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1314A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01314A CN105101314A CN201410498635.9A CN201410498635A CN105101314A CN 105101314 A CN105101314 A CN 105101314A CN 201410498635 A CN201410498635 A CN 201410498635A CN 105101314 A CN105101314 A CN 1051013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base station
- source
- report
- histo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04W36/008375—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location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报告的发送方法,包括:在切换过程中,目的基站从源基站获取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目的基站根据获取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向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切换报告;所述切换报告包括不必要切换报告、太早的切换报告或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切换报告。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RLF报告发送方法。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通知源基站MRO的问题,避免对终端的影响,减少了运营商的配置,从而解决不同RAT间MRO的问题,提升系统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报告及无线链路失败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到系统架构演进(SAE)系统,图1给出了现有SAE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101及至少包含移动管理实体(MME)105和用户平面实体(S-GW)106的核心网络,E-UTRAN101用于连接用户设备(UE)到核心网络,且E-UTRAN101又包括了一个以上的宏基站(eNB)102和家用基站(HeNB)103、可选的包括家用基站网关(HeNBGW)104,MME105和S-GW106可以集成在一个模块中实现,也可以分开独立实现。其中,eNB102之间通过X2接口互相连接,且分别与MME105和S-GW106通过S1接口连接;HeNB103通过S1接口分别与MME105和S-GW106直接连接,或,通过S1接口与可选的HeNBGW104连接、HeNBGW104再通过S1接口分别与MME105和S-GW106连接。
在建立SAE系统初期或在SAE系统运营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配置优化SAE系统的参数,特别是无线参数的设置,从而保证SAE系统良好的覆盖和容量、移动的鲁棒性、移动时负载的均衡及用户设备接入的速度等。为了节省SAE系统运营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配置,目前,提出了SAE系统的自优化方法,在自优化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根据SAE系统当前状态对eNB或HeNB的设置进行优化处理,以下将eNB和HeNB简称为eNB,说明SAE系统的自优化方法。
图2为对SAE系统进行自优化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eNB在上电或接入SAE后,即可进行自配置过程,该过程包括eNB的基本配置以及初始无线参数配置。其中,eNB的基本配置包括配置eNB的网际协议(IP)地址并检测操作、维护和管理(OA&M);eNB和核心网络间的认证;当eNB为HeNB时,还需要检测到其所属的HeNBGW;下载eNB的软件和操作的参数进行自身配置。初始无线参数配置是按照经验或仿真实现的,SAE系统的各个eNB性能会受到所在区域的环境影响,所以eNB需要根据所在区域的环境初始无线参数配置,具体进行邻区列表的初始配置及负载均衡的初始配置。在进行完自配置过程后,eNB所配置的很多参数并不是最优化的,为了使SAE系统有更好的性能,所以需要对eNB的配置进行优化或调整,也称为移动通信系统的自优化。在对eNB的配置进行优化或调整时,可以由后台的OA&M控制eNB完成,OA&M和eNB之间可以有标准化的接口,OA&M将要优化的参数通过该接口发送给eNB(可以为eNB或HeNB),然后由eNB根据要优化的参数对自身配置的参数进行优化。当然,也可以由eNB自身完成,即eNB检测得到要优化性能,进行自身的所对应参数的优化或调整。eNB的配置进行优化或调整可以包括:邻区列表的自优化、覆盖和容量的自优化、移动鲁棒性的自优化、负载均衡的自优化以及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自优化等。
目前,版本十移动鲁棒性自优化基本原理为:UE发生RLF或者切换失败,UE在重新进入连接模式时指示网络有可用的RLF报告,网络发送消息给UE请求RLF报告,UE发送的RLF报告包含信息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ECGI)、尝试重建的小区的ECGI、最后一次触发切换过程的小区的ECGI、最后一次触发切换到连接失败的时间、连接失败的原因是RLF还是切换失败、无线测量。得到UE的RLF报告的基站转发从UE得到的RLF报告给最后服务于UE小区所在的基站。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判断是过早切换、过晚切换、切换到错误小区还是覆盖漏洞,如果是过早切换或者切换到错误小区,则该基站发送过早切换或者切换到错误小区的信息给触发过早切换或者切换到错误小区的源基站。
对于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之间的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例如3G或者2G到LTE的太早切换,RNC刚把UE切换到eNB1切换成功,UE在eNB1发生RLF,当UE下次接入LTE的时候,UE发送UERLF报告给再次接入LTE时接入的eNB(例如eNB2),eNB2发送RLF指示消息给eNB1,eNB1检查失败的原因,如果是太早的inter-RAT切换,eNB1需要发送切换报告给源RNC,由于切换在不同系统间进行,因此eNB1需要通过核心网发送切换报告给源RNC。但是在发送切换报告时会存在如下问题:通过eNB2发送给eNB1的RLF指示消息,eNB1仅可以知道源小区的小区标识,但是eNB1不知道源小区的其他位置信息,从而导致eNB1无法通过核心网把切换报告路由到源RNC。
与上述类似地,对于到另外一个RAT的不必要切换的切换报告发送,也存在由于不知道切换源小区的位置信息而无法发送切换报告的问题。具体地,尽管增强-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的覆盖还足够好来满足UE业务的需要,UE仍然从E-UTRAN被切换到其他RAT(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数据速率的演进GSM(EDGE)无线接入网GERAN或者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这样的切换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到其他RAT的切换。为了检测到其他RAT的不必要的切换,在执行从E-UTRAN到其他RAT的inter-RAT切换时,eNB在切换需求消息中包含覆盖和质量信息。其他RAT的无线接入网(RAN)节点(即RNC或BSS)指示UE继续测量源RAT(即E-UTRAN)一段时间。等到源RAT指示的时间结束后,目的RAT(例如UTRAN或者GERAN)根据UE的测量报告和从源基站收到的覆盖和质量信息来决定是否需要发送inter-RAT不必要的切换报告给源RAT的RAN节点。但是目前目的RAT的RAN节点不知道源小区的信息,也不知道源小区的位置信息,从而无法把inter-RAT不必要的切换报告发送给源RAT的RAN节点。
另外,对于不同RAT之间的MRO,在发送RLF报告时还可能存在如下问题:例如3G或者2G到LTE的太早切换,RNC刚把UE切换到eNB1切换成功,UE在eNB1发生RLF,当UE下次接入LTE的时候,UE发送UERLF报告给再次接入LTE时接入的eNB(例如eNB2),eNB2发送RLF指示消息给eNB1,eNB1检查失败的原因,如果是太早的inter-RAT切换,eNB1需要发送切换报告给RNC,由于切换在不同系统间进行,因此eNB1需要通过核心网发送切换报告给源RNC。如果eNB1和eNB2之间没有X2接口,则eNB2需要通过S1接口发送UERLF报告给eNB1。但是,eNB2怎么知道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具体信息以及如何把所述UERLF报告通过S1接口发送给eNB1是目前规范没有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中的源基站和源RAN节点是一个概念,包含LTE中的eNB、UTRAN中的RNC或者GERAN中的RAN节点基站子系统BSS。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换报告以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能够避免对UE的影响,减少运营商的配置,正确地把切换报告或RLF报告发送给源基站或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提升移动通信系统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切换报告的发送方法,包括:
在切换过程中,目的基站获取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目的基站根据获取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向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切换报告;所述切换报告包括不必要切换报告、太早的切换报告或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切换报告。
较佳地,所述目的基站获取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源基站发送给所述目的基站的UE历史信息中包含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所述目的基站从所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所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较佳地,所述UE历史信息中同时包含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UE在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时,
将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统一排序,并按照UE接入小区的先后顺序排列小区顺序,最近访问过的小区排列在最前面;或者,
将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分别排序,并按照UE接入小区的先后顺序排列小区顺序,最近访问过的小区排列在最前面。
较佳地,所述目的基站获取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的基站发送源小区信息,所述源小区信息包括源小区的小区标识和源小区的位置信息。
较佳地,所述目的基站通过源基站发送的重定位需求、切换需求、转发重定位请求、重定位请求或者切换请求消息获取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较佳地,当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为E-UTRAN小区时,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的基站发送的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或源小区的信息中包括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或基站标识;
所述目的基站根据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或基站标识确定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用于所述切换报告的发送。
较佳地,所述目的基站确定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包括:
所述目的基站根据配置或ECGI编码或所述历史小区/源小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根据确定出的基站类型,从所述历史小区信息或源小区信息中包括的ECGI中提取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或者,
所述源基站发送给目的基站的所述历史小区/源小区的位置信息中包括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标识,所述目的基站将所述基站标识加上小区ECGI中包括的PLMN标识,作为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或者,
所述源基站发送给目的基站的所述历史小区/源小区的位置信息中包括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较佳地,所述基站类型为宏基站或HeNB;
所述从ECGI中提取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包括:当所述基站类型为宏基站时,将所述ECGI包括的演进小区标识ECI的前20比特作为基站标识;当所述基站类型为HeNB时,将所述ECI的取值作为基站标识;将所述基站标识加上所述ECGI中包括的PLMN标识作为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较佳地,所述向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所述切换报告包括:
所述目的基站将切换报告发送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在所述切换报告或携带切换报告的消息中包括目的基站获取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所述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源核心网络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并将携带切换报告的消息发送给所述源核心网络节点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所述源核心网络节点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并将所述切换报告发送给所述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
较佳地,当所述源小区或UE访问历史小区为E-UTRAN小区时,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为:小区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TAI或跟踪区域码TAC;
