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9770B -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49770B CN108449770B CN201810295927.0A CN201810295927A CN108449770B CN 108449770 B CN108449770 B CN 108449770B CN 201810295927 A CN201810295927 A CN 201810295927A CN 108449770 B CN108449770 B CN 1084497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phone
- wifi
- mode
- app
- intelligent hardwa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该配网方式通过单台手机Wifi热点实现App与智能硬件的通讯绑定,单台手机通过手机热点还能够实现智能硬件的室内外无缝切换联网,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包括YPlink模式和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本发明中的配网方式能够实现类似蓝牙联网的功能,还能够实现Wifi模块在移动状态和固定位置的网络自由切换,实现在固定位置摆放与移动状态下智能硬件的快速上网。在移动状态下,让Wifi智能硬件通过单台手机的Wifi热点实现快速联网,通过手机App远程重置智能硬件的Wifi热点和密码,智能硬件能够在手机热点和Wifi路由器之间实现无缝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讯配网方式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用无线通讯配网方式通常包括Soft AP软路由模式和Smartconfig一键配置模式。如图1所示,Soft AP模式是将智能硬件切换成Soft AP软路由的配网方式,智能硬件处于Soft AP模式,手机处于station模式,手机连接智能硬件的Soft AP后组成局域网。手机和智能硬件就可以建立socket通信,两者之间就可以进行数据的交互,手机获取WIFI路由器列表,选择指定的路由器的ssid并输入登录密码,智能硬件收到ssid和密码之后,将联网模式从Soft AP模式自动切换成station模式,然后智能硬件就主动连接路由器,登陆云端,将手机Wifi设置成和智能硬件一样的路由器ssid和密码。手机和智能硬件同时连接同一个路由器,智能硬件将身份识别码和App注册ID提交给云服务器,从而实现智能硬件和手机的绑定,至此以后两者就可以交互了,手机通过2G/3G/4G/Wifi网络可以控制智能硬件。Soft AP模式的优点为配网相当稳定,几乎能够达到100%的配网成功率。但是Soft AP模式的缺点有:操作比较复杂,Soft AP模式需要手动切换手机的Wifi连接网络,先连接智能硬件的AP网络,配置完成后再恢复连接正常Wifi网络;仅适合室内有Wifi网络环境的应用场景。
如图2所示,Smart config一键配置模式是源自TI半导体的Smart config,其原理其实很简单,将智能硬件切换成Smart config一键配置的配网方式,手机正常连接到Wifi路由器,手机App发送带有该路由器经过加密的ssid和密码的udp广播包,内置Smartconfig 功能的Wifi模块拥有monitor监听模式,可以抓取空中的广播包,Wifi模块扫描出当前的可以连接的所有路由器处于哪个信道,并对这些信道分别监听,然后收到了经过加密的手机端发送的广播包后,解密出来就是可以连接的路由器ssid和密码,将连接模式从监听模式切换成station模式,主动连接路由器,登陆云端。手机和智能硬件同时连接同一个路由器,智能硬件将身份识别码和App注册ID提交给云服务器,从而实现智能硬件和手机的绑定,至此以后两者就可以交互了,手机通过2G/3G/4G/Wifi网络可以控制智能硬件。Smart config一键配置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其缺点有:由于路由器品牌及手机品牌众多,存在一定的兼容性问题,配网会有一定的失败率,仅适合室内有Wifi网络环境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类似蓝牙联网功能的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该配网方式通过单台手机Wifi热点实现App与智能硬件的通讯绑定,单台手机通过手机热点还能够实现智能硬件的室内外无缝切换联网,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包括YPlink模式和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
本发明YPlink模式的配网方式具体为:长按配网按键N秒进入此模式,Wifi模块只有station模式,即联网模式;
设备绑定:
(1)在Wifi模块中内置出厂的路由器ssid和密码;
(2)打开App进入YPlink的配网模式页面,按照要求设置手机热点;
(3)打开手机热点,将手机热点设置成和内置Wifi模块一样的ssid和密码;
(4)Wifi模块识别到手机热点,然后登陆手机热点,通过手机的GPRS/2G/3G/4G/5G运营商网络上报Wifi模块的身份信息;
(5)手机App,点击确认绑定,App端将App的身份信息上报给服务器,同时提出绑定设备申请;
(6)服务器端识别到来自同一个网络的2台设备,即刻将手机和设备绑定,服务器生成加密的token并把它传给设备和手机App保存,至此设备和App之间建立了通讯关系;
(7)如果绑定成功,Wifi模块和手机App同时向服务器发送绑定成功的确认信息,至此完成手机和设备的绑定;
(8)已经被手机App绑定的Wifi模块不能再次被其他手机绑定;
设备解绑:
(1)手机App端发起解除绑定关系的申请;
(2)设备端发起解除绑定申请,长按配网按键N秒重新进入配网模式,之前的配网关系解除。
本发明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的配网方式具体为:
(1)进入手机App修改内置ssid和密码的界面,输入Wifi模块常用的路由器ssid和密码,手机App向服务器发起修改Wifi模块内置路由器ssid和密码的申请;
(2)服务器向Wifi模块发送需要修改的ssid和密码,Wifi模块收到之后,给服务器发送修改完成的确认信息;
