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76458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576458A CN105576458A CN201510684505.9A CN201510684505A CN105576458A CN 105576458 A CN105576458 A CN 105576458A CN 201510684505 A CN201510684505 A CN 201510684505A CN 105576458 A CN105576458 A CN 1055764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electric wire
- cover
- receiving room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2—Means for accommodating flexible lead within the hold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防止在收纳于电线盖内的各电线的电路之间发生电磁波的相互干涉。连接器具备:第1、第2壳体(10、11),相互并列地配置;以及电线盖(12),安装于第1壳体(10),能够在使从第1、第2壳体(10、11)引出的第1、第2电线(21)在第1、第2壳体(10、11)的并列方向上从第2壳体(11)向朝向第1壳体(10)的一侧弯折的状态下收纳该第1、第2电线(21)。电线盖(12)具有能够收纳第1电线(20)的第1收纳室(43)、能够收纳第2电线(21)的第2收纳室(44)以及将第1收纳室(43)与第2收纳室(44)隔开的隔壁(连结板部(39))。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具备与盖一体地形成的框架以及安装于框架并且相互并列地配置的2个连接器。从两连接器分别引出电线,将所引出的各电线以弯折的状态一并收纳到盖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50952号公报
然而,例如,在作为车载通信系统的通信线等而使用的屏蔽电线的情况下,为了消除电磁波所导致的噪声的影响,形成用屏蔽层包覆了外周的形态。但是,由于屏蔽层没有设置到电线的前端部,因此如果将该电线应用于上述连接器,则有时在盖内从两连接器引出的各电线的非屏蔽部分(未被屏蔽层包覆的部分)混在一起而相互接触,有在收纳于盖内的各电线的电路之间发生电磁波的相互干涉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防止在收纳于电线盖内的各电线的电路之间发生电磁波的相互干涉。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壳体,引出第1电线;第2壳体,与所述第1壳体并列地配置,引出第2电线;以及电线盖,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能够在使从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引出的所述第1电线、第2电线在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上向从所述第2壳体朝向所述第1壳体的一侧弯折的状态下收纳所述第1电线、第2电线,所述电线盖具有能够收纳所述第1电线的第1收纳室、能够收纳所述第2电线的第2收纳室以及将所述第1收纳室与所述第2收纳室隔开的隔壁。
在从第1壳体、第2壳体引出的第1电线、第2电线以在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上从第2壳体向朝向第1壳体的一侧弯折的状态被收纳于电线盖内的情况下,在电线盖内有发生第1电线、第2电线的电路间的电磁波干涉的危险。然而,根据上述构成,电线盖具有将第1收纳室(能够收纳第1电线的空间)与第2收纳室(能够收纳第2电线的空间)隔开的隔壁,因此能够防止来自第1电线、第2电线的电磁波的相互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3是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4是与对方连接器正对地配置的第1壳体、第2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第1壳体中安装下盖而划分出第1收纳室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进而在第2壳体中安装包覆盖而划分出基端部收纳室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进而在下盖安装上盖而划分出第2收纳室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下盖的立体图。
图9是包覆盖的立体图。
图10是上盖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隔壁能够使所述第1电线弯折而沿着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由此,能够通过隔壁来规定第1电线的布线方向。另外,能够抑制连接器在与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变高。
在所述第2壳体安装有与所述电线盖分体的包覆盖,所述包覆盖具有能够收纳从所述第2壳体引出的所述第2电线的延出基端部的基端部收纳室。由此,第2电线的延出基端部也由包覆盖来保护。另外,电线盖与包覆盖相互分体,因此即使假设第1壳体、第2壳体的相对位置变动,通过将电线盖安装于第1壳体,将包覆盖安装于第2壳体,也能够将第1电线、第2电线无障碍地收纳到第1、第2收纳室中。
