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352908A -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 Google Patents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52908A
CN105352908A CN201510906293.4A CN201510906293A CN105352908A CN 105352908 A CN105352908 A CN 105352908A CN 201510906293 A CN201510906293 A CN 201510906293A CN 105352908 A CN105352908 A CN 105352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carbon dioxide
air chamber
coal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62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立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N ANALYZER MANUFACTURING Co Ltd NANJING
Original Assignee
HUAXIN ANALYZER MANUFACTURING Co Ltd NAN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N ANALYZER MANUFACTURING Co Ltd NANJING filed Critical HUAXIN ANALYZER MANUFACTURING Co Ltd NANJING
Priority to CN2015109062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352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35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52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本申请的特点是:包括空气净化装置、抽气泵、反应器、二氧化碳净化装置、气体流量计、真空泵和红外检测器,反应器上设置有定量加液器,空气净化装置、抽气泵、反应器、二氧化碳净化装置、气体流量计和真空泵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红外检测器包括气室、红外光源、红外检测件、安装有切光片的切光电机和滤光片,气室中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气体入口通过管路和真空泵连接,红外光源和红外检测件分别位于气室的两侧,安装有切光片的切光电机位于气室和红外光源之间,滤光片位于气室和红外检测件之间。本申请能够有效节省资源,提高测试效率,测试简便易操作。