(3)进入手机设置界面将手机个人热点的名称和密码与路由器改成一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的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能够实现类似蓝牙联网的功能,还能够实现Wifi模块在移动状态和固定位置的网络自由切换,实现在固定位置摆放与移动状态下智能硬件的快速上网。在移动状态下,让Wifi智能硬件通过单台手机的Wifi热点实现快速联网,通过手机App远程重置智能硬件的Wifi热点和密码,假如智能硬件设置Wifi热点和密码与经常所处的Wifi路由器ssid和密码一致,智能硬件将能够在手机热点和Wifi路由器之间实现无缝切换。
本发明通过单台手机Wifi热点实现App与智能硬件的通讯绑定,单台手机还能够通过手机热点实现智能硬件室内外的无缝切换联网。本发明中的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增加了一种手机和智能硬件配网的连接方式,比Soft AP配网模式简单,比Smart config配网模式的成功率高,是对现有配网模式一种有益的补充。本发明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在室内Wifi模块连接路由器,室外连接手机热点,只要有网络的地方,手机都可以和Wifi模块进行交互。
本发明中的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仅通过一台手机便能够实现以下功能:1、智能硬件Wifi模块通过和手机热点的结合,实现了蓝牙的功能,近场通讯,在没有Wifi网络的环境下,通过手机热点实现智能硬件和手机以及云端的通讯,无需了解蓝牙通讯协议,降低了产品设计和采购成本,以及数据通讯、交互的复杂性;2、通过手机发起修改智能硬件内置的ssid和密码的功能,将手机热点和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设置成一样的,智能硬件、特别是便携式智能硬件就可以实现室内、室外联网的无缝切换,在室内自动连接路由器,在室外联网热点,ssid和密码均为自己设置,确保其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Soft AP模式的配网流程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Smart config模式的配网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YPlink模式的配网方式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的配网方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该配网方式通过单台手机Wifi热点实现App与智能硬件的通讯绑定,单台手机通过手机热点还能够实现智能硬件的室内外无缝切换联网,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包括YPlink模式和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
如图3所示,本发明YPlink模式的配网方式具体为:长按配网按键N秒进入此模式,Wifi模块只有station模式,即联网模式;
设备绑定:(1)在Wifi模块中内置出厂的路由器ssid和密码;(2)打开App进入YPlink的配网模式页面,按照要求设置手机热点;(3)打开手机热点,将手机热点设置成和内置Wifi模块一样的ssid和密码;(4)Wifi模块识别到手机热点,然后登陆手机热点,通过手机的GPRS/2G/3G/4G/5G运营商网络上报Wifi模块的身份信息;(5)手机App,点击确认绑定,App端将App的身份信息上报给服务器,同时提出绑定设备申请;(6)服务器端识别到来自同一个网络的2台设备,即刻将手机和设备绑定,服务器生成加密的token并把它传给设备和手机App保存,至此设备和App之间建立了通讯关系;(7)如果绑定成功,Wifi模块和手机App同时向服务器发送绑定成功的确认信息,至此完成手机和设备的绑定;(8)已经被手机App绑定的Wifi模块不能再次被其他手机绑定;
设备解绑:(1)手机App端发起解除绑定关系的申请;(2)设备端发起解除绑定申请,长按配网按键N秒重新进入配网模式,之前的配网关系解除。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路由器和手机热点)的配网方式具体为:(1)进入手机App修改内置ssid和密码的界面,输入Wifi模块常用的路由器ssid和密码,手机App向服务器发起修改Wifi模块内置路由器ssid和密码的申请;(2)服务器向Wifi模块发送需要修改的ssid和密码,Wifi模块收到之后,给服务器发送修改完成的确认信息;(3)进入手机设置界面将手机个人热点的名称和密码与路由器改成一样。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1)
1.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通过单台手机Wifi热点实现App与智能硬件的通讯绑定,单台手机通过手机热点还能够实现智能硬件的室内外无缝切换联网,所述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包括YPlink模式和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
所述YPlink模式的配网方式具体为:
设备绑定:
(1)在Wifi模块中内置出厂的路由器ssid和密码;
(2)打开App进入YPlink的配网模式页面,按照要求设置手机热点;
(3)打开手机热点,将手机热点设置成和内置Wifi模块一样的ssid和密码;
(4)Wifi模块识别到手机热点,然后登陆手机热点,通过手机的GPRS/2G/3G/4G/5G运营商网络上报Wifi模块的身份信息;
(5)手机App,点击确认绑定,App端将App的身份信息上报给服务器,同时提出绑定设备申请;
(6)服务器端识别到来自同一个网络的2台设备,即刻将手机和设备绑定,服务器生成加密的token并把它传给设备和手机App保存,至此设备和App之间建立了通讯关系;
(7)如果绑定成功,Wifi模块和手机App同时向服务器发送绑定成功的确认信息,至此完成手机和设备的绑定;
(8)已经被手机App绑定的Wifi模块不能再次被其他手机绑定;
设备解绑:
(1)手机App端发起解除绑定关系的申请;
