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9635A - 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19635A CN105819635A CN201510609482.5A CN201510609482A CN105819635A CN 105819635 A CN105819635 A CN 105819635A CN 201510609482 A CN201510609482 A CN 201510609482A CN 105819635 A CN105819635 A CN 1058196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pipe
- screw conveyor
- gear
- conveyor shaft
- spiral fee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螺旋送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内设置第一螺旋输送轴,第二输送管内设置第二螺旋输送轴,所述的第一螺旋输送轴直接连接驱动装置,第二螺旋输送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外部。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两个螺旋输送轴由同一个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节省了一套驱动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耗;另外,第二螺旋输送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外部,第二螺旋输送轴内部的含油污泥的输送不会对第二螺旋输送轴的传动造成影响,工作更加的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含油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2~50%,含水率在40~99%,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底泥、池底泥。含油污泥中的油泛指各种有机物,还包括多种有毒有害、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若不加以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国已在各油田推行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积极保护油田环境,但对含油污泥的处理还仅限于原油的简单回收,剩余污泥尚未得到无害化处理要求。所以,对于含油污泥的有效处理一直是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的可选择处理方法有多种,而其中过热蒸汽喷射处理技术以其显著的处理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过热蒸汽喷射处理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超热炉产生的过热蒸汽(500℃以上),经特制的喷射器以两马赫速度(>1000m/s)喷出,与油泥颗粒正面碰撞,在高温及高速所产生的冲量作用下,将油泥中所吸附或包含的油分和水份瞬间蒸出,完成油泥的干化和除油。
过热蒸汽喷射处理技术的关键是将含油污泥按照一定的方向通入到油泥分离装置中,使其正好处于过热蒸汽喷射出口,这样高速喷出的过热蒸汽才能最大程度的将含油污泥进行油泥分离。由于过热蒸汽一般沿着油泥分离装置的水平切线方向喷入,含油污泥则竖直向上输送进入油泥分离装置。
因此,如何将含油污泥竖直向上输送进油泥分离装置中是影响其油泥分离效果的关键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内设置第一螺旋输送轴,第二输送管内设置第二螺旋输送轴,所述的第一螺旋输送轴直接连接驱动装置,第二螺旋输送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第一齿轮机构和第二齿轮机构,传动轴平行于第一螺旋输送轴设置,传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一齿轮机构与第一螺旋输送轴传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齿轮机构与第二螺旋输送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齿轮机构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一螺旋输送轴上伸出第一输送管外部的一端,第二传动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外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输送管的长度大于第二输送管的长度,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小于1,优选地,为0.5~1。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齿轮机构为圆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第二锥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螺旋输送轴上伸出第二输送管外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输送管一端具有放大段,放大段的内径逐渐增大,放大段的大内径端连接第二输送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放大段的底壁上开设开口,开口上安装可开启/关闭的活动门;所述的第一输送管上安装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活动门,活动门在弹性装置的弹性力作用下保持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输送管上与第二输送管相连接的一端开设开口,开口上安装可开启/关闭的检修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输送管与第二输送管相连接的一端的底壁倾斜向下设置。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送料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具体地,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油污泥分离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仓、螺旋送料装置和油泥分离装置,所述的油泥分离装置为封闭的圆柱形罐体,圆柱形罐体的切线方向设置用于高温高速气体喷射的进入的喷射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罐体上设置进料口,进料口设置在喷射口的出口处,且垂直于喷射口和圆柱形罐体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螺旋送料装置的第二输送管安装在该进料口上。
