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17655B - 电动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17655B CN105317655B CN201510398483.XA CN201510398483A CN105317655B CN 105317655 B CN105317655 B CN 105317655B CN 201510398483 A CN201510398483 A CN 201510398483A CN 105317655 B CN105317655 B CN 1053176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verter
- substrate
- inverter substrate
- box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9
- 108090000565 Capsid Protei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734 Polyphenylene sulf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069 polyphenylene sulf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ressor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压缩机,其包括:压缩机构;驱动该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容纳压缩机构和电动机的壳体;位于壳体的外表面上的逆变器箱;逆变器基底,其被容纳在逆变器箱中并且具有向电动机供给电力的逆变器电路,该逆变器基底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是第一表面的相反表面;将逆变器基底固定到逆变器箱的多个紧固构件;以及加固构件,其具有被固定到逆变器箱的第一端部以及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第二端部。加固构件向逆变器箱中的逆变器基底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延伸。该加固构件不电连接到逆变器电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逆变器装置的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252398号公开了用于交通工具空调的电动压缩机。该电动压缩机具有壳体,该壳体中具有电动机以及由电动机驱动的压缩机构。逆变器箱与在其外周的壳体整体地形成。该逆变器箱中具有提供用于驱动电动机的电力的逆变器基底(在下文中,该逆变器基底可以仅被称为“基底”)。
在因此具有与壳体整体形成的逆变器箱的电动压缩机中,交通工具或者电动机的振动传递到逆变器箱中的逆变器基底,从而逆变器基底可能也会振动。逆变器基底的振动可能会降低被安装在该基底上的零件的耐久性,导致逆变器基底的性能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上述电动压缩机通过由多个紧固件将逆变器基底紧固到逆变器箱来抑制振动。虽然对这种紧固件的使用成功抑制了逆变器基底的与紧固件邻近的部分的振动,但是不能够成功抑制逆变器基底的远离紧固件的部分的振动。
可以想到在基底的远端位置处设置额外的紧固件以用于抑制振动。然而,额外的紧固件的设置需要基底上的用于紧固件的螺纹孔的空间,导致降低了基底的空间效率。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在保持逆变器基底的空间效率的同时抑制逆变器基底的振动的电动压缩机。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电动压缩机,该电动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驱动该压缩机构的电动机;容纳压缩机构和电动机的壳体;位于该壳体的外表面上的逆变器箱;被容纳在该逆变器箱中并且具有向电动机提供电力的逆变器电路的逆变器基底,该逆变器基底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是第一表面的相反表面;将逆变器基底固定到逆变器箱的多个紧固构件;多个引线端子;以及加固构件,其第一端部被固定至逆变器箱并且第二端部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加固构件向逆变器箱中的逆变器基底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延伸。加固构件不电连接到逆变器基底的逆变器电路。多个引线端子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并且电连接到逆变器基底的逆变器电路。多个引线端子沿逆变器基底上的一个方向间隔开。加固构件在加固构件沿该方向与多个引线端子间隔开的位置处焊接到逆变器基底。多个引线端子之一具有被固定到逆变器箱的第一端部以及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的加固区域的第二端部。多个引线端子向逆变器箱中的逆变器基底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延伸。
结合附图,根据通过举例的方式阐明本发明的原理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势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通过连同附图参考当前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可以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势,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
