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98550B -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8550B
CN101998550B CN200910090798.2A CN200910090798A CN101998550B CN 101998550 B CN101998550 B CN 101998550B CN 200910090798 A CN200910090798 A CN 200910090798A CN 101998550 B CN101998550 B CN 1019985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nti
user terminal
community
described user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907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8550A (zh
Inventor
李海涛
梁靖
赵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9100907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985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98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8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8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包括: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并根据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进行用户终端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本发明中,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从而使各聚合小区能够根据该聚合小区为用户终端独立分配的RNTI准确识别用户终端,进行用户终端的调度、数据收发等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通过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上下行链路的资源调度信息,通过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区分PDCCH上调度信息的种类,包括寻呼信息、系统信息、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或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与用户数据相关的信息等。例如,P-RNTI对应寻呼信息,SI-RNTI对应系统信息,C-RNTI对应PDSCH和PUSCH上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信息,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对应PUCCH和PUSCH上的功率控制信息。
其中,C-RNTI与UE一一对应,用于在小区中唯一标识一个处于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的UE。当UE在PDCCH上检测到与其对应的C-RNTI时,UE将在该C-RNTI对应的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或关联的资源位置上接收或发送数据。
当UE没有C-RNTI时,网络会在UE的初始随机接入阶段为UE分配一个T-C-RNTI(临时的身份标识)。一旦UE的随机接入成功,UE将把网络分配的T-C-RNTI设为自己的C-RNTI。
具体的,如图1所示,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获得自身的C-RNTI,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UE向网络侧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preamble。
步骤102,网络侧向UE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的Msg2响应消息,该消息包含为UE分配的T-C-RNTI等。
步骤103,UE在PDCCH上检测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并在其指示的上行资源位置上发送Msg3消息。Msg3携带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SDU(Service Data Unit,业务数据单元),用于告知网络UE的身份以进行竞争解决。
步骤104,网络侧向UE发送Msg3消息的响应,即竞争解决消息。如果竞争解决消息中包含UE竞争解决ID(Identification,标识),且所包含的UE竞争解决ID与UE在Msg3中携带的CCCH SDU相匹配,则UE认为成功完成随机接入,并把T-C-RNTI设置为UE的C-RNTI。
现有技术中,UE在源基站与目标基站之间进行切换时,可以获得目标基站为UE分配的C-RNTI,图2所示为UE进行切换的LET网络架构,UE需要进行基站切换时,如果基站之间存在X2连接,则可以通过X2接口完成切换过程;如果eNB(基站)之间没有X2接口,则可以通过S1接口来完成。
通过X2接口完成切换的过程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源eNB基于UE上报的测量报告和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信息判断UE需要进行切换。
(1)源eNB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切换请求信息中携带UE向目标eNB进行切换准备所必需的信息。
(2)如果切换UE所使用的资源在目标eNB被批准,那么目标小区将为该UE配置相应的资源,并向源eNB发送切换请求Ack消息。切换请求Ack消息包含UE向目标eNB切换时所需的参数信息,包括目标eNB为UE分配的C-RNTI。
(3)源eNB在收到目标eNB发送的切换请求Ack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信息,指示UE向目标eNB进行切换。源eNB向UE发送的切换命令中包含目标eNB向源eNB发送的切换请求Ack消息中的内容。
(4)收到切换命令以后,UE执行与目标eNB的同步。如果在切换命令中配给了专用RACH preamble,则使用无竞争随机接入流程接入目标小区,如果没有配给专用的RACH preamble,则使用基于竞争随机接入流程接入目标小区。
(5)当UE成功接入目标小区后,UE发送切换完成(handover complete)消息,向目标eNB指示UE的切换流程完成。UE进入目标小区后将使用目标eNB为其分配的C-RNTI接收下行调度信息。
通过S1接口完成切换的过程如图4所示,源eNB与目标eNB的交互过程通过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e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实现,并在切换流程完成后,由目标eNB向MME发送切换完成通知消息,由于整体过程与通过X2接口完成切换的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UE获取自身的C-RNTI后,如果在正常的数据收发过程中,在PDCCH上检测到了自己的C-RNTI,则根据该C-RNTI对应的DCI中携带的调度信息在对应视频资源上进行数据的接收或发送。
LTE系统还可以为UE分配SPS-RNTI(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RNTI,半持续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PS-RNTI的用法和C-RNTI是一样的,只是使用半持续调度方式的UE才被分配SPS-RNTI。网络通过RRC连接重配消息为进行半持续调度的UE分配对应的SPS-RNTI;切换过程中,目标eNB在切换请求Ack消息中为UE分配对应的SPS-RNTI。当UE在PDCCH上检测到自身的SPS-RNTI时,根据SPS-RNTI对应DCI内容的指示激活或去激活系统为它分配的SPS资源。
LTE系统还可以为UE分配TPC-PUSCH-RNTI(Temporary PowerControl-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RNTI,传输功率控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和TPC-PUCCH-RNTI(TPC-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传输功率控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用于对UE进行传输功率控制。多个UE可以使用相同的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进行传输功率控制,或者各自使用独立的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进行传输功率控制。当UE在PDCCH上检测到指示的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时,根据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对应DCI内容的指示对PUSCH和PUCCH上的传输功率进行控制。
但是,LTE系统中,UE同一时刻只能在一个载波上进行数据收发。为了支持更宽的传输带宽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LTE-A(LTE-Advanced,LTE的进一步演进)系统采用了载波聚合技术,使UE能够在多个小区对应的多个载波上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在网络侧,由于每一个可以进行载波聚合的小区中只有一个独立载波,即可以独立进行数据收/发的载波,因此,当采用载波聚合的UE同时和多个可以进行载波聚合的小区接收/发送数据时,UE可以把多个小区视为多个载波来维护。
