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2908A - 自动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92908A CN105492908A CN201480045595.0A CN201480045595A CN105492908A CN 105492908 A CN105492908 A CN 105492908A CN 201480045595 A CN201480045595 A CN 201480045595A CN 105492908 A CN105492908 A CN 1054929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protective cover
- panel
- sample
- rea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65—Multiple transfer devi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178—Special arrangements of analysers
- G01N2035/00306—Housings, cabinets, control panels (detai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1—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samp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3—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reagent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4—Details of the conveyor system
- G01N2035/0439—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 G01N2035/0444—Rotary sample carriers, i.e. carousels for cuvettes or reaction vess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通过使对配置于自动分析装置的装置上部前面侧的操作面板进行保持的面板保持台的形状成为以从作为前面侧的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升高的方式倾斜、而且宽度从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变窄的形状,从而同时实现了提高操作面板的操作性、和提高对样本盘或试剂盘的访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生物体样本进行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诊断用的临床检查中,进行血液、尿等的生物体样本中的蛋白质、糖、脂质、酶、激素、无机离子、疾病标志物等的生化学分析、免疫学的分析。临床检查中,需要信赖度高且高速地处理多个检查项目,从而其大部分由自动分析装置来执行。
由自动分析装置测定的反应中主要存在基质和酶的呈色反应、以及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反应这两种。使用了前者的反应的分析被称作生化学分析,作为检查项目有LDH、ALP、AST等。生化学分析例如以在血清等样本中混合所希望的试剂而使之反应后的反应液作为分析对象,并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进行生化学分析。使用了后者的反应的分析被称作免疫分析,作为检查项目有CRP、IgG、RF等。在由后者测定的被测定物质中,存在在血中浓度较低的低浓度区域内要求定量的检查项目,在这样的项目中使用乳胶免疫分析,该乳胶免疫分析使用在表面变态反应了(结合)了抗体的乳胶粒子来作为增感剂。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装置上部的前面侧配置有操作面板、液晶显示器的自动分析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359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有效地进行输入操作,期望自动分析装置的操作面板配置于装置上部的前面侧。另一方面,在自动分析装置的上部配置样本盘、试剂盘,但若将操作面板配置于装置上部的前面侧,则从空间的协调看,至少样本盘、试剂盘的任一方配置于操作面板的后侧。操作人员在装置上部进行向样本盘装填样本、向试剂盘装填试剂瓶这样的作业,但此时,位于近前的操作面板成为妨碍,从而作业性不一定良好。
本发明提供改善了操作人员在装置上部的作业性的自动分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中,通过使对配置于自动分析装置的装置上部前面侧的操作面板进行保持的面板保持台的形状最佳,同时实现了提高操作面板的操作性、和提高对样本盘或试剂盘的访问性。
即,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箱体,在其上表面配置有保持多个样本的样本盘、保持多种试剂的试剂盘、保持多个反应单元的反应盘、向保持于反应盘的反应单元分注样本的样本分注机构、向保持于反应盘的反应单元分注试剂的试剂分注机构、以及操作面板;以及保护罩,其开闭自如地对箱体的上表面进行覆盖,操作面板由形成于箱体的上表面的前面侧的面板保持台保持,面板保持台具有如下形状:以从作为前面侧的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升高的方式倾斜,而且宽度从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变窄。
保护罩具有使该保护罩的前面侧的端部后退而成的凹部,以便保护罩在以覆盖箱体的上表面的方式关闭时不与保持于面板保持台的操作面板干涉。
保护罩配置凹部,以便保护罩在以覆盖箱体的上表面的方式关闭时,操作面板位于凹部内的空间。
