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68302A - 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68302A CN105068302A CN201510546356.XA CN201510546356A CN105068302A CN 105068302 A CN105068302 A CN 105068302A CN 201510546356 A CN201510546356 A CN 201510546356A CN 105068302 A CN105068302 A CN 1050683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or filter
- light
- pattern layer
- those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10272 inorganic materi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47 in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Silicon Chemical compound [Si] XUIMIQQOPSSX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9719 polyimid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620 organ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453 quartz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RQIPKMUHKBASFK-UHFFFAOYSA-N [O-2].[Zn+2].[Ge+2].[In+3] Chemical compound [O-2].[Zn+2].[Ge+2].[In+3] RQIPKMUHKBASF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 aluminum tin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2
-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dialuminum;dizinc;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2].[O-2].[O-2].[O-2].[O-2].[Al+3].[Al+3].[Zn+2].[Zn+2] JAONJTDQXUSBG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OFIYHXOOOISSDN-UHFFFAOYSA-N tellanylidene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Te]=[Ga] OFIYHXOOOISSD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67 nitr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0—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the aperture ratio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及第二基板,多条信号线,多个像素结构,第一、第二、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遮光图案层及液晶介质。第二基板具有多个第一、第二遮光区,多个第一、第二、第三透光区,且第一及第二遮光区定义出第一、第二及第三透光区。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一透光区及第一遮光区中。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二透光区及第一遮光区中,且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彼此堆叠在第一遮光区中。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三透光区中。遮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二遮光区中且位在第一、第二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发展,高解析度已经成为基本需求之一。在目前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通常通过将像素的尺寸缩小以达成高解析度。然而,在像素尺寸缩小的情况下,目前液晶显示面板内的黑矩阵层因制程或材料等等因素,容易在其角落产生转角圆化(Rounding)(如图1所示),进而导致像素的开口率降低。因此,为了实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高解析度,在有效遮蔽液晶显示面板内走线的前提下,如何避免开口率降低是极须克服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有效的遮蔽走线并具有良好的开口率。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多个像素结构、第二基板、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遮光图案层以及液晶介质。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配置在第一基板上。像素结构对应地与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其中每一像素结构包括主动元件以及第一电极层。主动元件与第一信号线中的一者以及第二信号线中的一者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层与主动元件电性连接。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且第二基板具有多个第一遮光区、多个第二遮光区、多个第一透光区、多个第二透光区以及多个第三透光区,其中第一遮光区与第二遮光区定义出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透光区。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一透光区以及第一遮光区中。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二透光区以及第一遮光区中,其中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彼此堆叠在第一遮光区中,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实质上与第一信号线于第一遮光区中完全重叠且不与第二信号线完全重叠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三透光区中。遮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二遮光区中,且位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上,其中遮光图案层于第二遮光区中实质上与第二信号线完全重叠且不与第一信号线完全重叠。液晶介质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多个像素结构、液晶介质、第二基板、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遮光图案层。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配置在第一基板上。像素结构对应地与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的对向,且液晶介质配置在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之间。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遮光图案层配置在第二基板以及液晶介质之间,其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中的至少两者仅在第一信号线的上方彼此堆叠,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位于遮光图案层以及第二基板之间。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及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在第一遮光区中彼此堆叠,以及位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上的遮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第二遮光区中,不但避免了混光现象,还避免了转角圆化的现象,藉以提高开口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液晶显示面板产生转角圆化的光学显微镜照片。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像素阵列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彩色滤光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5是沿4中的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沿图4中的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沿图4中的剖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图8a及图8b分别是两物件完全重叠的立体示意图。
图9及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彩色滤光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13是沿图11中的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沿图11中的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沿图11中的剖线C-C’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17及图1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200:液晶显示面板
110:像素阵列基板
112:第一基板
114a:数据线
114b:扫描线
