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4052A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04052A CN105404052A CN201610006704.9A CN201610006704A CN105404052A CN 105404052 A CN105404052 A CN 105404052A CN 201610006704 A CN201610006704 A CN 201610006704A CN 105404052 A CN105404052 A CN 1054040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ter unit
- filter
- light
- thickness
- display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abstract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23126 Jaundi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32 lu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83 yel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能够减小曲面显示面板弯曲位置处,设置有隔垫物的亚像素与其它亚像素之间出现显示差异的几率。该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垫物,第一基板包括滤光层,滤光层包括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隔垫物对应第一滤光单元的位置;第二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和/或,第三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其中,分别通过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曲面显示面板由于弯曲弧度与观看者视网膜的弯曲弧度相似,因此观看效果更佳,从而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该曲面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英文全称:LiquidCrystalDisplay,英文简称:LCD),如图1a所示,包括相互对盒的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其中,该阵列基板10上包括多个亚像素100,每个亚像素100与彩膜基板20上的一个滤光单元200(R、G或B)相对应。
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将位于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之间的隔垫物制作于某个亚像素100,例如蓝色亚像素(B)对应的位置,为了能够对隔垫物进行有效的支撑,需要增大蓝色亚像素(B)中TFT(英文全称:ThinFilmTransistor,中文全称:薄膜晶体管)区域202的面积,这样一来,如图1b所示,蓝色亚像素(B)的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相对于其它两个颜色的亚像素(R、G)而言会有所减小。
在此基础上,曲面显示面板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弯曲,这样一来,由于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承受的弯曲应力不同,会导致两者的变形量不同,从而使得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发生错位。如图1c所示,由于分别位于该曲面显示面板左、右两侧的区域C1和区域C2的变形量较大,因此在上述两个区域中阵列基板10和彩膜基板20的错位较明显,其中,区域C1和区域C2的错位方向相反。
以上述区域C2为例,如图1d所示,彩膜基板20相对于阵列基板10向左发生错位,从而使得原本位置相对应的亚像素100和滤光单元200之间发生错位,该亚像素100的一部分(图中字母A所示的位置)被彩膜基板20上的黑矩阵201覆盖,或者,滤光单元200的一部分(字母A’所示的位置)被数据线101覆盖,从而导致亚像素100的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LB、LG或LR)减小,像素透过率降低。由于蓝色亚像素(B)设置有隔垫物,其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原本就小于其它颜色亚像素,因此对于曲面显示面板而言,蓝色亚像素(B)与其它颜色亚像素之间会具有较大的显示差异,造成显示效果的降低。
其中,图1e中分别用实线圈和虚线圈表示区域C1和区域C2中彩膜基板20的偏移量(绝对值为15μm),可以看出上述区域中心位置的偏移量最大,因此,上述中心位置处的显示差异也最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能够减小曲面显示面板弯曲位置处,设置有隔垫物的亚像素与其它亚像素之间出现显示差异的几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所述隔垫物对应第一滤光单元的位置;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和/或,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9,小于等于1.1;其中,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滤光单元、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光单元和/或所述第三滤光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光孔。
优选的,所述透光孔为圆形,且其直径大于或等于3μm。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光单元和/或所述第三滤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白色滤光子单元。
优选的,所述白色滤光子单元的面积大于或等于9μm2。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和/或,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滤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对应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和/或,所述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对应所述第三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
优选的,通过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光线为蓝光;通过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光线为绿光;通过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为红光。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所述隔垫物对应第一滤光单元的位置;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和/或,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其中,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滤光单元、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滤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对应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和/或,所述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对应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
优选的,通过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光线为蓝光;通过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光线为绿光;通过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为红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垫物,第一基板包括滤光层,滤光层包括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隔垫物对应第一滤光单元的位置。第二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和/或,第三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该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9,小于等于1.1。此外,分别通过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上述第一预设范围的设定能够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亚像素之间的显示差异。基于此,当第二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和/或,第三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该第一预设范围内时,第一滤光单元与第二滤光单元,和/或第一滤光单元与第三滤光单元之间的有效滤光面积相当,即相等或近似相等。这样一来,即使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使得变形位置处设置有隔垫物的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显示面积进一步减小的情况下,分别通过有效滤光面积相当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产生的单色光的出光量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光量的差异。从而能够通过减小不同单色光之间的光量差异,降低由上述光量差异导致显示差异出现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不同亚像素有效显示面积的示意图;
