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49464B - 具有接地网格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接地网格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49464B CN105449464B CN201510924835.0A CN201510924835A CN105449464B CN 105449464 B CN105449464 B CN 105449464B CN 201510924835 A CN201510924835 A CN 201510924835A CN 105449464 B CN105449464 B CN 1054494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nd
- connector
- grid
- contacts
- sh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7—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contact of the connect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6—Connections with the terrestrial mass, e.g. earth plate, earth pin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340)包括连接器壳体(342),该连接器壳体(342)具有沿着配合轴线(391)面向的前侧(344)和开口到该前侧(344)的触头通道(346、348)。该触头通道配置为在配合操作过程中接收系统连接器(402)的相应接地屏蔽件(410)。信号触头(356A、356B)联接到该连接器壳体并配置为接合该系统连接器的相应触头(432)。该连接器壳体保持包括支撑框架(304)和通过该支撑框架互连的网格弹性件(306、308)的接地网格(302)。该支撑框架横向于该配合轴线延伸。该网格弹性件被布置为当该接地屏蔽件插入到该连接器壳体的相应触头通道(346、348)内时接合该系统连接器的接地屏蔽件(41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信号触头和将信号触头彼此电屏蔽的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今存在的通信系统采用电连接器来高速传输大量的数据。例如,在背板通信系统中,背板电路板互连多个子卡组件。背板电路板包括一列与子卡组件的相应插座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安装到相应子卡组件的子卡上。插头和插座连接器包括互补的电触头阵列。在一些系统中,插头连接器包括信号触头和布置在比如信号触头对之间的接地屏蔽件。插座连接器包括信号触头和相应的接地触头。在配合操作过程期间,插头和插座连接器的信号触头彼此接合,以在该插头和插座连接器之间形成信号路径。插座连接器的接地触头接合插头连接器的接地屏蔽件。
存在的普遍需求是提高信号触头的密度以及提高信号通过通信系统传输的速度。因此,保持信号质量的基线水平更加具有挑战性。例如,在一些情况下,流过插头连接器的每个接地屏蔽件的电能会被反射并在各自的接地屏蔽件内谐振。电能会从一个接地屏蔽件辐射并与邻近的接地屏蔽件耦合,从而引起电噪声。取决于串扰噪声的频率,串扰噪声会降低信号质量。
因此,需要一种降低由分开的接地屏蔽件引起的电噪声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沿着配合轴线面向的前侧和开口到该前侧的触头通道。该触头通道配置为在配合操作过程中接收系统连接器的相应接地屏蔽件。信号触头联接到该连接器壳体并配置为接合该系统连接器的相应触头。该连接器壳体保持包括支撑框架和通过该支撑框架互连的网格弹性件的接地网格。该支撑框架横向于该配合轴线延伸。该网格弹性件被布置成当该接地屏蔽件插入到该连接器壳体的相应触头通道时接合该系统连接器的接地屏蔽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通信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包括插头连接器的电路板组件的透视图,插头连接器可用于图1的通信系统;
图3是可用于图1的通信系统的插座连接器的一部分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4是用于图3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触头模块的分解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可用于通信系统的插座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接地网格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包括图5的接地网格的一个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放大平面视图;
图7是图6的插座连接器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其示出了位于该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内的接地网格的一部分;
图8是图6的插座连接器的另一个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9是接地网格的网格弹性件和位于该连接器壳体的触头通道内的插座连接器的接地触头的侧部横截面视图;
图10是与一插头连接器的相应触头接合的插座连接器的触头子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11是当该插座连接器和该插头连接器配合时,该通信系统的侧部横截面视图;
图1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壳体的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一实施例形成的通信系统100的透视图。为参考起见,通信系统100相对于互相垂直的轴线191、192、193定向,这些轴线包括配合轴线191、第一横向轴线192和第二横向轴线193。通信系统100包括电路板组件102、配置为联接到电路板组件102一侧的第一连接器系统(或组件)104、和配置为联接到电路板组件102相对侧的第二连接器系统(或组件)106。电路板组件102用于电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系统104、106。可选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系统104、106可以是子卡组件,比如线卡组件或开关卡组件。尽管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配置为互连两个连接器系统,然而,其他的通信系统可互连两个以上的连接器系统。并且,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器系统104、106位于电路板组件102的相对侧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器系统104、106可位于同一侧上。
电路板组件102包括具有第一板侧112和第二板侧114的电路板11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10可以是背板电路板、中板电路板、或母板。电路板组件102包括安装到电路板110的第一板侧112并从其延伸的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电路板组件102也可包括安装到电路板110的第二板侧114并从其延伸的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6、118分别包括连接器壳体117、119。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6、118分别包括触头阵列123、125,其中每一个包括电触头120、122。电触头120、122包括信号触头120和接地屏蔽件(或触头)122。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触头阵列123、125是沿着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192、193延伸的二维阵列。触头阵列123、125形成多列(或行)。
