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6457A - 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16457A CN105216457A CN201410271047.1A CN201410271047A CN105216457A CN 105216457 A CN105216457 A CN 105216457A CN 201410271047 A CN201410271047 A CN 201410271047A CN 105216457 A CN105216457 A CN 1052164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feeding channel
- gear
- printing
- dr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66—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 B41J11/70—Applications of cutting devices cut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paper fe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0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 B41J13/004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control of the transport of the copy material concerning sheet refeed sections of automatic paper handling systems, e.g. intermediate stack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09—Diverting sheets at a section where at least two sheet conveying paths converge, e.g. by a movable switching guide that blocks access to one conveying path and guides the sheet to another path, e.g. when a sheet conveying direction is reversed after printing on the front of the sheet has been finished and the sheet is guided to a sheet turning path for printing on the bac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包含有一打印头模块、一纸卷装置、一第一馈纸通道、一第二馈纸通道、一第三馈纸通道、一裁刀机构以及一第四馈纸通道。所述纸卷装置用以卷收一打印媒介,所述第一馈纸通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纸卷装置。所述第二馈纸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端且相对所述第一馈纸通道反向延伸而连接于所述打印头模块。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延伸于所述第二端,所述裁刀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用以裁切所述打印媒介成一媒介单张。所述第四馈纸通道连接所述第三馈纸通道与所述第二馈纸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打印机可对一打印媒介进行打印,以将文字、图像等印制在打印媒介上。当面临打印媒介的双面打印需求时,则必需以手动的方式,将已打印过其中一面的打印媒介加以翻转,以对打印媒介的另一面进行打印作业。然而,若需要进行双面打印的打印媒介的数量多时,由于需逐一翻转需要进行双面打印的打印媒介,其造成操作时间增加,进而造成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包含有一打印头模块、一纸卷装置、一第一馈纸通道、一第二馈纸通道、一第三馈纸通道、一裁刀机构以及一第四馈纸通道。所述纸卷装置用以卷收一打印媒介,所述第一馈纸通道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纸卷装置。所述第二馈纸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纸通道的所述第二端且相对所述第一馈纸通道反向延伸而连接于所述打印头模块,所述第二馈纸通道用以在所述打印媒介通过所述第一馈纸通道与所述第二馈纸通道馈送至所述打印头模块时,翻转所述打印媒介的一底面面向所述打印头模块。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延伸于所述第一馈纸通道的所述第二端,所述裁刀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用以在所述打印媒介通过所述第一馈纸通道馈入所述第三馈纸通道时,裁切所述打印媒介成一媒介单张。所述第四馈纸通道连接所述第三馈纸通道与所述第二馈纸通道,以使所述媒介单张通过所述第四馈纸通道由所述第三馈纸通道馈入所述第二馈纸通道,而馈送至所述打印头模块,且使所述媒介单张相对所述底面的一顶面面向所述打印头模块。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馈纸传动机构,其耦接于所述纸卷装置,所述馈纸传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纸卷装置转动,以将所述打印媒介沿第一方向馈入所述第一馈纸通道,或将所述打印媒介沿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馈出所述第一馈纸通道。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馈纸传动机构包含有一第一致动件、一致动齿轮、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一第三齿轮、一第四齿轮、一第五齿轮以及一第六齿轮。