图1c为图1a所示的曲面显示面板两侧弯曲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错位示意图;
图1d为图1c中区域C2的截面图;
图1e为图1c中区域C1和区域C2中彩膜基板的位移量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的曲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在图2所示曲面显示面板的滤光单元中设置透光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图3中一种透光孔的截面图;
图4b为图3中设置有透光孔的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示意图;
图5为在图2所示曲面显示面板的滤光单元中设置白色滤光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在图2所示曲面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在图2所示曲面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阵列基板;11-第一基板;100-亚像素;101-数据线;20-彩膜基板;21-第二基板;200-滤光单元;201-黑矩阵;202-TFT区域;210-滤光层;2101-第一滤光单元;2102-第二滤光单元;2103-第三滤光单元;30-隔垫物;300-透光孔;301-白色滤光子单元;302-保护层;LB-蓝色亚像素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LG-绿色亚像素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LR-红色亚像素有效显示区域的宽度;C1、C2-曲面显示面板两侧弯曲较大的区域;Q1-与第二或第三滤光单元相对应的亚像素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Q2-单个透光孔的面积;H1-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H2-第二滤光单元的厚度;H3-第三滤光单元的厚度;H1’-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H2’-保护层在对应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H3’-保护层在对应第三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1,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1之间的隔垫物30。本发明是以第一基板11为图1a所示的彩膜基板20,第二基板21为阵列基板10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此基础上,第一基板11包括用于对背光源发出的白光进行滤色的滤光层210。其中,该滤光层210可以包括位于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此外,隔垫物30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位置。
基于此,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内。
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上述第一预设范围内。该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9,小于等于1.1。
其中,分别通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亚像素100。
此外,上述位于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是指,三个滤光单元(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位置与一个像素单元的位置相对应。由于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又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亚像素100。因此,分别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对应的三个亚像素100可以构成一个上述像素单元,即一个像素单元包括上述三个不同的亚像素1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发明对构成三基色的单色光不做限定,可以分别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或者,可以分别为青色光、品红光以及黄光。为了方便举例说明,以下实施例均是以第一滤光单元2101用于产生蓝光(B),第二滤色单元2102用于产生绿光(G)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用于产生红光(R)为例进行的说明。
第二、上述有效滤光面积,是指上述滤光单元(包括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中实际能够对背光源发出的白色光进行过滤,以生成单色光的区域的面积。
第三、上述第一预设范围的设定,能够满足于人眼无法识别不同滤光单元生成的单色光出光量的差异。这样一来,即使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使得变形位置处设置有隔垫物30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显示面积进一步减小的情况下,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有效滤光面积相当,从而可以保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分别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生成的蓝光(B)、绿光(G)以及红光(R)的光量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光量的差异。从而能够减小由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显示面积较小,使得蓝光(B)光量少,而绿光(G)和红光(R)光量多,使得多余的绿光(G)和红光(R)进行混合后,产生的黄光无法与蓝光(B)中和,造成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位置处出现发黄现象的几率。
在此基础上,该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9,小于等于1.1,这样一来,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有效滤光面积的差异,和/或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有效滤光面积的差异控制在10%以内。提高了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有效滤光面积的相似度,使得人眼识别范围内蓝光(B)与绿光(G)和红光(R)光量相同,从而降低了上述发黄现象的产生几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垫物,第一基板包括滤光层,滤光层包括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隔垫物对应第一滤光单元的位置。第二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和/或,第三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9,小于等于1.1。此外,分别通过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上述第一预设范围的设定能够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亚像素之间的显示差异。基于此,当第二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和/或,第三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该第一预设范围内时,第一滤光单元与第二滤光单元,和/或第一滤光单元与第三滤光单元之间的有效滤光面积相当,相等或近似相等。这样一来,即使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使得变形位置处设置有隔垫物的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显示面积进一步减小的情况下,分别通过有效滤光面积相当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产生的单色光的出光量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光量的差异。从而能够通过减小不同单色光之间的光量差异,降低由上述光量差异导致显示差异出现的几率。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如果使得人眼识别范围内蓝光(B)与绿光(G)和红光(R)光量相同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制作透光孔以减小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有效滤光面积,从而使得背光源提供的白光经过第二滤光单元2102后得到的单色光绿光(B),以及该白光经过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得到的单色光红光(R)的光量减小,以在人眼识别范围内能够与原本由于设置隔垫物造成有效显示面积减小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提供的蓝光(B)的光量达到平衡。
