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359579A -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9579A
CN105359579A CN201380078039.9A CN201380078039A CN105359579A CN 105359579 A CN105359579 A CN 105359579A CN 201380078039 A CN201380078039 A CN 201380078039A CN 105359579 A CN105359579 A CN 105359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target
identifier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80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巍崴
常宁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CT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84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3792B/zh
Priority to CN201910104338.4A priority patent/CN1095481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9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9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网络配置方法包括: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目标辅基站据此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避免了资源重复预留导致的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网络配置方法、 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配置方法、 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 LTE-A ( 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 增强型长期演进) 网络的 Rell2 (版 本 12) 中, 多节点间的资源聚合允许一个用户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简 称为用户或终端)能够被至少两个基站(即主基站和辅基站) 同时服务。 主基站可以 通过辅基站或者新小区的增加流程来为用户增加服务基站。当一个用户从源基站切换 到目标基站时, 目标基站可能会开始辅基站或新小区的增加流程来为用户添加新的服 务基站, 从而实现一个用户被多个基站服务。
在现有机制中,用户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后, 目标基站不会为用户添加新的 服务基站。但是 Rell2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目标基站为用户添加新的服务基站的 过程中,该新添加的服务基站可能在用户还在源基站时就和源基站共同为这个用户服 务, 或者该新添加的服务基站可能还会从源基站收到关于该用户的切换请求,这样关 于同一个用户的同一个服务, 该新添加的服务基站会同时收到来自不同基站的请求, 从而会为同一个用户的同一个服务预留双份资源,这样导致了不必要的资源预留, 限 制了基站服务用户的能力。
应该注意, 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说明, 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 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以实现一个用户 被多个基站服务, 进一步的避免资源重复预留导致的资源浪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切换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 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目标辅基站据此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 源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 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服务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 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向目标主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含所 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主 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转发给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目标辅基 站参考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其接收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
发送单元, 其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 目标辅基站, 以便所述目标辅基站据此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 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服务指示信息;
配置单元, 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 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其向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 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 标主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转发给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目标 辅基站参考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 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基站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基站将所述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服务基 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八方面, 提供了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生成单元, 其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发送单元, 其将所述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其他服务基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前述第四方面所述的基站, 前述第五方面所述的基站, 以及前述第六方面所述的 基站; 或者
前述第八方面所述的两个基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方面, 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基站中执 行该程序时, 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基站中执行前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七方 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网络配置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他方面, 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基站中执行前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第七方面 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网络配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实现了 —个用户被多个基站服务,增加了用户的吞吐量,提高了移动性能,减少了信令开销, 进一步的避免了资源重复预留导致的资源浪费。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 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 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 /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 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 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 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 特征。
应该强调, 术语"包括 /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 整件、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 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 整件、 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很多方面。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 制的, 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部分, 附图 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或缩小。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 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此外,在 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 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 使用的对应部件。 在附图中:
图 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 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的基站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 3是对应图 1所示实施例的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图 4A〜图 4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切换方法的几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 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 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 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的再一个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 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中,源主基站、 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 一个实施方式的交互示意图;
图 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中,源主基站、 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 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交互示意图;
