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2208A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792208A CN105792208A CN201610113612.0A CN201610113612A CN105792208A CN 105792208 A CN105792208 A CN 105792208A CN 201610113612 A CN201610113612 A CN 201610113612A CN 105792208 A CN105792208 A CN 1057922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essing information
- smart machine
- gateway accessing
- gateway
- hotsp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7—Graphical ident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目标网关进行连接的,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日益增多,无线保真(英文全称:Wireless-Fidelity,英文缩写:WiFi)简易配置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具有WiFi接口的智能设备缺乏输入设备,导致接入网络困难。然而现有的简易连接技术不够安全,目前市场上并没有针对智能设备接入网络的标准化统一方案。
现有技术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使智能设备接入WiFi热点:
第一种是利用智能设备的屏幕输入网关接入信息,比如谷歌控温器就是带屏幕的,可以通过手动旋转旋钮选择要连接的WiFi热点,并完成输入密码的操作;
第二种是将智能设备作为无线访问接入点(英文全称:WirelessAccessPoint,英文缩写:AP),手机或者电脑连接这个AP后输入网关接入信息;
第三种是采用广播的方式实现简易配置,比如智能设备开机后会进入“等待WiFi配置”的模式,这时手机选择一个WiFi热点连接好之后,便会将WiFi热点的网关接入信息通过广播发送到2.4吉赫(英文全称:GigaHertz英文缩写:GHz)频段中,这些智能设备收到网关接入信息后就知道连接哪个WiFi热点了;
第四种是将智能设备作为电脑的一个配件,通过电脑对其进行设置,这类产品通常会有一个配套的个人计算机(英文全称:PersonalComputer,英文缩写:PC)驱动程序,同时也是配置软件,通过通用串行总线(英文全称:UniversalSerialBus,英文缩写:USB)接口连接电脑,在配置软件中设置好WiFi热点的网关接入信息,然后再拔下来使用。
然而,采用现有技术使智能设备接入WiFi热点仍存在下列问题:
采用第一种方式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触摸屏或者键盘,这样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成本;
采用第二种方式需要令智能设备增加WiFi的AP功能,然而在智能设备上增加该功能还缺少安全机制,存在手机恶意攻击的可能;
采用第三种方式实现简易配置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在广播消息时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
采用第四种方式进行操作较为复杂,用户体验性较差,而且难以大规模地部署。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目标网关进行连接的,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包括:
移动设备首先需要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对于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我们可以理解为时智能设备在出厂时就被设置好的服务集标识和密码,也就是常说的SSID和Password;
移动设备根据该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可以生成对于的一个WiFi热点,即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具体为,移动设备采用SSID和Password与网络进行连接,连接成功后就能生成初始的第一WiFi热点;
当智能设备通过出厂设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了移动设备生成的第一WiFi热点时,该移动设备就可以向智能设备再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显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的内容不同,但是形式同样为SSID和Password,故使得智能设备通过接收到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再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网关的方法,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采用上述方式使智能设备接入网关,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了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的,并非一开始就设置了相应的AP,也无需通过广播的方式来接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从而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移动设备识别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那么,该设备识别信息可以以二维码信息的形式、条形码信息的形式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的形式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来表现,换言之,一台智能设备也可以包含设备识别信息的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免出现其中一个信息提取的方式失效时,没有后备的处理方案,因此,该方法有利于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的一种实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扫描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来获取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一方面,扫描设备识别信息的方式更能迎合用户的需求,使用方便且扫描的速度较快,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采用设备识别信息存储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比较安全,不易被恶意篡改,且信息存储量大,有利于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移动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也就是移动设备中的输入界面会提示用户输入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从而让移动设备得到一个新的SSID和Password。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自行输入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来输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并且更便于用户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对智能设备的接入进行控制。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
移动设备中会预先存储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然后可以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该网关选择指令是用户触发的用于选择某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的指令;
移动设备再根据网关选择指令确定该指令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从已有的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中选择的,这样无需用户手动输入相应的目标网关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便捷性,并提升了方案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包括:
智能设备首先接收出厂设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其中,该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是移动设备用来生成对应的WiFi热点的关键信息,在本发明中,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对于的的WiFi热点称为第一WiFi热点;
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说明智能设备已经与移动设备建立了连接,此时,移动设备可以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使得智能设备接收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为不同的SSID和Password;
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网关的方法,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采用上述方式使智能设备接入网关,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了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的,并非一开始就设置了相应的AP,也无需通过广播的方式来接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从而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设备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智能设备接收出厂时设置的设备识别信息,该设备识别信息可以以二维码信息的形式、条形码信息的形式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的形式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来表现,换言之,一台智能设备也可以包含设备识别信息的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免出现其中一个信息提取的方式失效时,没有后备的处理方案,因此,该方法有利于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的一种实现方法,首先智能设备接收生产商或者用户设定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使得移动设备可以直接通过扫描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来获取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一方面,扫描设备识别信息的方式更能迎合用户的需求,使用方便且扫描的速度较快,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采用设备识别信息存储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比较安全,不易被恶意篡改,且信息存储量大,有利于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包括:
用户通过移动设备的输入界面输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即新的SSID和Password,使得智能设备接收到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自行输入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来输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并且更便于用户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对智能设备的接入进行控制。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智能设备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且网关选择指令会对应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那么,智能设备就能根据网关选择指令来确定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从已有的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中选择的,这样无需用户手动输入相应的目标网关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便捷性,并提升了方案的使用效率。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第一至第三种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
在智能设备再次开机时,在一段预置的时间内,智能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自动接入第一WiFi热点,其中,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一WiFi热点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再次,本发明实施中,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可以在预置时间内首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如此,在对于具有缓存功能的智能设备而言,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能够节约连接时间,并且提升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第一至第三种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
