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451965A - 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及带把手容器 - Google Patents

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及带把手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51965A
CN105451965A CN201480046167.XA CN201480046167A CN105451965A CN 105451965 A CN105451965 A CN 105451965A CN 201480046167 A CN201480046167 A CN 201480046167A CN 105451965 A CN105451965 A CN 105451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handle
molded body
blow molding
intermediate mol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61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51965B (zh
Inventor
尾崎保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51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1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51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51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18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everal blowing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havin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Handling of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482Moulds with means for moulding parts of the parisons in an auxiliary cavity, e.g. moulding a ha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3/00Details of bottles or ja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23/10Handles
    • B65D23/104Handles formed separately
    • B65D23/106Handles formed separately the gripping region of the handle extending between the neck and the base of the bottle or jar and being located in a radial plane comprising the axis of the bottle or j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8Handles
    • B65D25/2882Integral handles
    • B65D25/2885Integral handles provided on the side wa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havin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Handling of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29C2049/2017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havin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Handling of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outside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havin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Handling of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29C2049/2021Inse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ype
    • B29C2049/2034Attachments, e.g. hooks to hold or hang the blown article
    • B29C2049/2039Handles, e.g. handles or grips on bott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15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the preform having one end cl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67/003PET, i.e. poylethylene terephtha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25Solid
    • B29K2105/253Preform
    • B29K2105/258Tubul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Detail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其中,能够在提高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容器主体的耐热性的同时将把手组装至容器主体。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括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和二次吹塑成形工序,前述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对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形以成形出中间成形体(62),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通过下述方式将把手(13)组装至由在吹塑模具(71)内膨胀的中间成形体(62)构成的容器主体:将中间成形体(62)配置在吹塑模具(71)内,且在使把手(13)接近中间成形体(62)的状态下对中间成形体(62)进行吹塑成形,前述吹塑模具(71)借助其内表面保持把手(13)。

Description