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两个螺旋输送轴由同一个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节省了一套驱动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耗。另外,第二螺旋输送轴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外部,第二螺旋输送轴内部的含油污泥的输送不会对第二螺旋输送轴的传动造成影响,工作更加的稳定。
本发明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螺旋送料装置的第一输送管水平设置,第二输送管竖直设置,含油污泥通过第一输送管内的第一螺旋输送轴进行水平输送,含油污泥输送至第二输送管后,通过第二螺旋输送轴进行竖直输送,最后进入到呈圆柱形罐体的油泥分离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含油污泥沿着竖直方向输送进油泥分离装置中。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左视图;
图3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油泥分离装置的主视图;
图7本发明的油泥分离装置的右视图;
图8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和螺旋输送机装配的主视图;
图9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和螺旋输送机装配的左视图;
图10本发明的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的螺旋输送机的横截面图;
图12本发明的螺旋输送机的轴向剖面图;
图13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00-进料仓200-螺旋送料装置201-驱动装置202-第一螺旋输送轴203-第一传动齿轮204-第二传动齿轮205-传动轴206-第一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208-第二螺旋输送轴209-第二输送管210-第一输送管211-放大段212-检修门213-活动门214-弹性装置300-油泥分离装置301-喷射口401-入口管路402-出风管路403-第一旋风分离器404-第二旋风分离器405-排渣口406-收集仓500-螺旋输送机501-驱动电机502-输送管503-第一冷却水通路504-螺旋输送轴505-第二冷却水通路506-第一出水口507-第一进水口508-折流板600-超热炉700-回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201、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09,第一输送管210内设置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第二输送管209内设置第二螺旋输送轴208,所述的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直接连接驱动装置201,第二螺旋输送轴208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201,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10的外部。
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第一输送管210水平设置,第二输送管209竖直设置,含油污泥通过第一输送管210内的第一螺旋输送轴202进行水平输送,含油污泥输送至第二输送管209后,通过第二螺旋输送轴208进行竖直输送,最后进入到呈圆柱形罐体的油泥分离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含油污泥沿着竖直方向输送进油泥分离装置中。
本发明的螺旋送料装置的第一螺旋输送轴202和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由同一个驱动装置201进行驱动,节省了一套驱动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耗。
另外,由含油污泥的成分可知,若将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传动结构设置在输送管内部的话,含油污泥成分的不确定性有可能造成传动的不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的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09的外部,第二螺旋输送轴208内部的含油污泥的输送不会对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传动造成影响,工作更加的稳定。
本发明的第一螺旋输送轴202和第二螺旋输送轴208均为转轴结构,转轴结构的外圆周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转轴结构在转动的过程中,螺旋叶片不断的推进含油污泥向前运动,从而实现含油污泥的输送。
为了实现第二螺旋输送轴208与第一螺旋输送轴202共用一个驱动装置201,且实现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外部传动,具体地:
本发明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205、第一齿轮机构和第二齿轮机构,传动轴205平行于第一螺旋输送轴202设置,传动轴205的一端通过第一齿轮机构与第一螺旋输送轴202传动连接,传动轴20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齿轮机构与第二螺旋输送轴208传动连接。
本发明的传动轴205实现了将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的转动动力传动到第二螺旋输送轴202上,而将传动轴205设置在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09的外部,并分别与第一螺旋输送轴202和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外端部连接,从而实现了将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传动结构设置外部的技术目的。
