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3154A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83154A CN102083154A CN201010537661XA CN201010537661A CN102083154A CN 102083154 A CN102083154 A CN 102083154A CN 201010537661X A CN201010537661X A CN 201010537661XA CN 201010537661 A CN201010537661 A CN 201010537661A CN 102083154 A CN102083154 A CN 1020831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rict
- sub
- dedicated signaling
- rrc dedicated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应用于多载波聚合系统的切换过程,该方法包括: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采用显式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在要求用户设备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设备指示出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切换时的辅小区配置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及以前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基站下只有一个载波,在LTE系统中最大带宽为20MHz,如图1所示。
在LTE Advanced(LTE-A)系统中,系统的峰值速率比LTE系统有巨大的提高,要求达到下行1Gbps,上行500Mbps。如果只使用一个最大带宽为20MHz的载波是无法达到峰值速率要求的。因此,LTE-A系统需要扩展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的带宽,由此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技术,即将同一个基站下的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载波聚合在一起,同时为UE服务,以提供所需的速率。不同基站下的小区(成员载波)不能聚合。为了保证LTE系统的UE能在每一个聚合的载波下工作,每一个载波最大不超过20MHz。LTE-A系统的CA技术如图2。
图2所示的LTE-A系统的基站下有4个可以聚合的载波,基站可以同时在4个载波上和UE进行数据传输,以提高系统吞吐量。
在LTE-A系统中,UE可同时聚合多个小区进行信令调度和业务传输。目前针对UE聚合的多个小区(cell)定义了主服务小区(或称主小区)和辅服务小区(或称辅小区)的概念,分别对应了UE当前聚合的主载波(PCC)和辅载波(SCC)。在切换过程中,UE只能在目标基站的主小区上发起随机接入,而目标基站的辅小区则提供载波聚合传输时所需要的资源。从资源分配的角度上,目前一些上行资源(包括信道质量反馈(CQI)、专用调度请求(DSR)和上行HARQ反馈(ACK/NACK))的配置被限制在主小区上。主小区的选取是UE级别的,即不要求系统中所有UE一定使用相同的主小区或者相同载波上的小区。另外,构成主载波的上下行载波需要满足系统信息SIB2中指示的对应关系。基站可以不配置辅小区的上行资源,而仅为其配置下行资源。
在CA系统中,一些小区管理等过程(例如删除一个辅小区、重配一个辅小区、激活/去激活一个辅小区、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上报等)需要经常对UE的聚合小区进行检索。一个聚合范围内的小区可以被频点和PCI(Physical CellIdentity,物理小区标识)唯一确定。从信令开销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引入小区编号参数(cell index)来避免大量重复使用载波频率和PCI这两个参数。目前引入UE级别的小区编号参数,编码为3bit,一个小区的编号将会在新增该小区的同时由网络分配给UE。主小区的小区编号固定为0,辅小区的小区标号使用范围为1~7。
在切换时,源基站通过接收UE的测量上报来判决某个UE是否需要进行切换,当源基站判决该UE需要进行切换时,源基站会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如果目标基站允许接纳该UE,目标基站将生成切换命令(RRC连接重配消息,其中RRC是Radio Resource Control的英文缩写,表示无线资源控制),发送给源基站,源基站再将该切换命令透传给UE。UE在收到切换命令之后,执行相关参数配置、重建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组数据集中协议)、更新密钥等切换相关操作。
切换可以分为基站间切换和基站内切换。在CA系统中,基站内切换前后,UE配置集合内的小区可能不会完全发生变化,例如,UE在切换前的小区配置集合为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切换后,该UE的配置集合变为了小区2、小区3和小区4。
LTE系统是单载波系统,UE只工作在服务小区上,当UE进行切换时,UE保留源小区的配置信息,基站根据该配置对目标小区进行增量(delta)配置。然而,对于采用CA技术的系统而言,目前还没有针对UE如何处理切换过程中的辅小区配置信息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以实现切换时的辅小区配置处理,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多载波聚合系统的切换过程,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采用显式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在要求用户设备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设备指示出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
一种基站设备,应用于多载波聚合系统的切换过程,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采用显式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在要求用户设备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设备指示出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相应配置。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多载波聚合系统的切换过程,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使用上述方法发送的RRC专用信令,并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的显示方式的指示,进行辅小区配置。
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使用上述方法发送的RRC专用信令;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的显示方式的指示,进行辅小区配置。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通过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采用显式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在要求用户设备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设备指示出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从而实现了切换时的辅小区配置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小区的载波分布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采用CA技术的LTE-A小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一提供的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二提供的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三提供的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格式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LTE-A系统的CA技术中,引入了主小区和辅小区的概念。由于在添加辅小区的过程中只能使用完全配置,因此,当UE进行基站间切换时,基站不能基于源辅小区的配置对目标辅小区进行增量配置。那么,对于基站间切换场景,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可以删除。然而,对于基站内切换场景,如果在切换前后存在未发生变化的辅小区,则保留源辅小区配置可以节约信令开销。因此,有必要区分这两种切换场景,或者统一两种场景的处理方式。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机制。本发明实施例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利用显式方式通过RRC专用信令来指示UE是否删除或者删除哪些辅小区的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列举了三种方案,其中方案一需要源基站向目标基站提供辅助信息(cell index),方案二和方案三不需要源基站提供辅助信息。图1、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上述三种方案的具体实现流程。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一提供的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301,在切换准备过程中,源基站通过切换请求消息将源辅小区的cell index传递给目标基站;
