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50713A - 风扇组件和具有该风扇组件的空调 - Google Patents
风扇组件和具有该风扇组件的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050713A CN106050713A CN201610213144.4A CN201610213144A CN106050713A CN 106050713 A CN106050713 A CN 106050713A CN 201610213144 A CN201610213144 A CN 201610213144A CN 106050713 A CN106050713 A CN 1060507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rotary
- attachment
- component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41000628997 Flo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08000011580 syndrom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9/00—Axial-flow pumps
- F04D19/007—Axial-flow pumps multistage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3—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split arrangement, wherein parts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g.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are in separately located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在此提供一种风扇组件和具有该风扇组件的空调,其中,所述风扇组件具有提高的制冷和加热性能。设置在空调中的风扇组件包括:多个旋转风扇,被设置为能够围绕同一旋转轴旋转;至少一个固定风扇,固定在所述多个旋转风扇中的相邻的两个旋转风扇之间。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4月8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15-004937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性能的风扇组件和具有该风扇组件的空调。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是一种利用制冷循环保持室内空气以适于人类活动的装置。传统的空调可根据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相交换而对热交换器附近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并且将冷却或加热的空气排放到室内区域,因此可适当地保持室内温度。
这样的空调包括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中沿前后方向循环的制冷循环,压缩机提供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冷凝器提供室温高压液态制冷剂。膨胀阀使室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减压,蒸发器使被减压的制冷剂蒸发为低温气态。
空调可分为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彼此分开安装的分开式空调以及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彼此一体地安装的一体式空调。
发明内容
因此,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结构的风扇组件和具有该风扇组件的空调。
改进的风扇结构可减小压力损失,并且增大风扇的风速。
此外,空调可形成得紧凑。
其它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部分将从描述中而明显,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获知。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设置在空调中的风扇组件包括:多个旋转风扇,被设置为能够围绕同一旋转轴旋转;至少一个固定风扇,固定在所述多个旋转风扇中的相邻的两个旋转风扇之间。
所述多个旋转风扇可被设置为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旋转。
所述多个旋转风扇可接收来自于单个风扇电机的驱动力。
固定风扇中可设置有容纳部分,其中,风扇电机被容纳在容纳部分中。
所述多个旋转风扇可被控制为能够单独地打开或关闭。
所述多个旋转风扇可被控制为能够以彼此不同的速度旋转。
所述多个旋转风扇可分别地接收来自于彼此分开设置的风扇电机的驱动力。
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中的每个可包括风扇框架和从风扇框架径向地延伸的多个叶片。
所述风扇组件还可包括驱动旋转风扇的风扇电机,风扇电机可安装在固定风扇的风扇框架中。
设置在旋转风扇中的叶片的安装角可以在10°至80°的范围内。
设置在固定风扇中的叶片的安装角可以在10°至50°的范围内。
设置在固定风扇中的叶片的入口角可以在10°至50°的范围内。
设置在旋转风扇或固定风扇中的叶片可被设置呈弧形叶片形状。
设置在所述多个旋转风扇或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风扇中的叶片可被设置呈翼型叶片形状。
设置在旋转风扇或固定风扇中的风扇框架的直径D1与旋转风扇或固定风扇的总直径D2的比D1/D2可以在0.4至0.8范围内。
旋转风扇可包括第一旋转风扇和第二旋转风扇,固定风扇可包括第一固定风扇和第二固定风扇。
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可按照第一旋转风扇、第一固定风扇、第二旋转风扇、第二固定风扇的顺序设置。
第一旋转风扇可置于空气入口部的一侧,第二固定风扇可置于空气出口部的一侧。
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可按照第一固定风扇、第一旋转风扇、第二固定风扇和第二旋转风扇的顺序设置。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空调包括:壳体,形成室内单元的外观,并且壳体中形成有排放口,以排放与制冷剂已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风扇组件,容纳在壳体中,并且将空气吹送到室内区域中,其中,风扇组件包括被设置为能够围绕同一旋转轴旋转的多个旋转风扇以及固定在所述多个旋转风扇中的两个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的至少一个固定风扇。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明显并更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空调;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风扇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流动路径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流动路径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有风扇组件的室内单元的一部分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有风扇电机的风扇组件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设置有风扇电机的风扇组件的示图;