智能设备可以存储用户通过移动设备预先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当智能设备再次被开启时,如果在预置的时间里智能设备没有成功地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那么智能设备就会自动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再次,本发明实施中,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可以在预置时间内首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但是在连接失败时,则会立即采用已经存储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如此,在对于具有缓存功能的智能设备而言,先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能够节约连接时间,由此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发送模块,用于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生成模块生成的第一WiFi热点时,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其中,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可选的,该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发送模块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在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移动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发送模块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网关选择指令确定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一接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设备识别信息,其中,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可选的,该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关选择指令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网关选择指令为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第一至第三种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入模块,用于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在预置时间内,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第一至第三种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智能设备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存储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三接入模块,用于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若在预置时间内智能设备未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则智能设备通过存储模块存储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具体如下步骤:
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控制收发器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具体用于识别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其中,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收发器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在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收发器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
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网关选择指令确定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控制收发器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控制收发器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控制收发器接收设备识别信息,其中,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控制收发器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控制收发器接收网关选择指令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网关选择指令为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第一至第三种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在预置时间内,处理器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以及第六方面第一至第三种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处理器存储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若在预置时间内智能设备未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则处理器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系统,包括:移动设备和智能设备;
所述移动设备为上述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第一种、第二种或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所述移动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为上述第四方面以及第四方面第一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智能设备。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网关的方法,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采用上述方式使智能设备接入网关,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了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的,并非一开始就设置了相应的AP,也无需通过广播的方式来接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从而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家庭网关的基本功能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控制设备接入的一个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一个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另一个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一个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另一个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接入的系统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目标网关进行连接的,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应用于物联网领域,也可以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英文全称:WirelessSensorNetwork,英文缩写:WSN),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设备入网领域中也可以实现本方案,此处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智能设备可以是指任何一种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当计算机技术变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廉价时,就能够构筑各种类型的设备,除了个人和掌上电脑,还有许多智能设备,包括医学器械,地质设备,和家用器具等。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主要以智能家居为例进行介绍。
应理解,本实施例中的移动设备可以是行动装置、流动装置以及手持装置等,是一种口袋大小的计算设备,通常有一个小的显示萤幕、触控输入、或是小型的键盘。由于通过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获得各种信息,这一类设备很快变得流行。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中主要以手机为例进行介绍。
智能家居是在互联网影响之下物联化的体现,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或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智能家居主要组成部分有信息家电以及家庭网关。
信息家电是一种智能电子设备,它是将传统的家用电子设备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后的产物,能像个人电脑一样快速地接入互联网,并对其进行远程访问、监控与监测。电子设备网络化的方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在电子设备上实现网络通讯协议(英文全称: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英文缩写:TCP/IP)协议栈来连接网络。可以通过在微控制单元(英文全称:MicroControlUnit,英文缩写:MCU)/微处理器(英文全称:MicroprocessorUnit,英文缩写:MPU)上运行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另一类是使电子设备经过通信转换后通过网关与网络相连。
家庭网关是基于网络的家居系统连接家庭中各种信息家电和家庭外各类服务的桥梁,而家庭网关则是基于网络的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其功能是在家庭内,家庭网关通过局域网将家庭内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在家庭外,通过因特网将各种服务商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家庭网关的基本功能示意图。家庭网关可以将各类家电,例如智能冰箱、智能空调和智能电视联系在一起,各个服务商,例如A服务供应商和B服务供应商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而家庭网关作为所有外部接入网连接到家庭内部,同时将家庭内部网络连接到外部的一种物理接口,可以实现家庭内部信息与家庭外部信息的交换,使住宅用户可以获得各种家庭服务(包括现有的服务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服务)的平台。
实质上,家庭网关是家用调制解调器和路由器的结合,并引入了对新型服务的动态传递和系统的远距离管理与升级功能。家庭网关可以通过多种家用设备来实现,如智能冰箱或智能空调;机顶盒;数字用户连线中的调制解调器;网络电话;专用家庭网关。实际上,增加一个嵌入式服务器就可以将任意一个宽带网终端装置改为家庭网关。引入家庭网关的必要性主要可以从下面两点来考虑:
(1)从上而下:在不改变用户设备的情况下,使网络操作员和服务提供商能够动态地提供新服务;
(2)从下而上:使用户可以通过自动发现程序动态地将新装置连接到家庭网络和因特网上。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智能设备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预先接收生产商或者用户设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该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智能设备接入WiFi热点。
用户设备,例如手机,可以将接收到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英文全称: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英文缩写:GPRS)、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全称:The3rdGenerationTelecommunication,英文缩写:3G)或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全称:The4thGenerationTelecommunication,英文缩写:4G)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再发出去,这时的手机就成为了一个WiFi热点,且手机必须具有AP功能才能被作为热点。
其中,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接入、数据加密和多速率发送等功能,一些产品更提供了完善的无线网络管理功能。对于家庭和办公室这样的小范围无线局域网而言,一般只需一台无线AP即可实现所有计算机的无线接入。
预先设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具体可以是服务集标识(英文全称:ServiceSetIdentifier,英文缩写:SSID)和通行密码(英文全称:password,英文缩写:Password)。SSID技术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Password为连接AP的通行密码。
移动设备可以根据获取到的预置SSID和Password生成WiFi热点,该WiFi热点与智能设备对应的SSID和Password具有关联关系,也就是说智能设备可以使用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连接移动设备的WiFi热点。
102、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具体可以是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预置的SSID和Password。
103、移动设备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在获取到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后,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WiFi热点。具体可以是,移动设备采用预置的SSID和Password与网络进行连接,比如3G网络、4G网络或者家庭网络等,连接成功后,即生成了初始的第一WiFi热点。