图2是图1的电动压缩机的逆变器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I-III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逆变器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5是沿图4中的线V-V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逆变器装置的示意俯视图;
图7是沿图6中的线VII-VII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动机。由数字10一般标示的电动压缩机适于用在被安装在电动交通工具或混合动力交通工具上的空调中。注意,图1部分地省略了示出阴影线的部分的图示,并且为了说明的清楚性在图2中省略了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如图1中所示,电动压缩机10包括基本上圆柱形的壳体12、在壳体12中被可旋转地支撑的旋转轴39、电动机M、压缩机构22以及被布置在壳体12的一个端面上的逆变器装置50。电动机M和压缩机构22被容纳在壳体12中。旋转轴39沿壳体12的轴向延伸(在图1中看是水平方向)。电动机M被布置在壳体12中与旋转轴39的一端邻近的位置处(或者在图1中看是右端),并且压缩机构22被布置在壳体12中与旋转轴39的另一端邻近的位置处。也就是说,电动机M和压缩机构22沿壳体12的轴向彼此对齐。如后面将要描述的,逆变器装置50向电动机M供给电力,并且电动机M驱动旋转轴39,从而驱动压缩机构22。
壳体12包括有底圆柱形的电动机壳体16、被安装到电动机壳体16中的前壳体18以及被固定到电动机壳体16的开口端的排放壳体20。
电动机壳体16由诸如铝合金的金属制成。电动机壳体16具有入口16A,入口16A被形成为在与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8B邻近的位置处贯穿电动机壳体16的外围壁。滑动轴承47被布置在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中,以在旋转轴39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39(在图1中看是右端)。逆变器装置50在电动机壳体16外部被安装到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注意,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对应于与本发明中的电动机邻近的壳体的轴向端面。
前壳体18由诸如铝合金的金属制成。电动机壳体16中前壳体18的布置将电动机壳体16的内部分成容纳电动机M的空间和容纳压缩机构22的空间。滑动轴承45被布置在前壳体18中,以在旋转轴39的另一端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39(图1的左侧)。
排放壳体20具有有底圆柱形并且由诸如铝合金的金属制成。排放壳体20中具有出口20A。通过被紧固在电动机壳体16的后端的排放壳体20,在压缩机构22与排放壳体20之间形成了排放室20B。排放室20B通过出口20A与电动压缩机10的外部连通。壳体12中具有多个安装凸耳(mounting lug)。通过用螺丝将安装凸耳紧固到引擎来将电动压缩机10固定地安装到该引擎。
旋转轴39被容纳在壳体12中。如上所述,旋转轴39的一端由布置在电动机壳体16中的滑动轴承47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另一端由布置在前壳体18中的滑动轴承45可旋转地支撑。
电动机M被容纳在前壳体18的右侧的与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邻近的空间中。电动机M具有转子34以及定子线圈30,转子34被固定地安装到旋转轴39上以随旋转轴39旋转,定子线圈30从转子34向外径向地布置并且由绕组线形成。
压缩机构22被布置在前壳体18的与电动机壳体16的开口端邻近的左侧。压缩机构22具有被固定到电动机壳体16的固定涡盘26以及被布置成面向固定涡盘26的可移动涡盘24。固定涡盘26和可移动涡盘24相配合,以在彼此啮合的固定涡盘26与可移动涡盘24的齿(wrap)之间形成压缩室22A。压缩室22A的体积根据可移动涡盘24的绕轨运动而改变。从容纳电动机M的空间吸入到压缩室22A中的制冷剂被压缩机构22压缩,并且通过排放室20B和出口20A从压缩机中排出。
逆变器装置50包括逆变器箱52、容纳在逆变器箱52中的热沉构件58、树脂构件64、逆变器基底66、螺丝68以及母线72(图2)。注意,逆变器基底66可以仅被称为“基底66”。注意,在本发明中,螺丝68对应于紧固构件的一个示例,母线72对应于加固构件的一个示例。
逆变器箱52包括具有箱体形状的主体54以及具有矩形板形状的盖子56。主体54和盖子56由诸如聚苯硫醚(PPS)的树脂制成。主体54右侧有开口端(在图1看是右侧),通过用螺丝(未示出)将盖子56固定到主体54来密封地封闭该开口端。因此,保证了逆变器箱52的防尘性和防水性。盖子56和主体45的基壁54A被布置成基本上彼此平行。以基壁54A的整个表面与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相接触的方式用螺丝17将主体54固定到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因而逆变器箱52被固定到壳体12。与逆变器箱52被固定到壳体12的外围壁(特别是电动机壳体16的外围壁)的配置相比,根据这种配置可以容易地装配逆变器箱52。因为逆变器箱52的基壁54A以及壳体12的基壁16B的安装表面都是平的,所以可以容易地将逆变器箱52安装到壳体12。此外,逆变器箱52被安装到壳体12的基壁16B的结构允许电动压缩机10在径向方向上被做成更小,从而允许引擎舱中的空间的有效利用。
热沉构件58包括具有矩形板形状的基部60和四个凸起62,每个凸起具有正方形截面并且从基部60的表面的相应的四个角垂直地延伸。基部60和凸起62由具有高导热性的金属如铝合金制成。四个凸起62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形状,并且四个凸起62的端部被布置成彼此水平。本文的后面的部分中将要描述的逆变器基底66被通过四个螺丝68固定到四个凸起62的端部。以基部60的后表面(或在图1中看是左侧)与基壁54A接触的方式用螺丝将热沉构件58固定到逆变器箱52的基壁54A。在压缩机工作期间,低温制冷剂通过入口16A流进容纳有电动机M的电动机壳体16内的空间中。流进容纳电动机M的空间中的制冷剂通过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和逆变器箱52的基壁54A冷却热沉构件58。因此,可以通过热沉构件58在逆变器52外部高效地驱散由安装在逆变器基底66上的元件如IGBT产生的热。