图10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有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设置有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的俯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室外单元的侧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室外单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指示相同的元件。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一个方面的风扇组件和具有该风扇组件的空调。
图1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的示图。
参照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空调1包括室内单元10和室外单元12。室内单元10和室外单元12可通过制冷剂管13彼此连接。虽然空调1可以为能够制冷和加热的空调,但是在下文中,将描述与能够制冷的空调相关的以下描述。
制冷剂管13可包括第一制冷剂管13a和第二制冷剂管13b。在室外单元12中被冷凝的制冷剂可通过第一制冷剂管13a运动到室内单元10。在室内单元10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可通过第二制冷剂管13b运动到室外单元12。如上所述,制冷剂可通过制冷剂管13在设置于室内单元10中的制冷剂管与设置于室外单元中的制冷剂管之间循环。
室内单元10可将与在室外单元12中被压缩和冷凝的制冷剂已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室内区域中,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室内单元10可包括膨胀阀和蒸发器。由于通过在蒸发器中被蒸发的制冷剂而冷却的空气被排放到室内区域中,因此可使室内空气冷却。室内单元10可设置有被构造为吹送被冷却的空气的风扇组件20,以将通过制冷剂冷却的空气平稳地排放到室内区域中。制冷性能可根据风扇组件20中的空气的体积的增大而变得更好。
室内单元10包括形成室内单元10的外观的壳体101、102。壳体101、102可包括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排放从风扇组件20吹送的空气的排放口100可形成在前面板101中。多个排放口100可设置在前面板101中。排放口100可设置为环形形状。由风扇组件20吹送的空气可通过形成在前面板101中的排放口100被排放到室内区域中。排放口100可被设置为能够通过盖103而打开和关闭。
后面板102结合到前面板101的后侧,以形成室内单元10的后表面。吸入口可设置在后面板102中。通过吸入口已被引入的空气可在壳体中通过热交换器110(见图3)进行热交换,可通过风扇组件20被吹送,并且可通过形成在前面板101中的排放口100被排放到室内区域中。
风扇组件20可置于前面板101的后侧。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前方的风扇组件20可吹送空气,以将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排放口100排放。
室内单元10的性能可根据通过风扇组件20吹送的空气的体积的增大而提高。根据风扇组件20中的空气的体积的增大,冷却的空气可到达远离室内单元10的位置,室内空气的温度可快速降低。
室外单元12可包括形成其外观的壳体120、122。壳体120、122可包括侧面板120和上面板122。压缩机、冷凝器和风扇组件30可设置在壳体120、122中。压缩机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后的制冷剂被引入到冷凝器中并且被冷凝。同时,压缩机和冷凝器中产生高温热。
入口121可形成在室外单元12中,其中,外部空气可通过入口121被引入,以使设置在室外单元12中的压缩机和冷凝器冷却。此外,出口123可形成在室外单元12中,其中,与压缩机和冷凝器已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出口123被排放。例如,入口121可形成在侧面板120中。出口123可形成在上面板122中。风扇组件30可设置在出口123的一侧,并且可吹送通过入口121被引入的空气,以通过出口123将其排放。
多个室内单元10可连接到室外单元12。当多个室内单元10彼此连接时,由于用于热交换的制冷剂的量增大,因此与当一个室内单元10连接到室外单元12时相比,由压缩机和冷凝器会产生更大量的热。需要通过风扇组件30吹送更大量的空气,以使产生更大量的热的压缩机和冷凝器冷却。
如上所述,为了提高空调1的性能,需要提高风扇组件20、30的性能,以吹送更大量的空气。增大风扇组件20、30以增大风扇组件20、30中的空气的量会导致难以实现紧凑型结构的空调1。
根据一个方面,空调1可设置有紧凑且具有高性能的风扇组件20、30。因此,可实现具有高性能、高效率和紧凑型结构的空调1。
图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风扇组件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示意图。
参照图2和图3,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20可包括多个旋转风扇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固定风扇。固定风扇被设置为介于两个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多个旋转风扇被设置为围绕同一旋转轴旋转。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可交替地设置。在下文中,将描述其中设置有两个旋转风扇和两个固定风扇的实施例。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20可包括第一旋转风扇21、第二旋转风扇23、第一固定风扇22和第二固定风扇24。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可使用风扇电机可旋转地设置。第一固定风扇22和第二固定风扇24可被固定为不能运动。
第一固定风扇22可置于第一旋转风扇21与第二旋转风扇23之间。第一固定风扇22可置于第一旋转风扇21的前方,第二旋转风扇23可置于第一固定风扇22的前方。第二固定风扇24可置于第二旋转风扇23的前方。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顺序地通过第一旋转风扇21、第一固定风扇22、第二旋转风扇23和第二固定风扇24,然后通过排放口100被排放到室内区域中。
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可通过风扇电机而旋转,以吹送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可同时旋转。当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同时旋转时,可适当地调节第一旋转风扇21的旋转速度和第二旋转风扇23的旋转速度,以有效地进行吹送。第一旋转风扇21的旋转速度和第二旋转风扇23的旋转速度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可选地,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中的仅一个可旋转。
第一旋转风扇21可包括呈环形形状的风扇框架210和径向地设置在风扇框架210上的多个叶片211。类似地,第二旋转风扇23可包括呈环形形状的风扇框架230和径向地设置在风扇框架230上的多个叶片231。此外,第一固定风扇21和第二固定风扇24可分别包括呈环形形状的风扇框架220、240和由径向地设置在风扇框架220、240上的多个叶片221和241。叶片211、221、231和241可与呈环形形状的排放口100对应地设置。