步骤302,目标基站通过切换命令采用显式方式指示对不需要保留的辅小区配置信息进行删除;
步骤303,UE根据基站的切换命令(RRC命令,如RRC重配命令)中的指示来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源基站通过切换请求消息传递给目标基站的辅助信息还可以是其他信息。如,可包括小区ID(Cell ID)、下行频点+PCI、ECGI(E-UTRAN Cell Global Identity),UE context(UE上下文)、UE能力,SCell配置信息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还可以是其他辅助信息。通过传递辅助信息给目标基站,可以一方面指示目标基站本次切换是基站间切换,还可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辅助信息进行其他处理。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二提供的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流程示意图。本方案中,在切换命令(如RRC reconfiguration with MCI)中新定义一个IE来指示切换类型,用于区分基站间切换和基站内切换,或者新定义一个IE来指示UE是否删除全部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401,基站通过在切换命令中配置或不配置该新定义IE(或通过配置特殊值)来显式指示本次切换是基站间切换还是基站内切换,或指示是否删除全部源SCell(辅小区)集合;
步骤402,UE根据切换命令中新定义IE判断是否将全部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删除,并根据判断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具体的,如果新定义IE是用于指示切换类型的,则当切换类型为基站间切换时,UE根据该IE删除所有SCell配置,否则可不对SCell配置做处理;如果新定义IE是用于指示是否删除全部SCell的,则UE可根据该IE删除或保留所有SCell的配置。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三提供的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流程示意图,该流程可包括:
步骤501,基站在切换命令中的辅小区删除列表中包含cell index为1~7的所有辅小区;
步骤502,UE根据基站的指示,忽略其中错误的配置,但是执行正确配置,删除这些正确配置所对应的辅小区配置信息。即,UE根据切换命令中的指示删除该用户设备的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采用上述方案一执行基站间切换
如图6所示,UE聚合工作在基站1下的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它们的小区编号分别0,1,2。其中cell index为0的小区为主小区,cell index为1和2的小区为辅小区。
UE从基站1向基站2移动,基站1判决UE进行切换,基站1通过X2或者S1接口向基站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同时将UE所有源辅小区的编号cellindex 1、2携带于该消息中发送给基站2。
基站2决定在小区4、小区5和小区6接纳UE,其中小区4为目标主小区,其他两个小区为目标辅小区。然后基站2生成切换命令,其中包含小区4、小区5和小区6的配置信息(其中小区4的配置信息为基于小区1的增量配置,而小区5和小区6为完全配置),并且在小区删除列表中包含源辅小区的编号cell index 1、2。然后基站2将切换命令(如RRC连接重配消息)传给基站1,基站1将该切换命令透传给UE。
UE收到切换命令之后,根据其中小区删除列表的指示释放cell index为1和2对应的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即释放小区2和小区3的配置信息),保留源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小区1的配置信息),并以小区1的配置信息为基础,按照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主小区的增量配置信息,对目标主小区的参数进行增量配置,并且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对目标辅小区的参数进行完全配置。
其中,完全配置是指基站将完整的配置信息通过专用信令方式发给UE,UE直接使用该配置;增量配置是指UE和基站内部均保存同一套旧配置,然后基站将与旧配置不同的参数通过专用信令方式发给UE,UE直接使用基站发送的新配置,同时,对于那些没有在信令中出现的参数,则沿用旧配置或释放旧配置(及相应功能)。采用增量配置方案,可以降低专用信令的大小,降低信令开销。
辅小区相关参数可包括但不限于: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参数,如PDSCH专用配置;PUS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参数,如PUSCH专用配置;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相关参数,如SRS专用配置;天线相关参数,如天线专用配置;系统信息中的部分参数,如上/下行带宽、PDSCH公共配置、SRS公共配置等;去激活计时器;以及其它参数,在此不再列举。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将源辅小区的cell index传递给目标基站,可以使目标基站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实施例二:采用上述方案二执行基站间切换
此实施例在切换命令中定义了一个新IE,用来专门指示切换类型,即,是基站间切换还是基站内切换。本实施例中,将该IE的名称定义为handoverType-r10,类型定义为布尔(bool)。如果handoverType-r10参数为“false”,表示切换类型为基站内切换;如果handoverType-r10参数为“true”,表示切换类型为基站间切换(也可以使用“true”表示切换类型为基站内切换,使用“false”表示切换类型为基站间切换,视新定义IE的含义而定)。该IE可位于RRC连接重配消息中的MobilityControlInfo中,如图7所示。
如图6所示,UE聚合工作在基站1下的小区1、小区2和小区3。UE从基站1向基站2移动,基站1判决UE进行切换,基站1通过X2或者S1接口向基站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基站2决定在小区4、小区5和小区6接纳UE,其中小区4为目标主小区,其他两个小区为目标辅小区。然后基站2生成切换命令,其中包含小区4、小区5和小区6的配置信息(其中小区4的配置信息为基于小区1的增量配置,而小区5和小区6为完全配置),并包含handoverType-r10参数,该参数的值为‘true’,表示切换类型为基站间切换,针对该种切换类型需要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然后基站2将切换命令(如RRC连接重配消息)传给基站1,基站1将该切换命令透传给UE。
