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518521B - 聚合物组合物和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组合物和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8521B
CN105518521B CN201480049083.1A CN201480049083A CN105518521B CN 105518521 B CN105518521 B CN 105518521B CN 201480049083 A CN201480049083 A CN 201480049083A CN 105518521 B CN105518521 B CN 105518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ring
carbon atoms
liquid crystal
side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90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8521A (zh
Inventor
金尔润
后藤耕平
根木隆之
名木达哉
川月喜弘
近藤瑞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Chemical Corp
University of Hyogo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Chemical Corp
University of Hyog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Chemical Corp, University of Hyogo filed Critical Nissan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18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8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8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2Polyurea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2Polyhydroxy compounds; Polyamines; Hydroxyamines
    • C08G18/3225Polyamines
    • C08G18/3237Polyamines aromatic
    • C08G18/324Polyamines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2Polyhydroxy compounds; Polyamines; Hydroxyamines
    • C08G18/3225Polyamines
    • C08G18/3237Polyamines aromatic
    • C08G18/3243Polyamines aromatic containing two or more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 C08G18/75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 C08G18/75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 C08G18/75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 C08G18/755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cycloaliph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cycloaliphatic ring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containing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by means of an aliphatic group having a primary carbon atom next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and at least on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group linked to a secondary carbon atom of the cycloaliphatic ring, e.g. isophorone diisocya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 C08G18/76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 C08G18/7614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 C08G18/762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cyclic aromatic containing only one aromatic ring be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including isomer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2Polyurea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 G02F1/13378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by light irradiation, e.g. linearly polarised light photo-polymeri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63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parallel to the substrate, i.e. in-plane switching [I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11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 G02F1/133726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organic films, e.g. polymeric films made of a mesogenic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新型的聚合物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可提供以高效率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残影特性优异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本发明通过如下的聚合物组合物而解决上述课题,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A)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B)聚脲和(C)有机溶剂。

Description

聚合物组合物和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聚合物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和具有该取向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用于制造残影特性优异的液晶表示元件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表示元件作为质量轻、截面薄且耗电低的表示装置是已知的,近年来被用于大型电视用途等,实现了显著的发展。液晶表示元件例如是利用具备电极的一对透明基板夹持液晶层而构成的。并且,在液晶表示元件中,包含有机材料的有机膜被用作液晶取向膜以使液晶在基板之间呈现期望取向状态。
即,液晶取向膜是液晶表示元件的构成部件,其形成在夹持液晶的基板的与液晶接触的表面,承担使液晶在该基板之间沿着特定方向取向这一作用。并且,对于液晶取向膜而言,除了使液晶沿着例如平行于基板的方向等特定方向取向这一作用之外,有时还要求对液晶预倾角进行控制这一作用。这种液晶取向膜的控制液晶取向的能力(以下称为取向控制能力。)通过对构成液晶取向膜的有机膜进行取向处理而被赋予。
作为用于赋予取向控制能力的液晶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法,一直以来已知有刷磨法。刷磨法是指如下的方法:针对基板上的聚乙烯醇、聚酰胺、聚酰亚胺等的有机膜,用棉花、尼龙、聚酯等的布沿着恒定方向摩擦(刷磨)其表面,从而使液晶沿着摩擦方向(刷磨方向)取向。该刷磨法能够简便地实现较稳定的液晶取向状态,因此可利用于以往的液晶表示元件的制造工艺。并且,作为液晶取向膜中使用的有机膜,主要选择耐热性等可靠性、电特性优异的聚酰亚胺系有机膜。
然而,对包含聚酰亚胺等的液晶取向膜的表面进行摩擦的刷磨法存在产尘、产生静电的问题。另外,由于近年来的液晶表示元件的高清晰化、相应基板上的电极或液晶驱动用切换能动元件所导致的凹凸,因此,无法用布均匀地摩擦液晶取向膜的表面、无法实现均匀的液晶取向。
因而,作为不进行刷磨的液晶取向膜的其它取向处理方法,积极地研究了光取向法。
光取向法有各种方法,通过直线偏振光或经准直的光而在构成液晶取向膜的有机膜内形成各向异性,根据该各向异性而使液晶进行取向。
作为主要的光取向法,已知有分解型的光取向法。该方法中,例如,对聚酰亚胺膜照射偏振紫外线,利用分子结构的紫外线吸收的偏振方向依赖性而使其发生各向异性的分解。并且,通过未分解而残留的聚酰亚胺使液晶进行取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其它的光取向法,还已知有光交联型、光异构化型的光取向法。光交联型的光取向法中,例如使用聚肉桂酸乙烯酯,照射偏振紫外线,使与偏振光平行的2个侧链的双键部分发生二聚反应(交联反应)。并且,使液晶沿着与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取向(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光异构化型的光取向法中,使用在侧链具有偶氮苯的侧链型高分子时,照射偏振紫外线,使与偏振光平行的侧链的偶氮苯部分发生异构化反应,使液晶沿着与偏振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取向(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如上述例子那样,在利用光取向法对液晶取向膜进行取向处理的方法中,无需进行刷磨,不用担心产尘、产生静电。并且,即使针对表面具有凹凸的液晶表示元件的基板也能够实施取向处理,从而成为适合于工业生产工艺的液晶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9365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M.Shadt et al.,Jpn.J.Appl.Phys.31,2155 (1992).
非专利文献2:K.Ichimura et al.,Chem.Rev.100,1847 (200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与作为液晶表示元件的取向处理方法而一直以来进行工业利用的刷磨法相比,光取向法无需刷磨工序这一工序,因此具备明显的优点。并且,与刷磨所产生的取向控制能力基本固定的刷磨法相比,光取向法能够变更偏振光的照射量来控制取向控制能力。然而,在光取向法想要实现与利用刷磨法时的程度相同的取向控制能力的情况下,有时需要大量的偏振光照射量或者无法实现稳定的液晶取向。
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分解型光取向法中,需要对聚酰亚胺膜照射60分钟的由功率500W的高压汞灯发出的紫外光等,需要长时间且大量的紫外线照射。另外,在二聚型、光异构化型光取向法的情况下,有时需要数J(焦耳)~数十J左右的大量紫外线照射。进而,在光交联型、光异构化型光取向法的情况下,液晶的取向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差,因此制成液晶表示元件时,担心发生取向不良、表示残影。尤其是,横向电场驱动型的液晶表示元件中,将液晶分子在面内进行切换,因此容易发生液晶驱动后的液晶取向偏移,由AC驱动引起的表示残影被视作明显的课题。
因此,对于光取向法而言,要求实现取向处理的高效率化、稳定的液晶取向,要求能够对液晶取向膜高效地赋予高取向控制能力的液晶取向膜、液晶取向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的聚合物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和具有该取向膜的基板、和具有该基板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可提供以高效率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残影特性优异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即使利用低温烧成也具有提高了电压保持率的液晶取向膜、以及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如下发明。
<1>一种聚合物组合物、尤其是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制造用聚合物组合物,其含有:
(A)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
(B)聚脲、以及
(C)有机溶剂。
<2>上述<1>中,(A)成分可以具有会发生光交联、光异构化或光弗利斯重排的感光性侧链。
<3>上述<1>或<2>中,作为(B)成分的聚脲可以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4>上述<1>或<2>中,作为(B)成分的聚脲可以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成分、具有2个以上羧酸部分的羧酸衍生物和/或其酸酐、以及二胺成分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5>上述<3>或<4>中,二异氰酸酯成分可以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6>上述<1>~<5>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1)~(6)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051
式中,A、B、D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S为碳数1~12的亚烷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任选被卤素基团取代;
T为单键或碳数1~12的亚烷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任选被卤素基团取代;
Y1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Y2为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表示羟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者表示与Y1相同的定义;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X的数量达到2时,X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Cou表示香豆素-6-基或香豆素-7-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q1和q2中的一者为1,另一者为0;
q3为0或1;
P和Q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其中,X为-CH=CH-CO-O-、-O-CO-CH=CH-时,-CH=CH-所键合的一侧的P或Q为芳香环,P的数量达到2以上时,P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Q的数量达到2以上时,Q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l1为0或1;
l2为0~2的整数;
l1和l2均为0时,T为单键时A也表示单键;
l1为1时,T为单键时B也表示单键;
H和I各自独立地为选自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基团。
<7>上述<1>~<5>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7)~(10)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式中,A、B、D、Y1、X、Y2和R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l表示1~12的整数;
m表示0~2的整数,m1、m2表示1~3的整数;
n表示0~12的整数(其中,n=0时,B为单键)。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071
<8>上述<1>~<5>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11)~(13)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式中,A、X、l、m、m1和R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072
<9>上述<1>~<5>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下述式(14)或(15)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Y1、l、m1和m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081
<10>上述<1>~<5>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下述式(16)或(17)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X、l和m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082
<11>上述<1>~<5>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下述式(18)或(19)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B、Y1、q1、q2、m1和m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R1表示氢原子、-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083
<12>上述<1>~<5>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下述式(20)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Y1、X、l和m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091
<13>上述<1>~<12>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21)~(31)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液晶性侧链。
式中,A和B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Y3为选自由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以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3表示氢原子、-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碳数1~12的烷基或碳数1~12的烷氧基;