支持载波聚合的UE,首先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一个小区中,然后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为该UE配置或激活可进行载波聚合操作的其他小区。配置和激活可以为一个过程,也可以是分开的两个过程:先进行配置然后再激活。在配置过程中,网络侧通过专用信令通知UE其他小区的配置参数,例如其他小区的载波频点信息等。
但是,现有的LTE-A系统中还没有提供为UE分配C-RNTI的方法:在LTE系统中,连接状态下的UE只接入到一个小区,因此在该小区内为UE分配唯一的RNTI就可以准确地进行UE标识、调度和数据收发。而在LTE-A系统中,由于载波聚合特性的引入,连接状态下进行载波聚合的UE通常都是接入到多个小区中,为了多个聚合小区都能够准确识别UE,并进行UE标识、调度和数据收发,多个聚合小区需要为UE分配新的RNTI,但是,现有技术中,只有UE随机接入的第一个小区为UE分配了RNTI,因此,现有LTE系统中单小区的分配UE标识的方法将无法适用于载波聚合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LTE-A系统中UE分配C-RNTI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包括:
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并根据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进行用户终端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
所述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并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的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所述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临时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所述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源聚合小区向目标聚合小区切换时,所述源聚合小区向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当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同意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请求时,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向所述源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信息。
所述RNTI具体为C-RNTI、SPS-RNTI、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
所述T-C-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C-RNTI不同。
所述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RNTI不同。
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在聚合小区中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C-RNTI和/或SPS-RNTI进行数据收发,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进行传输功率控制。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装置,包括:
标识分配单元,用于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标识使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分配单元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进行用户终端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
所述标识分配单元包括:
配置/激活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并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
标识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的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所述配置/激活子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
所述标识确定子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临时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所述标识分配单元包括:
切换请求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源聚合小区向目标聚合小区切换时,向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切换响应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同意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请求时,向所述源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信息。
所述RNTI具体为C-RNTI、SPS-RNTI、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
所述T-C-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C-RNTI不同。
所述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RNTI不同。
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在聚合小区中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C-RNTI和/或SPS-RNTI进行数据收发;
功率控制单元,用于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进行传输功率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从而使各聚合小区能够根据该聚合小区为用户终端独立分配的RNTI准确识别用户终端,进行用户终端的调度、数据收发等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处于RRC空闲状态的UE通过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获得自身的C-RNTI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UE进行切换的LTE网络架构;
图3是现有技术中通过X2接口完成切换的过程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通过S1接口完成切换的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聚合小区中RNTI分配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进行聚合载波配置/激活的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在聚合小区之间发生切换的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UE随机接入新的聚合小区的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UE随机接入新的聚合小区的另一过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系统中UE的C-RNTI分配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LTE系统中针对单小区接入的UE进行RNTI分配,并根据分配的RNTI进行UE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但是,LTE-A系统中引入了聚合小区,即UE可以同时接入多个小区,此时,由于UE只有初始接入网络时获取的单小区RNTI,无法适应LTE-A系统中聚合小区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合小区中UE的RNTI分配方法,核心思想是:对于UE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独立地为UE分配RNTI,并根据为UE分配的RNTI进行UE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聚合小区中RNTI分配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步骤502,根据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进行用户终端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