并且,面板保持台形成为高度从上端侧朝向下端侧放射状地变低。
并且,面板保持台的保持操作面板的面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
在保护罩的一部分具备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透明区域,并且凹部由非透明材料形成。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提高操作面板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实现提高对样本盘、试剂盘的访问性。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自动分析装置的箱体上表面中的要素的配置的简图。
图2是表示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构成例的图。
图3是透过光测定部的简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的简图。
图5是说明自动分析装置的面板保持台的形状的图。
图6是表示用于比较的面板保持台的形状的图。
图7是保护罩的形状说明图。
图8是沿图7的A-A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面板保持台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0是操作面板的说明图。
图11是对面板保持台和操作面板的其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箱体上表面100中的要素的配置的简图。
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在箱体上表面100配置有样本盘110、试剂盘120、反应盘130、样本分注机构140以及试剂分注机构150。在箱体上表面100的前面侧(近前侧)配置有面板保持台180,并在面板保持台180保持有操作面板190。以下将会说明面板保持台180的详细结构。本实施例中,在箱体上表面100中,反应盘130配置于左侧里侧,并在反应盘130的右侧近前配置有试剂盘120和试剂分注机构150。并且,在反应盘130的左侧近前配置有样本盘110和样本分注机构140。试剂盘120为了保存试剂而具备冷藏功能,其上部由试剂盘盖覆盖。在试剂盘120的后方配置有用于实现冷藏功能的压缩机160。此处,设置一个试剂盘,但当然也可以配置多个试剂盘,也能够根据试剂盘的个数、配置而增加试剂分注机构。
此外,自动分析装置具备:用于在反应单元内搅拌混合液的搅拌部;用于对反应单元进行清洗的反应单元清洗部;以及用于对分注机构的喷嘴进行清洗的喷嘴清洗部等。并且,在箱体的内部设有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未图示的各设备、用于驱动上述设备的电源、控制机构、恒温槽、清洗泵等。它们作为本发明的结构,并不是重要的,由于是在以往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也具备的结构,从而省略图示以及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具备衍射光栅来作为波长分散元件,以规定的波长进行样本的吸光度测定。在箱体内,且在反应盘130的圆周上的已定的区域,配置有用于对透过反应液后的透过光进行分光分析的透过光测定部170。
图2是表示也包括图1所示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控制系统在内的整体构成例的简图。
在样本盘110配置有多个容纳有样本的样本杯111。在试剂盘120配置有多个容纳有试剂的试剂瓶121。在反应盘130的圆周上,配置有多个在内部使样本和试剂混合而成为反应液的反应单元131。样本分注机构140具备以支柱为轴进行转动的臂和固定于臂的喷嘴,从样本杯111向反应单元131一定量地分注样本。试剂分注机构150具备以支柱为轴进行转动的臂和固定于臂的喷嘴,从试剂瓶121向反应单元131一定量地分注试剂。搅拌部135在反应单元131内搅拌样本和试剂而使它们混合。反应单元清洗部136从分析结束了的反应单元131排出反应液并对其进行清洗。再次从样本分注机构140向清洗后的反应单元131分注下一个样本,从试剂分注机构150分注新的试剂,而用于其它的反应。反应单元131浸渍于温度、流量被控制了的恒温槽内的恒温流体137,使反应单元131以及其中的反应液以被保持为恒定温度的状态移动。恒温流体137例如使用水,恒温流体温度由控制部调温为37±0.1℃。在反应盘130的圆周上的一部分设有透过光测定部170。
图3是透过光测定部的简图。透过光测定部170设于箱体的内部,向反应单元131照射来自卤素灯光源171的光,并利用衍射光栅173对透过在样本混合有试剂的反应液132后的光172进行分光,之后利用在阵列上并列有光电二极管的光电二极管阵列174进行受光。接受的波长例如是340nm、405nm、450nm、480nm、505nm、546nm、570nm、600nm、660nm、700nm、750nm、800nm。由光电二极管阵列174接受的各波长光的数据通过测定部向PC内的数据储存部发送。
样本中存在的成分量的分析以如下的顺序来进行。首先,由样本分注机构140向反应单元131内一定量地分注样本杯111内的样本。接下来,由试剂分注机构150向反应单元131内一定量地分注试剂瓶121内的试剂。在进行这些分注时,样本盘110、试剂盘120、反应盘130在控制部的控制下由各个驱动部驱动而旋转,使样本杯111、试剂瓶121、反应单元131复合分注机构的时机地移动。接着,由搅拌部135搅拌反应单元131内的样本和试剂,而成为反应液132。反应液132的透过光在反应盘130的旋转过程中在每次通过透过光测定部170时被测定,从测定部作为反应过程数据而依次积累于数据储存部。在一定时间、例如约10分钟测光后,由反应单元清洗部136对反应单元131内进行清洗,并进行下一次检查项目的分析。期间,若需要则由试剂分注机构150向反应单元131内追加地分注其它的试剂,由搅拌部135进行搅拌,另外测定一定时间。由此,在数据储存部储存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的反应液的反应过程数据。根据积累的反应过程数据,在解析部中基于每个检查项目的标准曲线数据对成分量进行分析。