当所述源小区或UE访问历史小区为UTRAN小区时,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为:小区所在的位置区域标识LAI或位置区域码LAC、和/或路由区域码RAC、和/或RNC标识、和/或扩展的RNC标识;
当所述源小区或UE访问历史小区为GERAN小区时,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为:小区所在的位置区域表示LAI或位置区域码LAC、和/或路由区域码RAC、和/或小区标识CI。
一种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在UE切换到目的系统后发生RLF或切换失败、且UE再次接入所述目的系统后,若再次接入目的系统时所述UE接入的第二基站与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第一基站间没有X2接口,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UE发送的RLF报告;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携带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较佳地,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在保存的邻区关系列表中查找与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位置信息。
较佳地,当所述RLF报告中包括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时,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利用ANR过程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
较佳地,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将UE再次接入目的系统时接入小区的TAI作为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所在的TAI。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基站接收UE发送的移动历史报告;
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时,进一步根据移动历史报告中包括的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进行。
较佳地,在所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中包括UE访问历史小区的ECGI和位置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UE访问历史小区的ECGI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
较佳地,当所述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为ECGI时,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中包括的UE访问历史小区的小区标识ECGI、PCI和频率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并利用ANR过程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
较佳地,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所述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携带所述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其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所述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根据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的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是否连接到相同的核心网络节点池,若是,则所述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连接到不同的核心网络节点池,则所述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核心网络节点,通过携带所述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核心网络节点;所述第一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一种基站设备,包括:位置信息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作为切换的目的基站从源基站获取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向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切换报告;所述切换报告包括不必要的切换报告、太早的切换报告或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切换报告。
一种基站设备,包括:RLF报告接收单元、位置信息确定单元和RLF报告发送单元;
所述RLF报告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RLF报告;
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标识;
所述RLF报告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携带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标识。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切换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是通过由源基站通知目的基站源小区的信息或者UE访问历史小区信息(UEhistoryinformation)中包含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目的基站需要发送切换报告给源基站时,利用从源基站收到的源小区的信息或者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把切换报告通过核心网路由到源基站或者基站控制器。进一步的,本申请还给出一种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当需要UE在切换后发生RLF或切换失败后,UE再次接入目的系统时的所在基站与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间没有X2接口的情况下,本发明给出了具体的如何获得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的路由信息,并通过S1发送RLF报告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对终端的影响,减少了运营商的配置,从而解决不同RAT间MRO的问题,提升系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SAE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对SAE系统进行自优化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基本流程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中第一种基站设备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中第二种基站设备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手段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中的源基站和源RAN节点是一个概念,包含LTE中的eNB、UTRAN中的RNC或者GERAN中的BSS。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切换报告的发送方法。具体地,即通过由源基站通知目的基站源小区的信息或者UE访问历史小区信息(UEhistoryinformation)中包含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目的基站需要发送切换报告给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所在基站时,利用从源基站收到的源小区的信息或者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把所需消息通过核心网路由到源基站或历史小区所在基站或者其基站控制器。进一步的,当UE新接入的基站与失败前最后服务UE的基站间需要发送信息、且两个基站间没有X2接口的情况下,本发明给出了具体的如何获得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的路由信息并通过S1发送RLF报告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对终端的影响,减少了运营商的配置,从而解决不同RAT间MRO的问题,提升系统性能。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3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的发送方法的基本流程工作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301:目的基站从源基站发送的源小区信息或UE历史信息中获取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目的基站获取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为:源基站在发送给目的基站的UE历史信息中携带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地:
如果UE访问过的历史小区是E-UTRAN小区,则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包含所述小区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TAI)或跟踪区域码(TAC)。另外,UE访问历史小区是E-UTRAN小区时,在UE历史信息的小区信息中原本就包含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小区类型、UE在小区中所待的时间等信息,因此,加入上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后,所述UE历史信息中的小区信息就包含全球小区标识、小区所在TAI或TAC、小区类型、UE在小区中所待的时间等。UE访问历史小区是E-UTRAN小区时,在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含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或基站标识,目的基站据此获取UE访问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并将该全球基站标识用于后续切换报告的发送。具体地,目的基站有三种方式知道源LTE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方式一:从ECGI中获得。在现有的源基站发送给目的基站的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中包括小区标识(ECGI);目的基站根据配置或者ECGI编码知道源基站的基站类型,再根据基站类型从ECGI中提取历史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例如,确定出基站类型是宏基站还是HeNB;如果是宏基站,则ECGI包含的演进小区标识ECI的前20bit是基站标识,如果是HeNB,则ECI就是基站标识。基站标识加上PLMN标识就是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方式二:从ECGI中获得。源基站在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中还包含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目的基站根据从源基站收到的ECGI和基站类型,能够得到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例如如果是宏基站,则ECGI包含的演进小区标识ECI的前20bit是基站标识。如果是HeNB,则ECI就是基站标识。基站标识加上PLMN标识就是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方式三:源基站在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中还包含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标识或全球基站标识。如果包含的是基站标识,则目的基站根据ECGI就知道PLMN标识。所以目的基站可以从源基站得到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在目的基站需要向源基站通过RIM消息发送信息时,就可以把TAI和全球基站标识包含在RIM路由地址中。在目的基站通过核心网向源基站发送其他消息需要使用源小区的TAI和/或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路由时,就可以把TAI和/或全球基站标识包含在所述消息中。
如果UE访问过的历史小区是UTRAN小区,则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包含所述小区所在的位置区域标识LAI或位置区域码LAC、和/或路由区域码RAC、和/或RNC标识、和/或扩展的RNC标识。另外,UE访问历史小区是UTRAN小区时,在UE历史信息的小区信息中原本就包括UTRAN小区标识、小区类型、UE在小区中所待的时间,因此,加入上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后,所述UE历史信息中的小区信息就包含UTRAN小区标识、小区类型、UE在小区中所待的时间和上述小区位置信息等。
如果UE访问过的历史小区是GERAN小区,则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包含所述小区所在的位置区域标识LAI或位置区域码LAC、和/或路由区域码RAC、和/或小区标识CI。另外,UE访问历史小区是GERAN小区时,在UE历史信息的小区信息中原本就包括GERAN小区标识、UE在小区中所待的时间等,因此,加入上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后,所述UE历史信息中的小区信息包含GERAN小区标识、GERAN小区所在LAI或位置区域码LAC、和/或路由区域码RAC、和/或小区标识CI、UE在小区中所待的时间等。
通过上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可以确定出切换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目的基站获取源小区位置信息的第二种方式为:源基站向目的基站发送源小区信息,具体包括源小区的小区标识和源小区的位置信息;其中,位置信息的类型在不同RAT中有所不同,具体如前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所述。
源基站通过重定位需求或者切换需求、转发重定位请求、重定位请求或者切换请求消息通知目的小区所在基站上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所述消息中的源到目的的透明传输器发送给目的小区所在基站。