树脂构件64具有基本上长方体的形状并且由诸如PPS(聚苯硫醚)的树脂制成。树脂构件64被布置在热沉构件58的基部60的表面上并且通过螺丝被固定到基部60。具体地,树脂构件64通过热沉构件58被间接固定到逆变器箱52。树脂构件64具有朝向逆变器箱52的侧壁(或在图1中看是上侧)延伸超过基部60的一侧和逆变器基底66的一侧的部分64A(在图2中用虚线还示出了树脂构件64的除部分64A外的部分)。用树脂构件64中的树脂来密封线圈、电容器以及连接器(都未示出)。线圈和电容器平滑来自后面将要描述的逆变器电路76的输出(三相交流电力)。用树脂构件64的部分64A中的树脂来密封连接器,并且该连接器电连接到定子线圈30。由线圈和电容器平滑的交流(AC)电力被通过连接器供给到定子线圈30。
如图2中所示,逆变器基底66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并且以逆变器基底66的后表面66C(图3)与凸起62的端部相接触的方式用四个螺丝68将逆变器基底66固定到热沉构件58的凸起62。也就是说,逆变器基底66通过热沉构件58被间接固定到逆变器箱52。如图3中所示,逆变器基底66被布置成基本上平行于热沉构件58的基部60。除部分64A之外,树脂构件64的厚度(或者在图1中看,沿旋转轴39的轴测量的树脂构件64的尺寸)小于热沉构件58的凸起62的厚度。因此,树脂构件64在逆变器基底66的厚度方向上位于逆变器基底66与热沉构件58之间。如图2和图3中所示,逆变器基底66的外悬部分66A在基部6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朝向逆变器箱52的侧壁外悬超过基部60的右边缘。也就是说,逆变器基底66的外悬部分66A位于由逆变器基底66中的四个螺丝68围绕的矩形区域之外。
如图3中所示,逆变器基底66的外悬部分66A具有在逆变器基底66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贯穿逆变器基底66的四个孔67(67A、67B、67C、67D)。在沿逆变器基底66的矩形形状的短边的方向上在逆变器基底66的基本中心处形成孔67,孔76沿逆变器基底66的矩形形状的长边以预定间隔间隔开。如图3中所示,后面将要描述的引线端子70穿过孔67A-67D且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并且母线72穿过孔67D且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ECU(电子控制单元)(未在附图中示出)被安装在交通工具上逆变器箱52外侧的位置处。引线端子70电连接到ECU。由ECU传输的命令通过引线端子70被发送到后面将要描述的控制电路74。注意,在本发明中,分别地,逆变器基底66的前表面66B对应于逆变器基底的“第一表面”的一个示例,后表面66C对应于逆变器基底的“第二表面”的一个示例。
如图2中所示,控制电路74被设置在逆变器基底66中,控制电路74围绕孔67并且基本上位于逆变器基底66的中心处。控制电路74包括以低电压工作并且电连接到引线端子70的元件(未示出)。逆变器电路76包括开关元件,诸如控制元件的开关操作的IGBT(未示出)。逆变器电路76电连接到被树脂构件64中的树脂密封的线圈和电容器。
两个电源端子78的一端在与位于图2中逆变器基底66的左下角的螺丝68邻近的位置处连接到逆变器基底66。具体地,各端子78的一端被插入到被形成为穿过逆变器基底66的孔(未示出)中并被焊接。端子78的另一端电连接到高压电源(未示出),该高压电源在交通工具中被安装在逆变器箱52外部并且在附图中没有示出。来自高压电源的直流(DC)电力通过端子78被供给到逆变器电路76,并且被逆变器电路76转换成三相交流电力。
通过螺丝68将逆变器基底66在其四个位置处固定到热沉构件58的各凸起62。四个螺丝68中的两个被布置在位于逆变器基底66的矩形的左短边上两个角处。如图3中所示,另外两个螺丝68被布置在逆变器基底66的从逆变器基底66的右短边上的两个角向左间隔开的位置处。换言之,在逆变器基底66的俯视图中,逆变器基底66位于凸起62的端面上。逆变器电路76和控制电路74的一部分位于由四个螺丝68限定的矩形区域内。另一方面,孔67位于该矩形区域之外。
如图3中所示,通过三个引线端子70和一个母线72连接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和逆变器基底66。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并且由相同的金属如铜或铝合金制成。具体地,可以通过在金属板上打孔来形成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相同的过程来形成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从而母线72的制造省略了任何额外的过程,因此抑制了制造成本的增加。
各引线端子70的一端以及母线72的一端被固定到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的内表面。具体地,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通过嵌件成型被整体地固定到盖子56。从图2中所示的逆变器装置50的俯视图中可以看出,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垂直于盖子56的内表面地延伸并且位于与逆变器基底66的各个孔67相对应的位置处。也就是说,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沿矩形盖子56的长边以相同间隔间隔开,并且垂直于逆变器基底66的前表面66B地延伸。
三个引线端子70的另一端穿过相应的孔67A、67B、67C并且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类似地,母线72的另一端也穿过孔67D并且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也就是说,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位于逆变器基底66的同一侧,或者在图3中看是逆变器基底66的上侧。孔67D与其邻近的孔67C之间的距离与孔67A、67B、67C中的任何两个邻近的孔之间的距离基本相同。也就是说,母线72被焊接在与焊接引线端子70的位置邻近的位置处。如上所述,引线端子70电连接到控制电路74,控制电路74被布置在引线端子70周围并且将从ECU发出的命令传输到控制电路74。因为控制电路74电连接到逆变器电路76,所以引线端子70电连接到逆变器电路76。虽然母线72分别地其一端被物理地连接到盖子56并且其另一端被物理地连接到逆变器基底66,但是母线72不被连接到逆变器基底66的包括ECU和控制电路74的任何电路。注意,在本发明中,孔67A-67C的位置对应于“加固区域”的一个示例,并且孔67D的位置对应于“逆变器基底的与逆变器基底的加固区域邻近的部分”的一个示例。