所述第2收纳室配置于在与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比所述第1收纳室更远离所述第1壳体的位置,所述基端部收纳室在从所述第1收纳室侧到临近所述第2收纳室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配置。由于基端部收纳室在从第1收纳室侧到临近第2收纳室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配置,因此能够较大地获得第2电线的延出基端部的弯曲R(弯曲半径、弯折半径),能够降低对第2电线的过大的应力。其结果是,也能够应对第2电线是粗电线的情况。
所述电线盖由下盖和上盖构成,所述下盖被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并且划分所述第1收纳室,所述上盖以在与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叠放于所述下盖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该上盖与所述下盖的背板之间划分所述第2收纳室,所述下盖的背板构成所述隔壁。由此,能够通过将下盖安装于第1壳体,将第1电线收纳到第1收纳室,并且通过以叠放于下盖的方式配置上盖,将第2电线收纳到第2收纳室,因此能够有序且顺利地进行分别将第1电线、第2电线收纳到第1、第2收纳室的作业。另外,只要是这样由下盖的背板构成隔壁的结构,则作为隔壁也不需要新设特别的构造。
在所述上盖中开设有能够探视所述第2收纳室内的窗部。通过从窗部探视第2收纳室内,能够确认是否适当地收纳了第2电线。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预先用色彩区分第1电线、第2电线,能够避免错误地将第2电线收纳到第1收纳室的情形。
<实施例>
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具备:第1壳体10、第2壳体11;安装于第1壳体10的电线盖12;以及与安装于第2壳体11的电线盖12分体的包覆盖13。第1壳体10、第2壳体11分别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配置,能够嵌合到对方连接器14。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在两连接器开始嵌合时彼此相向的面侧设为前侧。另外,在各图中,显示了前后、上下以及左右的各方向。
如图4所示,对方连接器14具有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并向前方开口的一对筒状的罩部15、以及将两罩部15的后端彼此连结而向左右延出的板状的连结部16。罩部15以及连结部16均为合成树脂制并且相互一体地构成。在罩部15的左右两侧面(宽度方向两侧壁的外表面),突出地设置有一对大致圆柱状的凸轮从动件17。
在两罩部15内,分别突出地配置了多个销状的阳端子配件18。然后,在两罩部15内,将第1壳体10、第2壳体11嵌合,伴随着标准嵌合,在第1壳体10、第2壳体11收纳的未图示的阴端子配件与阳端子配件18电连接。另外,对方连接器14被组装于在车辆中搭载的未图示的ECU(电子控制单元)的电路基板上,在组装的状态下,各阳端子配件18与电路基板电连接。
第1壳体10、第2壳体11为合成树脂制,如图4所示,具有彼此相同的构造。因此,下面,仅说明第1壳体10的构造,关于第2壳体11,仅说明称呼上的不同点。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也有针对第1壳体10、第2壳体11,进一步地在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其他壳体,而作为整体并列设置3个以上的壳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任意的2个壳体设为第1壳体10、第2壳体11。
如图4所示,第1壳体10形成大致块状,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多个腔室19。在各腔室19中,插入并收纳有未图示的阴端子配件。阴端子配件与第1电线20(参照图1~图3等)的末端部连接。第1电线20是屏蔽电线,从第1壳体10的后表面(电线引出面)被引出。第1电线20中的、从第1壳体10的后表面被引出之后的预定范围被设为在外周未设置屏蔽层的未图示的非屏蔽层。第1电线20的非屏蔽层被电线盖12覆盖地收纳。
在收纳于第2壳体11的阴端子配件连接有与第1电线20构成不同的电路的第2电线21。第2电线21的非屏蔽层被包覆盖13以及电线盖12覆盖地收纳。并且,对第2电线21施加了与第1电线20不同的配色。
在第1壳体10的左右两侧面,突出地设置有一对大致圆柱状的支轴22(参照图2以及图4)。在两支轴22,能够转动地支撑有杆23。杆23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所示,作为整体而形成为门形板状,具有沿着宽度方向的操作部24以及从操作部24的两端相互大致平行地突出的一对凸轮部25。杆23以横跨第1壳体10的方式安装。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两凸轮部25设置有承托支轴22的轴承孔26。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两凸轮部25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轮槽27。在凸轮槽27的入口朝向前方的状态下,如果第1壳体10较浅地嵌合到对方连接器14的罩部15,则对方连接器14的凸轮从动件17进入到凸轮槽27的入口。在该状态下,如果捏着操作部24同时进行杆23的转动操作,则凸轮从动件17在凸轮槽27的槽面滑动,在杆23与对方连接器14之间发挥凸轮作用,将第1壳体10以低嵌合力与对方连接器14嵌合过去。并且,当凸轮从动件17到达凸轮槽27的里端部时,第1壳体10成为与对方连接器14标准嵌合的状态。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杆23的操作部24,在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设置有杆锁定部28。并且,在第1壳体10的下表面,突出设置有杆锁定承托部29。如果第1壳体10与对方连接器14标准嵌合,则杆锁定部28弹性地卡定于杆锁定承托部29,由此,第1壳体10以被限制脱离的状态来保持于对方连接器14。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第1壳体10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左右两端部,各突出设置有一对盖锁定承托部30。盖锁定承托部30形成为向后方狭缝状地开口的扁平筒状,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能够挠曲变形的弹性卡定片31。在盖锁定承托部30内,能够插入分别设置于后述的下盖32以及包覆盖13的盖锁定部33,并且所插入的盖锁定部33能够通过弹性卡定片31被弹性地卡定。