UE历史信息中可以只包含在UE接入目的小区之前在激活模式(activemode)服务于UE的小区的信息,最近访问的小区放在最前面。UE历史信息中还可以同时包含UE在空闲模式(idlemode)接入(camp)过的小区信息,所述UE在空闲模式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可以与UE在连接模式访问过的小区信息相同。在UE历史信息中同时包含UE在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UE在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时,可以按照UE接入小区的顺序排列小区的顺序,最近访问过的放在最前面。也可以把激活模式访问过的和空闲访问过的分别排序,最近访问过的放在最前面。
步骤302:目的基站需要发送切换报告给UE所在源小区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基站时,根据上述收到的源小区或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发送切换报告给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基站。
其中,如前所述,这里的基站与RAN接入点是相同的概念。
具体来讲,当目的基站检测出源小区基站触发了到目的小区的不合适的inter-RAT切换时,目的接入系统基站发送切换报告给源小区所在基站,通知源小区所在基站不合适的inter-RAT切换,例如不必要的inter-RAT切换、太早的inter-RAT切换或者切换到错误的RAT。在携带切换报告的所述消息中包含源小区的小区标识和源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位置信息可能是源小区所在的LAI或LAC、和/或源小区所在的RAC、和/或源小区所在的RNC标识、和/或源小区所在的扩展的RNC标识、和/或源小区所在的TAI、和/或源小区所在的基站类型或基站标识或全球基站标识。
具体地,目的基站首先向目的核心网络节点(例如MME或者SGSN或者MSC)发送携带切换报告的消息,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源小区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LAI和RAC或者TAI找到源核心网络节点(例如SGSN或者MSC或者MME)。然后,源核心网络节点根据RNC标识、或者源小区标识、或源基站标识(基站标识或全球基站标识)、或者CI找到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基站(例如RNC或者eNB或者BSS)。具体地,如果源接入系统是3G,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根据LAI、和/或RAC找到源SGSN。如果源接入系统是LTE,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根据TAI或TAC找到源MME。如果源接入系统是2G,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根据LAI或LAC、和/或RAC找到源MSC。如果源接入系统是3G,则源SGSN根据源小区所在的RNC标识或者扩展的RNC标识找到源基站(即源RNC)。如果源接入系统是LTE,则源MME根据源小区标识或源基站标识(基站标识或全球基站标识)找到源基站eNB。如果源接入系统是2G,则源MSC根据小区标识CI找到源基站(即源BSS)
至此,即完成了本申请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整个工作流程。
图4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一示意图。其中,以LTE到2G或3G的切换为例,说明不必要的切换报告的具体发送。这里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步骤的详细说明。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401:eNB决定切换。eNB发送切换需求消息给MME。
所述切换需求消息包含的UE历史信息中包含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内容与步骤3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所述切换需求包含覆盖和质量条件信息。
UE历史信息中可以只包含在UE接入目的小区之前在激活模式(activemode)服务于UE的小区的信息,最近访问的小区放在最前面。UE历史信息中还可以同时包含UE在空闲模式(idlemode)接入(camp)过的小区信息,所述UE在空闲模式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可以与UE在连接模式访问过的小区信息相同。在UE历史信息中同时包含UE在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UE在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时,可以按照UE接入小区的顺序排列小区的顺序,最近访问过的放在最前面。也可以把激活模式访问过的和空闲访问过的分别排序,最近访问过的放在最前面。
步骤402:MME发送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给SGSN/MSC。如果目的小区是UTRAN小区,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是SGSN,如果目的小区是GERAN小区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是MSC。
所述转发重定位消息包含的UE历史信息中包含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内容与步骤3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3,SGSN/MSC发送重定位请求消息给RNC/BSS。如果目的小区是UTRAN小区,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是SGSN,目的无线接入网络节点是RNC。如果目的小区是GERAN小区,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是MSC,目的无线接入网络节点是BSS。
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包含的UE历史信息中包含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内容与步骤3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RNC或BSS保存收到的UE历史信息。
步骤404,RNC/BSS发送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给SGSN/MSC。
步骤405,SGSN/MSC发送转发重定位响应消息给MME。
步骤406,MME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给eNB。
步骤407,eNB发送从E-UTRAN切换命令消息给UE。
步骤408,UE发送切换到UTRAN完成消息给RNC或者发送相应的GERAN消息给BSS。
如果RNC/BSS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收到了覆盖和质量条件信息,RNC/BSS指示UE在连接到UTRAN/GERAN的一段时间内继续测量源无线接入系统E-UTRAN,并发送测量报告给RNC/BSS。当指定时间结束时,RNC/BSS根据从UE收到的测量报告和从源基站收到的覆盖和质量条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发送不必要的inter-RAT切换给源基站。当需要发送该切换报告时,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409,RNC/BSS将不必要切换的切换报告发送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SGSN/MSC。
所述发送不必要的inter-RAT切换消息中包含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和源小区所在的TAI。所述不必要inter-RAT切换消息中还包含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ECGI)。RNC/BSS根据收到的UE历史信息知道源基站的小区标识和源小区所在的TAI。RNC/BSS根据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或根据收到的UE历史信息知道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具体的RNC/BSS根据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或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和源基站类型、或直接根据收到的源基站全球基站标识知道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因为UE访问过的历史信息中包含的小区信息中最近的信息放在列表的最前边。
步骤410,目的核心网络节点SGSN/MSC发送切换报告给源核心网络节点MME。
目的核心网络节点SGSN/MSC根据所述发送不必要的inter-RAT切换消息中包含的源小区所在的TAI找到源核心网络节点MME。
步骤411,源核心网络节点MME发送切换报告给源基站eNB。
源MME根据源小区标识或源基站标识找到源基站eNB。源基站根据不必要inter-RAT切换消息中包含的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知道从哪个小区触发了到目的基站所在RAT的不必要的切换到到另外的RAT。
至此,即完成了本申请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整个工作流程。
图5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二示意图。其中,仍以LTE到2G或3G的切换为例,说明不必要切换的切换报告的具体发送。这里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步骤的详细说明。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501:eNB决定切换。eNB发送切换需求消息给MME。
所述消息包含源小区的信息。所述源小区的信息包含源小区的小区标识和源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源小区的位置信息包含源小区所在的TAI;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还可以包含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或基站标识(基站标识或全球基站标识)。目的基站将确定的或直接接收的全球基站标识用于后续切换报告的发送。具体地,目的基站有三种方式知道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方式一:从ECGI中获得。在现有的源基站发送给目的基站的源小区信息中包括源小区标识(ECGI);目的基站根据配置或者ECGI编码知道源基站的基站类型,再根据基站类型从ECGI中提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例如,确定出基站类型是宏基站还是HeNB;如果是宏基站,则ECGI包含的演进小区标识ECI的前20bit是基站标识,如果是HeNB,则ECI就是基站标识。基站标识加上PLMN标识就是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对应这种方法,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不需要包含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或基站标识。
方式二:从ECGI中获得。源基站在源小区的位置信息中还包含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目的基站根据从源基站收到的ECGI和基站类型,能够得到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例如如果是宏基站,则ECGI包含的演进小区标识ECI的前20bit是基站标识。如果是HeNB,则ECI就是基站标识。基站标识加上PLMN标识就是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方式三:源基站在源小区的位置信息中还包含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标识或全球基站标识。如果包含的是基站标识,则目的基站根据ECGI就知道PLMN标识。所以目的基站可以从源基站得到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在目的基站需要向源基站通过RIM消息发送信息时,就可以把TAI和全球基站标识包含在RIM路由地址中。在目的基站通过核心网向源基站发送其他消息需要使用源小区的TAI和/或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路由时,就可以把TAI和/或全球基站标识包含在所述消息中。
所述切换需求消息包含覆盖和质量条件信息。
步骤502:MME发送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给SGSN/MSC。如果目的小区是UTRAN小区,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是SGSN,如果目的小区是GERAN小区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是MSC。
所述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包含源小区的信息。所述源小区的信息与步骤501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3,SGSN/MSC发送重定位请求消息给RNC/BSS。如果目的小区是UTRAN小区,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是SGSN,目的无线接入网络节点是RNC。如果目的小区是GERAN小区,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是MSC,目的无线接入网络节点是BSS。
所述重定位请求消息包含源小区的信息。所述源小区的信息与步骤501中相同,这里不再赘述。RNC/BSS保存源小区的信息。
步骤504,RNC/BSS发送重定位请求确认消息给SGSN/MSC。
步骤505,SGSN/MSC发送转发重定位响应消息给MME。
步骤506,MME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给eNB。
步骤507,eNB发送从E-UTRAN切换命令消息给UE。
步骤508,UE发送切换到UTRAN完成消息给RNC或者相应的GERAN消息给BSS。
如果RNC/BSS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收到了覆盖和质量条件信息,RNC/BSS指示UE在连接到UTRAN/GERAN的一段时间内继续测量源无线接入系统E-UTRAN,并发送测量报告给RNC/BSS。当指定时间结束时,RNC/BSS根据从UE收到的测量报告和从源基站收到的覆盖和质量条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发送不必要的inter-RAT切换给源基站。当需要发送该切换报告时,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509,RNC/BSS将不必要切换的切换报告发送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SGSN/MSC。
