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6954B -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26954B CN105326954B CN201510731858.XA CN201510731858A CN105326954B CN 105326954 B CN105326954 B CN 105326954B CN 201510731858 A CN201510731858 A CN 201510731858A CN 105326954 B CN105326954 B CN 1053269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uh
- seng
- eye
- cortex dictamni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生大黄、苦参、白鲜皮、生甘草。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生大黄、苦参、白鲜皮、生甘草,除杂后,按照适量重量份比称量;将这四位药材混合加水煎煮2次提取药液,并浓缩和乙醇醇沉处理,随后进行制剂和灭菌即得。本发明各原料药的来源容易,组方配伍科学、质量可控、易于实现,适用人群广泛,疗效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睑缘炎(Blepharitis),俗称烂眼边,是由睑缘皮肤、睫毛毛囊及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慢性炎症,常由细菌感染所致。睑缘炎发病率相对较高,与化学刺激、营养不良、视力疲劳、睡眠不足等存在关系,发病时伴眼睑部刺痛、充血、烧灼感、流泪、畏光、局部红肿、烧灼感和睫毛脱落等;随着疾病发展,可能诱发结膜炎。临床上常见的有鳞屑型、溃疡型及眦角型睑缘炎,对于每一类型的睑缘炎都有相应的常规治疗方法,而当采用常规治疗无效时应该考虑螨虫感染性睑缘炎。
蠕形螨(Demodex)是一种小型寄生螨类,自然界存在种类和数量繁多的蠕形螨,只有两个种类发现寄居于人体,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蠕形螨的感染较为普遍,国外学者报道人群感染率为27%-100%,也有报道显示国内人群感染率在0.8%-81.0%之间。在眼部,蠕形螨寄生于睫毛毛囊和皮脂腺内一起毛囊扩张,螨的分泌物及其排泄物刺激毛囊上皮细胞增生;虫体出入毛囊、睑板腺时将某些致病微生物带入,从而引起眼睑处发痒、流泪,严重者可见眼部红肿糜烂、出现脱屑、睑结膜充血等症状,从而出现蠕形螨性睑缘炎。此类睑缘炎患者睫毛处常可见套管分泌物,这是蠕形螨以上皮细胞为食,导致毛囊扩张、增生而过度角质化后而形成的角蛋白和脂质类的混合物。由蠕形螨引起的睑缘炎以反复发作为特征,容易导致慢性睑缘炎,病程冗长、顽固难愈。
目前,关于蠕形螨导致的皮肤病的治疗方法诸见报端,如黎芦乳膏、复方百部霜的局部应用、扑灭司林、伊维菌素(200mg/kg)和5%过氧苯甲酰等等,而大多数的这些药剂具有刺激性,由于睑缘炎的特殊位置从而显得并不适用。针对蠕形螨睑缘炎的治疗,国内外的报道较少。有关西医治疗主要以祛除病因,局部清洁,外用硼酸及抗生素眼膏等,病程相对较长、易复发,往往疗效不甚理想。也有研究者表明,在表面麻醉的情况下,采用50%茶树油擦洗睑缘,每周一次,配合每天用茶树油香波清洗眼睑,7位患者在4周内蠕形螨计数达到0,但仍有2位患者在4周内蠕形螨计数仍未能达到0。治疗后症状缓慢,眼表面炎症反应减轻;但茶树油的局部刺激性使这一治疗措施无法在家中进行,并有部分患者出现难以忍受的刺激,需要生理盐水立刻冲洗,从而为治疗带来了麻烦。由此,能够有效治疗螨虫感染性睑缘炎且刺激性小、不复发的药物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治疗蠕形螨性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针对蠕形螨性睑缘炎形成的病因和病机,其中的多种中药组分具有杀虫消炎的作用,而且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作用,达到快速高效治疗蠕形螨性睑缘炎的目的。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原料: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
其中,所述原料大黄选择生大黄;所述甘草选择生甘草。
特别是,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为:大黄40-65、苦参47-68、白鲜皮46-65、生甘草15-40。
尤其是,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优选为:生大黄50、苦参50、白鲜皮50、生甘草30。
蠕形螨性睑缘炎中医主证见于睑眩红赤溃烂,眵泪胶粘,睫毛成束,或倒睫,睫毛脱落;内热盛则红赤痒痛,湿热盛则赤痛溃烂,其由风湿热邪上攻睑弦、眵泪胶粘而致。苦参清热燥湿利水退黄,杀湿热所生之虫;生大黄败痈疽热毒,消肿胀;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苦参、生大黄与白鲜皮均为苦寒之药,而苦能泄热,寒能除热,从而能荡涤湿火、燥湿杀虫;生大黄性甚速,走而不守;白鲜皮通行经隧脉络、彻上彻下;前三味药燥烈,欲其少留,用甘草缓之,从而合力而治。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选择生大黄、苦参、白鲜皮、生甘草进行组合制备而成,从而针对蠕形螨感染引起的睑缘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生大黄,由原大黄拣净杂质,大小分档,焖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切成小块,晒干而成。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大黄性味苦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其能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生大黄还有以下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急性或感染性疾病的急性期,服用大黄可以扩张周围血管增加散热,起到降温作用,而且降温稳妥,无大汗或者虚脱等不良反应。2、治疗皮肤炎症。