116:像素结构
118a:第一电极层
118b:第二电极层
120、120’、220、220’、220”、320、320’、320”、320”’:彩色滤光基板
122、222:第二基板
124a、224a、324a、324a’、324a”、324a”’: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
124b、224b、324b、324b’、324b”、324b”’: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
124c、124c’、224c、224c”、324c、324c’、324c”、324c”’: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
125、125’、225、225”、325、325’、325”、325”’:叠层结构
126、226、226’:遮光图案层
130:液晶介质
A、B:物件
BP:保护层
C1、C2、C3:像素列
CH:通道层
d1、d2、d3:宽度
DE:漏极
GE:栅极
GI:栅极绝缘层
H:接触窗
IL:层间绝缘层
L:光线
M1:第一透光区
M2:第二透光区
M3:第三透光区
OC、OC2:平坦层
r1、r2:距离
S1:第一遮光区
S2:第二遮光区
SE:源极
T:主动元件
X:交错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中像素阵列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4为图2中彩色滤光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的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沿图4中的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沿图4中的剖线C-C’的剖面示意图。另外,图2的剖面位置对应于图3及图4中的剖线I-I’的位置。以下,将藉由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像素阵列基板110、彩色滤光基板120以及液晶介质130。像素阵列基板110及彩色滤光基板120对向设置。在后续段落中将对像素阵列基板110及彩色滤光基板120作详细说明。液晶介质130设置于像素阵列基板110及彩色滤光基板12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介质130例如是液晶分子。
请同时参照图2及图3,像素阵列基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2、多条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举例为数据线114a)、多条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举例为扫描线114b)以及多个像素结构116。第一基板112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金属等等。
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配置在第一基板112上。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的延伸方向不相同,较佳的是数据线114a的延伸方向与扫描线114b的延伸方向垂直。此外,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举例是位于不相同的膜层,且两者之间夹有绝缘层(未绘示)。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主要分别用来传递驱动像素结构116的数据信号及驱动信号。另外,基于导电性的考量,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一般是使用金属材料。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根据其他实施方式,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也可以使用例如合金、金属材料的氮化物、金属材料的氧化物、金属材料的氮氧化物等的其他导电材料,或是金属材料与前述其它导电材料的堆叠层。
像素结构116呈阵列排列而定义出多个像素列(column)C1~Cn(图3仅绘示出三个像素列C1~C3)。进一步而言,由于图3仅绘示出局部的像素阵列基板110,因此仅示意性地绘示出其中三个像素列C1~C3以及对应的三个像素结构116。
每一像素结构116与相对应的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电性连接。详细而言,每一像素结构116包括主动元件T、第一电极层118a及第二电极层118b。每一主动元件T与相对应的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动元件T例如是薄膜晶体管,其包括栅极GE、通道层CH、漏极DE以及源极SE。
栅极GE与扫描线114b为一连续的导电图案,此表示栅极GE与扫描线114b彼此电性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线114b的部分区域是作为栅极GE。源极SE与数据线114a为一连续的导电图案,此表示源极SE与数据线114a彼此电性连接。从另一观点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有控制信号输入扫描线114b时,扫描线114b与栅极GE之间会电性导通;而当有控制信号输入数据线114a时,数据线114a会与源极SE电性导通。
通道层CH位于栅极GE的上方。源极SE以及漏极DE位于通道层CH的上方。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动元件T是以底部栅极型薄膜晶体管为例来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主动元件T也可以是顶部栅极型薄膜晶体管。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动元件T的栅极GE上方更覆盖有栅极绝缘层GI。另外,在主动元件T的上方更覆盖有保护层BP。栅极绝缘层GI、保护层BP的材质可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其组合,无机材料例如是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的堆叠层。有机材料例如是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或压克力系树脂等高分子材料。
第一电极层118a与主动元件T的漏极DE电性连接。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118a是藉由接触窗H而与漏极DE电性连接。第一电极层118a例如是透明导电层,其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118a包括多个条状电极图案。
第二电极层118b与第一电极层118a电性绝缘。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层118b与第一电极层118a之间更设置有层间绝缘层IL,以使两者电性绝缘。层间绝缘层IL的材质可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其组合,无机材料例如是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的堆叠层。有机材料例如是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或压克力系树脂等高分子材料。
另外,第二电极层118b与第一电极层118a之间具有一电位差。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介质130主要是藉由第二电极层118b与第一电极层118a之间的电位差所驱动。第二电极层118b例如是透明导电层,其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导电材料,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层118b为整层完整的电极层,而不具有条状电极图案。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100即为边际场切换式(fringefieldswitching,FFS)液晶显示面板。
如图2所示,虽然像素结构110中的第一电极层118a包括多个条状电极图案,第二电极层118b为整层完整的电极层,第二电极层118b配置在保护层BP上,且层间绝缘层IL设置在第二电极层118b与第一电极层118a之间,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像素结构110可以是已知的边际场切换式液晶显示器面板中任一种构形的像素结构。举例而言,第一电极层118a可以是整层完整的电极层,第二电极层118b包括多个条状电极图案,而第二电极层118b位于第一电极层118a上方。
另外,第一电极层118a的构形并不以图3中所绘者为限。也就是说,第一电极层118a可以是已知的边际场切换式液晶显示器面板中任一种构形的电极层。举例而言,虽然图3中绘示第一电极层118a的条状电极图案的形状为直线型,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118a的条状电极图案的形状也可以是“ㄍ”字型或为波浪状等其他图案。
另外,虽然第一电极层118a包括三个条状电极图案,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依据实际上的需要,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调整条状电极图案的数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液晶显示面板100为边际场切换式液晶显示面板,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100也可以是共平面切换式(In-PlaneSwitching,IPS)液晶显示器,或是液晶显示面板100也可以不具有第二电极层118b且第一电极层118a为整层完整的电极层。
请同时参照图2、图4至图7,彩色滤光基板120包括第二基板122、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以及遮光图案层126。
第二基板122具有多个第一遮光区S1、多个第二遮光区S2、多个第一透光区M1、多个第二透光区M2以及多个第三透光区M3,其中第一遮光区S1与第二遮光区S2定义出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图4中仅绘示出局部的彩色滤光基板120,因此仅示意性地绘示出其中四个第一遮光区S1、两个第二遮光区S2、一个第一透光区M1、一个第二透光区M2以及一个第三透光区M3。第二基板122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金属等等。