UE收到切换命令之后,根据handoverType-r10参数为‘true’,判断切换类型为基站间切换,没有必要保留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因此,UE将其当前保存的全部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删除(即释放小区2和小区3的配置信息),仅保留源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小区1的配置信息),并以小区1的配置信息为基础,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主小区的增量配置信息,对目标主小区的参数进行增量配置,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对目标辅小区的参数进行完全配置。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在切换命令中新增IE,以显示方式为UE指示出切换类型,当切换类型为在基站间切换时,UE需要删除其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相应的,基站将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以使UE对目标辅小区进行完全配置。同理,当该IE所指示的切换类型为在基站内切换时,基站还可将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辅小区通知UE,并将需要配置的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能够根据指示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并对目标辅小区进行完全配置。其中,为了节省信令开销,对于目标辅小区与源辅小区相同的辅小区,则可以保留该辅小区的配置信息不删除,相应的,基站可不将该辅小区的配置信息传递给UE。
实施例三:采用方案二执行基站内切换
基于实施例二中新定义的IE,在本实施例中,以配置或不配置该IE的方式来指示切换类型。如果该IE的域描述为:该IE出现,表示切换类型为基站间切换;如果该IE未出现,则表示切换类型为基站内切换(也可以通过该IE出现,表示切换类型为基站内切换;该IE不出现表示基站间切换,视新定义IE的含义而定)。
根据现有标准ASN.1,可在IE的后面注明OPTIONAL,其含义是:该IE可以在信令中出现或者不出现。如果该IE在信令中出现,则UE可使用该IE的配置值;如果该IE在信令中没有出现,则UE的行为需要参考OPTIONAL后面注明的Need code以及协议中的相应文字描述。
目前,Need code有三种:
(1)Need OP
含义是如果该IE在信令中没有出现,则UE执行协议过程中规定的行为,或执行该IE“域描述”中规定的行为;
(2)Need ON
如果该IE在信令中没有出现,则UE不执行任何操作,即,不配置该IE,或者继续使用该IE的原有值;
(3)Need OR
如果该IE在信令中没有出现,则UE删除或停止使用该IE的当前值。
本实施例根据以上规定,可定义OPTIONAL对应的Need code,以指示UE未在切换命令中发现handoverType-r10时所执行的操作。
如图6所示,UE聚合工作在基站1下的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其中小区1为主小区,小区2和小区3为辅小区,cell index分别为0,1和2。此时,基站1通过UE上报的测量结果,决定将该UE切换到小区4、小区5和小区3上,其中小区4为主小区,小区5和小区3为辅小区。
根据以上场景,基站1生成切换命令,其中包含小区4和小区5的配置信息(其中小区4的配置信息为基于小区1的增量配置,而小区5为完全配置),并且未包含handoverType-r10参数,小区删除列表中包含cell index 1(由于小区3既是源辅小区也是目标辅小区,因此可保留该辅小区的配置信息,而仅删除小区2的配置信息),然后基站1将切换命令(如RRC连接重配消息)传给UE。
UE收到切换命令之后,在该信令中没有发现handoverType-r10这个参数,判断切换类型为基站内切换,则UE保留其当前的源辅小区配置信息(即保留小区2和小区3的配置信息)和源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小区1的配置信息)。然后,UE根据RRC连接重配消息中的小区删除列表的指示,删除cell index为1的小区(小区2)配置信息,并以源主小区(小区1)的配置信息为基础,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主小区的增量配置信息,对目标主小区的参数进行增量配置,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对目标辅小区的参数进行完全配置。切换后,继续使用小区3的配置。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在切换命令中新增可选的IE,以显示方式为UE指示出切换类型,当切换命令中携带该IE时,UE需要删除其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相应的,基站将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以使UE对目标辅小区进行完全配置。同理,当切换命令中不携带该IE时,基站还可将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辅小区通知UE,并将需要配置的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从而使UE能够根据指示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并对目标辅小区进行完全配置。其中,为了节省信令开销,对于目标辅小区与源辅小区相同的辅小区,则可以保留该辅小区的配置信息不删除,相应的,基站可不将该辅小区的配置信息传递给UE。
实施例四:采用方案三执行基站间切换
如图6所示,UE聚合工作在基站1下的小区1、小区2和小区3,它们的小区编号分别0,1,2。其中cell index为0的小区为主小区,cell index为1和2的小区为辅小区。
UE从基站1向基站2移动,基站1判决UE进行切换,基站1通过X2或者S1接口向基站2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基站2决定在小区4、小区5和小区6接纳UE,其中小区4为目标主小区,其他两个小区为目标辅小区。
基站2生成切换命令,其中包含小区4、小区5和小区6的配置信息(其中小区4的配置信息为基于小区1的增量配置,而小区5和小区6为完全配置),并且在小区删除列表中包含cell index为1~7的辅小区编号。然后基站2将切换命令(如RRC连接重配消息)传给基站1,基站1将该切换命令透传给UE。
UE收到切换命令之后,根据其中小区删除列表的指示释放cell index为1~7对应的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但保留源主小区的配置信息(即小区1的配置信息)。其中,对于小区删除列表中包含,但UE上所没有的源辅小区的cell index,UE自动忽略该cell index,而不认为该RRC连接重配消息有误,即,对于本实施例,UE根据小区删除列表的指示释放cell index为1~7,仅释放其所拥有的cell index 1、2(即小区2、3)的配置信息。UE以小区1的配置信息为基础,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主小区的增量配置信息,对目标主小区的参数进行增量配置,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对目标辅小区的参数进行完全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四的实现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基站内切换的场景。对于基站内切换场景,具体实施方法与本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流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通过在切换命令中携带cell index1~7,以显示方式指示UE删除该UE所具有的源辅小区配置信息,相应的,基站将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发送给UE,以使UE对目标辅小区进行完全配置。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和用户设备。
参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发送模块80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采用显式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在要求用户设备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设备指示出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
配置模块802,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相应配置。
上述基站设备中,当用户设备在基站间切换时,发送模块801可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辅助信息;以及,根据所述辅助信息发送所述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模块801发送的辅助信息可包括源辅小区标识。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可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上述基站设备中,发送模块801可具体用于:发送RRC专用信令,其中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所述特定指示信息为必选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发送RRC专用信令,其中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以及特定指示信息,所述特定指示信息为必选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具体的,发送模块801发送的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其中,当所述特定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所述完全配置信息所属的目标辅小区中不包括与源辅小区相同的小区。