104、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实施例中,如果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说明智能设备已经与移动设备建立了连接,此时,移动设备可以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具体可以是通过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序来设置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使得智能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105、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本实施例中,如果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智能设备则会接收移动设备通过应用程序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SSID和Password。
106、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实施例中,智能设备使用接收到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其对应的第二WiFi热点。接入第二WiFi热点后,可以与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网络进行连接,该网络可以是家庭网络,也可以是其他预置的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网关的方法,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采用上述方式使智能设备接入网关,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了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的,并非一开始就设置了相应的AP,也无需通过广播的方式来接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从而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第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可以包括:
移动设备识别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其中,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智能设备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可以包括:
智能设备接收设备识别信息,其中,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可以是,移动设备直接扫描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该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了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即SSID和Password。而智能设备上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是生产商或者用户预先设置好的,可以贴在智能设备上或者安置于智能设备中,方便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扫描。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具体可以是二维码包含的信息,或者条形码包含的信息,也可以是近距离无线通信(英文全称:NearFieldCommunication,英文缩写:NFC)芯片中存储的信息,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识别信息,此处不作限定。
移动设备识别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可以采用扫描软件。具体地,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下载扫描软件,然后进行安装,当需要扫描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时,打开扫描软件即可进行二维码或者条形码扫描,获取信息。其中,该移动设备需要具有摄像头,其像素对扫描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的影响不大,但是越高越好,因为识别率会比较提升。
然而NFC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英文全称: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英文缩写:RFID)演变而来,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可以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
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安全且迅速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且能耗低等特点。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安全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
在智能设备内置NFC芯片,可以由移动设备识别到该NFC芯片,通过NFC芯片传输的想信息,获取NFC芯片中包含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换言之,一台智能设备也可以包含设备识别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免出现其中一个信息提取的方式失效时,没有后备的处理方案,因此,该方法有利于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的一种实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扫描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来获取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一方面,扫描设备识别信息的方式更能迎合用户的需求,使用方便且扫描的速度较快,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采用设备识别信息存储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比较安全,不易被恶意篡改,且信息存储量大,有利于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目标网关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下面将从移动设备与智能设备交互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进行描述:
一、用户自行输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第二个可选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
移动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包括:
智能设备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用户可以先通过移动设备输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的输入界面手动的输入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SSID和Password。
具体地,移动设备中的输入界面将提示用户在指定位置输入相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用户根据提示,手动将第二网关接入信息输入到指定位置,以此来连接一个新的WiFi热点,即第二WiFi热点。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家居可以被搬移到不同的地方进行工作,因此可能会出现不同区域所使用的网络不同,于是,通过手动的方式来输入新的网络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并使得移动设备生成第二WiFi热点,以此使得智能设备可以接入第二WiFi热点,进而接入一个新的网络。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自行输入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来输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并且更便于用户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对智能设备的接入进行控制。
二、用户从已有的网关接入信息中选择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可选地,在上述图2对应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第三个可选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
移动设备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
移动设备根据网关选择指令确定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包括:
智能设备接收网关选择指令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网关选择指令为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
本实施例中,在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的操作界面上选择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通常情况下,在操作界面上显示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是已经连接过的WiFi热点所对应的信息。
具体可以是,移动设备中预先存储有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或者搜索到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将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显示于移动设备的界面上,由用户选择其中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并发起该信息对应的网关选择指令,使得移动设备根据用户发起的网络选择指令确认目标网关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智能设备接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并根据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目标网关。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从已有的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中选择的,这样无需用户手动输入相应的目标网关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便捷性,并提升了方案的使用效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每当智能设备开启时,都可以自动连接一个WiFi热点,具体到本发明实施例,有如下两种常见的实现方式:
可选地,在上述图2、以及图2对应的第一至第三个中任一项可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第四个可选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在预置时间内,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
本实施例中,将介绍智能设备再次开机时的连接方式。
请参阅图3A,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步骤201中,智能设备先接收生产商或者用户预先设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在步骤202中可以向智能设备发送一个信息提取请求,该信息提取请求用于提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步骤203中,智能设备会根据移动设备发起的信息提取请求,将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以数据流的形式返回至移动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设备通过识别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来传递信息提取请求,并由此获取到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于是如步骤204所示,移动设备根据该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第一WiFi热点,智能设备可以接入该第一WiFi热点。步骤205中,如果需要将智能设备接入新的一个网络时,则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再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至此,智能设备已经可以与第一WiFi热点或者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同时,如步骤206所示,智能设备内部的存储芯片可以存储该第一WiFi热点,第二WiFi热点,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一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步骤207中,当智能设备再次被开启时,即如步骤208所示,在预置时间内,智能设备可以先通过存储芯片中保存的第一WiFi热点,以及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一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自动接入第一WiFi热点。
其中,预置时间可以是5秒,或者10秒,也可以是其他合理的时间,此处不作限定。