图 10是对应图 5所示实施例的源主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图 11是对应图 6所示实施例的目标主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图 12是对应图 7所示实施例的目标辅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 通过下面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这 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 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 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 LTE-A系统的版本 12中的网 络配置为例进行说明, 但可以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系统, 对于涉及网络 配置和小区切换的其他系统均适用。 实施例 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 图 1是该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 1, 该方法包括:
步骤 101 : 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基站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的 标识符;
步骤 102: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基站将所述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 二服务基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如果该第二服务基站也生成了该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 式下的标识符, 则该第二服务基站会将其生成的该标识符发送给该第一服务基站, 则 本实施例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 103: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服务基站发送 的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在本实施例中, 当一个用户同时被多个基站服务时, 网络侧会为该用户分配相应 的标识符, 在本实施例中称为 "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其中的 一个基站称为第一服务基站,其他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称为第二服务基站。而且只要该 用户依然被多个基站服务, 该标识符就会一直被使用。其中, 这里的标识符可以是以 下类型的标识符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第一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个或多个第二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用户设备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可以是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的一个特定 的标识符, 该特定的标识符能够唯一标识同时接受多个基站服务时的一个用户设备。
其中, 用户设备在其中一个服务基站的标识符可以是该用户设备在该基站中的
C-R TI (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TS36.300 vl 1.5.0] ),或者用户设备在该基站的 X2接口的标识(i.e., eNB UE X2AP ID, [TS36.423 vl 1.4.0] ) 等等。
其中, 服务基站的标识符可以是该基站的 ID, 和 /或该基站下为该用户设备提供 服务的小区的标识符, 例如 PCI (physical cell identity物理小区标识符), ECGI ( E-UT 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E-UT AN小区的全球标识符) 等等。
以上标识符的类型只是举例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只要能标识 用户设备或标识服务基站或标识用户设备在服务基站中的任意的标识符,都包含于本 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 并不限制步骤 103与步骤 101~102执行的先后顺序, 在一个实施 方式中, 可以先执行步骤 101~102, 再执行步骤 103 ;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 也可 以先执行步骤 103, 再执行步骤 101~102;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 步骤 101~102与 步骤 103也可以同时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 当用户设备的主基站为该用户设备增加一个新的服务基站或者增 加一个属于不同的基站的新的服务小区(在本实施例中称为辅基站)时, 可以通过本 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各自生成的标识符的交互,由此可以实现一个用户同时接受多个基 站的服务, 以及多个基站对该用户的共同管理。
图 2是用户设备的主基站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 为该用户设备添加辅基站的交互 示意图, 请参照图 2, 该流程包括:
步骤 201 : 主基站向辅基站发送该主基站产生的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 的标识符。
其中, 上述标识符可以通过增加请求消息承载, 也可以通过其他消息承载, 本实 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步骤 202: 辅基站向主基站发送该辅基站产生的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 的标识符。
其中, 上述标识符可以通过增加请求回复消息承载, 也可以通过其他消息承载, 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 上述的标识符的形式已经在前面做了说明, 在此不再赘述。 这些 标识符可以是主基站产生,也可以是辅基站产生,也可以是主基站和辅基站分别产生。
如果由主基站产生, 主基站可以通过上述增加请求消息将主基站产生的标识符发 送给辅基站, 辅基站收到后就将该标识符存储下来, 并利用该标识符来管理该用户设 备。此时, 辅基站可以直接向主基站发送增加请求回复消息, 而在该增加请求回复消 息中不包含有关标识符的信息, 辅基站也可以在向主基站发送增加请求回复消息时, 将该标识符添加到该回复消息中, 发送给主基站。
如果由辅基站产生, 主基站会向辅基站发送不包含有关标识符的信息的增加请求 消息, 而辅基站在收到该消息后,可以由通过上述增加请求回复消息将辅基站产生的 标识符发送给主基站, 主基站收到后就将该标识符存储下来, 并利用该标识符来管理 该用户设备。
如果由主基站和辅基站产生, 由主基站产生的标识符会通过增加请求消息发送给 辅基站, 由辅基站产生的标识符会通过增加请求回复消息发送给主基站。此时, 辅基 站在收到主基站发送的主基站产生的该标识符后, 会将主基站产生的标识符存储下 来,然后生成该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并通过增加请求回复消息 发送给主基站, 可选的, 该增加请求回复消息中还可以携带主基站产生的标识符。 主 基站在收到该消息后,将辅基站产生的该标识符存储下来, 并用于对用户设备的后续 管理。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 用户设备的主基站和辅基站都可以掌握该用户设备的服务 状态, 进而为后续的资源预留提供参考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如下面的实施例 2所述, 由于该基站解决问题 的原理与实施例 1的方法类似, 因此其具体的实施可以参照实施例 1的方法的实施, 内容相同之处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 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图 3是该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请参照图 3, 该 基站包括:
生成单元 31, 其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发送单元 32, 其将所述标识符发送给所述其他基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该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 33,其接收所述其他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服务模式下的 标识符。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已经在实施例 1做了说明, 其内容被合并于此,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 该基站可以是为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主基站, 也可以是为用户设 备提供服务的辅基站。 通过本实施例的基站, 用户设备的主基站和辅基站都可以掌握该用户设备的服务 状态, 进而为后续的资源预留提供参考依据。
实施例 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从当前的服务 基站 (在本实施中称为源服务基站, 可以包括源主基站, 或者源主基站和源辅基站) 切换到其他服务基站(在本实施例中称为目标服务基站,可以包括目标主基站和目标 辅基站) 的场景中, 图 4A-图 4C是其中三个切换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 4A所示, 在主基站 1中, 用户设备同时接受主基站 1和辅基站的服务, 在 本实施例中,称为该用户设备处于主基站 1和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在切换到主 基站 2的过程中或之后, 主基站 2添加辅基站为该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此时, 用户设 备处于主基站 2和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 该切换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从主基站 1 和辅基站切换到主基站 2和辅基站。
如图 4B所示, 在主基站 1中, 用户设备接受主基站 1的服务, 在切换到主基站 2的过程中或之后, 主基站 2添加辅基站为该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此时, 用户设备处 于主基站 2和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该切换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从主基站 1切换 到主基站 2和辅基站。
如图 4C所示, 在主基站 1中, 用户设备同时接受主基站 1+辅基站 1的服务, 在 本实施例中,称为该用户设备处于主基站 1和辅基站 1的共同服务模式下。在切换到 主基站 2的过程中或之后, 主基站 2添加辅基站 2为该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此时, 用 户设备处于主基站 2和辅基站 2的共同服务模式下。该切换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从主 基站 1和辅基站 1切换到主基站 2和辅基站 2。
在以上这些场景中, 一个共同的特征是: 在切换到主基站 2的过程中或之后, 主 基站 2添加辅基站 (图 4A或图 4B的场景)或辅基站 2 (图 4C的场景) 为该用户设 备服务。这样, 辅基站可能会为同一个用户设备的同一个服务预留双份资源。 为了解 决不必要的资源预留, 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