上述基站设备中,发送模块801可具体用于:发送RRC专用信令,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未携带有所述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该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发送RRC专用信令,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未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所述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该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进一步的,发送模块801发送的所述切换命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其中,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所述完全配置信息所属的目标辅小区中不包括与源辅小区相同的小区。
上述基站设备中,发送模块801可具体用于:发送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辅小区的所有标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该用户设备的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发送模块801发送的所述切换命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参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基站使用前述方法发送的RRC专用信令;
配置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的显示方式的指示,进行辅小区配置。
上述用户设备中,配置模块902可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辅小区标识,删除该用户设备保存的相应辅小区的配置信息。该配置模块902还可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未保存有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辅小区标识对应的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忽略所述RRC专用信令中的该辅小区标识。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在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利用显式方式通过RRC专用信令来指示UE是否删除或者删除哪些辅小区的配置信息。该方式又包括需要源基站提供辅助信息和不需要源基站提供辅助信息两个情况。提供辅助信息是指,源基站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源辅小区的cell index,目标基站利用该信息对UE的辅小区配置信息进行删除。不提供辅助信息是指,目标基站向UE发送切换类型指示,或者对UE的源辅小区进行盲删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2)
1.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多载波聚合系统的切换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采用显式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在要求用户设备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设备指示出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备在基站间切换时,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进行所述显式方式指示的过程,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辅助信息;
目标基站根据所述辅助信息发送所述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信息包括源辅小区标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进行所述显示方式指示的过程,包括:
基站发送RRC专用信令,其中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所述特定指示信息为必选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或者,基站发送RRC专用信令,其中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以及特定指示信息,所述特定指示信息为必选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特定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所述完全配置信息所属的目标辅小区中不包括与源辅小区相同的小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指示信息为用于表示切换类型的指示信息,所述切换类型包括基站间切换和基站内切换;其中,表示基站间切换的特定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表示基站内切换的特定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进行所述显式方式指示的过程,包括:
基站发送RRC专用信令,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未携带有所述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该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或者,基站发送RRC专用信令,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未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所述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该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所述完全配置信息所属的目标辅小区中不包括与源辅小区相同的小区。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进行所述显示方式指示的过程,包括:
基站发送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辅小区的所有标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该用户设备的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专用信令为切换命令。
15.一种基站设备,应用于多载波聚合系统的切换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并通过所述RRC专用信令采用显式方式指示用户设备是否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在要求用户设备删除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向用户设备指示出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目标主小区和目标辅小区,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相应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用户设备在基站间切换时,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其中携带有辅助信息;以及,根据所述辅助信息发送所述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辅助信息包括源辅小区标识。