电路板组件102包括穿过其的多个信号路径(未示出),所述多个信号路径由延伸穿过电路板110的导电通孔170(图2中示出)和信号触头120限定。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6、118的信号触头120彼此电联接。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6、118的信号触头120可被接收在相同的导电通孔170中,以限定直接穿过电路板110的信号路径。可替换地,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的信号触头120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信号触头120可插入到通过电路板110的迹线(未示出)彼此联接的不同导电通孔170中。
接地屏蔽件122在相应信号触头120周围提供电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触头120被布置为信号对121并配置为传输差分信号。每个接地屏蔽件122可外周地包围相应的信号对121。如图所示,接地屏蔽件122是C形或U型,并沿着三个侧面覆盖相应的信号对121。接地屏蔽件122可电联接到电路板110的一个或多个接地平面127。接地平面127可以是将接地屏蔽件122彼此共电位(或联接)的导电层。
连接器壳体117、119联接到信号触头120和接地屏蔽件122并将它们相对于彼此保持在指定位置。连接器壳体117、119可由介电材料制成,如塑料材料。每个连接器壳体117、119包括配置为安装到电路板110的安装壁126和从安装壁126延伸的罩壁128。
第一连接器系统104包括第一电路板130和安装到第一电路板130的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第一插座连接器132配置为在配合操作过程中联接到电路板组件102的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第一插座连接器132具有配置为与第一插头连接器116配合的前侧134。第一插座连接器132具有配置为与第一电路板130配合的板界面13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界面136垂直于前侧134定向。当第一插座连接器132联接到第一插头连接器116时,第一电路板130垂直于电路板110定向。
第一插座连接器132包括连接器壳体或罩138。连接器壳体138配置为保持并排的多个触头模块140。如图所示,触头模块140大体彼此平行地被保持为堆叠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头模块140保持多个信号导体(未示出),所述多个信号导体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30的。当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和第一插座连接器132配合时,该信号导体配置为接合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的信号触头120。
第二连接器系统106包括第二电路板150和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50的第二插座连接器152。第二插座连接器152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联接到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具有配置为与第二插头连接器118配合的前侧154。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具有配置为与第二电路板150配合的板界面15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板界面156垂直于前侧154定向。当第二插座连接器152联接到第二插头连接器118时,第二电路板150垂直于电路板110定向。
与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相似,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包括用于保持多个触头模块160的连接器壳体或罩158。触头模块160大体彼此平行地保持为堆叠配置。触头模块160保持多个信号导体162(图3和4所示),所述多个信号导体162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50。信号导体162配置为接合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信号触头120。触头模块160的信号导体162可与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的信号导体(未示出)相似或相同。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30大致水平地定向。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的触头模块140大致垂直地定向。第二电路板150大致垂直地定向。第二插座连接器152的触头模块160大致水平地定向。在这样的配置中,第一连接器系统104和第二连接器系统106可以相对于彼此具有正交的定向。
第一和第二插座连接器132、152可分别包括接地网格135、155,所述接地网格135、155分别由连接器壳体138、158保持。接地网格135、155在图1中由虚线表示,这是因为接地网格135、155位于相应的连接器壳体138、158内。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接地网格135、155可直接地沿着相应的前侧134、154布置。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接地网格135、155可直接地沿着相应的连接器壳体138、158的内部加载侧(未示出)布置,该内部加载侧与相应的触头模块140、160交界。
接地网格135、155可以与接地网格302(图5中示出)相似或相同。在特定实施例中,接地网格135、155可包在相应的连接器壳体138、158的介电材料内并且/或者由空气介质包围,从而使得接地网格135、155与相应插座连接器132、152的其他导电元件电隔离。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地网格135、155可分别电联接到第一和第二插座连接器132、152的屏蔽组件,比如屏蔽组件220(图4中示出)。接地网格135、155配置为与相应插头连接器116、118的接地屏蔽件122接合。更具体的,第一插头连接器116的分开的接地屏蔽件122可通过第一插座连接器132的接地网格135共电位,以及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分开的接地屏蔽件122可通过第二插座连接器152的接地网格155共电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由接地屏蔽件122产生的电噪声可通过接地网格135、155减小。
图2是电路板组件102的部分分解视图,其中示出了布置用于安装到电路板110的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6、118。尽管下面的描述是针对第二插头连接器118的,该描述也适用于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如图所示,连接器壳体119包括远离电路板110的第二板侧114开口的接收空间164。接收空间164配置为在配合操作期间接收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图1)。插头阵列125也被示出,并且其包括信号触头120和接地屏蔽件122。信号触头120被布置为多个信号对121。接地屏蔽件122形成触头阵列125的二维屏蔽件阵列165(或子阵列)。二维屏蔽件阵列165的接地屏蔽件122可以通过接地网格155(图1)共电位。