图 5是本实施例的网络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请参照图 5, 该方法包括: 步骤 501 : 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向目标主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 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以便 所述目标主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转发给目标辅基站,以便所 述目标辅基站参考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 行资源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 该用户设备的切换前的服务基站可能只有一个主基站 (图 4B场 景中的主基站 1 ), 也可能有一个主基站和一个辅基站(图 4A场景中的主基站 1和辅 基站, 图 4C场景中的主基站 1和辅基站 1 )。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将该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 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其中, 该用户设备在切换 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特定标识符 (如实施例 1 所 述),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主基站中的标识符,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辅基站中的 标识符, 和 /或所述源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源辅基站的标识符。
对应图 4A的场景, 主基站 1在向主基站 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的时候, 将该用户 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 (主基站 1和辅基站) 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发送给主基站 2, 这里的标识指示信息可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1 中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用 户设备在主基站 1与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主基站 1的标识 符, 和 /或所述辅基站的标识符。
其中, 主基站 1的标识符可以是主基站 1的 ID, 和 /或主基站 1下为该用户设备 提供服务的小区的标识符, 例如 PCI、 ECGI ( 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E-UT AN小区的全球标识符) 等。
对应图 4B的场景, 主基站 1在向主基站 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的时候, 将该用户 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 (主基站 1 ) 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发送给主基站 2, 这里的标 识指示信息可以包括: 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1中的用户标识符, 和 /或, 主基站 1 的标 识符。
其中, 主基站 1的标识符可以是主基站 1的 ID, 和 /或主基站 1下为该用户设备 提供服务的小区的标识符, 例如 PCI、 ECGI ( 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E-UTRAN小区的全球标识符) 等。
对应图 4C的场景, 主基站 1在向主基站 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的时候, 将该用户 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主基站 1和辅基站 1 )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发送给主基站 2, 这里的标识指示信息可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1 中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用 户设备在主基站 1与辅基站 1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主基站 1的标 识符, 和 /或所述辅基站 1的标识符。
其中, 基站的标识符 (例如主基站 1的标识符或者辅基站 1的标识符)可以是该 基站的 ID, 和 /或该基站下为该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小区的标识符, 例如 PCI、 ECGI ( E-UT AN Cell Global Identifier, E-UT AN小区的全球标识符) 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将其在切换前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的服务模 式下的标识指示信息(标识符)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 目标主基站再将其 转发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 由此, 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可以参考该信息为 该用户设备请求的服务配置资源。例如, 如果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已经在该用户 设备切换前为该用户设备提供了某些服务, 则在该用户设备切换后, 该目标辅基站不 再为该用户设备的这些服务配置资源, 由此避免了资源的重复预留。
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不是将该用户设备在切 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而是将该用户设 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其中, 该 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服务指示信息包括:该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服务以及 各服务对应的服务基站或服务小区。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将其在切换前的一个或多个基站的服务模 式下的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 目标主基站再将其转发给该用 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 由此, 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可以参考该信息为该用户设备 请求的服务配置资源。例如, 如果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发现该用户设备在切换前 某些服务已经存在, 或者接收到来自其他基站的关于相同用户设备的相同服务的请 求, 则在该用户设备切换后, 该目标辅基站不再为该用户设备的这些服务配置资源, 由此避免了资源的重复预留。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 在小区切换过程中, 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将该用户设备在 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切换后的服务基站,由此 切换后的服务基站可以据此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分配适当的资源,避免了资源的重复 预留,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实施例 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小区切换方法。 图 6是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 6, 该方法包括: 步骤 601 : 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 服务指示信息;
步骤 602: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所述服务指示信 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目标辅基站据此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 务进行资源配置。
其中, 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的内容已 经在实施例 3做了详细说明, 其内容被合并于此, 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 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将该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 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由此目标辅基站 在为该用户的服务配置资源时, 可以参考该信息, 避免了资源的重复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 可选的, 与实施例 1类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该用户设备的目 标主基站还可以生成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并将该标识符发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 目标辅基站在收到后将其保存下来, 以便对该用户设备进行后续的管理;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 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 生成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并将该标识符发 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 目标主基站在收到后将其保存下来, 以便对该用户设 备进行后续的管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都生 成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并互相交互各自生 成的标识符。可选的, 当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生成了上述标识符并发送给该用户 设备的目标辅基站的情况下,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可以将该标识符携带在其向该 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的回复消息中,以便目标主基站据此对该用户设备进行后 续的管理。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 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不仅将该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 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目标辅基站,同时将该用户设备在目标 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发送给目标辅基站, 由此, 目标辅基 站不仅可以据此为该用户所请求的服务配置相应的资源,还可以实现一个用户同时接 受多个基站的服务, 以及多个基站对该用户的共同管理, 避免了资源浪费, 提高了资 源利用率。 其中, 对应图 4A的场景和图 4B的场景, 主基站 2不仅向辅基站发送从主基站 1 获取到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还向辅基站发送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 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其中, 对应图 4C的场景, 主基站 2不仅向辅基站发送从主基站 1获取到的标识 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还向该辅基站发送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2的共 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在本实施例中, 与实施例 1相同, 关于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 (主基站 2) 和 目标辅基站 (辅基站或辅基站 2) 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的形式, 如前所述, 可 以是以下标识符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目标主基站的标识符;
目标辅基站的标识符;
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的标识符;
用户设备在目标辅基站的标识符。