从输入部向数据储存部输入各部的控制、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并且,在数据储存部保持标准曲线数据。通过输出部而以显示等输出各种数据、结果、以及警报。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的简图。箱体上表面100的前端101相对于箱体前面壁102如帽檐那样地伸出。换言之,箱体前面壁102设为从箱体上表面100的前端101后退。在箱体前面壁102,且在比箱体上表面的前端101靠里的位置,设有热转印式等的小型的打印机200以及接受从打印机排出的印刷完毕的卷纸的纸张接受部210。打印机200以及纸张接受部210通过将能够开闭的前面门300关闭而被遮挡。在前面门300且在与打印机200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从门表面凹陷的窗部320,并在该窗部320设有开口310。通过该构造,由打印机200印刷出的卷纸也能够向位于关闭的前面门300的内侧的纸张接受部210排出而收容于该纸张接受部210,也能够通过设于前面门300的窗部320的开口310而向装置外排出。并且,当前面门300是打开的状态或者关闭的状态时,即使在箱体上表面100误使样本、试剂溢出,而从箱体上表面100的前端101滴下,它们也不会滴到打印机200而成为污染。
并且,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具备保护罩400,该保护罩400除了配置有面板保持台180的左右的平坦部以及操作面板190的区域之外能够对箱体上表面100进行覆盖。保护罩400通过铰链而能够开闭自如地安装于箱体上部的后端部,操作人员能够把持设于保护罩400的前端的凹陷的部分420的把持部401来开闭保护罩400。并且,保护罩400的主体由非透明的材料制成,但上部的中央附近成为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透明区域410。因此,操作人员在关闭了保护罩400的状态下通过透明区域410,能够目视来观察运转中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样本分注机构140、试剂分注机构150等机构部的动作。为了配置于箱体上表面的各种要素的保护以及防尘,优选保护罩400在除了用于分析的准备的样本或试剂的放置时、以及箱体上表面100的清洁或部件的状态确认、更换等维护时以外关闭。
接下来,使用图5和图6,对设于箱体上表面的前面侧的面板保持台的形状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的面板保持台的形状的图,图6是说明用于比较的面板保持台的形状的图。
如图5所示,面板保持台180配置于箱体上表面的前面侧(近前侧)中央以便操作面板190的操作容易进行,并且面板保持台180具有如下形状:以从作为前面侧的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升高的方式倾斜,而且横向宽度从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变窄。换言之,面板保持梯台形成为高度从上端侧朝向下端侧而放射状地变低,操作面板保持面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操作面板190保持于面板保持台180上。本实施例中,作为操作面板190设置有触摸面板式液晶显示器,为了进行使用了菜单画面的信息输入、信息显示而被利用。面板保持台180的面板保持面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是与操作面板190的上下的大小大致相同的尺寸或者稍大的程度的尺寸。但是,面板保持台180的面板保持面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操作面板190的左右的大小大,形成了在操作面板190的左右两侧具有宽度的平坦面。
通过该面板保持台180的形状,得到以下的效果。即,通过做成在操作面板190的两侧设有空间的构造,能够实现提高操作面板190的操作性,并且,通过做成梯形倾斜构造,也能够得到提高对试剂盘、样本盘的访问性的效果。根据图7,也与后述的操作人员在关闭了保护罩的状态下的输入动作有关,但相比使面板保持台180的形状成为与操作面板190相同的大小、相同的形状,通过使面板保持台180的面板保持面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操作面板190的尺寸大而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具有充裕地扩展的形状,对于用手指向触摸面板进行输入的操作人员而言,能够成为手掌的放置位置,或者能够使手的移动范围具有充裕而输入操作变得轻松。并且,操作人员站在装置前面而对配置于操作面板190的里侧的样本盘110、试剂盘120进行访问时,面板保持台180是相比操作面板190而横向较大的形状,但由于是梯形倾斜构造且近前侧较宽而里侧缩小的形状,从而样本盘110、试剂盘120的可视性变高,而样本、试剂的放置能够变得轻松。
图6是表示作为比较例的面板保持台的形状的说明图。当考虑使用触摸面板式操作面板190而用手指输入来进行信息的输入操作的操作人员的作业效率时,使面板保持台180的面板保持面的左右方向的尺寸比操作面板190大而确保操作人员的手的放置位置或者具有充裕的运动范围是有效的。因此,图6所示的面板保持台188的例子是:使面板保持台180的操作面板保持面为矩形形状而在操作面板的左右确保了较大的平面。
这样,通过成为在操作面板190的左右形成有较宽的平面的面板保持台188,从而操作人员的输入操作变得轻松进而提高操作性。但是,若使面板保持台的形状成为矩形,则对样本盘、试剂盘的访问性变差。即,在图6所示的矩形形状的面板保持台188的情况下,由于存在面板保持台188的里侧的角部分189,所以欲放置而手持的试剂、臂碰撞该角部分189,从而难以放置。并且,难以看到放置样本盘110、试剂盘120的目标物的位置。尤其存在难以看到近前的位置这一问题。
也就是说,若为了使操作面板的操作性良好,而在面板保持台的左右设置多余的平面,则在进行试剂补充等时对箱体上表面的访问性变差。这样,操作面板的操作性与对样本盘、试剂盘的访问性存在权衡的关系。因此,图5所示的实施例是:将图6所示的矩形形状的面板保持台188的角部分189切掉而使面板保持台的形状成为梯形形状,从而能够满足操作面板的操作性和对箱体上表面的访问性双方。