导电通孔170延伸到电路板110内。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导电通孔170完全地延伸穿过第一和第二板侧112、114之间的电路板110。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通孔170仅部分地延伸穿过电路板110。导电通孔170配置为接收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16、118的信号触头120。例如,信号触头120包括配置为加载到相应导电通孔170内的顺应针172。顺应针172机械地接合以及电联接到导电通孔170。类似地,至少一些导电通孔170配置为接收接地屏蔽件122的顺应针174。顺应针174机械且电联接到导电通孔170。接收顺应针174的导电通孔170可电联接到接地平面127。
接地屏蔽件122是C形的并在信号对121的三个侧上提供屏蔽。接地屏蔽件122具有多个屏蔽壁,如三个屏蔽壁176、178、180。屏蔽壁176、178、180可一体地形成或可替代地是单独的片。顺应针174从屏蔽壁176、178、180中的每个延伸以将屏蔽壁176、178、180电连接到电路板110。屏蔽壁178限定接地屏蔽件122的中间壁或顶壁。屏蔽壁176、180限定从屏蔽壁178延伸的侧壁。屏蔽壁176、180可以大致垂直于屏蔽壁178。接地网格155(图1)可以接合屏蔽壁176、178、180中的一个或多个。然而,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122的其他配置和形状也是可以的。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或更少的壁。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壁可以是弯曲的或成角度的,而不是平面的。
图3是第二插座连接器152的一部分的前部透视图,其中示出了准备加载到连接器壳体158内的一个触头模块160。连接器壳体158包括开口到连接器壳体158的前侧154的多个触头通道202、204。触头通道202、204在下面被称作为信号通道202和接地通道204。信号和接地通道202、204形成二维通道阵列211。
当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完全组装好时,触头模块160的接地触头206和信号导体162联接到连接器壳体158。该联接可以是直接的,从而使得连接器壳体158直接地接合接地触头206和/或信号导体162。可替换地,连接器壳体158可间接联接到接地触头206和/或信号导体162。例如,接地触头206和/或信号导体162可由触头模块160保持,该触头模块160被固定到连接器壳体158。
触头模块160联接到连接器壳体158,从而使得信号导体162被接收在相应的信号通道202中。可选地,单个信号导体162被接收在每个信号通道202中。信号通道202也被配置为在其内接收第二插头连接器118(图1)的相应的信号触头120(图1)。接地通道204配置为在其内接收相应的接地屏蔽件122(图1)。当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完全组装好时,接地通道204可提供到触头模块160的接地触头206的路径,从而使得接地屏蔽件122可接合连接器壳体158内的接地触头206。接地触头206可与接地屏蔽件122接合,以将插座和插头组件152、118共电位。
连接器壳体158由介电材料制成,如塑料材料,并可以在信号通道202和接地通道204之间提供隔离。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接地通道204是C形,以接收C形的接地屏蔽件122(图1)。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其他形状也是可以的。接地通道204可以在前侧154处倒角,以引导接地屏蔽件122在配合期间进入接地通道204内。信号通道202在前侧154处倒角,以引导信号触头120在配合期间进入信号通道202内。
图4是触头模块160的分解视图。触头模块160包括框架组件210,该框架组件包括信号导体162。信号导体162被成对布置以传输差分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框架组件210包括围绕信号导体162的介电框架212。信号导体162包括从介电框架212的前边缘216突出的信号触头215和从安装边缘219突出的安装尾部217。信号导体162在信号触头215和安装尾部217之间延伸。可选地,介电框架212可包覆成型在信号导体162上。信号导体162可形成引线框的一部分,引线框被包覆成型以包围信号导体162的部分。
触头模块160包括为信号导体162提供屏蔽的屏蔽组件2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屏蔽组件220设置在信号导体162的对之间,以在每对信号导体162之间提供屏蔽。屏蔽组件220包括侧壳体222和一个或多个联接到侧壳体222的接地夹片224、225。侧壳体222具有大致为平面并沿着介电框架212的第一侧236延伸的主体226。侧壳体222包括从主体226延伸(如向下)的接地突出部238。接地突出部238配置为被接收在介电框架212的相应沟槽250内,从而使得接地突出部238位于信号导体162的相邻对之间。接地突出部238和侧壳体222一起限定在三个侧上包围每对信号导体162的C形屏蔽结构。
接地夹片224、225安装到侧壳体222的前部。接地夹片224、225彼此类似,且下面仅详细地描述接地夹片224。接地夹片224包括基部240和从基部240的前边缘244延伸的接地触头206。接地触头206配置为延伸到接地通道204(图3)内。接地触头206配置为当触头模块160被加载到连接器壳体158(图1)内时以及当第二插座连接器152联接到第二插头连接器118(图1)时接合并电连接到接地屏蔽件122(图1)。接地触头206可以是可弯曲的。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接地夹片224包括中间接地触头206A和一对侧接地触头206B、206C。中间接地触头206A配置为定位在成对的信号导体162之上。侧接地触头206B、206C配置为定位在由同一介电框架212保持的成对的信号导体162之间。侧接地触头206B、206C提供沿着信号导体162的信号触头215的侧的屏蔽。接地触头206A、206B、206C在每对信号导体162的三侧上提供屏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夹片224、225安装到侧壳体222,并使得接地夹片225堆叠在接地夹片224上。接地夹片225的接地触头206从接地夹片204的接地触头206横向偏移,从而使得在接地夹片224、225堆叠时,两个接地夹片的接地触头206交错排列。每个接地夹片224、225的接地触头206提供围绕连续、交替的成对的信号导体162的屏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夹片224、225是冲压并成型的。
屏蔽组件220可包括从侧壳体222的底部248延伸的接地针246。接地针246可以是顺应针。接地针246配置为被接收于第二电路板150中的相应导电通孔内。可选地,接地针246可以与侧壳体222一体形成。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单独的夹片或条可以联接到包括接地针246的侧壳体222的底部248。
图5是根据一实施例的接地网格302的透视图。接地网格302相对于互相垂直的轴线391、392、393定向,所述互相垂直的轴线391、392、393包括配合轴线391、第一横向轴线392和第二横向轴线393。接地网格302可以与接地网格135、155(图1)相似或相同。与接地网格135、155类似,接地网格302可配置为将电连接器的分开的接地结构或屏蔽件共电位。接地网格302包括支撑框架304和通过支撑框架304互连的网格弹性件306、308。网格弹性件306、308包括侧网格弹性件306和壁网格弹性件308。支撑框架304包括具有相应侧网格弹性件306的第一连杆310和具有相应壁网格弹性件308的第二连杆312。第一和第二连杆310、312在相应的交叉点314处彼此联接。如图所示,第一连杆310平行于第一横向轴线392延伸,且第二连杆312平行于第二横向轴线393延伸。
第一和第二连杆310、312形成栅格或网状样式,其包括穿过其间的多个开口316。每个开口316被定尺寸和成形为允许接地屏蔽件410(图10所示)穿过其被接收。接地屏蔽件410可与接地屏蔽件122(图1)相似或相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接地屏蔽件410沿着配合轴线391延伸穿过相应的开口316时,每个接地屏蔽件410接合两个侧网格弹性件306和一个壁网格弹性件308。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可以有不同数量的网格弹性件,从而使得接地屏蔽件410接合少于三个网格弹性件或多于三个网格弹性件。