下面将描述以上电动压缩机10的工作和效果。从高电压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被通过端子78供给到逆变器基底66的逆变器电路76。控制电路74基于由ECU传输的命令来控制逆变器电路76的开关。相应地,被供给到逆变器电路76的直流电力被转换成三相交流电力。由逆变器电路76输出的交流电力由被密封在树脂构件64中的线圈和电容器平滑,然后通过也被密封在树脂构件64中的连接器供给到电动机M。交流电力被供给到电动机M,从而转子34开始旋转,由此旋转轴39开始旋转。可移动涡盘24通过转轴39的旋转而绕转,并且改变可移动涡盘24与固定涡盘26之间的压缩室22A的体积。通过入口16A吸入的制冷剂沿旋转轴39的轴向方向流过电动机壳体18,并且被引入压缩机构22的压缩室22A。在压缩室22A中压缩的制冷剂被排放到排放室20B中,并且通过出口20A从压缩机10传递出去。
电动压缩机10的逆变器装置50具有母线72,母线72的一端被固定到逆变器箱52并且其另一端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因此,抑制了电动机M、交通工具或者引擎的振动通过逆变器箱52向逆变器基底66的传递,特别是向逆变器基底66焊接了母线72的部分或孔67D以及与孔67D邻近的部分的传输。因此,通过抑制振动向逆变器基底66的传输实现了被安装成邻近孔67D的控制电路74的元件的耐久性。因为母线72被通过焊接固定到逆变器基底66,所以用于安装母线72的区域可以小于在通过螺丝固定母线72的情形下用于安装母线72的区域,从而母线72的使用抑制了逆变器基底66的空间效率的降低。此外,因为母线72不电连接到逆变器基底66的任何电路,所以可以在不考虑电路的布局和配置的情况下在任何期望位置处焊接母线72。因此,可以适当地抑制逆变器基底66的振动。母线72的减小的安装区域允许:可以合适地布置逆变器基底66的需要抑制振动的部分;以及更可靠地抑制逆变器基底66的振动。
电动压缩机10的逆变器基底66具有贯穿逆变器基底66的孔67D,并且母线72的另一端通过孔67D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因此,将母线72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允许消减逆变器基底66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公差以及母线72的公差。因此,抑制了逆变器基底66的应力的发生。
使用四个螺丝68来固定逆变器基底66。抑制了逆变器基底66的通过螺丝68固定的部分以及附近处的逆变器基底66的振动。在第一实施例中,逆变器基底66的外悬部分66A位于由在任何两个螺丝68之间延伸的四条线围绕的矩形区域外部,其中螺丝68位于该矩形的每条边上。在由多个螺丝围绕的矩形区域外部的外悬部分66A中的逆变器基底66的振动大于在该矩形区域内部的部分中的振动。换言之,在逆变器基底66中,外悬部分66A更容易被振动。可以通过用类似于螺丝68的螺丝固定外悬部分66A来抑制逆变器基底66的外悬部分66A的振动。因为热沉构件58没有任何部分面向外悬部分66A呈现,所以外悬部分66A需要被固定到除热沉构件58以外的任何构件。在这种情况下,逆变器基底66被固定到两个不同的构件,即,热沉构件58和除热沉构件58以外的一个构件。为了将逆变器基底66固定到多个构件,需要使各构件的表面彼此水平,但是实际上各表面难以被形成为水平。被固定到不水平的表面的逆变器基底66可能会应变。逆变器基底66的应变可能降低被安装在逆变器基底66上的零件的耐久性。然而,在本实施例的电动压缩机10中,其中,母线72穿过孔67D并且通过逆变器基底66的孔67D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抑制了逆变器基底66的应变的发生。因此,即使逆变器基底66通过螺丝与之接合的构件(或热沉构件58)具有螺丝难以与之接合的部分(或外悬部分66A),也能够在逆变器基底66没有应变的情况下抑制在逆变器基底66的难以被固定到热沉构件58的部分(或外悬部分66A)处的逆变器基底66的振动。
在电动压缩机10中,母线72在与孔67A、67B、67C邻近的位置处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并且该位置是引线端子70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的位置。电动压缩机10的这种结构防止引线端子70的损坏和焊料的脱落。以相对小的尺寸来形成被连接到具有低电压元件的控制电路74的引线端子70,这意味着被连接到逆变器基底66的外悬部分66A的引线端子70甚至更容易受到振动影响。然而,母线72与引线端子70邻近的布置允许抑制逆变器基底66的振动对引线端子70的耐久性的降低。
在具有通过嵌件成型而在逆变器箱52中整体成型的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的电动压缩机10中,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可以在不使用任何紧固构件如螺丝的情况下被固定到盖子56,导致可以减少电动压缩机10的零件的数目,并且可以简化制造过程。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其一端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的另一端被焊接到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因此,在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的一端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的配置中,在逆变器基底66中朝向盖子56的方向上产生应力。然而,根据第一实施例,通过引线端子70在逆变器基底66中发生的应力以及通过母线72在逆变器基底66中发生的应力指向相同的方向,从而被安装在与引线端子70和母线72邻近的位置处的零件很难受到应力的影响,因此,保证了零件的耐久性。