具体的,如图3所示,可以在第二滤光单元2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光孔300,和/或在第三滤光单元210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光孔300。具体的,可以采用掩膜曝光、刻蚀工艺在已经制备好的滤色层210的表面,对应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位置制作上述透光孔300。
如图4a所示,以第二滤光单元2102为例对有效滤光面积进行说明。具体的,如图4b所示,曲面显示面板发生变形后,曲面显示面板上与该第二滤光单元2102相对应的亚像素100有效显示区域的面积为Q1。基于此,当该第二滤光单元2102上设置有透光孔300,且单个透光孔300的面积为Q2时,该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有效滤光面积为Q1-n×Q2。其中n为第二滤光单元2102上透光孔300的个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其中,本发明中的有效显示区域即每个亚像素100中能够透光的区域,图4b中以虚线框进行表示。
其中,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有效滤光面积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通过在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上设置上述透光孔300,能够增加背光源发出的白光的光量,从而减小了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用于对白光进行滤光处理的有效滤光面积,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分别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滤光面积相当。可以保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分别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生成的蓝光(B)、绿光(G)以及红光(R)的光量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光量的差异。在此情况下,大部分绿光(G)和红光(R)与蓝光(B)混合成白光。而多余的小部分绿光(G)和红光(R)混合成的黄光由于不会被人眼识别,因此在显示的过程中,对用户而言很难发现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区域出现发黄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上述透光孔300的形状和数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上述第一预设范围内即可。为了制作方便,可以将上述透光孔300制备成一些规则形状,例如圆形、矩形、三角形等。
此外,当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上包括多个上述透光孔300时,可以将上述透光孔300进行均匀排列,以避免多个透光孔300分布过于集中,从而造成该位置处的白光亮度较强,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提供的单色光的色泽不均匀。
进一步地,上述透光孔300为圆形,其直径可以大于或等于3μm。从而能够避免制作直径小于3μm的透光孔300,导致制作精度过高而造成的成本上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制作白色滤光子单元301以减小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有效滤光面积,从而使得背光源提供的白光经过第二滤光单元2102后得到的单色光绿光(B),以及该白光经过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得到的单色光红光(R)的光量减小,以在人眼识别范围内能够与原本由于设置隔垫物造成有效显示面积减小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提供的蓝光(B)的光量达到平衡。
具体的,如图5所示,该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包括至少一个白色滤光子单元301。具体的,可以在形成上述滤光层210的同时,在对应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位置通过掩膜曝光、刻蚀工艺形成由白色或透明树脂材料构成的白色滤光子单元301。
这样一来,通过在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上形成白色滤光子单元301,能够增加背光源发出的白光的光量,从而减小了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用于对白光进行滤光处理的有效滤光面积,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分别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滤光面积相当。从而可以保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分别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生成的蓝光(B)、绿光(G)以及红光(R)的光量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光量的差异。在此情况下,大部分绿光(G)和红光(R)与蓝光(B)混合成白光。而多余的小部分绿光(G)和红光(R)混合成的黄光由于不会被人眼识别,因此在显示的过程中,对用户而言很难发现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区域出现发黄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上述白色滤光子单元301的形状和数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有效滤光面积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上述第一预设范围内即可。为了制作方便,可以将上述白色滤光子单元301制备成一些规则形状,例如圆形、矩形、三角形等。
此外,当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上包括多个上述白色滤光子单元301时,可以将上述白色滤光子单元301进行均匀排列,以避免多个白色滤光子单元301分布过于集中,从而造成该位置处的白光亮度较强,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提供的单色光的色泽不均匀。
进一步地,上述白色滤光子单元301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9μm2。从而能够避免制作面积小于9μm2的白色滤光子单元301,导致制作精度过高而造成的成本上升。
在此基础上,由于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使得变形位置处设置有隔垫物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显示面积进一步减小,因此背光源提供的白光能够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量也相应减小,即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光线透过率降低,从而使得第一滤光单元2101相对于其它滤光单元而言亮度较低。导致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位置处还会出现发暗的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可以与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和/或,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可以与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该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预设范围的设定,能够满足于人眼无法识别不同滤光单元透过率的差异。这样一来,即使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使得变形位置处设置有隔垫物30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显示面积进一步减小的情况下,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透过率相当,从而可以保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分别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生成的蓝光(B)、绿光(G)以及红光(R)的亮度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亮度的差异。从而能够减小由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有效显示面积较小,使得蓝光(B)透过率低,而造成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位置处出现发暗现象的几率。