接着,说明电线盖12。电线盖12为合成树脂制,通过下盖32以及与下盖32分体并且以叠放于下盖32的后方的方式配置的上盖34构成。
如图8所示,下盖32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且相互大致平行地配置的上下各一个侧板部35、36以及位于两侧板部35、36之间并与两侧板部35、36的内表面一体地连结的连结板部39。进而,如图5~图7所示,连结板部39通过与两侧板部35、36的内表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连结并沿着宽度方向的背板部40、与两侧板部35、36的内表面的右端侧(宽度方向一端侧)的前部连结并沿着前后方向的端板部41以及将背板部40的右端与端板部41的后端之间相连的截面四分之一圆弧状的曲面部42来构成。此外,如图7所示,连结板部39作为将下盖32内的后述的第1收纳室43从上盖34内的后述的第2收纳室44与包覆盖13的后述的基端部收纳室45隔开的隔壁而构成。
如图8所示,在下侧的侧板部35,在前后方向上夹着背板部40的前后两侧中的前侧设置有沿着宽度方向的前侧板部37,在后侧,设置有具有比前侧板部37大的宽度尺寸并且向左右两侧扩展的后侧板部38。前侧板部37的右端(宽度方向一端)配置于在宽度方向上与端板部41的端面基本相同的位置。另一方面,上侧的侧板部36具有在前后方向的大致整个长度内具有几乎恒定的宽度尺寸的平板状的侧板主体部46。
如图3以及图8所示,在上侧的侧板部36以及前侧板部37,在前侧的左右两端部(宽度方向两端部)各设置有一对盖锁定部33。各盖锁定部33形成为板片状,并由从前侧板部37的下表面前部暂时向下方伸出之后向前方突出的一对下侧盖锁定部47(参照图8)和从侧板主体部46的上表面前部暂时向上方伸出之后向前方突出的一对上侧盖锁定部48(参照图3)构成。下侧盖锁定部47向下方的伸出量比上侧盖锁定部48向上方的伸出量大。另外,在两侧板部35、36中的、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盖锁定部33之间,设置有以朝向前方逐渐变厚的方式扩展的裙状部49。
如图2以及图8所示,在盖锁定部33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的部分),贯通地设置有锁定孔50。如果将盖锁定部33的前端部插入到对应的盖锁定承托部30内,则弹性卡定片31的锁定突起51弹性地嵌入到锁定孔50,并且在盖锁定部33与盖锁定承托部30之间上锁。
如图2所示,如果在各盖锁定部33与各盖锁定承托部30之间上锁,则第1壳体10的后表面被下盖32覆盖,在第1壳体10的后表面与连结板部39之间,划分第1收纳室43。如图5所示,在第1收纳室43中,从第1壳体10的后表面引出的第1电线20以被覆盖的方式被收纳。在第1收纳室43中收纳的各第1电线20以通过背板部40而被强制性地向左侧(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在第1壳体10、第2壳体11的并列方向上从第2壳体11朝向第1壳体10的一侧(图5的A方向))弯折的状态,沿着背板部40配置。
如图8所示,在侧板主体部46以及后侧板部38,在后侧的左右两端部各设置有一对下锁定部52。各下锁定部52在侧板主体部46的上表面以及后侧板部38的下表面突出设置,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卡定孔53。如图2所示,在下锁定部52的卡定孔53中,插入上盖34的后述的上锁定部54而卡定。此外,侧板主体部46的下锁定部52与后侧板部38的下锁定部52夹着连结板部39的上下方向中央的轴线对称地配置。另外,下侧盖锁定部47与上侧盖锁定部48夹着从连结板部39的上下方向中央靠向下侧的轴线对称地配置(参照图3)。
如图10所示,上盖34具有沿着宽度方向的板状的上盖主体55。上盖主体55将上下两端部设为在宽度方向的整个长度内向前方弯折的形态,截面形成为大致门形。在上盖主体55中,在宽度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开口地设置有大致矩形的窗部56。
如图3以及图10所示,在上盖主体55的上下两端部,在前侧的左右两端部各设置有一对上锁定部54。各上锁定部54与上盖主体55的前侧的上下两面(外侧面)连结,形成为从该连结部分向前方突出的板片状。在上锁定部54的前端部的上下两面(外侧面)设置有爪状的卡定突起57。
如图2所示,如果将上锁定部54插入到对应的下锁定部52的卡定孔53,则卡定突起57弹性地卡定于下锁定部52的后缘,并且在上锁定部54与下锁定部52之间上锁。
如图2所示,如果在各上锁定部54与各下锁定部52之间上锁,则下盖32的背板部40的后表面被上盖主体55覆盖,在背板部40与上盖主体55之间,划分第2收纳室44。如图7所示,在第2收纳室44中,从包覆盖13的后述的基端部收纳室45延出的各第2电线21的延出部分以被覆盖的方式被收纳。在这种情况下,在第2收纳室44中收纳的各第2电线21与第1电线20同样地,以沿着背板部40的方式向左侧延出地配置。并且,在第2收纳室44中收纳的第2电线21能够通过窗部56来通过目视确认其状态。
包覆盖13为合成树脂制,如图9所示,具有在前方以及左侧(在安装时电线盖12所位于的一侧)敞开的对开臂状的包覆盖主体58。如图7所示,设包覆盖13的前后尺寸与电线盖12(下盖32以及上盖34)的前后尺寸基本相同。包覆盖主体58具有从前端直到后端以向左侧逐渐靠近的方式倾斜的关闭板部59。