q1和q2中的一者为1,另一者为0;
l表示1~12的整数;m表示0~2的整数,其中,式(23)~(24)中,所有的m的总和为2以上,式(25)~(26)中,所有的m的总和为1以上,m1、m2和m3各自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
R2表示氢原子、-NO2、-CN、卤素基团,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以及烷基或烷氧基;
Z1、Z2表示单键、-CO-、-CH2O-、-CH=N-、-CF2-。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01
<14>一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具备如下工序而得到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前述液晶取向膜:
[I]将上述<1>~<13>的任一组合物涂布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
[II]对[I]中得到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的工序;以及
[III]将[II]中得到的涂膜进行加热的工序。
<15>一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其是通过上述<14>的方法而制造的。
<16>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上述<15>的基板。
<17>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具备如下工序而得到该液晶表示元件:
准备上述<15>的基板(第1基板)的工序;
获得具有下述液晶取向膜的第2基板的工序,其通过具备下述工序[I’]、[II’]和[III’]而得到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液晶取向膜;以及
[IV]以第1基板和第2基板的液晶取向膜隔着液晶相对的方式,对向配置第1基板和第2基板从而得到液晶表示元件的工序;
所述工序[I’]、[II’]和[III’]为:
[I’]在第2基板上涂布聚合物组合物而形成涂膜的工序,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A)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B)聚脲和(C)有机溶剂;
[II’]对[I’]中得到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的工序;以及
[III’]将[II’]中得到的涂膜进行加热的工序。
<18>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其是通过上述<17>而制造的。
另外,作为另一面而发现了如下发明。
<P1>一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具备如下工序而得到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前述液晶取向膜:
[I]将聚合物组合物涂布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A)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B)聚脲和(C)有机溶剂;
[II]对[I]中得到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的工序;以及
[III]将[II]中得到的涂膜进行加热的工序。
<P2>上述<P1>中,(A)成分可以具有会发生光交联、光异构化或光弗利斯重排的感光性侧链。
<P3>上述<P1>或<P2>中,作为(B)成分的聚脲可以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P4>上述<P3>中,二异氰酸酯成分可以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P5>上述<P1>~<P4>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1)~(6)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21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31
式中,A、B、D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S为碳数1~12的亚烷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任选被卤素基团取代;
T为单键或碳数1~12的亚烷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任选被卤素基团取代;
Y1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Y2为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表示羟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者表示与Y1相同的定义;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
Cou表示香豆素-6-基或香豆素-7-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q1和q2中的一者为1,另一者为0;
q3为0或1;
P和Q各自独立地为单键、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其中,X为-CH=CH-CO-O-、-O-CO-CH=CH-时,-CH=CH-所键合的一侧的P或Q为芳香环;
H和I各自独立地为选自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基团。
<P6>上述<P1>~<P4>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7)~(10)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式中,A、B、D、Y1、X、Y2和R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l表示1~12的整数;
m表示0~2的整数,m1、m2表示1~3的整数;
n表示0~12的整数(其中,n=0时,B为单键)。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41
<P7>上述<P1>~<P4>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11)~(13)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式中,A、X、l、m、m2和R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51
<P8>上述<P1>~<P4>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下述式(14)或(15)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Y1、X、l、m1和m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52
<P9>上述<P1>~<P4>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下述式(16)或(17)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X、l和m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53
<P10>上述<P1>~<P4>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下述式(18)或(19)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B、Y1、q1、q2、m1和m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R1表示氢原子、-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61
<P11>上述<P1>~<P4>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下述式(20)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Y1、X、l和m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62
<P12>上述<P1>~<P11>的任一者中,(A)成分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21)~(31)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液晶性侧链。
式中,A、B、q1和q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Y3为选自由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以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3表示氢原子、-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碳数1~12的烷基或碳数1~12的烷氧基;
l表示1~12的整数;m表示0~2的整数,其中,式(25)~(26)中,所有的m的总和为2以上,式(27)~(28)中,所有的m的总和为1以上,m1、m2和m3各自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
R2表示氢原子、-NO2、-CN、卤素基团,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以及烷基或烷氧基;
Z1、Z2表示单键、-CO-、-CH2O-、-CH=N-、-CF2-。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71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181
<P13>一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其是通过上述<P1>~<P12>中任一者而制造的。
<P14>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上述<P13>的基板。
<P15>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具备如下工序而得到该液晶表示元件:
准备上述<P13>的基板(第1基板)的工序;
获得具有下述液晶取向膜的第2基板的工序,其通过具备下述工序[I’]、[II’]和[III’]而得到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液晶取向膜;以及
[IV]以第1基板和第2基板的液晶取向膜隔着液晶相对的方式,对向配置第1基板和第2基板,从而得到液晶表示元件的工序,
所述工序[I’]、[II’]和[III’]为:
[I’]在第2基板上涂布聚合物组合物而形成涂膜的工序,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A)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B)聚脲和(C)有机溶剂;
[II’]对[I’]中得到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的工序;以及
[III’]将[II’]中得到的涂膜进行加热的工序。
<P16>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其是通过上述<P15>而制造的。
<P17>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制造用组合物,其含有:(A)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B)聚脲和(C)有机溶剂。
<P18>上述<P17>中,作为(B)成分的聚脲可以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P19>上述<P18>中,二异氰酸酯成分可以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以高效率被赋予取向控制能力、残影特性优异的、具有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的基板以及具有该基板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而制造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被高效地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因此即使长时间连续驱动也不会损害表示特性。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聚合物组合物含有作为(B)成分的聚脲,能够提供即使进行低温烧成也具有优异电压保持率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元件、以及用于该元件的液晶取向膜。即,根据本发明,即使在低温烧成中残留有残留溶剂(属于高沸点溶剂的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等),也能够得到比聚酰亚胺系取向膜更高的电压保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所用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向异性导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是感光性的侧链使用交联性有机基团且所导入的各向异性小时的图。
图2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所用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向异性导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是感光性的侧链使用交联性有机基团且所导入的各向异性大时的图。
图3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所用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向异性导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是感光性的侧链使用会发生弗利斯重排或异构化的有机基团且所导入的各向异性小时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所用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向异性导入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图,是感光性的侧链使用会发生弗利斯重排或异构化的有机基团且所导入的各向异性大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如下见解,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聚合物组合物具有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以下也简称为侧链型高分子),使用前述聚合物组合物而得到的涂膜是具有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的膜。该涂膜不需进行刷磨处理,通过偏振光照射而进行取向处理。并且,在进行偏振光照射后,经由加热该侧链型高分子膜的工序,从而成为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涂膜(以下也称为液晶取向膜)。此时,通过偏振光照射而表现出的微小各向异性会成为驱动力,液晶性的侧链型高分子自身因自组装化而有效地再取向。其结果,作为液晶取向膜而能够实现高效的取向处理,得到被赋予了高取向控制能力的液晶取向膜。
另外,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中,在作为(A)成分的侧链型高分子和作为(C)成分的有机溶剂的基础上,作为(B)成分还使用聚脲。由此,即使进行低温烧成,液晶取向膜的电压保持率也会大幅提高,这是意料之外的。尤其是,作为聚脲通过使用特定物质,使上述效果增加。本发明人等考虑:这些现象是通过添加(B)成分而带来的,除此之外,(A)成分与(B)成分发挥相互作用,从而飞跃地提高了期望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包含了发明人对于本发明的机理的见解,并不制约本发明)。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具有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和<液晶表示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具有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
[I]将聚合物组合物涂布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A)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B)聚脲和(C)有机溶剂;
[II]对[I]中得到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的工序;以及
[III]将[II]中得到的涂膜进行加热的工序。
通过上述工序,能够得到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能够获得具有该液晶取向膜的基板。
另外,除了上述得到的基板(第1基板)之外,通过准备第2基板,能够获得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
对于第2基板,除了使用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来代替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之外,通过使用上述工序[I]~[III](由于使用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因此为了方便,在本申请中有时简称为工序[I’]~[III’]),能够获得具有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液晶取向膜的第2基板。
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
[IV]将上述得到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以第1基板和第2基板的液晶取向膜隔着液晶相对的方式进行对向配置,从而得到液晶表示元件的工序。由此,能够得到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具备的[I]~[III]和[IV]的各工序进行说明。
<工序[I]>
工序[I]中,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上涂布聚合物组合物而形成涂膜,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聚脲和有机溶剂。
<基板>
针对基板没有特别限定,要制造的液晶表示元件为透射型时,优选使用透明性高的基板。此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玻璃基板或丙烯酸类基板、聚碳酸酯基板等塑料基板等。
另外,考虑到适用于反射型液晶表示元件,也可以使用硅晶片等不透明的基板。
<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
基板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
作为该导电膜,液晶表示元件为透射型时,可列举出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等,不限定于这些。
另外,在反射型液晶表示元件的情况下,作为导电膜,可列举出铝等会反射光的材料等,但不限定于这些。
在基板上形成导电膜的方法可以使用现有公知的手法。