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RRC专用信令,其中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所述特定指示信息为必选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或者,发送RRC专用信令,其中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以及特定指示信息,所述特定指示信息为必选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特定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所述完全配置信息所属的目标辅小区中不包括与源辅小区相同的小区。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RRC专用信令,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未携带有所述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该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或者,发送RRC专用信令,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未携带有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删除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如果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所述特定指示信息,则所述RRC专用信令中还携带有需要删除配置信息的源辅小区的标识,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该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切换命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RC专用信令指示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源辅小区的标识删除相应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所述完全配置信息所属的目标辅小区中不包括与源辅小区相同的小区。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RRC专用信令,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有用于标识辅小区的所有标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删除该用户设备的所有源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发送的所述切换命令中还携带有目标辅小区的完全配置信息。
27.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多载波聚合系统的切换过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发送的RRC专用信令,并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的显示方式的指示,进行辅小区配置。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的显示方式的指示进行辅小区配置,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辅小区标识,删除该用户设备保存的相应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未保存有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辅小区标识对应的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所述用户设备忽略所述RRC专用信令中的该辅小区标识。
3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发送的RRC专用信令;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的显示方式的指示,进行辅小区配置。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辅小区标识,删除该用户设备保存的相应辅小区的配置信息。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未保存有所述RRC专用信令中携带的辅小区标识对应的辅小区的配置信息时,忽略所述RRC专用信令中的该辅小区标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37661XA CN102083154A (zh) | 2010-11-05 | 2010-11-05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PCT/CN2011/080756 WO2012058999A1 (zh) | 2010-11-05 | 2011-10-13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37661XA CN102083154A (zh) | 2010-11-05 | 2010-11-05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83154A true CN102083154A (zh) | 2011-06-01 |
Family
ID=44088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37661XA Pending CN102083154A (zh) | 2010-11-05 | 2010-11-05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83154A (zh) |
WO (1) | WO2012058999A1 (zh) |
Cited B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44927A (zh) * | 2011-07-22 | 2011-11-16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小区长期演进系统中建立上行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终端 |
WO2012058999A1 (zh) * | 2010-11-05 | 2012-05-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3063885A1 (zh) * | 2011-11-01 | 2013-05-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te-a系统中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228044A (zh) * | 2012-01-31 | 2013-07-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小区分组管理方法及系统 |
WO2014048135A1 (zh) * | 2012-09-29 | 2014-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实体的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
WO2014173359A1 (zh) * | 2013-08-30 | 2014-10-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载波聚合系统、存储介质 |
CN104247533A (zh) * | 2012-09-29 | 2014-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实体的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4937868A (zh) * | 2013-01-24 | 2015-09-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添加辅小区的方法及支持其的装置 |
CN105634682A (zh) * | 2014-10-27 | 2016-06-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调度cqi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6119109A1 (zh) * | 2015-01-26 | 2016-08-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装置及方法 |
CN106160964A (zh) * | 2015-03-25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频段能力的载波聚合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6797536A (zh) * | 2014-10-07 | 2017-05-3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密集网络中的移动性 |
CN107113666A (zh) * | 2014-11-07 | 2017-08-29 | 阿尔卡特朗讯 | 辅助基站承载改变 |