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及带把手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及带把手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用于饮料(比如矿泉水)的可重复利用的容器,具有例如3到5加仑(约12升到20升)的大容量的大型可回收容器变得普遍。由于填充作为饮料的液体,这样的大容量容器变得重量大。结果,已知有出于在搬运时方便的目的的带有附接至容器的躯干部的把手的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5)。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No.4804264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No.3936103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14884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No.2012/52837。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No.2008/146509。
上述带把手容器一般通过将由具有高耐热性的聚碳酸酯树脂制成的预制件吹塑成形来制造。
然而,指出了,在使用双酚A作为原料的合成树脂(比如聚碳酸酯树脂)中,在被强力清洁剂清洗的情况下,或者在与酸或高温液体接触的情况下,双酚A的组分会溶解。
因此,提出了,代替聚碳酸酯树脂,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来制造带把手容器。然而,在通过使用常规的制造工艺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形来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情况下,难以在对容器提供耐热性的同时将把手切实地附接至容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及带把手容器,其中能够在提高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容器主体的耐热性的同时将把手组装至容器主体。
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特征在于,包括: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前述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对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形以成形出中间成形体;以及二次吹塑成形工序,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通过下述方式将把手组装至由在吹塑模具内膨胀的前述中间成形体构成的容器主体:将前述中间成形体配置在前述吹塑模具内,且在使前述把手接近前述中间成形体的状态下对前述中间成形体进行吹塑成形,前述吹塑模具借助其内表面保持前述把手。
根据该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在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和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进行多次吹塑成形,由此能够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预制件成形出耐热性高的容器主体。另外,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能够通过在使把手接近中间成形体的状态下进行吹塑成形来将把手切实地组装至中间成形体。由此,能够在不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的情况下制造具有高耐热性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带把手容器。
在本发明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中,也可以是,在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将前述把手的一部分推压至前述中间成形体上以与前述中间成形体接触。
根据该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由于将把手的一部分推压至中间成形体以与中间成形体接触,所以能够使把手咬合至借助吹塑成形膨胀的容器主体中,能够将把手更切实地组装至容器主体。
在本发明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中,也可以是,在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在前述中间成形体上的前述把手被推压至的部位附近形成前述把手和前述中间成形体之间的非接触部。
根据该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通过在中间形成体上的把手被推压至的部位附近形成非接触部,借助吹塑成形膨胀的中间成形体能够在非接触部的周围顺畅地变形。结果,能够将把手更切实地组装至容器主体。
在本发明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中,也可以是,在前述一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在前述中间成形体的一部分上形成凹部,以及在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的吹塑开始时,在使前述把手不与前述中间成形体接触的状态下,将前述把手配置在前述中间成形体的前述凹部中。
由此,在使中间成形体膨胀的过程中,能够抑制成形中缺陷的发生,例如产生不均匀的壁厚分布或在中间成形体的一部分产生破裂。
在本发明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中,也可以是,前述把手包括把持部、附接棒部和锁定部,前述把持部能够被把持,前述把持部为棒状,前述附接棒部借助连结部在前述附接棒部的上下端连结至前述把持部且配置为与前述把持部隔开间隔,前述锁定部从前述附接棒部的上下端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突出,以及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将前述附接棒部配置为接近前述中间成形体的状态,在前述附接棒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成形出山形突起,前述山形突起朝前述把持部侧突出且锁住前述附接棒部和前述连结部,前述山形突起由前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构成,并且,还成形出安装部,前述安装部进入比前述锁定部更靠前述连结部侧的位置且锁住前述锁定部,前述安装部由前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构成。
根据该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山形突起锁住附接棒部和连结部的左右两侧。结果,在把手相对于容器主体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被山形突起限制的状态下,把手被组装至容器主体。另外,安装部锁住把手的锁定部。结果,在把手相对于容器主体在竖直方向和分离方向(把手从容器主体分离的方向,从附接棒部朝向把持部的方向)上的移动被安装部限制的状态下,把手被组装至容器主体。由此,把手相对于容器主体的固定强度能够显著提高。