在此基础上,上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这样一来,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透过率的差异,和/或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透过率的差异控制在20以内。提高了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透过率的相似度,使得人眼识别范围内蓝光(B)与绿光(G)和红光(R)亮度相同,从而降低了上述发暗现象的产生几率。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如果使得人眼识别范围内蓝光(B)与绿光(G)和红光(R)亮度相同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采用减小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或者增大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厚度的方式,提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使得背光源提供的白光经过第二滤光单元2102后得到的单色光绿光(B),以及该白光经过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得到的单色光红光(R)的亮度与原本由于设置隔垫物造成有效显示面积减小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提供的蓝光(B)的亮度,在人眼识别范围内达到平衡。
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H1小于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厚度H2。具体的,可以在衬底基板上涂覆用于构成滤色层210的树脂材料时,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位置处的树脂材料厚度较小,然后通过掩膜曝光、刻蚀工艺制备上述第一滤光单元2101。或者,衬底基板上涂覆用于构成滤色层210的树脂材料时,在对应第二滤光单元2102位置处树脂材料厚度较大,然后通过掩膜曝光、刻蚀工艺在制备上述第二滤光单元2102。
和/或,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H1小于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厚度H3。其中第一滤光单元2101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制作方法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通过增加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厚度,或者减小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H1,能够提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分别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相当。从而可以保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分别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生成的蓝光(B)、绿光(G)以及红光(R)的亮度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亮度的差异,因此在显示的过程中,对用户而言很难发现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区域出现发暗的现象。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滤光层210靠近第二基板21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如图7所示的保护层302。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减小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位置处的厚度,或者增大保护层302在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位置处厚度的方式,提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使得背光源提供的白光经过第二滤光单元2102后得到的单色光绿光(B),以及该白光经过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得到的单色光红光(R)的亮度与原本由于设置隔垫物造成有效显示面积减小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提供的蓝光(B)的亮度,在人眼识别范围内达到平衡。
具体的,如图7所示,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位置处的厚度H1’小于该保护层302对应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H2’。具体的,可以在滤色层210表面涂覆一层用于构成保护层302的透明树脂材料。然后,利用半透明掩膜版,通过掩膜曝光、刻蚀工艺使得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位置处的厚度H1’较小,或者,使得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H2’较大。
和/或,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位置处的厚度H1’小于该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三滤光单元2103位置处的厚度H3’。其中第一滤光单元2101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制作方法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通过增加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厚度,或者减小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H1’,能够提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分别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相当。从而可以保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分别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生成的蓝光(B)、绿光(G)以及红光(R)的亮度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亮度的差异,因此在显示的过程中,对用户而言很难发现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区域出现发暗的现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如图2所示,包括相互对盒的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1,以及位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21之间的隔垫物30。本发明是以第一基板11为图1a所示的彩膜基板20,第二基板21为阵列基板10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此基础上,第一基板11包括用于对背光源发出的白光进行滤色的滤光层210。其中,该滤光层210可以包括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此外,隔垫物30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位置。
基于此,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与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和/或,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与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该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其中,分别通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在此基础上,上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这样一来,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透过率的差异,和/或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透过率的差异控制在20%以内。提高了第一滤光单元2101与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透过率的相似度,使得人眼识别范围内蓝光(B)与绿光(G)和红光(R)亮度相同,从而降低了上述发暗现象的产生几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垫物,第一基板包括滤光层,滤光层包括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隔垫物对应第一滤光单元的位置。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第二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和/或,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第三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该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此外,分别通过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上述第二预设范围的设定能够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亚像素之间的显示差异。