CN107197490A (zh) * | 2012-06-28 | 2017-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辅助主小区的调整方法以及基站 |
CN107567059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请求应答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659929A (zh) * | 2017-09-20 | 2018-02-02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删除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服务基站 |
CN109769278A (zh) * | 2012-09-28 | 2019-05-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WO2019137425A1 (zh) * | 2018-01-11 | 2019-07-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重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10351786A (zh) * | 2018-04-03 | 2019-10-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N110545567A (zh) * | 2019-09-29 | 2019-12-06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小区条件更新方法及用户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945905A (zh) * | 2017-07-28 | 2020-03-3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副蜂窝小区配置信令和激活字段 |
CN111034242A (zh) * | 2017-08-11 | 2020-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小区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11130736A (zh) * | 2014-03-19 | 2020-05-0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支持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基站和无线装置 |
CN111800834A (zh) * | 2019-08-13 | 2020-10-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WO2021031012A1 (zh) * | 2019-08-16 | 2021-02-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WO2021062606A1 (zh) * | 2019-09-30 | 2021-04-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Sn rrc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806063A (zh) * | 2019-04-30 | 2021-05-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13196828A (zh) * | 2019-07-15 | 2021-07-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参数获取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692068A (zh) * | 2020-05-19 | 2021-11-23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信号测量方法和系统 |
WO2022127778A1 (zh) * | 2020-12-15 | 2022-06-23 | 夏普株式会社 |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17729597A (zh) * | 2024-02-08 | 2024-03-1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候选小区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WO2024193651A1 (zh) * | 2023-03-22 | 2024-09-26 | 夏普株式会社 | 小区变更执行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WO2024250665A1 (zh) * | 2023-06-09 | 2024-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2305A (zh) * | 2007-12-26 | 2009-07-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WO2009155480A1 (en) * | 2008-06-19 | 2009-12-2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Optimized serving dual cell change |
CN101772087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管理方法 |
CN101808373A (zh) * | 2009-02-17 | 2010-08-1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切换过程中支持多载波聚合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3153B (zh) * | 2010-08-12 | 2014-09-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主小区更换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083154A (zh) * | 2010-11-05 | 2011-06-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2010
- 2010-11-05 CN CN201010537661XA patent/CN102083154A/zh active Pending
-
2011
- 2011-10-13 WO PCT/CN2011/080756 patent/WO201205899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2305A (zh) * | 2007-12-26 | 2009-07-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WO2009155480A1 (en) * | 2008-06-19 | 2009-12-2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Optimized serving dual cell change |
CN101772087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管理方法 |
CN101808373A (zh) * | 2009-02-17 | 2010-08-1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切换过程中支持多载波聚合的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5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58999A1 (zh) * | 2010-11-05 | 2012-05-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CN102244927B (zh) * | 2011-07-22 | 2015-01-28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小区长期演进系统中建立上行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终端 |
CN102244927A (zh) * | 2011-07-22 | 2011-11-16 |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多小区长期演进系统中建立上行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终端 |