在本实施例中, 该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和服务指示信 息可以通过增加请求消息承载, 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另外, 如果该用户设 备的目标主基站生成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则该标识符可以和上述标识指示信息或上述服务指示信息一起,通过增加请求消息承 载;如果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生成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 模式下的标识符, 则该标识符可以通过增加请求回复消息承载; 如果该用户设备的目 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都生成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 的标识符,则由目标主基站生成的该标识符可以和上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 一起,通过增加请求消息承载, 由目标辅基站生成的该标识符可以通过增加请求回复 消息承载。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 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将从源主基站获取到的该用户设备 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目标辅基站, 由此, 目 标辅基站可以参考接收到的上述信息为该用户设备请求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避免了 重复配置资源导致的资源浪费。
实施例 5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配置方法, 图 7是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 7, 该方法包括:
步骤 701 : 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的所述用 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
步骤 702: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 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其中, 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的内容已 经在实施例 3做了详细说明, 其内容被合并于此, 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 可选的, 如果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生成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 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还可能接收该 标识符, 并存储下来, 以便于后续的用户设备的管理。 其中, 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 站生成的标识符可以和上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一起,通过增加请求消息发 送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还可以向该用户设备的目标 主基站发送增加请求回复消息,在该回复消息中,可以不包含关于上述标识符的信息, 也可以包含上述接收到的目标主基站生成的该标识符。
在本实施例中, 可选的, 如果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生成该用户设备在目标主 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则该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在接收到上述 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后,将其生成的标识符通过回复消息发送给该用户设备 的目标主基站, 以便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将其存储下来, 以便于后续的用户设备 的管理。其中, 上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可以通过增加请求消息承载, 上述 回复消息可以是增加请求回复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 可选的, 如果该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都生成该用 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则该目标主基站和该目标 辅基站还可以交互各自生成的该标识符, 以便于各自进行后续的用户设备的管理。其 中, 由目标主基站生成的标识符可以和上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一起,通过 增加请求消息承载, 由目标辅基站生成的标识符可以通过增加请求回复消息承载。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 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在接收到上述信息 (标识指示信息 或服务指示信息)后, 通过查询该用户设备请求的服务, 确认该辅基站在所述用户设 备处于切换前的源主基站与源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是否已经为该用户设备提供 了相同的服务, 或者关于该用户设备的该服务是否已经存在, 或者是否从其他基站收 到了关于该用户设备的该服务的请求,在确认为是的情况下, 不再为该用户设备的该 服务重复预留资源, 由此避免了资源浪费。 为了使实施例 3-实施例 5的方法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主 基站 1 )、 目标主基站 (主基站 2 )和目标辅基站 (对应图 4A和图 4B场景的辅基站, 对应图 4C场景的辅基站 2) 的交互流程图, 对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 8是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 其源主基站向目标主基站发送该用户设备在 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来帮助目标辅基站为该用户设备请求的服务进 行资源配置的交互示意图。
请参照图 8, 该流程包括:
步骤 801 : 主基站 1向主基站 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该切换请求消息中, 包含 有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1或者主基站 1和辅基站或者主基站 1和辅基站 1的服务模式 下的标识符。
其中, 该主基站 1的处理可以通过实施例 3的方法来实现, 其内容被合并于此, 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 802: 主基站 2接收上述标识符, 将所述标识符以及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 辅基站 /辅基站 2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发送给辅基站 /辅基站 2。
其中, 该主基站 2的处理可以通过实施例 4的方法来实现, 其内容被合并于此, 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 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辅基站 2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是可选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主基站 2不生成上述标识符, 此时, 该主基站 2不向辅基站 /辅 基站 2发送上述标识符。
其中,上述标识符可以通过增加请求消息来承载,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步骤 803 :辅基站 /辅基站 2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其中, 该辅基站 /辅基站 2的处理可以通过实施例 5的方法来实现,其内容被合并 于此, 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 辅基站 /辅基站 2在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根据上述信 息确认是否已经为该用户设备的该服务预留过资源, 如果是, 则不再为其分配资源, 否则按照常规手段为该用户设备的该服务进行资源分配, 由此避免了资源重复预留。 步骤 804: 辅基站 /辅基站 2向主基站 2发送其生成的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 基站 /辅基站 2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其中, 该标识符可以通过增加请求回复消息来承载, 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 制。
其中,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辅基站 2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也是 可选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辅基站 /辅基站 2不会生成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 基站 /辅基站 2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此时, 在其向主基站 2发送的回复消息 中, 不包含关于标识符的信息, 或者包含主基站 2生成的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 基站 /辅基站 2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通过图 8所示的各基站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避免为用 户设备的同一服务预约多份资源, 避免了资源浪费,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图 9是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 其源主基站向目标主基站发送该用户设备在 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服务及其对应的服务基站或服务小区 (服务指示信息), 来帮 助目标辅基站为该用户设备请求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的交互示意图。
请参照图 9, 该流程包括:
步骤 901 : 主基站 1向主基站 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该切换请求消息中, 包含 有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1和辅基站或者主基站 1和辅基站 1的服务模式下的服务及其 对应的服务基站或服务小区。
其中, 该主基站 1 的处理流程可以通过实施例 3的方法来实现, 其内容被合并 于此, 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 902: 主基站 2将接收到的上述信息发送给辅基站 /辅基站 2。
其中, 该主基站 2的处理流程可以通过实施例 4的方法来实现, 其内容被合并 于此, 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 可选的, 如果主基站生成了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辅基站 2 的 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则该主基站 2 也可以将其自身生成的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 和辅基站 /辅基站 2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与上述信息一起, 发送该辅基站 /辅基站 2。
其中, 该主基站 2可以通过增加请求消息承载上述信息, 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 为限制。
步骤 903 :辅基站 /辅基站 2根据接收到的信息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其中, 该辅基站 /辅基站 2在收到上述信息后, 如果发现关于该用户的该服务已经 存在, 或者该辅基站 /辅基站 2接收到来自其他基站的关于相同用户的相同服务的请 求, 该辅基站 /辅基站 2可以避免为同一个用户的相同服务预留双份资源。