<聚合物组合物>
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上涂布聚合物组合物,尤其是在导电膜上涂布聚合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该聚合物组合物含有:(A)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B)聚脲;以及(C)有机溶剂。
<<(A)侧链型高分子>>
(A)成分是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
(A)侧链型高分子在250nm~400nm的波长范围的光下发生反应、且在100℃~300℃的温度范围内显示液晶性即可。
(A)侧链型高分子优选具有因250nm~400nm的波长范围的光而发生反应的感光性侧链。
(A)侧链型高分子为了在100℃~300℃的温度范围内显示液晶性而优选具有液晶原基团。
(A)侧链型高分子的主链键合了具有感光性的侧链,其感应于光而能够发生交联反应、异构化反应或光弗利斯重排。具有感光性的侧链结构没有特别限定,期望是感应于光而发生交联反应或光弗利斯重排的结构,更期望是发生交联反应的结构。此时,即使暴露于热等外部应力也能够长期稳定地保持已实现的取向控制能力。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的结构只要满足这种特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侧链结构中具有刚直的液晶原成分。此时,将该侧链型高分子制成液晶取向膜时,能够获得稳定的液晶取向。
该高分子的结构例如可以制成如下结构:具有主链和键合于其的侧链,该侧链具有联苯基、三联苯基、苯基环己基、苯甲酸苯酯基、偶氮苯基等液晶原成分以及键合于前端部的感应光而会发生交联反应、异构化反应的感光性基团;具有主链和键合于其的侧链,该侧链具有既为液晶原成分也会发生光弗利斯重排反应的苯甲酸苯酯基。
作为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的结构的更具体例,优选为具有如下主链和如下侧链的结构,所述主链由选自烃、(甲基)丙烯酸酯、衣康酸酯、富马酸酯、马来酸酯、α-亚甲基-γ-丁内酯、苯乙烯、乙烯基、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和硅氧烷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构成,所述侧链包含下述式(1)~(6)中的至少1种。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31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41
式中,A、B、D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S为碳数1~12的亚烷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任选被卤素基团取代;
T为单键或碳数1~12的亚烷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任选被卤素基团取代;
Y1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Y2为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表示羟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者表示与Y1相同的定义;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X的数量达到2时,X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Cou表示香豆素-6-基或香豆素-7-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q1和q2中的一者为1,另一者为0;
q3为0或1;
P和Q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其中,X为-CH=CH-CO-O-、-O-CO-CH=CH-时,-CH=CH-所键合的一侧的P或Q为芳香环,P的数量达到2以上时,P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Q的数量达到2以上时,Q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l1为0或1;
l2为0~2的整数;
l1和l2均为0时,T为单键时A也表示单键;
l1为1时,T为单键时B也表示单键;
H和I各自独立地为选自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基团。
侧链可以是选自由下述式(7)~(10)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式中,A、B、D、Y1、X、Y2和R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l表示1~12的整数;
m表示0~2的整数,m1、m2表示1~3的整数;
n表示0~12的整数(其中,n=0时,B为单键)。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61
侧链可以是选自由下述式(11)~(13)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式中,A、X、l、m、m1和R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62
侧链可以是下述式(14)或(15)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Y1、l、m1和m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63
侧链可以是下述式(16)或(17)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X、l和m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另外,侧链可以是下述式(18)或(19)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B、Y1、q1、q2、m1和m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R1表示氢原子、-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72
侧链可以是下述式(20)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式中,A、Y1、X、l和m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73
另外,(A)侧链型高分子可以具有选自由下述式(21)~(31)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液晶性侧链。
式中,A、B、q1和q2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Y3为选自由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以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3表示氢原子、-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碳数1~12的烷基或碳数1~12的烷氧基;
l表示1~12的整数;m表示0~2的整数,其中,式(23)~(24)中,所有的m的总和为2以上,式(25)~(26)中,所有的m的总和为1以上,m1、m2和m3各自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
R2表示氢原子、-NO2、-CN、卤素基团,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以及烷基或烷氧基;
Z1、Z2表示单键、-CO-、-CH2O-、-CH=N-、-CF2-。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81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91
<<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的制法>>
上述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可以通过具有上述感光性侧链的光反应性侧链单体和液晶性侧链单体进行聚合而得到。
[光反应性侧链单体]
光反应性侧链单体是指如下的单体:形成高分子时,能够形成在高分子的侧链部位具有感光性侧链的高分子。
作为侧链所具有的光反应性基团,优选为下述结构及其衍生物。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292
作为光反应性侧链单体的更具体例,优选为具有如下聚合性基团和如下感光性侧链的结构:所述聚合性基团由选自由烃、(甲基)丙烯酸酯、衣康酸酯、富马酸酯、马来酸酯、α-亚甲基-γ-丁内酯、苯乙烯、乙烯基、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和硅氧烷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构成;以及,所述感光性侧链包含上述式(1)~(6)中的至少1种,优选为例如包含上述式(7)~(10)中的至少1种的感光性侧链、包含上述式(11)~(13)中的至少1种的感光性侧链、上述式(14)或(15)所示的感光性侧链、上述式(16)或(17)所示的感光性侧链、上述式(18)或(19)所示的感光性侧链、上述式(20)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本申请中,作为光反应性和/或液晶性侧链单体,提供以下的式(1)~(11)所示的新型化合物(1)~(11)。
式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S表示碳数2~10的亚烷基;R10表示Br或CN;S表示碳数2~10的亚烷基;u表示0或1;以及Py表示2-吡啶基、3-吡啶基或4-吡啶基。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301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311
另外,本申请中,作为光反应性和/或液晶性侧链单体,提供以下的式(12)~(17)所示的新型化合物(12)~(17)。
式(12)~(17)中,R表示氢原子或甲基;S表示碳数2~10的亚烷基;v表示1或2;u表示0或1(其中,式(12)中,S表示碳数2~9的亚烷基,式(14)中,S表示碳数1~10的亚烷基)。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321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331
[液晶性侧链单体]
液晶性侧链单体是指如下的单体:源自该单体的高分子表现出液晶性,该高分子在侧链部位能够形成液晶原基团。
作为侧链所具有液晶原基团,也可以是联苯、苯甲酸苯酯等单独成为液晶原结构的基团,也可以是苯甲酸等那样地侧链彼此进行氢键合而成为液晶原结构的基团。作为侧链所具有的液晶原基团,优选为下述结构。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332
作为液晶性侧链单体的更具体例,优选为具有如下聚合性基团和如下侧链的结构,所述聚合性基团由选自由烃、(甲基)丙烯酸酯、衣康酸酯、富马酸酯、马来酸酯、α-亚甲基-γ-丁内酯、苯乙烯、乙烯基、马来酰亚胺、降冰片烯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和硅氧烷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构成,所述侧链包含上述式(21)~(31)中的至少1种。
(A)侧链型高分子可通过上述表现出液晶性的光反应性侧链单体的聚合反应来获得。另外,可以通过不表现液晶性的光反应性侧链单体与液晶性侧链单体的共聚、表现出液晶性的光反应性侧链单体与液晶性侧链单体的共聚来获得。进而,在不损害液晶性表现能力的范围内,可以与其它单体进行共聚。
作为其它单体,可列举出例如可工业获取的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单体。
作为其它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不饱和羧酸、丙烯酸酯化合物、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马来酰亚胺化合物、丙烯腈、马来酸酐、苯乙烯化合物和乙烯基化合物等。
作为不饱和羧酸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等。
作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萘酯、丙烯酸蒽酯、丙烯酸蒽基甲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2,2,2-三氟乙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氧基三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丙烯酸四氢糠酯、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丙烯酸2-甲基-2-金刚烷基酯、丙烯酸2-丙基-2-金刚烷基酯、丙烯酸8-甲基-8-三环癸酯、以及丙烯酸8-乙基-8-三环癸酯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萘酯、甲基丙烯酸蒽酯、甲基丙烯酸蒽基甲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氧基三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丙基-2-金刚烷基酯、甲基丙烯酸8-甲基-8-三环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8-乙基-8-三环癸酯等。也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3-甲基-3-氧杂环丁基)甲酯和(甲基)丙烯酸(3-乙基-3-氧杂环丁基)甲酯等具有环状醚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作为乙烯基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乙烯醚、甲基乙烯醚、苄基乙烯醚、2-羟基乙基乙烯醚、苯基乙烯醚、以及丙基乙烯醚等。
作为苯乙烯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苯乙烯、甲基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
作为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以及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侧链型高分子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工业上应用的通用方法。具体而言,可通过利用了液晶性侧链单体、光反应性侧链单体的乙烯基的阳离子聚合、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来制造。这些之中,从反应控制容易度等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自由基聚合。
作为自由基聚合的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可逆性加成-开裂型链转移(RAFT)聚合试剂等公知的化合物。
自由基热聚合引发剂是通过加热至分解温度以上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作为这种自由基热聚合引发剂,可列举出例如过氧化酮类(甲乙酮过氧化物、环己酮过氧化物等)、过氧化二酰基类(过氧化乙酰、过氧化苯甲酰等)、过氧化氢类(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枯烯过氧化氢等)、二烷基过氧化物类(二叔丁基过氧化物、二枯基过氧化物、二月桂酰过氧化物等)、过氧化缩酮类(二丁基过氧化环己烷等)、烷基过氧化酯类(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环己烷酸叔戊酯等)、过硫酸盐类(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等)、偶氮系化合物(偶氮双异丁腈和2,2′-二(2-羟基乙基)偶氮双异丁腈等)。这种自由基热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自由基光聚合引发剂只要是因光照射而引发自由基聚合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这种自由基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出二苯甲酮、米蚩酮、4,4’-双(二乙氨基)二苯甲酮、氧杂蒽酮、硫代氧杂蒽酮、异丙基氧杂蒽酮、2,4-二乙基硫代氧杂蒽酮、2-乙基蒽醌、苯乙酮、2-羟基-2-甲基苯丙酮、2-羟基-2-甲基-4’-异丙基苯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异丙基苯偶姻醚、异丁基苯偶姻醚、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樟脑醌、苯并蒽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代丙-1-酮、2-苄基-2-二甲氨基-1-(4-吗啉代苯基)-1-丁酮、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异戊酯、4,4’-二(叔丁基过氧基羰基)二苯甲酮、3,4,4’-三(叔丁基过氧基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3’,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2’,4’-二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2’-甲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2-(4’-戊氧基苯乙烯基)-4,6-双(三氯甲基)均三嗪、4-[对-N,N-二(乙氧基羰基甲基)]-2,6-二(三氯甲基)均三嗪、1,3-双(三氯甲基)-5-(2’-氯苯基)均三嗪、1,3-双(三氯甲基)-5-(4’-甲氧基苯基)均三嗪、2-(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苯并噁唑、2-(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噻唑、3,3’-羰基双(7-二乙氨基香豆素)、2-(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联咪唑、2,2’-双(2-氯苯基)-4,4’,5,5’-四(4-乙氧基羰基苯基)-1,2’-联咪唑、2,2’-双(2,4-二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联咪唑、2,2’-双(2,4-二溴苯基)-4,4’,5,5’-四苯基-1,2’-联咪唑、2,2’-双(2,4,6-三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联咪唑、3-(2-甲基-2-二甲氨基丙酰基)咔唑、3,6-双(2-甲基-2-吗啉代丙酰基)-9-正十二烷基咔唑、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双(5-2,4-环戊二烯-1-基)-双(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3,3’,4,4’-四(叔丁基过氧基羰基)二苯甲酮、3,3’,4,4’-四(叔己基过氧基羰基)二苯甲酮、3,3’-二(甲氧基羰基)-4,4’-二(叔丁基过氧基羰基)二苯甲酮、3,4’-二(甲氧基羰基)-4,3’-二(叔丁基过氧基羰基)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羰基)-3,3’-二(叔丁基过氧基羰基)二苯甲酮、2-(3-甲基-3H-苯并噻唑-2-亚基)-1-萘-2-基-乙酮、或者2-(3-甲基-1,3-苯并噻唑-2(3H)-亚基)-1-(2-苯甲酰基)乙酮等。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使用。
自由基聚合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分散聚合法、沉淀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等。