所述发送不必要的inter-RAT切换的消息中包含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和源小区所在的TAI。所述不必要inter-RAT切换消息中还包含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ECGI)。RNC/BSS根据收到的源小区的信息知道源小区的标识和源小区所在的TAI。RNC/BSS根据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或根据收到的源小区的信息知道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具体的RNC/BSS根据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或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和源基站类型、或直接根据收到的源基站全球基站标识知道源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步骤510,目的核心网络节点SGSN/MSC发送切换报告给源核心网络节点MME。
目的核心网络节点SGSN/MSC根据所述发送不必要的inter-RAT切换消息中包含的源小区所在的TAI找到源核心网络节点MME。
步骤511,源核心网络节点MME发送切换报告给源基站eNB。
源MME根据源小区标识或源基站标识找到源基站eNB。源基站根据不必要inter-RAT切换消息中包含的源小区的全球小区标识知道从哪个小区触发了到目的基站所在RAT的不必要的切换到到另外的RAT。
至此,即完成了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二整个工作流程。
图6为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三示意图。其中,以2G或3G到LTE的切换为例,说明目的基站获取源基站位置信息的具体方式。这里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步骤的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601:RNC/BSS决定切换。RNC/BSS发送重定位需求消息给SGSN/MSC。如果源小区是UTRAN小区,则源无线接入网络节点是RNC,源核心网络节点是SGSN。如果源小区是GERAN小区,则源无线接入网络节点是BSS,源核心网络节点是MSC。
所述重定位需求消息包含的UE历史信息中包含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内容与步骤3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历史信息中可以只包含在UE接入目的小区之前在激活模式(activemode)服务于UE的小区的信息,最近访问的小区放在最前面。UE历史信息中还可以同时包含UE在空闲模式(idlemode)接入(camp)过的小区信息,所述UE在空闲模式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可以与UE在连接模式访问过的小区信息相同。在UE历史信息中同时包含UE在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UE在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时,可以按照UE接入小区的顺序排列小区的顺序,最近访问过的放在最前面。也可以把激活模式访问过的和空闲访问过的分别排序,最近访问过的放在最前面。
步骤602:SGSN/MSC发送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给MME。
所述转发重定位请求消息包含的UE历史信息中包含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内容与步骤3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603,MME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给eNB。
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含的UE历史信息中包含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具体内容与步骤3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eNB保存收到的UE历史信息。
步骤604,eNB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给MME。
步骤605,MME发送转发重定位响应消息给SGSN/MSC。
步骤606,SGSN/MSC发送重定位命令消息给RNC/BSS。
步骤607,RNC/BSS发送从UTRAN切换命令消息或PS切换命令消息给UE。
步骤608,UE发送切换到E-UTRAN完成消息给RNC/BSS。
至此,即完成了本申请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三的整个工作流程。
图7给出了本申请中切换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四示意图。该实施例用到了图6所述实施例三切换过程中从源基站收到的信息,根据该信息进行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报告发送。例如本实施例可以用于以下场景:在实施例三中RNC/BSS刚把UE切换到eNB1成功,UE在eNB1的小区发生RLF,当UE重新接入LTE的小区中时,例如在小区2(eNB2控制的小区)接入或者切换到小区2中,UE把保存的RLF报告信息发送给小区2所在基站eNB2。其中,UE在接入小区1RLF失败后,可以首先接入3G的小区例如小区3,然后回到LTE小区2接入或者切换到LTE小区2。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701:UE在eNB1的小区发生RLF。
步骤702:当UE重新回到LTE的小区后,例如UE在LTE的eNB2控制的小区2建立RRC连接或者执行RRC连接重新建立或者切换到LTE的小区2,UE在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或者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或者RRC连接重新建立完成或者切换完成或者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或者其他RRC消息中指示给基站UE有RLF报告信息。
步骤703,eNB2请求UE汇报所述的RLF报告信息。UE发送保存的RLF报告给eNB2。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所述UERLF报告的内容不是本发明的重点,这里不再赘述详细内容。
步骤704,eNB2发送RLF指示消息给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eNB2根据所述小区标识把RLF报告发送给RLF发生小区所在基站,即eNB1。所述RLF指示消息包含从UE收到的UERLF报告信息。
当eNB1和eNB2间存在X2接口时,eNB2可以直接将RLF报告发送给eNB1;当eNB1和eNB2直接不存在X2接口时,eNB2可以按照后面给出的方式通过S1接口发送给eNB1。
步骤705,eNB1判断失败的原因,具体判断方法不是本发明的重点,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706,eNB1把携带失败原因的切换报告发送给触发切换的基站,例如过早的inter-RAT切换、切换到错误的RAT。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eNB1发送切换报告给MME。eNB1可以通过eNB直接信息转移消息或者其他S1消息把切换报告发送给MME。该S1消息还包含触发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和失败的原因(例如太早的inter-RAT切换或者切换到错误的RAT或者小区)、和/或最后一次切换的目的小区的标识。所述S1消息还包含路由信息。
如果触发切换基站是UTRAN基站,所述路由信息包含触发切换小区所在的LAI、RAC和RNC标识,还可以包含触发切换小区所在RNC的扩展的RNC标识(也就是源小区的位置信息)。其中,eNB1根据切换过程中收到的UE历史信息知道源UTRAN小区的LAI、RAC、RNC标识、和/或扩展的RNC标识(例如通过前述图6的流程)。因为UE访问过的历史信息中包含的小区中最近的信息放在列表的最前边。如果触发切换基站是GERAN基站,所述路由信息包含触发切换小区所在的LAI、RAC和CI(也就是源小区的位置信息)。eNB1根据切换过程中收到的UE历史信息知道源GERAN小区的LAI、RAC、和CI(例如通过前述图6的流程)。因为UE访问过的历史信息中包含的小区中最近的信息放在列表的最前边。
步骤707,MME发送切换报告给SGSN/MSC。MME根据收到消息中的路由信息找到SGSN/MSC。MME根据收到的LAI、和/或RAC找到源SGSN/MSC。
步骤708,SGSN/MSC发送收到的切换报告给RNC/BSS。如果源基站是UTRAN基站,SGSN根据收到消息中的RNC标识或者扩展的RNC标识找到源RNC。如果源基站是GERAN基站,SGSN根据收到消息中的CI找到源BSS。RNC/BSS根据收到的切换报告中包含的失败原因以及失败前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和目的小区的标识统计MRO的问题。
至此,即完成了本申请中实施例第一基站指示失败事件给第二基站切换报告发送的方法的实施例一四的整个工作流程。
图8给出了本申请中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该RLF报告发送方法适用的场景为:UE切换到目的系统后发生RLF或切换失败,UE再次接入该目的系统,当再次接入目的系统时UE接入的基站(以下称为第二基站)与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以下称为第一基站)间没有X2接口时,采用本方法进行RLF报告的发送。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第二基站接收UE发送的RLF报告,该RLF报告中包括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基站还可以向UE请求移动历史报告信息,该移动历史报告信息中包括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该小区信息中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小区的位置信息。
步骤802,第二基站根据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确定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和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第二基站根据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就可以确定出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第二基站可以直接根据RLF报告的内容确定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位置信息,第一种方式为: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ECGI或PCI和频率信息,第二基站可以在邻区关系列表中查找与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对应的那个小区的位置信息;当然,如果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与第二基站的小区不是邻区关系,则无法查找到相应的位置信息。第二种方式为:当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时,可以利用ANR过程确定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位置信息。
进一步地,当第二基站接收到UE发送的移动历史报告信息后,第二基站还可以结合该移动历史报告信息和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来确定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位置信息。
第一种方式可以为:当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中包括UE访问历史小区的ECGI和位置信息时,可以根据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UE访问历史小区的ECGI和位置信息,确定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
第二种方式可以为:当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为ECGI时,第二基站可以根据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中包括的UE访问历史小区的小区标识ECGI、PCI和频率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并利用ANR过程确定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
步骤803,第二基站通过携带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RLF报告发送给第一基站。其中,目的节点标识包括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位置信息和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具体地,第二基站通过S1消息将RLF报告发送给第二基站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络节点,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核心网络节点,并将RLF报告发送给第一核心网络节点(当第一核心网络节点和第二核心网络节点为同一节点时,不需要此步骤),然后,第一核心网络节点根据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确定第一基站,并将RLF报告发送给第一基站。
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说明上述RLF报告发送方法。
图9为本申请中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这里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步骤的详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除介绍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具体实现外,还给出了基于该发送的RLF报告进行切换报告发送的具体实现。例如本实施例可以用于以下场景:如图6所示RNC/BSS刚把UE切换到eNB1成功,UE在eNB1的小区发生RLF,当UE重新接入LTE的小区中时例如在小区2(eNB2控制的小区)接入或者切换到小区2中,UE把保存的RLF报告信息发送给小区2所在基站。其中,UE在接入小区1RLF失败后,可以首先接入3G的小区例如小区3,然后回到LTE小区2接入或者切换到LTE小区2。如图9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901:UE在eNB1的小区发生RLF。
步骤902:当UE重新回到LTE的小区后,例如UE在LTE的eNB2控制的小区2建立RRC连接或者执行RRC连接重新建立或者切换到LTE的小区2,UE在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或者RRC连接建立完成或者RRC连接重新建立请求或者RRC连接重新建立完成或者切换完成或者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或者其他RRC消息中指示给基站UE有RLF报告信息。UE还可以通过RRC连接重新建立完成或者上述其他RRC消息给基站指示UE有移动历史可用信息。