步骤 904: 辅基站 /辅基站 2向主基站 2发送回复消息。
其中, 可选的, 如果辅基站 /辅基站 2生成了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辅 基站 2 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则该辅基站 /辅基站 2也可以将其自身生成的该用户 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辅基站 2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发送该主基站 2。
其中, 可选的, 如果辅基站 /辅基站 2没有生成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 辅基站 2 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但接收到了主基站发送的主基站生成的该用户设 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辅基站 2 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则该辅基站 /辅基站 2也可 以将主基站 2生成的该用户设备在主基站 2和辅基站 /辅基站 2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 符通过回复消息发送给主基站 2, 或者只发送该回复消息而不包含该标识符的信息。
其中, 该回复消息可以是增加请求回复消息, 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通过图 9所示的各基站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避免为用 户设备的同一服务预约多份资源, 避免了资源浪费, 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如下面的实施例 6所述, 由于该基站解决问题 的原理与实施例 3的方法类似, 因此其具体的实施可以参照实施例 3的方法的实施, 内容相同之处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 6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图 10是该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请参照图 10, 该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1001,其向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 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以便所 述目标主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转发给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 目标辅基站参考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 资源配置。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 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主基站中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在源辅基 站中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源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源辅基站的标识符。
其中, 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以及所述服务对应的服务基 站或服务小区。
通过本实施例的基站将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 示信息发送给目标服务基站,以便目标服务基站中的辅基站据此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 分配资源, 避免了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如下面的实施例 7所述, 由于该基站解决问题 的原理与实施例 4的方法类似, 因此其具体的实施可以参照实施例 4的方法的实施, 内容相同之处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 7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图 11是该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请参照图 11, 该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1101, 其接收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 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 发送单元 1102,其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 备的目标辅基站, 以便所述目标辅基站据此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该基站还包括: 生成单元 1103, 其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 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此时, 所述发送单元 1102将该 用户设备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与所述标识指示信息 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一起, 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
在另外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接收单元 1101 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 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其中, 该用户设备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目标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可能是该目标 辅基站生成的, 也可能是该目标辅基站从所述基站接收到的由该基站生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 标识符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目标辅基 站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 标辅基站的标识符。 通过本实施例的基站将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 示信息发送给目标辅基站, 以便目标辅基站据此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分配资源,避免 了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如下面的实施例 8所述, 由于该基站解决问题 的原理与实施例 5的方法类似, 因此其具体的实施可以参照实施例 5的方法的实施, 内容相同之处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 8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 图 12是该基站的组成示意图, 请参照图 12, 该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1201,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 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服务指示信息;
配置单元 1202,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 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生成单元 1203,其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所述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 的标识符;
发送单元 1204,其将所述目标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所述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 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
通过本实施例的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 指示信息为该用户设备的服务分配资源, 避免了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 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 至少两个实施例 2 所述的基站, 或者包括: 实施例 6、 7和 8所述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基站中执行该程序时, 该 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基站中执行实施例 3~5任一个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或者实施 例 1所述的网络配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 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基站中执行实施例 3~5任一个所述的小区切换方法,或者实施例 1所述的网络配置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 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 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 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 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 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逻辑 部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逻辑部件、微处理器、计算机中使用的处理器等。本发明还涉及 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 如硬盘、 磁盘、 光盘、 DVD、 flash存储器等。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 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 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发明的范围 内。

Claims (34)

  1. 权 利 要 求 书
    1、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 切换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 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目标辅基站据此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 源配置。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主基站和所述目标辅 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主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 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
  3.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 备在所述目标主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标识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 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源辅 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 备在所述源辅基站的标识符。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 在源主基站和源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服务及该服务对应的服务基站或服务小区。