作为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的聚合反应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只要是所生成的高分子会溶解的有机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以下列举出其具体例。
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甲基己内酰胺、二甲基亚砜、四甲基脲、吡啶、二甲基砜、六甲基亚砜、γ-丁内酯、异丙醇、甲氧基甲基戊醇、二戊烯、乙基戊基酮、甲基壬基酮、甲乙酮、甲基异戊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二醇、乙二醇单乙酸酯、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叔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丙醚、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三丙二醇甲醚、3-甲基-3-甲氧基丁醇、二异丙醚、乙基异丁醚、二异丁烯、乙酸戊酯、丁酸丁酯、丁醚、二异丁酮、甲基环己烯、丙醚、二己醚、二噁烷、正己烷、正戊烷、正辛烷、二乙醚、环己酮、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丙二醇单乙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基乙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二甘醇二甲醚、4-羟基-4-甲基-2-戊酮、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等。
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进而,即使是不溶解所生成的高分子的溶剂,只要在所生成的高分子不会析出的范围内,则也可以混合至上述有机溶剂中使用。
另外,在自由基聚合中,有机溶剂中的氧会成为阻碍聚合反应的原因,因此有机溶剂优选尽可能地脱气后使用。
自由基聚合时的聚合温度能够选择30℃~150℃的任意温度,优选为50℃~100℃的范围。另外,反应可以以任意浓度进行,浓度过低时难以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浓度过高时,反应液的粘性变得过高而难以均匀地搅拌,因此单体浓度优选为1质量%~50质量%、更优选为5质量%~30质量%。反应初期以高浓度进行,其后可以追加有机溶剂。
在上述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单体的比率较多时,所得高分子的分子量变小,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相对于单体的比率较少时,所得高分子的分子量变大,因此自由基引发剂的比率相对于聚合单体优选为0.1摩尔%~10摩尔%。另外,聚合时也可以追加各种单体成分、溶剂、引发剂等。
[聚合物的回收]
从利用上述反应得到的、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的反应溶液中回收所生成的高分子时,将反应溶液投入至不良溶剂,使这些聚合物沉淀即可。作为用于沉淀的不良溶剂,可列举出甲醇、丙酮、己烷、庚烷、丁基溶纤剂、庚烷、甲乙酮、甲基异丁酮、乙醇、甲苯、苯、二乙醚、甲乙醚、水等。投入至不良溶剂中而发生沉淀的聚合物可以在过滤回收后,在常压或减压下进行常温干燥或加热干燥。另外,重复进行2次~10次使沉淀回收的聚合物再溶解于有机溶剂并再沉淀回收的操作时,能够减少聚合物中的杂质。作为此时的不良溶剂,可列举出例如醇类、酮类、烃等,使用选自这些之中的3种以上不良溶剂时,精制效率进一步提高,故而优选。
关于本发明的(A)侧链型高分子的分子量,考虑到所得涂膜的强度、形成涂膜时的作业性、以及涂膜的均匀性时,利用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2000~1000000、更优选为5000~100000。
[聚合物组合物的制备]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物组合物优选制备成涂布液的形式,用于适合形成液晶取向膜。即,本发明所使用的聚合物组合物优选以用于形成树脂覆膜的树脂成分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溶液的形式来制备。此处,该树脂成分是指包含上述说明的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的树脂成分。此时,树脂成分的含量优选为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15质量%、特别优选为3质量%~10质量%。
本实施方式的聚合物组合物中,前述树脂成分可以是全部均为上述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在不损害液晶表现能力和感光性能的范围内,也可以混合除此之外的其它聚合物。此时,树脂成分中的其它聚合物的含量为0.5质量%~80质量%、优选为1质量%~50质量%。
这种其它聚合物可列举出例如包含聚(甲基)丙烯酸酯、聚酰胺酸、聚酰亚胺等且不是能够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的聚合物等。
<<(B)成分>>
本发明所使用的聚合物组合物中,作为(B)成分而具有聚脲。(B)成分优选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的聚合物。
<<<二异氰酸酯成分>>>
作为属于(B)成分原料的二异氰酸酯成分,可列举出例如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成分优选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此处,芳香族二异氰酸酯是指二异氰酸酯结构(O=C=N-R-N=C=O)的R基团包括含芳香族环的结构。另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是指前述异氰酸酯结构的R基团包含环状或非环状的脂肪族结构。
作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的具体例,可列举出邻苯二异氰酸酯、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类(例如,2,4-二异氰酸甲苯)、1,4-二异氰酸-2-甲氧基苯、2,5-二异氰酸二甲苯类、2,2’-双(4-二异氰酸苯基)丙烷、4,4’-二异氰酸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二苯醚、4,4’-二异氰酸二苯基砜、3,3’-二异氰酸二苯基砜、2,2’-二异氰酸二苯甲酮等。作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可优选列举出2,4-二异氰酸甲苯。作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的具体例,可列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乙基二异氰酸酯等。作为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可优选列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其中,从聚合反应性、电压保持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2,4-二异氰酸甲苯,进而从获取性、聚合反应性、电压保持率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二胺成分>>>
作为属于(B)成分原料的二胺成分,可列举出例如以下的脂环式二胺、芳香族二胺、杂环式二胺、脂肪族二胺、含脲键的二胺。
作为脂环式二胺的例子,可列举出1,4-二氨基环己烷、1,3-二氨基环己烷、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环己基胺、异佛尔酮二胺等。
作为芳香族二胺的例子,可列举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2,4-二氨基甲苯、2,5-二氨基甲苯、3,5-二氨基甲苯、1,4-二氨基-2-甲氧基苯、2,5-二氨基对二甲苯、1,3-二氨基-4-氯苯、3,5-二氨基苯甲酸、1,4-二氨基-2,5-二氯苯、4,4’-二氨基-1,2-二苯基乙烷、4,4’-二氨基-2,2’-二甲基联苄、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3’-二氨基二苯基甲烷、3,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苯基甲烷、2,2’-二氨基均二苯代乙烯、4,4’-二氨基均二苯代乙烯、4,4’-二氨基二苯醚、3,4’-二氨基二苯醚、4,4’-二氨基二苯硫醚、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4,4’-二氨基二苯甲酮、1,3-双(3-氨基苯氧基)苯、1,3-双(4-氨基苯氧基)苯、1,4-双(4-氨基苯氧基)苯、3,5-双(4-氨基苯氧基)苯甲酸、4,4’-双(4-氨基苯氧基)联苄、2,2-双[(4-氨基苯氧基)甲基]丙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砜、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砜、1,1-双(4-氨基苯基)环己烷、α,α’-双(4-氨基苯基)-1,4-二异丙基苯、9,9-双(4-氨基苯基)芴、2,2-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2,2-双(4-氨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二氨基二苯基胺、2,4-二氨基二苯基胺、1,8-二氨基萘、1,5-二氨基萘、1,5-二氨基蒽醌、1,3-二氨基芘、1,6-二氨基芘、1,8-二氨基芘、2,7-二氨基芴、1,3-双(4-氨基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联苯胺、2,2’-二甲基联苯胺、1,2-双(4-氨基苯基)乙烷、1,3-双(4-氨基苯基)丙烷、1,4-双(4-氨基苯基)丁烷、1,5-双(4-氨基苯基)戊烷、1,6-双(4-氨基苯基)己烷、1,7-双(4-氨基苯基)庚烷、1,8-双(4-氨基苯基)辛烷、1,9-双(4-氨基苯基)壬烷、1,10-双(4-氨基苯基)癸烷、1,3-双(4-氨基苯氧基)丙烷、1,4-双(4-氨基苯氧基)丁烷、1,5-双(4-氨基苯氧基)戊烷、1,6-双(4-氨基苯氧基)己烷、1,7-双(4-氨基苯氧基)庚烷、1,8-双(4-氨基苯氧基)辛烷、1,9-双(4-氨基苯氧基)壬烷、1,10-双(4-氨基苯氧基)癸烷、二(4-氨基苯基)丙烷-1,3-二酸酯、二(4-氨基苯基)丁烷-1,4-二酸酯、二(4-氨基苯基)戊烷-1,5-二酸酯、二(4-氨基苯基)己烷-1,6-二酸酯、二(4-氨基苯基)庚烷-1,7-二酸酯、二(4-氨基苯基)辛烷-1,8-二酸酯、二(4-氨基苯基)壬烷-1,9-二酸酯、二(4-氨基苯基)癸烷-1,10-二酸酯、1,3-双〔4-(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丙烷、1,4-双〔4-(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丁烷、1,5-双〔4-(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戊烷、1,6-双〔4-(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己烷、1,7-双〔4-(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庚烷、1,8-双〔4-(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辛烷、1,9-双〔4-(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壬烷、1,10-双〔4-(4-氨基苯氧基)苯氧基〕癸烷等。
作为芳香族-脂肪族二胺的例子,可列举出下述式[DAM]所示的二胺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421
(式中,
Ar表示苯环或萘环,
R1为碳原子数1~5的亚烷基,以及
R2为氢原子或甲基。)
作为芳香族-脂肪族二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3-氨基苄胺、4-氨基苄胺、3-氨基-N-甲基苄胺、4-氨基-N-甲基苄胺、3-氨基苯乙胺、4-氨基苯乙胺、3-氨基-N-甲基苯乙胺、4-氨基-N-甲基苯乙胺、3-(3-氨基丙基)苯胺、4-(3-氨基丙基)苯胺、3-(3-甲氨基丙基)苯胺、4-(3-甲氨基丙基)苯胺、3-(4-氨基丁基)苯胺、4-(4-氨基丁基)苯胺、3-(4-甲氨基丁基)苯胺、4-(4-甲氨基丁基)苯胺、3-(5-氨基戊基)苯胺、4-(5-氨基戊基)苯胺、3-(5-甲氨基戊基)苯胺、4-(5-甲氨基戊基)苯胺、2-(6-氨基萘基)甲胺、3-(6-氨基萘基)甲胺、2-(6-氨基萘基)乙胺、3-(6-氨基萘基)乙胺等。
作为杂环式二胺的例子,可列举出2,6-二氨基吡啶、2,4-二氨基吡啶、2,4-二氨基-1,3,5-三嗪、2,7-二氨基二苯并呋喃、3,6-二氨基咔唑、2,4-二氨基-6-异丙基-1,3,5-三嗪、2,5-双(4-氨基苯基)-1,3,4-噁二唑等。
作为脂肪族二胺的例子,可列举出1,2-二氨基乙烷、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5-二氨基戊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9-二氨基壬烷、1,10-二氨基癸烷、1,3-二氨基-2,2-二甲基丙烷、1,6-二氨基-2,5-二甲基己烷、1,7-二氨基-2,5-二甲基庚烷、1,7-二氨基-4,4-二甲基庚烷、1,7-二氨基-3-甲基庚烷、1,9-二氨基-5-甲基壬烷、1,12-二氨基十二烷、1,18-二氨基十八烷、1,2-双(3-氨基丙氧基)乙烷等。
作为含脲键的二胺的例子,可列举出N,N’-双(4-氨基苯乙基)脲等。
进而,(B)成分中,作为要与二异氰酸酯成分进行聚合反应的二胺成分,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包含具有垂直取向用侧链的二胺。
另外,(B)成分中的二胺成分可以含有如下的二胺。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431
(式中,m、n分别为1~11的整数,m+n为2~12的整数,h为1~3的整数,j为0~3的整数。)
通过导入这些二胺,对于进一步提高使用由本发明的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表示元件的电压保持率(也称为VHR。)而言是有利的。这些二胺从降低这种液晶表示元件的蓄积电荷的效果优异的观点出发是优选的。
并且,作为(B)成分中的二胺成分,还可列举出下述式所示那样的二氨基硅氧烷等。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441
(式中,m为1~10的整数。)
这些(B)成分中的二胺成分可以根据制成液晶取向膜时的液晶取向性、电压保持特性、蓄积电荷等特性分别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此时的混合存在比例没有限定。
另外,关于作为(B)成分的聚脲的分子量,考虑到所得液晶取向膜的强度和形成液晶取向膜时的作业性、液晶取向膜的均匀性时,利用GPC(Gel PermeationChromatography,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1,000,000、更优选为10,000~150,000。
通过各自原料的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的聚合反应而得到上述(B)成分的聚合物时,可以使用公知的合成方法。一般来说,是使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在有机溶剂中发生反应的方法。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的反应从比较容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且不会产生副产物的方面是有利的。
作为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的反应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只要是所生成的聚脲会溶解的有机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
如下列举出其具体例。
作为此处可使用的有机溶剂,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甲基己内酰胺、二甲基亚砜、四甲基脲、吡啶、二甲基砜、γ-丁内酯、异丙醇、甲氧基甲基戊醇、二戊烯、乙基戊基酮、甲基壬基酮、甲乙酮、甲基异戊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二醇、乙二醇单乙酸酯、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叔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丙醚、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三丙二醇甲醚、3-甲基-3-甲氧基丁醇、二异丙醚、乙基异丁醚、二异丁烯、乙酸戊酯、丁酸丁酯、丁醚、二异丁酮、甲基环己烯、丙醚、二己醚、二噁烷、正己烷、正戊烷、正辛烷、二乙醚、环己酮、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乳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丙二醇单乙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基乙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二甘醇二甲醚、4-羟基-4-甲基-2-戊酮、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进而,即使是不溶解聚脲的溶剂,在所生成的聚脲不会析出的范围内,也可以与上述溶剂混合使用。
另外,有机溶剂中的水分会成为阻碍聚合反应的原因,因此有机溶剂优选尽可能脱水干燥后使用。
使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在有机溶剂中发生反应时,可列举出如下方法:搅拌使二胺成分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溶液,直接添加二异氰酸酯成分、或者使二异氰酸酯成分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来添加的方法;反之,向使二异氰酸酯成分分散或溶解于有机溶剂而成的溶液中添加二胺成分的方法;交替地添加二异氰酸酯成分和二胺成分的方法等,可以使用这些中的任意方法。另外,二异氰酸酯成分或二胺成分包含多种化合物时,可以在预先混合的状态下发生反应,也可以分别依次反应,进而,还可以是分别反应而成的低分子量体进行混合反应,从而制成高分子量体。
此时的聚合温度可以选择-20℃~150℃的任意温度,优选为-5℃~100℃的范围。另外,反应可以以任意浓度进行,浓度过低时难以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浓度过高时,反应液的粘性变得过高而难以均匀搅拌,因此,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在反应溶液中的总浓度优选为1~50质量%、更优选为5~30质量%。反应初期以高浓度进行,其后可以追加有机溶剂。
聚脲的聚合反应中,二异氰酸酯成分的总摩尔数与二胺成分的总摩尔数之比优选为0.8~1.2。与通常的缩聚反应同样地,该摩尔比越接近1.0,则生成的聚脲的分子量变得越大。
从聚脲的反应溶液中回收所生成的聚脲时,将反应溶液投入至不良溶剂而使其沉淀即可。作为用于沉淀的不良溶剂,可列举出甲醇、丙酮、己烷、丁基溶纤剂、庚烷、甲乙酮、甲基异丁酮、乙醇、甲苯、苯、水等。投入至不良溶剂而使其沉淀的聚合物在过滤回收后,可以在常压或者减压下进行常温干燥或加热干燥。另外,重复进行2~10次使沉淀回收的聚合物再溶解于有机溶剂并再沉淀回收的操作时,能够减少聚合物中的杂质。作为此时的不良溶剂,可列举出例如醇类、酮类、烃等,使用选自这些之中的3种以上的不良溶剂时,精制效率进一步提高,故而优选。
这种聚脲例如是具有下述式[1]所示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461