本发明的传动轴205与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第二螺旋输送轴208之间分别采用齿轮传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传动稳定。
本发明的第一齿轮机构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由于本发明的传动轴205与第一输送轴202之间平行设置,因此采用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方式将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的转动动力传动到转动轴205上,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传动稳定。
第一齿轮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203和第二传动齿轮204,第一传动齿轮203固定安装在第一螺旋输送轴202上伸出第一输送管210外部的一端,将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的动力传动到第一传动齿轮203上;第一传动齿轮203和第二传动齿轮204外啮合传动,第一传动齿轮203将动力传动给第二传动齿轮204;第二传动齿轮204固定安装在传动轴205,将第二传动齿轮204的转动动力传动给传动轴205。
本发明第一齿轮机构实现第一螺旋输送轴202到传动轴205的动力传输,还可根据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09的输送能力对第一螺旋输送轴202和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转速进行设计,只需要改变第一传动齿轮203和第二传动齿轮204之间的传动比即可实现。
例如,一般所述的第一输送管210的长度大于第二输送管209的长度,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203和第二传动齿轮204之间的传动比小于1,优选地,为0.5~1。这样即可实现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加速,以更好的适应第一输送管210的输送能力。
本发明的的第二齿轮机构为圆锥齿轮传动机构,由于锥齿轮传动机构的特点是可以改变传动的方向,因为本发明的传动轴205与第二螺旋输送轴208是垂直设置,所以采用圆锥齿轮传动机构可以实现将传动轴205水平转动的动力传递给第二螺旋输送轴208变成竖直转动的动力。
第二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206和第二锥齿轮207,第一锥齿轮206固定安装在传动轴205,将传动轴205的动力传动到第一锥齿轮206上;第一锥齿轮206将动力传动给第二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207固定安装在第二螺旋输送轴208上伸出第二输送管209外部的一端,将第二锥齿轮207的转动动力传动给第二螺旋输送轴208。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齿轮机构也可选择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本发明的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09相互垂直设置,而由由于含油污泥成分的不确定性,当其输送至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09的连接处时,由于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转向对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的输送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在该连接处有可能出现“堵料”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一,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输送管210一端具有放大段211,放大段211的内径逐渐增大,放大段211的大内径端连接第二输送管210。
本发明通过在第一输送管210的输送末端设置放大段211,使得含油污泥到达该放大段211时,压力减小,含油污泥对第二螺旋输送轴208的水平方向阻碍力减小,更有利于第二螺旋输送轴208将含油污泥及时输送走,避免发生“堵料”现象。
方案二,本方案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改进,如图4所示,放大段211的底壁上开设开口,开口上安装可开启/关闭的活动门213;所述的第一输送管210上安装有弹性装置214,弹性装置214的另一端连接活动门213,活动门213在弹性装置214的弹性力作用下保持关闭。
本发明的活动门213在正常情况下受到弹性装置214的弹性力作用下保持关闭,从而保证了含油污泥的输送,而一旦发生“堵料”现象,“堵料”会压迫活动门213,随着“堵料”情况的加重,“堵料”的压力会克服弹性装置214的弹性力,打开活动门213,同时堵塞的含油污泥由活动门的开口排出,直到“堵料”现象消除或者减轻时,弹性装置214的弹性力使得活动门213自动复位,以确保含油污泥正常输送。
为了避免含油污泥的泄露,本发明的活动门213下对应设置用于盛放含油污泥的容器。
本发明的弹性装置214优选地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较大,在正常工况下,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得能够保持活动门213关闭。
另外,本方案也可适用于第一输送管210末端部设置放大段211的情况。
方案三,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一输送管210上与第二输送管209相连接的一端开设开口,开口上安装可开启/关闭的检修门212。
本发明的检修门212设置在第一输送管210的上部,在发生“堵料”情况时,开启检修门212进行检修,以克服“堵料”现象。
方案四,本发明的第一输送管210与第二输送管209相连接的一端的底壁倾斜向下设置。这样,使得含油污泥在输送至两者的连接处时,更好的被排到第二输送管210,避免发生“堵料”现象。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发明一种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送料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仓100、螺旋送料装置和油泥分离装置300,所述的油泥分离装置为封闭的圆柱形罐体,圆柱形罐体的切线方向设置用于高温高速气体进入的喷射口301,所述的圆柱形罐体上设置进料口,进料口设置在喷射口301的出口处,且垂直于喷射口301和圆柱形罐体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螺旋送料装置的第二输送管210安装在该进料口上。
