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83493A - 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83493A CN105083493A CN201510564468.8A CN201510564468A CN105083493A CN 105083493 A CN105083493 A CN 105083493A CN 201510564468 A CN201510564468 A CN 201510564468A CN 105083493 A CN105083493 A CN 105083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unk
- liftboats
- support block
- depressed place
- main de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53 coastal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内设置有多个压载水舱;压载装置,所述压载装置与所述压载水舱连接,用于向所述压载水舱注入水或者将所述压载水舱的水向外排出;主甲板,所述主甲板固定于所述浮体上;左组块;右组块,所述右组块和左组块均固定于所述主甲板上,其中,所述左组块和左组件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左组块与右组块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左组块、右组块和主甲板围成舰艇槽;自航装置,所述自航装置设置于所述浮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进行航行。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自升自航式船坞集成航行和升降功能,方便对舰艇进行就近维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坞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背景技术
舰艇,又称军舰,是指配备有武器装备,能在海洋执行作战任务的船只。为了保证舰艇具有良好作战性能,常常需要对舰艇进行保养,而舰艇通常在海中航行,海中缺少稳定舰艇的工具,因此在对舰艇进行保养时,舰艇需要驶回船厂或者近海浮船坞内。
另外,舰艇在参与战斗的过程中,也容易造成舰艇的战损。而现有维修浮船坞,无法移动至舰艇当前的位置,实现对舰艇就近维修。受损舰艇只能通过拖船拖回至维修船坞内,进行维修,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其集成自航和升降功能,方便对舰艇进行就近维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内设置有多个压载水舱;压载装置,所述压载装置与所述压载水舱连接,用于向所述压载水舱注入水或者将所述压载水舱的水向外排出;主甲板,所述主甲板固定于所述浮体上;左组块;右组块,所述右组块和左组块均固定于所述主甲板上,其中,所述左组块和右组件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左组块与右组块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左组块、右组块和主甲板围成舰艇槽;自航装置,所述自航装置设置于所述浮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进行航行。
其中,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左桩腿、右桩腿、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所述左桩腿的一端贯穿所述左组块、主甲板和浮体,并且所述左桩腿可相对于左组块、主甲板和浮体向上或者向下运动;所述右桩腿的一端贯穿所述右组块、主甲板和浮体,并且所述右桩腿可相对于右组块、主甲板和浮体向上或者向下运动;所述左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左组块内,用于控制所述左桩腿相对于左组块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所述右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右组块内,用于控制所述右桩腿相对于右组块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
其中,所述左桩腿和右桩腿的数量均为两条。
其中,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均设置主甲板上,并且位于所述舰艇槽的底部,其中,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相对设置,所述左支撑块面向所述右支撑块的一表面与主甲板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角度,所述右支撑块面向所述左支撑块的一表面与主甲板之间具有第二预定角度;在所述舰艇槽收容所述舰艇时,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左右支撑扶正所述舰艇。
其中,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导轨和移动装置;所述导轨固定于主甲板上,并且位于所述舰艇槽的底部,其中,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均可沿所述导轨滑动;所述移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的移动。
其中,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直升机甲板和支撑杆;所述直升机甲板的一端与左组块的顶部固定,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左组块的侧壁和直升机甲板的另一端固定。
其中,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可转动吊机;所述可转动吊机固定于所述右组块或者左组块上。
其中,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救生艇和多个缓冲装置;所述救生艇悬挂于所述左组块和/或右组块的侧壁;所述多个缓冲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组块面向右组块的一表面,以及右组块面向所述左组块的一表面。
其中,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吊桥;所述吊桥跨接在左组块和右组块上。
其中,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左组块或者右组块设置有控制室,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控制室内,并且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压载装置和自航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浮船坞,本发明将主甲板固定于浮体上,左组块和右组块固定于主甲板上,左组块、右组块和主甲板围成舰艇槽,舰艇槽用于收容舰艇,而浮体内设置有压载水舱,压载装置通过向压载水舱注入水或者将所述压载水舱的水向外排出,实现自升自航式船坞下沉或者上浮,实现自升自航式船坞的自升降,另外,自航装置能够驱动自升自航式船坞航行,实现自升自航式船坞航行具有航行功能,方便对舰艇进行就近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升自航式船坞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升自航式船坞实施方式中舰艇停靠在自升自航式船坞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2,自航式船坞20包括浮体21、压载装置(图未示)、主甲板22、左组块23、右组块24和自航装置(图未示)。