根据临床资料显示,将大黄浸泡于酒精中治疗局部化疗的药物外渗效果显著,当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痛、水肿、水泡时,局部涂抹大黄浸泡液,渗出减少、平均54h后水肿消退,疼痛消失,痊愈率高达100%。3、杀虫灭菌作用。有研究人员使用大黄制作为复方大黄膏剂研究其杀虫作用,用户透明胶带法选择一定数量的人体面部蠕形螨,加上适量的复方大黄膏原液,并观察透明胶带上虫体死亡情况及死亡时间,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确定复方大黄膏的杀虫作用。结果表明复方大黄膏50%的浓度的原液8h时,可杀死透明胶带上全部虫体,而对照组螨虫在生理盐水中30h全部死亡,8h螨虫的死亡率在39%,证实复方大黄膏对皮肤蠕形螨具有杀灭作用;另外,大黄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这是由于大黄中蒽醌衍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又以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菌作用最强。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主要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苦参中含有的主要的化学成分如下:根中含多种生物碱,如d-苦参碱、d-氧化苦参碱、槐花醇l-臭豆碱、l-甲基金雀花碱、l-穿叶赝靛碱及槐果碱;还含黄酮类:黄腐醇、异黄腐醇、3,4′,5-三羟-7-甲氧-8-异戊烯基黄酮、8-异戊烯基山柰酚等;茎、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苦参具有如下作用:1、利尿作用。苦参煎剂及其中所含之苦参碱给兔口服或注射,皆可产生利尿作用,尿量增加前即有盐分排出之增多。2、抗病原体作用。煎剂在试管中,高浓度(1:100)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8%)、水浸剂(1:3)在体外对某些常见的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醇混合药液在体外尚有抗滴虫作用,强度弱于黄连,而与蛇床子相近。3、其他作用。苦参碱注射于家兔,发现中枢神经麻痹现象,同时发生痉挛,终则呼吸停止而死。注射于青蛙,初呈兴奋,继则麻痹,呼吸变为缓慢而不规则,最后发生痉挛,以致呼吸停止而死;其痉挛的发作,恐系起因于脊髓反射的亢进,对家兔的最小致死量为0.4克/公斤。
白鲜皮的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拉丁文名:CORTEX DICTAMNI,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味苦、咸;性寒。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白鲜皮含有的化学成分有:白鲜地上部分含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东莨菪素、槲皮素、异槲皮素、根含白鲜碱、γ-崖椒碱、前茵芋碱、茵芋碱、白鲜明碱、胡芦巴碱、胆碱、O-乙基-降-白鲜碱、O-乙基-降-γ-崖椒碱、O-乙基-降-茵芋碱、异斑点沸林草碱、吴茱萸苦素、白鲜醇、娠烯酸酮、秦皮酮、黄柏酮、柠檬苦素、β-谷甾醇、莱油甾醇、皂甙等;狭叶白鲜根皮中含有秦皮酮,黄柏酮,柠檬苦素,柠檬苦素地奥酚及白鲜二醇等。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鲜皮具有如下作用:1、抗菌虫作用。体外试验1:4的水浸液对多种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螨虫也有良好的杀灭效果。2、对心血管系统及血液的影响。所含花椒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菌芋碱有麻黄碱样作用,能使麻醉猫血压上升,增强猫瞬膜收缩、扩张冠脉,增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3、抗癌作用:伊红染色法结果表明本品非极性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有体外抗癌活性,从本品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岑皮酮,白鲜碱及挥发油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为其体外抗癌的有效成分,其45%的浓度能杀死艾氏腹水癌、S180及U14细胞,而黄柏酮、柠檬苦素及β-谷甾醇无效。4、其它作用:白鲜碱、茵芋碱及崖椒碱的混合物能降低肾上腺素对豚鼠精囊的作用,茵芋碱能使肌肉麻痹,并可因累及心肌而引起哺乳动物血压进行性下降。茵芋碱能提高横纹肌的张力,加强脊髓反射的兴奋性,葫芦巴碱药理活性弱,但早年有报告其在神经肌肉标本能降低神经的时值,对肌肉的时值则先降低后增加,此外,葫芦巴碱有一定抗癌作用,12.5mg/kg能使P388白血病小鼠生命延长31%。
生甘草,性味甘、平,归脾、胃、肺经,其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甘草根及根茎含甘草甜素,为甘草酸的钾、钙盐,其还含甘草甙、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异甘草元、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甘草也具有如下作用:1治疗疟疾。用甘草、甘遂等量研粉混合,于疟疾发作前30分钟取药粉少许撒于肚脐眼,外贴黑膏药。经治109例。除2例因用药不及时无效外,均获效果。2、治疗皮肤炎症。以2%甘草水局部湿敷,2小时1次,每次15~20分钟;治疗接触性皮炎12例,一般1~4天即见红肿消退,渗液停止,糜烂面愈合,继以氧化锌糊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敷数日即愈。用甘草1两,煎水洗患处,每日1次,对过敏性皮炎亦有效果。甘草次酸对湿疹、牛皮癣也有治疗作用。3、治疗眼科炎症。以5%或8~12%甘草酸钠盐溶液,或甘草次酸混悬液(每毫升含10毫克),或10~30%甘草混合药液滴眼,根据病情需要,每1~2小时滴眼1次或每日滴3~4次,如泡疹性眼炎、上巩膜炎、巩膜、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此外,对结核过敏性角膜炎及巩膜炎,亦有明显疗效。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料:
2)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混合后,加水煎煮2次,收集煎煮提取液;
3)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制得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
4)向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水提醇沉处理并进行过滤处理;然后对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去除乙醇,即得。
其中,步骤1)中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优选为:生大黄50、苦参50、白鲜皮50、生甘草30。
特别是,在步骤4)中所述的该中药组合物制备的剂型包括眼用凝胶剂、溶液剂、眼用膏剂等。
其中,步骤2)中所述煎煮处理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向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的混合原料加入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其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原料的总重量之比为10-20:1,煎煮处理温度为80-100℃,煎煮时间为1-2小时;
B)将第一次提取液进行过滤,收集得到第1次滤液;
C)向滤渣中加水,进行第2次煎煮处理,其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原料的总重量之比为10-20:1,第2次煎煮处理的温度为80-100℃,煎煮时间为1-2小时;
D)过滤,将2次滤液合并,获得所述的煎煮提取液。
特别是,步骤A)中第一次煎煮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原料的总重量之比为20:1;煎煮时间优选为1.5h;步骤C)中第二次煎煮处理过程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原料的总重量之比为10:1;煎煮时间优选为1.5h。
其中,步骤3)中所述浓缩处理过程中控制温度为80-95℃,相对压力为-0.05MPa~-0.08MPa。
特别是,浓缩后的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的相对密度为1.01-1.04。
其中,步骤4)中向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中加入的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95%。
特别是,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后,混合液中的乙醇浓度为70-75%,优选为70%。
尤其是,步骤4)中浓缩处理过程中温度为80-95℃,相对压力为-0.05MPa~-0.08MPa。
特别是,步骤4)中浓缩后的混合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05-1.12。
其中,还包括向相对密度为1.05-1.12的混合药液中加入防腐剂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或溴苄烷铵等;加入pH调节剂调节混合药液的pH为6.0-6.5;加入渗透压调节剂调节药液的渗透压与0.9%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一致来制成溶液剂。
特别是,所述pH调节剂选择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防腐剂的重量份配比为0.1-0.15,优选为0.15。
尤其是,所述渗透压调节剂选择氯化钠、葡萄糖或磷酸盐等,优选为氯化钠。
其中,还包括向相对密度为1.05-1.12的混合药液中加入增稠剂、保湿剂制成凝胶剂。
特别是,所述增稠剂选择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聚丙二醇200、淀粉或卡波姆;所述保湿剂选择甘油、凡士林、丙二醇或山梨醇。
尤其是,所述增稠剂的重量份配比为5-500,优选为50-200;保湿剂的重量份配比为150-200,优选为150。
其中,还包括向相对密度为1.05-1.12的混合药液中加入保湿剂、防腐剂,制成膏剂。
特别是,所述保湿剂选择凡士林、甘油、丙二醇或山梨醇;所述防腐剂选择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或溴苄烷铵等。
尤其是,所述保湿剂的重量份配比为150-200,优选为150;防腐剂的重量份配比为0.1-0.15,优选为0.15。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药物组合物在治疗睑缘炎中的应用。
其中,所述的睑缘炎为蠕形螨性睑缘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治疗睑缘炎的药物组合物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来源容易,均可用天然药材,针对蠕形螨性睑缘炎形成的病因和病机,其中的多种中药组分具有杀虫消炎的作用,其疗效确切。
2、本发明中的组合物,配伍科学合理,而且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配合作用。
3、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工艺简单,可应用于制备多种剂型如凝胶剂、溶液剂、眼用膏剂,而且适用人群广泛。
4、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剂涂于睑缘部,使用过程简单,作用时间持久、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本发明药物的溶液剂的制备
1、按照如下重量称取各中药原料(g)
生大黄55、苦参68、白鲜皮65、生甘草25