接下来,使用图7对保护罩的形状进行说明。当放置试剂、样本时、或者进行配置于装置上表面的各部的状态确认、清洁等维护时,打开保护罩400,但在除此以外时关闭保护罩400,而保护箱体上表面是通常的使用方法。作为从操作面板190输入的信息,例如有检查的条件设定、检查项目设定、消耗品更换信息的输入等。并且,也操作操作面板190来进行检查开始、检查的暂时停止、打印机输出等的指令。即,使用了操作面板190的上述输入操作以在关闭了保护罩400的状态下进行为前提,从而不仅面板保持台180的形状,而且根据操作面板190的操作性提高的观点来看还需要决定保护罩400的形状。
因此,保护罩400成为使前面侧的中央端部后退而具有凹部420的形状,以便在以覆盖箱体的上表面100的方式关闭时不与保持于面板保持台180的操作面板190干涉。如图7所示,凹部420配置成,当以覆盖箱体的上表面100的方式关闭了保护罩400时,操作面板190位于该凹部420内的空间。凹部420所形成的空间的具体的形状是与面板保持台180的形状大致相同的梯形形状。换言之,是近前侧较宽、里侧较窄那样的形状。
更详细而言,形成保护罩400的凹部420的左右的侧壁421以及里侧的壁422不是与箱体上表面100垂直的壁,而是以朝向上方而向外侧倾倒的方式稍微倾斜。由此关闭的保护罩400的凹部420所形成的空间成为越朝向上方越宽的研钵状的空间,从而能够抑制对操作人员的压迫感而提高对操作面板190的访问性。形成凹部420的左右的侧壁在关闭了保护罩400时位于面板保持台180的左右的缘部上。并且,在保护罩400的形成凹部420的里侧的壁422,设有在打开保护罩400时能够用手抓取的把持部401。
通过在保护罩400设置这样的梯形形状的凹部420,从而即使在关闭保护罩400而保护箱体上表面100的状态下,也使操作面板190露出而不仅能够进行操作,还能够在操作面板190的两侧确保可放置手或者手可活动的空间,从而不会损害操作面板的操作性。并且,保护罩400的凹部420的周围由非透明材料形成,但在与配置有样本分注机构140、试剂分注机构150等机构部的区域的上方相当的部位设有由透明的材料形成的透明区域410。通过使保护罩400为非透明材料,能够遮挡保护罩的里侧的复杂的构造而能够简单地可见,从而提高操作性。并且,在自动分析装置的运转过程中,能够通过以覆盖箱体的上表面100的方式关闭了的保护罩400的透明区域410来目视确认机构部的动作。
图8是沿图7的A-A的剖面示意图。在保护罩400的形成凹部420的里侧的壁422的下端,设有向前方突出而能够用手抓取的把持部401。把持部401呈檐状而覆盖于面板保持台180的上端部。在关闭后的保护罩400的把持部401的下端与面板保持台180之间形成有缝隙,操作人员将朝上的手掌的前掌插入该缝隙而向上抬,从而能够简单地打开保护罩400。即使在自动分析装置的运转过程中需要插入分析紧急的样本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也能把持把持部401而打开保护罩400,并在样本盘的规定的位置放置该样本。并且,如图8所示,面板保持台180的后部的壁面181并不是与箱体上表面100垂直的面,而是成为朝向箱体的里侧而倾斜的斜面。通过成为斜面,从而壁面181与箱体上表面100所成的角度成为钝角,从而清洁变得容易。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的面板保持台的变形例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仅面板保持台的形状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有稍微不同。
就实施例的面板保持台182而言,保持操作面板190的面板保持面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具有以从前面侧(近前侧)的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升高的方式倾斜、而且宽度从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变窄的形状,是大致梯形的形状。并且,在操作面板190的左右两侧设有具有宽度的平面也与图5的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面板保持台182的侧面183的形状。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面板保持台180的侧面考虑对箱体上表面100的访问性而成为与箱体上表面100大致垂直的面。相对于此,图9所示的变形例中,成为在不损害对箱体上表面100的访问性的范围内倾斜的斜面。通过使面板保持台182的侧面183成为斜面,而与箱体上表面100所成的角度成为钝角,从而得到箱体上表面100的清洁变得容易的效果。
图10是操作面板的说明图。操作面板190也可以固定于面板保持台180,也可以如图10所示,下端通过铰链而安装于面板保持台180从而能够倾斜。通过使之能够倾斜而能够选择使用时的操作面板的角度,从而例如即使从装置脱离,也能够确认自动分析装置的状态。当然也能够对照操作人员的身高、视线的高度等而调整为各人所容易观察的角度。
图11是对面板保持台和操作面板的其它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自动分析装置在面板保持台185具备通常的触摸面板式液晶显示器190,并且具备用于保持另一个装卸式输入输出设备191的保持部186。作为装卸式输入输出设备191,例如能够使用电子纸或者平板终端。
电子纸低消耗电力,在显示中不消耗电力或者即使消耗也极小即可,信息改写时的消耗电力也非常少。并且,由于与纸相同地利用反射光来进行显示,从而视角宽且即使接触直射日光也容易观察,进而有对眼睛的负担较少的特征。在作为装卸式输入输出设备191而使用电子纸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输入操作,但能够作为代替打印机的外部输出设备而利用。若代替打印机而利用电子纸来进行分析结果等的信息输出,则不需要打印机纸张,从而有助于环境保护。也能够是如下的使用方法:仅取出显示于操作面板190的显示画面的信息中的需要的信息而输出于电子纸,并将其带到其它的位置。
并且,在作为装卸式输入输出设备191而使用平板终端的情况下,能够是如下的使用方法:预先在远离自动分析装置的位置向平板终端输入检查条件等,在分析执行时将该平板终端放置于设于自动分析装置的面板保持台185的保持部186而与装置主体进行通信,从而与自动分析装置进行信息传递。该情况下,操作人员不需要站在自动分析装置前进行信息输入,从而能够具有充裕地进行输入操作。并且,与上述的电子纸的情况相同,也能够是如下的使用方法:作为代替打印机而通过通信接收分析结果等信息、或者仅取出显示于操作面板190的显示画面的信息中的需要的信息而接收,并将其带到其它的位置而利用。