浮体21内设置有多个压载水舱(图未示)。压载装置与压载水舱连接,用于向压载水舱注入水或者将压载水舱的水向外排出。通过控制压载装置向压载水舱注入水或者将压载水舱的水向外排出,实现自升自航式船坞20的下沉或者浮起。主甲板22固定于浮体21上。右组块24和左组块23均固定于主甲板22上,其中,左组块23和右组块24相对设置,并且左组块23与右组块24之间具有预定距离,左组块23、右组块24和主甲板22围成舰艇槽211。自航装置设置于浮体21上,用于驱动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进行航行。
当舰艇需要维修保养时,控制压载装置向压载水舱注水,以使主甲板22下沉至低于舰艇的舱底以下,舰艇驶入舰艇槽或者自升自航式船坞20向舰艇移动以使舰艇位于舰艇槽内,接着控制压载将压载水舱的水向外排出,将舰艇浮出水面,此时,维修人员可以在自升自航式船坞20对舰艇进行维修,实现舰艇的就地维修保养,无需将舰艇拖回船厂内进行维修保养,非常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自升自航式船坞20的下沉的深度可以通过控制压载水舱的进水量来实现的。当然,为了保证自升自航式船坞20的平衡性,多个压载水舱可均匀地分布浮体21内,在自升自航式船坞20的下沉或者上升时,多个压载水舱统一进行注水或者排水。
虽然自升自航式船坞20将舰艇浮出水面,但是自升自航式船坞20自身还是漂浮在水面上,自升自航式船坞20容易受水体运动而摇摆,影响维修人员的作业。而为了解决自升自航式船坞20容易受水体运动而摇摆,影响维修人员的作业的技术问题,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包括左桩腿25、右桩腿26、左升降装置(图未示)和右升降装置(图未示)。左桩腿25的一端贯穿左组块23、主甲板22和浮体21,右桩腿26的一端贯穿右组块24、主甲板22和浮体21,其中,左桩腿25可相对于左组块23、主甲板22和浮体21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右桩腿26可相对于右组块24、主甲板22和浮体21向上或者向下运动。当自升自航式船坞20浮起舰艇后,左桩腿25和右桩腿26相对主甲板向下运动,并插入水底,将自升自航式船坞20固定,从而避免水体运动对自升自航式船坞20的造成影响。进一步,左升降装置设置于左组块23内,用于控制左桩腿25相对于左组块23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右升降装置设置于右组块24内,用于控制右桩腿26相对于右组块24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当左桩腿25和右桩腿26插入并固定于水底时,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还可进一步提升左组块23和右组块24,左组块23和右组块24带动主甲板上向提升,直至浮体底部远离水面后,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停止运动,并且将左组块23与左桩腿25相固定,右组块24与右桩腿26相固定。浮体底部远离水面后,降低水面上升或者下降对自升自航式船坞20造成的影响,以及减少海水波浪流对维修作业带来的影响。当舰艇维修完成后,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控制自升自航式船坞下降至其浮在水面上,然后右桩腿2和左桩腿25从水底拔出,压载装置向压载压载水舱注水,自升自航式船坞下沉,直至舰艇浮起,舰艇浮起后可直接驶离自升自航式船坞20。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左桩腿25和右桩腿26的数量均为两条,四条桩腿支撑主甲板平稳性更好。
为了防止舰艇在舰艇槽内侧翻,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包括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位于主甲板上,并且位于舰艇槽的底部,并且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相对设置,其中,左支撑块27面向右支撑块28的一表面与主甲板22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角度,右支撑块28面向左支撑块27的一表面与主甲板22之间具有第二预定角度。在舰艇位于舰艇槽内时,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左右支撑扶正舰艇。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第一预定角度和第二预定角度均锐角,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形成类“V”型槽,由于舰艇的底部的形状也是“V”形,舰艇的底部与“V”型槽刚好相适配,很好地扶正舰艇。当然,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可以包括左顶杆(图未示)和右顶杆(图未示),左顶杆的一端与左组块23连接,且另一端用于与舰艇的顶部连接,右顶杆的一端与右组块24连接,且另一端用于与舰艇的顶部连接,通过左顶杆和右顶杆扶正舰艇,从而实现舰艇上下扶正。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能够支撑扶正大小不同的舰艇,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包括导轨29和移动装置(图未示)。导轨29固定于主甲板,并且位于舰艇槽的底部,并且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均可沿导轨29滑动。移动装置分别与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连接,用于控制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的移动。在舰艇驶入舰艇槽后,并且自升自航式船坞20上浮抵接于舰艇时,移动装置控制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分别向舰艇移动,直至左支撑块27和右支撑块28抵接于舰艇的底部,然后自升自航式船坞20继续上浮。
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包括直升机甲板30和支撑杆(图未示)。直升机甲板30的一端与左组块23的顶部固定,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左组块23的侧壁和直升机甲板30的另一端固定,实现支撑杆支撑直升机甲板30。直升机甲板30相当于直升机场,直升机可以降落在直升机甲板30上,或者,从直升机甲板30起飞。通过配置直升机甲板30,增强自升自航式船坞20的配套,方便通过直升机对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进行补资物资。
为了方便对舰艇进行维修,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包括可转动吊机31。可转动吊机31固定于右组块24或左组块。可转动吊机31的吊臂的覆盖整个自升自航式船坞20。当然,可转动吊机31的数量为多台,分别设置右组块24或者左组块的前端和后端。
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包括救生艇(图未示)和多个缓冲装置(图未示)。救生艇悬挂于左组块23和/或右组块24的侧壁。救生艇用于在自升自航式船坞20出意外事故时救生用的。多个缓冲装置分别设置于左组块23面向右组块24的一表面,以及右组块24面向左组块23的一表面,舰艇驶入舰艇槽时,缓冲装置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舰艇与左组块23和/或右组块24直接碰撞,损坏舰艇、左组块23和/或右组块24。