步骤903,eNB2请求UE汇报所述的RLF报告信息。eNB2还可以请求UE汇报移动历史报告信息。UE发送保存的RLF报告给eNB2。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所述UERLF报告的内容不是本发明的重点,这里不再赘述详细内容。UE发送移动历史报告给eNB2。所述移动历史报告包含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列表。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包含所述小区的演进全球小区标识ECGI、物理标识PCI、频率信息和在小区待的时间。所述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还包含所述小区所在的位置信息。对于E-UTRAN小区,其位置信息为TAI或TAC。
步骤904,eNB2发送RLF报告给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即eNB1。
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eNB2根据所述小区标识把RLF报告发送给RLF发生小区所在基站,即eNB1。eNB2通过RLF指示消息发送RLF报告给eNB1。所述RLF指示消息包含从UE收到的UERLF报告信息。
如果eNB1和eNB2之间没有X2接口,则所述RLF报告需要通过S1接口发送。eNB2可以通过eNB配置转移和MME配置转移或者其他S1消息发送RLF报告给eNB1。eNB2发送eNB配置转移消息或其他S1消息给MME2。所述S1消息包含UERLF报告。所述S1消息还包含目的基站的标识,即基站eNB1的标识。目的基站标识包含目的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和选择的TAI。
eNB2确定目的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和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TAI的方式如下:
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包含所述小区的ECGI、所述小区所在的TAI或TAC,eNB2根据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和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中包含的小区ECGI和小区所在的TAI或TAC,就知道了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所在的TAI。eNB2根据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可以知道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全球基站标识。
eNB2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MME2根据目的基站标识中的TAI知道eNB1和eNB2是否连接到不同的MME池,如果是,MME2根据所述TAI找到eNB1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即目的MME,如MME1。MME2发送所述的UERLF报告给MME1。
MME1根据目的基站标识中的全球基站标识找到eNB1,MME1通过MME配置转移或其他S1消息发送RLF报告给eNB1。
步骤905,eNB1判断失败的原因,具体判断方法不是本发明的重点,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906,eNB1把携带失败原因的切换报告发送给触发切换的基站,例如过早的inter-RAT切换、切换到错误的RAT。在本实施例中,eNB1发送切换报告给MME。eNB1可以通过eNB直接信息转移消息或者其他S1消息把切换报告发送给MME。所述S1消息还包含触发切换的源小区的标识和失败的原因(例如太早的inter-RAT切换或者切换到错误的RAT或者小区)、和/或最后一次切换的目的小区的标识。所述S1消息还包含路由信息。具体地,如果触发切换基站是UTRAN基站,所述路由信息包含触发切换小区所在的LAI、RAC和RNC标识,还可以包含触发切换小区所在RNC的扩展的RNC标识(即源小区的位置信息)。eNB1可以根据图3、图4、图5或图6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知道源UTRAN小区的LAI、RAC、RNC标识、和/或扩展的RNC标识。如果触发切换基站是GERAN基站,所述路由信息包含触发切换小区所在的LAI、RAC和CI(即源小区的位置信息)。eNB1可以根据图3、图4、图5或图6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知道源GERAN小区的LAI、RAC、和CI。
步骤907,MME发送切换报告给SGSN/MSC。MME根据收到消息中的路由信息找到SGSN/MSC。MME根据收到的LAI、和/或RAC找到源SGSN/MSC。
步骤908,SGSN/MSC发送收到的切换报告给RNC/BSS。如果源基站是UTRAN基站,SGSN根据收到消息中的RNC标识或者扩展的RNC标识找到源RNC。如果源基站是GERAN基站,SGSN根据收到消息中的CI找到源BSS。RNC/BSS根据收到的切换报告中包含的失败原因以及失败前最后一次切换的源小区和目的小区的标识统计MRO的问题。
至此,即完成了本申请中RLF报告发送方法实施例一的整个工作流程。
图10给出了本申请中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这里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步骤的详细说明。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地,本实施例中,除介绍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具体实现外,还给出了基于该发送的RLF报告进行切换报告发送的具体实现。例如本实施例可以用于以下场景:如图6所示RNC/BSS刚把UE切换到eNB1成功,UE在eNB1的小区发生RLF,当UE重新接入LTE的小区中时例如在小区2(eNB2控制的小区)接入或者切换到小区2中,UE把保存的RLF报告信息发送给小区2所在基站。其中,UE在接入小区1RLF失败后,可以首先接入3G的小区例如小区3,然后回到LTE小区2接入或者切换到LTE小区2。如图10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1001至步骤1002与步骤901至步骤90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003,eNB2请求UE汇报所述的RLF报告信息。eNB2还可以请求UE汇报移动历史报告信息。UE发送保存的RLF报告给eNB2。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所述UERLF报告的内容不是本发明的重点,这里不再赘述详细内容。UE发送移动历史报告给eNB2。所述移动历史报告包含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列表。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包含所述小区的演进全球小区标识ECGI、物理标识PCI、频率信息和在小区待的时间。但是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中不包括小区所在的位置信息。
步骤1004,eNB2发送RLF报告给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即eNB1。
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eNB2根据所述小区标识把RLF报告发送给RLF发生小区所在基站,即eNB1。eNB2通过RLF指示消息发送RLF报告给eNB1。所述RLF指示消息包含从UE收到的UERLF报告信息。
如果eNB1和eNB2之间没有X2接口,则所述RLF报告需要通过S1接口发送。eNB2可以通过eNB配置转移和MME配置转移或者其他S1消息发送RLF报告给eNB1。eNB2发送eNB配置转移消息或其他S1消息给MME。所述S1消息包含UERLF报告。所述S1消息包含目的基站的标识,即基站eNB1的标识。目的基站标识包含目的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和选择的TAI。
其中,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eNB2根据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可以知道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全球基站标识。eNB2有以下几种方式知道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所在的TAI:
方式一,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ECGI或PCI和频率信息,在eNB2中保存的邻区关系列表中已经有了所述ECGI或PCI对应小区所在的TAI。
方式二,UERLF报告中包含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eNB2利用ANR过程可以知道所述小区所在的TAI。ANR过程需要用到PCI,具体ANR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方式三,如果UERLF报告中包含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是ECGI,eNB根据从UE得到的UE访问过的小区信息包含的小区的演进全球小区标识ECGI、物理标识PCI、频率信息,确定出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PCI和频率信息。eNB2利用ANR过程可以知道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所在的TAI。ANR过程需要用到PCI,具体ANR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方式四,考虑到一个MME池覆盖的范围比较大,所述场景中的eNB1和eNB2平常情况下都处于一个MME池,所以把UE建立RRC连接的小区或者UE重新接入的小区或者重新建立连接的小区所在的TAI作为eNB1中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小区所在的TAI包含在所述S1消息中。
通过上述四种方式之一确定出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TAI。eNB2将携带RLF报告的S1消息发送给其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MME。在该S1消息中还包括目的节点标识(即目的基站标识),MME根据目的基站标识中的TAI知道eNB1和eNB2是否连接到不同的MME池,如果是,MME根据所述TAI找到目的MME,并发送所述的UERLF报告给目的MME。
MME或目的MME根据目的标识中的全球基站标识找到eNB1,MME通过MME配置转移或其他S1消息发送RLF报告给eNB1。
对应eNB2得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所在的TAI方法四,如果MME根据所述目的标识中的全球基站标识找不到相应的基站,说明eNB1和eNB2处于不同的MME池,则MME可以丢弃这次的UERLF报告。
步骤1005至步骤1008与步骤905至步骤908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至此,即完成了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实施例二整个工作流程。
上述即为本申请中给出的切换报告和RLF报告发送方法的具体实现。本申请还提供了两种基站设备,可以分别用于实施上述切换报告的发送方法和RLF报告的发送方法。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基站设备,可以用于实施本申请中的切换报告发送方法。如图11所示,该基站设备包括位置信息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其中,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作为切换的目的基站从源基站获取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发送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向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切换报告;其中,切换报告可以包括不必要的切换报告、太早的切换报告或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切换报告。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基站设备,可以用于实施本申请中的RLF报告发送方法。如图12所示,该基站设备包括RLF报告接收单元、位置信息确定单元和RLF报告发送单元。
其中,RLF报告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RLF报告;
位置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确定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和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标识;
RLF报告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携带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其中,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和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标识。
图11和图12所示的基站设备可以位于同一物理实体中,例如LTE系统中的eNB。
总之,本发明所采用的切换报告方法和设备,通过由源基站通知目的基站源小区的信息或者UE访问历史小区信息(UEhistoryinformation)中包含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目的基站需要发送消息给源基站时,利用从源基站收到的源小区的信息或者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把所需消息通过核心网路由到源基站或者基站控制器。进一步的,本申请还给出一种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当需要发UE在切换后发生RLF或切换失败后,UE再次接入目的系统时的所在基站间没有X2接口的情况下,本发明给出了具体的如何获得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的路由信息,并通过S1发送RLF报告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避免了对终端的影响,减少了运营商的配置,从而解决不同RAT间MRO的问题,提升系统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切换报告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切换过程中,目的基站获取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目的基站根据获取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向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切换报告;所述切换报告包括不必要切换报告、太早的切换报告或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切换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基站获取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在所述源基站发送给所述目的基站的UE历史信息中包含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所述目的基站从所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所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历史信息中同时包含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UE在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时,