(式[1]中,A1为2价有机基团,A2为2价有机基团,C1和C2为氢原子或碳数1~3的烷基,彼此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上述式[1]中,可以是A1和A2分别为1种且具有相同重复单元的聚合物,另外也可以是A1、A2为多种且具有不同结构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上述式[1]中,A1是源自原料二异氰酸酯成分的基团。另外,A2是源自原料二胺成分的基团。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作为A1,优选为源自上述列举的优选二异氰酸酯成分的基团。另外,作为A2,优选为源自上述列举的优选二胺成分的基团。
另外,本发明中使用的聚脲优选由二胺和二异氰酸酯得到,也可以是与二异氰酸酯一并使用少量的四羧酸二酐、四羧酸衍生物、三羧酸衍生物、二羧酸衍生物等之类的具有2个以上的与二胺成分的氨基反应的反应位点的化合物而得到的聚脲,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这种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此处,具有2个以上的与二胺成分的氨基反应的反应位点的化合物优选是指:具有2个以上的、可生成能够与胺基反应的羧基的羧酸部分的羧酸衍生物和/或其酸酐,可列举出例如四羧酸衍生物和/或其酸酐、三羧酸衍生物和/或其酸酐、二羧酸衍生物和/或其酸酐。另外,这种具有2个以上羧酸部分的羧酸衍生物和/或其酸酐可列举出羧酸部分形成了羧酸盐、羧酸酐、羧酸酯等的物质,可列举出例如四羧酸二酐、四羧酸二烷基酯、四羧酸二烷基酯二氯化物等。此处,使用具有2个以上的与二胺成分的氨基反应的反应位点的化合物时,该化合物与二异氰酸酯的比率以摩尔比计优选为99:1~0:100。
关于这种“具有2个以上的与二胺成分的氨基反应的反应位点的化合物”的用量,具有2个以上的与二胺成分的氨基反应的反应位点的化合物和二异氰酸酯的总摩尔数相对于二胺的摩尔数之比为0.8~1.2左右的量,优选为0.9~1.1左右的量。与通常的缩聚反应同样,该摩尔比越接近1.0,则所生成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变得越大。
作为四羧酸衍生物和/或其酸酐,可列举出例如以下的四羧酸二酐。
作为具有脂环式结构或脂肪族结构的四羧酸二酐,可列举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3-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四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2,3,4,5-四氢呋喃四羧酸二酐、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3,4-二羧基-1-环己基琥珀酸二酐、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1,2,4,5-戊烷四羧酸二酐、双环[3.3.0]辛烷-2,4,6,8-四羧酸二酐、3,3’,4,4’-二环己基四羧酸二酐、2,3,5-三羧基环戊基醋酸二酐、顺式-3,7-二丁基环辛-1,5-二烯-1,2,5,6-四羧酸二酐、三环[4.2.1.02,5]壬烷-3,4,7,8-四羧酸-3,4:7,8-二酐、六环[6.6.0.12,7.03,6.19,14.010,13]十六烷-4,5,11,12-四羧酸-4,5:11,12-二酐、3,4-二羧基-1,2,3,4-四氢-1-萘琥珀酸二酐等。
作为芳香族四羧酸二酐,可列举出苯均四酸二酐、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2,2’,3,3’-联苯四羧酸二酐、2,3,3’,4’-联苯四羧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2,3,3’,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双(3,4-二羧基苯基)醚二酐、双(3,4-二羧基苯基)砜二酐、1,2,5,6-萘四羧酸二酐、2,3,6,7-萘四羧酸二酐等。
上述四羧酸二酐可以根据要形成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性、电压保持特性、蓄积电荷等特性而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另外,作为属于(B)成分原料的四羧酸成分,可以使用四羧酸二烷基酯、四羧酸二烷基二酯二氯化物。需要说明的是,四羧酸成分含有这种四羧酸二烷基酯、四羧酸二烷基酯二氯化物时,聚合物成为属于聚酰亚胺前体的聚酰胺酸酯。可使用的四羧酸二烷基酯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脂肪族四羧酸二酯、芳香族四羧酸二烷基酯等。
以下列举出其具体例。
作为脂肪族四羧酸二酯的具体例,可列举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2-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3-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2,3,4-四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烷基酯、2,3,4,5-四氢呋喃四羧酸二烷基酯、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烷基酯、3,4-二羧基-1-环己基琥珀酸二烷基酯、3,4-二羧基-1,2,3,4-四氢-1-萘琥珀酸二烷基酯、1,2,3,4-丁烷四羧酸二烷基酯、1,2,4,5-戊烷四羧酸二烷基酯、双环[3.3.0]辛烷-2,4,6,8-四羧酸二烷基酯、3,3’,4,4’-二环己基四羧酸二烷基酯、2,3,5-三羧基环戊基醋酸二烷基酯、顺式-3,7-二丁基环辛-1,5-二烯-1,2,5,6-四羧酸二烷基酯、三环[4.2.1.02,5]壬烷-3,4,7,8-四羧酸-3,4:7,8-二烷基酯、六环[6.6.0.12,7.03,6.19,14.010,13]十六烷-4,5,11,12-四羧酸-4,5:11,12-二烷基酯、3,4-二羧基-1,2,3,4-四氢-1-萘琥珀酸二酐等。
作为芳香族四羧酸二烷基酯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苯均四酸二烷基酯、3,3’,4,4’-联苯四羧酸二烷基酯、2,2’,3,3’-联苯四羧酸二烷基酯、2,3,3’,4’-联苯四羧酸二烷基酯、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烷基酯、2,3,3’,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烷基酯、双(3,4-二羧基苯基)醚二烷基酯、双(3,4-二羧基苯基)砜二烷基酯、1,2,5,6-萘四羧酸二烷基酯、2,3,6,7-萘四羧酸二烷基酯等。
作为四羧酸二酯二氯化物,可列举出利用公知的方法将上述四羧酸二烷基酯的羧基转换成氯代羰基而得到的二酯二氯化物。
作为脂环式系的二羧酸,可列举出1,1-环丙烷二羧酸、1,2-环丙烷二羧酸、1,1-环丁烷二羧酸、1,2-环丁烷二羧酸、1,3-环丁烷二羧酸、3,4-二苯基-1,2-环丁烷二羧酸、2,4-二苯基-1,3-环丁烷二羧酸、1-环丁烯-1,2-二羧酸、1-环丁烯-3,4-二羧酸、1,1-环戊烷二羧酸、1,2-环戊烷二羧酸、1,3-环戊烷二羧酸、1,1-环己烷二羧酸、1,2-环己烷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1,4-(2-降冰片烯)二羧酸、降冰片烯-2,3-二羧酸、双环[2.2.2]辛烷-1,4-二羧酸、双环[2.2.2]辛烷-2,3-二羧酸、2,5-二氧杂-1,4-双环[2.2.2]辛烷二羧酸、1,3-金刚烷二羧酸、4,8-二氧杂-1,3-金刚烷二羧酸、2,6-杂螺[3.3]庚烷二羧酸、1,3-金刚烷二醋酸、樟脑酸等。
作为芳香族二羧酸,可列举出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5-甲基间苯二甲酸、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5-氨基间苯二甲酸、5-羟基间苯二甲酸、2,5-二甲基对苯二甲酸、四甲基对苯二甲酸、1,4-萘二羧酸、2,5-萘二羧酸、2,6-萘二羧酸、2,7-萘二羧酸、1,4-蒽二羧酸、1,4-蒽醌二羧酸、2,5-联苯二羧酸、4,4’-联苯二羧酸、1,5-亚联苯基二羧酸、4,4”-三联苯二羧酸、4,4’-二苯基甲烷二羧酸、4,4’-二苯基乙烷二羧酸、4,4’-二苯基丙烷二羧酸、2,2-二苯基六氟丙烷-4,4’-二羧酸、4,4’-二苯醚二羧酸、4,4’-联苄二羧酸、4,4’-均二苯代乙烯二羧酸、4,4’-二苯乙炔二羧酸、4,4’-羰基二苯甲酸、4,4’-二苯基砜二羧酸、4,4’-二苯硫醚二羧酸、对苯二乙酸、3,3’-对苯二丙酸、4-羧基肉桂酸、对苯二丙烯酸、3,3’-[4,4’-(亚甲基二对苯)]二丙酸、4,4’-[4,4’-(氧二对苯)]二丙酸、4,4’-[4,4’-(氧二对苯)]二丁酸、(异亚丙基二对苯二氧杂)二丁酸、双(对羧基苯基)二甲基硅烷等二羧酸。
作为包含杂环的二羧酸,可列举出1,5-(9-氧杂芴)二羧酸、3,4-呋喃二羧酸、4,5-噻唑二羧酸、2-苯基-4,5-噻唑二羧酸、1,2,5-噻二唑-3,4-二羧酸、1,2,5-噁二唑-3,4-二羧酸、2,3-吡啶二羧酸、2,4-吡啶二羧酸、2,5-吡啶二羧酸、2,6-吡啶二羧酸、3,4-吡啶二羧酸、3,5-吡啶二羧酸等。
上述的各种二羧酸可以是酸二卤化物或者酸酐的结构。从保持液晶分子的取向性的方面出发,这些二羧酸类特别优选为能够赋予直线结构的聚酰胺的二羧酸类。这些之中,优选使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羧酸、4,4’-联苯二羧酸、4,4’-二苯基甲烷二羧酸、4,4’-二苯基乙烷二羧酸、4,4’-二苯基丙烷二羧酸、4,4’-二苯基六氟丙烷二羧酸、2,2-双(苯基)丙烷二羧酸、4,4-三联苯二羧酸、2,6-萘二羧酸、2,5-吡啶二羧酸或它们的酸二卤化物等。这些化合物还存在异构体,也可以是包含它们的混合物。另外,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化合物。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二羧酸类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化合物。
这些四羧酸二酐、四羧酸二酯、四羧酸二酯二氯化物、二羧酸、二羧酸卤化物等可以根据制成液晶取向膜时的液晶取向性、电压保持特性、蓄积电荷等特性而分别使用1种或者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使四羧酸二酐、四羧酸二酯、四羧酸二酯二氯化物、二羧酸、二羧酸卤化物等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共存并与二胺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得到属于本发明(B)成分的聚合物时,可以使用公知的合成方法。一般来说,是使四羧酸二酐或其衍生物与二胺成分在有机溶剂中发生反应的方法。四羧酸二酐与二胺成分的反应出于比较容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且不产生副产物的观点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在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中,关于前述(A)成分与(B)成分的配混比(质量基准),将总体((A)成分和(B)成分的合计)设为1时,(A)成分为0.01~0.99,更优选为0.1~0.9,进一步优选为0.2~0.5。
<<(C)有机溶剂>>
本发明所使用的聚合物组合物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只要是能够溶解树脂成分的有机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以下列举出其具体例。
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己内酰胺、2-吡咯烷酮、N-乙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四甲基脲、吡啶、二甲基砜、六甲基亚砜、γ-丁内酯、3-甲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乙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3-丁氧基-N,N-二甲基丙酰胺、1,3-二甲基咪唑啉酮、乙基戊基酮、甲基壬基酮、甲乙酮、甲基异戊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环己酮、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二甘醇二甲醚、4-羟基-4-甲基-2-戊酮、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叔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丙醚、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三丙二醇甲醚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合物组合物可以含有上述(A)、(B)和(C)成分之外的成分。作为其例子,可列举出在涂布聚合物组合物时提高膜厚均匀性、表面平滑性的溶剂或化合物,提高液晶取向膜与基板的密合性的化合物等,但不限定于此。
作为提高膜厚均匀性、表面平滑性的溶剂(不良溶剂)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以下溶剂。
可列举出例如异丙醇、甲氧基甲基戊醇、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丁基溶纤剂、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乙二醇、乙二醇单乙酸酯、乙二醇单异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丙二醇、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丙二醇叔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乙二醇单乙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甲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乙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乙酸酯单丙醚、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三丙二醇甲醚、3-甲基-3-甲氧基丁醇、二异丙醚、乙基异丁醚、二异丁烯、乙酸戊酯、丁酸丁酯、丁醚、二异丁酮、甲基环己烯、丙醚、二己醚、1-己醇、正己烷、正戊烷、正辛烷、二乙醚、乳酸甲酯、乳酸乙酯、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丙二醇单乙醚、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甲基乙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3-甲氧基丙酸丙酯、3-甲氧基丙酸丁酯、1-甲氧基-2-丙醇、1-乙氧基-2-丙醇、1-丁氧基-2-丙醇、1-苯氧基-2-丙醇、丙二醇单乙酸酯、丙二醇二乙酸酯、丙二醇-1-单甲醚-2-乙酸酯、丙二醇-1-单乙醚-2-乙酸酯、二丙二醇、2-(2-乙氧基丙氧基)丙醇、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乳酸正丙酯、乳酸正丁酯、乳酸异戊酯等具有低表面张力的溶剂等。
这些不良溶剂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多种。使用上述那样的溶剂时,为了不使聚合物组合物中包含的溶剂整体的溶解性显著降低,优选为溶剂整体的5质量%~80质量%、更优选为20质量%~60质量%。
作为提高膜厚均匀性、表面平滑性的化合物,可列举出氟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等。
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例如Eftop(注册商标)301、EF303、EF352(Tohkem productsCorporation制)、Megafac(注册商标)F171、F173、R-30(DIC CORPORATION制)、FluoradFC430、FC431(Sumitomo 3M Limited制)、AsahiGuard(注册商标)AG710(旭硝子株式会社制)、Surflon(注册商标)S-382、SC101、SC102、SC103、SC104、SC105、SC106(AGC SEIMICHEMICAL CO.,LTD.制)等。这些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比例相对于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2质量份、更优选为0.01质量份~1质量份。
作为提高液晶取向膜与基板的密合性的化合物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以下示出的含官能性硅烷的化合物等。
可列举出例如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乙氧基羰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乙三胺、N-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乙三胺、10-三甲氧基甲硅烷基-1,4,7-三氮杂癸烷、10-三乙氧基甲硅烷基-1,4,7-三氮杂癸烷、9-三甲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基乙酸酯、9-三乙氧基甲硅烷基-3,6-二氮杂壬基乙酸酯、N-苄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苄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双(氧亚乙基)-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双(氧亚乙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等。
进而,为了提高基板与液晶取向膜的密合性、且防止构成液晶表示元件时由背光导致的电特性降低等,可以在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有如下那样的酚醛塑料系、含环氧基的化合物的添加剂。以下示出具体的酚醛塑料系添加剂,但不限定于该结构。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541
作为具体的含环氧基的化合物,可例示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三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甘油二缩水甘油醚、2,2-二溴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3,5,6-四缩水甘油基-2,4-己二醇、N,N,N’,N’,-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1,3-双(N,N-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N,N,N’,N’,-四缩水甘油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等。
使用用于提高液晶取向膜与基板的密合性的化合物时,其用量相对于聚合物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30质量份、更优选为1质量份~20质量份。用量不足0.1质量份时,无法期待提高密合性的效果,多于30质量份时,液晶的取向性有时变差。
作为添加剂,也可以使用光敏剂。优选为无色增敏剂和三重态增敏剂。