第一旋转风扇21的风扇框架210和第二旋转风扇23的风扇框架230可具有彼此相同的直径D1。第一固定风扇22的风扇框架220和第二固定风扇24的风扇框架240也可具有彼此相同的直径D1。
旋转风扇21、23或固定风扇22、24的风扇框架210、230、220、240的直径D1与旋转风扇21、23或固定风扇22、24的总直径D2的比(D1/D2)可在0.4至0.8的范围内。
第一旋转风扇21的宽度W1和第二旋转风扇23的宽度W2可以彼此相同。第一固定风扇22的宽度W3和第二固定风扇24的宽度W4可以彼此相同。第一旋转风扇21的宽度W1和第二旋转风扇23的宽度W2可大于第一固定风扇22的宽度W3和第二固定风扇24的宽度W4。
根据一个方面,由于空调1设置有多个旋转风扇,因此与当设置单个旋转风扇时相比,空气的体积和风速可更大。由于空气的体积增大,因此可提高空调1的制冷效率。
此外,由于多个旋转风扇基于气流方向沿前后方向设置,因此空调1中被风扇组件20占据的面积不会增大。由于空调1中被风扇组件20占据的面积不增大,因此空调1可被设置为紧凑型结构。
虽然以上已描述了其中交替地设置有两个旋转风扇和两个固定风扇的实施例,但是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的数量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只要一个或更多个固定风扇设置在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即可。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叶片的示图。
参照图4,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在风扇组件20中的多个叶片211、221、231和241可设置为弧形叶片形状或翼型叶片形状。在弧形叶片形状的情况下,叶片的一个表面P1和另一表面P2形成为弯曲表面,叶片的截面的宽度C均匀。在翼型叶片形状的情况下,叶片的形状可以为流线形状,叶片的截面的宽度C可以是不均匀的。
设置在旋转风扇21、23或固定风扇22、24中的叶片的安装角θ1和入口角θ2可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内。在下文中,将描述设置在旋转风扇21、23或固定风扇22、24中的多个叶片中的一个叶片B。如图3和图4所示,竖直地穿过风扇组件20的直线可称作参考线O。
连接叶片B的一个端部T1和另一端部T2的直线与参考线O之间的角可称作安装角θ1。气流因叶片B的阻力根据安装角θ1的减小而增大,因此空气的体积可增大。
设置在第一旋转风扇21中的叶片211和设置在第二旋转风扇23中的叶片231的安装角θ1可在10°至80°的范围内。设置在第一固定风扇22中的叶片221和设置在第二固定风扇24中的叶片241的安装角θ1可在10°至50°的范围内。
叶片B的一个端部T1连接到风扇框架。当通过风扇组件20吹送空气时,空气可被吹送为从叶片B的另一端部T2沿着叶片B的弯曲表面流动。同时,叶片B的另一端部T2与参考线O之间的角可称作入口角θ2。设置在固定风扇22、24中的叶片221、241的入口角θ2可在10°至50°的范围内。
设置在旋转风扇21、23和固定风扇22、24中的叶片的安装角和入口角的角度不限于以上描述的。
图5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流动路径的示图。
参照图5,在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20中,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可通过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来吹送,以通过排放口100排放到室内区域中。
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首先通过第一旋转风扇21。由于空气通过使第一旋转风扇21旋转而被吹送,因此可增大已通过第一旋转风扇21的空气的压力。已通过第一旋转风扇21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可在通过第一固定风扇22的同时被引导。已通过第一旋转风扇21的气流路径的方向可通过第一固定风扇22来调节,并且所述空气可被传输到第二旋转风扇23,而无流动损失。通过第一固定风扇22引导的空气可通过第二旋转风扇23来吹送,因此可进一步增大空气的压力。已通过第二旋转风扇23的空气的流动路径可通过第二固定风扇24来引导。已通过第二固定风扇24的空气可通过排放口100被排放到室内区域中。
与通过单个旋转风扇吹送时相比,如上所述,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可接收更大的能量,并且可被吹送。通过多个旋转风扇21、23吹送的空气可按照更大的体积被吹送。第一固定风扇22设置在第一旋转风扇21与第二旋转风扇23之间,以防止空气从第一旋转风扇21运动到第二旋转风扇23时的压力损失。已通过第二旋转风扇23的空气可通过第二固定风扇24经由排放口100被排放,而无压力损失。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的流动路径的示图。
参照图6,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20'可被设置为使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首先通过第一固定风扇22'。第一旋转风扇21'可置于第一固定风扇22'的前方,第二固定风扇24'可设置在第一旋转风扇21'的前方。第二旋转风扇23'可设置在第二固定风扇24'的前方。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顺序地通过第一固定风扇22'、第一旋转风扇21'、第二固定风扇24'和第二旋转风扇23',空气可通过排放口100被排放。
已通过第一固定风扇22'的空气接收来自于第一旋转风扇21'的能量,因此,空气的压力增大。已通过第一旋转风扇21'的空气可通过第二固定风扇24'朝向第二旋转风扇23'被引导,而无压力损失。已通过第二固定风扇24'的空气的压力在第二旋转风扇23'中增大,空气可通过排放口100被排放到室内区域中。
如上所述,当设置多个旋转风扇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固定风扇时,如图5所示,在已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首先通过旋转风扇之后,空气还可顺序地通过固定风扇和旋转风扇,如图6所示,在空气首先通过固定风扇之后,空气可顺序地通过旋转风扇、固定风扇和旋转风扇。
根据一个方面,风扇组件可包括多个旋转风扇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固定风扇,固定风扇可置于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由于固定风扇设置在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因此已通过一个旋转风扇的空气可被传输到另一旋转风扇,而无压力损失。因此,风扇组件中的空气的体积可通过多个旋转风扇来增大,而无压力损失。
图7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有风扇组件的室内单元的一部分的示图。
参照图7,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室内单元10的壳体101、102的一个侧表面可被设置为能够打开和关闭。壳体101、102的置于风扇组件20的一侧的一部分可被设置为敞开,以形成空气入口部105。当室内单元10运行时,已通过空气入口部105被引入到室内单元10中的空气可与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通过风扇组件20被一起吹送,并且可通过排放口100被排放到室内区域中。