2、将药材生大黄、苦参、白鲜皮、生甘草漂洗后,置于不锈钢锅中,加蒸馏水将药材润湿后,加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其中,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药的总重量之比为2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一煎煮滤液;
3、向过滤后的药渣中加水,加热进行第二次煎煮处理,其中,加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的重量之比为1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二煎煮滤液;并将2次煎煮滤液合并,得到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
4、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浓缩温度为90±5℃,相对压力为-0.05MPa,制得相对密度为1.01的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300ml);
5、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加入到2L的烧杯内,加入95%的乙醇840ml,进行水提醇沉处理,边加边搅,使乙醇的终浓度为70%,静止放置24h后进行过滤,取上清液,得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备用;
6、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水浴浓缩温度为85±5℃,去除乙醇,然后加入蒸馏水,制得相对密度为1.05的药液a;
7、向药液a中加入0.15g的防腐剂尼泊金甲酯(防腐剂除了尼泊金甲酯之外,尼泊金乙酯或溴苄烷铵等均适用于本发明)和蒸馏水,至混合药液的总体积为500ml,然后加入碱性溶液(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药液的pH为6.0-6.5,加入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调节药液的渗透压与0.9%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一致),最后将调节好pH值和渗透压后的混合药液置于消毒瓶中并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灭菌锅的设置参数为:灭菌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0分钟;最后将灭菌后的药膏分装于塑料眼药水瓶中,每瓶10ml(8-12ml也适用于本发明),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溶液制剂。
本发明的治疗螨虫感染性睑缘炎的溶液剂的使用方法:点药水时,选择适当的体位,躺着或者坐在椅子上,采用无菌棉签蘸取本发明中的药液,使药液均匀的涂抹在眼睛睑缘部,每次1-2滴,一日3-4次。
实施例2 本发明药物的溶液剂的制备
1、按照如下重量称取各中药原料(g)
生大黄54、苦参47、白鲜皮56、生甘草20
2、将药材生大黄、苦参、白鲜皮、生甘草漂洗后,置于不锈钢锅中,加蒸馏水将药材润湿后,加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其中,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药的总重量之比为2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一煎煮滤液;
3、向过滤后的药渣中加水,加热进行第二次煎煮处理,其中,加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的重量之比为1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二煎煮滤液;并将2次煎煮滤液合并,得到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
4、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浓缩温度为85±5℃,相对压力为-0.08MPa,制得相对密度为1.04的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300ml);
5、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加入到2L的烧杯内,加入95%的乙醇840ml,进行水提醇沉处理,边加边搅,使乙醇的终浓度为70%,静止放置18h后进行过滤,取上清液,得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备用;
6、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水浴浓缩温度为90±5℃,去除乙醇,然后加入水,制得相对密度为1.06的混合药液a;
7、向药液a中加入0.1g防腐剂尼泊金甲酯和蒸馏水,至混合药液的总体积为500ml,然后加入碱性溶液(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药液的pH为6.5,加入渗透压调节剂氯化钠(调节药液的渗透压与0.9%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一致),最后将调节好pH值和渗透压后的混合药液置于消毒瓶中并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灭菌锅的设置参数为:灭菌温度为120℃,灭菌时间为30分钟;最后将灭菌后的药膏分装于塑料眼药水瓶中,每瓶10ml(8-12ml也适用于本发明),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溶液制剂。
本发明的治疗螨虫感染性睑缘炎的溶液剂的使用方法:点药水时,选择适当的体味,躺着或者坐在椅子上,采用无菌棉签蘸取本发明中的药液,使药液均匀的涂抹在眼睛睑缘部,每次1-2滴,一日3-4次。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的凝胶药膏制备
1、按照如下重量称取各中药原料(g)
生大黄50、苦参50、白鲜皮50、生甘草30
2、将药材生大黄、苦参、白鲜皮、生甘草漂洗后,置于不锈钢锅中,加蒸馏水将药材润湿后,加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其中,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药的总重量之比为2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一煎煮滤液;