另外,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次吹塑成形机构,前述一次吹塑成形机构用于对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形以成形出中间成形体,以及二次吹塑成形机构,前述二次吹塑成形机构用于通过下述方式将把手组装至由在吹塑模具内膨胀的前述中间成形体构成的容器主体:将前述中间成形体配置在前述吹塑模具内,且在使前述把手接近前述中间成形体的状态下对前述中间成形体吹塑成形,前述吹塑模具借助其内表面保持前述把手。
根据该制造装置,能够实施上述的制造方法以制造具有高耐热性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带把手容器。
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二次吹塑成形机构的吹塑模具也可以包括把手保持部,前述把手保持部将前述把手保持在下述状态:将前述把手的一部分推压至前述中间成形体上以与前述中间成形体接触。根据该结构,能够制造把手被更切实地组装至容器主体的带把手容器。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一次吹塑成形机构能够成形具有凹部的前述中间成形体,以及前述吹塑模具包括把手保持部,前述把手保持部能够在下述状态下将前述把手保持在前述凹部内:前述把手不与前述中间成形体接触。根据该结构,在使中间成形体膨胀的过程中,能够抑制成形中缺陷的发生,例如产生不均匀的壁厚分布或在中间成形体的一部分产生破裂。
另外,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带把手容器的特征在于,由上述任一种制造方法形成。以这种方式制造的带把手容器具有高耐热性,并且把手难以从容器主体分离。
本发明能够提供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能够实施该制造方法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以及带把手容器,其中,能够在提高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容器主体的耐热性的同时将把手组装至容器主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被制造的带把手容器的图,其中(a)是侧视图,以及(b)是从把手装配部侧观察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利用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被制造的带把手容器的把手的装配部位的图,其中(a)是从侧面观察的局部剖视图,以及(b)是(a)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图3是描述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的图,其中(a)是预制件的侧视图,(b)是中间成形体的侧视图,以及(c)是带把手容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被用于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的吹塑模具的图,其中(a)是在模具打开的状态下的吹塑模具的分型面的侧视图,以及(b)是(a)中的线B-B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被用于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的吹塑模具的图,其中(a)是在模具关闭的状态下的吹塑模具的分型面的侧视图,以及(b)是(a)中的线C-C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把手被组装至容器主体的状态的图,其中(a)至(c)分别是从把手部分的侧面观察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表示把手被组装至容器主体的状态的图,其中(a)至(c)分别是图6(a)至(c)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9是表示被用于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的吹塑模具的图,以及(a)是在模具打开的状态下的吹塑模具的分型面的侧视图,以及(b)是(a)中的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对依据本发明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进行描述。
首先,将描述利用依据本发明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被制造的带把手容器。
如图1的(a)和(b)所示,带把手容器11包括容器主体12和把手13。
容器主体12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成形。容器主体12具有形成为筒状的躯干部21、构成躯干部21的底面的底部22、和构成躯干部21的上部的肩部23。另外,容器主体12在容器主体12的上部中央具有口部24,且肩部23形成在口部24和躯干部21之间。液体从口部24流动至容器主体12中。另外,容器主体12内的液体从口部24流出。盖部(未示出)能够被附接至口部24或从口部24拆卸,且容器主体12能够通过将盖部装配至口部24来被密封。
躯干部21在其周面的一部分上具有把手装配部31。把手装配部31形成为侧视凹陷成大致凹形形状的形状,且具有底面部31a、和在底面部31a的上侧和下侧的壁面部31b。把手13被附接至把手装配部31的正面观察时的中央。
把手13例如由聚丙烯(PP)树脂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成形。如图2的(a)和(b)所示,把手13具有形成为棒状的把持部41、和连结至把持部41的固定部42。把持部41是在带把手容器11的搬运等情况下由操作者把持的部分。固定部42是固定至容器主体12的部分。
固定部42具有附接棒部43和连结部44,所述附接棒部43配置为与把持部41大致平行且隔开间隔,所述连结部44从附接棒部43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朝把持部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延伸且连结至把持部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
附接棒部43的长度比把持部41的长度短。因此,上侧的连结部44从附接棒部43朝把持部41斜向上地倾斜,而下侧的连结部44从附接棒部43朝把持部41斜向下地倾斜。
在附接棒部43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形成有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突出的锁定部45。另外,在附接棒部43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形成有向与把持部41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卡合突起部46。在该卡合突起部46的末端部分形成有在竖直方向上外伸的伸出部47。另外,在附接棒部43的竖直方向中间部分形成有在其宽度方向上(左右两侧)外伸的压片48(参照图1的(b))。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把手13被附接至容器主体12的把手装配部31。在容器主体12的把手装配部31上形成有多个山形突起51。这些山形突起51分别形成在比把手13的压片48更靠上的上侧和更靠下的下侧。这些山形突起51通过使容器主体12在附接棒部43的宽度方向两侧向外侧(把持部侧)膨胀来形成。这些山形突起51锁住构成把手13的固定部42的附接棒部43的上下两端和连结部44的左右两侧。因此,把手13相对于容器主体1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被山形突起51限制。