所述致动齿轮结合于所述第一致动件,所述第一齿轮具有一第一齿部与一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于所述致动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齿部,所述第三齿轮耦接于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结合于所述纸卷装置且啮合于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五齿轮啮合于所述第四齿轮,所述第六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五齿轮。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馈纸滚轮组,其耦接于所述馈纸传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打印媒介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馈纸滚轮组进一步包含有一馈纸传动轮以及一馈纸惰轮。所述馈纸惰轮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馈纸传动轮,所述馈纸传动轮与所述馈纸惰轮用以共同带动所述打印媒介移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导纸闸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馈纸通道的所述第二端,用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馈纸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馈纸通道或所述第三馈纸通道。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导纸闸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与所述第四馈纸通道的连接处,用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馈纸通道连通于所述第四馈纸通道。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纸头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馈纸通道内,用以感应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纸头。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纸头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内用以感应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纸头,其中所述第二纸头传感器与所述裁刀机构间沿所述第三馈纸通道的路径长实质上等于一第一纸长,所述第二纸头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三纸头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内用以感应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纸头,其中所述第三纸头传感器与所述裁刀机构间沿所述第三馈纸通道的路径长实质上等于一第二纸长,且所述第二纸长大于所述第一纸长。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纸尾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内,用以感应所述媒介单张相对所述纸头的一纸尾。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滚轮组,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用以驱动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内移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一滚轮组包含有一第一传动轮以及一第一惰轮。所述第一惰轮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惰轮用以共同驱动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移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二滚轮组,其设置在所述第四馈纸通道,用以驱动所述媒介单张在所述第四馈纸通道内移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第二滚轮组包含有一第二传动轮以及一第二惰轮。所述第二惰轮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惰轮用以共同驱动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移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滚轮传动机构,其耦接于所述第一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滚轮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滚轮组转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滚轮传动机构包含有一第二致动件、一致动皮带轮、一第一阶级轮、一第二阶级轮、一第三阶级轮、一第四阶级轮、一第七齿轮、一第八齿轮、一第九齿轮、一皮带轮、一第一皮带、一第二皮带以及一第三皮带。所述致动皮带轮结合于所述第二致动件,所述第一阶级轮具有一第一齿轮部与一第一皮带轮部,所述第二阶级轮具有一第二齿轮部与一第二皮带轮部,所述第三阶级轮耦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三阶级轮具有一第三齿轮部与一第三皮带轮部,所述第四阶级轮具有一第四齿轮部与一第四皮带轮部,所述第八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一阶级轮的所述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九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二阶级轮的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第三阶级轮的所述第三齿轮部,所述第一皮带连接所述致动皮带轮与所述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连接所述第一阶级轮的所述第一皮带轮部与所述第二阶级轮的所述第二皮带轮部,所述第三皮带连接所述第三阶级轮的所述第三皮带轮部与所述第四阶级轮的所述第四皮带轮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打印滚轮组,其耦接于所述滚轮传动机构,用以馈送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至所述打印头模块。