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7845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07845A CN105407845A CN201480042197.3A CN201480042197A CN105407845A CN 105407845 A CN105407845 A CN 105407845A CN 201480042197 A CN201480042197 A CN 201480042197A CN 105407845 A CN105407845 A CN 1054078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sorber
- absorbent
- longitudinal
- pod
-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5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2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8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FACXGONDLDSNOE-UHFFFAOYSA-N buta-1,3-diene;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1=CC=CC=C1.C=CC1=CC=CC=C1 FACXGONDLDSNO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468 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994 synthetic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209 synthetic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21639 Incontin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VQTUBCCKSQIDNK-UHFFFAOYSA-N Isobut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 VQTUBCCKSQIDN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Chemical group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9149 Z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824 Zea mays ssp. parviglum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08 accu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495 poly(sodium acrylate)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05 prev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1 sele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669 sele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NMHYFLPFNGQFZ-UHFFFAOYSA-M sodium poly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Na+].[O-]C(=O)C=C NNMHYFLPFNGQFZ-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2-(2-methoxy-5-methylphen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C1CCN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SKJLJHPAFKHBX-UHFFFAOYSA-N 2-methylbuta-1,3-diene;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1=CC=CC=C1.C=CC1=CC=CC=C1 VSKJLJHPAFKHB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92 Nylon 6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02 Nylon 6,6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72 Starch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556 ass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24 body flu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39 body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6 consolid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HZOMAXECYYXGP-UHFFFAOYSA-N ethene;prop-2-enoic acid Chemical group C=C.OC(=O)C=C QHZOMAXECYYXG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8 graft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64 inhibitory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48 laminate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914 mense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10064470 polyaspartat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8327 secr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98 starc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07 star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2—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emale u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7—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 A61F13/476—Sanitary towels, incontinence pads or napkins characterised by encircling the crotch region of the undergarment, e.g. with flap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of the pad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04—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the top sheet having a three-dimensional cross-section, e.g. corrugations, embossments,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13/534—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an inhomogeneous composition through the thickness of the pa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在排泄部相对部(B)的两侧具有翼片部(7),吸收体(4)在排泄部相对部(B)具有以分散状态形成有沿着纵向(X)的纵向隙缝(43)的排泄部隙缝区域(S),在该排泄部隙缝区域(S)的横向(Y)和纵向(X)的中央部具有中央隙缝区域(S1)。吸收性主体(5)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左右两外侧形成有纵槽(51)。吸收体(4)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左右两外侧设置有具有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43a~43e)和位于比纵槽(51)靠外侧的位置的纵向隙缝(43f、43g)。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生理用卫生巾或失禁护垫等吸收性物品的侧漏,考虑使吸收性物品或其吸收体构成为宽度较宽而增加吸收容量。然而,在仅扩宽吸收体的宽度时,担心吸收体的侧部从短裤等衣物的裆部的侧缘延伸出来,将翼片部以翻折至裆部的方式固定时的操作性变差,或在从裆部伸出的部分起褶而使穿着感变差。起褶不是以服贴性等性能提高为目的而产生的变形,是非本意的变形。
此外,已知在吸收体形成隙缝或开口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吸收体中的除了周边以外的部分,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具有规定的长度的4行以上的隙缝的内容。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被正面片和液体吸收层接合而形成的接合图案包围的低刚性部,形成多个切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181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0815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等人对于吸收体以分散状态形成隙缝而提高吸收体的柔软性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得知,当在吸收体形成隙缝时,在一面拉伸翼片部一面将其固定于裆部时,隙缝会开口,正面片从吸收体分离而引起吸收阻碍,因此产生如下等的不良情况:无法向吸收体顺利地转移的排泄液残留在正面片而给穿着者以湿润感;或产生液体积存,液体在正面片的表面流动而易产生液体漏出。