保持部186优选配置于操作面板190的右侧。通过配置于操作面板190的右侧,对于占大多数的惯用右手的人而言操作性变得良好。尤其,在装卸式输入输出设备191是平板终端的情况下,由于是重视操作性的配置,所以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增加。
并且,保持部186优选在远离样本盘110的一侧配置于操作面板190的附近。由于接近样本盘110的一侧的操作人员的访问频度较高,所以有成为作业的妨碍、或样本溢出等风险。因此,通过将保持部186如图示那样地在远离样本盘110的一侧配置于操作面板190的附近,能够减少平板终端的污染、液体所引起的电方面的故障的风险。并且,尤其在装卸式输入输出设备191是平板终端的情况下,当相对于保持部186安装或取下平板终端时,若平板终端落到样本盘110的样本杯上,则样本杯破损而引起样本损失。通过将保持部186配置于远离样本盘110的一侧,能够抑制这样的重大风险的产生。
并且,保持部186优选配置于试剂盘120的近前。由于试剂盘的操作人员的访问频度不高,所以也不会成为作业的妨碍,并且由于远离样本盘所以也没有样本溢出等风险。并且,由于试剂盘120不会露出且上部由盖覆盖,所以即便平板终端落到试剂盘120上,也不会引起重大事故。万一在拆下试剂盘120的盖而进行试剂更换的作业中,在平板终端落下的程度方面也与样本杯不同,而也不会产生试剂瓶破裂、试剂溢出的情况。
此外,在样本盘110和试剂盘120的配置是左右相反的装置结构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的设计思想,优选将保持部186配置于操作面板190的左侧。该配置的情况下,保持部186的位置为远离样本盘110、或者试剂盘120的近前的意思与上述相同,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其中,失去了惯用右手的人的操作性良好这一优点,但相比操作性,优选考虑避免重大事故。
并且,保持部186配置于保护罩400的凹部420的位置。通过该配置,对于保持于保持部186的装卸式输入输出设备191,也得到与将操作面板190配置于保护罩400的凹部420的情况相同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而详细进行了说明,并不限定于必需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的结构。并且,能够将某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它的实施例的结构,并且也能够在某实施例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其它的实施例的结构。并且,对于各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的结构的追加、削除、置换。
符号的说明
100—箱体上表面,101—箱体上表面的前端,110—样本盘,111—样本杯,120—试剂盘,121—试剂瓶,130—反应盘,131—反应单元,140—样本分注机构,150—试剂分注机构,160—压缩机,170—透过光测定部,180、182、185—面板保持台,186—保持部,190—操作面板,191—装卸式输入输出设备,200—打印机,210—纸张接受部,300—前面门,400—保护罩,401—把持部,420—凹部。
Claims (6)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箱体,在其上表面配置有保持多个样本的样本盘、保持多种试剂的试剂盘、保持多个反应单元的反应盘、向保持于上述反应盘的上述反应单元分注上述样本的样本分注机构、向保持于上述反应盘的上述反应单元分注上述试剂的试剂分注机构、以及操作面板;以及
保护罩,其开闭自如地对上述箱体的上表面进行覆盖,
上述操作面板由形成于上述箱体的上表面的前面侧的面板保持台保持,
上述面板保持台具有如下形状:以从作为前面侧的下端侧朝向上端侧升高的方式倾斜,而且宽度从上述下端侧朝向上述上端侧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罩具有使该保护罩的前面侧的端部后退而成的凹部,以便上述保护罩在以覆盖上述箱体的上表面的方式关闭时不会与保持于上述面板保持台的上述操作面板干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罩配置有上述凹部,以便上述保护罩在以覆盖上述箱体的上表面的方式关闭时,上述操作面板位于上述凹部内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板保持台形成为高度从上述上端侧朝向下端侧放射状地变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面板保持台的保持上述操作面板的面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保护罩的一部分具备由透明材料形成的透明区域,并且上述凹部由非透明材料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81613 | 2013-09-02 | ||
JP2013181613 | 2013-09-02 | ||
PCT/JP2014/069918 WO2015029674A1 (ja) | 2013-09-02 | 2014-07-29 | 自動分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92908A true CN105492908A (zh) | 2016-04-13 |
Family
ID=5258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45595.0A Pending CN105492908A (zh) | 2013-09-02 | 2014-07-29 | 自动分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195563A1 (zh) |
EP (1) | EP3043184A4 (zh) |
JP (1) | JPWO2015029674A1 (zh) |