作为光敏剂,有芳香族硝基化合物、香豆素(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7-羟基-4-甲基香豆素)、香豆素酮、羰基双香豆素、芳香族2-羟基酮、以及被氨基取代的芳香族2-羟基酮(2-羟基二苯甲酮、单对(二甲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或二对(二甲氨基)-2-羟基二苯甲酮)、苯乙酮、蒽醌、氧杂蒽酮、硫代氧杂蒽酮、苯并蒽酮、噻唑啉(2-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β-萘并噻唑啉、2-(β-萘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2-(α-萘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2-(4-联苯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噻唑啉、2-(β-萘酰基亚甲基)-3-甲基-β-萘并噻唑啉、2-(4-联苯酰基亚甲基)-3-甲基-β-萘并噻唑啉、2-(对氟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β-萘并噻唑啉)、噁唑啉(2-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β-萘并噁唑啉、2-(β-萘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噁唑啉、2-(α-萘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噁唑啉、2-(4-联苯酰基亚甲基)-3-甲基苯并噁唑啉、2-(β-萘酰基亚甲基)-3-甲基-β-萘并噁唑啉、2-(4-联苯酰基亚甲基)-3-甲基-β-萘并噁唑啉、2-(对氟苯甲酰基亚甲基)-3-甲基-β-萘并噁唑啉)、苯并噻唑、硝基苯胺(间硝基苯胺或对硝基苯胺、2,4,6-三硝基苯胺)或硝基苊(5-硝基苊)、(2-[(间羟基对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并噻唑、苯偶姻烷基醚、N-烷基化酞酮、苯乙酮缩酮(2,2-二甲氧基苯基乙酮)、萘、蒽(2-萘甲醇、2-萘羧酸、9-蒽甲醇和9-蒽羧酸)、苯并吡喃、偶氮中氮茚、梅洛香豆素等。
优选为芳香族2-羟基酮(二苯甲酮)、香豆素、香豆素酮、羰基双香豆素、苯乙酮、蒽醌、氧杂蒽酮、硫代氧杂蒽酮和苯乙酮缩酮。
聚合物组合物中除了上述物质之外,只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出于改变液晶取向膜的介电常数、导电性等电特性的目的,可以添加介电体、导电物质,进而出于在制成液晶取向膜时提高膜的硬度、致密度的目的,可以添加交联性化合物。
将上述聚合物组合物涂布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上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关于涂布方法,工业上通常是利用丝网印刷、胶版印刷、柔性印刷或喷墨法等进行的方法。作为其它涂布方法,有浸渍法、辊涂法、狭缝涂布法、旋涂法(旋转涂布法)或喷涂法等,可根据目的使用它们。
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上涂布聚合物组合物后,利用热板、热循环型烘箱或IR(红外线)型烘箱等加热手段以50~200℃、优选以50~150℃使溶剂蒸发,从而能够得到涂膜。此时的干燥温度优选低于侧链型高分子的液晶相表现温度。
涂膜的厚度过厚时,在液晶表示元件的耗电方面是不利的,涂膜的厚度过薄时,液晶表示元件的可靠性有时会降低,因此优选为5nm~300nm、更优选为10nm~150nm。
另外,在[I]工序之后且下一[II]工序之前,还可以设置将形成有涂膜的基板冷却至室温的工序。
<工序[II]>
在工序[II]中,对工序[I]中得到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对涂膜的膜面照射偏振紫外线时,从特定方面隔着偏振板对基板照射偏振紫外线。作为要使用的紫外线,可以使用波长为100nm~400nm范围的紫外线。优选的是,根据要使用的涂膜种类,借助滤波器等选择最佳的波长。并且,例如可以选择使用波长为290nm~400nm范围的紫外线,以便能够选择性地诱发光交联反应。作为紫外线,可以使用例如由高压汞灯发出的光。
针对偏振紫外线的照射量,取决于要使用的涂膜。关于照射量,优选设为实现ΔA的最大值(以下也称为ΔAmax)的偏振紫外线的量的1%~70%的范围内、更优选设为1%~50%的范围内,所述ΔA是该涂膜的、平行于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的紫外线吸光度与垂直于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的紫外线吸光度之差。
<工序[III]>
工序[III]中,加热在工序[II]中照射了偏振紫外线的涂膜。通过加热而能够对涂膜赋予取向控制能力。
加热可以使用热板、热循环型烘箱或IR(红外线)型烘箱等加热手段。加热温度可以考虑使所用的涂膜表现出液晶性的温度来确定。
加热温度优选为侧链型高分子会表现出液晶性的温度(以下称为液晶性表现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可预测到:在涂膜之类的薄膜表面的情况下,涂膜表面的液晶性表现温度低于整体观察可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时的液晶性表现温度。因此,加热温度更优选为涂膜表面的液晶性表现温度的温度范围内。即,照射偏振紫外线后的加热温度的温度范围优选是将比所用侧链型高分子的液晶性表现温度的温度范围的下限低10℃的温度作为下限、且将比该液晶温度范围的上限低10℃的温度作为上限的范围的温度。加热温度低于上述温度范围时,存在涂膜中的由热带来的各向异性增幅效果不十分的倾向,另外,加热温度与上述温度范围相比过高时,存在涂膜状态接近于各向同性的液体状态(各向同性相)的倾向,此时,有时难以因自组装化而向一个方向再取向。
需要说明的是,液晶性表现温度是指:侧链型高分子或涂膜表面从固体相向液晶相发生相转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且从液晶相向均质相(各向同性相)发生相转变的均质相转变温度(Tiso)以下的温度。
通过具有如上工序,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实现对涂膜高效地导入各向异性。并且,能够高效地制造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
<工序[IV]>
[IV]工序是将在[III]中得到的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上具有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第1基板)与同样地在上述[I’]~[III’]中得到的不具有导电膜的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第2基板)隔着液晶以两者的液晶取向膜相对的方式进行对向配置,利用公知的方法制作液晶单元,从而制作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的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工序[I’]~[III’]中,除了在工序[I]中使用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来代替具有该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之外,可与工序[I]~[III]同样地进行。工序[I]~[III]与工序[I’]~[III’]的不同点仅在于有无上述导电膜,因此省略工序[I’]~[III’]的说明。
若列举出液晶单元或液晶表示元件的一个制作例,则可例示出如下方法:准备上述的第1基板和第2基板,在一个基板的液晶取向膜上散布间隔物,以液晶取向膜面成为内侧的方式粘贴于另一个基板,减压注入液晶并密封的方法;或者,向散布有间隔物的液晶取向膜面滴加液晶后,粘贴基板并进行密封的方法等。此时,一侧的基板优选使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梳齿状结构的电极的基板。此时的间隔物直径优选为1μm~30μm、更优选为2μm~10μm。该间隔物直径决定用于夹持液晶层的一对基板的间距、即液晶层的厚度。
本发明的带涂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中,将聚合物组合物涂布在基板上而形成涂膜后,照射偏振紫外线。接着,通过进行加热而实现向侧链型高分子膜中高效地导入各向异性,从而制造具备液晶取向控制能力的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
本发明所用的涂膜中,利用侧链的光反应和基于液晶性的自组装化所诱发的分子再取向的原理,实现对涂膜高效地导入各向异性。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侧链型高分子具有光交联性基团作为光反应性基团的结构时,使用侧链型高分子在基板上形成涂膜后,照射偏振紫外线,接着进行加热后,制作液晶表示元件。
以下,将使用了具有光交联性基团作为光反应性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的实施方式称为第1方式,将使用了具有光弗利斯重排基团或进行异构化的基团作为光反应性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的实施方式称为第2方式,并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说明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使用了具有光交联性基团作为光反应性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而成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向异性导入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偏振光照射前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图1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偏振光照射后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图1的(c)是示意性地示出加热后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尤其是所导入的各向异性小时,即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到达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15%的范围内时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性地说明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使用了具有光交联性基团作为光反应性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而成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向异性导入处理的一例的图。图2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偏振光照射前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图2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偏振光照射后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图2的(c)是示意性地示出加热后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尤其是所导入的各向异性大时,即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5%~70%的范围内时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说明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使用了具有光异构化性基团或上述式(18)所示的光弗利斯重排基团作为光反应性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而成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向异性导入处理的一例的图。图3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偏振光照射前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图3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偏振光照射后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图3的(c)是示意性地示出加热后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尤其是所导入的各向异性小时,即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70%的范围内时的示意图。
图4是示意性地说明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使用了具有上述式(19)所示的光弗利斯重排基团作为光反应性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而成的、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向异性导入处理的一例的图。图4的(a)是示意性地表示偏振光照射前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图4的(b)是示意性地示出偏振光照射后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图4的(c)是示意性地示出加热后的侧链型高分子膜状态的图,尤其是所导入的各向异性大时,即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70%的范围内时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通过对涂膜导入各向异性的处理,[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15%的范围内时,首先,在基板上形成涂膜1。如图1的(a)所示那样,基板上形成的涂膜1中,具有侧链2随机排列的结构。根据涂膜1的侧链2的随机排列,侧链2的液晶原成分和感光性基团也随机地取向,该涂膜1是各向同性的。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通过对涂膜导入各向异性的处理,[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5%~70%的范围内时,首先,在基板上形成涂膜3。如图2的(a)所示那样,基板上形成的涂膜3中,具有侧链4随机排列的结构。根据涂膜3的侧链4的随机排列,侧链4的液晶原成分和感光性基团也随机地取向,该涂膜2是各向同性的。
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通过对涂膜导入各向异性的处理,应用使用了具有光异构化性基团或上述式(18)所示的光弗利斯重排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的液晶取向膜时,[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70%的范围内时,首先,在基板上形成涂膜5。如图3的(a)所示那样,基板上形成的涂膜5中,具有侧链6随机排列的结构。根据涂膜5的侧链6的随机排列,侧链6的液晶原成分和感光性基团也随机地取向,该侧链型高分子膜5是各向同性的。
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通过对涂膜导入各向异性的处理,应用使用了具有上述式(19)所示的光弗利斯重排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的液晶取向膜时,[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70%的范围内时,首先,在基板上形成涂膜7。如图4的(a)所示那样,基板上形成的涂膜7中,具有侧链8随机排列的结构。根据涂膜7的侧链8的随机排列,侧链8的液晶原成分和感光性基团也随机地取向,该涂膜7是各向同性的。
本实施的第1方式中,[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15%的范围内时,对该各向同性的涂膜1照射偏振紫外线。由此,如图1的(b)所示那样,沿着与紫外线的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的侧链2之中的、具有感光性基团的侧链2a的感光性基团优先地发生二聚反应等光反应。其结果,发生了光反应的侧链2a的密度在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上略微变高,其结果,对涂膜1赋予非常小的各向异性。
本实施的第1方式中,[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5%~70%的范围内时,对该各向同性的涂膜3照射偏振紫外线。由此,如图2的(b)所示那样,沿着与紫外线的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的侧链4之中的、具有感光性基团的侧链4a的感光性基团优先地发生二聚反应等光反应。其结果,发生了光反应的侧链4a的密度在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上变高,其结果,对涂膜3赋予小的各向异性。
在本实施的第2方式中,应用使用了具有光异构化性基团或上述式(18)所示的光弗利斯重排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的液晶取向膜,[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70%的范围内时,对该各向同性的涂膜5照射偏振紫外线。由此,如图3的(b)所示那样,沿着与紫外线的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的侧链6之中的、具有感光性基团的侧链6a的感光性基优先地发生光弗利斯重排等光反应。其结果,发生了光反应的侧链6a的密度在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上略微变高,其结果,对涂膜5赋予非常小的各向异性。
在本实施的第2方式中,应用使用了具有上述式(19)所示的光弗利斯重排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的涂膜,[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70%的范围内时,对该各向同性的涂膜7照射偏振紫外线。由此,如图4的(b)所示那样,沿着与紫外线的偏振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的侧链8之中的、具有感光性基团的侧链8a的感光性基团优先地发生光弗利斯重排等光反应。其结果,发生了光反应的侧链8a的密度在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上变高,其结果,对涂膜7赋予小的各向异性。
接着,本实施的第1方式中,[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15%的范围内时,将照射偏振光后的涂膜1加热而制成液晶状态。由此,如图1的(c)所示那样,涂膜1中,在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与垂直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之间,产生的交联反应的量不同。此时,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产生的交联反应的量非常小,因此该交联反应部位作为增塑剂而起作用。因此,垂直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的液晶性高于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的液晶性,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发生自组装化,包含液晶原成分的侧链2进行再取向。其结果,因光交联反应而诱发的涂膜1的非常小的各向异性因热而放大,对涂膜1赋予更大的各向异性。
同样地,本实施的第1方式中,[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5%~70%的范围内时,将偏振光照射后的涂膜3加热而制成液晶状态。由此,如图2的(c)所示那样,侧链型高分子膜3中,在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与垂直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之间,产生的交联反应的量不同。因此,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发生自组装化,包含液晶原成分的侧链4进行再取向。其结果,因光交联反应而诱发的涂膜3的较小的各向异性因热而放大,对涂膜3赋予更大的各向异性。