接地网格302由导电材料(比如片状金属)冲压并成型。可替换地,接地网格302可以包括镀覆有导电材料的介电框架(如塑料主体)。例如,接地网格302可以采用导电材料3D打印或采用随后镀覆导电材料的介电框架3D打印。支撑框架304实质上是平面的并平行于由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392、393限定的平面延伸。支撑框架304横向于配合轴线391延伸或与配合轴线391正交地延伸。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支撑框架304不是平面的。例如,第一和第二连杆310、312可以包括平行于配合轴线391延伸的部段。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连杆310、312还可以具有弯曲的轮廓。
在示出实施例中,侧网格弹性件306和壁网格弹性件308在大体平行于配合轴线391的配合方向315上远离支撑框架304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多个侧网格弹性件306和/或一个或多个壁网格弹性件308可以沿着配合轴线391在相反的方向延伸。每个壁网格弹性件308大约位于相应连杆310的中点。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壁网格弹性件308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侧网格弹性件306也可以具有与图5中示出的这些位置不同的位置。
图5还包括一对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的放大视图和一个壁网格弹性件308的放大视图。壁网格弹性件308从相应的第二连杆312的边缘320延伸。边缘320可以成型为形成弹性件凹槽322。壁网格弹性件308包括具有曲线轮廓的延伸主体309,该轮廓初始地远离边缘320延伸,并且然后大体沿着配合轴线391延伸。壁网格弹性件308包括配置为变形区域324,其直接接合相应的接地屏蔽件410(图10)。壁网格弹性件308的变形区域324和曲线延伸主体309可配置为减小配合过程中接地屏蔽件410妨碍(stubbing)或阻碍壁网格弹性件308的可能性。变形区域324配置为位于接地屏蔽件410的路径内,从而使得接地屏蔽件410接合壁网格弹性件308。
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可以具有与壁网格弹性件308相似的配置。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包括从共同的第一连杆310沿相反的方向突出的各延伸主体307。共同的第一连杆310包括相对的边缘326、328。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各自远离边缘326、328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配置为接合被共同的第一连杆310分隔的不同接地屏蔽件410。
各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的延伸主体307可以与壁网格弹性件308的延伸主体309具有相似的曲线轮廓并具有相应的变形区域330。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的变形区域330大体上面向相反的方向。与变形区域324类似,变形区域330配置为位于相应的接地屏蔽件410的路径内,从而使得接地屏蔽件410接合各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尽管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在图5中被示出为大体彼此相对,但是,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可以沿着共同的第一连杆310具有不同的位置。
图6是根据一实施例形成的包括接地网格302的插座连接器340的放大端部视图。插座连接器340可以与第一插座连接器132(图1)或第二插座连接器152(图1)相似或相同。插座连接器340配置为与系统连接器402(图11所示)配合,该系统连接器可以与第一插头连接器116(图1)或第二插头连接器118(图1)相似或相同。
插座连接器340包括具有前侧344的连接器壳体342,连接器壳体342包括开口到前侧344的触头通道346、348。前侧344基本上平行于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392、393并垂直于配合轴线391延伸。触头通道346、348在下面称作为接地通道346和信号通道348。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可以包括信号和接地通道的不同结合或组合。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单个接地通道346部分地包围一对信号通道348以形成通道组350。通道组350的信号通道348被限定在连接器壳体342的共同的介电块362内。通道组350的接地通道346被限定在介电块362和壳体壁366、374之间。壳体壁366沿着第一横向轴线392延伸,且壳体壁374沿着第二横向轴线393延伸。接地通道346和信号通道348(或通道组350)形成二维通道阵列351。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每个通道组350可以包括多于一个接地通道和/或仅一个信号通道。
还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可以包括具有与图6中示出的这些形状不同的形状的信号和接地通道。例如,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接地通道346是C形或U型的并部分地包围该对信号通道348。在可替换实施例中,接地通道346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不同的通道可以不完全分隔开。例如,尽管接地通道346在图6中显示的是分隔开的,但是,相邻的接地通道346可以延伸到共同的触头腔364(图7所示)内。
插座连接器340包括触头子组件352。触头子组件35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接地触头354A、354B、354C以及信号触头356A、356B。接地触头354A可以称作中央接地触头,且接地触头354B、354C可以称作侧接地触头。接地触头354A-354C定位在相同的接地通道346内,但是,信号触头356A、356B定位在不同的信号通道348内。接地触头354A-354C可以与图4中示出的接地触头206A-206C类似。信号触头356A、356B可以与图4中示出的信号触头215类似。如图6所示,信号触头356A、356B形成信号对358,且信号触头356A、356B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对横梁360,其例如由同一片金属片冲压形成。接地触头354A-354C被定位以包围相应的信号对358。
信号通道348中的每一个成形为接收系统连接器402(图11所示)的相应信号触头432(图10所示)。信号通道348分别与信号触头356A、356B对准,从而使得系统连接器402的相应信号触头432在配合操作期间接合信号触头356A、356B。
接地通道346被成形为接收系统连接器402(图11)的相应接地屏蔽件410(图10所示)。接地通道346与接地触头354A-354C、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以及壁网格弹性件308对准。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联接到不同的各第一连杆310(图5)。当接地屏蔽件410插入到接地通道346中时,接地屏蔽件410接合壁网格弹性件308、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和接地触头354A-354C中的每一个。接地触头354A-354C将接地屏蔽件410电联接到插座连接器340的屏蔽组件(未示出)。该屏蔽组件可与屏蔽组件220(图4)类似。另一方面,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和壁网格弹性件308通过接地网格302将系统连接器402的接地屏蔽件410彼此电联接。