例如,前面板101的一部分可包括第一前面板101a和第二前面板101b。第一前面板101a可被设置为通过向前移动而与第二前面板101b分开。当第一前面板101a通过向前移动与第二前面板101b分开时,空气入口部105可形成在第一前面板101a与第二前面板101b之间,其中,可通过空气入口部105将空气引入到其中设置有风扇组件20的室内单元10中。
当风扇组件20包括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时,已通过空气入口部105被引入的空气可仅通过第二旋转风扇23。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可通过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一固定风扇22,并且流动到第二旋转风扇23,第二旋转风扇23可将已通过第一固定风扇22的空气和通过空气入口105被引入的空气一起吹送。
第一前面板101a可通过用户的操作而向前移动。当室内单元10运行时,第一前面板101a还可被设置为通过自动地向前移动而与第二前面板101b分开。
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和已通过壳体的一个侧表面被引入的空气可通过风扇组件20被一起吹送。如上所述,由于已通过壳体的一侧被引入的空气与已通过热交换器110的空气被一起吹送,因此可进一步增大来自风扇组件20的空气的体积。
图8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有风扇电机的风扇组件的示图。
参照图8,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20可顺序地设置有第一旋转风扇21、第一固定风扇22、第二旋转风扇23和第二固定风扇24。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可通过风扇电机25而旋转。可设置单个风扇电机25。
风扇电机25可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50和第二旋转轴251。第一旋转风扇21可安装在第一旋转轴250上,第二旋转风扇23可安装在第二旋转轴251上。由于第一旋转轴250和第二旋转轴251通过风扇电机25旋转,因此可使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旋转。
风扇电机25可安装在第一固定风扇22处。其中容纳有风扇电机25的容纳部分222可设置在第一固定风扇22的风扇框架220中。由于风扇电机25被设置为容纳在第一固定风扇22的容纳部分222中,因此与设置用于风扇电机25的单独的空间时相比,被风扇组件20占据的体积会减小。
由于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通过单个风扇电机25旋转,因此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可以按照相同的速度旋转。此外,可同时执行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的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
图9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设置有风扇电机的风扇组件的示图。
参照图9,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风扇组件20”可顺序地设置有第一旋转风扇21”、第一固定风扇22”、第二旋转风扇23”和第二固定风扇24”。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可分别通过单独设置的风扇电机26、27来驱动。
风扇电机26、27可包括驱动第一旋转风扇21”的第一风扇电机26和驱动第二旋转风扇23”的第二风扇电机27。第一风扇电机26可包括连接到第一旋转风扇21”的第一旋转轴260,第二风扇电机27可包括连接到第二旋转风扇23”的第二旋转轴270。
第一风扇电机26容纳在设置于第一固定风扇22”处的容纳部分223中,第二风扇电机27可容纳在设置于第二固定风扇24”处的容纳部分243中。如上所述,由于第一风扇电机26和第二风扇电机27分别容纳在设置在第一固定风扇22”和第二固定风扇24”处的容纳部分223、243中,因此与设置用于风扇电机的单独的空间时相比,被风扇组件20”占据的体积会减小。
第一风扇电机26和第二风扇电机27分别被设置为独立地驱动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因此,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可以按照不同的速度旋转。在一些情况下,仅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中的任何一个可旋转。另外,在一些情况下,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可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可独立地执行第一旋转风扇21”和第二旋转风扇23”的打开操作或关闭操作。
图10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设置有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设置有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的俯视图。
参照图10和图11,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室外单元12包括将室外单元12的容纳部分126中的空气吹送到外部的风扇组件30。这里,容纳部分指的是室外单元12的由热交换器124、125形成的内部空间。风扇组件30可置于容纳部分126的上部空间中。
可设置多个风扇组件30。例如,风扇组件30可包括第一风扇组件30a和第二风扇组件30b。第一风扇组件30a和第二风扇组件30b可置于室外单元12的上部空间中。风扇组件30还可设置在室外单元12的侧表面上。
风扇组件30的数量和位置不限于以上描述的。在下文中,将描述风扇组件30包括第一风扇组件30a和第二风扇组件30b且置于室外单元12的上部空间中的实施例。
室外单元12可包括热交换器124、125。热交换器124、125可设置在各种位置。热交换器124可设置在室外单元12中。如图10所示,热交换器124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24a,置于侧面板120的一个表面处;第二热交换器124b,置于第一热交换器124a的一个端部的一侧;第三热交换器124c,置于第一热交换器124a的另一端部的一侧。第一热交换器124a、第二热交换器124b和第三热交换器124c可分别设置在侧面板120的相邻的内表面。第一热交换器124a、第二热交换器124b和第三热交换器124c可通过使一个热交换器124弯曲而设置,或者第一热交换器124a、第二热交换器124b和第三热交换器124可被单独地设置。
如图11所示,热交换器125可包括:第一热交换器125a,置于侧面板120的一个表面处;第二热交换器125b,置于侧面板120的另一表面处。第一热交换器125a和第二热交换器125b可被设置成一个相连接的热交换器125,或者可被单独地设置并容纳在侧面板120处。在图11中,虽然示出了第一热交换器125a和第二热交换器125b置于侧面板120的相邻的内表面处,但是第一热交换器125a和第二热交换器125b还可分别地设置在侧面板120的相对的内表面处。
热交换器124、125的形状和位置不限于以上描述的。热交换器124、125的各种形状可根据室外单元12的条件而设置。
参照图1、图10和图11,在室内单元10已进行热交换的高温制冷剂可通过制冷剂管13b运动到室外单元12,并且可通过与室外单元12的热交换器124、125中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在室外单元12中已被冷却的制冷剂可通过制冷剂管13b再次运动到室内单元10。
室外单元12可设置有风扇组件30,以将在热交换器124、125中已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室外单元12的外部。通过风扇组件30经由入口121已被引入到室外单元12中的空气可通过出口123被排放到室外单元12的外部。