另外,在容器主体12的把手装配部31上形成有多个安装部52。安装部52被形成为沿锁定部45和连结部44而超过锁定部45进入到连结部44侧。安装部52锁定把手13的锁定部45。因此,把手13相对于容器主体12在竖直方向和分离方向(把手13从容器分离的方向,从附接棒部43朝向把持部41的方向)上的移动被安装部52限制。
进而,容器主体12的一部分咬合至把手13的卡合突起部46的比伸出部47更靠附接棒部43的一侧,且沿卡合突起部46的形状形成。因此,把手13相对于容器主体12在竖直和左右方向及分离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接着,将参照图3至图7对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带把手容器11的方法进行描述。
(1)一次吹塑成形工序
如图3(a)所示,准备用作容器主体12的预制件61。该预制件6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成形,且形成为具有在上端部形成的口部24的有底圆筒状。
然后,如图3(b)所示,通过将被加热至适合于拉伸的温度的该预制件61进行吹塑成形,比容器主体12小的中间成形体62被成形。具体地,例如,首先利用棒状的加热器等控制一次吹塑模具(未示出)的温度以便达到PET树脂的结晶温度或更高温度(约140℃至180℃)。预制件61被配置于温度被控制的该一次吹塑模具的内部,且导入高压空气至预制件61中约20秒。在其中导入有高压空气的预制件61被拉伸,且与一次吹塑模具的内壁面接触,从而形成一次吹塑成形件62A。这时,PET树脂的残余应力被释放,并且此外,结晶密度提高(利用热定型处理实现的耐热性的提高)。
然后,在进行了从一次吹塑模具排出高压气体的处理后,将一次吹塑模具设为打开状态,且从一次吹塑模具取出一次吹塑成形件62A。这时,一次吹塑成形件62A的体积收缩约10%至30%以成为中间成形体62。以这种方式形成的中间成形体62处于下述状态中:具有对随后的处理来说足够的热量。
(2)二次吹塑成形工序
如图4的(a)和(b)所示,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使用吹塑模具71。该吹塑模具71由两个对开模72、73构成。对开模72是用于使容器主体12的水平的一半成形的模具,以及,对开模73是用于使包括附接把手13的把手装配部31的容器主体12的水平的一半成形的模具。在对开模73上设置有把手保持部73a,且把手13被把手保持部73a保持。
在使用该吹塑模具71执行吹塑成形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将中间成形体62配置在处于对开模72、73彼此隔开且打开的状态下的吹塑模具71的内部,来将中间形成体62设在吹塑模具71中。
从该状态,使对开模72、73彼此接近且将吹塑模具71关闭。然后,如图5的(a)和(b)所示,将由对开模72、73的内表面构成的成形面配置为接近中间成形体62的外周的状态。另外,这时,被保持在把手保持部73a中的把手13的固定部42的一部分与中间成形体62的周面接触。
如图3(c)所示,通过在该状态下将中间成形体62吹塑成形,将带把手容器11成形。具体而言,例如,通过使温度控制介质循环,将吹塑模具71的温度增加至约80℃到100℃,且将吹塑模具71内的中间成形体62的温度控制在适合吹塑的温度(既定温度),且将高压气体从口部24导入至中间成形体62中约15秒。然后,中间成形体62膨胀,且成形为具有沿成形面的形状的容器主体12,所述成形面由成形模具71的对开模72、73的内壁面构成。另外,当中间成形体62膨胀以形成容器主体12时,将保持在把手保持部73a中的把手13组装至容器主体12。
随后,将高压气体从吹塑模具71排出,且使气体流穿过容器约15秒,将容器主体12冷却。然后,通过使吹塑模具71的对开模72、73分开来使带把手容器11从吹塑模具71脱模和分离。
此外,当容器主体12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成形时,与聚碳酸酯树脂相比,难以利用树脂自身的耐热性。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进行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和二次吹塑成形工序进行的多次热处理大幅提高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容器主体12的耐热性。这里,带把手容器11形成有由一次吹塑模具和吹塑模具71造成的在侧面观察时有至少两条的分型线(在一对吹塑对开模之间的线)。
然后,将描述把手13被组装至容器主体12的状态。
如图6(a)和图7(a)所示,通过在中间成形体62被设置在吹塑模具71中的状态下将吹塑模具71夹紧,被保持在把手保持部73a中的把手13的固定部42的一部分被推压至中间成形体62的周面上以使其与该周面接触。由此,通过推压把手13的固定部42,中间成形体62弹性变形,且周面的一部分沿把手13的固定部42被配置。
另外,把手13的固定部42的附接棒部43形成有向与把持部41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卡合突起部46。由此,固定部42的附接棒部43处的中间成形体62的竖直中央部分被向与把持部41相反的一侧按压且被压弯,且中间成形体62形成为下述状态:在中间成形体62和固定部42的附接棒部43之间形成有非接触部S。该非接触部S形成在与中间成形体62接触的把手13的卡合突起部46的周围附近。另外,附接棒部43处的中间成形体62的竖直中央部分被向与把持部41相反的一侧按压且被压弯,且由此,中间成形体62的一部分接近把手13的竖直附近部分。
如图6(b)和图7(b)所示,当在该状态下吹塑开始且中间成形体62膨胀时,中间成形体62变形为沿把手13的固定部42的外部形状的形状。由于这时在中间成形体62和固定部42的附接棒部43之间形成非接触部S,因此与整个中间成形体62与附接棒部43接触的情况相比,附接棒部43上的摩擦减少。由此,中间成形体62容易变形为沿把手13的固定部42的外部形状的形状。
如图6(c)和图7(c)所示,当吹塑成形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进展且中间成形体62进一步膨胀且成形为容器主体12时,容器主体12的一部分进入比把手13的固定部42的左右两侧的按压片48更靠上的一侧和更靠下的一侧,且这些部分形成山形突起51。
然后,这些山形突起51锁住附接棒部43的上下端和连结部44的左右两侧。由此,在把手13相对于容器主体1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被山形突起51限制的状态下,把手13被组装至容器主体12。
另外,容器主体12的一部分进入锁定部45和连结部44之间的边界的凹部44a,且成形为沿连结部44的形状,且这些部分形成安装部52。进而,这些安装部52锁住把手13的锁定部45。由此,在把手13相对于容器主体12在竖直方向和分离方向上的移动被安装部52限制的状态下,把手13被组装至容器主体12。
进而,容器主体12的一部分咬合至比把手13的卡合突起部46的伸出部47更靠附接棒部43的一侧。由此,在把手13相对于容器主体12在竖直和左右方向及分离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把手13被组装至容器主体12。