3、向过滤后的药渣中加水,加热进行第二次煎煮处理,其中,加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的重量之比为1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二煎煮滤液;并将2次煎煮滤液合并,得到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
4、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浓缩温度为85±5℃,相对压力为-0.08MPa,制得相对密度为1.04的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300ml);
5、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加入到2L的烧杯内,加入95%的乙醇840ml,进行水提醇沉处理,边加边搅,使乙醇的终浓度为70%,静止放置18h后进行过滤,取上清液,得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备用;
6、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水浴浓缩温度为90±5℃,去除乙醇,然后加入水,制得相对密度为1.12的混合药液a,备用;
7、将50g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除了羧甲基纤维素钠之外,聚乙烯醇、聚丙二醇200、淀粉或卡波姆均适用于本发明)溶于蒸馏水后加入150g保湿剂甘油(保湿剂除了甘油之外,凡士林、丙二醇或山梨醇均适用于本发明),搅拌均匀后加入混合药液a,加入蒸馏水至350ml,混匀后放入消毒瓶中并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灭菌锅的设置参数为:灭菌温度为115℃,灭菌时间为30分钟;
8、将通过高压蒸汽灭菌的药膏分装于铝制眼药瓶中,每瓶5g(3-8g也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眼用凝胶剂。
本发明的治疗螨虫感染性睑缘炎的凝胶膏的使用方法:点药膏时,选择适当的体位,躺着或者坐在椅子上,将眼药膏涂于睑缘,每日3-4次,连续用药4周。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的凝胶药膏制备
1、按照如下重量称取各中药原料(g)
生大黄65、苦参68、白鲜皮50、生甘草40
2、将药材生大黄、苦参、白鲜皮、生甘草漂洗后,置于不锈钢锅中,加蒸馏水将药材润湿后,加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其中,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药的总重量之比为2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一煎煮滤液;
3、向过滤后的药渣中加水,加热进行第二次煎煮处理,其中,加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的重量之比为1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二煎煮滤液;并将2次煎煮滤液合并,得到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
4、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浓缩温度为90±5℃,相对压力为-0.05MPa,制得相对密度为1.04的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300ml);
5、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加入到2L的烧杯内,加入95%的乙醇840ml,进行水提醇沉处理,边加边搅,使乙醇的终浓度为70%,静止放置24h后进行过滤,取上清液,得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备用;
6、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水浴浓缩温度为90±5℃,相对压力为-0.05MPa,去除乙醇,然后加入水,制得相对密度为1.10的混合药液a,备用;
7、将200g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溶于蒸馏水后加入200g保湿剂甘油,搅拌均匀后加入混合药液a,加入蒸馏水至350ml,混匀后放入消毒瓶中并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灭菌锅的设置参数为:灭菌温度为115℃,灭菌时间为30分钟;
8、将通过高压蒸汽灭菌的药膏分装于铝制眼药瓶中,每瓶5g(3-8g也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眼用凝胶剂。
本发明的治疗螨虫感染性睑缘炎的凝胶膏的使用方法:点药膏时,选择适当的体位,躺着或者坐在椅子上,将眼药膏涂于睑缘,每日3-4次,连续用药4周。
实施例5 本发明药物的膏剂的制备
1、按照如下重量称取各中药原料
生大黄40、苦参57、白鲜皮46、生甘草15
2、将药材生大黄、苦参、白鲜皮、生甘草漂洗后,置于不锈钢锅中,加蒸馏水将药材润湿后,加热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其中,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药的总重量之比为2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一煎煮滤液;
3、向过滤后的药渣中加水,加热进行第二次煎煮处理,其中,加蒸馏水的重量与原料的重量之比为10:1,第一次煎煮温度为100℃,煎煮1.5小时后进行过滤,得到第二煎煮滤液;并将2次煎煮滤液合并,得到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