其中,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并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临时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所述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源聚合小区向目标聚合小区切换时,所述源聚合小区向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当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同意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请求时,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向所述源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信息。
所述RNTI具体为C-RNTI、SPS-RNTI、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
所述T-C-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C-RNTI不同。
所述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RNTI不同。
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之后,还可以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在聚合小区中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C-RNTI和/或SPS-RNTI进行数据收发,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进行传输功率控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提供的聚合小区中RNTI分配的方法,其中,RNTI以用户终端的C-RNTI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介绍为用户终端进行聚合载波配置/激活的过程,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UE1和UE2接入载波聚合系统的CC-1和CC-2中,并在各自小区内分别被分配C-RNTI-1和C-RNTI-2进行数据收发。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载波聚合系统中,每一个聚合小区只有一个成员载波(CC)。UE1和UE2分别接入载波聚合系统的CC-1和CC-2中。
步骤602,UE1和UE2分别获取聚合小区分配的C-RNTI。
由于业务带宽需求,UE1和UE2需要分别接入新的聚合小区,以UE1接入CC-2对应的聚合小区、UE2接入CC-3对应的聚合小区为例,网络侧为UE1和UE2分别配置/激活载波CC-2和CC-3。根据独立分配C-RNTI的原则,UE1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为UE1在CC2上分配的C-RNTI-2,UE2接收到网络侧发送的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为UE2在CC3上分配的C-RNTI-3,同时,配置/激活信令中还携带聚合载波的频点信息或频点信息索引。
对于接入多个聚合小区的用户终端,有可能需要在聚合小区之间发生切换,该切换过程如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UE接入CC-1和CC-2上,并根据已分配的C-RNTI-1和C-RNTI-2进行数据收发。
具体的,该载波聚合系统中,每一个小区内只有一个成员载波。UE处于载波聚合状态,接入到CC-1和CC-2上。UE根据分配的C-RNTI-1和C-RNTI-2检测PDCCH,当检测到PDCCH中与C-RNTI-1或者C-RNTI-2相同的标识信息时,UE根据PDCCH中与该标识信息相同的DCI进行数据收发。
步骤702,CC-1和CC-2对应的源eNB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中,以CC-2不变、CC-1切换为CC-3为例进行介绍。此时,需要在CC-1、CC-2与CC-2、CC-3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在切换后先接入目标eNB下的一个CC,再激活另外一个CC,也可以同时切换到目标eNB下的两个CC上。
步骤703,目标eNB根据切换请求消息向源eNB发送响应消息。如果目标eNB批准UE进行切换,则响应消息中包含目标eNB为UE分配的RNTI信息,分别在CC-2上分配C-RNTI-2、在CC-3上分配C-RNTI-3。同时,响应消息中还包含聚合载波的频点信息或者频点信息索引。如果目标eNB拒绝UE进行切换,则响应消息中包含目标eNB拒绝切换的信息。
对于配置/激活聚合载波后的用户终端,考虑到可以进行载波聚合的小区所对应载波的频点间距离较大,可能会造成UE在不同小区接入时时间调整量的不同,因此,UE在使用这些载波采用载波聚合进行数据收发前,需要分别进行随机接入以获得时间调整信息。UE随机接入新的聚合小区的过程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UE初始接入到CC-1上,并在载波激活/配置信令中激活了载波CC-2和CC-3,分配了相应的标识C-RNTI-2和C-RNTI-3。
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聚合小区内只有一个CC,UE初始接入到CC-1上,并已分配C-RNTI-1。在后续载波激活/配置信令中激活了载波CC-2和CC-3,并相应分配了标识C-RNTI-2和C-RNTI-3。
步骤802,UE在载波CC-2和CC-3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向eNB发送接入请求。
具体的,UE可以同时在载波CC-2和CC-3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或者依次在载波CC-2和CC-3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
步骤803,网络侧根据UE的接入请求为UE分配各自独立的不同于C-RNTI-2和C-RNTI-3的T-C-RNTI-2和T-C-RNTI-3标识。
步骤804,随机接入成功,UE删除T-C-RNTI-2和T-C-RNTI-3标识并使用专用信令中分配的C-RNTI-2和C-RNTI-3标识,根据该C-RNTI-2和C-RNTI-3标识与相应的聚合小区进行数据收发。
与上一实施例中UE随机接入新的聚合小区的过程不同,UE向新的聚合小区发送接入请求之前,网络可能没有为CC-2和CC-3分配RNTI标识,此时,UE随机接入新的聚合小区的过程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UE初始接入到CC-1上,在载波激活/配置信令中激活了载波CC-2和CC-3。
步骤902,UE在载波CC-2和CC-3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向eNB发送接入请求。
步骤903,网络侧根据UE的接入请求为UE在载波CC-2和CC-3上分配各自独立的T-C-RNTI-1和T-C-RNTI-2标识。
步骤904,随机接入成功,UE将TC-RNTI-1和T-C-RNTI-2设为UE在载波CC-2和CC-3上的C-RNTI标识。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载波聚合系统中UE的C-RNTI分配如图10所示,不同UE在各个载波聚合小区内使用独立的C-RNTI资源。以UE1为例,载波聚合到小区1和小区2上,各自分配了0009和0011的C-RNTI标识。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从而使各聚合小区能够根据该聚合小区为用户终端独立分配的RNTI准确识别用户终端,进行用户终端的调度、数据收发等操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装置,如图11所示,包括:
标识分配单元11,用于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标识使用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分配单元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进行用户终端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
可选的,所述标识分配单元11包括:
配置/激活子单元111,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并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
标识确定子单元112,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的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可选的,所述配置/激活子单元111还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
所述标识确定子单元112还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临时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可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标识分配单元包括:
切换请求子单元113,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源聚合小区向目标聚合小区切换时,向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切换响应子单元114,用于当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同意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请求时,向所述源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信息。