在自升自航式船坞20下沉时,主甲板22下沉至水面以下,左组块23和右组块24形成孤岛,为了方便在左组块23和右组块24之间通行,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包括吊桥(图未示)。吊桥跨接在左组块23和右组块24上,将左组块23和右组块24连接起来。当然,在舰艇驶入舰艇槽时,吊桥也升起回收至左组块23或者右组块24一侧,防止吊桥阻挡舰艇。
为了方便对自升自航式船坞20的控制,自升自航式船坞20还包括控制装置(图未示)。左组块23或者右组块24设置有控制室(图未示),控制装置位于控制室内,并且控制装置分别与压载装置和自航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压载装置和自航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将主甲板固定于浮体上,左组块和右组块固定于主甲板上,左组块、右组块和主甲板围成舰艇槽,舰艇槽用于收容舰艇,而浮体内设置有压载水舱,压载装置通过向压载水舱注入水或者将所述压载水舱的水向外排出,实现自升自航式船坞下沉或者上浮,实现自升自航式船坞的自升降,另外,自航装置能够驱动自升自航式船坞航行,实现自升自航式船坞航行具有航行功能,方便对舰艇进行就近维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体,所述浮体内设置有多个压载水舱;
压载装置,所述压载装置与所述压载水舱连接,用于向所述压载水舱注入水或者将所述压载水舱的水向外排出;
主甲板,所述主甲板固定于所述浮体上;
左组块;
右组块,所述右组块和左组块均固定于所述主甲板上,其中,所述左组块和左组块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左组块与右组块之间具有预定距离,所述左组块、右组块和主甲板围成舰艇槽;
自航装置,所述自航装置设置于所述浮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进行航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左桩腿、右桩腿、左升降装置和右升降装置;
所述左桩腿的一端贯穿所述左组块、主甲板和浮体,并且所述左桩腿可相对于左组块、主甲板和浮体向上或者向下运动;
所述右桩腿的一端贯穿所述右组块、主甲板和浮体,并且所述右桩腿可相对于右组块、主甲板和浮体向上或者向下运动;
所述左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左组块内,用于控制所述左桩腿相对于左组块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所述右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右组块内,用于控制所述右桩腿相对于右组块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桩腿和右桩腿的数量均为两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
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均设置于主甲板上,并且位于所述舰艇槽的底部,其中,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相对设置,所述左支撑块面向所述右支撑块的一表面与主甲板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角度,所述右支撑块面向所述左支撑块的一表面与主甲板之间具有第二预定角度,在所述舰艇槽收容舰艇时,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左右支撑扶正所述舰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导轨和移动装置;
所述导轨固定于主甲板上,并且位于所述舰艇槽的底部,其中,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均可沿所述导轨滑动;
所述移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左支撑块和右支撑块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直升机甲板和支撑杆;
所述直升机甲板的一端与左组块的顶部固定,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左组块的侧壁和直升机甲板的另一端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可转动吊机;
所述可转动吊机固定于所述右组块或者左组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救生艇和多个缓冲装置;
所述救生艇悬挂于所述左组块和/或右组块的侧壁;
所述多个缓冲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左组块面向右组块的一表面,以及所述右组块面向所述左组块的一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吊桥;
所述吊桥跨接在左组块和右组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自航式船坞,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升自航式船坞还包括控制装置;
所述左组块或者右组块设置有控制室,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控制室内,并且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压载装置和自航装置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64468.8A CN105083493B (zh) | 2015-09-07 | 2015-09-07 | 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64468.8A CN105083493B (zh) | 2015-09-07 | 2015-09-07 | 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83493A true CN105083493A (zh) | 2015-11-25 |
CN105083493B CN105083493B (zh) | 2017-10-20 |
Family
ID=5456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64468.8A Active CN105083493B (zh) | 2015-09-07 | 2015-09-07 | 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83493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64564A (zh) * | 2016-11-01 | 2017-04-19 | 珠海飞驰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维修浮架及其升降方法 |
CN107878705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船型结构 |
CN110422298A (zh) * | 2019-08-12 | 2019-11-08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陀螺减摇式浮船坞 |