本发明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螺旋送料装置的第一输送管210水平设置,第二输送管209竖直设置,含油污泥通过第一输送管210内的第一螺旋输送轴202进行水平输送,含油污泥输送至第二输送管209后,通过第二螺旋输送轴208进行竖直输送,最后进入到呈圆柱形罐体的油泥分离装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含油污泥沿着竖直方向输送进油泥分离装置中。
实施例一
如图13、图8及图9所示,一种含油污泥分离设备,包括旋风分离器和具有封闭腔室的油泥分离装置300,油泥分离装置300上设置喷射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含油污泥通过进料口进入封闭腔室内,在通过喷射口进入的高温高速气体的作用下,实现含油污泥中油分、水分和固体残渣的分离,油泥分离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用于收集并排出含油污泥中固体残渣的旋风分离器,所述的旋风分离器的排渣口连接螺旋输送机500,螺旋输送机500包括输送管502和设置在其中的螺旋输送轴504,所述的输送管502的管壁内部和/或螺旋输送轴504的内部具有中空的冷却水通路。
本实施例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含油污泥采用高温高速气体喷射处理的方式,处理效果显著,且处理成本低。
本实施例的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中的固体残渣通过螺旋输送机500排出,螺旋输送机500的螺旋输送轴504在驱动电机501的驱动下转动,通过螺旋输送轴504上的螺旋叶片的运动实现固体残渣在输送管502中的输送。螺旋输送机500的输送管502和螺旋输送轴504内分别设置冷却水通路,将冷却水通入到冷却水通路中进行循环,在输送固体残渣的过程中冷却水与固体残渣之间发生热交换,从而实现降温效果,避免固体残渣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自燃现象,整个设备运行更加安全稳定。
具体地,为了实现螺旋输送管502对固体残渣的冷却,如图10所示,输送管502的管壁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内壁和外壁,内壁和外壁的两端封闭连接,内壁和外壁之间中空形成第一冷却水通路503;所述的输送管502的管壁两端分别设置连通第一冷却水通路503的第一进水口507和第一出水口506。本实施例的输送管502的整个周向管壁上都具有冷却水通路,这使得输送管502的整个内部腔室都处于冷却水通路的包围,增大热交换的接触面积,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第一进水口507和第一出水口506设置应按照螺旋输送机输送固体残渣的方向设置,即第一进水口507设置在螺旋输送机的入口端处,第一出水口506设置在螺旋输送机的出口端处,向第一进水口507通入冷却水,冷却水在输送管502的管壁内与固体残渣进行热交换后由第一出水口506排出。
另外,由于输送管502的内径较大,使得第一冷却水通路503的横向截面较大,轴向长度较长,而第一进水口507只设置输送管502的一侧,使得进水面积远小于流通面积。当通入冷却水时,有可能会发生“短流”现象,即水流不能充满第一冷却水通路503的整个横向截面,冷却水形成一道“水柱”在第一冷却水通路503中流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采用了如下两种技术方案:
(一)、第一进水口507包括多个,分别沿着输送管502的管壁周向方向设置。这样可增多进水面积,使得进入的冷却水尽可能的分布在第一冷却水通路503的整个横向截面,避免“短流”现象。
(二)如图11及图12所示,输送管50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多个折流板508,相邻的两个折流板508在周向上交错设置,折流板508将第一冷却水通路503隔成相互连通的多段。
本实施例的折流板508将第一冷却水通路503的横截面缩小,同时将第一冷却水通路503隔成相互连通的多段,使得在通入冷却水时,将第一冷却水通路503的每一段依次进满水,从而避免“短流”现象。
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轴504的内部具有沿着轴线设置的中空通道,以形成第二冷却水通路505,螺旋输送轴504的两端设置分别连通第二冷却水通路505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本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一个初级旋风分离器和一个末级旋风分离器,初级旋风分离器和末级旋风分离器之间依次串联剩余的旋风分离器,初级旋风分离器连接油泥分离装置,这样可逐级对含油污泥中的固体残渣进行分离,具有更好的固体残渣分离效果;或者,各个旋风分离器分别与油泥分离装置连接,可同时处理更多含油污泥,提高固体残渣分离的效率;再或者,所述的旋风分离器采用混合连接的方式,即具有多组相互并列连接的旋风分离器,各组之间串联连通;不仅具有更好的固体残渣分离效果,而且具有更大的含油污泥处理量。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包括一个初级旋风分离器和一个末级旋风分离器,所述的初级旋风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油泥分离装置的出料口,出风口连通末级旋风分离器的入口;所述的初级旋风分离器的排渣口和末级旋风分离器的排渣口均连通螺旋输送机500的进料口。经过油泥分离装置300处理过的含油污泥先进入初级旋风分离器进行初级固体残渣分离,而后再进入末级旋风分离器进行进一步的固体残渣分离,可最大程度的将含油污泥中的固体残渣分离出来,提高固体残渣分离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一种含油污泥分离设备,还包括油水分离器,所述的末级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连接油水分离器;或者各个分别与油泥分离装置连接的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出风口分别连接油水分离器,这样可最大程度的将含有污泥中的固体残渣分离出来,避免影响油水分离器的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8及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旋风分离器403和第二旋风分离器404,第一旋风分离器403和第二旋风分离器404的入口连通至同一入口管路401,入口管路401连接连通油泥分离装置300的出料口,第一旋风分离器403和第二旋风分离器404的出风口均连通至同一出风管路402,出风管路402连通至油水分离器,第一旋风分离器403和第二旋风分离器404的排渣口连通同一收集仓406,收集仓连通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这种旋风分离器的设置方式,增加了油泥处理量,且整体集成度更高,更加便于装配。