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形成在吸收体的隙缝,分别个别地公开了沿着吸收体的长度方向形成的隙缝和沿着宽度方向形成的隙缝,沿着长度方向的隙缝,遍及吸收体的大致全长而连续地形成。即使在吸收体以沿着其长度方向的方式设置有隙缝,也易于产生在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皱纹,由于该皱纹导致穿着者感觉到不适感或引起漏出。
专利文献2的技术是利用正面片加强低刚性部,从而保持液体吸收层的强度的技术。在专利文献2中并未记载即能够提高使用翼片部固定时的操作性或穿着感也能够防止因隙缝的开口导致的不良情况的方法。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的吸收性物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吸收性主体,该吸收性主体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配置在该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和配置在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该吸收性主体具有: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配置的排泄部相对部;配置在比该排泄部相对部靠穿着者的腹侧的位置的前方部;和配置在比该排泄部相对部靠穿着者的背侧的位置的后方部,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对应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纵向和与其正交的横向。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从排泄部相对部的沿着纵向的两侧部分别向横向的外侧延伸出的一对翼片部。上述吸收体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排泄部隙缝区域,该排泄部隙缝区域中沿着上述纵向的纵向隙缝在上述纵向和上述横向这两个方向上以分散的状态形成,在该排泄部隙缝区域中的上述横向和纵向的中央部具有中央隙缝区域,该中央隙缝区域通过以分散的状态配置多个上述纵向隙缝而形成。上述吸收性主体在上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左右两外侧分别形成有上述正面片与上述吸收体之间结合而形成的纵槽。上述吸收体在上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左右两外侧分别包含具有与上述纵槽重叠的部分的纵向隙缝和位于比该纵槽靠外侧的位置的纵向隙缝。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相对面侧(正面片侧)的俯视图,图1(b)是仅表示该生理用卫生巾的吸收体的部分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吸收体中的纵向隙缝与纵槽和横槽各自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4(a)和图4(b)是表示排泄部隙缝区域中的纵向隙缝的优选配置的吸收体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5(a)和图5(b)是表示排泄部隙缝区域中的纵向隙缝的其他配置的吸收体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表示纵槽、前方横槽和后方横槽的优选结构的放大俯视图。
图7(a)~图7(d)是表示吸收性片的折叠方法的其他例子的辅助吸收体的示意截面图。
图8(a)和图8(b)是表示本发明中能够采用的吸收体的纵向隙缝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吸收体的局部放大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基于作为其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包含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4、配置在该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2和配置在该吸收体4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3的吸收性主体5,且具有对应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的纵向X和与其正交的横向Y。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例如吸收性主体5)中的穿着吸收性物品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面,非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中的穿着吸收性物品时朝向与肌肤侧相反的一侧(穿衣侧)的面。此外,纵向X与吸收性物品(吸收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横向Y与吸收性物品(吸收性主体)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一致。
吸收性主体5在纵向X具有:排泄部相对部B,其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液体排泄部(阴道口等)相对配置;前方部A,其在穿着时配置在比排泄部相对部B靠穿着者的腹侧(前侧)的位置;和后方部C,其在穿着时配置在比排泄部相对部B靠穿着者的背侧(后侧)的位置。
卫生巾1在吸收性主体5以外还具有一对翼片部7、7,该一对翼片部7、7从吸收性主体5中的排泄部相对部B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分别向横向Y的外侧延伸出去。
另外,在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排泄部相对部是在吸收性物品的纵向(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图中的X方向)上具有翼片部的区域(被翼片部的纵向的一侧的根部与另一侧的根部夹着的区域)。
如图2所示,正面片2覆盖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的整个区域,进而从吸收体4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向横向Y的外侧延伸出去(外延)。另一方面,背面片3覆盖吸收体4的非肌肤相对面的整个区域,进而从吸收体4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向横向Y的外侧延伸出去,与下述的侧片10一同形成侧翼部6。背面片3与侧片10在从吸收体4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起的延伸部,通过粘接剂、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方法而相互接合。正面片2和背面片3各自与吸收体4之间也可经由粘接剂接合。
本实施方式中的吸收体4如图2所示,包括吸收性片401~403的叠层体,如图1和图2所示,在排泄部相对部B具有多层部42。如图2所示,多层部42是构成吸收体4的吸收性片的叠层片数比位于其周围的部分多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的多层部42的厚度也比位于其周围的部分厚,在排泄部相对部B形成有向正面片2侧(卫生巾1的肌肤相对面侧)突出的隆起部。此外,吸收体4包含:主吸收体40,其形成吸收体4的外形;和辅助吸收体41,其与主吸收体40的一部分重叠配置,且比主吸收体40小型。主吸收体40包括2片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的吸收性片401、402,这些吸收性片401、402在俯视时为角部带有弧度的大致矩形形状且从前方部A经过排泄部相对部B延伸到后方部C,辅助吸收体41在俯视时为大致矩形形状,从排泄部相对部B直到其附近的后方部C而配置。辅助吸收体41通过将1片吸收性片403折叠而形成为双层构造,且配置在构成主吸收体40的2片吸收性片401、402之间。通过在主吸收体40的一部分配置辅助吸收体41,能够容易且有效率地增大吸收体4的一部分的吸收容量。辅助吸收体41可以叠层在构成主吸收体40的上侧的吸收性片401的肌肤相对面侧,也可叠层在构成主吸收体40的下侧的吸收性片402的非肌肤相对面侧,以代替配置在构成主吸收体40的2片吸收性片401、402之间的结构。此外,吸收性片之间可以不接合,也可以由散布的粘接剂等粘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吸收性主体5的肌肤相对面(正面片2的肌肤相对面)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一对侧片10、10以在俯视时与吸收体4的沿着纵向X的左右两侧部重叠的方式,遍及吸收性主体5的纵向X的大致全长而配置。一对侧片10、10分别在位于排泄部相对部B的线状的第一接合线11和位于该第一接合线11的纵向X的前后(前方部A和后方部C)位置的线状的第二接合线12,接合于吸收性主体5(正面片2)。第一接合线11是在俯视时向横向Y的外侧凸出的曲线状,第二接合线12是在俯视时以与纵向交叉的方式延伸的线状(锯齿线状)。侧片10包含拨水性的无纺布。当像这样在接合线11、12将侧片10接合于吸收性主体5的肌肤相对面(正面片2)时,如图2所示,在比接合线11、12靠横向Y的内侧的位置,形成由侧片10与正面片2划分形成的空间部P。由于该空间部P向吸收性主体5的横向Y的中央开口,因此从横向Y的中央向外侧流动的经血等排泄液被收纳于空间部P,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排泄液漏出。
如图1所示,侧翼部6在排泄部相对部B向横向Y的外侧大幅伸出,由此,在吸收性主体5的沿着纵向X的左右两侧,延伸设置有一对翼片部7、7。此外,如图1所示,正面片2和背面片3从吸收体4的纵向X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向纵向X的外侧延伸出去,在这些延伸部,利用粘接剂、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方法相互接合而形成端部封合部。