  6. 6、 根据权利要求 2或 3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主基站和 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目标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目标辅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 在所述目标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辅基站的标识符。
  7. 7、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 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服务指示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 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8. 8、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接收所述目标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 备在所述目标主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9.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将接收到的所述目标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 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生成所述目标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共 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将所述目标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共同 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
  11. 11、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向目标主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含所 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标主 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转发给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目标辅基 站参考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12.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 的标识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源主基站中 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源辅基站中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源主基站的标 识符; 和 /或, 所述源辅基站的标识符。
  13. 13、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 备在源主基站和源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服务及该服务对应的服务基站或服务小区。
  14. 14、 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其接收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 包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
    发送单元, 其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 目标辅基站, 以便所述目标辅基站据此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15.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生成单元, 其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 的标识符;
    所述发送单元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 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目标辅基站。
  16. 16、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辅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所 述基站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17. 17、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标识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 备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源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源 辅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 设备在所述源辅基站的标识符。
  18. 18、 根据权利要求 14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 备在源主基站和源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服务及该服务对应的服务基站或服务小区。
  19. 19、 根据权利要求 15或 16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主基站 和所述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目标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目标辅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 在所述目标主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辅基站的标识符。
  20. 20、 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 其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 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者服务指示信息;
    配置单元, 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 备的服务进行资源配置。
  21.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生成单元, 其生成所述目标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所述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 识符;
    第一发送单元, 其将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目标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所述基站 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 22、 根据权利要求 20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主 基站发送的所述目标主基站生成的所述用户设备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服务 模式下的标识符。
  22.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 其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主基站生成的所述目标设备 在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的共同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目标 主基站。
  23. 24、 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 其向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 含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的标识指示信息或服务指示信息,以便所述目 标主基站将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转发给目标辅基站,以便所述目标 辅基站参考所述标识指示信息或所述服务指示信息为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进行资源 配置。
  24.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在切换前的服务基站中 的标识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源主基站中 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源辅基站中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源主基站的标 识符; 和 /或, 所述源辅基站的标识符。
  25. 26、 根据权利要求 24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服务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 备在源主基站和源辅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服务及该服务对应的服务基站或服务小区。
  26. 27、 一种网络配置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基站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基站将所述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服务基 站。
  27. 28、 根据权利要求 27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基站接收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二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用 户设备在多个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28. 29、 根据权利要求 27或 28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的服务 模式下的标识符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一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第二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第一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第二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29. 30、 一种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
    生成单元, 其生成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的服务模式下的标识符; 发送单元, 其将所述标识符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其他服务基站。
  30. 31、 根据权利要求 30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基站还包括:
    接收单元, 其接收所述其他服务基站发送的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的服务模式 下的标识符。