图12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室外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12,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组件30可置于热交换器124的上部。热交换器124可与室外单元12的侧面板120相邻地设置。风扇组件30可包括第一风扇组件30a和第二风扇组件30b。第一风扇组件30a和第二风扇组件30b可成排相邻地设置。
成排设置的第一风扇组件30a和第二风扇组件30b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L2可以比壳体120的其中设置有热交换器124的容纳部分126的X轴方向上的内径L1大。当热交换器124设置在室外单元12的壳体120的两个相对的侧表面之间时,壳体120的X轴方向上的内径L1可以为热交换器124的相对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当热交换器仅设置在壳体120的任何一个侧表面处时,壳体120的X轴方向上的内径可以为热交换器的内表面与壳体120的面对热交换器的内表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风扇组件30a和第二风扇组件30b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L2比壳体120的其中设置有热交换器124的容纳部分126的X轴方向上的内径L1大,因此风扇组件30可置于热交换器124之上。
第一风扇组件30a和第二风扇组件30b可包括多个旋转风扇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固定风扇。固定风扇可置于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由于第二风扇组件30b的构造可与第一风扇组件30a的构造相似,因此在下文中将描述第一风扇组件30a的构造。
例如,第一风扇组件30a可包括两个旋转风扇31、33和两个固定风扇32、34。旋转风扇31、33可包括第一旋转风扇31和第二旋转风扇33。固定风扇32、34可包括第一固定风扇32和第二固定风扇34。第一旋转风扇31、第一固定风扇32、第二旋转风扇33和第二固定风扇34可相对于室外单元12的热交换器124顺序地设置。第二固定风扇34可与出口123相邻设置。在一些情况下,可省略第二固定风扇34。
对图2至图9中示出的设置在室内单元10中的风扇组件20的描述可类似地应用于设置在室外单元12中的风扇组件30。因此,将省略与设置在室内单元10中的风扇组件20的构造重复的设置在室外单元12中的风扇组件30的构造的描述。在风扇组件中的空气的体积可通过多个旋转风扇而增大且可通过置于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的固定风扇来引导气流而无压力损失的角度,设置在室外单元12中的风扇组件30与设置在室内单元中的风扇组件相似。
图13是示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室外单元的侧视图。
参照图13,根据另一实施例的设置在室外单元12中的风扇组件36的一部分可置于壳体120的其中设置有热交换器124的容纳部分126中。风扇组件36的X轴方向上的总直径L3可比壳体120的容纳部分126的X轴方向上的直径L1小。
与图12中示出的风扇组件30相似,风扇组件36可包括第一风扇组件36a和第二风扇组件36b。第一风扇组件36a和第二风扇组件36b中的每个可包括两个旋转风扇和两个固定风扇。一个或更多个固定风扇可置于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
在第一风扇组件36a中,第一旋转风扇360、第一固定风扇361、第二旋转风扇362和第二固定风扇363可从热交换器124朝向出口123顺序地设置。在一些情况下,可省略第二固定风扇363。
第一风扇组件36a的至少一部分可置于室外单元12的其中设置有热交换器124的容纳部分126中。具体地讲,第一风扇组件36a的旋转风扇中的至少一个可置于容纳部分126中。例如,第一旋转风扇360可置于室外单元12的容纳部分126中。第一旋转风扇360和第一固定风扇361也可置于容纳部分126中,整个第一风扇组件36a也可置于容纳部分126中。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风扇组件36a中的至少一个旋转风扇置于容纳部分126中,因此室外单元12的旋转风扇和底面板127之间的距离可减小。由于旋转风扇与底面板127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来自于旋转风扇的吸力还可被传递到容纳于底面板127的一侧处的空气。因此,可通过出口123将在室外单元120中已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有效地排放。对第一风扇组件36a的构造和位置的描述可类似地应用于第二风扇组件36b。
在以上描述中,虽然描述了包括具有第一旋转风扇、第二旋转风扇、第一固定风扇和第二固定风扇的风扇组件的实施例,但是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的数量和位置不限于以上描述的。例如,固定风扇还可设置在第一旋转风扇的前方。
从以上描述明显的是,可提高空调的制冷和加热性能。
此外,可防止因风扇组件而导致的损失。
此外,风扇组件可形成得紧凑,从而防止空调的体积增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此外,上述的描述已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可在各种组合、修改和环境中使用。也就是说,可在发明构思的范围内以及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发明的内容和/或本领域中的技术或知识的等同范围内,对本公开改变和变型。描述的实施例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公开的构思的最佳方式,将本公开应用于具体领域和用途所需的各种变型是可行的。因此,本公开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使本公开被限制于所公开的实施例。此外,权利要求应被解释为包括其它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设置在空调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
多个旋转风扇,被设置为能够围绕同一旋转轴旋转;
至少一个固定风扇,固定在所述多个旋转风扇中的相邻的两个旋转风扇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旋转风扇被设置为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旋转风扇接收来自于单个风扇电机的驱动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固定风扇中设置有容纳部分,其中,风扇电机被容纳在容纳部分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旋转风扇被控制为单独地打开或关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旋转风扇被控制为以彼此不同的速度旋转。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所述多个旋转风扇分别接收来自于彼此分开设置的风扇电机的驱动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中的每个包括风扇框架以及从风扇框架径向地延伸的多个叶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还包括驱动旋转风扇的风扇电机,风扇电机安装在固定风扇的风扇框架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设置在旋转风扇中的叶片的安装角在10°至80°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设置在固定风扇中的叶片的安装角在10°至50°的范围内。