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4和图5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逆变器装置150。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共有元件,并且将会省略对第二实施例的这样的元件或部件的描述。对于其它实施例同样如此。注意,分别在没有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和端子78的图示的情况下提供了图4和图5。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逆变器基底166的形状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逆变器基底66的形状不同。逆变器基底166具有外悬部分166D,外悬部分166D从逆变器基底166的矩形部分的一条长边朝向逆变器箱52的侧壁悬垂,并且其上安装有未示出的电子零件。如图5中所示,外悬部分166D面向树脂构件64的部分64A,并且在逆变器基底66的厚度方向上与树脂构件64的部分64A间隔一段距离。逆变器基底166的外悬部分166D通过母线172连接到树脂构件64的部分64A。具体地,通过嵌件成型在部分64A中整体地成型母线172的一端。母线172从逆变器基底166垂直延伸通过逆变器基底166。母线172的另一端穿过基本上被形成在外悬部分166D的中心处的孔167E,并且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166。母线172不电连接到逆变器基底的包括ECU和控制电路74的任何电路。注意,在本发明中,母线172和后表面166C分别对应于“加固构件”的一个示例以及“逆变器基底的第二表面”的一个示例。
第二实施例在母线172抑制逆变器基底166的与孔167E邻近的外悬部分166D的振动方面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防止了被安装到外悬部分166D中的零件(特别是与孔167E邻近的零件)的耐久性被振动削弱。在交通工具的制造中,可以选择性地添加交通工具的性能。例如,可以扩大基底以允许安装额外的电路。扩大部分(或与外悬部分166D相似的部分)位于被任何两个螺丝68之间的四条线围绕的矩形区域外部,其中螺丝68位于矩形的每条边上,并且显然地,该部分容易被振动。然而,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配置允许在不引起基底的应变并且不使用任何额外的螺丝的情况下抑制基底的扩大部分的振动。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嵌件成型在树脂构件64中整体地成型母线172的一端,并且逆变器基底166与树脂构件64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逆变器基底66与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之间的间隔距离,这增进了对逆变器基底166的外悬部分166D的振动的抑制。
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图6和图7来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逆变器装置250。注意,分别在没有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和端子78的图示的情况下提供了图6和图7。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逆变器基底66具有穿过逆变器基底66的孔267F,其中,基本上在两个螺丝68之间的中心处形成孔267F,两个螺丝68位于与如图6中所示的矩形形状的逆变器基底66的下长边侧邻近的位置。如图7中所示,逆变器基底66的与孔267F邻近的部分面向热沉构件58的基部60并且与其间隔一段距离。逆变器基底66通过母线272连接到热沉构件58的基部60。母线272包括第一部分272A和第二部分272B,其中,第一部分272A被布置在基部60的表面上并且其一端通过螺丝69固定到基部60,第二部分272B从第一部分272A的另一端垂直延伸通过逆变器基底66的孔267F。具体地,母线272的第二部分272B穿过孔267F并且在其端部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母线272不电连接到逆变器基底66的包括ECU和控制电路74的任何电路。注意,母线272对应于本发明的“加固构件”的一个示例。根据第三实施例的配置提供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在第三实施例中,孔267F基本上位于两个螺丝68之间的中心处,或者与螺丝68中的任何一个间隔开,从而在没有设置诸如母线272的加固构件的情况下,逆变器基底66在其区域中与孔267F邻近的位置处容易被振动。对基本上在两个螺丝68之间的中心处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的母线272的设置防止被安装到与孔267F邻近的位置处的零件的耐久性被振动削弱。
虽然已经在图1至图7中示出的实施例的背景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相反地,如下面举例说明的,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改变和修改。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母线72穿过孔67并且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逆变器基底66可以不具有孔67并且母线72的另一端可以被焊接到逆变器基底66的前表面66B。
引线端子70不需要直线延伸,而是可以弯曲,例如,以直角弯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嵌件成型在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中成型引线端子70的弯曲部分,以保证引线端子70的抗振性。