CN (1) | CN105492908A (zh) |
WO (1) | WO2015029674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3322A (zh) * | 2017-06-15 | 2018-02-16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试剂吸样机构及样本分析仪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1653604S (zh) * | 2019-05-14 | 2020-02-25 | ||
JP1653603S (zh) * | 2019-05-14 | 2020-02-25 | ||
JP1653602S (zh) * | 2019-05-14 | 2020-02-25 | ||
JP1653601S (zh) * | 2019-05-14 | 2020-02-25 | ||
USD941488S1 (en) * | 2020-02-07 | 2022-01-18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Instrument for analyzing biological cells |
US20210301245A1 (en) | 2020-03-29 | 2021-09-30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ally and optically monitoring biological samples |
USD969339S1 (en) * | 2020-08-27 | 2022-11-08 | Shimadzu Corporation | Centrifugal field-flow fractionation device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41358A (ja) * | 1981-09-04 | 1983-03-10 | Hitachi Ltd | 自動分析装置 |
JPH04360562A (ja) * | 1991-06-07 | 1992-12-14 | Nec Corp | 半導体装置 |
CN1154476A (zh) * | 1995-09-05 | 1997-07-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自动分析装置和显示方法 |
JP2001133462A (ja) * | 1999-11-05 | 2001-05-18 | Horiba Ltd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4214824A (ja) * | 2002-12-27 | 2004-07-29 | Make Softwear:Kk | 画像入力装置および写真自動販売機 |
CN201689647U (zh) * | 2010-04-08 | 2010-12-29 |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自动检测装置 |
CN202293681U (zh) * | 2011-09-30 | 2012-07-04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打印机 |
CN203043915U (zh) * | 2012-12-28 | 2013-07-10 | 河南爱博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磁力加热搅拌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90161U (zh) * | 1986-12-01 | 1988-06-11 | ||
JP3164380B2 (ja) * | 1991-05-27 | 2001-05-08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分析装置 |
JP3091261B2 (ja) | 1991-06-05 | 2000-09-25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分析装置 |
JPH0512141U (ja) * | 1991-07-29 | 1993-02-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卓上型ラベル印刷機 |
JPH0743367A (ja) * | 1993-07-30 | 1995-02-14 | Toray Ind Inc | 自動分析装置 |
US6220181B1 (en) * | 1999-10-21 | 2001-04-24 | Marek Horski | Ergonomic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workstation |
JP3764326B2 (ja) * | 2000-08-28 | 2006-04-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自動分析装置 |
JP3839349B2 (ja) * | 2002-05-15 | 2006-11-01 |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 化学発光酵素免疫測定装置 |
US7326386B2 (en) * | 2005-01-31 | 2008-02-05 | Fujifilm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nucleic acid |
-
2014
- 2014-07-29 CN CN201480045595.0A patent/CN105492908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7-29 WO PCT/JP2014/069918 patent/WO201502967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7-29 EP EP14840380.1A patent/EP304318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7-29 US US14/911,933 patent/US2016019556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07-29 JP JP2015534099A patent/JPWO2015029674A1/ja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41358A (ja) * | 1981-09-04 | 1983-03-10 | Hitachi Ltd | 自動分析装置 |