翼片部7通过向短裤等所穿着的衣物的裆部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回折而使用。如图1所示,翼片部7在俯视时具有下底(比上底长的边)位于吸收性主体5的侧部侧的大致梯形形状。在翼片部7的非肌肤相对面,形成有将该翼片部7(卫生巾1)固定于短裤等所穿着的衣物(未图示)的翼片部粘贴部(未图示),利用该翼片部粘贴部,在使用时,能够将向所穿着的衣物的裆部的非肌肤相对面(外表面)侧回折后的翼片部7粘贴固定于该裆部。此外,在吸收性主体5的非肌肤相对面,也形成有用于将吸收性主体5固定于短裤等所穿着的衣物的主体粘贴部(未图示)。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吸收性主体5的肌肤相对面(正面片2的肌肤相对面),形成有正面片2和吸收体4向背面片3侧一体地凹陷而形成的线状槽。上述线状槽是正面片2和吸收体4被一体地加压而形成的压纹槽,包括:一对纵槽51、51,其在排泄部相对部B在纵向X上延伸;前方横槽52和第二前方横槽53,其位于前方部A,分别在横向Y上延伸;以及后方横槽54和第二后方横槽55,其位于后方部C,分别在横向Y上延伸。线状槽能够通过伴有热或不伴有热的挤压加工(所谓的压纹加工)或超声波压纹等压纹加工,依照常规方法形成。在线状槽中,虽未图示,但正面片2和吸收体4之间经由粘接剂而压接,或通过热熔合等而一体化(结合)。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结合的表述中也包括如下情形:在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设置有第二片部件等另一片部件,将该正面片与该另一片部件接合,进而将该另一片部件与吸收体4接合(结合)。
此种线状槽能够抑制液体在吸收体4的平面方向扩散,从而有效地防止液体从卫生巾1的周围漏出。线状槽的宽度(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和深度只要与此种吸收性物品中的线状槽同样地设定即可。此外,所谓线状槽中的“线状”是指,槽(凹陷部)的形状在俯视时并不限于直线,也包括曲线,且各线可为连续线,也可为断续线。例如,线状槽也可包括不连续的多个点压纹所形成的行。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形成为关于将吸收性主体5在横向Y上二等分的中心线(未图示)左右对称。
如图1所示,纵槽51隔着将吸收性主体5在横向Y上二等分的中心线(未图示)形成有一对,该一对纵槽51、51形成为以该中心线为基准左右对称。一对纵槽51、51不仅分别在排泄部相对部B延伸,也分别从排泄部相对部B向前方部A和后方部C延伸,在排泄部相对部B中在多层部42的横向Y的外侧在纵向X上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纵槽51形成为从前方部A和后方部C的各个向排泄部相对部B去,向横向内侧凹陷的曲线形状。因此,一对纵槽51、51的间隔在排泄部相对部B的纵向中央附近最窄,在前方部A和后方部B具有间隔最宽的部分。
前方横槽52和第二前方横槽53在俯视时向吸收性主体5的纵向X的前端凸状地弯曲,此外,后方横槽54和第二后方横槽55在俯视时向吸收性主体5的纵向X的后端凸状地弯曲。横槽52~55各自的凸出的顶部,位于吸收性主体5的横向Y的中央。一对纵槽51、51与第二前方横槽53和第二后方横槽55在它们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连结,由此,在吸收性主体5的肌肤相对面形成俯视时为环状的槽。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的吸收体4在排泄部相对部B具有排泄部隙缝区域S,该排泄部隙缝区域S中,沿着纵向X的纵向隙缝43在纵向X和横向Y这两个方向上以分散的状态形成。纵向隙缝43形成在排泄部相对部B中的多层部42和多层部42以外的部位这两者中。此外,排泄部隙缝区域S不仅处于排泄部相对部B,也到达前方部A的一部分和后方部C的一部分。
纵向隙缝43通过将吸收体4在其厚度方向上切出切口(缺口)而形成,由实质上不具有宽度的切口形成,或形成为优选为1.0mm以下的窄幅度的空间。在纵向隙缝43具有宽度时,该宽度是指与纵向隙缝4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该纵向隙缝43的长度。
如图2所示,纵向隙缝43优选贯通构成吸收体4的吸收性片的叠层体。纵向隙缝43优选不形成于配置在吸收体4的上下的正面片2和背面片3,也不形成在有时配置在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的包含无纺布的第二片部件(未图示)。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的吸收体4在排泄部隙缝区域S中的横向Y和纵向X的中央部具有中央隙缝区域S1,该中央隙缝区域S1中以分散的状态配置有多个纵向隙缝43。中央隙缝区域S1是在横向Y上位于一对纵槽51、51间,且在纵向X上位于前方横槽52与后方横槽54之间的区域。换言之,纵槽51、51位于中央隙缝区域S1的左右两外侧,前方横槽52和后方横槽54位于中央隙缝区域S1的前后外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隙缝区域S1是与多层部42相同的范围。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前方横槽52位于前方部A,后方横槽54位于后方部C。此外,前方横槽52位于比多层部42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后方横槽54位于比多层部42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
排泄部隙缝区域S中的纵向隙缝43的配置只要为纵向隙缝43在纵向X和宽度方向Y这两个方向上分散的配置,则无特别限制,但优选为如下配置,即,如图1(b)所示,包含沿着卫生巾1(吸收性物品)的纵向X排列的多个纵向隙缝43的纵列L在横向Y上形成有多列,并且在该横向上相互相邻的纵列中的纵向隙缝43的纵向X的位置不一致。
在图4中表示排泄部隙缝区域S中的纵向隙缝的优选配置的例子。在中央隙缝区域S1中,优选分散配置有4个以上的隙缝。
在图4(a)和(b)所示的配置中,包含在卫生巾1的横向Y上隔开间隔的多个纵向隙缝43的隙缝行R1、R2在卫生巾1的纵向X上形成有多行。在图4中示出了包含在横向Y上隔开间隔的2个纵向隙缝43的隙缝行R1、包含在横向Y上隔开间隔的3个纵向隙缝43的隙缝行R2在纵向X上交替地形成的例子,但在本发明的中央隙缝区域S1中,优选至少包含在横向Y上隔开间隔的2个纵向隙缝的隙缝行在纵向X上形成有2行。此外,在中央隙缝区域S1,隙缝行优选在纵向X上形成有3行以上,更优选形成有4行以上,尤其优选形成有5行以上。此外,各隙缝行所包含的在横向X上隔开间隔的纵向隙缝的个数优选为2个以上,更优选为3个以上。
在排泄部隙缝区域S的纵向X中,优选除了中央隙缝区域S1所包含的隙缝行以外,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纵向X的前后也分别具有1行或2行以上的隙缝行。
在图4所示的纵向隙缝的优选配置的例子中,在卫生巾1的纵向X上相邻的隙缝行间不具有间隔P。即,在纵向X上相邻的2个隙缝行R1、R2间,没有设置图5(a)所示的间隔P。在相邻的隙缝行间不具有间隔P的表述中包括:图4(a)所示的相邻的隙缝行的隙缝43的端部彼此的位置一致的情况;和图4(b)所示的相邻的隙缝行在纵向X上重叠一部分的情况。在如图4(b)所示,将2个隙缝行以彼此的一部分重叠的状态配置在纵向X上时,其重叠的长度L1优选为构成隙缝行的纵向隙缝的该方向X的长度L2的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
在图4所示的纵向隙缝的优选配置的例子中,在卫生巾1的纵向X上相邻的隙缝行的隙缝的位置,在吸收性物品的横向Y上错开。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纵向X上相邻的2个隙缝行R1、R2中的纵向隙缝43优选为一个隙缝行R1的隙缝43位于另一个隙缝行R2的隙缝43间的中央部,但也可以使一个隙缝行R1的隙缝43偏倚于另一隙缝行R2的隙缝43间的任一侧而形成。图5(b)是表示在纵向X上相邻的隙缝行R1、R2的隙缝的位置在横向Y上没有错开的例子的图。
另外,如图5(a)所示的例子那样,在卫生巾1的纵向X上相邻的隙缝行间设置间隔P时,间隔P优选为构成隙缝行的纵向隙缝43的纵向X的长度L2的50%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此外,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吸收体4在排泄部隙缝区域S的两侧部、更详细而言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左右两外侧,分别包括具有与纵槽51重叠的部分的多个纵向隙缝43a~43e。具体而言,存在与纵槽51在大致全长上重叠的隙缝43a和43c,和与纵槽51在一部分重叠的隙缝43b、43d、43e。更具体而言,在像本实施方式这样纵槽51由具有多个曲率的曲线形状构成时,在曲率较大的部分中,如隙缝43a所示,纵槽51的曲线部在倾斜方向上横穿隙缝的前后,并且在该隙缝的大致全长上重叠,另一方面,在曲率较小的部分中,如隙缝43c所示,纵槽51的纵向与隙缝的长度方向大致一致,在隙缝的全长上重叠。
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吸收体4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左右两外侧分别具有位于比纵槽51靠外侧的位置、不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43f、43g。此外,在卫生巾1的纵向上的比中央隙缝区域S1靠前方的位置,具有与前方横槽52交叉的纵向隙缝43h,在卫生巾1的纵向上的比中央隙缝区域S1靠后方的位置,具有与后方横槽54交叉的纵向隙缝43i。
通过配置与纵槽51重叠的隙缝,能够适度地抑制在卫生巾1的横向Y上比纵槽51靠外侧的隙缝和比该纵槽51靠内侧的隙缝(中央隙缝区域S1的隙缝)这两者的开口。此外,与纵槽51重叠的隙缝能够抑制将来自在纵槽51的外侧的区域产生的褶的影响传递至纵槽51的内侧的区域,维持中央隙缝区域S1的柔软性、物品对身体的易服帖性。另一方面,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卫生巾1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的服贴性和翼片部的操作性这两者。从进一步可靠地获得该效果的观点而言,相比于纵向隙缝43与纵槽51在隙缝的全长重叠,优选部分重叠。就此点而言,相比于中央隙缝区域S1内的纵槽51为与纵向隙缝43平行的直线形状的结构,优选具有曲线部或弯曲部的波线状或图3所示的具有平缓的倾斜部的槽形状。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吸收体4在排泄部相对部B具有排泄部隙缝区域S,该排泄部隙缝区域S中,沿着纵向的多个纵向隙缝43以在纵向X和横向Y这两个方向上分散的状态形成,并且在吸收体4的两侧部具有位于比纵槽51、51的位置靠外侧、不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43f、43g,因此在将翼片部7、7以翻折至短裤等衣物的裤裆部的方式固定时,吸收体4的侧部利用各部分的纵向隙缝而灵活地变形,因此使用翼片部固定时的操作性优异。此时,由于纵槽51位于比纵向隙缝43f、43g靠内侧的位置,因此利用其刚性能够提高隙缝部分的变形容易度,且抑制其他部位的变形。此外,由于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两侧具有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43a~43e,因此吸收体4在横向Y上的具有纵槽51的部位也易于变形,因此使将翼片部7、7固定在短裤等的裤裆部时的操作性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利用不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43f、43g实现翼片部7、7的操作性提高而言,优选如图3所示,排泄部相对部B中纵槽51为向内侧凸出的形状的曲线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前后,具有与前方横槽52或后方横槽54交叉的纵向隙缝43h和43i,进而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两侧,具有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43a~43e,因此吸收体4在纵向X上的具有前方横槽52和后方横槽54的部位、或横向Y上的具有纵槽51的部位也易于变形,因此将翼片部7、7固定在短裤等的裤裆部时的操作性进一步提高。此外,此种结构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在吸收体4的侧部起褶,使得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穿着感也优异。相对于此,在比纵槽51、51靠外侧的位置不具有纵向隙缝时,吸收体4在纵槽51的位置大幅变形,在吸收体4的侧部易起褶。