基于此,当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第二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和/或,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第三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时,第一滤光单元与第二滤光单元,和/或第一滤光单元与第三滤光单元之间的透过率相当。这样一来,即使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变形,使得变形位置处设置有隔垫物的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显示面积进一步减小的情况下,分别通过透过率相当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产生的单色光的亮度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亮度的差异。从而能够通过减小不同单色光之间的亮度差异,降低由上述亮度差异导致显示差异出现的几率。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如果使得人眼识别范围内蓝光(B)与绿光(G)和红光(R)亮度相同进行举例说明。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采用减小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或者增大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厚度的方式,提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使得背光源提供的白光经过第二滤光单元2102后得到的单色光绿光(B),以及该白光经过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得到的单色光红光(R)的亮度与原本由于设置隔垫物造成有效显示面积减小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提供的蓝光(B)的亮度,在人眼识别范围内达到平衡。
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H1小于第二滤光单元2102的厚度H2。具体的,可以在衬底基板上涂覆用于构成滤色层210的树脂材料时,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位置处的树脂材料厚度较小,然后通过掩膜曝光、刻蚀工艺制备上述第一滤光单元2101。或者,衬底基板上涂覆用于构成滤色层210的树脂材料时,在对应第二滤光单元2102位置处树脂材料厚度较大,然后通过掩膜曝光、刻蚀工艺在制备上述第二滤光单元2102。
和/或,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H1小于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厚度H3。其中第一滤光单元2101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制作方法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通过增加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厚度,或者减小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H1,能够提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分别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相当。从而可以保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分别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生成的蓝光(B)、绿光(G)以及红光(R)的亮度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亮度的差异,因此在显示的过程中,对用户而言很难发现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区域出现发暗的现象。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滤光层210靠近第二基板21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如图7所示的保护层302。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减小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位置处的厚度,或者增大保护层302在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位置处厚度的方式,提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使得背光源提供的白光经过第二滤光单元2102后得到的单色光绿光(B),以及该白光经过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得到的单色光红光(R)的亮度与原本由于设置隔垫物造成有效显示面积减小的第一滤光单元2101提供的蓝光(B)的亮度,在人眼识别范围内达到平衡。
具体的,如图7所示,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位置处的厚度H1’小于该保护层302对应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H2’。具体的,可以在滤色层210表面涂覆一层用于构成保护层302的透明树脂材料。然后,利用半透明掩膜版,通过掩膜曝光、刻蚀工艺使得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位置处的厚度H1’较小,或者,使得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H2’较大。
和/或,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位置处的厚度H1’小于该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三滤光单元2103位置处的厚度H3’。其中第一滤光单元2101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制作方法同上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通过增加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的厚度,或者减小保护层302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厚度H1’,能够提高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使得第二滤光单元2102和/或第三滤光单元2103分别与第一滤光单元2101的透过率相当。从而可以保证背光源发出的白光,分别经过第一滤光单元2101、第二滤光单元2102以及第三滤光单元2103后生成的蓝光(B)、绿光(G)以及红光(R)的亮度相当,使得人眼无法识别不同单色光之间亮度的差异,因此在显示的过程中,对用户而言很难发现在曲面显示面板弯曲区域出现发暗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所述隔垫物对应第一滤光单元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第一预设范围之内;
和/或,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与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有效滤光面积之比在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之内;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9,小于等于1.1;
其中,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滤光单元、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和/或所述第三滤光单元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透光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为圆形,且其直径大于或等于3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和/或所述第三滤光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白色滤光子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滤光子单元的面积大于或等于9μ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和/或,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厚度;
和/或,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对应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
和/或,所述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对应所述第三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光线为蓝光;