(2)设备端发起解除绑定申请,长按配网按键N秒重新进入配网模式,之前的配网关系解除;
所述室内外Wifi网络无缝切换模式的配网方式具体为:
(1)进入手机App修改内置ssid和密码的界面,输入Wifi模块常用的路由器ssid和密码,手机App向服务器发起修改Wifi模块内置路由器ssid和密码的申请;
(2)服务器向Wifi模块发送需要修改的ssid和密码,Wifi模块收到之后,给服务器发送修改完成的确认信息;
(3)进入手机设置界面将手机个人热点的名称和密码与路由器改成一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95927.0A CN108449770B (zh) | 2018-04-04 | 2018-04-04 |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95927.0A CN108449770B (zh) | 2018-04-04 | 2018-04-04 |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49770A CN108449770A (zh) | 2018-08-24 |
CN108449770B true CN108449770B (zh) | 2021-08-13 |
Family
ID=63199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95927.0A Active CN108449770B (zh) | 2018-04-04 | 2018-04-04 |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497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67733A (zh) * | 2018-11-01 | 2019-01-08 | 深圳市恒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路由器及其控制系统 |
CN111491297B (zh) | 2019-01-25 | 2021-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智能家居设备连网的方法及设备 |
CN110011987B (zh) * | 2019-03-21 | 2021-07-30 | 深圳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程序与智能硬件进行绑定的系统及方法 |
CN110740424A (zh) * | 2019-10-28 | 2020-01-31 | 杭州涂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网方法和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和设备 |
CN110677862A (zh) * | 2019-10-30 | 2020-01-10 | 昆山恩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能硬件和移动设备的一键配网方法 |
CN110798355A (zh) * | 2019-11-04 | 2020-02-14 | 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插座的配网方法、装置及智能插座和存储介质 |
CN110995665B (zh) | 2019-11-15 | 2023-04-1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配网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601366A (zh) * | 2020-06-19 | 2020-08-28 |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配网方法、待联网设备、辅助配网设备以及配网系统 |
WO2022056878A1 (zh) * | 2020-09-18 | 2022-03-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709142B (zh) * | 2021-08-26 | 2023-06-23 | 深圳小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点配网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4513379B (zh) * | 2022-01-20 | 2023-10-27 | 青岛海信智慧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绑定方法和终端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7917A (zh) * | 2015-01-20 | 2015-05-06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阳光导入系统 |
CN104880019A (zh) * | 2015-06-18 | 2015-09-02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智能冰箱的远程绑定方法 |
CN105072012A (zh) * | 2015-08-14 | 2015-11-18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快速入网方法 |
CN105722081A (zh) * | 2016-02-04 | 2016-06-2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
CN105792208A (zh) * | 2016-02-29 | 2016-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N107454655A (zh) * | 2017-07-21 | 2017-12-08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的连接方法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19880B2 (en) * | 2010-09-15 | 2016-04-19 | Intel Corporation | Reformatting data to decrease bandwidth between a video encoder and a buffer |