在包覆盖主体58的上下两端部,在前侧的左右两端部各设置有一对盖锁定部33。各盖锁定部33的形态与电线盖12的各盖锁定部33相同,由上侧盖锁定部48以及伸出量比上侧盖锁定部48大的下侧盖锁定部47构成,在相邻的盖锁定部33之间设置有裙状部49,在前端部贯通地设置有锁定孔50。
通过将各盖锁定部33卡定于各盖锁定承托部30,如图6以及图7所示,第2壳体11的后表面被包覆盖主体58覆盖,在第2壳体11的后表面与包覆盖主体58的关闭板部59之间,划分基端部收纳室45。将包覆盖13安装于第2壳体11,并且将电线盖12安装于第1壳体10,在电线盖12与包覆盖13在宽度方向上并列的状态下,基端部收纳室45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于从第1收纳室43到第2收纳室44的整个范围,与第2收纳室44隔着少许的间隙,与第2收纳室44连通地配置。并且,在基端部收纳室45中,从第2壳体11的后表面引出的第2电线21以被覆盖的方式被收纳。具体地说,在基端部收纳室45中,收纳有第2电线21中的、从第2壳体11的后表面到第2收纳室44为止向左侧缓缓弯曲的延出基端部60。
接下来,说明电线盖12以及包覆盖13的安装步骤以及作用。
在电线盖12以及包覆盖13的安装之前,将第1壳体10、第2壳体11与对方连接器14的罩部15进行标准嵌合。由此,第1壳体10、第2壳体11空出少许间隙地在宽度方向上相互并列地配置。
如图5所示,针对在宽度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的第1壳体10、第2壳体11中的、位于左侧的第1壳体10,从后方盖上下盖32。将下盖32的各盖锁定部33中的上侧盖锁定部48弹性地卡定于第1壳体10的上侧的盖锁定承托部30,并且,将下侧盖锁定部47弹性地卡定于第1壳体10的下侧的盖锁定承托部30,从而在裙状部49的前端抵接于第1壳体10的后表面的状态下(参照图1以及图3),将下盖32保持于第1壳体10。然后,通过将下盖32安装于第1壳体10,从第1壳体10的后表面引出的第1电线20通过下盖32的背板部40而被强制地弯折,沿着背板部40的前表面向左侧(图5的A方向)延出。
接着,如图6所示,针对位于右侧的第2壳体11,从后方盖上包覆盖13。将包覆盖13的各盖锁定部33中的上侧盖锁定部48弹性地卡定于第2壳体11的上侧的盖锁定承托部30,并且,将下侧盖锁定部47弹性地卡定于第2壳体11的下侧的盖锁定承托部30,从而在裙状部49的前端抵接到第2壳体11的后表面的状态下(参照图1以及图3),将包覆盖13保持于第2壳体11。然后,通过将包覆盖13安装于第2壳体11,将从第2壳体11的后表面引出的第2电线21的延出基端部60收纳到基端部收纳室45,将第2电线21通过基端部收纳室45的左侧的开口导出到外部。进而,使第2电线21沿着下盖32的背板部40的后表面向左侧布线。
接下来,如图7所示,对下盖32从后方盖上上盖34。通过使上盖34的各上锁定部54弹性地卡定于下盖32的各下锁定部52,在上盖主体55的上下两端部的前端抵接到下盖32的两侧板部的后端的状态下(参照图2),以上盖34前后地叠放于下盖32的状态进行保持。然后,通过将上盖34安装于下盖32,将第2电线21的延出部分收纳到在下盖32与上盖34之间划分的第2收纳室44。第2电线21进而通过第2收纳室44的左侧的开口而被导出到外部。在这种情况下,电线盖12(下盖32以及上盖34)的外表面在与包覆盖13的外表面之间隔着少许的间隙齐平面地配置。
根据以上所述,如果将电线盖12以及包覆盖13分别安装于第1壳体10以及第2壳体11,则如图2以及图7所示,成为第1电线20与第2电线21之间通过连结板部39而被分隔的状态。在电线盖12以及包覆盖13的内部,第1电线20的非屏蔽层与第2电线21的非屏蔽层没有相互接触。因此,能够防止电磁波在第1电线20的电路与第2电线21的电路之间进行干涉。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电线盖12具有将第1收纳室43与第2收纳室44隔开的连结板部39,因此能够防止来自第1电线20以及第2电线21的电磁波的相互干涉。
另外,通过连结板部39的背板部40将第1电线20向左侧强制性地弯折,因此第1电线20的布线方向通过背板部40来规定,并且避免连接器在前后方向上大型化。
另外,由于电线盖12与包覆盖13相互分体,因此即使假设第1壳体10、第2壳体11的相对位置在前后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通过将电线盖12安装于第1壳体10,另外将包覆盖13安装于第2壳体11,也能够吸收上述位置偏移。
另外,由于基端部收纳室45在从第1收纳室43侧到临近第2收纳室44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配置,因此能够增大第2电线21的延出基端部60的弯曲R(弯曲半径),能够降低对第2电线21的过大的应力。其结果是,例如也能够应对第2电线21是电线直径比第1电线20大的粗电线的情况。
另外,由于电线盖12由下盖32以及以叠放于下盖32的方式配置的上盖34构成,因此通过在将下盖32安装于第1壳体10之后将上盖34安装于下盖32,能够有序且顺利地进行将第1电线20收纳于第1收纳室43的作业以及将第2电线21收纳于第2收纳室44的作业。
进而,由于在上盖34中开设有能够探视第2收纳室44内的窗部56,因此通过从窗部56探视第2收纳室44内,能够确认是否适当地收纳了第2电线2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1电线20与第2电线21被用色彩区分来加以区别,因此能够避免将第2电线21错误地收纳到第1收纳室43的情形。
<其他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也可以如下所示。
(1)电线盖与包覆盖也可以一体地构成。
(2)也可以省略包覆盖。
(3)也可以将上盖安装于第1壳体。
(4)也可以将上盖经由铰接件而与下盖一体地连结。
(5)也可以在包覆盖的安装之前进行上盖的安装。
(6)也可以从连结板部中省略端板部。
(7)作为电线,也可以使用不是屏蔽电线的一般电线。
标号说明
10…第1壳体
11…第2壳体
12…电线盖
13…包覆盖
20…第1电线
21…第2电线
32…下盖
34…上盖
39…连结板部(隔壁)
40…背板部
43…第1收纳室