为了保证本实施例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整体密封性,本实施例的旋风分离器的收集仓406并非常开,而是定期开启。当固体残渣收集在收集仓406中,也可能发生自燃现象,因此,在所述的油泥分离装置与旋风分离器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设置用于接入氮气的氮气入口,或者与油泥分离装置相连接的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处接入氮气。这样,降低了旋风分离器中氧气的含量,甚至可使得整个设备隔绝氧气,从而避免固体残渣在收集仓406中发生自燃现象。
本实施例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氮封系统的接入口还可为油泥分离装置的喷射口,具体地,所述的油泥分离装置的喷射口连通高温高速气体的进气管路,所述的进气管路上设置用于接入氮气的氮气入口。
本实施例的油水分离器500包括油水分离槽,油水分离槽的出水口与输送管502和/或螺旋输送轴504的冷却水通路之间相连通。由于含油污泥中气态的油分和水分在油水分离器中实现冷凝成液态,并分离,因此在油水分离器500中具有大量的循环冷凝水。由于冷凝水量大,最后收集在油水分离槽中的冷凝水温度不高,最低可达40℃左右,将这样的冷凝水通入到螺旋输送机的冷却水通路中,进一步使用,提高了其利用效率。
另外,为了不影响油水分离槽冷凝水的正常排出,在原有管路上并联接出一路管路至螺旋输送机的冷却水通路中。
本实施例的油泥分离装置300的喷射口连通超热炉600,由超热炉600为其提供高温气体。油泥分离装置300的进料口通过螺旋送料装置200连通进料仓100,进料仓100中加热待处理的含油污泥原料,经螺旋送料装置200输送至油泥分离装置300中进行处理。本实施例的螺旋输送机500的出口连接用于存放固体残渣的回收罐700。
本实施例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工作过程为:
(1)用超热炉600将水蒸汽加热至500℃以上的过热蒸汽;主要利用过热蒸汽(500℃—700℃),处理过程的所有处理能量都从过热蒸汽中获得;
(2)通过喷射口301喷射至含油污泥上,其喷射口301喷出的过热蒸汽的速度达到2马赫,瞬间与含油污泥碰撞,含油污泥被粉碎成细小颗粒;
(3)含油污泥中的水分和油分瞬间蒸发升华;
(4)水分和油分通过旋风分离器400与固体残渣分离;
(5)水分和油分通过水喷淋降温,液化;
(6)液化后的水分和油分通过油水分离器500的油水分离罐分离,油水分离罐内设有热交换排管,该热交换排管为铜制循环冷却水盘管,进行热交换使液化后的水分和油分降温,油分以液体形式回收。
本实施例的含油污泥处理设备的工作能源使用蒸汽,用少量能源进行处理,不使用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不产生废气,对大气没有污染,整体设备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本实施例的工作能源还可使用热烟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包括驱动装置(201)、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09),第一输送管(210)内设置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第二输送管(209)内设置第二螺旋输送轴(20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旋输送轴(202)直接连接驱动装置(201),第二螺旋输送轴(208)通过传动机构连接驱动装置(201),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输送管(210)和第二输送管(210)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205)、第一齿轮机构和第二齿轮机构,传动轴(205)平行于第一螺旋输送轴(202)设置,传动轴(205)的一端通过第一齿轮机构与第一螺旋输送轴(202)传动连接,传动轴(20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齿轮机构与第二螺旋输送轴(208)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轮机构为圆柱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203)和第二传动齿轮(204),第一传动齿轮(203)固定安装在第一螺旋输送轴(202)上伸出第一输送管(210)外部的一端,第二传动齿轮(204)固定安装在传动轴(205),第一传动齿轮(203)和第二传动齿轮(204)外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管(210)的长度大于第二输送管(209)的长度,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203)和第二传动齿轮(204)之间的传动比小于1,优选地,为0.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齿轮机构为圆锥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206)和第二锥齿轮(207),第一锥齿轮(206)固定安装在传动轴(205),第二锥齿轮(207)固定安装在第二螺旋输送轴(208)上伸出第二输送管(209)外部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管(210)一端具有放大段(211),放大段(211)的内径逐渐增大,放大段(211)的大内径端连接第二输送管(2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大段(211)的底壁上开设开口,开口上安装可开启/关闭的活动门(213);所述的第一输送管(210)上安装有弹性装置(214),弹性装置(214)的另一端连接活动门(213),活动门(213)在弹性装置(214)的弹性力作用下保持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管(210)上与第二输送管(209)相连接的一端开设开口,开口上安装可开启/关闭的检修门(2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管(210)与第二输送管(210)相连接的一端的底壁倾斜向下设置。