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滚轮组包含有一打印传动轮以及一打印惰轮。所述打印惰轮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打印传动轮,所述打印传动轮与所述打印惰轮用以共同驱动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移动。
根据本发明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一打印滚轮组,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馈纸通道邻近所述打印头模块处,用以馈送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至所述打印头模块。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第二馈纸通道在打印媒介馈送过程中,将打印媒介的底面翻转朝向打印头模块,以使打印头模块对打印媒介的底面进行打印,本发明进一步利用裁刀机构将馈入第三馈纸通道内的打印媒介裁切成媒介单张,再利用第四馈纸通道将媒介单张馈入第二馈纸通道,并进一步再利用第二馈纸通道将媒介单张馈送至打印头模块,以使打印头模块对媒介单张的顶面进行打印。这样一来,本发明便可执行双面打印功能,以缩短操作时间,进而增加操作上的便利性。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以及图3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装置的内部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馈纸传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装置的内部传动机构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滚轮传动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至图13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装置在不同打印状态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3打印装置
30壳体
32打印头模块
34纸卷装置
36打印媒介
36'媒介单张
361顶面
363底面
365纸头
367纸尾
38第一馈纸通道
381第一端
383第二端
40第二馈纸通道
42第三馈纸通道
44第四馈纸通道
46馈纸传动机构
460致动齿轮
461第一致动件
462第一齿轮
4621第一齿部
4622第二齿部
463第二齿轮
464第三齿轮
465第四齿轮
466第五齿轮
467第六齿轮
48馈纸滚轮组
481馈纸传动轮
482馈纸惰轮
50第一滚轮组
501第一传动轮
502第一惰轮
52第二滚轮组
521第二传动轮
522第二惰轮
54滚轮传动机构
540致动皮带轮
541第二致动件
542第七齿轮
543第八齿轮
544第九齿轮
545皮带轮
546第一阶级轮
5461第一齿轮部
5462第一皮带轮部
547第二阶级轮
5471第二齿轮部
5472第二皮带轮部
548第三阶级轮
5481第三齿轮部
5482第三皮带轮部
549第四阶级轮
5491第四齿轮部
5492第四皮带轮部
551第一皮带
552第二皮带
553第三皮带
56打印滚轮组
561打印传动轮
562打印惰轮
58裁刀机构
60第一导纸闸机构
62第二导纸闸机构
64第一纸头传感器
66第二纸头传感器
68第三纸头传感器
70纸尾传感器
L1第一纸长
L2第二纸长
CW顺时针方向
CCW逆时针方向
X1第一方向
X2第二方向
X3第三方向
X4第四方向
X5第五方向
X6第六方向
X7第七方向
X8第八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打印装置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打印装置3包含有一壳体30、一打印头模块32以及一纸卷装置34,打印头模块32与纸卷装置34均设置在壳体30内,纸卷装置34用以卷收一打印媒介36,以供打印头模块32对打印媒介36进行打印,借以将文字、图像等印制在打印媒介36上。在此实施例中,打印装置3可为一热升华式打印机,而打印头模块32则可为所述热升华式打印机的一热打印头模块。
此外,打印装置3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馈纸通道38、一第二馈纸通道40、一第三馈纸通道42以及一第四馈纸通道44。第一馈纸通道38具有一第一端381及相对第一端381的一第二端383,第一端381连接于纸卷装置34。第二馈纸通道40连接于第一馈纸通道38的第二端383且相对第一馈纸通道38反向延伸而连接于打印头模块32,第三馈纸通道42延伸于第一馈纸通道38的第二端383,第四馈纸通道44连接第三馈纸通道42与第二馈纸通道40。在实际上,第一馈纸通道38、第二馈纸通道40、第三馈纸通道42以及第四馈纸通道44可由设置在壳体30内部的构件(例如壳件、板件等)上的肋所形成。
请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以及图3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装置3的内部传动机构示意图。打印装置3进一步包含有一馈纸传动机构46以及一馈纸滚轮组48,馈纸传动机构46耦接于纸卷装置34,馈纸滚轮组48耦接于馈纸传动机构46。进一步地,馈纸滚轮组48包含有一馈纸传动轮481以及一馈纸惰轮482,馈纸惰轮482可转动地抵接于馈纸传动轮481。请参阅图2至图4,图4为图3所示馈纸传动机构46的局部示意图。馈纸传动机构46包含有一致动齿轮460、一第一致动件461、一第一齿轮462、一第二齿轮463、一第三齿轮464、一第四齿轮465、一第五齿轮466以及一第六齿轮467,第一齿轮462具有一第一齿部4621以及一第二齿部4622,致动齿轮460结合于第一致动件461,第一致动件461用以驱动致动齿轮460旋转。致动齿轮460啮合于第一齿轮462的第一齿部4621,第二齿轮463啮合于第一齿轮462的第二齿部4622。第三齿轮464耦接于第二齿轮463。在此实施例中,第三齿轮464可借由一杆件耦接于第二齿轮463,但本发明不受此限,例如第三齿轮464也可与第二齿轮463一体成型。第四齿轮465结合于纸卷装置34且啮合于第三齿轮464与第五齿轮466,第六齿轮467耦接于馈纸传动轮481且啮合于第五齿轮466。