将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统一排序,并按照UE接入小区的先后顺序排列小区顺序,最近访问过的小区排列在最前面;或者,
将激活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和空闲模式时访问过的历史小区分别排序,并按照UE接入小区的先后顺序排列小区顺序,最近访问过的小区排列在最前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基站获取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的基站发送源小区信息,所述源小区信息包括源小区的小区标识和源小区的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基站通过源基站发送的重定位需求、切换需求、转发重定位请求、重定位请求或者切换请求消息获取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为E-UTRAN小区时,所述源基站向所述目的基站发送的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或源小区的信息中包括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或基站标识;
所述目的基站根据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或基站标识确定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用于所述切换报告的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基站确定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包括:
所述目的基站根据配置或ECGI编码或所述历史小区/源小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类型,根据确定出的基站类型,从所述历史小区信息或源小区信息中包括的ECGI中提取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或者,
所述源基站发送给目的基站的所述历史小区/源小区的位置信息中包括小区所在基站的基站标识,所述目的基站将所述基站标识加上小区ECGI中包括的PLMN标识,作为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或者,
所述源基站发送给目的基站的所述历史小区/源小区的位置信息中包括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类型为宏基站或HeNB;
所述从ECGI中提取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包括:当所述基站类型为宏基站时,将所述ECGI包括的演进小区标识ECI的前20比特作为基站标识;当所述基站类型为HeNB时,将所述ECI的取值作为基站标识;将所述基站标识加上所述ECGI中包括的PLMN标识作为所述历史小区或源小区所在基站的全球基站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所述切换报告包括:
所述目的基站将切换报告发送给目的核心网络节点,在所述切换报告或携带切换报告的消息中包括目的基站获取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所述目的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源核心网络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并将携带切换报告的消息发送给所述源核心网络节点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所述源核心网络节点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属的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并将所述切换报告发送给所述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源小区或UE访问历史小区为E-UTRAN小区时,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为:小区所在的跟踪区域标识TAI或跟踪区域码TAC;
当所述源小区或UE访问历史小区为UTRAN小区时,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为:小区所在的位置区域标识LAI或位置区域码LAC、和/或路由区域码RAC、和/或RNC标识、和/或扩展的RNC标识;
当所述源小区或UE访问历史小区为GERAN小区时,所述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为:小区所在的位置区域表示LAI或位置区域码LAC、和/或路由区域码RAC、和/或小区标识CI。
11.一种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UE切换到目的系统后发生RLF或切换失败、且UE再次接入所述目的系统后,若再次接入目的系统时所述UE接入的第二基站与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第一基站间没有X2接口,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UE发送的RLF报告;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携带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在保存的邻区关系列表中查找与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对应的小区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RLF报告中包括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时,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利用ANR过程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基站将UE再次接入目的系统时接入小区的TAI作为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所在的TAI。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基站接收UE发送的移动历史报告;
所述第二基站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时,进一步根据移动历史报告中包括的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进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中包括UE访问历史小区的ECGI和位置信息;
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根据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UE访问历史小区的ECGI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为ECGI时,所述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UE访问历史小区的信息中包括的UE访问历史小区的小区标识ECGI、PCI和频率信息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PCI和频率信息,并利用ANR过程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1到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所述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携带所述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其所属的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所述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根据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的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是否连接到相同的核心网络节点池,若是,则所述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连接到不同的核心网络节点池,则所述第二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基站所属的第一核心网络节点,通过携带所述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核心网络节点;所述第一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的所述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确定所述第一基站,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19.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信息获取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位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作为切换的目的基站从源基站获取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源小区的位置信息或UE访问历史小区的位置信息,向源基站或UE访问历史小区所在的基站发送切换报告;所述切换报告包括不必要的切换报告、太早的切换报告或切换到错误小区的切换报告。
20.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RLF报告接收单元、位置信息确定单元和RLF报告发送单元;
所述RLF报告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RLF报告;
所述位置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RLF报告中包括的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标识,确定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小区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标识;
所述RLF报告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携带目的节点标识的S1消息将所述RLF报告发送给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所述目的节点标识中包括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失败前最后服务于UE的基站标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98635.9A CN105101314A (zh) | 2014-04-29 | 2014-09-25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CN202110578966.3A CN113301620B (zh) | 2014-04-29 | 2014-09-25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US14/698,212 US9867224B2 (en) | 2014-04-29 | 2015-04-28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handover report and an RLF report |
KR1020217036031A KR102386530B1 (ko) | 2014-04-29 | 2015-04-29 | 핸드오버 리포트 및 rlf 리포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167030528A KR102324186B1 (ko) | 2014-04-29 | 2015-04-29 | 핸드오버 리포트 및 rlf 리포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15786528.8A EP3138327B1 (en) | 2014-04-29 | 2015-04-29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 handover report and an rlf report |
EP21181817.4A EP3944666B1 (en) | 2014-04-29 | 2015-04-29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an unnecessary handover report |
PCT/KR2015/004351 WO2015167261A1 (en) | 2014-04-29 | 2015-04-2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handover report and an rlf report |
US15/864,253 US10154535B2 (en) | 2014-04-29 | 2018-01-08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handover report and an RLF report |
US16/214,815 US10517135B2 (en) | 2014-04-29 | 2018-12-1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handover report and an RLF report |
US16/699,366 US10912143B2 (en) | 2014-04-29 | 2019-11-2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handover report and an RLF repor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72714 | 2014-04-29 | ||
CN201410177271 | 2014-04-29 | ||
CN201410498635.9A CN105101314A (zh) | 2014-04-29 | 2014-09-25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8966.3A Division CN113301620B (zh) | 2014-04-29 | 2014-09-25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01314A true CN105101314A (zh) | 2015-11-25 |