排泄部隙缝区域S也可以从排泄部相对部B向前方部A和后方部C的至少一方延伸,排泄部隙缝区域S也优选在位于前方部A和后方部C的部分具有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在前方横槽52、后方横槽54和纵槽51的各位置,将纵向隙缝43以与这些槽交叉或者与这些槽局部或全部重叠的状态配置。因此,即使在横向Y上对卫生巾1施加张力,也能够通过在各隙缝的两侧结合正面片2或配置在其下的第二片部件等,抑制这些隙缝的开口。此外,通过抑制与前方横槽52、后方横槽54交叉的纵向隙缝43h、43i的开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位于中央隙缝区域S1的纵向隙缝43的开口。因此,能够防止在各部分的纵向隙缝开口时易于产生的吸收阻碍,从而也能够防止因残留在正面片的液体而导致穿着者感到湿润感、或易产生液体漏出的情况。
就进一步可靠地获得上述效果的观点等出发,吸收体4优选具有以下的一个或二个以上的结构。
排泄部隙缝区域S中的纵向隙缝43的长度L2(参照图4)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15mm以上,此外,优选为35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此外,优选为10~35mm,更优选为15~25mm。
排泄部隙缝区域S中的同一隙缝行内的纵向隙缝43的间隔L5(参照图4)优选为3mm以上,更优选为7mm以上,此外,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此外,优选为3mm以上且20mm以下,更优选为7mm以上且15mm以下。
排泄部隙缝区域S的横向Y的长度L4(参照图1)优选为排泄部相对部B中的吸收体4的该方向Y的长度的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此外,优选为85%以下,更优选为75%以下。排泄部隙缝区域S的横向Y的长度L4优选为30mm以上,更优选为40mm以上,此外,优选为55mm以下,更优选为45mm以下。
在图1(b)中,为了避免在纵向X和横向Y的任一方向上,纵向隙缝43与表示排泄部隙缝区域S的点划线重叠而难以看清,换言之,从容易观察的观点出发,将排泄部隙缝区域S以比纵向隙缝43所分布的范围稍大的范围表示。但是,本发明中的排泄部隙缝区域S为纵向隙缝43所分布的范围,其横向Y的长度L4如图1(b)所示为位于横向Y的两端的纵向隙缝44的外缘间的距离。
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两外侧的各个中,与纵槽51整体或部分重叠的纵向隙缝43的个数可以为1个,但优选为多个,更优选为3个以上。此外,就兼顾翼片部的操作性和吸收性这两者的方面来说,吸收体4优选包含具有与纵槽51重叠的部分和不重叠的部分的纵向隙缝作为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
此外,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两外侧的各个中,位于比纵槽51靠外侧的位置的纵向隙缝的个数可以为1个,但优选为多个。就提高防漏效果的方面来说,优选位于纵槽51的外侧的纵向隙缝43f、43g形成在图2所图示的侧片10的物品内侧端部与纵槽51之间的区域。
此外,与前方横槽52交叉的纵向隙缝43h和与后方横槽54交叉的纵向隙缝43i的个数可以分别为1个,但优选分别为多个,更优选分别为3个以上。此时,当与横槽52、54交叉的纵向隙缝43h、43i在横槽的长度方向两侧各存在1个以上时,起褶抑制效果较高,因此优选。此外,前方横槽52和后方横槽54优选为与纵向隙缝43h或纵向隙缝43i十字状地交叉而非T字状地交叉。
如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吸收体4中,排泄部隙缝区域S的周围被不存在隙缝的环状的非隙缝区域N包围。
由非隙缝区域N包围排泄部隙缝区域S的周围,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因液体沿着纵向隙缝渗入而导致液体漏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如图3所示,中央隙缝区域S1形成在多层部42,与纵向隙缝43h交叉的前方横槽52和与纵向隙缝43i交叉的后方横槽54各自的横向Y的长度L6、L7比该多层部42的横向Y的长度L8短。
通过使前方横槽52的长度L6和后方横槽54的长度L7分别比多层部42的横向Y的长度L8短,能够抑制在吸收体4的宽度方向中央,与横槽52、54交叉的纵向隙缝43h、43i或位于横槽52、54间的中央隙缝区域S1的纵向隙缝的开口,并且良好地维持侧部的服贴性。多层部42与排泄部相对,因此优选能够使排泄液尽可能迅速地吸收至吸收体的内部。因此,以横槽52、54与位于多层部的前后的纵向隙缝43h、43i重叠的方式形成,使得不会由于多层部42上的隙缝过度开口而导致吸收阻碍。排泄液一旦被正面片吸收后,便向吸收体浸透,但如果过度开口的话,正面片与吸收体没有接合的部位增加,因此从排泄液向吸收体的液体移行无法顺利进行。通过预先使横槽54的长度L7比多层部42的横向Y的长度L8短,能够令使用者不易感觉到横槽52、54的硬度,而且不易抑制形成在多层部以外的吸收体侧部的纵向隙缝的开口。结果不会妨碍翼片的操作性和穿着容易度,在使用中的不会有不适感。
前方横槽52的长度L6和后方横槽54的长度L7各自相对于多层部42的横向Y的长度L8的比率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85%以下,此外,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
在多层部42的上述长度L8在纵向X上不一定时,多层部42的横向Y的长度L8为产品宽度方向上长度最小的部位的长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一对纵槽51、51在比多层部42的纵向X的两侧缘靠外侧的位置,分别形成为向多层部42侧凸出地弯曲的形状。
为了提高卫生巾1或吸收体对于穿着者的贴合性,优选将吸收体4的横向Y的中央部作为多层部42,使其刚性比其两侧的形成纵槽的部分的刚性高,但当多层部42与纵槽51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刚性较差,从而导致在多层部42与纵槽51之间的部位易起褶。相比于此,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使纵槽51为向多层部42凸出地弯曲的形状,能够防止产生这样的褶。
纵槽51与多层部42在排泄部相对部B中的两者的最接近部的相隔距离优选为7mm以下,更优选为5mm以下。
图6是表示纵槽51、前方横槽52和后方横槽54的优选结构的吸收体的示意放大俯视图。纵槽51、前方横槽52和后方横槽54分别在槽内具有高压缩部56和压缩程度比其低的低压缩部57,各高压缩部56的形状是在各槽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此外,前方横槽52和后方横槽54的宽度W比纵槽51宽。
关于纵槽51,通过使各高压缩部56的形状为在槽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例如图6所示的形状,能够容易地引导卫生巾1的沿着纵向的弯曲,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服贴性。
关于前方横槽52和后方横槽54,通过使各高压缩部56的形状为在槽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例如图6所示的形状,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隙缝的开口,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因隙缝的开口导致的不良情况。
关于高压缩部56,所谓在槽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是指,沿着槽的方向的长度L9比与槽正交的方向的长度L10长。此外,低压缩部57可以为在用于形成各槽的压纹加工时没有被直接挤压的部位,作为高压缩部56可以为图6所示的长形状与点形状等并非长形状的形状交替排列的结构。
进而,通过使前方横槽52和后方横槽54的宽度W比纵槽51的宽度W宽,不仅能够抑制排泄部的隙缝的开口也能够防止排泄部的起褶,从而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翼片部的操作性且降低不适感的有利效果。
如图1(a)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吸收体4在排泄部相对部B具有多层部42,排泄部隙缝区域S和中央隙缝区域S1形成在包含该多层部42的区域。因此,能够获得进一步提高防漏效果和能够得到追随身体活动的服贴性的有利效果。
虽未图示,但卫生巾1也优选在吸收体4与正面片2之间还具有第二片部件。第二片部件优选是其构成纤维为合成纤维的液体透过性的纤维片部件。当第二片部件由合成纤维构成时,能够将液体的扩散性抑制得较低。此外,构成第二片部件的合成纤维,从将扩散性抑制得较低和机械适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弱亲水性的纤维。第二片部件能够将包含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尼龙-6或尼龙-66等聚酰胺等树脂的纤维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而形成。另外,此处所谓的混合,包含将熔点不同的2种以上的树脂制成芯鞘型复合纤维或并列型复合纤维而使用的情况。
第二片部件是具有高透过性和适度的扩散性的片部件,因此其厚度优选为0.15mm以上,更优选为0.2mm以上。此外,优选为0.4mm以下,更优选为0.3mm以下。从考虑到穿着状态的观点出发,厚度在0.5kPa荷重下进行测定。