4、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提取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浓缩温度为85±5℃,相对压力为-0.08MPa,制得相对密度为1.02的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300ml);
5、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加入到2L的烧杯内,加入95%的乙醇840ml,进行水提醇沉处理,边加边搅,使乙醇的终浓度为70%,静止放置24h后进行过滤,取上清液,得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备用;
6、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酒精溶液加入到旋转蒸发仪中进行水浴加热浓缩,其中水浴浓缩温度为90±5℃,去除乙醇,然后加入水,制得相对密度为1.12的混合药液a,备用;
7、向混合药液a中加入150g保湿剂凡士林(保湿剂除了凡士林之外,甘油、丙二醇或山梨醇均适用于本发明)、0.15g防腐剂尼泊金甲酯(防腐剂除了尼泊金甲酯之外,尼泊金乙酯或溴苄烷铵均适用于本发明),混匀后,放入消毒瓶中并于高压灭菌锅内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其中,高压灭菌锅的设置参数为:灭菌温度为115℃,灭菌时间为30分钟;
8、将通过高压蒸汽灭菌的药膏分装于铝制眼药瓶中,每瓶5g(3-8g也同样适用于本发明),即得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眼用膏剂。
本发明的治疗螨虫感染性睑缘炎的凝胶膏的使用方法:涂药膏时,选择适当的体位,躺着或者坐在椅子上,将眼药膏涂于睑缘,每日3-4次,连续用药4周。
试验例一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体外杀螨效果研究
新鲜离体蠕形螨50条为一组,共3组(即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将新鲜离体蠕形螨放置于载玻片上,实验组加入本发明实施例3的制备的混合药液a;阳性对照组加入2%甲硝唑冷霜;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
组合药物组、阳性对照组分别将虫体与上述2种药物充分混匀,放置于37℃温箱内孵育,定时取出载玻片,在高倍镜下持续观察3-5min,记录虫体活动情况,以螨虫的腭体、4对足及末体无运动作为螨虫死亡的标准。本次试验重复三次,并记下每次试验的螨虫死亡数量,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药复方制剂、2%甲硝唑冷霜、空白对照组
从表1的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和2%甲硝唑冷霜与螨虫接触不久虫体表现为活动加剧,但是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虫体活动逐渐减弱直至死亡,而空白对照组前期螨虫活动情况无明显变化,后期死亡较多。并且在同一观察时间内,本发明的中药复方制剂与2%甲硝唑冷霜的杀虫效果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表明中药复方制剂与2%甲硝唑冷霜具有相似的杀虫效果。
试验例二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螨虫感染性睑缘炎的临床药效研究
1试验目的
通过对80例蠕虫螨性睑缘炎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验证由该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滴眼剂的临床疗效。
2病例入选标准
患者有反复发作的眼睑发痒、眼干、眼红、畏光、眼分泌物增多、睫毛根部结痂、反复睫毛脱落、倒睫等现象,查体可见睑缘充血、睫毛脱落或乱生、睫毛鳞屑增多、睫毛根部异常物质堆积的且睫毛蠕形螨镜检阳性的患者则认为是蠕形螨睑缘炎。本实验中入选的60名患者,治疗依从性高,其年龄、病程、发病类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受试患者性别无限制。
3病例排除标准
a并发有严重影响视功能的其它眼病如不能同时治愈的青光眼、白内障等病。
b有明显的器质性眼病(眼睑闭合不全;眼睑位置异常;甲状腺相关免疫性眼病;角膜瘢痕;结膜痕等)。
c对本病有强烈干扰的眼病(过敏性角结膜炎等)
d有严重的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硬骨病、红斑性狼疮等体统疾病。
e合并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f过敏体质者、妊娠及哺乳期的妇女。
4疗效标准及其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a显效:眼灼烧异物感、畏光等症状消失,眼睑无红赤症状,未见溃疡;
b有效:眼灼烧异物感、畏光等症状明显改善,睑缘红赤症状减轻,溃疡明显好转;
c无效:眼灼烧异物感、畏光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反复发作。
5试验方法
(1)凡符合病例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该滴眼液治疗组A(30例)和对照组B(30例)。
(2)治疗药物与给药方法
a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凝胶剂;涂药膏时,选择适当的体位,躺着或者坐在椅子上,将眼药凝胶膏剂涂于睑缘,每日3次,连续用药2周。
b对照组使用:采用2%甲硝唑冷霜治疗。采取与治疗组同样方式处理,每天3次,连续用药2周。
(3)临床观察内容
观察指标:2组持续治疗3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按照《中医眼科学》评定中医症状评分,评估内容包括眼灼烧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痒4方面,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记为0-3分,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
(5)临床实验结果