可以通过嵌件成型在主体54的基壁54A中而不是在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中成型母线72的一端。或者,母线72的一端可以被固定到任何其它零件,其它零件例如是被固定到逆变器箱52的树脂构件64和热沉构件58。母线72可以被定位成从引线端子70跨过逆变器基底66。
逆变器箱52可以由诸如铝合金的金属制成。电动机壳体16和逆变器箱52的主体54可以由铝合金整体地制成,并且电动机壳体16的盖子56也可以由铝合金制成。由诸如PPS的树脂制成的盖子56可以与由铝合金制成的整体的电动机壳体16和逆变器箱52组合。可以使用通过螺栓连接到逆变器箱52的盖子56的连接器以代替引线端子70。通过连接器将由ECU生成的或由ECU发送的命令传输到控制电路74。以这种结构,连接器中具有与销并排设置的母线。在连接器中设置的母线可以抑制逆变器基底66的振动,从而保证连接器销的耐久性。
只要能够将安装在逆变器基底66上的元件所产生的热有效地驱散到逆变器箱52外,逆变器装置50就可以省略热沉构件58,并且可以通过螺丝将逆变器基底66直接固定到逆变器箱52。
虽然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逆变器装置50被固定到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但是逆变器装置50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电动机壳体16不具有诸如16B的基部,并且电动机壳体16的开口端被逆变器箱52的基壁54A封闭。换言之,逆变器箱52的基壁54A充当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
逆变器装置50可以被固定到壳体12的外围壁而不是电动机壳体16的基壁16B。在这种情况下,逆变器装置50应当优选地在与电动机M而不是压缩机构22邻近的位置处被固定到壳体12的外围壁。
紧固构件不限于诸如螺丝68的构件,而可以将螺栓和螺母用于通过螺栓和螺母将逆变器基底66连接到热沉构件58。
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多个母线(或者母线72和母线172)可以被焊接到基底。这些母线的一端可以分别被固定到不同的构件。这些母线可以位于基底的相反侧。
因此,本示例和实施例被认为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本发明不被本文给出的细节所限制,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修改。
Claims (9)
1.一种电动压缩机(10),包括:
压缩机构(22);
电动机(M),其驱动所述压缩机构(22);
壳体(12),其容纳所述压缩机构(22)和所述电动机(M);
逆变器箱(52、54、56),其位于所述壳体(12)的外表面上;
逆变器基底(66、166),其被容纳在所述逆变器箱(52、54、56)中,并且具有向所述电动机(M)供给电力的逆变器电路(76),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是所述第一表面的相反表面;
多个紧固构件(68),其将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固定到所述逆变器箱(52、54、56);
多个引线端子(70);以及
加固构件(7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构件(72)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被固定到所述逆变器箱(52、54、56),所述第二端部被焊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加固构件(72)向所述逆变器箱(52、54、56)中的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其中,所述加固构件(72)不电连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所述逆变器电路(76),其中,所述多个引线端子(70)被焊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并且电连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所述逆变器电路(76),其中,所述多个引线端子(70)沿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上的一个方向间隔开,其中,所述加固构件(72)在所述加固构件(72)沿所述方向与所述多个引线端子(70)间隔开的位置处焊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其中,所述多个引线端子(70)之一具有被固定到所述逆变器箱(52、54、56)的第一端部以及被焊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加固区域的第二端部,并且其中,所述多个引线端子(70)向所述逆变器箱(52、54、56)中的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具有从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所述第二表面的孔(67、67A、68A、69A、167E、267F),并且其中所述加固构件(72、172、272)的所述第二端部通过所述孔(67、67A、68A、69A、167E、267F)被焊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构件(72)的所述第一端部被直接固定到所述逆变器箱(52、54、5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构件(72)的所述第二端部被焊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与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所述加固区域邻近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箱(52、54、56)由树脂制成,其中所述加固构件(72)由与所述