图7和8是插座连接器340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其中更加详细地示出了连接器壳体342内的接地网格302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连接器壳体342包括由一个壳体壁366分隔开的介电块362A、362B。连接器壳体342可限定包括多个接地通道346A、346B的内部触头腔364。接地通道346A被部分地限定在介电块362A和壳体壁366之间。接地通道346B被部分地限定在介电块362B和壳体壁366之间。接地网格302与壳体壁366的后侧368接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342随接地网格302包覆成型,从而使得接地网格302被包围在连接器壳体342之内。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接地网格302靠近前侧344,但是,在可替换实施例中,其可位于其他深度处。
如图7和8所示,当接地屏蔽件410被插入穿过接地通道346A、346B时,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成一定的角度,以接合接地屏蔽件410(图10)。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可成一定的角度,以远离前侧344延伸。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的变形区域330可以与介电块362A、362B接合或设置成与介电块362A、362B直接相邻。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接地屏蔽件410可以在配合操作期间接合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
还如图8所示,插座连接器340包括相邻的触头模块370、37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触头模块370、372包括一对信号触头356A、356B和多个接地触头354A(图6)、354B、354C。然而,图8中仅显示了触头模块370、372的一些部分。因此,其中仅显示了触头模块370的信号触头356B和接地触头354C,以及仅显示了触头模块372的信号触头356A和接地触头354B。
触头模块370的接地触头354C和触头模块372的接地触头354B延伸到介电块362A、362B之间的触头腔364的腔部分376之内。触头模块370的接地触头354C和触头模块372的接地触头354B分别与接地通道346A、346B对准。接地触头354B和354C可分别电联接到触头模块372、370的屏蔽组件(未示出)。这样的屏蔽组件可与屏蔽组件220(图4)类似。
当分隔的接地屏蔽件410(图10)被插入到相应的接地通道346A、346B内时,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接合各接地屏蔽件410并通过各接地屏蔽件410朝向彼此弯曲。接地屏蔽件410可然后接合并弯曲接地触头354C、354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接地触头354C、354B基本上朝向彼此弯曲。
图9是连接器壳体342的侧部横截面视图,其中示出了被限定在一个介电块362和壳体壁374之间的示例性接地通道346。如图所示,接地网格302的壁网格弹性件308和接地触头354A可以延伸到接地通道346内并在其中彼此接合。壁网格弹性件308远离前侧344成一定的角度,并0配置为接合接地屏蔽件410(图10)的外表面428(图10所示)。接地触头354A包括配置为接合接地屏蔽件410的内表面426(图10所示)的远端部分378。远端部分378具有曲线轮廓,从而使得当接地屏蔽件410插入到接地通道346内时,接地屏蔽件410不阻碍或妨碍接地触头354A。当接地屏蔽件410插入到接地通道346内时,接地屏蔽件410接合每个接地触头354A和壁网格弹性件308。接地触头354A和壁网格弹性件308彼此远离地弯曲,并且接地屏蔽件410在它们之间滑动。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介电块362和壳体壁374成形为包括各凹槽363、375,凹槽363、375允许接地触头354A和壁网格弹性件308分别在其内移动。
图10是横向于配合轴线391(图6)得到的连接器壳体342的横截面视图,其中具有在插座连接器340(图6)和系统连接器402(图11)已经配合之后被插入接地通道346内的接地屏蔽件410。如图所示,系统连接器402的信号触头432插入到信号通道348内。接地屏蔽件410包括内表面426和外表面428并限定屏蔽壁421、422、423。当插座和插头连接器340、402完全匹配时,接地屏蔽件410接合每个接地触头354A-354C并接合每个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以及壁网格弹性件308。更具体地,接地触头354A沿着内表面426接合屏蔽壁422,并且壁网格弹性件308沿着外表面428接合屏蔽壁422。屏蔽壁421沿着外表面428接合侧网格弹性件306B和接地触头354B,并且屏蔽壁423沿着外表面428接合侧网格弹性件306A和接地触头354C。相应地,每个屏蔽壁421-423接合接地网格302的网格弹性件306A、306B、308中的一个和接地触头354A-354C中的一个。
图11是当完全配合时包括系统连接器402和插座连接器340的通信系统400的部分的侧横截面视图。通信系统400还包括电路板406,电路板406具有安装到其上的系统连接器402。如图11所示,连接器壳体342包括与触头模块372交界的加载侧382。前侧344和加载侧382沿着配合轴线391面向相反的方向。接地网格302位于前侧和加载侧344、382之间的连接器壳体342内。在配合操作期间,接地屏蔽件410在配合方向315上插入穿过连接器壳体342的相应接地通道346。
系统连接器402包括连接器壳体404,连接器壳体404具有与电路板406交界的安装壁405的。连接器壳体404可以与连接器壳体117、119(图1)相似或相同,并且电路板406可与电路板110(图1)相似或相同。电路板406包括多个电镀的透孔(或通孔)409和电联接到电镀的透孔409的接地平面408。
系统连接器402还包括接地屏蔽件410的二维屏蔽件阵列380。与触头阵列125(图1)类似,屏蔽件阵列380可以沿着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392、393延伸。每个接地屏蔽件410包括屏蔽主体412,该屏蔽主体412沿着配合轴线391在相应接地屏蔽件410的头边缘414和尾边缘416之间纵长延伸。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尾边缘416位于连接器壳体404的安装壁405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尾边缘416可以直接与电路板406交界。
屏蔽主体412包括屏蔽壁421(图10)、422、423。每个接地屏蔽件410还包括联接到屏蔽主体412的至少一个屏蔽尾部418。屏蔽尾部418从相应屏蔽主体412的尾边缘4126突出并包括顺应针419。如图所示,屏蔽尾部418插入到电路板406的透孔409内,并且顺应针419机械地和电气地接合电路板4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顺应针419是针眼型(EON)插针,其在顺应针419插入到电路板406的透孔409之内时被电路板406的透孔409压缩。因此,接地屏蔽件410电联接到电路板406的接地平面408。
每个屏蔽主体412具有主体长度430,该主体长度430沿着配合轴线391在相应屏蔽主体412的尾边缘416和头边缘414之间测得。屏蔽尾部418具有横向于配合轴线391得到的横截面区域,其与屏蔽主体412的横截面区域不同。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横截面区域的改变可以在接地屏蔽件410内形成反射或阻塞(choke)区域434。