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设置在固定风扇中的叶片的入口角在10°至50°的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设置在旋转风扇或固定风扇中的叶片被设置呈弧形叶片形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设置在旋转风扇或固定风扇中的叶片被设置呈翼型叶片形状。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设置在旋转风扇或固定风扇中的风扇框架的直径D1与旋转风扇或固定风扇的总直径D2的比D1/D2在0.4至0.8范围内。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旋转风扇包括第一旋转风扇和第二旋转风扇,固定风扇包括第一固定风扇和第二固定风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按照第一旋转风扇、第一固定风扇、第二旋转风扇和第二固定风扇的顺序设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第一旋转风扇置于空气入口部的一侧,第二固定风扇置于空气出口部的一侧。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风扇组件,其中,旋转风扇和固定风扇按照第一固定风扇、第一旋转风扇、第二固定风扇和第二旋转风扇的顺序设置。
20.一种空调,包括:
壳体,形成室内单元的外观,壳体中形成有排放口,以排放已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
风扇组件,容纳在壳体中,并且将空气吹送到室内区域中,
其中,风扇组件包括被设置为能够围绕同一旋转轴旋转的多个旋转风扇以及固定在所述多个旋转风扇中的两个相邻的旋转风扇之间的至少一个固定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50049379A KR102395851B1 (ko) | 2015-04-08 | 2015-04-08 | 팬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
KR10-2015-0049379 | 2015-04-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50713A true CN106050713A (zh) | 2016-10-26 |
CN106050713B CN106050713B (zh) | 2021-03-26 |
Family
ID=5711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213144.4A Active CN106050713B (zh) | 2015-04-08 | 2016-04-07 | 风扇组件和具有该风扇组件的空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18533B2 (zh) |
KR (1) | KR102395851B1 (zh) |
CN (1) | CN10605071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53186A (zh) * | 2018-07-09 | 2018-12-07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扇 |
CN111043057A (zh) * | 2018-10-15 | 2020-04-21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对旋风扇 |
CN113490818A (zh) * | 2018-12-28 | 2021-10-08 | 斯普灵格开利有限公司 | 通风设备用的格栅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35399B (zh) * | 2018-12-25 | 2023-05-23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风扇组件的造型方法 |
TWI716324B (zh) * | 2020-06-10 | 2021-01-11 |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空調箱及其風量平衡控制方法 |
KR20230117969A (ko) * | 2022-02-03 | 2023-08-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공기 청정기 |
Citation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21696A (en) * | 1960-12-27 | 1962-02-20 | Gen Electric | Vent and exhaust arrangement f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
CN1156220A (zh) * | 1995-08-25 | 1997-08-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鼓风机 |
CN2338517Y (zh) * | 1998-06-30 | 1999-09-15 | 华耀南 | 一种隔爆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 |
JP2001107894A (ja) * | 1999-10-05 | 2001-04-17 | Hitachi Ltd | 軸流ファン |
US20030150326A1 (en) * | 2002-02-11 | 2003-08-14 | Hp Intellectual Corp. | Multi-stage air cleaner fan system |
JP2003240262A (ja) * | 2002-02-20 | 2003-08-27 | Ichimon Kiko Kk | 二重管用給排気装置 |
CN1456842A (zh) * | 2002-05-08 | 2003-11-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涡轮风机及应用这种涡轮风机的空调机 |
US20040028522A1 (en) * | 2002-08-07 | 2004-02-12 | Inventec Corporation | Modular fan assembly |
JP2004052563A (ja) * | 2002-07-16 | 2004-02-19 | Sadayuki Amiya | 二重反転式多段送風機 |
US20050186096A1 (en) * | 2004-02-20 | 2005-08-25 | Vinson Wade D. | Cooling fan for electronic device |
US6945758B1 (en) * | 2002-03-08 | 2005-09-20 | Emerson Electric Co. | Drive support and cover assembly for tubeaxial fan |
GB2414520A (en) * | 2004-05-28 | 2005-11-30 | Rolls Royce Plc | Increasing gas turbine bypass pressure |
CN1971065A (zh) * | 2005-09-14 | 2007-05-30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 |
CN101201057A (zh) * | 2007-06-15 | 2008-06-18 | 秦彪 | 电子芯片散热风扇 |
US20080226454A1 (en) * | 2007-03-05 | 2008-09-18 | Xcelaero Corporation | High efficiency cooling fan |