Description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主要适用在煤炭检测过程中的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测定。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炭质检验收领域,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测定方法为重量法,用盐酸处理煤样,煤中碳酸盐分解析出二氧化碳,将全部二氧化碳用碱石棉吸收,根据吸收器质量的增加求出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例如GB/T218—1996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此方法要求整套装置气密性严格,而且测试之前需要大量时间进行U型管质量恒定。测试过程中需要反复拆卸U型管进行称量,对测试环境湿温度要求较高,操作过程繁琐,费时费力,测试效率不高。测试过程对碱石棉、无水氯化钙等化学试剂消耗大。U型管在空气中质量容易受环境因素(气温和湿度)影响,因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现在也有一些其他用于测定二氧化碳的仪器或方法,如公开日为2014年01月15日,公开号为CN103512858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中碳氢氮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受测样品燃烧步骤、采集燃烧产生的混合气体步骤、测定计算受测样品的全碳、全氢和全氮百分比含量步骤、计算受测生物质燃料中碳氢氮元素含量步骤;该测定方法具有高于煤样的红外-热导法的测定准确度,以及高于标准测定方法即半微量开氏法与三节炉法的组合的测定效率,适用于对生物质燃料中碳氢氮元素含量进行快速高效的测定,不适用于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分析。又如公开日为2012年10月31日,公开号为CN20251205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甲烷二氧化碳两用参数测定器,该甲烷二氧化碳两用参数测定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内安装有电源、非色散红外传感器和电路板,壳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报警器、指示灯、液晶显示屏和面膜开关,电路板与电源连接,红外传感器、报警器、指示灯、液晶显示屏和面膜开关分别于电路板连接,虽然在检测时仪器的气体选择性好,不受背景气影响,但是不适用于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的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有效节省资源,提高测试效率,测试简便易操作,测试结果准确的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节省资源,提高测试效率,测试简便易操作,测试结果准确的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本申请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的结构特点在于:包括空气净化装置、抽气泵、反应器、二氧化碳净化装置、气体流量计、真空泵和红外检测器,所述反应器上设置有定量加液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抽气泵、反应器、二氧化碳净化装置、气体流量计和真空泵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红外检测器包括气室、红外光源、红外检测件、安装有切光片的切光电机和滤光片,所述气室中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通过管路和真空泵连接,所述红外光源和红外检测件分别位于气室的两侧,所述安装有切光片的切光电机位于气室和红外光源之间,所述滤光片位于气室和红外检测件之间。
作为优选,本申请所述反应器中设置有加温装置和搅拌器。
作为优选,本申请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除二氧化碳装置和除水装置。
作为优选,本申请所述二氧化碳净化装置包括除硫化氢装置和除水蒸气装置。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无需反复拆卸和称量U型管,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方法的工艺简单,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相对于现有国标方法(重量法)来说,其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都有很大优势。根据红外光谱法测定原理,样品加入测试仪器后直至测试结束,整个过程可以由仪器自动完成,无需再人工操作;现有国标方法需人工搭建整套装置,测试过程需反复拆卸和称量U型管。因此,本申请的工作效率相对于现有方法有很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申请的解释而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包括空气净化装置1、抽气泵2、反应器3、二氧化碳净化装置4、气体流量计5、真空泵6和红外检测器7,其中,反应器3中设置有加温装置、搅拌器和定量加液器31,空气净化装置1包括除二氧化碳装置11和除水装置12,二氧化碳净化装置4包括除硫化氢装置41和除水蒸气装置42。除二氧化碳装置11内可以为碱石棉或碱石灰,以除去载气中的二氧化碳;除水装置12和除水蒸气装置42可以为无水高氯酸镁或无水氯化钙,分别除去载气中的水分和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水分;除硫化氢装置41内可以为饱和硫酸铜浮石,以吸收反应产生的少量H2S。
本实施例中的红外检测器7包括气室71、红外光源72、红外检测件73、安装有切光片的切光电机74和滤光片75,气室71中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红外光源72和红外检测件73分别位于气室71的两侧,其中,红外光源72位于靠近气体入口的一侧,红外检测件73位于靠近气体出口的一侧,切光电机74上的切光片位于气室71和红外光源72之间,滤光片75位于气室71和红外检测件73之间,红外光源72发出的光线依次经过切光片、气室71和滤光片75而到达红外检测件73。
本实施例中的除水装置12通过管路和除二氧化碳装置11连接,抽气泵2通过管路和除水装置12连接,反应器3中的载气进口通过管路和抽气泵2连接,除硫化氢装置41通过管路和反应器3中的载气出口连接,除水蒸气装置42通过管路和除硫化氢装置41连接,气体流量计5通过管路和除水蒸气装置42连接,真空泵6通过管路和气体流量计5连接,红外检测器7的气室71中的气体入口通过管路和真空泵6连接,即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装置1、抽气泵2、反应器3、二氧化碳净化装置4、气体流量计5、真空泵6和红外检测器7通过管路依次连接。
本实施例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方法的步骤为:用盐酸与试样中的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温度为90-100℃,然后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和硫化氢,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红外检测器7中进行定量检测,根据红外光谱法测定原理,得到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计算出试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的含量。当红外检测器检测到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低于某一比较值时或者检测时间到达最长时限时,便自动结束分析,输出结果。通常情况下,盐酸与试样中的碳酸盐反应时,盐酸是通过滴加的方式添加进去的,盐酸滴加的速度为每分钟10-30mL。
本申请中的盐酸与试样中的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将净化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红外检测器,进行定量测试,得到二氧化碳的绝对含量,从而计算出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百分含量。能够有效的节省资源,提高测试效率,测试项目简便易操作,测试结果准确。
本申请中的反应器3由耐酸物质制成,反应器3上设置有进气孔和排气孔,即载气进口和载气出口,通常情况,试验开始后,通过定量加液装置31将25mL盐酸缓慢加入反应器中,使盐酸在1-2min内滴入反应器中,加入速度不要太快,特别是对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煤样,以免反应过猛。反应器3中的加温装置用于维持试验温度使反应器3中溶液保持微沸状态,控温范围为90-100℃。反应器3中的电磁搅拌器用于按一定转速搅拌且连续可调,使煤中碳酸盐与盐酸反应完全,二氧化碳完全析出。
空气进入反应器3之前,应经过空气净化装置1,以达到除水和除二氧化碳的目的,除水可以使用无水高氯酸镁或无水氯化钙,除二氧化碳可以使用碱石棉或碱石灰。反应气体进入红外检测器7之前,也需经过二氧化碳净化装置,以达到除水和硫化氢的目的,可以经无水高氯酸镁去除反应气体中的水蒸汽,可以经粒状无水硫酸铜浮石去除反应气体中的煤分解的硫化氢。
本申请中的红外检测器7为非色散红外检测系统,可以根据二氧化碳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测定二氧化碳的浓度。当操作员启动分析,将盐酸注入反应器3内就进入分析过程,试样中的碳酸盐在反应器3内和盐酸反应,二氧化碳析出,真空泵6按一定的流量,连续不断地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送入二氧化碳净化装置和红外检测器7的气室71中,最后排出红外检测器7外。红外检测件73连续检测CO2气体浓度,然后可以经计算机采集和软件计算,得出该煤试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的绝对含量,亦可转换为试样的百分含量。
本实施例中的红外检测器7在工作时,由红外光源72发射出的光束被转动的切光片调制成断续的光,当红外光通过气室71时,一部分能量被气体中的CO2分子吸收,光的强度会有所减弱,而未吸收掉的部分则从气体透过。气体分子只吸收其特征波长的红外光,特征波长以外的部分在到达红外检测件73之前被滤光片75挡住不能通过,红外检测器7将红外光的强弱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单色光被气体吸收的程度(吸光度)与该气体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只要测定吸光度就可以确定CO2浓度及试样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
本申请中的红外吸收法是一种间接测量,通常必须用标准物质进行校正才能保证准确性。所以,在仪器使用中,当发现结果有超差的趋势或改变测量条件时,都应及时进行校正。