如以上所述,根据依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在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和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进行多次吹塑成形,由此能够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预制件61成形耐热性高的容器主体12。进而,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在使把手13接近中间成形体62的状态下进行吹塑成形,由此能够将把手13组装至中间成形体62。由此,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耐热性高的带把手容器11能够在不使用聚碳酸酯树脂的情况下被制造。
另外,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由于将把手13的一部分推压至中间成形体62上以使其与中间成形体62接触,因此能够使把手13咬合至由吹塑成形引起膨胀的容器主体12中,能够将把手13切实地组装至容器主体12。
特别地,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通过在中间形成体62上的把手13被推压至的部位附近形成把手13和中间成形体62之间的非接触部分S,由吹塑成形引起膨胀的中间成形体62能够在非接触部分S的周围顺畅地变形。结果,能够更切实地将把手13组装至容器主体12。
而且,山形突起51锁住附接棒部43和连结部44的左右两侧。结果,在把手13相对于容器主体12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被山形突起51限制的状态下,把手13被组装至容器主体12。另外,安装部52锁住把手13的锁定部45。结果,在把手13相对于容器主体12在竖直方向和分离方向上的移动被安装部52限制的状态下,把手13被组装至容器主体12。由此,能够使相对于容器主体12的把手13的固定强度大幅提高,且能够制造即使当容器具有大容量时例如也能够通过把持把手13来进行良好的搬运的大型可回收容器。
然后,将参照图8,对用于实施上述的制造带把手容器11的方法的装置的结构的一例进行描述。
如图8所示,用于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100包括第一制造部200和第二制造部300,所述第一制造部200用于制造中间成形体62(参照图3),所述第二制造部300用于从中间成形体62制造带把手容器11(参照图1)。
第一制造部200包括用于注射成形预制件61(参照图3)的注射装置201和注射成形部202、用于在一次吹塑前控制预制件61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203、用于形成预制件61的一次吹塑成形件62A(参照图3)的一次吹塑成形部204(一次吹塑成形机构的一例)、以及取出部205。
一次吹塑成形部204具有一次吹塑模具和吹塑喷嘴,且能够用吹塑喷嘴将高压气体导入至配置在一次吹塑模具内部的预制件61中。导入有高压气体的预制件61被拉伸且与一次吹塑模具的内壁面接触,一次吹塑成形件62A形成。因此,一次吹塑成形部204具有进行上述的一次吹塑成形工序的功能。取出部205将一次吹塑成形件62A从一次吹塑模具取出,且暂时收纳体积从一次吹塑成形件62A收缩约10至30%的中间成形体62。
第二制造部300包括装配部301、最终吹塑成形部302、把手供给装置303、以及回收部304。装配部301借助搬运机构(未示出)将从第一制造部200的取出部205供给的中间成形体62装配至第二制造部300的搬运机构(未示出)。
最终吹塑成形部302(二次吹塑成形机构的一例)具有吹塑模具71(参照图4等)和吹塑喷嘴。把手供给装置303收纳多个把手13(参照图2),且将把手13供给至最终吹塑成形部302。在从把手供给装置303供给的把手13和由搬运机构搬运的中间成形体62被设置在吹塑模具71中的状态下,最终吹塑成形部302能够使用吹塑喷嘴将高压气体导入至中间成形体62中。因此,最终吹塑成形部302具有进行上述的二次吹塑成形工序的功能。回收部304回收从最终吹塑成形部302搬运来的带把手容器11,且然后,例如,用传送带等将带把手容器11搬运至既定的保管位置。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用于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100,能够进行上述的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和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且能够制造耐热性高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带把手容器11。
这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进行变形及改良等。而且,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值、方式、组件数量、配置位置等是任意的,不被限定。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一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将预制件61吹塑成形,且然后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将中间成形体62吹塑成形。但是,可以在一次吹塑成形工序之前进行预制件61的预备吹塑处理,以便提高成形稳定性和成形件的质量。
另外,本发明不仅能够应用于具有例如3到5加仑(约12升到20升)的大容量的大型可回收容器,还能够应用于比该大型可回收容器更小的容器。
另外,本例对下述情况进行了描述:在将二次吹塑成形工序的吹塑模具71关闭的状态下,把手13的一部分与中间成形体62的周面接触,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例,也可以是,把手13和中间成形体62不接触。即,在将吹塑模具71关闭的情况下,把手13的一部分也可以配置在中间成形体62的周面的附近的位置,即配置为接近中间成形体62的周面的状态。
下面,将参照图9对制造上述带把手容器11的方法的变形例进行描述。本例的制造方法与上述的例子的制造方法区别在于,准备在侧面的一部分中具有凹部64的中间成形体63,且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的吹塑开始时,在使把手13不接触中间成形体63的状态下将把手13配置在其凹部64中。
(1)一次吹塑成形工序
作为用于将吹塑成形件成形的一次吹塑模具,使用具有凸部的一次吹塑成形模具,所述凸部用于在吹塑成形件的侧壁的一部分中形成凹部。通过将高压气体导入至配置于该一次吹塑模具内部的预制件61中,将预制件61拉伸且使其接触一次吹塑模具的内壁面,形成在侧壁的一部分中具有凹部的一次吹塑成形件。
然后,以与上述的例子相同的方式,将一次吹塑成形件从一次吹塑模具取出,以由此形成体积收缩约10%至30%的中间成形体(例如,图9所示的中间成形体63)。如图9所示,中间成形体63在侧壁的竖直方向上的大致中央的部分中具有凹部64。
(2)二次吹塑成形工序
如图9的(a)和(b)所示,当在对开模72、73打开的状态下将中间成形体63设置在吹塑模具71内时,被保持在把手保持部73a中的把手13的固定部42侧的部分被配置在中间成形体63的凹部64内。进而,被配置在凹部64内的把手13的各部(例如卡合突起部46、锁定部45)配置为使把手13不与中间成形体的凹部64的周面接触的状态。
这里,虽然图示被省略,但是即使使对开模72、73彼此接近且将吹塑模具71夹紧时,被保持在把手保持部73a中的把手13的各部也配置为把手13不与中间成形体63的凹部64的周面接触的状态。进而,一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将设置在吹塑模具71内的中间成形体63吹塑成形为接近最终成形件的尺寸,且将由对开模72、73的内表面构成的成形面配置为更接近中间成形体63的周围的状态。