作为第二片部件,能够优选使用交叉的合成纤维彼此的交点通过热风方式的热熔接被接合而形成的热风无纺布。另外,除热风无纺布以外,也可为点式粘合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等。在第二片部件为热风无纺布时,其基重(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15g/m2以上且40g/m2以下。
正面片2与第二片部件之间以及第二片部件与吸收体4之间分别优选部分固接。此外,在不存在第二片部件时,正面片2与吸收体4之间优选部分固接。
由此,能够确保隙缝部的适度开口和正面片或第二片部件与吸收体的紧贴性这两个方面。此外,在隙缝以外的部位,从正面片2至吸收体4的紧贴性也提高,从而液体从正面片2向吸收体4的转移性提高。正面片2与第二片部件的紧贴性提高,液体变得易于转移。
所谓部分固接是指,具有包括点或线的固接部,该固接部分布在片部件的整个面,无需均匀地分布,但不将所要固接的片部件间整面固接。该固接部的面积优选为被固接片部件整个面的面积的10%以上且60%以下的程度。具体而言,间隔性地涂敷粘接剂,或间隔性地实施热封合,将正面片2与第二片部件部分固接。在间隔性地涂敷粘接剂时,将粘接剂使用公知的机构例如隙缝式涂敷枪间隔性地涂敷,或使用螺旋喷枪螺旋状地涂敷,或使用喷枪间隔性地雾状涂敷,或使用点式喷枪(dotgun)点状地涂敷,在正面片2与第二片部件之间维持体液的透过性的状态下,将正面片2与第二片部件部分地接合。作为涂敷的粘接剂,例如优选地使用热熔粘接剂。
作为热熔粘接剂,能够列举苯乙烯类、烯烃类等。作为苯乙烯类热熔粘接剂,能够使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IS)、作为SBS的氢添加物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和将它们的2种以上掺合而成的掺合类热熔粘接剂。其中,就易于获得粘贴力与凝聚力的平衡的观点出发,特别是SIS与SBS的掺合类热熔粘接剂、或SIS与SEBS的掺合类热熔粘接剂能够优选地用于本发明。热熔粘接剂的涂敷量优选为3g/m2以上且10g/m2以下。
对卫生巾1中的各部分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作为正面片2和背面片3,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该技术领域中一直以来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作为正面片2,例如能够使用实施过亲水化处理的各种无纺布或开孔膜等液体透过性的片材。此外,作为背面片3,能够使用液体不透过性的材料或拨水性的材料。作为液体不透过性的材料,能够使用树脂膜、具有微细孔且具有透湿性的树脂膜、或树脂膜与无纺布等的层压材料等,作为拨水性的材料,能够使用包含纺粘-熔喷-纺粘等的多层构造的复合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热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
作为构成吸收体4的吸收性片401~403,能够优选地使用经由在湿润状态的吸水性聚合物所产生的粘贴力、或者另外添加的粘接剂或粘接性纤维等粘合剂,使构成纤维间或构成纤维与吸水性聚合物之间结合而制成片材状等的结构。此外,作为吸收性片,能够使用:由日本专利特开平8-246395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制造出的吸收性片;使随着气流供给的粉碎纸浆和吸水性聚合物堆积后,由粘接剂(例如乙酸乙烯酯类的粘接剂、PVA等)固结的干式片材;在纸或无纺布之间涂敷热熔粘接剂等后,使高吸水性聚合物散布而获得的吸收性片;在纺粘或熔喷无纺布制造步骤中调配高吸水性聚合物而获得的吸收性片等。这些吸收性片能够将一片切断为规定形状而作为片状吸收体使用。作为吸收性片每一片的厚度,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3mm以上,此外,优选为2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1mm以上且2mm以下,更优选为0.3mm以上且1.5mm以下。
本发明中的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可以为将单片的吸收性片贴合多片并叠层而得的结构,也可以为将一片吸收性片折叠并且将这些层间粘接而制成的叠层体。此外,也可以为将此种叠层体夹在2片吸收性片之间或折叠成双层以上的叠层体的层间,或者叠层在其他吸收性片的肌肤相对面侧或非肌肤相对面侧而得的结构。此外,吸收性片的折叠方法也可采用多种折叠方法,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辅助吸收体也可以为由如图7(a)~图7(d)所示的折叠方法折叠吸收性片403而得的结构。
吸收体4在多层部42中的厚度优选为0.7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此外,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7mm以上且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且4mm以下。通过将多层部42的厚度设为此种范围,能够容易地兼顾形成有多层部42的排泄部相对部B的良好的穿着感和高吸收性能。此外,在如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这样,吸收性物品具有翼片部时,能够容易地抑制穿着时排泄部相对部处的吸收体起褶。此外,吸收体在多层部42以外的部分的厚度优选为0.3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此外,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3mm以上且3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上且2.5mm以下。就高吸收性能和提高对穿着者的动作的追随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此范围。
此外,在吸收体4中,中高部42与其周边部的边界或其附近的两者的厚度差(台阶差)优选为2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其目的在于:抑制在排泄部相对部B中,在中高部42与其周边部分的仅存在主吸收体40的区域的边界附近起褶。当该台阶差较大时,存在如下情况:在穿着中卫生巾1追随穿着者的动作时,要填补因台阶差产生的间隙,结果导致由于台阶差的影响而易于起褶,但通过将该台阶差设定在上述范围内,使抑制排泄部相对部B起褶的效果提高。上述吸收体4的各部分的厚度利用下述方法测定。
<吸收体的厚度的测定方法>
将作为测定对象物的吸收体以无皱纹或折弯的方式静置在水平的场所,测定5cN/cm2的荷重下的厚度。在本发明中的厚度的测定中,使用厚度计PEACOCKDIALUPRIGHTGAUGESR5-C(OZAKIMFG.CO.LTD.制造)。此时,在厚度计的前端部与测定对象物中的测定部分之间,配置俯视为圆形或正方形的板(厚度5mm左右的丙烯酸板),以荷重成为5cN/cm2的方式调整板的大小。
此外,为了在吸收体4形成隙缝,只要利用公知的切断机构将吸收性片的叠层体部分地切断即可,例如能够使用如下切断装置,其具有:在辊的周面上,在辊的周向和轴长方向上分散地形成有多个在周向上延伸的切断刃的切割辊;和承接该切割辊的刃的砧辊。
另外,作为吸水性聚合物,能够列举例如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异丁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和其皂化物、聚天冬氨酸等。此外,构成吸收体4的吸收性片优选均为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性片材,但也可将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性片材与不含有吸水性聚合物的吸水性片材组合,而作为构成吸收体的吸水性片材的叠层体。
作为侧片10,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该技术领域中一直以来所使用的各种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液体不透过性或拨水性的树脂膜、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叠层体等。作为其他材料,能够列举例如纺粘无纺布、将纺粘无纺布(S)与熔喷无纺布(M)复合化而得的片材(例如SM、SMS、SMMS等)、热轧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拨水性(疏水性)无纺布。就肌肤触感的良好度和防侧漏的方面而言,特别优选使用拨水性的热风无纺布。
以上,针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排泄部隙缝区域S可仅形成在排泄部相对部B,也可从排泄部相对部B延伸至后方部C的一部分,也可从排泄部相对部B延伸至前方部A的一部分和后方部C的一部分。此外,多层部42的吸收性片的叠层数可代替4片而为2片或3片,也可为5片以上。此外,多层部42与其以外的部分的吸收性片的叠层片数的差也可为1片或3片以上。在正面片2和吸收体4向背面片3侧一体地凹陷而成的线状槽中,也可以由于前方横槽53与纵槽51以及后方横槽55与纵槽51相互隔开的距离而分隔,或在纵槽51形成断开部,而不形成为完全的环状。
此外,上述卫生巾1包含与纵槽51的重叠方式不同的5种纵向隙缝43a~43e作为与纵槽51重叠的纵向隙缝,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可仅包含5种纵向隙缝43a~43e中的任一种,也可仅包含任意组合的2种、3种或4种。
图8(a)和图8(b)是表示本发明中能够采用的吸收体的纵向隙缝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吸收体的局部放大示意俯视图。
图8(a)所示的吸收体4A在排泄部相对区域S的两侧部,更详细而言,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左右两方向的外侧,包括具有与纵槽51重叠的部分的多个纵向隙缝43a、43a'和位于比该纵槽51更靠外侧的位置的纵向隙缝43f。纵向隙缝43a、43a'形成在一对纵槽51间的间隔最小的部位的前后,各自的大致全长与纵槽51重叠。
图8(b)所示的吸收体4B在排泄部相对区域S的两侧部,更详细而言,在中央隙缝区域S1的左右两方向的外侧,包括具有与纵槽51重叠的部分的多个纵向隙缝43e、43a、43e'和位于比该纵槽57更靠外侧的位置的纵向隙缝43f。纵向隙缝43a的大致全长与纵槽51重叠。纵向隙缝43e和43e'形成在一对纵槽51间的间隔为最小的部位的前后,各自的一部分与纵槽51重叠。
此外,图8(a)和图8(b)所示的吸收体4A和4B均在纵向X上的比中央隙缝区域S1靠前方的位置具有与前方横槽52交叉的纵向隙缝43h,在比中央隙缝区域S1靠后方的位置具有与后方横槽54交叉的纵向隙缝43i。
此外,作为吸收体,也能够使用公知的任意吸收体代替包含吸收性片的吸收体。例如,也能够使用以液体透过性的包芯片包覆包含短纤浆等纤维的纤维堆积体、或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纤维堆积体的吸收性芯而得的结构。作为液体透过性的包芯片,能够使用棉纸等纸、各种无纺布、开孔膜等透水性片材。