再次,本发明实施中,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可以在预置时间内首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如此,在对于具有缓存功能的智能设备而言,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能够节约连接时间,并且提升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在上述图2、以及图2对应的第一至第三个中任一项可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第五个可选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
智能设备存储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若在预置时间内智能设备未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则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实施例中,将介绍智能设备再次开机时的连接方式。
请参阅图3B,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步骤301中,智能设备先接收生产商或者用户预先设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在步骤302中可以向智能设备发送一个信息提取请求,该信息提取请求用于提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步骤303中,智能设备会根据移动设备发起的信息提取请求,将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以数据流的形式返回至移动设备。具体可以是,智能设备通过识别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来传递信息提取请求,并由此获取到智能设备返回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于是如步骤304所示,移动设备根据该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第一WiFi热点。步骤305中如果需要将智能设备接入新的一个网络时,则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再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至此,智能设备已经可以与第一WiFi热点或者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同时,如步骤306所示,智能设备内部的存储芯片可以存储该第一WiFi热点,第二WiFi热点,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一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步骤307中,当智能设备再次被开启时,即如步骤308所示,在预置时间内,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存储芯片中保存的第一WiFi热点,以及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一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自动接入第一WiFi热点,但是如果在预置时间内无法连接第一WiFi热点时,则采用存储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及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接入第二WiFi热点。
其中,预置时间与上述实施例中所表示的预置时间一致,可以是5秒,或者10秒,也可以是其他合理的时间,此处不作限定。
再次,本发明实施中,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可以在预置时间内首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但是在连接失败时,则会立即采用已经存储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如此,在对于具有缓存功能的智能设备而言,先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能够节约连接时间,由此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中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应用场景中控制设备接入的一个流程图,具体为:
生产商向智能设备提供初始SSID和Password,即图中的初始SSID和Pwd,初始SSID和Password可以以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形式体现,当智能设备需要连接WiFi热点时,用户使用移动设备扫描智能设备上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设备识别信息,或者直接输入智能设备对应的初始SSID和初始Password。
移动设备在获取到初始SSID和Password之后,建立初始SSID和Password对应的第一WiFi热点。初次开启智能设备之后,该智能设备可以先采用初始SSID和Password连接到第一WiFi热点,并在连接成功以后,用户可以采用移动设备中的软件来输入或者选择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新的SSID和Password,并向智能设备发送新的SSID和新的Password。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后,如果在预置时间内(假设10秒)没有采用初始SSID和Password自动与第一WiFi热点连接成功,则智能设备会采用信道SSID和Password来连接第二WiFi热点,至此,完成智能设备接入WiFi热点。
可选地,智能设备在接收到移动设备发送的新的SSID和Password时,可以保存新的SSID和Password,也就是说,一部智能设备可以同时存储出产设置的初始SSID和Password,也可以存储后来由用户输入的新的SSID和Password,以便再次开启该智能设备的时候,可以先自动尝试接入第一WiFi热点,再尝试接入对应的第二WiFi热点。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移动设备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生成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401获取的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发送模块403,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生成模块402生成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401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模块402根据获取模块401获取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生成模块402生成的第一WiFi热点时,发送模块403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网关的方法,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采用上述方式使智能设备接入网关,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了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的,并非一开始就设置了相应的AP,也无需通过广播的方式来接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从而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生成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401获取的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发送模块403,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生成模块402生成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401包括:
识别单元4011,用于识别所述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的一种实现方法,可以直接通过扫描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来获取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一方面,扫描设备识别信息的方式更能迎合用户的需求,使用方便且扫描的速度较快,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采用设备识别信息存储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比较安全,不易被恶意篡改,且信息存储量大,有利于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生成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401获取的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一接收模块404,用于所述发送模块403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发送模块403,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生成模块402生成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自行输入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来输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并且更便于用户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对智能设备的接入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生成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401获取的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405,用于所述发送模块403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406,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405接收的所述网关选择指令确定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发送模块403,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生成模块402生成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从已有的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中选择的,这样无需用户手动输入相应的目标网关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便捷性,并提升了方案的使用效率。
上面是对本发明中的移动设备进行的详细描述,下面将从智能设备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一接入模块5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的第一WiFi热点时,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第一接入模块403通过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网关的方法,智能设备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智能设备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采用上述方式使智能设备接入网关,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了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的,并非一开始就设置了相应的AP,也无需通过广播的方式来接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从而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一接入模块5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01包括:
接收单元5011,用于接收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了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的一种实现方法,首先智能设备接收生产商或者用户设定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使得移动设备可以直接通过扫描智能设备上的设备识别信息来获取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一方面,扫描设备识别信息的方式更能迎合用户的需求,使用方便且扫描的速度较快,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采用设备识别信息存储预置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比较安全,不易被恶意篡改,且信息存储量大,有利于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请参阅图11,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未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一接入模块5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502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移动设备输入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自行输入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来输入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灵活性,并且更便于用户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对智能设备的接入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一接入模块5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其中,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5022,用于接收网关选择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网关选择指令为用户通过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WiFi热点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可以是用户从已有的至少一个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中选择的,这样无需用户手动输入相应的目标网关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提升方案的便捷性,并提升了方案的使用效率。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二接入模块504,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当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在所述预置时间内,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