引线端子(70)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中所述加固构件(72)的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引线端子(70)的所述第一端部是通过嵌件成型在所述逆变器箱(52、54、56)中成型的,并且位于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压缩机(10)还包括树脂构件(64),所述树脂构件(64)被容纳在所述逆变器箱(52、54、56)中并且容纳电连接到所述逆变器基底(166)的线圈和电容器,其中所述树脂构件(64)被固定到所述逆变器箱(52、54、56),并且其中所述加固构件(172)的所述第一端部被固定到所述树脂构件(6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压缩机(10)还包括热沉构件(58、60、62),所述热沉构件(58、60、62)被容纳在所述逆变器箱(52、54、56)中,并且将从安装在所述逆变器基底(66、166)中的元件产生的热驱散到所述逆变器箱(52、54、56)之外,其中所述热沉构件(58、60、62)被固定到所述逆变器箱(52、54、56),并且其中所述加固构件(272、272A)的所述第一端部被固定到所述热沉构件(58、60、6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构件(72、172、272)是母线(72、172、272)。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压缩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2)是圆柱形的,其中所述压缩机构(22)和所述电动机(M)沿所述壳体(12)的轴向方向彼此对齐,并且其中所述逆变器箱(52、54、56)被布置在所述壳体(12)的与所述电动机(M)邻近的轴向端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42845 | 2014-07-11 | ||
JP2014142845A JP6265072B2 (ja) | 2014-07-11 | 2014-07-11 | 電動圧縮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17655A CN105317655A (zh) | 2016-02-10 |
CN105317655B true CN105317655B (zh) | 2017-10-24 |
Family
ID=55068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98483.XA Active CN105317655B (zh) | 2014-07-11 | 2015-07-08 | 电动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73055B2 (zh) |
JP (1) | JP6265072B2 (zh) |
KR (1) | KR101730244B1 (zh) |
CN (1) | CN1053176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701953B2 (ja) * | 2016-05-20 | 2020-05-27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圧縮機 |
KR101910384B1 (ko) * | 2016-12-26 | 2018-10-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동식 압축기 |
JP2019170064A (ja) * | 2018-03-23 | 2019-10-03 |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KR20190113295A (ko) | 2018-03-28 | 2019-10-08 | 한국항공우주산업 주식회사 | 회전익 항공기용 전기식 에어컨디셔너 압축기 |
JP7035999B2 (ja) * | 2018-12-27 | 2022-03-15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圧縮機 |
JP2020108318A (ja) * | 2018-12-28 | 2020-07-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発電装置 |
CN113366739B (zh) * | 2019-02-08 | 2024-03-08 | Gkn汽车有限公司 | 连接器组件、驱动单元以及电连接方法 |
KR102379078B1 (ko) * | 2019-06-27 | 2022-03-28 | 두원중공업(주) | 전동식 압축기 |
JP7400459B2 (ja) * | 2019-12-26 | 2023-12-19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圧縮機 |
JP7422855B2 (ja) * | 2020-01-31 | 2024-01-26 | ハンオン システムズ | 電動圧縮機、インバータ製造装置及びインバータ製造方法 |
JP7342766B2 (ja) * | 2020-03-31 | 2023-09-1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圧縮機 |
JP7347299B2 (ja) * | 2020-03-31 | 2023-09-20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圧縮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56592B2 (ja) * | 2000-10-05 | 2004-08-18 | Smk株式会社 | 振動部品用コネクタ |
JP4697148B2 (ja) | 2006-04-28 | 2011-06-0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動圧縮機 |
JP4992395B2 (ja) * | 2006-11-27 | 2012-08-0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