CN110466714A (zh) * | 2019-08-23 | 2019-11-19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
CN113815810A (zh) * | 2021-09-29 | 2021-12-21 |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带角度绕桩吊机水上安装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7002983A1 (en) * | 1995-07-13 | 1997-01-30 | Orca Marine Company Limited | Floating dock |
CN201882241U (zh) * | 2010-10-22 | 2011-06-29 | 苏智岭 | 轻便便携式浮船坞 |
KR101246905B1 (ko) * | 2011-02-18 | 2013-03-25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폐선박 해체용 구조물 |
KR20140050792A (ko) * | 2012-10-22 | 2014-04-30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플로팅 도크 |
CN204184555U (zh) * | 2014-08-22 | 2015-03-04 | 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浮船坞 |
-
2015
- 2015-09-07 CN CN201510564468.8A patent/CN10508349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7002983A1 (en) * | 1995-07-13 | 1997-01-30 | Orca Marine Company Limited | Floating dock |
CN201882241U (zh) * | 2010-10-22 | 2011-06-29 | 苏智岭 | 轻便便携式浮船坞 |
KR101246905B1 (ko) * | 2011-02-18 | 2013-03-25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폐선박 해체용 구조물 |
KR20140050792A (ko) * | 2012-10-22 | 2014-04-30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플로팅 도크 |
CN204184555U (zh) * | 2014-08-22 | 2015-03-04 | 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浮船坞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周启智等: "300ft自升自航式修井船(LIFTBOAT)的研制", 《广东造船》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78705A (zh) * | 2016-09-30 | 2018-04-06 |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船型结构 |
CN106564564A (zh) * | 2016-11-01 | 2017-04-19 | 珠海飞驰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维修浮架及其升降方法 |
CN106564564B (zh) * | 2016-11-01 | 2019-02-26 | 珠海飞驰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维修浮架及其升降方法 |
CN110422298A (zh) * | 2019-08-12 | 2019-11-08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陀螺减摇式浮船坞 |
CN110466714A (zh) * | 2019-08-23 | 2019-11-19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用于维修渔船的水上船坞 |
CN113815810A (zh) * | 2021-09-29 | 2021-12-21 | 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带角度绕桩吊机水上安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83493B (zh) | 2017-10-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83493A (zh) | 一种自升自航式船坞 | |
CN102328733B (zh) | 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 | |
TWI314536B (en) | Method for building ship on ground and launching ship using skid launching system | |
US2551375A (en) | Submergible drilling barg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
NO138555B (no) | Fartoey med variabelt dypgaaende, saerlig borefartoey | |
CN105035260B (zh) | 利用双船浮托整体拆除海上弃置平台上部组块的方法 | |
PT2493753E (pt) | Navio de transporte de turbinas eólicas parcialmente submersível | |
CN105151239A (zh) | 用于双船浮托整体拆除海上平台上部组块的船侧支撑结构 | |
US4869192A (en) |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unit with cylindrical ring floats | |
RU2483967C2 (ru) | Ледоко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лавающих тел | |
CA2762157C (en) | Spar hull load out method | |
AU4084700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k installation on an offshore substructure | |
KR20180036783A (ko) | 선박, 선박을 사용한 반송방법 | |
CN105947123A (zh) | 一种甲板可潜至水下的双体半潜船 | |
CN203497137U (zh) | 具备大仓储能力的横向下浮体半潜式平台 | |
CN100393577C (zh) | 半潜式自变深船艇 | |
CN103231782B (zh) | 横向下浮体半潜式平台 | |
CN107618626A (zh) | 改进的深水半潜式铺管起重船 | |
CN203902800U (zh) | 一种大型浮式海洋结构物半潜式举升平台 | |
CN204846306U (zh) | 用于双船浮托整体拆除海上平台上部组块的船侧支撑结构 | |
KR20120002981U (ko) | 반잠수선이 되는 쌍동선 | |
KR940002945B1 (ko) | 원통형 링 부표를 지니는 반잠수선 및 그 안정화 방법 | |
CN212580085U (zh) | 自稳式深水航标 | |
CN100439197C (zh) | 大吨位海河直达运输船舶 | |
CN209854667U (zh) | 一种船体泊岸动力缓冲防撞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