CN101363453A (zh) * | 2007-08-08 | 2009-02-11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串联式风扇及其扇框结构 |
CN101535658A (zh) * | 2006-11-08 | 2009-09-16 | 出洋电气株式会社 | 正反转轴流式风机 |
CN101929712A (zh) * | 2009-06-22 | 2010-12-2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环形移动式空调 |
CN102094837A (zh) * | 2009-12-14 | 2011-06-15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 |
CN102338124A (zh) * | 2010-07-20 | 2012-02-0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轴流风扇 |
CN102734185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对转式轴流鼓风机 |
CN103528131A (zh) * | 2012-06-28 | 2014-01-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的室内单元和控制该空调的方法 |
US20140072434A1 (en) * | 2012-09-13 | 2014-03-13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Fan impeller structure of centrifugal fan |
CN203500123U (zh) * | 2013-10-14 | 2014-03-26 | 浙江义乌星耀风机有限公司 | 具有双列后导叶的煤气轴流风机机壳 |
CN103816721A (zh) * | 2014-01-24 | 2014-05-28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一种车用轴流式抽尘装置 |
CN103874888A (zh) * | 2011-10-13 | 2014-06-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WO2014097437A1 (ja) * | 2012-12-20 | 2014-06-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
US20150016991A1 (en) * | 2006-06-27 | 2015-01-15 | Grant L. Reuter | Enhanced axial air mover system with enclosure profi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322900B2 (ja) * | 2009-11-27 | 2013-10-23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送風機のベルマウス構造 |
KR20110085646A (ko) * | 2010-01-21 | 2011-07-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송풍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실외기 |
-
2015
- 2015-04-08 KR KR1020150049379A patent/KR102395851B1/ko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4-07 CN CN201610213144.4A patent/CN106050713B/zh active Active
- 2016-04-08 US US15/094,840 patent/US1071853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21696A (en) * | 1960-12-27 | 1962-02-20 | Gen Electric | Vent and exhaust arrangement f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
CN1156220A (zh) * | 1995-08-25 | 1997-08-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鼓风机 |
CN2338517Y (zh) * | 1998-06-30 | 1999-09-15 | 华耀南 | 一种隔爆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 |
JP2001107894A (ja) * | 1999-10-05 | 2001-04-17 | Hitachi Ltd | 軸流ファン |
US20030150326A1 (en) * | 2002-02-11 | 2003-08-14 | Hp Intellectual Corp. | Multi-stage air cleaner fan system |
JP2003240262A (ja) * | 2002-02-20 | 2003-08-27 | Ichimon Kiko Kk | 二重管用給排気装置 |
US6945758B1 (en) * | 2002-03-08 | 2005-09-20 | Emerson Electric Co. | Drive support and cover assembly for tubeaxial fan |
CN1456842A (zh) * | 2002-05-08 | 2003-11-1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涡轮风机及应用这种涡轮风机的空调机 |
JP2004052563A (ja) * | 2002-07-16 | 2004-02-19 | Sadayuki Amiya | 二重反転式多段送風機 |
US20040028522A1 (en) * | 2002-08-07 | 2004-02-12 | Inventec Corporation | Modular fan assembly |
US20050186096A1 (en) * | 2004-02-20 | 2005-08-25 | Vinson Wade D. | Cooling fan for electronic device |
GB2414520A (en) * | 2004-05-28 | 2005-11-30 | Rolls Royce Plc | Increasing gas turbine bypass pressure |
CN1971065A (zh) * | 2005-09-14 | 2007-05-30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 |
US20150016991A1 (en) * | 2006-06-27 | 2015-01-15 | Grant L. Reuter | Enhanced axial air mover system with enclosure profile |
CN101535658A (zh) * | 2006-11-08 | 2009-09-16 | 出洋电气株式会社 | 正反转轴流式风机 |
US20080226454A1 (en) * | 2007-03-05 | 2008-09-18 | Xcelaero Corporation | High efficiency cooling fan |
CN101201057A (zh) * | 2007-06-15 | 2008-06-18 | 秦彪 | 电子芯片散热风扇 |
CN101363453A (zh) * | 2007-08-08 | 2009-02-11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串联式风扇及其扇框结构 |
CN101929712A (zh) * | 2009-06-22 | 2010-12-2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环形移动式空调 |