如图2所示,当第一致动件461驱动致动齿轮460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时,致动齿轮460可带动第一齿轮462的第一齿部4621,以驱动第一齿轮462沿相反于顺时针方向CW的逆时针方向CCW转动,接着第一齿轮462的第二齿部4622可带动第二齿轮46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三齿轮464耦接于第二齿轮463,故第三齿轮464可与第二齿轮463同动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借此第三齿轮464便可带动第四齿轮46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四齿轮465结合于纸卷装置34,因此纸卷装置34可与第四齿轮465同动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将打印媒介36沿一第一方向X1馈入第一馈纸通道38。换句话说,当第一致动件461驱动致动齿轮460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时,第一致动件461可通过馈纸传动机构46驱动纸卷装置34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以将打印媒介36沿第一方向X1馈入第一馈纸通道38。
进一步地,当纸卷装置34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时,第四齿轮465可带动第五齿轮466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接着第五齿轮466可带动第六齿轮467沿逆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六齿轮467耦接于馈纸传动轮481,因此馈纸传动轮481可与第五齿轮466同动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馈纸传动轮481可进一步带动馈纸惰轮482反相转动。因此,当第一致动件461驱动纸卷装置34将打印媒介36沿第一方向X1馈至馈纸滚轮组48时,馈纸滚轮组48的馈纸传动轮481与馈纸惰轮482可分别夹持打印媒介36的一顶面361与一底面363,以带动打印媒介36沿第一方向X1移动。
综上所述,当第一致动件461驱动致动齿轮460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时,馈纸传动机构46可用以带动纸卷装置34与馈纸传动轮481同动旋转,以使打印媒介36沿第一方向X1移动。同理,当第一致动件461驱动纸卷装置34沿相反于顺时针方向CW的逆时针方向CCW转动时,馈纸传动机构46可用以带动纸卷装置34与馈纸传动轮481同动旋转,以将打印媒介36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1的一第二方向X2馈出第一馈纸通道38。
如图1至图4所示,打印装置3进一步包含有一第一滚轮组50、一第二滚轮组52、一滚轮传动机构54以及一打印滚轮组56,第一滚轮组50设置在第三馈纸通道42,第二滚轮组52设置在第四馈纸通道44,打印滚轮组56设置在第二馈纸通道40邻近打印头模块32处,滚轮传动机构54耦接于第一滚轮组50、第二滚轮组52以及打印滚轮组56。进一步地,第一滚轮组50包含有一第一传动轮501以及一第一惰轮502,第二滚轮组52包含有一第二传动轮521以及一第二惰轮522,打印滚轮组56包含有一打印传动轮561以及一打印惰轮562,第一惰轮502可转动地抵接于第一传动轮501,第二惰轮522可转动地抵接于第二传动轮521,且打印惰轮562可转动地抵接于打印传动轮561。
请参阅图5以及图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装置3的内部传动机构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滚轮传动机构54的局部示意图。滚轮传动机构54包含有一致动皮带轮540、一第二致动件541、一第七齿轮542、一第八齿轮543、一第九齿轮544、一皮带轮545、一第一阶级轮546、一第二阶级轮547、一第三阶级轮548、一第四阶级轮549、一第一皮带551、一第二皮带552以及一第三皮带553,第一阶级轮546具有一第一齿轮部5461以及一第一皮带轮部5462,第二阶级轮547具有一第二齿轮部5471以及一第二皮带轮部5472,第三阶级轮548具有一第三齿轮部5481以及一第三皮带轮部5482,第四阶级轮549具有一第四齿轮部5491以及一第四皮带轮部5492,致动皮带轮540结合于第二致动件541,皮带轮545与第七齿轮542分别耦接在打印传动轮561的两侧(如图3所示),第二传动轮521耦接于第三阶级轮548,第一传动轮501结合于第四阶级轮549。
另外,第一皮带551连接致动皮带轮540与皮带轮545,第八齿轮543啮合于第七齿轮542与第一阶级轮546的第一齿轮部5461,第二皮带552连接第一阶级轮546的第一皮带轮部5462与第二阶级轮547的第二皮带轮部5472,第九齿轮544啮合于第二阶级轮547的第二齿轮部5471与第三阶级轮548的第三齿轮部5481,第三皮带553连接第三阶级轮548的第三皮带轮部5482与第四阶级轮549的第四皮带轮部5492。
如图2所示,当第二致动件541输出扭力以驱动致动皮带轮540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时,致动皮带轮540可通过第一皮带551带动皮带轮54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打印传动轮561分别耦接于皮带轮545与第七齿轮542(如图3所示),故打印传动轮561与第七齿轮542可随皮带轮545同动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打印传动轮561可进一步带动打印惰轮562反向旋转,以带动打印媒介36在第二馈纸通道40内沿第三方向X3移动。