1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旋送料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仓(100)、螺旋送料装置和油泥分离装置(300),所述的油泥分离装置为封闭的圆柱形罐体,圆柱形罐体的切线方向设置用于高温高速气体进入的喷射口(3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罐体上设置进料口,进料口设置在喷射口(301)的出口处,且垂直于喷射口(301)和圆柱形罐体的中心线方向设置,螺旋送料装置的第二输送管(209)安装在该进料口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09482.5A CN105819635B (zh) | 2015-09-22 | 2015-09-22 | 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09482.5A CN105819635B (zh) | 2015-09-22 | 2015-09-22 | 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9635A true CN105819635A (zh) | 2016-08-03 |
CN105819635B CN105819635B (zh) | 2019-05-24 |
Family
ID=56514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09482.5A Active CN105819635B (zh) | 2015-09-22 | 2015-09-22 | 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19635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7706A (zh) * | 2016-12-09 | 2017-03-22 | 李伟科 | 一种带有螺旋进料装置的化工油泥除杂装置 |
CN108034441A (zh) * | 2017-12-14 | 2018-05-15 | 深圳市龙吉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热裂解处理装置 |
CN108439739A (zh) * | 2018-04-14 | 2018-08-24 | 苏州碧千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泥热解回收处理系统 |
CN111138051A (zh) * | 2020-01-15 | 2020-05-12 | 汲红军 | 油田含油污泥收集装置 |
CN111960627A (zh) * | 2020-09-07 | 2020-11-20 | 青海中聚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害化油泥沙脱油的系统及油泥沙脱油的方法 |
CN112808069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安徽中宇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稀土生产用高效混料装置 |
CN113859881A (zh) * | 2021-12-03 | 2021-12-31 |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袋包装的凝固态棕榈酸化油的卸货装置及卸货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02115Y (zh) * | 1993-03-23 | 1995-06-28 |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 一种多级螺旋输脂装置 |
JPH09103800A (ja) * | 1995-10-12 | 1997-04-22 | S T Kenkyusho:Kk | 有機物の分解消化装置 |
CN2458522Y (zh) * | 2001-01-05 | 2001-11-07 | 衢州金天地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下饲炉排螺旋式给煤机 |
CN200999157Y (zh) * | 2007-01-15 | 2008-01-02 | 钱尧翎 | 一种垂直管式螺旋输送机 |
CN201190133Y (zh) * | 2008-03-20 | 2009-02-04 | 张贺新 | 污油泥分离设备 |
KR20100108629A (ko) * | 2009-03-30 | 2010-10-08 | 탁문주 | 곡물 이송기용 기어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곡물 이송기 |
CN201648205U (zh) * | 2010-01-22 | 2010-11-24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田油泥干化处理组合装置 |
CN203801342U (zh) * | 2014-01-11 | 2014-09-03 | 韶关市丰一工贸有限公司 | 内部带有风机的谷物垂直提升的谷杂分离装置 |
CN203990476U (zh) * | 2014-07-30 | 2014-12-10 | 王义金 | 建筑混料提升送料装置 |
CN104670930A (zh) * | 2015-02-05 | 2015-06-03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立铣式螺旋取料装置 |
-
2015
- 2015-09-22 CN CN201510609482.5A patent/CN1058196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02115Y (zh) * | 1993-03-23 | 1995-06-28 |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 | 一种多级螺旋输脂装置 |
JPH09103800A (ja) * | 1995-10-12 | 1997-04-22 | S T Kenkyusho:Kk | 有機物の分解消化装置 |
CN2458522Y (zh) * | 2001-01-05 | 2001-11-07 | 衢州金天地环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下饲炉排螺旋式给煤机 |
CN200999157Y (zh) * | 2007-01-15 | 2008-01-02 | 钱尧翎 | 一种垂直管式螺旋输送机 |
CN201190133Y (zh) * | 2008-03-20 | 2009-02-04 | 张贺新 | 污油泥分离设备 |
KR20100108629A (ko) * | 2009-03-30 | 2010-10-08 | 탁문주 | 곡물 이송기용 기어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곡물 이송기 |