在通信系统400的操作过程中,电能可以在靠近反射区域434的屏蔽主体412内被反射。更具体地,随着接地屏蔽件410在尾边缘416和屏蔽尾部418之间转变,横截面区域的减小会引起电能在屏蔽主体412内反射。没有接地网格302的话,电能将在部分地基于主体长度430的一频率和幅值上谐振。在某些环境下,这样的电谐振会不利地影响通过信号触头432(图10)传播的信号的信号完整性。然而,当接地网格302将接地屏蔽件410共电位时,电能谐振的频率会被改变且幅值会减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对信号的不利影响会减小,以及相应地,信号完整性可得到改善。
电气性能可部分地基于接地网格302接合接地屏蔽件410所处的纵向位置。例如,壁网格弹性件308在接触点X1处接合接地屏蔽件410。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图5)可以在相应的接触点X2(由虚线表示)处分别接合相应接地屏蔽件410的屏蔽壁423、421。如图所示,接触点X1、X2实质上是共面的。共同地,接地屏蔽件410和接地网格302之间的接触点X1、X2沿二维分布,或者,更具体地,沿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392、393分布。因此,接地屏蔽件410可以沿二维共电位。在可替换实施中,仅一行接地屏蔽件可共电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点X1、X2在主体长度430(由Z1表示)的中间的二分之一(1/2)内。更具体地,如果主体长度430被分成四等份,中间的二分之一Z1代表包括主体长度430的第二和第三个四分之一的主体长度430的部分。换言之,中间的二分之一Z1从主体长度430的第一个四分之一的末端开始,并到主体长度430的第四个四分之一的始端结束。在特定的实施例中,接触点X1、X2在主体长度430(由Z2表示)的中间的三分之一(1/3)内。在更特定的实施例中,接触点X1、X2位于主体长度430的大约中点处。然而,接地网格302可相对于主体长度430在其他纵向位置处接合接地屏蔽件410,比如靠近安装壁405或靠近连接器壳体342的加载侧382。
因此,接地网格302可以将二维屏蔽件阵列380的接地屏蔽件410共电位。接地网格3021可以有效地改变接地屏蔽件410内电能谐振的频率,从而使得由电能产生的电噪声不会显著地降低通信系统400的信号质量。
图12是连接器壳体450的部分分解视图,连接器壳体450可以与电连接器,比如插座连接器340(图6)一起使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450包括盖部分452和底部分454,该盖部分和底部分配置为可移除地彼此联接,同时一接地网格,如接地网格302(图5)位于它们之间。在可替换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450可不具有可分开的壳体部分,并且可替代地,可以由包括这里描述的连接器壳体450的各种特征的单片材料模制形成。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450可以模制在接地网格302周围。
连接器壳体450相对于配合轴线491以及第一和第二横向轴线492、493定向。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盖部分452包括连接器壳体450的前侧456和沿配合轴线491朝向相反方向的后侧458。盖部分452包括触头通道480、482,其可以被称作信号通道480和接地通道482。信号和接地通道480、482在前侧456和后侧458之间延伸。信号和接地通道480、482开口到前侧456并且开口到后侧458。
底部454包括盖侧460和沿配合轴线491朝向相反方向的加载侧462。底部454包括在盖侧和加载侧460、462之间延伸的触头腔464。触头腔464配置为与信号和接地通道480、482对准并接收来自触头模块(未示出)的信号触头(未示出)。例如,触头腔464可配置为接收来自触头模块160(图1)的信号触头215(图4)。
盖部452和底部454可以成形为包括通过摩擦接合(或过盈配合)彼此接合的互补结构,如突起和空腔。例如,底部454包括开口到盖侧460的凹槽476。凹槽476被定尺寸和成形为接收接地网格302的相应元件和/或盖部452的相应元件。与摩擦接合可替换地或者除此之外,粘合剂可以施加到底部454的盖侧460和/或盖部452的后侧458,以将盖部452固定到底部454。当盖部452可操作地联接到底部454时,每个信号和接地通道480、48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触头腔464对准。
还如图12所示,底部454可包括远离加载侧462在向后的方向上延伸的罩壁477、478。罩壁477、478可以彼此相对,以在其间限定模块接收空间479。模块接收空间479配置为在其间接收触头模块(未示出)。底部454还可以包括加载槽494,其定尺寸和成形为接收相应的触头模块160。当触头模块沿着配合轴线491移动时,加载槽494可以引导触头模块,从而使得信号触头(未示出)和接地触头(未示出)被接收在相应的触头腔464内。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340),包括连接器壳体(342),所述连接器壳体具有沿着配合轴线(391)面向的前侧(344)、和开口到所述前侧(344)的触头通道(346、348),所述触头通道配置为在配合操作过程中接收系统连接器(402)的相应接地屏蔽件(410),信号触头(356A、356B)联接到所述连接器壳体并配置为接合所述系统连接器(402)的相应触头(432),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壳体保持接地网格(302),所述接地网格包括支撑框架(304)和通过所述支撑框架互连的网格弹性件(306、308),所述网格弹性件(306、308)包括侧网格弹性件(306)和壁网格弹性件(308),所述支撑框架横向于所述配合轴线延伸,接地通道(346)与接地触头(354A-354C)、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以及壁网格弹性件(308)对准,且当所述接地屏蔽件插入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相应触头通道(346、348)内时,接地屏蔽件(410)接合壁网格弹性件(308)、侧网格弹性件(306A、306B)、和接地触头(354A-354C)中的每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450)具有基本上与所述前侧(456)相对的加载侧(460),所述接地网格(302)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450)内、在所述前侧和加载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壳体(450)包括彼此可分开的盖部(452)和底部(454),所述盖部包括所述前侧(344),其中所述接地网格(302)定位于所述盖部和所述底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通道(346、348)形成二维通道阵列(351),所述接地网格(302)配置为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系统连接器配合时将所述接地屏蔽件(410)的二维屏蔽件阵列(380)电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系统连接器未配合时,所述接地网格(302)与所述电连接器(340)的其它导电元件电隔离。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触头通道(346、348)包括接地通道(346)和信号通道(348),每个接地通道成形为围绕相应的一对信号通道,所述信号触头(356A、356B)定位于相应的信号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地网格(302)由片状金属冲压成形。
8.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网格弹性件(306、308)包括远离所述前侧(344)成角度的细长主体(307、309)。
9.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信号导体(162)和沿着所述信号导体延伸的屏蔽组件(220),所述屏蔽组件包括接地触头(206),所述接地触头中的每个配置为当所述系统连接器和所述电连接器配合时接合所述系统连接器(402)的相应接地屏蔽件(4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4/477,257 US9373917B2 (en) | 2014-09-04 | 2014-09-04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grounding lattice |