CN102094837A (zh) * | 2009-12-14 | 2011-06-15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 |
CN102338124A (zh) * | 2010-07-20 | 2012-02-0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轴流风扇 |
CN102734185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 对转式轴流鼓风机 |
CN103874888A (zh) * | 2011-10-13 | 2014-06-1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 |
CN103528131A (zh) * | 2012-06-28 | 2014-01-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的室内单元和控制该空调的方法 |
US20140072434A1 (en) * | 2012-09-13 | 2014-03-13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Fan impeller structure of centrifugal fan |
WO2014097437A1 (ja) * | 2012-12-20 | 2014-06-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 |
CN203500123U (zh) * | 2013-10-14 | 2014-03-26 | 浙江义乌星耀风机有限公司 | 具有双列后导叶的煤气轴流风机机壳 |
CN103816721A (zh) * | 2014-01-24 | 2014-05-28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一种车用轴流式抽尘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张景松 等: "《流体机械 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31 December 2010,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53186A (zh) * | 2018-07-09 | 2018-12-07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扇 |
WO2020010808A1 (zh) * | 2018-07-09 | 2020-01-16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扇 |
CN108953186B (zh) * | 2018-07-09 | 2021-04-27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风扇 |
US11408431B2 (en) | 2018-07-09 | 2022-08-09 |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fg Co., Ltd. | Fan with synchronously switch for rotation directions |
CN111043057A (zh) * | 2018-10-15 | 2020-04-21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对旋风扇 |
CN111043057B (zh) * | 2018-10-15 | 2022-03-25 |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对旋风扇 |
US11661943B2 (en) | 2018-10-15 | 2023-05-30 | Guangdong Midea White Home Applianc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 Counter-rotating fan |
CN113490818A (zh) * | 2018-12-28 | 2021-10-08 | 斯普灵格开利有限公司 | 通风设备用的格栅 |
CN113490818B (zh) * | 2018-12-28 | 2024-05-14 | 斯普灵格开利有限公司 | 通风设备用的格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050713B (zh) | 2021-03-26 |
US20160298636A1 (en) | 2016-10-13 |
US10718533B2 (en) | 2020-07-21 |
KR20160120421A (ko) | 2016-10-18 |
KR102395851B1 (ko) | 2022-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50713A (zh) | 风扇组件和具有该风扇组件的空调 | |
KR102527323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2504098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US7386989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EP2889544B1 (en) |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 |
CN105980178B (zh) |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 | |
US10866000B2 (en) | Air conditioner | |
KR102249321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CN105143796B (zh) | 冰箱 | |
US20060021369A1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1765398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65398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0399283U (zh) | 一种节能转轮除湿机 | |
KR102182338B1 (ko) | 차량용 히트 펌프 시스템 | |
KR100550571B1 (ko) |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 |
KR102125720B1 (ko) | 팬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화기 | |
KR100613512B1 (ko) |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 |
CN21494939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65397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KR100579572B1 (ko) | 공기조화기 | |
KR100572060B1 (ko) | 공기조화시스템 | |
CN21837961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73735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837962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9891101A (zh) | 螺旋桨风扇、室外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