进一步地,当第七齿轮54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第七齿轮542可带动第八齿轮543沿相反于逆时针方向的顺时针方向CW转动,接着第八齿轮543可带动第一阶级轮546的第一齿轮部5461,以驱动第一阶级轮546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接着第一阶级轮546通过第二皮带552带动第二阶级轮547的第二皮带轮部5472,以驱动第二阶级轮547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二阶级轮547的第二齿轮部5471便可带动第九齿轮54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接着第九齿轮544便可带动第三阶级轮548的第三齿轮部5481,以驱动第三阶级轮548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二传动轮521耦接于第三阶级轮548(如图3所示),故第二传动轮521可随第三阶级轮548同动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传动轮521可进一步带动第二惰轮522反向旋转,以带动打印媒介36在第四馈纸通道44内沿第四方向X4移动。
进一步地,第三阶级轮548可通过第三皮带553带动第四阶级轮549的第四皮带轮部5492,以驱动第四阶级轮549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于第一传动轮501耦接于第四阶级轮549(如图3所示),故第一传动轮501可随第四阶级轮549同动而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传动轮501可进一步带动第一惰轮502反向旋转,以带动打印媒介36在第三馈纸通道42内沿第五方向X5移动。综上所述,当第二致动件541驱动致动皮带轮540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时,滚轮传动机构54可用以带动打印传动轮561、第二传动轮521与第一传动轮501同动旋转,以使打印媒介36沿朝向打印头模块32靠近的方向移动。
承上所述,当第二致动件541驱动致动皮带轮540沿相板于逆时针方向CCW的顺时针方向CW转动时,滚轮传动机构54可用以带动打印传动轮561、第二传动轮521与第一传动轮501同动旋转,以使打印媒介36沿远离打印头模块32靠近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当第二致动件541输出扭力以驱动致动皮带轮540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时,打印传动轮561可带动打印媒介36在第二馈纸通道40内沿相反于第三方向X3的第六方向X6移动,第二传动轮521可带动打印媒介36在第四馈纸通道44内沿相反于第四方向X4的第七方向X7移动,且第一传动轮501可带动打印媒介36在第三馈纸通道42内沿相反于第五方向X5的第八方向X8移动。
如图1所示,打印装置3进一步包含有一裁刀机构58、一第一导纸闸机构60、一第二导纸闸机构62、一第一纸头传感器64、一第二纸头传感器66、一第三纸头传感器68以及一纸尾传感器70。裁刀机构58设置在第三馈纸通道42且位在第二馈纸通道40与第四馈纸通道44间的位置,裁刀机构58用以裁切打印媒介36,借此卷收在纸卷装置34呈卷状的打印媒介36便可被裁刀机构58裁切成单张状的媒介单张,其作用原理于后介绍。第一导纸闸机构60设置在第一馈纸通道38的第二端383,用以选择性地将第一馈纸通道38连通于第二馈纸通道40或第三馈纸通道42,第二导纸闸机构62设置在第三馈纸通道42与第四馈纸通道44的连接处,用以选择性地将第三馈纸通道42连通于第四馈纸通道44,第一纸头传感器64设置在第一馈纸通道38内,用以感应打印媒介36的一纸头365,第二纸头传感器66与第三纸头传感器68均设置在第三馈纸通道42内,分别用以感应打印媒介36的纸头365,纸尾传感器70设置在第三馈纸通道42内且邻近第二导纸闸机构62。
以下针对打印装置3的双面打印原理进行说明,请参阅图7至图13,图7至图13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打印装置3在不同打印状态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一导纸闸机构60被驱动至连通第一馈纸通道38与第二馈纸通道40处,此时第一致动件461驱动纸卷装置34与馈纸传动轮481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以将卷收在纸卷装置34的打印媒介36沿第一方向X1馈入第一馈纸通道38内,并进一步通过第一导纸闸机构60由第一馈纸通道38导入第二馈纸通道40内。另一方面,如图7以及图8所示,第二致动件541驱动打印传动轮561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以将导入第二馈纸通道40的打印媒介36沿第三方向X3馈送至打印头模块32进行打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二馈纸通道40相对第一馈纸通道38反相延伸而连接于打印头模块32,因此在打印媒介36通过第二馈纸通道40馈送至打印头模块32的过程中,第二馈纸通道40可用以翻转打印媒介36,以使打印媒介36的底面363面向打印头模块32。这样一来,当打印媒介36通过第一馈纸通道38与第二馈纸通道40馈送至打印头模块32时,打印头模块32便可对打印媒介36的底面363进行打印。
如图8所示,当打印头模块32完成打印媒介36的底面363的打印作业后,第二致动件541驱动打印传动轮561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以将打印媒介36沿相反于第三方向X3的第六方向X6馈出第二馈纸通道40;第一致动件461驱动纸卷装置34与馈纸传动轮481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以将打印媒介36沿相反于第一方向X1的第二方向X2馈出第一馈纸通道38。当打印媒介36在第一馈纸通道38内沿第二方向X2移动至如图9所示的位置时,第一纸头传感器64可感应打印媒介36的纸头365,此时第一导纸闸机构60可被驱动至连通第一馈纸通道38与第三馈纸通道42处。
接着,第一致动件461再驱动纸卷装置34与馈纸传动轮481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以将卷收在纸卷装置34的打印媒介36沿第一方向X1馈入第一馈纸通道38内,并进一步通过第一导纸闸机构60由第一馈纸通道38导入第三馈纸通道42内;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第二致动件541驱动第一传动轮501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以驱动导入第三馈纸通道42的打印媒介36沿第八方向X8移动。当打印媒介36在第三馈纸通道42内沿第八方向X8移动至图10所示的位置时,第二纸头传感器66可感应打印媒介36的纸头365,此时裁刀机构58便可被驱动以裁切打印媒介36成一媒介单张36'(如图11所示)。