所述RNTI具体为C-RNTI、SPS-RNTI、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
所述T-C-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C-RNTI不同。
所述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RNTI不同。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数据收发单元,用于在聚合小区中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C-RNTI和/或SPS-RNTI进行数据收发;
功率控制单元,用于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进行传输功率控制。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从而使各聚合小区能够根据该聚合小区为用户终端独立分配的RNTI准确识别用户终端,进行用户终端的调度、数据收发等操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并根据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进行用户终端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
其中,所述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并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的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或,
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临时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源聚合小区向目标聚合小区切换时,所述源聚合小区向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当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同意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请求时,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向所述源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信息。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NTI具体为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半持续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PS-RNTI、传输功率控制-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PC-PUSCH-RNTI和传输功率控制-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PC-PUCCH-RNTI。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小区分配的T-C-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C-RNTI不同。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RNTI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之后,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在聚合小区中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C-RNTI和/或SPS-RNTI进行数据收发,使用所述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进行传输功率控制。
7.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分配单元,用于对于用户终端接入的每一聚合小区,分别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独立地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标识使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分配单元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进行用户终端识别、调度以及数据收发;
其中,所述标识分配单元包括:
配置/激活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并在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
标识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配置/激活信令中携带的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所述配置/激活子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载波聚合系统中的小区,且所述用户终端需要接入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配置/激活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的成员载波;
所述标识确定子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时,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不同于新聚合小区已分配RNTI的临时RNTI;当所述用户终端随机接入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成功后,在所述新的可聚合小区内将所述临时RNTI确定为所述用户终端的RNTI标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分配单元还包括:
切换请求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终端从源聚合小区向目标聚合小区切换时,向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切换响应子单元,用于当所述目标聚合小区同意所述用户终端的切换请求时,向所述源聚合小区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携带所述目标聚合小区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RNTI信息。
9.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NTI具体为C-RNTI、SPS-RNTI、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本小区分配的T-C-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C-RNTI不同。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PC-PUSCH-RNTI和TPC-PUCCH-RNTI与本小区已分配的RNTI不同。
CN200910090798.2A 2009-08-11 2009-08-11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19985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0798.2A CN101998550B (zh) 2009-08-11 2009-08-11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90798.2A CN101998550B (zh) 2009-08-11 2009-08-11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8550A CN101998550A (zh) 2011-03-30
CN101998550B true CN101998550B (zh) 2014-01-29

Family

ID=43787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90798.2A Active CN101998550B (zh) 2009-08-11 2009-08-11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985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496B (zh) * 2011-05-31 2015-06-1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
CN103220813B (zh) * 2012-01-20 2018-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系统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及终端及基站设备
EP3197220B1 (en) 2012-03-23 2019-07-31 HFI Innovation Inc. Method for physical layer multi-point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7248906B (zh) * 2012-06-28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主小区的调整方法以及基站