US14/477,257 | 2014-09-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49464A CN105449464A (zh) | 2016-03-30 |
CN105449464B true CN105449464B (zh) | 2020-02-14 |
Family
ID=55438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924835.0A Active CN105449464B (zh) | 2014-09-04 | 2015-09-02 | 具有接地网格的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73917B2 (zh) |
CN (1) | CN10544946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40644B2 (en) | 2012-08-22 | 2016-01-19 | Amphenol Corporation |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9685736B2 (en) | 2014-11-12 | 2017-06-20 | Amphenol Corporation | Very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with impedance control in mating region |
TWI648925B (zh) | 2015-12-14 | 2019-01-21 | 莫仕有限公司 | Backplan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ystem |
CN115241696A (zh) | 2016-05-31 | 2022-10-25 | 安费诺有限公司 | 高性能线缆终端装置 |
US9748698B1 (en) * | 2016-06-30 | 2017-08-29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mmoned ground shields |
WO2018075777A1 (en) | 2016-10-19 | 2018-04-26 | Amphenol Corporation | Compliant shield for very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
US9831608B1 (en) * | 2016-10-31 | 2017-11-28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shield that controls impedance at mating interface |
WO2019028377A1 (en) | 2017-08-03 | 2019-02-07 | Amphenol Corporation | CONNECTOR FOR LOW LOSS INTERCONNECTION SYSTEM |
JP6909139B2 (ja) * | 2017-11-30 | 2021-07-2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US10186811B1 (en) * | 2017-12-06 | 2019-01-22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Shielding for connector assembly |
US10665973B2 (en) | 2018-03-22 | 2020-05-26 | Amphenol Corporation |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15632285A (zh) | 2018-04-02 | 2023-01-20 | 安达概念股份有限公司 | 受控阻抗线缆连接器以及与其耦接的装置 |
CN208675677U (zh) * | 2018-07-27 | 2019-03-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屏蔽网及使用该屏蔽网的连接器 |
CN112930629B (zh) * | 2018-09-13 | 2022-12-02 |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具有接地端子区域的插接连接器 |
US10756492B2 (en) | 2018-09-18 | 2020-08-25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Shielding structure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
US10931062B2 (en) | 2018-11-21 | 2021-02-23 | Amphenol Corporation |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
TWM591270U (zh) * | 2018-12-17 | 2020-02-21 | 大陸商歐品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 高速連接器組件、插座連接器及接地板 |
WO2020154507A1 (en) | 2019-01-25 | 2020-07-30 | Fci Usa Llc | I/o connector configured for cable connection to a midboard |
CN117175250A (zh) | 2019-01-25 | 2023-12-05 |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被配置用于线缆连接到中板的i/o连接器 |
CN113728521B (zh) | 2019-02-22 | 2025-03-18 | 安费诺有限公司 | 高性能线缆连接器组件 |
CN210123827U (zh) * | 2019-05-31 | 2020-03-03 | 庆虹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EP4032147A4 (en) | 2019-09-19 | 2024-02-21 | Amphenol Corporation | High spe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midboard cable connector |
CN113131265B (zh) * | 2019-12-31 | 2023-05-19 |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TW202147716A (zh) | 2020-01-27 | 2021-12-16 | 美商Fci美國有限責任公司 | 高速及高密度之直接耦合垂直式連接器 |
WO2021154702A1 (en) | 2020-01-27 | 2021-08-05 | Fci Usa Llc | High speed connector |
CN113258325A (zh) | 2020-01-28 | 2021-08-13 |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 高频中板连接器 |
CN112072403B (zh) * | 2020-08-11 | 2022-09-02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 |
CN114765330A (zh) * | 2021-01-13 | 2022-07-19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和连接器组合 |
CN114765329A (zh) * | 2021-01-13 | 2022-07-19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连接器组合和制造电连接器的方法 |
CN112886300B (zh) * | 2021-03-11 | 2024-09-10 |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高速信号端子、差分信号端子对及高速连接器组合 |