通过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光线为绿光;
通过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为红光。
10.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隔垫物,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滤光层,所述滤光层包括位于同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一滤光单元、第二滤光单元以及第三滤光单元,所述隔垫物对应第一滤光单元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和/或,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与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透过率之比在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内;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等于0.8,小于等于1.2;
其中,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滤光单元、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以及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构成三基色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厚度;
和/或,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所述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对应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
和/或,所述保护层在对应第一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小于对应所述第二滤光单元位置处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第一滤光单元的光线为蓝光;
通过所述第二滤光单元的光线为绿光;
通过所述第三滤光单元的光线为红光。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6704.9A CN105404052A (zh) | 2016-01-05 | 2016-01-05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
PCT/CN2016/094870 WO2017118024A1 (en) | 2016-01-05 | 2016-08-12 |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
US15/509,880 US10222640B2 (en) | 2016-01-05 | 2016-08-12 |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
EP16845335.5A EP3400483A4 (en) | 2016-01-05 | 2016-08-12 |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FO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6704.9A CN105404052A (zh) | 2016-01-05 | 2016-01-05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04052A true CN105404052A (zh) | 2016-03-16 |
Family
ID=55469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06704.9A Pending CN105404052A (zh) | 2016-01-05 | 2016-01-05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22640B2 (zh) |
EP (1) | EP3400483A4 (zh) |
CN (1) | CN105404052A (zh) |
WO (1) | WO2017118024A1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18024A1 (en) | 2016-01-05 | 2017-07-13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
WO2017190536A1 (en) | 2016-05-06 | 2017-11-09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Curved display panel, curv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CN107479261A (zh) * | 2017-09-19 | 2017-12-1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7515495A (zh) * | 2017-09-19 | 2017-12-2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显示装置 |
CN107561759A (zh) * | 2017-09-19 | 2018-01-0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CN112540479A (zh) * | 2020-11-04 | 2021-03-2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US10983644B2 (en) | 2017-09-19 | 2021-04-20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Touch display device |
CN113568216A (zh) * | 2021-07-08 | 2021-10-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掩膜版 |
US11256145B2 (en) | 2017-09-19 | 2022-02-22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Flat panel display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19438B (zh) * | 2017-06-26 | 2020-1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N112415805B (zh) * | 2020-11-27 | 2022-10-2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3428A (zh) * | 2003-06-06 | 2005-02-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01191938A (zh) * | 2006-12-01 | 2008-06-04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系统 |
JP2009210935A (ja) * | 2008-03-05 | 2009-09-17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横電界液晶駆動方式用カラーフィルタ |
US20150205160A1 (en) * | 2014-01-20 | 2015-07-23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4932137A (zh) * | 2015-07-03 | 2015-09-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459318A (en) * | 1987-08-18 | 1989-03-07 | Ibm |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
JP3642051B2 (ja) * | 2002-01-23 | 2005-04-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810812B2 (ja) * | 2004-09-09 | 2011-11-09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カラー固体撮像素子 |
JP4501899B2 (ja) * | 2005-07-06 | 2010-07-14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5798064B2 (ja) * | 2012-03-06 | 2015-10-21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
CN102736314B (zh) * | 2012-06-29 | 2015-03-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液晶显示器 |
CN104423079A (zh) * | 2013-08-23 | 2015-03-18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KR102112650B1 (ko) * | 2013-12-20 | 2020-05-19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서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KR102152178B1 (ko) | 2014-06-13 | 2020-09-0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곡면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컬러필터 기판 |