-
2018
- 2018-04-04 CN CN201810295927.0A patent/CN1084497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97917A (zh) * | 2015-01-20 | 2015-05-06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阳光导入系统 |
CN104880019A (zh) * | 2015-06-18 | 2015-09-02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智能冰箱的远程绑定方法 |
CN105072012A (zh) * | 2015-08-14 | 2015-11-18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快速入网方法 |
CN105722081A (zh) * | 2016-02-04 | 2016-06-29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设备联网方法和装置 |
CN105792208A (zh) * | 2016-02-29 | 2016-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CN107454655A (zh) * | 2017-07-21 | 2017-12-08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的连接方法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49770A (zh) | 2018-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49770B (zh) | 一种智能硬件Wifi配网方式 | |
CN113098726B (zh) | 网络切片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392153B (zh) | 通信系统、方法和装置 | |
CN105050087B (zh) | 一种多协议兼容设备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255058A (zh) | 单一无线电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0636483A (zh) | 一种配网方法及系统 | |
CN105050033A (zh) | 基于低功耗蓝牙和传统蓝牙的微微网组网互连方法及系统 | |
EP3288296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building steady piconet based on bluetooth | |
JP2010104029A (ja) | Wlanタイトカップリング解決法 | |
CN105246126A (zh) | 一种智能设备接入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
CN104363588A (zh) | 一种移动终端互联网接入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519747A (zh) | 一种漫游方法和ap、及ap协同工作控制器 | |
CN106792491A (zh) | 基于双卡的网络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 |
US20120172040A1 (en) | Method for home base station to access network and home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server | |
US20230047783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4320818B (zh) | 一种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无线中继器的终端连接管理机制 | |
WO2013016967A1 (zh) | 一种接入方法、系统及移动智能接入点 | |
CN102655660A (zh) | Sip终端接入wifi在多ap间自动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
JP2006524932A (ja) | 無線網における移動局間のパケットデータ呼を設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JP2006203641A (ja) | パケット制御装置、認証サーバ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7612716B (zh) |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网方法和系统 | |
US20190261436A1 (en) | Device network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01483929B (zh) | 非3gpp接入网关获知与策略决策实体交互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 |
KR20030065232A (ko) | 광대역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망과 무선 랜망간 끊김없는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복합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 |
KR100623291B1 (ko) | 씨디엠에이 2000과 휴대인터넷 망간 핸드오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핸드오프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