然后,以与上述例子相同的方式,将中间成形体63进行吹塑成形以由此将带把手容器11成形。
接下来,将对本例中的把手13被组装至容器主体12的状态进行描述。
在将吹塑模具71夹紧的状态下,将配置在中间成形体63的凹部64内的把手13配置为下述状态:使把手13的各部不接触中间成形体63的周面,同时相对于该周面保持大致均等的距离(间隔)。
在该状态下,开始二次吹塑成形且中间成形体63膨胀。这时在使中间成形体63的凹部64膨胀的过程中,把手13的固定部42整体大致同时与中间成形体63接触,且把手13被组装至中间成形体63。
另外,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中间成形体63进一步膨胀且成形为容器主体12。
根据本例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在一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具有凹部64的中间成形体63被形成。此外,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的吹塑开始时,将被保持在把手保持部73a中的把手13配置在设置在吹塑模具71内的中间成形体63的凹部64内。另外,将配置在凹部64内的把手13配置为下述状态:使把手13不与中间成形体63的周面接触。
由此,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时,在使中间成形体63的凹部64膨胀的过程中,把手13的固定部42侧的部分的整体易于大致同时与中间成形体63接触,且压力难以集中至膨胀区域的特定部分上。结果,在使中间成形体63膨胀的过程中,能够抑制成形中缺陷的发生,例如不均匀的壁厚分布的发生或中间成形体的一部分(特别地,与卡合突起部46接触的部分)的破裂的发生。
另外,由于中间成形体63形成有凹部64,因此能够预先调整中间成形体63的周面和配置在凹部64内的把手13的各部之间的距离(间隙),以精确地设定中间成形体63相对于把手13的相对位置。
另外,在本例中,在一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将设置在吹塑模具71内的中间成形体63的形状成形为接近最终成形件的形状。结果,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形成的最终成形件能够稳定且高质量地成形。
已经参照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形或修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基于2013年8月21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No.2013-171015),且上述专利申请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附图标记说明
11带把手容器;13把手;41把持部;43附接棒部;44连结部;45锁定部;51山形突起;52安装部;61预制件;62、63中间成形体;64凹部;71吹塑模具;S非接触部;204一次吹塑成形部;302最终吹塑成形部。

Claims (9)

1.一种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前述一次吹塑成形工序对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形以成形出中间成形体;以及
二次吹塑成形工序,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通过下述方式将把手组装至由在吹塑模具内膨胀的前述中间成形体构成的容器主体:将前述中间成形体配置在前述吹塑模具内,且在使前述把手接近前述中间成形体的状态下对前述中间成形体进行吹塑成形,前述吹塑模具借助其内表面保持前述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将前述把手的一部分推压至前述中间成形体上以与前述中间成形体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在前述中间成形体上的前述把手被推压至的部位附近形成前述把手和前述中间成形体之间的非接触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一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在前述中间成形体的一部分上形成凹部,以及
在前述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的吹塑开始时,在使前述把手不与前述中间成形体接触的状态下,将前述把手配置在前述中间成形体的前述凹部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述把手包括把持部、附接棒部和锁定部,前述把持部能够被把持,前述把持部为棒状,前述附接棒部借助连结部在前述附接棒部的上下端连结至前述把持部且配置为与前述把持部隔开间隔,前述锁定部从前述附接棒部的上下端在大致竖直的方向上突出,以及
在二次吹塑成形工序中,将前述附接棒部配置为接近前述中间成形体的状态,在前述附接棒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成形出山形突起,前述山形突起朝前述把持部侧突出且锁住前述附接棒部和前述连结部,前述山形突起由前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构成,并且,还成形出安装部,前述安装部进入比前述锁定部更靠前述连结部侧的位置且锁住前述锁定部,前述安装部由前述容器主体的一部分构成。
6.一种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次吹塑成形机构,前述一次吹塑成形机构用于对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制成的预制件进行吹塑成形以成形出中间成形体,以及
二次吹塑成形机构,前述二次吹塑成形机构用于通过下述方式将把手组装至由在吹塑模具内膨胀的前述中间成形体构成的容器主体:将前述中间成形体配置在前述吹塑模具内,且在使前述把手接近前述中间成形体的状态下对前述中间成形体吹塑成形,前述吹塑模具借助其内表面保持前述把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二次吹塑成形机构的前述吹塑模具包括把手保持部,前述把手保持部将前述把手保持在下述状态:将前述把手的一部分推压至前述中间成形体上以与前述中间成形体接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一次吹塑成形机构能够成形具有凹部的前述中间成形体,以及
前述吹塑模具包括把手保持部,前述把手保持部能够在下述状态下将前述把手保持在前述凹部内:前述把手不与前述中间成形体接触。
9.一种带把手容器,其特征在于,借助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形成。
CN201480046167.XA 2013-08-21 2014-08-14 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及带把手容器 Active CN105451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1015 2013-08-21
JP2013-171015 2013-08-21
PCT/JP2014/071448 WO2015025797A1 (ja) 2013-08-21 2014-08-14 把手付き容器の製造方法、把手付き容器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把手付き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51965A true CN105451965A (zh) 2016-03-30