  31. 32、 根据权利要求 30或 31所述的基站, 其中, 所述用户设备在多个基站的服务 模式下的标识符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其他服务基站中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第一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和 /或
    所述其他服务基站的标识符。
  32. 33、 一种通信系统, 其中, 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 14-19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权利要求 20-2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以及权 利要求 24-26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或者
    权利要求 30-32任一项两项所述的基站。
  33. 34、 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 其中当在基站中执行该程序时, 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 所述基站中执行权利要求 1-13、 27-2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配置方法。
  34. 35、 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其中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 在基站中执行权利要求 1-13、 27-29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配置方法。
CN201380078039.9A 2013-08-05 2013-08-05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053595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8496.5A CN110113792B (zh) 2013-08-05 2013-08-05 源主基站、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
CN201910104338.4A CN109548108B (zh) 2013-08-05 2013-08-05 网络配置方法、基站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80845 WO2015017968A1 (zh) 2013-08-05 2013-08-05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8496.5A Division CN110113792B (zh) 2013-08-05 2013-08-05 源主基站、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
CN201910104338.4A Division CN109548108B (zh) 2013-08-05 2013-08-05 网络配置方法、基站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9579A true CN105359579A (zh) 2016-02-24

Family

ID=5246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8039.9A Pending CN105359579A (zh) 2013-08-05 2013-08-05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1910104338.4A Active CN109548108B (zh) 2013-08-05 2013-08-05 网络配置方法、基站和系统
CN201910428496.5A Active CN110113792B (zh) 2013-08-05 2013-08-05 源主基站、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4338.4A Active CN109548108B (zh) 2013-08-05 2013-08-05 网络配置方法、基站和系统
CN201910428496.5A Active CN110113792B (zh) 2013-08-05 2013-08-05 源主基站、目标主基站和目标辅基站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3) US10292085B2 (zh)
EP (2) EP3032877B1 (zh)
JP (1) JP6308296B2 (zh)
KR (1) KR101767856B1 (zh)
CN (3) CN105359579A (zh)
BR (1) BR112016002006A2 (zh)
CA (2) CA2967460A1 (zh)
MX (1) MX2016001308A (zh)
RU (1) RU2016107467A (zh)
WO (1) WO20150179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945A (zh) * 2017-05-18 2018-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6002006A2 (pt) * 2013-08-05 2017-08-01 Fujitsu Ltd método e aparelho e sistema de configuração de rede
EP3229538B1 (en) * 2014-12-25 2020-06-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411850B (zh) 2015-01-16 2023-08-0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EP3251463A1 (en) * 2015-01-30 2017-12-0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ual connectivity handover
EP3261386B1 (en) * 2015-03-13 2019-12-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system
CN107666693B (zh) 2016-07-29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终端路径转移、控制终端状态转换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EP3603278B1 (en) * 2017-03-27 2022-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for one or more radio devices in a industrial application
JP7276416B2 (ja) * 2018-02-11 2023-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セル設定装置及び方法
WO2019153302A1 (zh) 2018-02-11 2019-08-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小区配置装置及方法
WO2020041966A1 (en) * 2018-08-28 2020-03-05 Apple Inc. Mobility enhancement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CN111246499B (zh) * 2018-11-29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5209488B (zh) * 2021-04-09 2025-02-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双连接辅节点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6347529A (zh) * 2021-12-22 2023-06-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辅节点预留资源的方法、基站、辅节点和通信系统
US12052626B2 (en) 2021-12-23 2024-07-30 T-Mobile Usa, Inc. Steering non-mobile connected-mode user equipment to higher capacity radio cell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309A (zh) * 2010-05-18 2011-11-23 同济大学 协作多基站组网环境下的主从基站选择与切换方法
WO2012139626A1 (en) * 2011-04-11 2012-10-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3104269A1 (zh) * 2012-01-10 201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切换方法、x2接口建立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50014B2 (ja) 2005-03-31 2008-09-17 株式会社東芝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装置
TWI282232B (en) 2005-09-16 2007-06-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 mobile device
US7873710B2 (en) * 2007-02-06 2011-01-18 5O9, Inc. Contextual dat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US8120150B2 (en) 2007-09-18 2012-02-21 Stats Chippac Ltd. Integrated circuit package system with dual connectivity
DE602008005769D1 (de) * 2007-10-01 2011-05-05 Motorola Mobility Inc Verfahren zur Zuweisung eines Abfrageidentifikators für temporäre Ressourcen zum Zugriff auf eine Zielbasisstation
CN101741442B (zh) 2008-11-20 2013-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中确定资源映射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01873675B (zh) 2009-04-22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协作组信息的发送方法及基站
CN101932050B (zh) * 2009-06-19 2013-05-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实现用户设备在网络侧节点间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KR20110013336A (ko) * 2009-08-02 2011-02-09 이노베이티브 소닉 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pdcch 할당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98550B (zh) * 2009-08-11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EP2306769B1 (en) 2009-10-02 2014-06-18 Alcatel Lucent Handov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scheme
US8605684B2 (en) * 2010-01-08 2013-12-10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operation to reduce radio link failure
WO2011126435A1 (en) 2010-04-06 2011-10-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organization i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2238666B (zh) * 2010-04-30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3053201B (zh) 2010-08-12 2016-04-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设定方法、无线基站、移动台