Claims (4)

1.一种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净化装置、抽气泵、反应器、二氧化碳净化装置、气体流量计、真空泵和红外检测器,所述反应器上设置有定量加液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抽气泵、反应器、二氧化碳净化装置、气体流量计和真空泵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红外检测器包括气室、红外光源、红外检测件、安装有切光片的切光电机和滤光片,所述气室中设置有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入口通过管路和真空泵连接,所述红外光源和红外检测件分别位于气室的两侧,所述安装有切光片的切光电机位于气室和红外光源之间,所述滤光片位于气室和红外检测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中设置有加温装置和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除二氧化碳装置和除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净化装置包括除硫化氢装置和除水蒸气装置。
CN201510906293.4A 2015-12-09 2015-12-09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Pending CN105352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6293.4A CN105352908A (zh) 2015-12-09 2015-12-09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906293.4A CN105352908A (zh) 2015-12-09 2015-12-09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52908A true CN105352908A (zh) 2016-02-24

Family

ID=5532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6293.4A Pending CN105352908A (zh) 2015-12-09 2015-12-09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3529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7852A (zh) 一种固定燃烧源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CN101907558A (zh) 总有机碳在线分析仪及分析总有机碳的方法
CN102435581A (zh) 一种基于天然气组分光谱分析的天然气热值计算方法
CN104076008A (zh)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方法及仪器
CN104730267A (zh) Toc、tn、tp浓度及总量连续同步在线监测方法与仪器
CN106990064A (zh) 一种工业烟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5319183A (zh) 一种柴油机排放烟度实时在线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CA2926202C (en) Multiple wavelength light source for colorimetric measurement
CN106018319A (zh) 红外油烟监测系统
CN208736793U (zh) 一种烟气中氨气采集测试装置
CN100543455C (zh) 臭氧氧化紫外扫描光谱积分方式测量总有机碳的方法
CN106645501A (zh) 一种测定大气碳酸盐的连续自动采样分析方法与装置
CN203981576U (zh)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CN110687062B (zh) 一种烟气中三氧化硫含量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KR101012463B1 (ko) 변압기 절연유의 가스추출장치
CN105352908A (zh) 煤中碳酸盐二氧化碳含量红外分析仪器
CN210571936U (zh) So2在线含量分析检测装置
CN104316485A (zh)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紫外吸收测定方法
CN103278417A (zh) 一种石膏脱硫系统浆液中碳酸盐含量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FI125535B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siloxane content of a gas
CN206020157U (zh) 一种气体净化装置
CN206114517U (zh) 红外油烟监测系统
CN206848162U (zh) 一种红外分光测油仪
CN104865205A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结合全光谱技术检测水体中有机物浓度的装置
CN222212617U (zh) 一种多组分液体浓度组合式在线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