此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除生理用卫生巾以外,也可以为卫生护垫(分泌物护垫)、失禁护垫等。
关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公开以下的内容(吸收性物品等)。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吸收性主体,且具有对应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该吸收性主体包括: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配置在该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和配置在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且该吸收性主体具有: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配置的排泄部相对部;配置在比该排泄部相对部靠穿着者的腹侧的位置的前方部;和配置在比该排泄部相对部靠穿着者的背侧的位置的后方部,该吸收性物品中,具有从上述排泄部相对部的沿着纵向的两侧部分别向横向的外侧延伸出的一对翼片部,上述吸收体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排泄部隙缝区域,该排泄部隙缝区域中,沿着上述纵向的纵向隙缝以分散的状态形成于上述纵向和上述横向这两个方向,在该排泄部隙缝区域中的上述横向和纵向的中央部具有以分散的状态配置有多个上述纵向隙缝的中央隙缝区域,上述吸收性主体在上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左右两外侧分别形成有上述正面片与上述吸收体之间结合而形成的纵槽,上述吸收体在上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左右两外侧分别设置有具有与上述纵槽重叠的部分的纵向隙缝和位于比该纵槽靠外侧的位置的纵向隙缝。
<2>如上述<1>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吸收性主体中的上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前方,上述正面片与上述吸收体之间结合而形成的前方横槽以在与上述纵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吸收体在上述纵向上的比上述中央隙缝区域靠前方的位置具有与上述前方横槽交叉的纵向隙缝。
<3>如上述<2>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吸收性主体中的上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后方,上述正面片与上述吸收体之间结合而形成的后方横槽以在与上述纵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吸收体具有与上述前方横槽或上述后方横槽交叉的上述纵向隙缝。
<4>如上述<3>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具有与上述前方横槽交叉的上述纵向隙缝和与上述后方横槽交叉的上述纵向隙缝。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该多层部是吸收性片的叠层片数比位于其周围的部分多的部分,上述中央隙缝区域形成在该多层部,上述前方横槽和上述后方横槽各自的上述横向的长度比该多层部的上述横向的长度短。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纵槽、上述前方横槽和上述后方横槽分别在槽内具有高压缩部和压缩的程度比该高压缩部低的低压缩部,各高压缩部的形状,在上述纵槽中是纵向的长度比横向的长度长的形状,在上述前方横槽和上述后方横槽中是横向的长度比纵向的长度长的形状。
<7>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前方横槽和上述后方横槽各自的宽度比上述纵槽宽。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的上述排泄部隙缝区域的周围被不存在隙缝的环状的非隙缝区域包围。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纵槽形成为随着从上述前方部和上述后方部的各个向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去而向横向内侧凹陷的曲线形状,一对该纵槽的间隔在该排泄部相对部的纵向中央附近最窄,在前方部和后方部具有最宽的部分。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纵槽由具有多个曲率的曲线形状构成。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该多层部是吸收性片的叠层片数比位于其周围的部分多的部分,上述中央隙缝区域形成在该多层部,上述一对纵槽在比上述多层部的两侧缘靠外侧的位置,形成为向该多层部侧凸出地弯曲的形状。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具有与上述纵槽重叠的部分的上述纵向隙缝中,混合存在着以隙缝的全长与上述纵槽重叠的纵向隙缝和以隙缝的一部分与上述纵槽重叠的纵向隙缝。
<13>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包括:形成该吸收体的外形的主吸收体;和与主吸收体的一部分重叠配置的、比主吸收体小型的辅助吸收体。
<14>如上述<13>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是将折叠构成上述辅助吸收体的一片吸收性片所得的构造配置于构成主吸收体的两片吸收性片之间而形成的结构。
<15>如上述<14>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将构成上述主吸收体的一片吸收性片折叠而形成为两片吸收性片。
<16>如上述<14>或<15>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片是使构成纤维彼此粘接而形成的构造。
<17>如上述<14>至<1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片,利用在湿润状态的吸水性聚合物中产生的粘贴力、或者另外添加的粘接剂或粘接性纤维等的粘合剂,使构成纤维间或构成纤维与吸水性聚合物之间结合,而形成为片状。
<18>如上述<14>至<17>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片每一片的厚度为0.1mm以上2mm以下。
<19>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相对面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以在俯视时与吸收体的沿着纵向X的左右两侧部重叠的方式,遍及该吸收性主体的纵向X的大致全长地配置一对侧片,一对上述侧片分别在位于上述排泄部相对部的线状的第一接合线和位于该第一接合线的纵向X的前后位置的线状的第二接合线,接合于上述吸收性主体,在比该第一接合线和第二接合线靠横向的内侧的位置,形成有由上述侧片和上述正面片划分出的空间部。
<20>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排泄部隙缝区域中的上述纵向隙缝的长度为10mm以上35mm以下。
<21>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排泄部隙缝区域,包括在横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2个以上的上述纵向隙缝的隙缝行在纵向上配置有多个,同一隙缝行内的上述纵向隙缝的间隔为3mm以上20mm以下。
<22>如上述<1>至<21>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排泄部隙缝区域的横向的长度为上述排泄部相对部中的上述吸收体的该方向的长度的30%以上且85%以下。
<23>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排泄部隙缝区域的横向的长度为30mm以上55mm以下。
<24>如上述<1>至<23>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上述纵槽与上述多层部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中的两者的最接近部的相隔距离为7mm以下。
<25>如上述<1>至<24>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吸收体的多层部的厚度为0.7mm以上5mm以下。
<26>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上述多层部以外的吸收体部分的厚度为0.3mm以上3mm以下。
<27>如上述<1>至<26>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上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多层部的厚度与比该多层部靠外侧的部分与该多层部的边界附近的厚度的差为2mm以下。
<28>如上述<1>至<27>中任一项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吸收性物品为生理用卫生巾。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能够提高使用翼片部固定时的操作性和穿着感,并且也能够防止因隙缝的开口导致的湿润感和液体漏出等不良情况。
Claims (28)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吸收性主体,且具有对应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的纵向和与该纵向正交的横向,该吸收性主体包括:液体保持性的吸收体;配置在该吸收体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和配置在该吸收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且该吸收性主体具有: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配置的排泄部相对部;配置在比该排泄部相对部靠穿着者的腹侧的位置的前方部;和配置在比该排泄部相对部靠穿着者的背侧的位置的后方部,该吸收性物品的特征在于:
具有从所述排泄部相对部的沿着纵向的两侧部分别向横向的外侧延伸出的一对翼片部,
所述吸收体在所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排泄部隙缝区域,该排泄部隙缝区域中,沿着所述纵向的纵向隙缝以分散的状态形成于所述纵向和所述横向这两个方向,在该排泄部隙缝区域中的所述横向和纵向的中央部具有以分散的状态配置有多个所述纵向隙缝的中央隙缝区域,