Family
ID=5435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98635.9A Pending CN105101314A (zh) | 2014-04-29 | 2014-09-25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CN202110578966.3A Active CN113301620B (zh) | 2014-04-29 | 2014-09-25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8966.3A Active CN113301620B (zh) | 2014-04-29 | 2014-09-25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9867224B2 (zh) |
EP (2) | EP3944666B1 (zh) |
KR (2) | KR102324186B1 (zh) |
CN (2) | CN105101314A (zh) |
WO (1) | WO2015167261A1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02662A (zh) * | 2016-02-18 | 2018-10-23 | 信实资讯通信公司 | 用在异构网络中执行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CN110636567A (zh) * | 2018-06-22 | 2019-12-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评估、报告方法、装置及基站 |
CN111565400A (zh) * | 2019-02-14 | 2020-08-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健壮性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12673673A (zh) * | 2018-08-01 | 2021-04-16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切片不可用的短停留切换 |
CN112822791A (zh) * | 2019-11-18 | 2021-05-1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上报、处理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
CN113365317A (zh) * | 2020-03-04 | 2021-09-07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错误识别方法、通信基站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13498104A (zh) * | 2020-04-08 | 2021-10-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失败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2027201A1 (zh) * | 2020-08-03 | 2022-0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2032687A1 (zh) * | 2020-08-14 | 2022-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WO2023011239A1 (zh) * | 2021-08-05 | 2023-02-0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报告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终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5127A (zh) * | 2014-03-26 | 2015-09-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跨系统网络信息交互的方法、终端系统网络网元 |
CN106664632A (zh) * | 2015-04-29 | 2017-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6207904A1 (en) * | 2015-06-24 | 2016-12-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network node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uter progra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re-establishment of a connection |
WO2018178758A1 (en) | 2017-03-31 | 2018-10-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nhanced flight plan for unmanned traffic aircraft systems |
RU2731942C1 (ru) | 2017-03-31 | 2020-09-09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Широковещательная передача геолокацион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в радиокадре, передаваемом из беспилотного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
US11218840B2 (en) | 2017-03-31 | 2022-01-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network location services in a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traffic management framework |
WO2018189576A1 (en) | 2017-04-14 | 2018-10-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Optimal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light route planning based on quality-of-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data, telemetry, and command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in 3gpp networks |
CN115515196A (zh) * | 2017-05-04 | 2022-12-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Ue自主切换中用于测量报告事件操作和网络信令的方法 |
CN115395998A (zh) * | 2017-05-04 | 2022-11-2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解码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US11166208B2 (en) | 2017-05-05 | 2021-11-0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flight path to coordinate an enhanced handover in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networks |
EP3652985B1 (en) | 2017-07-10 | 2020-11-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Optimization of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light path information |
US10952113B2 (en) * | 2017-09-05 | 2021-03-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lanned continuity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link connectivity in UAV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s |
WO2019130050A1 (en) | 2017-12-29 | 2019-07-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Using a cellular interfac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mmunications |
WO2019186245A1 (en) | 2018-03-30 | 2019-10-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coverage and policy information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light planning |
JP7097737B2 (ja) * | 2018-04-04 | 2022-07-0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KR102628038B1 (ko) * | 2018-06-22 | 2024-01-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링크 실패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
US11689970B2 (en) * | 2018-08-06 | 2023-06-27 | Google Llc |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
CN109041084B (zh) * | 2018-09-11 | 2021-10-26 | 武汉维力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 |
CN111246499B (zh) * | 2018-11-29 | 2022-05-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543455B (zh) * | 2019-01-31 | 2022-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565426B (zh) | 2019-02-14 | 2024-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788693A (zh) | 2019-11-08 | 2021-05-1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支持自优化的方法及设备 |
CN112437496B (zh) * | 2020-04-08 | 2024-02-09 |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3709826A (zh) * | 2020-05-21 | 2021-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KR20220017756A (ko) * | 2020-08-05 | 2022-02-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991539B2 (en) * | 2020-10-21 | 2024-05-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Base station supporting self-configuration and self-optimiz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
JP7186248B2 (ja) * | 2021-01-06 | 2022-12-08 | Kddi株式会社 | 効率的な位置登録のための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15835318A (zh) * | 2021-09-17 | 2023-03-21 | 夏普株式会社 | 切换信息报告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EP4170954A1 (en) * | 2021-10-22 | 2023-04-2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coexisting cells |
US12052626B2 (en) | 2021-12-23 | 2024-07-30 | T-Mobile Usa, Inc. | Steering non-mobile connected-mode user equipment to higher capacity radio cell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3262A (zh) * | 2009-01-06 | 2011-12-0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切换失败消息传送方案 |
US20120163192A1 (en) * | 2010-12-23 | 2012-06-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deciding radio link failure at base station |
US20130150023A1 (en) * | 2011-12-09 | 2013-06-13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Handover controlling method, operating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tation |
CN103609180A (zh) * | 2011-06-22 | 2014-02-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配置中的无线设备定位 |
CN103686673A (zh) * | 2012-09-21 | 2014-03-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指示失败事件给源接入系统的方法 |
CN103703858A (zh) * | 2011-08-09 | 2014-04-0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蜂窝无线电通信中移动性信息的交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05089B1 (ko) * | 2009-01-13 | 2015-03-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
CN102118812B (zh) * | 2009-12-31 | 2014-07-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继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系统、中继站、控制基站及基站 |