第一接入模块5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再次,本发明实施中,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可以在预置时间内首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如此,在对于具有缓存功能的智能设备而言,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能够节约连接时间,并且提升了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502,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501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存储模块505,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存储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三接入模块506,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若在所述预置时间内所述智能设备未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则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存储模块505存储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二WiFi热点。
第一接入模块50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模块502接收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再次,本发明实施中,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可以在预置时间内首先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但是在连接失败时,则会立即采用已经存储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如此,在对于具有缓存功能的智能设备而言,先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能够节约连接时间,由此增强方案的实用性。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移动设备60的结构示意图。移动设备60可包括存储器610、收发器620、处理器630以及总线系统640。
存储器6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6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英文缩写:NVRAM)。
存储器61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收发器620是信号转换的一种装置,通常是指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的出现,将双绞线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确保了数据包在这两个网络间畅通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器620用于:
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630用于:
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处理器630控制移动设备60的操作,处理器630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英文全称:CentralProcessingUnit,英文缩写:CPU)。存储器6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6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NVRAM。具体的应用中,移动设备6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6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4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30中,或者由处理器630实现。处理器63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3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全称:DigitalSignalProcessing,英文缩写: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全称:ApplicationSpecificIntergratedCircuit,英文缩写: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英文全称: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英文缩写: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10,处理器630读取存储器61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处理器630具体用于:
识别所述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630具体用于:
控制收发器620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630具体用于:
控制收发器620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
根据网关选择指令确定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图15的相关描述可以参阅图2方法部分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本处不做过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移动设备,如图16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DigitalAssistant,英文缩写:PDA)、销售终端(英文全称:PointofSales,英文缩写:POS)、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终端为手机为例:
图16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6,手机包括:射频(英文全称:RadioFrequency,英文缩写:RF)电路710、存储器720、输入单元730、显示单元740、传感器750、音频电路760、无线保真(英文全称:wirelessfidelity,英文缩写:WiFi)模块770、处理器780、以及电源7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6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6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7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7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7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英文全称:LowNoiseAmplifier,英文缩写: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7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英文全称: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英文缩写: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英文全称: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英文缩写:GPRS)、码分多址(英文全称: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英文缩写:CDMA)、宽带码分多址(英文全称: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英文缩写:WCDMA)、长期演进(英文全称:LongTermEvolution,英文缩写: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英文全称:ShortMessagingService,英文缩写:SMS)等。
存储器7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7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7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7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7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730可包括触控面板7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732。触控面板7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731上或在触控面板7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7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780,并能接收处理器7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731。除了触控面板731,输入单元7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7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7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7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740可包括显示面板7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英文全称:LiquidCrystalDisplay,英文缩写:LCD)、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英文缩写: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7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731可覆盖显示面板741,当触控面板7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7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7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7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6中,触控面板731与显示面板7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731与显示面板7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7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7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7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760、扬声器761,传声器7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7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761,由扬声器7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7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7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780处理后,经RF电路7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7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7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7示出了WiFi模块7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7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7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7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7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7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7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所包括的处理器780还具有以下功能:
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控制WiFi模块770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80还用于:
识别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其中,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可选的,该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80还用于:
控制WiFi模块770接收用户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80还用于:
控制WiFi模块770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
根据网关选择指令确定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智能设备80的结构示意图。智能设备80可包括存储器810、收发器820、处理器830以及总线系统840。
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8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Non-VolatileRandomAccessMemory,英文缩写:NVRAM)。
存储器81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它们的子集,或者它们的扩展集:
操作指令:包括各种操作指令,用于实现各种操作。
操作系统:包括各种系统程序,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收发器820是信号转换的一种装置,通常是指光纤收发器。光纤收发器的出现,将双绞线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确保了数据包在这两个网络间畅通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器820用于:
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830用于:
控制收发器820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控制收发器820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处理器830控制移动设备80的操作,处理器830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英文全称:CentralProcessingUnit,英文缩写:CPU)。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8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NVRAM。具体的应用中,移动设备8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4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84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40。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830中,或者由处理器830实现。处理器83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83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全称:DigitalSignalProcessing,英文缩写: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全称:ApplicationSpecificIntergratedCircuit,英文缩写: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英文全称: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英文缩写: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10,处理器830读取存储器81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处理器830具体用于:
控制收发器820接收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可选的,该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830具体用于:
控制收发器820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输入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830具体用于:
控制收发器820接收网关选择指令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网关选择指令为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
可选地,处理器830具体用于: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在预置时间内,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
可选地,处理器830具体用于:
控制存储器810存储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若在预置时间内智能设备未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则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图17的相关描述可以参阅图2方法部分的相关描述和效果进行理解,本处不做过多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智能设备,如图18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终端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DigitalAssistant,英文缩写:PDA)、销售终端(英文全称:PointofSales,英文缩写:POS)、车载电脑等任意终端设备,以终端为智能家居为例:
图18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相关的智能家居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8,智能家居包括:射频(英文全称:RadioFrequency,英文缩写: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无线保真(英文全称:wirelessfidelity,英文缩写: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8中示出的智能家居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家居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8对智能家居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9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9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9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英文全称:LowNoiseAmplifier,英文缩写: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英文全称:GlobalSystemofMobilecommunication,英文缩写: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英文全称: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英文缩写:GPRS)、码分多址(英文全称: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英文缩写:CDMA)、宽带码分多址(英文全称: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英文缩写:WCDMA)、长期演进(英文全称:LongTermEvolution,英文缩写: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英文全称:ShortMessagingService,英文缩写:SMS)等。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智能家居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智能家居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智能家居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面板9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英文全称:LiquidCrystalDisplay,英文缩写:LCD)、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英文缩写: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41。
智能家居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智能家居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9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智能家居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智能家居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智能家居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智能家居,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9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智能家居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8示出了WiFi模块9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智能家居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980是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智能家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智能家居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智能家居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智能家居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智能家居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所包括的处理器980还具有以下功能:
控制WiFi模块970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控制WiFi模块970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可选地,处理器980还用于:
控制输入单元930接收设备识别信息,其中,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980还用于:
控制WiFi模块970接收网关选择指令对应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网关选择指令为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发送的。
可选地,处理器980还用于:
控制WiFi模块970接收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输入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可选地,处理器980还用于: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在预置时间内,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
可选地,处理器980还用于:
存储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当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若在预置时间内所述智能设备未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则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设备接入的系统包括:
移动设备1001以及智能设备1002;
移动设备1001获取智能设备1002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1001根据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当所述智能设备1001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所述移动设备1001向所述智能设备1002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1002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智能设备1002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1001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当所述智能设备1002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所述智能设备1002接收所述移动设备1001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所述智能设备1002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网关的方法,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移动设备根据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WiFi热点,当智能设备通过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一WiFi热点时,移动设备向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智能设备通过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采用上述方式使智能设备接入网关,一方面不需要在智能设备上设置物理输入装置,减少了智能设备的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设备是根据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与第二WiFi热点进行连接的,并非一开始就设置了相应的AP,也无需通过广播的方式来接收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从而降低了被恶意截获网关接入信息的可能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Access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移动设备识别所述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设备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