a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为:80%,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40 | 19 | 12 | 9 | 77.5% |
治疗组 | 40 | 21 | 11 | 8 | 80% |
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b 2组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症状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治疗后眼灼烧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症状评分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
本发明中,中药组合物,治疗组显效率达到50%,总有效率达到80%,而对照组显效率为47.5%,总有效率达到77.5%;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眼灼烧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痒等症状相比都得到有效缓解,并且治疗后镜检螨虫成阴性,由此判定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与对照组采用的2%甲硝唑冷霜具有相似的治疗蠕形螨性睑缘炎效果。
采用本发明中由中药组合物制备的眼用凝胶膏剂治疗的典型病例
病例1
患者王某,女,23岁,北京市顺义区,养宠物狗3年余,其睑缘炎久治不愈,双眼红、痒、异物感及分泌物。检查双眼下睑睫毛脱落,眼分泌物增多,拔取3根睫毛连同毛乳头,镜检为蠕形螨阳性,诊断为蠕形螨性睑炎。采用本发明中的眼用凝膏剂进行治疗4周,症状全部消失,蠕形螨检测阴性。
病例2
患者张某,男,48岁,张家口人,双眼下睑红肿、分泌物1个月。检查双眼下睑红肿,睑缘充血,少许分泌物,可见脂质干痂,睑结膜及球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3mm,睑缘分泌物蠕形螨检测阳性,诊断双眼下睑蠕形螨性睑缘炎。给予本发明中的眼用凝胶膏剂涂于睑缘上,治疗1个月,症状全部消失,蠕形螨镜检阴性。
病例3
患者高某,女,52岁,山东高密人,从事农业工作近3个月,双眼红、分泌物多,时有异物感,经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效果不明显。检查双眼上下睑缘充血、水肿,可见脂质样分泌物,结痂,部分睫毛脱落,结膜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3mm,光反射存在,拔取部分睫毛进行镜检,螨虫阳性,诊断为蠕形螨性睑炎。经本发明的凝胶膏剂连续治疗1个月,睑缘红肿消失,睫毛无脱落,未见睑缘分泌物,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3mm,光反射存在,拔取3根睫毛镜检蠕形螨阴性。
病例4
患者刘某,男,58岁,山东德州人,从事饲养工作,双眼异物感、干涩4个月,在当地治疗不见好转,逐来我院就诊。检查双眼结膜充血、角膜透明,睑缘分泌物,睫毛镜检螨虫阳性,诊断为蠕形螨性睑缘炎。经本发明的凝胶膏剂连续治疗8周效果明显,全部症状消失,睑缘无红肿,睫毛无脱落,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睑缘刮取物及睫毛检材镜检蠕形螨均为阴性。
Claims (8)
1.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料:
2)将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混合后,加水煎煮2次,收集煎煮提取液;
3)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制得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
4)向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进行水提醇沉处理并进行过滤处理;然后对滤液进行浓缩处理,去除乙醇,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原料的重量份配比优选为:大黄50、苦参50、白鲜皮50、甘草3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煎煮处理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向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的混合原料加入水搅拌均匀后进行第一次煎煮处理,其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原料的总重量之比为10-20:1,煎煮处理温度为80-100℃,煎煮时间为1-2小时;
B)将第一次提取液进行过滤,收集得到第1次滤液;
C)向滤渣中加水,进行第2次煎煮处理,其中,加入的水的重量与混合原料的总重量之比为10-20:1,第2次煎煮处理的温度为80-100℃,煎煮时间为1-2小时;
D)过滤,将2次滤液合并,获得所述的煎煮提取液。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浓缩处理过程中的温度为80-95℃,相对压力为-0.05MPa~-0.08MPa。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4)中向大黄-苦参-白鲜皮-甘草浓缩液中加入的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95%。
6.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按照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制备而成。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睑缘炎药物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睑缘炎选择为蠕形螨性睑缘炎。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1858.XA CN105326954B (zh) | 2015-11-02 | 2015-11-02 |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1858.XA CN105326954B (zh) | 2015-11-02 | 2015-11-02 |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6954A CN105326954A (zh) | 2016-02-17 |