如图10所示,第二纸头传感器66与裁刀机构58间沿第三馈纸通道42的路径长实质上等于一第一纸长L1,因此当第二纸头传感器66感应打印媒介36的纸头365而使裁刀机构58裁切打印媒介36成媒介单张36'时,媒介单张36'的纸长实质上等于第一纸长L1,也就是说借由上述第二纸头传感器66与裁刀机构58间沿第三馈纸通道42的路径长实质上等于第一纸长L1的结构设计,裁刀机构58可裁切出纸长实质上等于第一纸长L1的媒介单张36'。在此实施例中,裁刀机构58也可设计在第三纸头传感器68感应打印媒介36的纸头365时裁切打印媒介36,而第三纸头传感器68与裁刀机构58间沿第三馈纸通道42的路径长实质上等于一第二纸长L2,因此当第三纸头传感器68感应打印媒介36的纸头365而使裁刀机构58裁切打印媒介36成媒介单张36'时,媒介单张36'的纸长实质上等于第二纸长L2。如图10所示,第二纸长L2大于第一纸长L1。
当裁刀机构58裁切打印媒介36成媒介单张36'时,第一致动件461停止作动,以使打印媒介36停留在原处,此时第二致动件541继续驱动第一传动轮501沿顺时针方向CW转动,以驱动媒介单张36'沿第八方向X8移动至如图12所示的位置,此时纸尾传感器70便可感应媒介单张36'相对纸头365的一纸尾367。当纸尾传感器70感应媒介单张36'的纸尾367时,第二导纸闸机构62先被驱动至连通第四馈纸通道44处,第二致动件541驱动第一传动轮501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以驱动媒介单张36'在第三馈纸通道42内继续沿第八方向X8移动,并进一步通过第二导纸闸机构62由导入第四馈纸通道44内。
进一步地,第二致动件541同时驱动第二传动轮521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以将媒介单张36'由第四馈纸通道44馈入第二馈纸通道40,第二致动件541另同时驱动打印传动轮561沿逆时针方向CCW转动,以将媒介单张36'馈送至打印头模块32进行打印。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馈送过程中,第三馈纸通道42、第四馈纸通道44与第二馈纸通道40均未使媒介单张36'发生翻转,因此媒介单张36'的顶面361在上述过程中皆保持面向打印头模块32。这样一来,当媒介单张36'通过第三馈纸通道42、第四馈纸通道44与第二馈纸通道40馈送至打印头模块32时,打印头模块32便可对打印媒介36的顶面361进行打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利用第二馈纸通道在打印媒介馈送过程中,将打印媒介的底面翻转朝向打印头模块,以使打印头模块对打印媒介的底面进行打印,本发明进一步利用裁刀机构将馈入第三馈纸通道内的打印媒介裁切成媒介单张,再利用第四馈纸通道将媒介单张馈入第二馈纸通道,并进一步再利用第二馈纸通道将媒介单张馈送至打印头模块,以使打印头模块对媒介单张的顶面进行打印。这样一来,本发明便可执行双面打印功能,以缩短操作时间,进而增加操作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包含有:
一打印头模块;
一纸卷装置,其用以卷收一打印媒介;
一第一馈纸通道,其具有一第一端及相对所述第一端的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纸卷装置;
一第二馈纸通道,其连接于所述第一馈纸通道的所述第二端且相对所述第一馈纸通道反向延伸而连接于所述打印头模块,所述第二馈纸通道用以于所述打印媒介通过所述第一馈纸通道与所述第二馈纸通道馈送至所述打印头模块时,翻转所述打印媒介的一底面面向所述打印头模块;
一第三馈纸通道,其延伸于所述第一馈纸通道的所述第二端;
一裁刀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所述裁刀机构用以于所述打印媒介通过所述第一馈纸通道馈入所述第三馈纸通道时,裁切所述打印媒介成一媒介单张;以及
一第四馈纸通道,其连接所述第三馈纸通道与所述第二馈纸通道,以使所述媒介单张通过所述第四馈纸通道由所述第三馈纸通道馈入所述第二馈纸通道,而馈入所述打印头模块,且使所述媒介单张相对所述底面的一顶面面向所述打印头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馈纸传动机构,其耦接于所述纸卷装置,所述馈纸传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纸卷装置转动,以将所述打印媒介沿第一方向馈入所述第一馈纸通道,或将所述打印媒介沿相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馈出所述第一馈纸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纸传动机构包含有:
一第一致动件;
一致动齿轮,其结合于所述第一致动件;
一第一齿轮,其具有一第一齿部与一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啮合于所述致动齿轮;
一第二齿轮,其啮合于所述第二齿部;
一第三齿轮,其耦接于所述第二齿轮;
一第四齿轮,其结合于所述纸卷装置且啮合于所述第三齿轮;
一第五齿轮,其啮合于所述第四齿轮;以及
一第六齿轮,其啮合于所述第五齿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馈纸滚轮组,其耦接于所述馈纸传动机构,用以带动所述打印媒介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纸滚轮组进一步包含有:
一馈纸传动轮;以及