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所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左右两外侧分别形成有所述正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结合而形成的纵槽,
所述吸收体在所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左右两外侧分别设置有具有与所述纵槽重叠的部分的纵向隙缝和位于比该纵槽靠外侧的位置的纵向隙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中的所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前方,所述正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结合而形成的前方横槽以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吸收体在所述纵向上的比所述中央隙缝区域靠前方的位置具有与所述前方横槽交叉的纵向隙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中的所述中央隙缝区域的后方,所述正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结合而形成的后方横槽以在与所述纵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所述吸收体具有与所述前方横槽或所述后方横槽交叉的所述纵向隙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具有与所述前方横槽交叉的所述纵向隙缝和与所述后方横槽交叉的所述纵向隙缝。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所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该多层部是吸收性片的叠层片数比位于其周围的部分多的部分,所述中央隙缝区域形成在该多层部,所述前方横槽和所述后方横槽各自的所述横向的长度比该多层部的所述横向的长度短。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槽、所述前方横槽和所述后方横槽分别在槽内具有高压缩部和压缩的程度比该高压缩部低的低压缩部,各高压缩部的形状,在所述纵槽中是纵向的长度比横向的长度长的形状,在所述前方横槽和所述后方横槽中是横向的长度比纵向的长度长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方横槽和所述后方横槽各自的宽度比所述纵槽宽。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的所述排泄部隙缝区域的周围被不存在隙缝的环状的非隙缝区域包围。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槽形成为随着从所述前方部和所述后方部的各个向所述排泄部相对部去而向横向内侧凹陷的曲线形状,一对该纵槽的间隔在该排泄部相对部的纵向中央附近最窄,在前方部和后方部具有最宽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槽由具有多个曲率的曲线形状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所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该多层部是吸收性片的叠层片数比位于其周围的部分多的部分,所述中央隙缝区域形成在该多层部,所述一对纵槽在比所述多层部的两侧缘靠外侧的位置,形成为向该多层部侧凸出地弯曲的形状。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具有与所述纵槽重叠的部分的所述纵向隙缝中,混合存在着以隙缝的全长与所述纵槽重叠的纵向隙缝和以隙缝的一部分与所述纵槽重叠的纵向隙缝。
13.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包括:形成该吸收体的外形的主吸收体;和与主吸收体的一部分重叠配置的、比主吸收体小型的辅助吸收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是将折叠构成所述辅助吸收体的一片吸收性片所得的构造配置于构成主吸收体的两片吸收性片之间而形成的结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将构成所述主吸收体的一片吸收性片折叠而形成为两片吸收性片。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片是使构成纤维彼此粘接而形成的构造。
17.如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片利用在湿润状态的吸水性聚合物中产生的粘贴力、或者另外添加的粘接剂或粘接性纤维等的粘合剂,使构成纤维间或构成纤维与吸水性聚合物之间结合,而形成为片状。
18.如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片每一片的厚度为0.1mm以上2mm以下。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吸收性主体的肌肤相对面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以在俯视时与所述吸收体的沿着纵向X的左右两侧部重叠的方式,遍及该吸收性主体的纵向X的大致全长地配置一对侧片,
一对所述侧片分别在位于所述排泄部相对部的线状的第一接合线和位于该第一接合线的纵向X的前后位置的线状的第二接合线,接合于所述吸收性主体,在比该第一接合线和第二接合线靠横向的内侧的位置,形成有由所述侧片和所述正面片划分出的空间部。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泄部隙缝区域中的所述纵向隙缝的长度为10mm以上35mm以下。
21.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泄部隙缝区域,包括在横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2个以上的所述纵向隙缝的隙缝行在纵向上配置有多个,同一隙缝行内的所述纵向隙缝的间隔为3mm以上20mm以下。
22.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泄部隙缝区域的横向的长度为所述排泄部相对部中的所述吸收体的该方向的长度的30%以上且85%以下。
23.如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泄部隙缝区域的横向的长度为30mm以上55mm以下。
24.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所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
所述纵槽与所述多层部在所述排泄部相对部中的两者的最接近部的相隔距离为7mm以下。
25.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所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
所述吸收体的多层部的厚度为0.7mm以上5mm以下。
26.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所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
所述多层部以外的吸收体部分的厚度为0.3mm以上3mm以下。
27.如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包括吸收性片的叠层体,在所述排泄部相对部具有多层部,
所述多层部的厚度与所述多层部和比该多层部靠外侧的部分的边界附近的厚度差为2mm以下。
28.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为生理用卫生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55389 | 2013-07-26 | ||
JP2013155389 | 2013-07-26 | ||
JP2014080951A JP5738449B2 (ja) | 2013-07-26 | 2014-04-10 | 吸収性物品 |
JP2014-080951 | 2014-04-10 | ||
PCT/JP2014/068773 WO2015012155A1 (ja) | 2013-07-26 | 2014-07-15 | 吸収性物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07845A true CN105407845A (zh) | 2016-03-16 |
CN105407845B CN105407845B (zh) | 2017-12-29 |
Family
ID=52393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42197.3A Active CN105407845B (zh) | 2013-07-26 | 2014-07-15 | 吸收性物品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38449B2 (zh) |
CN (1) | CN105407845B (zh) |
TR (1) | TR201601068T1 (zh) |
TW (1) | TWI510223B (zh) |
WO (1) | WO2015012155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58728A (zh) * | 2017-11-15 | 2018-06-15 | 中天(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独立吸收区的吸收芯体及其生产设备 |
CN108472168A (zh) * | 2016-09-28 | 2018-08-3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收性物品 |
CN108778209A (zh) * | 2016-06-03 | 2018-11-09 | 花王株式会社 | 生理用吸收性物品 |
CN108778207A (zh) * | 2016-06-03 | 2018-11-09 | 花王株式会社 | 生理用吸收性物品 |
CN108888413A (zh) * | 2018-04-08 | 2018-11-27 | 曹猛 | 一种透气卫生巾芯体 |
CN111110448A (zh) * | 2020-01-08 | 2020-05-08 | 广州樱姿纸业有限公司 | 流体吸收性卫生产品 |
CN112672720A (zh) * | 2018-09-18 | 2021-04-1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收性物品 |