US8086236B2 (en) * | 2010-01-06 | 2011-12-27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s to configure proximity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CN102131257A (zh) * | 2010-01-18 | 2011-07-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性优化中上报切换报告的方法及系统 |
US8615241B2 (en) | 2010-04-09 | 2013-1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robust forward handover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2413528B (zh) * | 2010-09-21 | 2015-09-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切换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2413494B (zh) | 2010-09-21 | 2016-06-0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
EP2637447B1 (en) * | 2010-11-02 | 2017-07-26 | Fujitsu Limited | Cell specifying method,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
CN102480763B (zh) * | 2010-11-26 | 2014-11-0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向移动设备提供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EP2681947A1 (en) * | 2011-02-28 | 2014-01-08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Self-organized decentralized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
US9179377B2 (en) * | 2011-06-30 | 2015-11-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Handover in relation to cell identity ambiguity |
WO2013025166A1 (en) * | 2011-08-16 | 2013-02-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obility state aware mobile relay operation |
US9042918B2 (en) * | 2011-10-03 | 2015-05-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Using fingerprints in proximity detection of wireless devices |
JP2013110728A (ja) | 2011-10-27 | 2013-06-06 |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3179601B (zh) * | 2011-12-23 | 2019-07-2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无线链路失败或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
MY168392A (en) * | 2012-03-02 | 2018-10-31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ossible repeated handover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CN103428783B (zh) * | 2012-05-22 | 2018-06-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支持检测rlf或者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
WO2014021671A1 (en) | 2012-08-03 | 2014-02-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4
- 2014-09-25 CN CN201410498635.9A patent/CN105101314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9-25 CN CN202110578966.3A patent/CN113301620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4-28 US US14/698,212 patent/US986722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4-29 KR KR1020167030528A patent/KR102324186B1/ko active Active
- 2015-04-29 EP EP21181817.4A patent/EP3944666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4-29 WO PCT/KR2015/004351 patent/WO201516726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4-29 EP EP15786528.8A patent/EP3138327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4-29 KR KR1020217036031A patent/KR102386530B1/ko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1-08 US US15/864,253 patent/US101545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2-10 US US16/214,815 patent/US10517135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1-29 US US16/699,366 patent/US1091214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73262A (zh) * | 2009-01-06 | 2011-12-0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切换失败消息传送方案 |
US20120163192A1 (en) * | 2010-12-23 | 2012-06-28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deciding radio link failure at base station |
CN103609180A (zh) * | 2011-06-22 | 2014-02-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多载波配置中的无线设备定位 |
CN103703858A (zh) * | 2011-08-09 | 2014-04-0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蜂窝无线电通信中移动性信息的交换 |
US20130150023A1 (en) * | 2011-12-09 | 2013-06-13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Handover controlling method, operating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tation |
CN103686673A (zh) * | 2012-09-21 | 2014-03-26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指示失败事件给源接入系统的方法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02662A (zh) * | 2016-02-18 | 2018-10-23 | 信实资讯通信公司 | 用在异构网络中执行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CN108702662B (zh) * | 2016-02-18 | 2021-01-19 | 信实资讯通信公司 | 用在异构网络中执行切换的系统和方法 |
CN110636567A (zh) * | 2018-06-22 | 2019-12-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评估、报告方法、装置及基站 |
US11490294B2 (en) | 2018-06-22 | 2022-11-01 | Zte Corporation | Switching evaluation and reporting metho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CN112673673A (zh) * | 2018-08-01 | 2021-04-16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切片不可用的短停留切换 |
CN111565400B (zh) * | 2019-02-14 | 2021-11-1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健壮性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11565400A (zh) * | 2019-02-14 | 2020-08-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健壮性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12822791A (zh) * | 2019-11-18 | 2021-05-1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上报、处理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
CN112822791B (zh) * | 2019-11-18 | 2023-09-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信息上报、处理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核心网设备 |
CN113365317A (zh) * | 2020-03-04 | 2021-09-07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错误识别方法、通信基站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13365317B (zh) * | 2020-03-04 | 2023-03-14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错误识别方法、通信基站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
CN113498104A (zh) * | 2020-04-08 | 2021-10-1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失败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1203973A1 (zh) * | 2020-04-08 | 2021-10-1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无线链路失败信息上报、获取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WO2022027201A1 (zh) * | 2020-08-03 | 2022-02-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WO2022032687A1 (zh) * | 2020-08-14 | 2022-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WO2023011239A1 (zh) * | 2021-08-05 | 2023-02-09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报告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及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167261A1 (en) | 2015-11-05 |
KR102386530B1 (ko) | 2022-04-14 |
US10912143B2 (en) | 2021-02-02 |
EP3944666A1 (en) | 2022-01-26 |
KR20210134850A (ko) | 2021-11-10 |
KR20160147785A (ko) | 2016-12-23 |
CN113301620A (zh) | 2021-08-24 |
US9867224B2 (en) | 2018-01-09 |
EP3138327A1 (en) | 2017-03-08 |
US20190110331A1 (en) | 2019-04-11 |
US10154535B2 (en) | 2018-12-11 |
CN113301620B (zh) | 2022-12-20 |
US10517135B2 (en) | 2019-12-24 |
KR102324186B1 (ko) | 2021-11-09 |
EP3138327A4 (en) | 2017-11-29 |
US20150312813A1 (en) | 2015-10-29 |
US20180132303A1 (en) | 2018-05-10 |
EP3944666B1 (en) | 2024-10-23 |
US20200100314A1 (en) | 2020-03-26 |
EP3138327B1 (en) | 2021-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01620B (zh) | 一种切换报告及rlf报告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 |
US9516533B2 (en) | Method for reporting radio link failure information | |
US10681565B2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cause of radio link failure or handover failure | |
US957854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RLF reason detection or handover failure reason detection | |
US11659450B2 (en) | Method for supporting indication of a failure event to a source access system | |
JP5787240B2 (ja) | ハンドオーバ失敗の処理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 |
CN103796252B (zh) | 一种移动参数自动调整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