CN103582133B (zh) * 2012-07-26 2017-06-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3841645B (zh) * 2012-11-23 2017-03-29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区分用户设备的方法
CN103888963B (zh) * 2012-12-21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配置方法、站点和用户设备
US10390333B2 (en) 2013-05-02 2019-08-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source identification
CN104303554B (zh) * 2013-05-15 2018-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BR112016002006A2 (pt) * 2013-08-05 2017-08-01 Fujitsu Ltd método e aparelho e sistema de configuração de rede
CN103702320B (zh) * 2013-12-30 2017-05-1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307177B (zh) * 2014-07-22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EP3229539B1 (en) 2014-12-29 2018-1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c-rnti)
KR102624779B1 (ko) * 2017-01-04 2024-01-15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에 대한 액세스 제어
US10368353B2 (en) * 2017-01-27 2019-07-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ubcarrier spacing configuration
ES2967692T3 (es) * 2018-10-18 2024-05-0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onexión de unidifusión y transmisión de datos basadas en conexión directa cosa a cosa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594A (zh) * 2005-01-14 2006-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多个用户在同一信道下接收数据业务的方法
CN101155421A (zh) * 2006-09-29 2008-04-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号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WO2008042889A1 (en) * 2006-10-03 200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ynchronization of temporary ue i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22756A (zh) * 2007-01-12 2008-07-1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594A (zh) * 2005-01-14 2006-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多个用户在同一信道下接收数据业务的方法
CN101155421A (zh) * 2006-09-29 2008-04-02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识别号的分配方法及设备
WO2008042889A1 (en) * 2006-10-03 200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ynchronization of temporary ue i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22756A (zh) * 2007-01-12 2008-07-16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3GPP ETSI TS 136 321 V8.6.0》.2009, *
Samsung.Initial random access in asymmetric carrier aggregati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56bis》.200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8550A (zh) 201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8550B (zh)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12192804B2 (en) Cel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10410194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1956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ai network model support capabil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i network model support capability, and storage medium,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RU2767971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запрос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запроса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0251176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2396280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演进基站及终端设备
US10448430B2 (en) Group based random access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2055700B (zh) 载波聚合中分量载波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KR101365581B1 (ko) 단말 식별자의 사용 방법, 시스템 및 설비
US10785808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equipment
US10057912B2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apparatus, and device
KR101520567B1 (ko)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2차 셀을 초기화하기 위한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기지국
CN104349308A (zh) 双连结中分配无线网络暂时识别的方法
CN102083154A (zh)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5577338A (zh)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中主辅载波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316582A (zh)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1938841A (zh) 一种上行资源获取方法、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13917B (zh) 一种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237956A (zh) 一种终端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JP2017017625A (ja) ユーザ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2215201A (zh) 一种系统信息更新方法和装置
EP3928578B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nb-iot
CN107027183B (zh) 一种资源分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673057A (zh)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下的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5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191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505

Address after: 100191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40,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