US20220294141A1 (en) * | 2021-03-11 | 2022-09-15 |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 High-speed signal terminal, differential signal terminal pair and high-speed connector assembly |
US20220368084A1 (en) * | 2021-05-12 | 2022-11-17 | Lotes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ing assembly |
CN115411577A (zh) * | 2021-05-27 | 2022-11-29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
CN113937570B (zh) * | 2021-09-08 | 2024-07-0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器的壳体结构 |
USD1002553S1 (en) | 2021-11-03 | 2023-10-24 | Amphenol Corporation | Gasket for connecto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7178A (zh) * | 2010-05-28 | 2012-04-25 | 泰科电子公司 | 连接器系统的接地接口 |
CN102610954A (zh) * | 2011-01-17 | 2012-07-25 | 泰科电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US8419472B1 (en) * | 2012-01-30 | 2013-04-16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Grounding structures for header and receptacle assemblies |
CN103296544A (zh) * | 2012-01-09 | 2013-09-11 | 泰科电子公司 | 用于互连具有不同取向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
WO2014014657A1 (en) * | 2012-07-18 | 2014-01-23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Header connecto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88531B2 (en) | 2011-10-11 | 2014-11-18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
US8465323B2 (en) | 2011-10-11 | 2013-06-18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rface grounding feature |
US8398431B1 (en) * | 2011-10-24 | 2013-03-19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Receptacle assembly |
-
2014
- 2014-09-04 US US14/477,257 patent/US9373917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9-02 CN CN201510924835.0A patent/CN10544946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27178A (zh) * | 2010-05-28 | 2012-04-25 | 泰科电子公司 | 连接器系统的接地接口 |
CN102610954A (zh) * | 2011-01-17 | 2012-07-25 | 泰科电子公司 | 连接器组件 |
CN103296544A (zh) * | 2012-01-09 | 2013-09-11 | 泰科电子公司 | 用于互连具有不同取向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
US8419472B1 (en) * | 2012-01-30 | 2013-04-16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Grounding structures for header and receptacle assemblies |
WO2014014657A1 (en) * | 2012-07-18 | 2014-01-23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Header connecto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373917B2 (en) | 2016-06-21 |
US20160072231A1 (en) | 2016-03-10 |
CN105449464A (zh) | 2016-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49464B (zh) | 具有接地网格的电连接器 | |
CN104396095B (zh) | 用于电连接器系统的插头连接器 | |
CN105655785B (zh) | 用于电连接器系统的插头过渡连接器 | |
TWI817810B (zh) | 電子連接器 | |
US8715005B2 (en) |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connector assembly | |
EP2789056B1 (en) | Cable header connector | |
CN106067611B (zh) | 具有接地屏蔽件的电连接器 | |
CN103151627B (zh) |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 | |
CN109904649B (zh) | 连接器在前端上的通信模块及其系统 | |
CN106067610B (zh) | 具有接地支架的电连接器 | |
CN102593664B (zh) | 连接器组件 | |
CN102176557B (zh) | 高密度底板连接器 | |
US884043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 | |
JP2004528678A (ja) | マトリックスコネクタ | |
WO2016003663A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round bus | |
JP2005522012A (ja) | 一体式電力接点を備えたマトリクスコネクタ | |
CN105789987A (zh) | 具有接地框架的电连接器 | |
CN107196144A (zh) | 用于通信系统的插座组件的衬垫板 | |
CN103124030A (zh) | 具有接口接地特征的电连接器 | |
CN108365465A (zh) | 具有配合连接器接口的电连接器 | |
CN108808293B (zh) | 配置为减少谐振的电连接器 | |
CN106207639B (zh) | 构造用于串扰降低和谐振控制的可插拔连接器 | |
CN110137723A (zh) | 在配合接口处具有阻抗控制的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9981590U (zh) | 电连接器 | |
CN107404022A (zh) | 连接器子组件及具有信号和接地导体的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Applicant after: Tailian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Applicant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Corp.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