JPH04360562A (ja) * | 1991-06-07 | 1992-12-14 | Nec Corp | 半導体装置 |
CN1154476A (zh) * | 1995-09-05 | 1997-07-16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自动分析装置和显示方法 |
JP2001133462A (ja) * | 1999-11-05 | 2001-05-18 | Horiba Ltd | 自動分析装置 |
JP2004214824A (ja) * | 2002-12-27 | 2004-07-29 | Make Softwear:Kk | 画像入力装置および写真自動販売機 |
CN201689647U (zh) * | 2010-04-08 | 2010-12-29 |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自动检测装置 |
CN202293681U (zh) * | 2011-09-30 | 2012-07-04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打印机 |
CN203043915U (zh) * | 2012-12-28 | 2013-07-10 | 河南爱博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磁力加热搅拌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03322A (zh) * | 2017-06-15 | 2018-02-16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试剂吸样机构及样本分析仪 |
CN107703322B (zh) * | 2017-06-15 | 2024-06-04 |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 试剂吸样机构及样本分析仪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43184A4 (en) | 2017-04-05 |
US20160195563A1 (en) | 2016-07-07 |
JPWO2015029674A1 (ja) | 2017-03-02 |
EP3043184A1 (en) | 2016-07-13 |
WO2015029674A1 (ja) | 2015-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92908A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US9810621B2 (en) | Sample analyzer and method for replacing light source unit | |
JP5828728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3326054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CN106537152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JP2007256084A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CN105452872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CN103293329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JP5258615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CN104919322B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US11288794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blood analysis by image processing | |
WO2014125923A1 (ja) |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薬容器 | |
JP6900268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CN110914692A (zh) | 自动分析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
JP6878140B2 (ja) | 臨床検査装置 | |
CN107850609A (zh) | 自动分析装置 | |
JP2013253993A (ja) | 検体分析装置 | |
CN222105491U (zh) | 具有旋转屏幕的样本分析装置 | |
JP2010266245A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US10908174B2 (en) | Automatic analyzing apparatus | |
JP2002277476A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JP5706252B2 (ja) | 自動分析装置 | |
CN117665315A (zh) | 具有旋转屏幕的样本分析装置 | |
EP2985590A1 (en) | Blood analysis method and device by image process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