44…第2收纳室
45…基端部收纳室
56…窗部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1壳体,引出第1电线;
第2壳体,与所述第1壳体并列地配置,引出第2电线;以及
电线盖,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能够在使从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引出的所述第1电线、第2电线在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上向从所述第2壳体朝向所述第1壳体的一侧弯折的状态下收纳所述第1电线、第2电线,
所述电线盖具有能够收纳所述第1电线的第1收纳室、能够收纳所述第2电线的第2收纳室以及将所述第1收纳室与所述第2收纳室隔开的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能够使所述第1电线弯折而沿着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壳体安装有与所述电线盖分体的包覆盖,所述包覆盖具有能够收纳从所述第2壳体引出的所述第2电线的延出基端部的基端部收纳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收纳室配置于在与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比所述第1收纳室更远离所述第1壳体的位置,所述基端部收纳室在从所述第1收纳室侧到临近所述第2收纳室的位置的整个范围内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盖由下盖和上盖构成,所述下盖被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并且划分所述第1收纳室,所述上盖以在与所述第1壳体、第2壳体的并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叠放于所述下盖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该上盖与所述下盖的背板之间划分所述第2收纳室,所述下盖的背板构成所述隔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盖中开设有能够探视所述第2收纳室内的窗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222400A JP6315339B2 (ja) | 2014-10-31 | 2014-10-31 | コネクタ |
JP2014-222400 | 2014-10-3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6458A true CN105576458A (zh) | 2016-05-11 |
CN105576458B CN105576458B (zh) | 2018-09-28 |
Family
ID=55886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84505.9A Active CN105576458B (zh) | 2014-10-31 | 2015-10-20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315339B2 (zh) |
CN (1) | CN10557645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3617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带盖的连接器 |
CN112350098A (zh) * | 2019-08-07 | 2021-02-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122804A (zh) * | 2020-08-27 | 2022-03-0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693646B1 (ko) | 2017-11-15 | 2024-08-09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라운드가 적용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JP7509104B2 (ja) | 2021-09-17 | 2024-07-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電子ユニット、および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59785A (en) * | 1992-02-27 | 1993-11-09 | Yazaki Corporation | Wire cover for a connector |
CN1177850A (zh) * | 1996-09-06 | 1998-04-01 | 惠特克公司 | 杠杠式连接器 |
EP1126556A2 (en) * | 1999-12-27 | 2001-08-22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a cover |
CN103779705A (zh) * | 2012-09-24 | 2014-05-07 | 泰克电子有限公司 | 具有用于固定易于扭结电缆的位置的定位构件的接触外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073326A (ja) * | 2004-09-01 | 2006-03-16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用電線カバー及びコネクタ |