CN113974979A (zh) * | 2021-10-28 | 2022-01-28 | 佛山市中柔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体槽切的瞬吸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59242B2 (ja) * | 2015-06-05 | 2020-03-04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629542B2 (ja) * | 2015-08-04 | 2020-01-15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192692B2 (ja) * | 2015-08-04 | 2017-09-0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EP3360523B1 (en) | 2015-10-07 | 2020-05-06 | Kao Corporation |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eet |
TWI707671B (zh) | 2015-10-07 | 2020-10-21 | 日商花王股份有限公司 | 片狀物及片狀物之製造方法 |
JP6193328B2 (ja) | 2015-10-07 | 2017-09-06 | 花王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物及びシート状物の製造方法 |
WO2017209075A1 (ja) * | 2016-06-03 | 2017-12-07 | 花王株式会社 | 生理用吸収性物品 |
JP2017217071A (ja) * | 2016-06-03 | 2017-12-14 | 花王株式会社 | 生理用吸収性物品 |
JP6990517B2 (ja) * | 2017-03-24 | 2022-01-12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体 |
EP3906906A1 (en) * | 2020-05-07 | 2021-11-10 | Spacerpad AB | Washable sanitary product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8663A (zh) * | 2004-09-14 | 2006-03-22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生理用卫生巾 |
JP2007097954A (ja) * | 2005-10-06 | 2007-04-19 | Kao Corp | 吸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
CN102232891A (zh) * | 2010-04-30 | 2011-11-09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 |
WO2012165327A1 (ja) * | 2011-05-27 | 2012-12-0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36279B1 (zh) * | 1971-03-01 | 1975-11-22 | ||
TWI391129B (zh) * | 2005-12-27 | 2013-04-01 | Kao Corp | Absorbent items |
JP5036279B2 (ja) * | 2006-11-09 | 2012-09-26 | 花王株式会社 | 生理用ナプキン |
JP5372484B2 (ja) * | 2008-12-17 | 2013-12-18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KR101595408B1 (ko) * | 2009-12-09 | 2016-02-18 | 가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흡수성 물품 |
JP5649361B2 (ja) * | 2010-08-02 | 2015-01-07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5082006B1 (ja) * | 2011-09-30 | 2012-11-28 |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
2014
- 2014-04-10 JP JP2014080951A patent/JP5738449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7-15 WO PCT/JP2014/068773 patent/WO201501215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7-15 TR TR2016/01068T patent/TR201601068T1/tr unknown
- 2014-07-15 CN CN201480042197.3A patent/CN105407845B/zh active Active
- 2014-07-25 TW TW103125596A patent/TWI51022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48663A (zh) * | 2004-09-14 | 2006-03-22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生理用卫生巾 |
JP2007097954A (ja) * | 2005-10-06 | 2007-04-19 | Kao Corp | 吸収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
CN102232891A (zh) * | 2010-04-30 | 2011-11-09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吸收性物品 |
WO2012165327A1 (ja) * | 2011-05-27 | 2012-12-0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78209A (zh) * | 2016-06-03 | 2018-11-09 | 花王株式会社 | 生理用吸收性物品 |
CN108778207A (zh) * | 2016-06-03 | 2018-11-09 | 花王株式会社 | 生理用吸收性物品 |
CN108472168A (zh) * | 2016-09-28 | 2018-08-31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收性物品 |
CN108158728A (zh) * | 2017-11-15 | 2018-06-15 | 中天(中国)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独立吸收区的吸收芯体及其生产设备 |
CN108888413A (zh) * | 2018-04-08 | 2018-11-27 | 曹猛 | 一种透气卫生巾芯体 |
CN112672720A (zh) * | 2018-09-18 | 2021-04-1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收性物品 |
CN112672720B (zh) * | 2018-09-18 | 2022-06-10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收性物品 |
CN111110448A (zh) * | 2020-01-08 | 2020-05-08 | 广州樱姿纸业有限公司 | 流体吸收性卫生产品 |
CN113974979A (zh) * | 2021-10-28 | 2022-01-28 | 佛山市中柔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吸收体槽切的瞬吸卫生巾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012155A1 (ja) | 2015-01-29 |
TW201509390A (zh) | 2015-03-16 |
TWI510223B (zh) | 2015-12-01 |
JP2015042244A (ja) | 2015-03-05 |
CN105407845B (zh) | 2017-12-29 |
TR201601068T1 (tr) | 2016-12-21 |
JP5738449B2 (ja) | 2015-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07845A (zh) | 吸收性物品 | |
CN105431117B (zh) | 吸收性物品 | |
KR101608560B1 (ko) | 흡수성 물품 | |
JP4789793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05517516A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5432753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00593396C (zh) | 吸收性物品 | |
RU2748513C1 (ru) |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впитывающего изделия | |
JP6275364B1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261838B1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7129382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351648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08521759A (zh) | 吸收性物品 | |
KR20110127743A (ko) | 흡수성 물품 | |
JP6584768B2 (ja) | 体液吸収用当て材 | |
JP3244295U (ja) | 生理用吸収性物品 | |
JP2019170901A (ja) | 吸収性物品 | |
KR20110139724A (ko) | 흡수성 물품 | |
JP2025032529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467391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24091080A (ja) | 体液吸収シート | |
JP2024091084A (ja) | 体液吸収シート | |
JP2024091079A (ja) | 体液吸収シート | |
JP2025032568A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20116156A (ja) | 吸収性物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