一馈纸惰轮,其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馈纸传动轮,所述馈纸传动轮与所述馈纸惰轮用以共同带动所述打印媒介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第一导纸闸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馈纸通道的所述第二端,用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一馈纸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馈纸通道或所述第三馈纸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第二导纸闸机构,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与所述第四馈纸通道的连接处,用以选择性地将所述第三馈纸通道连通于所述第四馈纸通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第一纸头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馈纸通道内,用以感应所述打印媒介的一纸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第二纸头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内用以感应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纸头,其中所述第二纸头传感器与所述裁刀机构间沿所述第三馈纸通道的路径长等于一第一纸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第三纸头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内用以感应所述打印媒介的所述纸头,其中所述第三纸头传感器与所述裁刀机构间沿所述第三馈纸通道的路径长等于一第二纸长,且所述第二纸长大于所述第一纸长。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纸尾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内,用以感应所述媒介单张相对所述纸头的一纸尾。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第一滚轮组,其设置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用以驱动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在所述第三馈纸通道内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组包含有:
一第一传动轮;以及
一第一惰轮,其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惰轮用以共同驱动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移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第二滚轮组,其设置在所述第四馈纸通道,用以驱动所述媒介单张在所述第四馈纸通道内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轮组包含有:
一第二传动轮;以及
一第二惰轮,其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惰轮用以共同驱动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滚轮传动机构,其耦接于所述第一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滚轮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滚轮组转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传动机构包含有:
一第二致动件;
一致动皮带轮,其结合于所述第二致动件;
一第一阶级轮,其具有一第一齿轮部与一第一皮带轮部;
一第二阶级轮,其具有一第二齿轮部与一第二皮带轮部;
一第三阶级轮,其耦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三阶级轮具有一第三齿轮部与一第三皮带轮部;
一第四阶级轮,其具有一第四齿轮部与一第四皮带轮部;
一第七齿轮;
一第八齿轮,其啮合于所述第七齿轮与所述第一阶级轮的所述第一齿轮部;
一第九齿轮,其啮合于所述第二阶级轮的所述第二齿轮部与所述第三阶级轮的所述第三齿轮部;
一皮带轮;
一第一皮带,其连接所述致动皮带轮与所述皮带轮;
一第二皮带,其连接所述第一阶级轮的所述第一皮带轮部与所述第二阶级轮的所述第二皮带轮部;以及
一第三皮带,其连接所述第三阶级轮的所述第三皮带轮部与所述第四阶级轮的所述第四皮带轮部。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打印滚轮组,其耦接于所述滚轮传动机构,用以馈送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至所述打印头模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滚轮组包含有:
一打印传动轮;以及
一打印惰轮,其可转动地抵接于所述打印传动轮,所述打印传动轮与所述打印惰轮用以共同驱动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移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进一步包含有:
一打印滚轮组,其设置在所述第二馈纸通道邻近所述打印头模块处,用以馈送所述打印媒介或所述媒介单张至所述打印头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18296A TWI508870B (zh) | 2014-05-26 | 2014-05-26 | 具有雙面列印功能之列印裝置 |
TW103118296 | 2014-05-2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16457A true CN105216457A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1492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71047.1A Pending CN105216457A (zh) | 2014-05-26 | 2014-06-17 | 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94767B1 (zh) |
EP (1) | EP2949473B1 (zh) |
CN (1) | CN105216457A (zh) |
TW (1) | TWI50887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70601A (zh) * | 2016-03-30 | 2018-12-21 |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 打印机 |