KR101552902B1 (ko) * | 2014-06-24 | 2015-09-1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곡면 액정표시장치 |
CN104076552B (zh) * | 2014-06-25 | 2016-08-24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彩膜基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
TWI571673B (zh) * | 2014-10-01 | 2017-02-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曲面顯示面板 |
CN105093653B (zh) * | 2015-08-26 | 2018-05-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
CN105404052A (zh) | 2016-01-05 | 2016-03-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
-
2016
- 2016-01-05 CN CN201610006704.9A patent/CN105404052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8-12 US US15/509,880 patent/US102226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8-12 EP EP16845335.5A patent/EP340048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6-08-12 WO PCT/CN2016/094870 patent/WO201711802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73428A (zh) * | 2003-06-06 | 2005-02-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01191938A (zh) * | 2006-12-01 | 2008-06-04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显示系统 |
JP2009210935A (ja) * | 2008-03-05 | 2009-09-17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横電界液晶駆動方式用カラーフィルタ |
US20150205160A1 (en) * | 2014-01-20 | 2015-07-23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4932137A (zh) * | 2015-07-03 | 2015-09-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222640B2 (en) | 2016-01-05 | 2019-03-0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
WO2017118024A1 (en) | 2016-01-05 | 2017-07-13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Curv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
WO2017190536A1 (en) | 2016-05-06 | 2017-11-09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Curved display panel, curv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EP3453051A4 (en) * | 2016-05-06 | 2020-02-1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Curved display panel, curv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
CN107515495A (zh) * | 2017-09-19 | 2017-12-26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显示装置 |
CN107561759A (zh) * | 2017-09-19 | 2018-01-09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装置 |
CN107479261A (zh) * | 2017-09-19 | 2017-12-1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US10983644B2 (en) | 2017-09-19 | 2021-04-20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Touch display device |
US11048126B2 (en) | 2017-09-19 | 2021-06-29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Flat panel display |
US11256145B2 (en) | 2017-09-19 | 2022-02-22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Flat panel display |
CN112540479A (zh) * | 2020-11-04 | 2021-03-2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2540479B (zh) * | 2020-11-04 | 2022-01-0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3568216A (zh) * | 2021-07-08 | 2021-10-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掩膜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400483A4 (en) | 2019-06-26 |
WO2017118024A1 (en) | 2017-07-13 |
US10222640B2 (en) | 2019-03-05 |
EP3400483A1 (en) | 2018-11-14 |
US20180231822A1 (en) | 2018-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04052A (zh)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 | |
CN106707606B (zh) | 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8010952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60223856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4407469A (zh) | 曲面液晶显示面板及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676293A (zh) |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4865735A (zh) |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 | |
CN104793391B (zh) | 一种彩膜基板的制作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 |
CN104965341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 |
CN102109628A (zh) | 彩色滤光片构造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597728A (zh) | 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 |
US9091879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40168585A1 (en)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0259561A1 (zh) |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341795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 |
CN105158977B (zh) | 光学组件以及使用该光学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0488529A (zh) | 显示面板、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6125391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80196304A1 (en) | Display devices and the color filters thereof | |
CN105549258A (zh) | 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9624945U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180149912A1 (en) | Display panel,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6125388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5607338B (zh)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06501992A (zh) | 一种彩膜基板和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