CN105451965B CN105451965B (zh) 2018-04-24

Family

ID=52483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6167.XA Active CN105451965B (zh) 2013-08-21 2014-08-14 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及带把手容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3435B2 (zh)
JP (1) JP6397413B2 (zh)
CN (1) CN105451965B (zh)
MX (1) MX2016002253A (zh)
TW (1) TWI535630B (zh)
WO (1) WO201502579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1585A (zh) * 2017-05-10 2019-12-27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带有把手的容器
CN112384355A (zh) * 2018-05-02 2021-02-19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吹塑成型设备
CN114013013A (zh) * 2021-11-05 2022-02-08 安徽省力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液塑料瓶生产用可快速定型吹塑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1361B (zh) * 2015-05-08 2020-06-16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把手以及带有把手的容器
ITUB20153835A1 (it) * 2015-09-23 2017-03-23 Lanfranchi Srl Apparecchiatura e metod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un contenitore di grandi dimensioni
TWI833707B (zh) * 2017-09-21 2024-03-01 澳大利亞商英特葛雷特塑膠公司 連續旋轉、非對稱預形成物進給之吹模成型機器及相關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4897A (ja) * 1991-12-06 1993-06-22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把手付き壜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する把手
JPH08300452A (ja) * 1995-05-02 1996-11-19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把手付ポリエステルボトルの製造方法
JP2000335584A (ja) * 1999-05-24 2000-12-05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合成樹脂製中空容器の把手体とそれを用いた把手付きの合成樹脂製中空容器
CN1636702A (zh) * 2003-08-26 2005-07-13 株式会社沃野 具有一体型把手的培特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70601A (zh) * 2009-08-11 2012-05-23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大型可回收容器、其成形方法以及成形装置、以及加热区域分开的吹塑模具
CN102656001A (zh) * 2009-12-25 2012-09-05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大型容器用预塑形坯以及大型容器以及大型容器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0483B2 (ja) 1990-06-19 1999-10-06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把手付きボトルの製造方法
JPH0749216B2 (ja) * 1990-10-31 1995-05-31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把手付き合成樹脂製容器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3378916B2 (ja) * 1993-05-17 2003-02-17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把手付き合成樹脂製壜体とその成形方法
US5535901A (en) 1993-05-17 1996-07-16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Synthetic resin bottle with handle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JPH07276478A (ja) * 1994-04-08 1995-10-24 Toppan Printing Co Ltd 把手付二軸延伸ブロー成形ボトル
JP3605165B2 (ja) * 1994-12-29 2004-12-22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容器用把手の構造および把手付き合成樹脂製容器の製造方法
JPH0834443A (ja) * 1995-02-13 1996-02-06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取手付プラスチックブローボトル
JP3936103B2 (ja) 1999-07-30 2007-06-27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把手付き合成樹脂製容器
JP3893067B2 (ja) * 2002-02-19 2007-03-14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プリフォームの温調方法
JP4887665B2 (ja) 2005-05-30 2012-02-29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把手付耐熱容器
JP4804264B2 (ja) 2006-08-11 2011-11-02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把手付き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
CN101743170B (zh) 2007-06-01 2011-09-28 间片富士化成株式会社 饮用水瓶的带状把手部件
JP5082900B2 (ja) * 2008-02-07 2012-11-28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把手片が連結された合成樹脂製容器を製造する方法
JP5282294B2 (ja) 2008-03-06 2013-09-04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樹脂製把手付容器