CN102457965B (zh) 2010-10-15 2014-06-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载波聚合场景下中继节点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2651894B (zh) * 2011-02-28 2016-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12132016A1 (ja) 2011-03-31 2012-10-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12148141A2 (ko) 2011-04-25 2012-11-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캐리어 병합을 위한 자원 구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004006A1 (en) 2011-07-05 2013-01-1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932907B (zh) * 2011-08-11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同步的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US8724590B2 (en) * 2012-01-04 2014-05-1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mary point handovers
US20150023323A1 (en) * 2012-01-19 2015-01-22 Kyocer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13108908A1 (ja) 2012-01-19 2013-07-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3197220B1 (en) * 2012-03-23 2019-07-31 HFI Innovation Inc. Method for physical layer multi-point carrier aggregation
US9648519B2 (en) * 2012-03-30 2017-05-0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n improved handover i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WO2013143613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Devic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n improved handover in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JP5865770B2 (ja) * 2012-04-16 2016-02-1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CN102695227B (zh) * 2012-06-04 2015-05-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家用基站协作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家用基站
EP2876935A4 (en) * 2012-07-18 2015-08-26 Nec Corp RADIO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TAX PROCEDURE FOR TRANSFER AND PROGRAM
EP2876932B1 (en) * 2012-08-07 2019-0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andov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enb
CN104904267B (zh) * 2012-12-28 2019-05-2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EP2946598B1 (en) * 2013-01-18 2017-01-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signaling assistance
DE102013004189B4 (de) 2013-03-12 2019-07-18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Elektrogerät mit Gehäuse und auf dem Gehäuse aufsetzbarem Deckel
JP6325083B2 (ja) * 2013-03-22 2018-05-16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二重接続モード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ハンドオーバーを行う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WO2014163450A1 (ko) * 2013-04-05 2014-10-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기종 셀 환경에서 이중 연결성을 갖는 단말에 대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US20160037405A1 (en) 2013-04-05 2016-02-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managing connection with small cell in heterogeneous cell environment
WO2014182229A1 (en) 2013-05-10 2014-1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Bearer configuration signaling
EP2824364B1 (de) * 2013-07-09 2017-11-22 iwis motorsysteme GmbH & Co. KG Gelenkkette mit reibungsreduziertem Laschenrücken
US20160135103A1 (en) * 2013-07-17 2016-05-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16002006A2 (pt) * 2013-08-05 2017-08-01 Fujitsu Ltd método e aparelho e sistema de configuração de red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309A (zh) * 2010-05-18 2011-11-23 同济大学 协作多基站组网环境下的主从基站选择与切换方法
WO2012139626A1 (en) * 2011-04-11 2012-10-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3104269A1 (zh) * 2012-01-10 201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切换方法、x2接口建立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CORPORATION, NOKIA SIEMENS NETWORKS: "Introduction of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s", 《3GPP TSG-RAN2 MEETING #79,R2-124259》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4945A (zh) * 2017-05-18 2018-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59103A1 (en) 2019-05-23
CN109548108A (zh) 2019-03-29
US10292085B2 (en) 2019-05-14
JP2016529804A (ja) 2016-09-23
JP6308296B2 (ja) 2018-04-11
EP3032877A1 (en) 2016-06-15
EP3032877A4 (en) 2017-07-26
MX2016001308A (es) 2016-04-07
CA2967460A1 (en) 2015-02-12
CN110113792A (zh) 2019-08-09
US11546823B2 (en) 2023-01-03
US20210136650A1 (en) 2021-05-06
US20160150458A1 (en) 2016-05-26
WO2015017968A1 (zh) 2015-02-12
BR112016002006A2 (pt) 2017-08-01
US10932178B2 (en) 2021-02-23
KR20160030285A (ko) 2016-03-16
CN109548108B (zh) 2021-05-28
RU2016107467A (ru) 2017-09-08
EP3334212B1 (en) 2020-10-14
CN110113792B (zh) 2021-07-09
KR101767856B1 (ko) 2017-08-11
EP3032877B1 (en) 2020-05-13
EP3334212A1 (en) 2018-06-13
CA2919307A1 (en) 2015-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9579A (zh)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411850B (zh) 切换方法和设备
US10893574B2 (en) Packet data unit session release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5874830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137161A1 (zh) 一种SCG Failure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9673026B (zh)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033796A1 (zh) 会话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001562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945180B2 (en)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42921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2097708A1 (zh) 一种lipa连接切换准备过程的执行方法及装置
WO2019223496A1 (zh) 一种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WO2014067474A1 (zh) 直接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97644A1 (zh) 一种承载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2075057A (zh) 对用户平面路径上检测和处置故障的改进
CN111356189A (zh) 终端的切换指示、切换转发、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077982A1 (zh) 信息交互装置、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436289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JP2019165472A (ja)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14117369A1 (zh) 通信方法、配置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
WO2018223974A1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3476067A (zh) 资源预留方法和系统
CN104937974A (zh) 信息配置方法、信息发送方法、数据收发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JP2017216740A (ja)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14063579A1 (zh) 接入网络的方法、网络侧设备与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1

Address after: Kanagawa

Applicant after: Fujitsu Inter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wasaki,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tsu Lt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