JP5209259B2 (ja) * | 2007-09-25 | 2013-06-12 |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 駆動回路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JP5308008B2 (ja) | 2007-11-06 | 2013-10-09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載空調装置用電動圧縮機 |
JP2010109236A (ja) * | 2008-10-31 | 2010-05-13 |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 ビーズコアの放熱構造 |
US20110093452A1 (en) * | 2009-10-20 | 2011-04-21 | Yahoo! Inc. | Automatic comparative analysis |
JP2011144788A (ja) * | 2010-01-18 | 2011-07-28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電動圧縮機 |
JP5479139B2 (ja) * | 2010-02-10 | 2014-04-2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
JP5686992B2 (ja) * | 2010-05-31 | 2015-03-18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JP5522009B2 (ja) * | 2010-12-02 | 2014-06-1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動圧縮機 |
JP5698007B2 (ja) * | 2011-01-19 | 2015-04-08 |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
JP5730176B2 (ja) * | 2011-11-11 | 2015-06-03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2014
- 2014-07-11 JP JP2014142845A patent/JP6265072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7-06 US US14/792,034 patent/US9973055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7-07 KR KR1020150096613A patent/KR101730244B1/ko active Active
- 2015-07-08 CN CN201510398483.XA patent/CN10531765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60007391A (ko) | 2016-01-20 |
KR101730244B1 (ko) | 2017-04-25 |
US9973055B2 (en) | 2018-05-15 |
JP2016019435A (ja) | 2016-02-01 |
CN105317655A (zh) | 2016-02-10 |
US20160013701A1 (en) | 2016-01-14 |
JP6265072B2 (ja) | 2018-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17655B (zh) | 电动压缩机 | |
US8451611B2 (en) | Integrated-inverter electric compressor | |
US8939739B2 (en) | Electric compressor | |
JP4719134B2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US10008895B2 (en) |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 |
JP5107114B2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JP5173344B2 (ja) | 車載空調装置用電動圧縮機 | |
JP6195453B2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EP1926361A2 (en) | Inverter attached to an electric compressor | |
JP2008128142A5 (zh) | ||
JP2011067064A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JP6112080B2 (ja) | 電動圧縮機 | |
JP5254587B2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EP2191991A1 (en) | Electric compressor integrated with inverter | |
JP2010168914A (ja) | 電動圧縮機 | |
JP2015229994A (ja) | 車両用電動圧縮機 | |
JP2009062880A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JP6369355B2 (ja) | インバータ装置および電動圧縮機 | |
JP5701053B2 (ja) |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 |
KR101043246B1 (ko) | 인버터가 장착된 전동식 압축기 | |
JP2020162270A (ja) | 電動圧縮機 | |
JP2004044555A (ja) |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 | |
JP5244359B2 (ja) | 車両空調用電動圧縮機 | |
CN117120728A (zh) | 空气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