JP5191770B2 (ja) * 2008-03-27 2013-05-0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合成樹脂製ブロー容器
IT1403125B1 (it) 2010-10-21 2013-10-04 Siapi Srl Maniglia perfezionata e contenitore soffiato comprendente almeno una tale maniglia pre-inserita in esso
JP5077463B2 (ja) * 2011-06-22 2012-11-21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把手付耐熱容器の製造方法
JP4949532B2 (ja) * 2011-07-15 2012-06-13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把手付きボトル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4897A (ja) * 1991-12-06 1993-06-22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把手付き壜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する把手
JPH08300452A (ja) * 1995-05-02 1996-11-19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把手付ポリエステルボトルの製造方法
JP2000335584A (ja) * 1999-05-24 2000-12-05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合成樹脂製中空容器の把手体とそれを用いた把手付きの合成樹脂製中空容器
CN1636702A (zh) * 2003-08-26 2005-07-13 株式会社沃野 具有一体型把手的培特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70601A (zh) * 2009-08-11 2012-05-23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大型可回收容器、其成形方法以及成形装置、以及加热区域分开的吹塑模具
CN102656001A (zh) * 2009-12-25 2012-09-05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大型容器用预塑形坯以及大型容器以及大型容器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祝平: "《塑料挤出成型工艺与制品缺陷处理》", 31 May 2005 *
郁文娟: "《硬质塑料包装容器的生产与设计》", 31 March 2009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21585A (zh) * 2017-05-10 2019-12-27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带有把手的容器
US11718448B2 (en) 2017-05-10 2023-08-08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Handle-equipped container
CN112384355A (zh) * 2018-05-02 2021-02-19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吹塑成型设备
CN112384355B (zh) * 2018-05-02 2022-12-30 日精Asb机械株式会社 吹塑成型设备
CN114013013A (zh) * 2021-11-05 2022-02-08 安徽省力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液塑料瓶生产用可快速定型吹塑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07243A1 (en) 2016-07-21
CN105451965B (zh) 2018-04-24
US10183435B2 (en) 2019-01-22
TW201529426A (zh) 2015-08-01
JPWO2015025797A1 (ja) 2017-03-02
TWI535630B (zh) 2016-06-01
JP6397413B2 (ja) 2018-09-26
MX2016002253A (es) 2016-06-06
WO2015025797A1 (ja) 2015-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51965B (zh) 制造带把手容器的方法、制造带把手容器的装置及带把手容器
US9073667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container from a preform having a coiled handle attached at two attachment points
CN101115607A (zh) 用于吹塑包括柄部的容器的方法
CN103459119B (zh) 用于预成形件的模具叠层
US20070272652A1 (en) Integral Handle Pet Container System
CN113661043A (zh) 冷却用模具、树脂成型品的制造装置及制造方法
EP3357669B1 (en)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multiple-chamber container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8790599A (zh) 具有集成构成的把手区域的拉伸吹塑而成的塑料容器和用于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6457649B (zh) 带把手的容器的成形用金属模单元及制造装置
EP2633977B1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hollow container
JPH0780921A (ja) 把手付二軸延伸ブロー成形ボト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把手
JP7254781B2 (ja) ブロー成形装置
CN216832152U (zh) 用于对预成型坯进行充气的拉伸杆以及装置
JPH0577312A (ja) 取手つき延伸ブロ−ボトルとその製法
TW201010850A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low molding products with handle and blow molding molds thereof
JP3836624B2 (ja) 把手
WO2001012515A1 (en) P.e.t. bottle with side handl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1057241A (ja) 2パーツ型注出口付き延伸ブロー成形容器
WO2002066232A1 (en) Blowing means are also used for transporting preforms and locking mould par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