CN110539559A (zh) * | 2018-05-28 | 2019-12-0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20052B2 (ja) * | 2014-01-20 | 2018-05-0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JP2015214048A (ja) * | 2014-05-08 | 2015-12-03 |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 |
JP6966279B2 (ja) * | 2017-07-31 | 2021-11-10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 印字ユニット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11199B2 (ja) * | 1986-05-23 | 1997-05-21 |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 カツト紙レーザビームプリンタ |
US8042931B2 (en) * | 2007-01-04 | 2011-10-25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
US8757909B2 (en) * | 2010-06-18 | 2014-06-2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utting unit |
US8913095B2 (en) * | 2012-06-26 | 2014-12-16 | Kodak Alaris Inc. | Duplex thermal printer with pivotable diverter |
US8599229B1 (en) * | 2012-06-26 | 2013-12-03 | Kodak Alaris Inc. | Roll-fed duplex thermal printing system |
US8599230B1 (en) * | 2012-06-26 | 2013-12-03 | Kodak Alaris Inc. | Roll-fed duplex thermal printer |
-
2014
- 2014-05-26 TW TW103118296A patent/TWI50887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06-17 CN CN201410271047.1A patent/CN105216457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7-23 US US14/339,448 patent/US899476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9-05 EP EP14183689.0A patent/EP294947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70601A (zh) * | 2016-03-30 | 2018-12-21 |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 打印机 |
US10632769B2 (en) | 2016-03-30 | 2020-04-28 | Citizen Watch Co., Ltd. | Printer |
CN110539559A (zh) * | 2018-05-28 | 2019-12-0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记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08870B (zh) | 2015-11-21 |
EP2949473A1 (en) | 2015-12-02 |
EP2949473B1 (en) | 2019-08-21 |
TW201544344A (zh) | 2015-12-01 |
US8994767B1 (en) | 2015-03-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16457A (zh) | 具有双面打印功能的打印装置 | |
JP6320052B2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
JP5056906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CN103568601B (zh) | 连续用纸搬运装置及打印机 | |
WO2017169402A1 (ja) | プリンタ | |
WO2017006649A1 (ja) | 搬送ユニットおよびプリンタ | |
JP2003231313A (ja) | プリンタの記録紙切断装置 | |
WO2021065474A1 (ja) | 印刷用カセット | |
JP2011148580A (ja) | 用紙供給機構 | |
JP4998424B2 (ja) | 画像記録装置 | |
JP2008006679A (ja) | 両面印刷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
JP2011162314A (ja) | 記録装置 | |
JP2732467B2 (ja) | プリンタ装置の紙送り機構 | |
JP4189414B2 (ja) |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
JP6241291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EP2655075B1 (en) | A method of printing onto a balloon blank | |
WO2017169401A1 (ja) | プリンタ | |
TW201304966A (zh) | 用於印表機的翻紙機構及印表機 | |
JP7347077B2 (ja) | 印刷用カセット | |
JP7228127B2 (ja) | 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08055692A (ja) | 熱転写記録装置 | |
JP4153964B2 (ja) | 両面印刷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 |
JP2016175217A (ja) |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 |
JP2025041417A (ja) | ラミネート装置 | |
JP2015059031A (ja) | 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