WO2013063885A1 (zh) * | 2011-11-01 | 2013-05-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lte-a系统中载波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228044A (zh) * | 2012-01-31 | 2013-07-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小区分组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3228044B (zh) * | 2012-01-31 | 2019-01-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通信系统中小区分组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7197490B (zh) * | 2012-06-28 | 2022-08-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辅助主小区的调整方法以及基站 |
CN107197490A (zh) * | 2012-06-28 | 2017-09-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辅助主小区的调整方法以及基站 |
CN109769278A (zh) * | 2012-09-28 | 2019-05-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04247533A (zh) * | 2012-09-29 | 2014-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实体的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
CN104247533B (zh) * | 2012-09-29 | 2018-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实体的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9775076B2 (en) | 2012-09-29 | 2017-09-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resetting high spe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entity |
WO2014048135A1 (zh) * | 2012-09-29 | 2014-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高速媒体接入控制实体的重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10070401B2 (en) | 2013-01-24 | 2018-09-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dding secondary cel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
CN104937868B (zh) * | 2013-01-24 | 2018-02-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添加辅小区的方法及支持其的装置 |
US9900853B2 (en) | 2013-01-24 | 2018-02-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adding secondary cell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
CN104937868A (zh) * | 2013-01-24 | 2015-09-23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添加辅小区的方法及支持其的装置 |
WO2014173359A1 (zh) * | 2013-08-30 | 2014-10-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载波聚合系统、存储介质 |
CN104427566A (zh) * | 2013-08-30 | 2015-03-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及载波聚合系统 |
US12088535B2 (en) | 2014-03-19 | 2024-09-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suppor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
CN111130736A (zh) * | 2014-03-19 | 2020-05-0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支持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基站和无线装置 |
CN111130736B (zh) * | 2014-03-19 | 2022-08-0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支持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基站和无线装置 |
CN106797536A (zh) * | 2014-10-07 | 2017-05-3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密集网络中的移动性 |
CN105634682A (zh) * | 2014-10-27 | 2016-06-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调整调度cqi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113666B (zh) * | 2014-11-07 | 2020-07-31 | 阿尔卡特朗讯 | 用于辅助基站的方法、辅助基站 |
CN107113666A (zh) * | 2014-11-07 | 2017-08-29 | 阿尔卡特朗讯 | 辅助基站承载改变 |
WO2016119109A1 (zh) * | 2015-01-26 | 2016-08-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装置及方法 |
US10873889B2 (en) | 2015-01-26 | 2020-12-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and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10362519B2 (en) | 2015-01-26 | 2019-07-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ando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06160964A (zh) * | 2015-03-25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频段能力的载波聚合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6160964B (zh) * | 2015-03-25 | 2020-06-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多频段能力的载波聚合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7567059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请求应答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7567059B (zh) * | 2016-06-30 | 2021-02-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请求应答消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10945905A (zh) * | 2017-07-28 | 2020-03-3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副蜂窝小区配置信令和激活字段 |
US11483119B2 (en) | 2017-07-28 | 2022-10-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condary cell configuration signaling and activation field |
CN111034242A (zh) * | 2017-08-11 | 2020-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小区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07659929B (zh) * | 2017-09-20 | 2020-06-16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删除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服务基站 |