JP4708157B2 (ja) * | 2005-10-25 | 2011-06-22 | マスプロ電工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5854864B2 (ja) * | 2012-02-01 | 2016-02-0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線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
-
2014
- 2014-10-31 JP JP2014222400A patent/JP6315339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0-20 CN CN201510684505.9A patent/CN1055764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59785A (en) * | 1992-02-27 | 1993-11-09 | Yazaki Corporation | Wire cover for a connector |
CN1177850A (zh) * | 1996-09-06 | 1998-04-01 | 惠特克公司 | 杠杠式连接器 |
EP1126556A2 (en) * | 1999-12-27 | 2001-08-22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provided with a cover |
CN103779705A (zh) * | 2012-09-24 | 2014-05-07 | 泰克电子有限公司 | 具有用于固定易于扭结电缆的位置的定位构件的接触外壳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23617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带盖的连接器 |
CN110323617B (zh) * | 2018-03-30 | 2021-08-06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带盖的连接器 |
CN112350098A (zh) * | 2019-08-07 | 2021-02-09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122804A (zh) * | 2020-08-27 | 2022-03-01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4122804B (zh) * | 2020-08-27 | 2024-05-28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576458B (zh) | 2018-09-28 |
JP6315339B2 (ja) | 2018-04-25 |
JP2016091677A (ja) | 2016-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76458A (zh) | 连接器 | |
CN101350480B (zh) | 电连接器 | |
CN102341970B (zh) | 具有外部emi屏蔽性能的插塞式连接器 | |
CN101635403B (zh) | 连接器 | |
EP2216857B1 (en) | Connector | |
CN101355206B (zh) | 信息网络连接器 | |
CN100541939C (zh) | 插座型连接器和插头型连接器 | |
TWI374581B (en) | Low profile board-mounted connector | |
EP1732173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1294057B1 (en) | A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a terminal fitting | |
CN101911391A (zh) | 连接器 | |
CN101944684A (zh) | 连接器 | |
JP2000512375A (ja) | 電気的構成要素を装備した導体路構造部を有する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ようなものの製造方法 | |
KR20110112772A (ko) | 단자 피팅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6767259B2 (en) | Terminal fitting with outwardly projecting engagement portion for engaging a resin lock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the terminal fitting | |
US20190182971A1 (en) |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 |
CN107534257A (zh) | 接头连接器 | |
US20090011632A1 (en) | Connector | |
US20160181731A1 (en) | Grounding clip for an airbag ignition system | |
US6994596B2 (en) | Terminal fitting, a connector provided therewith and method of forming a terminal fitting | |
CN101841106B (zh) | 一对带锁定机构的连接器 | |
CN102017347B (zh) | 带端子电路箱 | |
CN102113427B (zh) | 用于连接单元的壳体 | |
CN102280747B (zh) | 连接器 | |
EP3429033B1 (en) | Connector back shell assembl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