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5%,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5%;
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
粘合树脂50%,
大颗粒25%,粒径30μm,
小颗粒25%,粒径8μm。
所述粘合树脂为丙烯酸酯,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粒子。相关性能见表1。
实施例13
如实施例12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66%,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7%,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7%;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20%,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80%。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0%,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30%。
大颗粒25%,粒径33μm,
小颗粒25%,粒径6μm。
实施例14
如实施例9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74%,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3%,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3%;
所述反射层为ABA三层共挤结构,其中,A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14%,B层的厚度占反射层总厚度的86%。
所述硬化层包含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80%,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0%。
大颗粒25%,粒径35μm,
小颗粒25%,粒径7μm。
实施例15
如实施例12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8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10%,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10%;
大颗粒40%,粒径50μm,
小颗粒10%,粒径1-2μm。
实施例16
如实施例9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中,
所述反射层中聚酯树脂为PET,含量为60%,不相容载体树脂选用聚烯烃,含量为20%,无机粒子选用金红石型钛白粉,含量为20%;
大颗粒35%,粒径60μm,
小颗粒15%,粒径10μm。
表1实施例1-16所得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性能测试表
由上述表1所示的数据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同时具有较高的辉度和挺度,且耐刮擦,对导光板起到一定保护作用,综合性能较好,适用范围广。特别的,实施例7-9、11-14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的综合性能较好:反射率高于97%,辉度高于5860cd/cm2,均齐度高于81%,挺度高于21cm,抗刮伤级别为1级。其中,实施例9提供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由反射层、硬化层、涂布粒子层组成;所述反射层的上表面涂布有涂布粒子层,所述反射层的下表面涂布有硬化层;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粘合树脂和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通过粘合树脂粘结在反射层的表面;所述扩散粒子包括大颗粒与小颗粒;所述反射层厚度占薄膜总厚度的70%-85%;所述硬化层厚度占薄膜总厚度的5%-10%,所述涂布层厚度占薄膜总厚度的10%-20%;所述涂布粒子层包括下述组份:粘合树脂50%,大颗粒15%-25%,小颗粒25-35%;大颗粒粒径为30-35μm,小颗粒粒径为6-8μm;所述硬化层厚度是10-18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下述组份:聚酯树脂60-80%、不相容载体树脂10-20%和无机粒子10-2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包括下述组份:
聚酯树脂66-74%,
无机粒子13-17%,
不相容载体树脂13-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粒子选自SiO2粒子、TiO2粒子、BaSO4粒子、Al2O3粒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为0.1-2.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原料包括紫外固化树脂胶水;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包括紫外固化树脂胶水和紫外固化剂,所述紫外固化树脂胶水选用丙烯酸类树脂,含量70-80%,所述紫外固化剂选用环氧树脂固化剂,含量20-30%;所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反射层,先制备无机粒子树脂母粒,将无机粒子与部分聚酯树脂材料混合造粒,制得无机粒子树脂母粒;之后,将反射层的原料利用三层共挤进行铸片,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热定型,冷却,牵引,收卷,分切,得到所述反射层;
(2)在反射层的一面在线涂布一层硬化层,置于烘箱中100℃-120℃干燥1min-2min;
(3)采用湿法涂布方式,将配好的含有扩散粒子的涂布液涂布在反射膜的另一面,采用高压汞灯以700-900mj/cm2照射固化,形成涂布粒子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0204.4A CN106707373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0204.4A CN106707373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07373A CN106707373A (zh) | 2017-05-24 |
CN106707373B true CN106707373B (zh) | 2018-08-03 |
Family
ID=58933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90204.4A Active CN106707373B (zh) | 2015-11-17 | 2015-11-17 | 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7073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61592A (zh) * | 2017-12-27 | 2018-11-06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反射结构及其应用 |
CN108710168B (zh) * | 2018-05-22 | 2023-08-22 | 广州市虹烨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涂布型反射膜的制备方法 |
CN108761591B (zh) * | 2018-05-22 | 2021-08-24 | 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涂布型反射膜 |
CN110261952A (zh) * | 2019-08-02 | 2019-09-20 | 广州希恩朋克光电产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174079B (zh) * | 2021-05-06 | 2022-10-21 | 深圳市壹鑫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抗划伤光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面板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4247A (en) * | 1996-06-14 | 1998-02-03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Reflective surface for LCD and method for forming it |
CN101241207A (zh) * | 2008-03-13 | 2008-08-13 |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反射膜 |
CN102508326A (zh) * | 2011-11-24 | 2012-06-20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雾度高亮度的光学扩散膜和使用该光学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背光源 |
CN103552329A (zh) * | 2013-10-10 | 2014-02-05 |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11-17 CN CN201510790204.4A patent/CN10670737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14247A (en) * | 1996-06-14 | 1998-02-03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Reflective surface for LCD and method for forming it |
CN101241207A (zh) * | 2008-03-13 | 2008-08-13 | 长兴光学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反射膜 |
CN102508326A (zh) * | 2011-11-24 | 2012-06-20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雾度高亮度的光学扩散膜和使用该光学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背光源 |
CN103552329A (zh) * | 2013-10-10 | 2014-02-05 | 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性能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707373A (zh) | 2017-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07373B (zh) | 一种高辉度高挺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08446B (zh) | 一种白色反射用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256554B1 (ko) | 눈부심 방지 필름용 코팅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 |
CN105315879B (zh) | 一种高清晰紫外光固化防眩硬涂膜 | |
CN103999141B (zh) |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6662691A (zh) | 具有低折射率层的光学元件 | |
CN103998548A (zh) |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3927939A (zh) |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6497391A (zh) | 紫外光固化耐候自清洁涂料组合物 | |
CN104155707A (zh) | 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 |
KR102723761B1 (ko) | 저 스파클 무광 코트 및 제조 방법 | |
JP2016045448A (ja)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該組成物から形成される硬化被膜および防眩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硬化被膜および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CN105907287A (zh) | 防紫外防眩光防指纹增硬涂液组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4525056A (ja) | 高明暗比を示す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6908863A (zh) | 一种光学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634103A (zh) | 防眩光uv固化涂料组合物、涂覆方法和经其涂覆的基底 | |
CN107710027A (zh) | 硬质涂膜、使用该硬质涂膜的偏光板、显示部件以及显示装置 | |
CN106908872A (zh) | 一种抗刮扩散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48275A (zh) | 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 |
TW201040572A (en) | Fine particle for optical function layer, optical member for display, and glare shield function layer | |
JP2002248712A (ja) | 防眩シート | |
CN105273585A (zh) | 一种uv隔断防污涂覆组合物、硬化膜及制备方法 | |
CN106680914A (zh) | 一种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903958B (zh) | 一种贴合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285465B1 (ko) |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눈부심 방지 필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Assignee: Ningbo Changlong New Material Co.,Ltd. Assignor: NINGBO SOLARTRON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30000199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igh brightness and high stiffness reflective film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831 |
|
E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