WO2019057107A1 (zh) * | 2017-09-20 | 2019-03-28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删除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服务基站 |
CN107659929A (zh) * | 2017-09-20 | 2018-02-02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删除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服务基站 |
WO2019137425A1 (zh) * | 2018-01-11 | 2019-07-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重配置方法、终端及基站 |
CN110351786A (zh) * | 2018-04-03 | 2019-10-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CN112806063B (zh) * | 2019-04-30 | 2024-0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806063A (zh) * | 2019-04-30 | 2021-05-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13196828A (zh) * | 2019-07-15 | 2021-07-3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参数获取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196828B (zh) * | 2019-07-15 | 2022-12-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参数获取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800834A (zh) * | 2019-08-13 | 2020-10-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WO2021031012A1 (zh) * | 2019-08-16 | 2021-02-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13498620A (zh) * | 2019-08-16 | 2021-10-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13498620B (zh) * | 2019-08-16 | 2023-08-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10545567B (zh) * | 2019-09-29 | 2022-04-08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小区条件更新方法及用户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4828123A (zh) * | 2019-09-29 | 2022-07-29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小区条件更新方法及用户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45567A (zh) * | 2019-09-29 | 2019-12-06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小区条件更新方法及用户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WO2021062606A1 (zh) * | 2019-09-30 | 2021-04-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Sn rrc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692068B (zh) * | 2020-05-19 | 2023-09-22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信号测量方法和系统 |
CN113692068A (zh) * | 2020-05-19 | 2021-11-23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信号测量方法和系统 |
WO2022127778A1 (zh) * | 2020-12-15 | 2022-06-23 | 夏普株式会社 |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WO2024193651A1 (zh) * | 2023-03-22 | 2024-09-26 | 夏普株式会社 | 小区变更执行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WO2024250665A1 (zh) * | 2023-06-09 | 2024-12-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
CN117729597A (zh) * | 2024-02-08 | 2024-03-19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候选小区配置信息的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2058999A1 (zh) | 2012-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83154A (zh) | 一种切换时辅小区配置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US1220067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
CN102396280B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演进基站及终端设备 | |
CN102083153B (zh) | 一种主小区更换的方法及装置 | |
US8934902B2 (en) | Method of notifying switching information and base station | |
CN102026208B (zh) | 一种对频谱资源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3139781B (zh) | 处理用于机器型态通信的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
EP4307760A1 (en) |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
CN102378198B (zh) | 一种小区配置方法和装置 | |
US9706578B2 (en) | Scheduling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2421119A (zh) | 额外测量结果的上报方法及系统 | |
KR101545341B1 (ko) | 핸드오버 정보의 전달방법, 시스템 및 장치 | |
CN102202362B (zh) | 一种增量信令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02238541A (zh) | 密钥更新方法和基站 | |
CN102013917B (zh) | 一种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2201885A (zh) | 一种载波调度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
EP434027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csi measurement resources, terminal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02223614A (zh) | 处理接收系统信息功能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 |
CN103874085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设备 | |
CN102291787A (zh) | 用户设备实现切换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
CN102014451A (zh) | 系统间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2215201A (zh) | 一种系统信息更新方法和装置 | |
CN109196894A (zh) | 标识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3118437B (zh) | 上行链路变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300186B (zh) | 一种系统信息更新方法、更新指示方法及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