CN105326954B true CN105326954B (zh) | 2019-04-12 |
Family
ID=55277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3185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26954B (zh) | 2015-11-02 | 2015-11-02 |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3269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5666A (zh) * | 2020-03-20 | 2020-06-12 | 山东省眼科医院 | 一种治疗螨虫性睑缘炎的茶树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076272A (zh) * | 2020-09-28 | 2020-12-15 | 深圳市眼科医院 | 一种祛除眼科螨虫外治的中药组合物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4317A (zh) * | 2009-02-01 | 2009-07-08 | 卢爱民 | 一种治疗风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11-02 CN CN201510731858.XA patent/CN10532695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74317A (zh) * | 2009-02-01 | 2009-07-08 | 卢爱民 | 一种治疗风热偏盛型睑缘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6954A (zh) | 2016-0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466447B1 (en) |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multiple forms of skin wound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198236B (zh) | 一种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91203A (zh) |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16214A (zh) | 含有蒲公英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新用途和制备方法 | |
CN103860941A (zh) | 一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2712B (zh) | 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106318B (zh) | 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26954B (zh) |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06615A (zh) | 一种治疗眼部炎症的中药滴眼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26955B (zh) |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1138B (zh) | 一种治疗酒糟鼻的中药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12031A (zh) | 用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72335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足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06953A (zh) |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颈炎的中药制剂 | |
CN1327875C (zh) |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43038A (zh) | 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药物制剂 | |
CN102940753B (zh) |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丸及制备方法 | |
CN100450537C (zh) |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中药制剂 | |
CN108404094A (zh) | 一种疏络止痛消炎蜂毒应用调理膏 | |
CN103768408A (zh) | 一种防治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药物 | |
CN108114029A (zh) | 一种中药活性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9925426A (zh) | 一种可以治疗痔疮的中药熏蒸剂 | |
CN107137603A (zh) | 一种缓解视疲劳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91730A (zh) |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4138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湿热体质痤疮的中药方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