同样地,本实施的第2方式中,应用使用了具有光异构化性基团或上述式(18)所示的光弗利斯重排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的涂膜,[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70%的范围内时,将偏振光照射后的涂膜5进行加热而制成液晶状态。由此,如图3的(c)所示那样,涂膜5中,在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与垂直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之间,产生的光弗利斯重排反应的量不同。此时,垂直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产生的光弗利斯重排体的液晶取向力比反应前的侧链的液晶取向力强,因此垂直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发生自组装化,包含液晶原成分的侧链6进行再取向。其结果,因光弗利斯重排反应而诱发的涂膜5的非常小的各向异性因热而放大,对涂膜5赋予更大的各向异性。
同样地,本实施的第2方式中,应用使用了具有上述式(19)所示的光弗利斯重排基团的结构的侧链型高分子的涂膜,[II]工序的紫外线照射量在使ΔA达到最大的紫外线照射量的1%~70%的范围内时,对偏振光照射后的涂膜7进行加热而制成液晶状态。由此,如图4的(c)所示那样,侧链型高分子膜7中,在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与垂直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之间,产生的光弗利斯重排反应的量不同。光弗利斯重排体8(a)的锚固力比重排前的侧链8强,因此产生某一定量以上的光弗利斯重排体时,平行于照射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发生自组装化,包含液晶原成分的侧链8进行再取向。其结果,因光弗利斯重排反应而诱发的涂膜7的较小的各向异性因热而放大,对涂膜7赋予更大的各向异性。
因此,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涂膜通过依次进行对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和加热处理,从而被高效地导入各向异性,能够制成取向控制能力优异的液晶取向膜。
并且,对于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涂膜而言,优化对涂膜照射的偏振紫外线的照射量和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由此能够实现对涂膜高效地导入各向异性。
对于向本发明中使用的涂膜高效地导入各向异性而言最佳的偏振紫外线的照射量对应于使该涂膜中的感光性基团发生光交联反应、光异构化反应或光弗利斯重排反应的量达到最佳的偏振紫外线照射量。对本发明中使用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的结果,进行光交联反应、光异构化反应或光弗利斯重排反应的侧链的感光性基团少时,达不到充分的光反应量。此时,即使在其后进行加热也不会进行充分的自组装化。另一方面,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涂膜而言,对具有光交联性基团的结构照射偏振紫外线的结果,进行交联反应的侧链的感光性基团过量时,侧链间的交联反应会过度推进。此时,所得膜变得刚直,有时妨碍其后的通过加热的自组装化的推进。另外,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涂膜而言,对具有光弗利斯重排基团的结构照射偏振紫外线的结果,进行光弗利斯重排反应的侧链的感光性基团变得过量时,涂膜的液晶性会过分降低。此时,所得膜的液晶性也降低,有时妨碍其后的通过加热的自组装化的推进。进而,对具有光弗利斯重排基团的结构照射偏振紫外线时,若紫外线的照射量过多,则侧链型高分子发生光分解,有时妨碍其后的通过加热的自组装化的推进。
因此,在本发明所使用的涂膜中,侧链的感光性基团因偏振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光交联反应、光异构化反应或光弗利斯重排反应的最佳量优选设为该侧链型高分子膜所具有的感光性基团的0.1摩尔%~40摩尔%、更优选设为0.1摩尔%~20摩尔%。通过使进行光反应的侧链的感光性基团的量为这种范围,其后的加热处理中的自组装化会高效推进,能够形成膜中的高效各向异性。
本发明的方法所使用的涂膜中,通过偏振紫外线的照射量的优化,从而优化侧链型高分子膜的侧链中的感光性基团的光交联反应、光异构化反应或光弗利斯重排反应的量。并且,与其后的加热处理一并实现向本发明所使用的涂膜中高效地导入各向异性。此时,针对适合的偏振紫外线量,能够基于本发明所使用的涂膜的紫外吸收的评价来进行。
即,针对本发明中使用的涂膜,分别测定在偏振紫外线照射后的、平行于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的紫外线吸收和垂直于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的紫外线吸收。由紫外吸收的测定结果评价ΔA,所述ΔA是该涂膜中的平行于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的紫外线吸光度与垂直于偏振紫外线的偏振方向的方向的紫外线吸光度之差。并且,求出本发明所使用的涂膜中实现的ΔA的最大值(ΔAmax)和实现其的偏振紫外线的照射量。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将该实现ΔAmax的偏振紫外线照射量作为基准,能够确定在液晶取向膜的制造中照射的优选量的偏振紫外线量。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将对本发明所使用的涂膜照射的偏振紫外线的照射量设为会实现ΔAmax的偏振紫外线的量的1%~70%的范围内、更优选设为1%~50%的范围内。在本发明所使用的涂膜中,会实现ΔAmax的偏振紫外线的量的1%~50%的范围内的偏振紫外线的照射量相当于使该侧链型高分子膜所具有的感光性基团整体的0.1摩尔%~20摩尔%发生光交联反应的偏振紫外线的量。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为了实现对涂膜高效地导入各向异性,以该侧链型高分子的液晶温度范围作为基准,确定上述那样的适合加热温度即可。因此,例如本发明所使用的侧链型高分子的液晶温度范围为100℃~200℃时,期望使偏振紫外线照射后的加热温度为90℃~190℃。通过这样设定,对本发明所使用的涂膜赋予更大的各向异性。
通过这样操作,通过本发明而提供的液晶表示元件对光、热等外部应力显示高可靠性。
如上那样操作,通过本发明方法而制造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基板或者具有该基板的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的可靠性优异,可适合地用于大画面且高清晰的液晶电视等。
以下,使用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
实施例中使用的简称如下所示。
<甲基丙烯酸类单体>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661
MA1是通过专利文献(WO2011-084546)所述的合成方法而合成的。
MA2是通过专利文献(日本特开平9-118717)所述的合成方法而合成的。
<二异氰酸酯成分>
ISO1:甲苯-2,4-二异氰酸酯
ISO2: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二胺成分>
Me-4APhA:N-甲基-2-(4-氨基苯基)乙胺
DA-1MG:双(4-氨基苯氧基)甲烷
DA-2MG:1,2-双(4-氨基苯氧基)乙烷
DA-3MG:1,3-双(4-氨基苯氧基)丙烷
BAPU:1,3-双[2-(4-氨基苯基)乙基]脲
p-PDA:对苯二胺
DDM: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3AMPDA:3,5-二氨基-N-(吡啶-3-基甲基)苯甲酰胺
DADPA:4,4’-二氨基二苯胺
Me-DADPA:4,4’-二氨基二苯基(N-甲基)胺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671
<四羧酸二酐>
CBDA:1,2,3,4-环丁烷四羧酸1,2:3,4二酐
PMDA:苯均四酸二酐
TDA:3,4-二羧基-1,2,3,4-四氢-1-萘琥珀酸二酐
BODA:双环[3.3.0]辛烷-2,4,6,8-四羧酸二酐
BDAM:1,2,4,5-戊烷四羧酸二酐
BDA:1,2,3,4-丁烷四羧酸二酐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672
<有机溶剂>
THF:四氢呋喃
NMP:N-甲基-2-吡咯烷酮
BCS:丁基溶纤剂
<聚合引发剂>
AIBN:2,2’-偶氮双异丁腈
<合成例1: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
将MA1(2.99g、9.0mmol)和MA2(1.83g、6.0mmol)溶解在THF(44.57g)中,用隔膜泵进行脱气后,添加AIBN(0.12g、0.5mmol)并再次进行脱气。其后以50℃反应30小时,得到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溶液。将该聚合物溶液滴加至二乙醚(500ml),过滤所得沉淀物。将该沉淀物用二乙醚清洗,在40℃的烘箱中进行减压干燥,得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粉末。
向所得粉末4.0g中添加NMP 36.0g,在室温下搅拌3小时。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10.0wt%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M1)。搅拌结束时刻的聚合物完全溶解。
<合成例2:聚脲>
作为二胺成分,将1.50g的Me-4APhA溶解于NMP 12.77g,室温下向其中添加作为二异氰酸酯成分的1.68g ISO1,以60度反应18小时,从而得到聚脲(PU-1)的浓度为20wt%的溶液。
<合成例3~10:聚脲>
按照表1所示的组成,使用与上述合成例2(聚脲)相同的方法,合成了合成例3~10的聚脲溶液。
<合成例11:聚酰胺酸>
作为四羧酸二酐成分而使用CBDA 1.88g、作为二胺成分而使用BAPU 2.98g,在19.4g NMP中以室温反应18小时,从而得到聚酰胺酸(PAA-1)的浓度为20wt%的溶液。
表1:
[表1]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691
<合成例12:聚脲·聚酰胺酸>
作为二胺成分,将1.99g的DADPA溶解于NMP 16.55g,在室温下向其中添加作为二异氰酸酯成分的1.55g ISO2,搅拌1小时后,作为酸二酐成分而添加0.59g的PMDA,进而在室温下反应6小时,从而得到聚脲·酰胺酸(PUA-1)的浓度为20wt%的溶液。
<合成例13~21:聚脲·聚酰胺酸>
按照表2所示的组成,使用与上述聚脲·酰胺酸合成例12相同的方法,合成了合成例13~的聚脲·酰胺酸溶液。
表2:
[表2]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701
(实施例1)
向利用上述合成例1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M1)3.0g中添加聚脲溶液(PU-1)3.0g,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进而向该溶液中添加BCS 4.0g和NMP 5.0g,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6.0wt%的聚合物溶液(A1)。该聚合物溶液直接成为用于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
(实施例2~9、比较例1~2)
按照表3所示的组成,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2~9的聚合物溶液。另外,比较例1~2也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表3:
[表3]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711
(实施例10)
向利用上述甲基丙烯酸类合成例1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溶液(M1)3.0g中添加聚脲·酰胺酸溶液(PUA-1)3.5g,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进而向该溶液中添加BCS 6.7g和NMP 3.5g,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从而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6.0wt%的聚合物溶液(A10)。该聚合物溶液直接成为用于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
(实施例11~19)
按照表4所示的组成,使用与实施例10相同的方法,得到实施例11~20的聚合物溶液。
表4:
[表4]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721
[液晶单元的制作]
使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液晶取向剂(A1),按照下述示出的步骤进行液晶单元的制作。基板是尺寸为30mm×40mm、且厚度为0.7mm的玻璃基板,使用配置有将ITO膜图案化而形成的梳齿状像素电极的基板。像素电极具有中央部分发生弯曲的“<”字形电极要素经多个排列而构成的梳齿状形状。各电极要素的宽度方向的宽度是10μm,电极要素间的间隔为20μm。形成各像素的像素电极由中央部分发生弯曲的“<”字形的电极要素经多个排列而构成,因此各像素的形状不是长方形状,而是具备与电极要素同样地在中央部分发生弯曲的、类似于粗体的“<”字的形状。并且,各像素以其中央的弯曲部分为界被上下分割,具有弯曲部分的上侧的第1区域和下侧的第2区域。对比各像素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时,构成它们的像素电极的电极要素的形成方向不同。即,将后述液晶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作为基准时,在像素的第1区域中,以呈现+15°的角度(顺时针)的方式形成像素电极的电极要素,在像素的第2区域中,以呈现-15°的角度(顺时针)的方式形成像素电极的电极要素。即,各像素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如下构成:通过在像素电极与对向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诱发的液晶的、基板面内的旋转动作(平面切换)的方向互为相反方向。
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液晶取向剂(A1)旋涂在所准备的上述带电极的基板上。接着,用70℃的热板干燥90秒钟,形成膜厚为100nm的液晶取向膜。接着,通过隔着偏振板以5mJ/cm2对涂膜面照射313nm的紫外线后,用140℃的热板加热10分钟,得到带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另外,作为对向基板,对未形成电极且具有高度为4μm的柱状间隔物的玻璃基板也同样地形成涂膜,实施取向处理。在一个基板的液晶取向膜上印刷密封剂(协立化学株式会社制、XN-1500T)。接着,以液晶取向膜面相对且取向方向达到0°的方式粘贴另一个基板后,使密封剂热固化而制作空单元。通过减压注入法向该空单元中注入液晶MLC-2041(MERCKCORPORATION制),密封注入口,得到具备IPS(In-Planes Switching,平面切换)模式的液晶表示元件构成的液晶单元。
对于实施例2~19中得到的液晶取向剂(A2~A19),也使用与A1相同的方法制作液晶单元。
(电压保持率(VHR)评价)
VHR的评价中,在70℃的温度下对所得液晶单元施加60μs的5V电压,测定1667ms后的电压,将电压能够保持为何种程度作为电压保持率进行计算。
需要说明的是,电压保持率的测定使用了TOYO Corporation制的电压保持率测定装置VHR-1。
使用比较例1中得到的液晶取向剂(B1),与使用上述液晶取向剂(A1)时同样地进行液晶单元的制造,利用相同的方法评价VHR。
结果如下述表5和表6所示那样。
表5:
[表5]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741
表6:
[表6]
Figure BDA0000935204520000742
如表5和表6所示可明确:与(A)成分相同且不含(B)成分的比较例1相比,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19的电压保持率(VHR)变高。
附图标记说明
图1
1 侧链型高分子膜
2、2a 侧链
图2
3 侧链型高分子膜
4、4a 侧链
图3
5 侧链型高分子膜
6、6a 侧链
图4
7 侧链型高分子膜
8、8a 侧链

Claims (16)

1.一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具备如下工序而得到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所述液晶取向膜:
[I]将聚合物组合物涂布在具有横向电场驱动用导电膜的基板上而形成涂膜的工序;
[II]对[I]中得到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的工序;以及
[III]将[II]中得到的涂膜进行加热的工序,
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
(A)在100℃~300℃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
(B)聚脲、以及
(C)有机溶剂,
其中,(A)成分具有选自由下述式(1)~(6)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11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21
式中,A、B、D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S为碳数1~12的亚烷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任选被卤素基团取代;
T为单键或碳数1~12的亚烷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任选被卤素基团取代;
Y1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
Y2为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表示羟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者表示与Y1相同的定义;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X的数量达到2时,X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Cou表示香豆素-6-基或香豆素-7-基,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q1和q2中的一者为1,另一者为0;
q3为0或1;
P和Q各自独立地为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其中,X为-CH=CH-CO-O-、-O-CO-CH=CH-时,-CH=CH-所键合的一侧的P或Q为芳香环,P的数量达到2以上时,P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Q的数量达到2以上时,Q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l1为0或1;
l2为0~2的整数;
l1和l2均为0时,T为单键时A也表示单键;
l1为1时,T为单键时B也表示单键;
H和I各自独立地为选自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B)成分的聚脲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成分与二胺成分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B)成分的聚脲是通过使二异氰酸酯成分、具有2个以上羧酸部分的羧酸衍生物和/或其酸酐、以及二胺成分进行聚合反应而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二异氰酸酯成分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二异氰酸酯成分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和/或脂肪族二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A)成分具有选自由下述式(7)~(10)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41