所述移动设备根据所述网关选择指令确定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为二维码信息、条形码信息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信息中至少一项信息。
6.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设备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所述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接收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移动设备输入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接收网关选择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网关选择指令为用户通过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在预置时间内,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存储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当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若在所述预置时间内所述智能设备未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则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二WiFi热点。
12.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智能设备对应的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接收用户输入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前,接收用户发送的网关选择指令;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网关选择指令确定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16.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一接入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设备识别信息,其中,所述设备识别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移动设备输入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关选择指令对应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其中,所述网关选择指令为用户通过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入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当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在预置时间内,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之后,存储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第三接入模块,用于当所述智能设备再次开启时,若在所述预置时间内所述智能设备未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则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存储模块存储的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二WiFi热点。
22.一种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具体如下步骤:
获取智能设备的第一网关接入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所述智能设备发送第二网关接入信息,以使所述智能设备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23.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控制所述收发器接收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用于移动设备生成对应的第一无线保真WiFi热点;
当通过所述第一网关接入信息接入所述第一WiFi热点时,控制所述收发器接收所述移动设备发送的第二网关接入信息;
通过所述第二网关接入信息接入第二WiFi热点。
24.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设备和智能设备;
所述移动设备为上述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为上述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3612.0A CN105792208A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BR112018067667A BR112018067667A2 (pt) | 2016-02-29 | 2016-07-25 | método para controlar acesso a dispositivo, e dispositivo e sistema relacionados |
PCT/CN2016/091570 WO2017148082A1 (zh) | 2016-02-29 | 2016-07-25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EP16892270.6A EP3413634A4 (en) | 2016-02-29 | 2016-07-25 | Device access control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
US16/114,839 US20180368058A1 (en) | 2016-02-29 | 2018-08-28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vice access, an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13612.0A CN105792208A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792208A true CN105792208A (zh) | 2016-07-20 |
Family
ID=5638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113612.0A Pending CN105792208A (zh) | 2016-02-29 | 2016-02-29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368058A1 (zh) |
EP (1) | EP3413634A4 (zh) |
CN (1) | CN105792208A (zh) |
BR (1) | BR112018067667A2 (zh) |
WO (1) | WO2017148082A1 (zh) |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35192A (zh) * | 2016-11-29 | 2017-03-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实现智能设备接入路由器的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6789462A (zh) * | 2016-12-15 | 2017-05-31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电入网安全控制方法 |
CN106921675A (zh) * | 2017-03-30 | 2017-07-04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硬件接入受限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7148082A1 (zh) * | 2016-02-29 | 2017-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N107302785A (zh) * | 2017-07-04 | 2017-10-2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法、智能设备、网关及接入系统 |
CN107371163A (zh) * | 2017-07-28 | 2017-11-2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454655A (zh) * | 2017-07-21 | 2017-12-08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的连接方法和系统 |
CN108063704A (zh) * | 2017-11-27 | 2018-05-22 |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
CN108449770A (zh) * | 2018-04-04 | 2018-08-24 | 上海网互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
CN109257803A (zh) * | 2018-11-20 | 2019-01-22 | 北京千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组网方法、装置和智能门锁 |
CN109314654A (zh) * | 2018-09-29 | 2019-02-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099372A (zh) * | 2018-01-29 | 2019-08-06 | 阿拉的(深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设备联网方法及系统 |
CN110268733A (zh) * | 2016-12-30 | 2019-09-20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将设备自动配对到无线网络 |
CN111415504A (zh) * | 2020-03-09 | 2020-07-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遥控器 |
CN111565397A (zh) * | 2020-04-28 | 2020-08-21 | 北京芯创睿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获取WiFi设备兼容热点的系统及方法 |
CN112291787A (zh) * | 2019-07-24 | 2021-01-29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4531344A (zh) * | 2020-11-06 | 2022-05-24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5309062A (zh) * | 2022-07-20 | 2022-11-08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80107B2 (en) * | 2017-04-27 | 2020-12-29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Temporary service and equipment installation network for a building |
CN110099427A (zh) * | 2018-01-31 | 2019-08-06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待配网设备接入网络热点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KR101980039B1 (ko) * | 2018-03-26 | 2019-05-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가전기기 자동 등록 시스템 및 방법 |
CN111491297B (zh) * | 2019-01-25 | 2021-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连网的方法及设备 |
US11259348B2 (en) | 2019-08-14 | 2022-02-22 | Sling Media Pvt. Ltd. | Remote wireless network setup without pairing |
US11265690B2 (en) | 2019-09-13 | 2022-03-01 | Sling Media L.L.C. | Ecosystem-based wireless network setup |
CN111259280B (zh) * | 2020-01-15 | 2023-01-24 |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信息显示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
US11627626B2 (en) | 2020-02-28 | 2023-04-11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Network redundancy using alternate network uplinks |
CN111586714B (zh) * | 2020-04-21 | 2021-07-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端口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用介质 |
US11696157B2 (en) * | 2020-09-28 | 2023-07-04 | Arris Enterprises Llc | Enhanced configur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in a network |
CN113194455B (zh) * | 2021-04-29 | 2023-04-11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配网方法和装置 |
CN113556255B (zh) * | 2021-08-02 | 2024-08-20 |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智能家居的方法和装置 |
CN115297527A (zh) * | 2022-07-29 | 2022-11-04 | 西安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 | 无线热点管理方法及设备 |