CN201648205U (zh) * | 2010-01-22 | 2010-11-24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油田油泥干化处理组合装置 |
CN203801342U (zh) * | 2014-01-11 | 2014-09-03 | 韶关市丰一工贸有限公司 | 内部带有风机的谷物垂直提升的谷杂分离装置 |
CN203990476U (zh) * | 2014-07-30 | 2014-12-10 | 王义金 | 建筑混料提升送料装置 |
CN104670930A (zh) * | 2015-02-05 | 2015-06-03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立铣式螺旋取料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7706A (zh) * | 2016-12-09 | 2017-03-22 | 李伟科 | 一种带有螺旋进料装置的化工油泥除杂装置 |
CN108034441A (zh) * | 2017-12-14 | 2018-05-15 | 深圳市龙吉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热裂解处理装置 |
CN108439739A (zh) * | 2018-04-14 | 2018-08-24 | 苏州碧千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泥热解回收处理系统 |
CN111138051A (zh) * | 2020-01-15 | 2020-05-12 | 汲红军 | 油田含油污泥收集装置 |
CN111960627A (zh) * | 2020-09-07 | 2020-11-20 | 青海中聚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害化油泥沙脱油的系统及油泥沙脱油的方法 |
CN112808069A (zh) * | 2020-12-31 | 2021-05-18 | 安徽中宇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稀土生产用高效混料装置 |
CN113859881A (zh) * | 2021-12-03 | 2021-12-31 |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袋包装的凝固态棕榈酸化油的卸货装置及卸货方法 |
CN113859881B (zh) * | 2021-12-03 | 2022-03-01 | 苏州丰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液袋包装的凝固态棕榈酸化油的卸货装置及卸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9635B (zh) | 2019-05-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19635A (zh) | 一种螺旋送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含油污泥分离设备 | |
CN105819660A (zh) | 一种含油污泥分离设备 | |
CN102503055B (zh) | 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和处理设备 | |
CN110756557A (zh) | 含油固废电磁加热间接热脱附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06746419A (zh) | 一种含油污泥工业化规模热解处理系统和方法 | |
CN104211984B (zh) | 一种废旧有机玻璃旋转螺式推进连续裂解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1239770A (zh) | 污油泥分离方法及设备 | |
CN105602586A (zh) | 用于城市污泥烟气干化中温热解炭化的系统 | |
CN109455899A (zh) | 一种含油污泥处置系统及其处置工艺 | |
CN108251148A (zh) | 一种危废、固废含油泥砂热解析综合利用处置方法 | |
CN211360026U (zh) | 含油固废电磁加热间接热脱附处理装置 | |
WO2019050431A1 (ru) | Способ пиролизной утилизации твердых углеродсодержащих отходов и мусороперерабатывающи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CN207143067U (zh) | 一种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置系统 | |
CN214767749U (zh) | 微波热解析装置和含油固废处理系统 | |
CN105331385A (zh) | 一种用于矿沥青溶剂萃取沥青用生产装置 | |
CN201864712U (zh) | 高效连续的植物提取装置 | |
CN206521377U (zh) | 一种含油污泥工业化规模热解处理系统 | |
CN201190133Y (zh) | 污油泥分离设备 | |
CN204111645U (zh) | 一种废旧有机玻璃旋转螺式推进连续裂解设备 | |
CN202279767U (zh) | 含油污泥处理设备 | |
CN209368098U (zh) | 一种含油污泥处置系统 | |
EP3048160B1 (en) | Facility for the elimination of plastic contained in urban and industrial waste | |
CN208995443U (zh) | 一种油泥砂分离装置 | |
CN203653406U (zh) | 污泥专用滚筒干燥机 | |
CN206337135U (zh) | 一种油泥资源化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7 Address after: 100074, Lane 1, Yungang Tian Town,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Testing Technology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AEROSPACE RATE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4, Lane 1, Yungang Tian Town,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space Testing Technology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