式中,A、B、D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Y1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X的数量达到2时,X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l表示1~12的整数;
m表示0~2的整数,m1、m2表示1~3的整数;
n表示0~12的整数,其中,n=0时,B为单键;
Y2为选自由2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和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表示羟基、碳数1~6的烷氧基,或者表示与Y1相同的定义。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A)成分具有选自由下述式(11)~(13)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感光性侧链,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51
式中,A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X的数量达到2时,X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l表示1~12的整数,m表示0~2的整数,m2表示1~3的整数;
R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或者R表示羟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A)成分具有下述式(14)或(15)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52
式中,A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Y1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X的数量达到2时,X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l表示1~12的整数,m1、m2表示1~3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A)成分具有下述式(16)或(17)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61
式中,A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X的数量达到2时,X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l表示1~12的整数,m表示0~2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A)成分具有下述式(18)或(19)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62
式中,A、B各自独立地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Y1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
q1和q2中的一者为1,另一者为0;
l表示1~12的整数;m1、m2表示1~3的整数;
R1表示氢原子、-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A)成分具有下述式(20)所示的感光性侧链,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71
式中,A表示单键、-O-、-CH2-、-COO-、-OCO-、-CONH-、-NH-CO-、-CH=CH-CO-O-或-O-CO-CH=CH-;
Y1表示选自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吡咯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中的环,或者是选自这些取代基中的相同或不同的2~6个环借助键合基团B键合而成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COOR0、-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式中,R0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5的烷基;
X表示单键、-COO-、-OCO-、-N=N-、-CH=CH-、-C≡C-、-CH=CH-CO-O-或-O-CO-CH=CH-,X的数量达到2时,X任选彼此相同或不同;
l表示1~12的整数,m表示0~2的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A)成分具有选自由下述式(21)~(31)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液晶性侧链,
Figure FDA0002284551840000081
式中,A和B具有与上述相同的定义;
Y3为选自由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以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基团,键合于它们的氢原子各自独立地任选被-NO2、-CN、卤素基团、碳数1~5的烷基或碳数1~5的烷氧基取代;
R3表示氢原子、-NO2、-CN、-CH=C(CN)2、-CH=CH-CN、卤素基团,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碳数5~8的脂环式烃,碳数1~12的烷基或碳数1~12的烷氧基;
q1和q2中的一者为1,另一者为0;
l表示1~12的整数,m表示0~2的整数,其中,式(23)~(24)中,所有的m的总和为2以上,式(25)~(26)中,所有的m的总和为1以上,m1、m2和m3各自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
R2表示氢原子、-NO2、-CN、卤素基团,1价的苯环、萘环、联苯环、呋喃环、含氮杂环和碳数5~8的脂环式烃,以及烷基或烷氧基;
Z1、Z2表示单键、-CO-、-CH2O-、-CH=N-、-CF2-。
13.一种具有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而制造的。
14.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其具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板。
15.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具备如下工序而得到该液晶表示元件:
准备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板即第1基板的工序;
获得具有下述液晶取向膜的第2基板的工序,其通过具备下述工序[I’]、[II’]和[III’]而得到被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的液晶取向膜;以及
[IV]以所述第1基板和第2基板的液晶取向膜隔着液晶相对的方式,对向配置所述第1基板和第2基板,从而得到液晶表示元件的工序,
所述工序[I’]、[II’]和[III’]为:
[I’]在第2基板上涂布聚合物组合物而形成涂膜的工序,所述聚合物组合物含有:(A)在100℃~300℃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液晶性的感光性侧链型高分子、(B)聚脲和(C)有机溶剂;
[II’]对[I’]中得到的涂膜照射偏振紫外线的工序;以及
[III’]将[II’]中得到的涂膜进行加热的工序。
16.一种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其是通过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而制造的。
CN201480049083.1A 2013-07-05 2014-07-04 聚合物组合物和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 Active CN1055185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1416 2013-07-05
JP2013141416 2013-07-05
JP2013252178 2013-12-05
JP2013-252178 2013-12-05
PCT/JP2014/067893 WO2015002291A1 (ja) 2013-07-05 2014-07-04 重合体組成物および横電界駆動型液晶表示素子用液晶配向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8521A CN105518521A (zh) 2016-04-20
CN105518521B true CN105518521B (zh) 2020-04-10

Family

ID=52143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9083.1A Active CN105518521B (zh) 2013-07-05 2014-07-04 聚合物组合物和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81712B2 (zh)
KR (1) KR102324602B1 (zh)
CN (1) CN105518521B (zh)
TW (1) TWI706981B (zh)
WO (1) WO20150022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67878B1 (ko) * 2014-04-09 2021-06-21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배향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WO2016076348A1 (ja) * 2014-11-12 2016-05-19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2016139121A (ja) * 2015-01-22 2016-08-04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852347B2 (ja) * 2016-01-29 2021-03-31 Jsr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素子
WO2017135130A1 (ja) * 2016-02-01 2017-08-10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7012945B2 (ja) * 2016-03-30 2022-01-31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WO2017188366A1 (ja) * 2016-04-28 2017-11-02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液晶表示素子及び新規モノマー
KR20190009296A (ko) * 2016-05-18 2019-01-28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 배향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JP7151485B2 (ja) * 2016-12-21 2022-10-12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2019152835A (ja) * 2018-03-06 2019-09-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配向膜付き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11886270B (zh) * 2018-03-23 2022-06-24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聚脲共聚物、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使用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
KR20220039756A (ko) * 2019-07-29 2022-03-29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횡전계 액정 표시 소자, 및 횡전계 액정 셀의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1948A (zh) * 2000-12-29 2004-06-02 光活性共聚物
CN1910508A (zh) * 2004-01-22 2007-02-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JP2007304215A (ja) * 2006-05-09 2007-11-22 Hayashi Telempu Co Ltd 光配向材および光学素子、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JP2008276149A (ja) * 2007-04-27 2008-11-13 Hayashi Telempu Co Ltd 高分子フィルム、分子配向素子の作製方法、および液晶配向膜
CN102206495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智索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JP2011246726A (ja) * 2004-11-01 2011-12-08 Jnc Corp 液晶配向剤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3659B2 (ja) 1996-03-05 2007-03-14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処理方法
JP4016257B2 (ja) * 2002-07-05 2007-12-05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配向膜
CN100396728C (zh) * 2003-10-23 2008-06-25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液晶定向处理剂及液晶显示元件
JP5055727B2 (ja) 2004-11-01 2012-10-24 Jnc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剤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TW200804533A (en) * 2006-06-02 2008-01-16 Fujifilm Corp Organic nano-particle and its dispersion composition, and colored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nd photosensitive resin transcription material comprising them, and color filter, liquid crystal device, CCD device using them
KR20130001144A (ko) * 2011-06-23 2013-01-03 (주)켐넥스 광활성 가교제 화합물, 이의 제조방법, 액정 배향제, 액정 배향막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
JP6150731B2 (ja) * 2011-11-29 2017-06-21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1948A (zh) * 2000-12-29 2004-06-02 光活性共聚物
CN1910508A (zh) * 2004-01-22 2007-02-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
JP2011246726A (ja) * 2004-11-01 2011-12-08 Jnc Corp 液晶配向剤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2007304215A (ja) * 2006-05-09 2007-11-22 Hayashi Telempu Co Ltd 光配向材および光学素子、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JP2008276149A (ja) * 2007-04-27 2008-11-13 Hayashi Telempu Co Ltd 高分子フィルム、分子配向素子の作製方法、および液晶配向膜
CN102206495A (zh) * 2010-03-30 2011-10-05 智索株式会社 液晶配向剂、液晶配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02291A1 (ja) 2017-02-23
CN105518521A (zh) 2016-04-20
KR102324602B1 (ko) 2021-11-09
WO2015002291A1 (ja) 2015-01-08
TW201518361A (zh) 2015-05-16
KR20160030959A (ko) 2016-03-21
TWI706981B (zh) 2020-10-11
JP6681712B2 (ja) 2020-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8521B (zh) 聚合物组合物和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
CN107109050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KR102214302B1 (ko) 횡전계 구동형 액정 표시 소자용 액정 배향막을 갖는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9312166B (zh) 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表示元件
JPWO2019004433A1 (ja) ゼロ面アンカリング膜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CN117460990A (zh) 弱锚定液晶取向剂、液晶显示元件及共聚物
CN105492964B (zh) 具有横向电场驱动型液晶表示元件用液晶取向膜的基板的制造方法
JP6676932B2 (ja) 液晶配向剤、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WO2014185411A1 (ja) 横電界駆動型液晶表示素子用液晶配向膜を有する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11512221B (zh)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JP2017142453A (ja) 液晶配向膜の製造方法、液晶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CN116348501A (zh) 液晶组合物、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16507968A (zh) 自由基产生膜形成组合物、自由基产生膜、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18043732A (zh) 弱锚定液晶取向剂、液晶显示元件及聚合物
CN112292633B (zh)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12313571B (zh) 零面锚定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WO2023171690A1 (ja) 弱アンカリング液晶配向剤、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