CN116052667B (zh) * | 2023-03-08 | 2023-06-16 | 广东浩博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开关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智能开关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16911A (zh) * | 2014-01-02 | 2014-04-09 |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无线终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202799A (zh) * | 2014-07-29 | 2014-12-10 |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wifi智能设备零配置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 |
US20150139025A1 (en) * | 2013-11-15 | 2015-05-21 | Universal Glob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 Wirel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Appliance |
CN104883719A (zh) * | 2014-02-28 | 2015-09-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输入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5228224A (zh) * | 2015-10-29 | 2016-01-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289229A1 (en) * | 2010-05-05 | 2011-11-24 | BridgeCo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wi-fi setup and configuration |
US8555364B2 (en) * | 2011-09-30 | 2013-10-08 |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loning a wi-fi access point |
US8995903B2 (en) * | 2012-07-25 | 2015-03-31 | Gopro, Inc. | Credential transfer management camera network |
CN104640234A (zh) * | 2015-02-13 | 2015-05-20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
CN105282823A (zh) * | 2015-09-18 | 2016-01-27 | 普联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的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CN105792208A (zh) * | 2016-02-29 | 2016-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2016
- 2016-02-29 CN CN201610113612.0A patent/CN105792208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7-25 EP EP16892270.6A patent/EP341363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7-25 WO PCT/CN2016/091570 patent/WO201714808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7-25 BR BR112018067667A patent/BR112018067667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8
- 2018-08-28 US US16/114,839 patent/US2018036805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139025A1 (en) * | 2013-11-15 | 2015-05-21 | Universal Glob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 Wirel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mart Appliance |
CN103716911A (zh) * | 2014-01-02 | 2014-04-09 |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无线终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883719A (zh) * | 2014-02-28 | 2015-09-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输入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4202799A (zh) * | 2014-07-29 | 2014-12-10 |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wifi智能设备零配置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 |
CN105228224A (zh) * | 2015-10-29 | 2016-01-06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无线网络的接入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48082A1 (zh) * | 2016-02-29 | 2017-09-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N106535192A (zh) * | 2016-11-29 | 2017-03-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实现智能设备接入路由器的方法及装置和移动终端 |
CN106789462A (zh) * | 2016-12-15 | 2017-05-31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电入网安全控制方法 |
CN106789462B (zh) * | 2016-12-15 | 2021-10-08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电入网安全控制方法 |
CN110268733A (zh) * | 2016-12-30 | 2019-09-20 | 英国电讯有限公司 | 将设备自动配对到无线网络 |
US11418959B2 (en) | 2016-12-30 | 2022-08-16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Automatic pairing of devices to wireless networks |
CN106921675A (zh) * | 2017-03-30 | 2017-07-04 |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硬件接入受限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302785A (zh) * | 2017-07-04 | 2017-10-2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法、智能设备、网关及接入系统 |
CN107302785B (zh) * | 2017-07-04 | 2019-12-0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法、智能设备、网关及接入系统 |
CN107454655A (zh) * | 2017-07-21 | 2017-12-08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的连接方法和系统 |
CN107371163A (zh) * | 2017-07-28 | 2017-11-21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接入无线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8063704A (zh) * | 2017-11-27 | 2018-05-22 |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和系统 |
CN110099372A (zh) * | 2018-01-29 | 2019-08-06 | 阿拉的(深圳)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设备联网方法及系统 |
CN108449770B (zh) * | 2018-04-04 | 2021-08-13 | 上海网互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
CN108449770A (zh) * | 2018-04-04 | 2018-08-24 | 上海网互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
WO2020062164A1 (zh) * | 2018-09-29 | 2020-04-0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9314654B (zh) * | 2018-09-29 | 2021-06-0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9314654A (zh) * | 2018-09-29 | 2019-02-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09257803A (zh) * | 2018-11-20 | 2019-01-22 | 北京千丁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组网方法、装置和智能门锁 |
CN112291787A (zh) * | 2019-07-24 | 2021-01-29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2291787B (zh) * | 2019-07-24 | 2023-03-24 | 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415504A (zh) * | 2020-03-09 | 2020-07-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遥控器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遥控器 |
CN111565397A (zh) * | 2020-04-28 | 2020-08-21 | 北京芯创睿胜科技有限公司 | 管理获取WiFi设备兼容热点的系统及方法 |
CN114531344A (zh) * | 2020-11-06 | 2022-05-24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4531344B (zh) * | 2020-11-06 | 2023-08-0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5309062A (zh) * | 2022-07-20 | 2022-11-08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13634A1 (en) | 2018-12-12 |
BR112018067667A2 (pt) | 2019-01-08 |
US20180368058A1 (en) | 2018-12-20 |
WO2017148082A1 (zh) | 2017-09-08 |
EP3413634A4 (en) | 2018-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92208A (zh)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CN106165341B (zh) |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系统和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方法 | |
CN103458012B (zh) | 一种对网络电视终端进行无线控制的方法以及设备 | |
CN105634881A (zh) | 应用场景推荐方法及装置 | |
WO2017198161A1 (zh)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CN106371324A (zh) | 操作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3475996A (zh) | 网络连接方法、网络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6953785A (zh) | 智能家居设备添加方法及装置 | |
CN106878120A (zh) | 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3458408A (zh) | 网络连接方法、网络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5915420A (zh) | 智能家居设备的添加方法及装置 | |
US20160132029A1 (en)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d controlling smart home products | |
CN104093189A (zh) | 多媒体播放设备网络初始化的方法、系统、设备与终端 | |
CN103607713A (zh) |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 |
CN103310004A (zh) | 未读消息数目显示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06162811B (zh) | 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338193B (zh) | 初始化媒体设备的方法和系统、装置 | |
CN106603740B (zh) | 网络连接异常的处理方法与终端设备 | |
CN105162591A (zh) | 设备登录方法和装置 | |
CN104581993B (zh) | 无线连接建立的方法、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终端 | |
CN104168381A (zh) | 实现手机与智能影像设备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7147549A (zh) | 智能家居设备联网方法及装置 | |
CN104618873A (zh) | 接入点信息分享方法和装置 | |
CN106161147B (zh) | 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306760A (zh) | 对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