另外,第一遮光区S1以及第二遮光区S2对应至非用以显示影像而需被遮蔽的元件所设置的区域,而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则对应至用以显示影像的元件所设置的区域。详细而言,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间上,第一遮光区S1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第二遮光区S2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而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从另一观点而言,如前文所述,由于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的延伸方向不相同,故第一遮光区S1与第二遮光区S2重叠处为交错区域X。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遮光区S1的宽度d1对应数据线114a而设计,第二遮光区S2的宽度d2对应扫描线114b而设计,藉此第一遮光区S1的宽度d1小于第二遮光区S2的宽度d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d1约为2微米至8微米,宽度d2约为10微米至40微米。
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对应配置在第一透光区M1以及第一遮光区S1中。详细而言,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一遮光区S1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而第一透光区M1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藉此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会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而对应第一透光区M1的部分会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从另一观点而言,由于第一遮光区S1与第二遮光区S2重叠处为交错区域X,故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实质上会与数据线114a完全重叠而不与扫描线114b完全重叠。在本文中,完全重叠的定义如下:若物件A与物件B完全重叠,表示物件A的垂直投影完全位于物件B的垂直投影内或重合(如图8a所示),或是物件B的垂直投影完全位于物件A的垂直投影内或重合(如图8b所示)。
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对应配置在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一遮光区S1中。同样地,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会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而对应第二透光区M2的部分会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另外,同样地,如前文所述,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实质上会与数据线114a完全重叠而不与扫描线114b完全重叠。
进一步,请同时参照图4、图5及图7,在第一遮光区S1中,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堆叠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上而形成叠层结构125。从另一观点而言,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是仅在数据线114a的上方彼此堆叠。也就是说,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所形成的叠层结构125在空间上会与数据线114a完全重叠。值得说明的是,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所形成的叠层结构125的光学密度值约为2至5,故叠层结构125能够提供有效的遮光效果。如此一来,位在第一遮光区S1中的叠层结构125得以有效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数据线114a。
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对应配置在第三透光区M3中。同样地,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中对应第三透光区M3的部分会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
另外,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的颜色不相同且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也就是说,当光线通过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时,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对应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的画面会分别显示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位在第一遮光区S1中的叠层结构125皆由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及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堆叠而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随着实际制程条件的不同,叠层结构125中滤光图案的堆叠方式也不同。举例而言,在一实施方式中,叠层结构125可具有依序为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与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的堆叠、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与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的堆叠、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的堆叠以及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的堆叠的组合。
另外,请同时参照图3、图4、图6及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是依序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第三像素列C1~C3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区M1是对应第一像素列C1而配置,第二透光区M2是对应第二像素列C2而配置,第三透光区M3是对应第三像素列C3而配置,且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也对应配置在位于相邻的第一透光区M1之间的第二遮光区S2中,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也对应配置在位于相邻的第二透光区M2之间的第二遮光区S2中,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也对应配置在位于相邻的第三透光区M3之间的第二遮光区S2中(如图6及图7所示)。值得说明的是,通过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依序对应第一~第三像素列C1~C3而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可以不需使用复杂的光罩来制造,藉以具有制程简单及制作成本低等优势。
遮光图案层126对应配置在第二遮光区S2中。详细而言,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二遮光区S2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藉此遮光图案层126中对应第二遮光区S2的部分会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从另一观点而言,由于第一遮光区S1与第二遮光区S2重叠处为交错区域X,故遮光图案层126中对应第二遮光区S2的部分实质上会与扫描线114b完全重叠而不与数据线114a完全重叠。
另外,遮光图案层126位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上。也就是说,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是位在遮光图案层126与第二基板122之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遮光图案层126能够在具有良好平坦度的表面上形成,液晶显示面板100可更包括配置在遮光图案层126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之间的平坦层OC。平坦层OC的材质可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其组合,无机材料例如是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的堆叠层。有机材料例如是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或压克力系树脂等高分子材料。
另外,遮光图案层126的材质包括黑色树脂或金属。详细而言,遮光图案层126的光学密度值约为3至7,故遮光图案层126能够提供有效的遮光效果。如此一来,位在第二遮光区S2中的遮光图案层126得以有效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扫描线114b及主动元件T。
值得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遮光区S1以及第二遮光区S2中分别设置属于不同膜层的叠层结构125(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所形成)以及遮光图案层126,不但叠层结构125以及遮光图案层126能够取代现有黑矩阵层而有效地遮蔽第一信号线114a、第二信号线114b及主动元件T等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还能够避免混光和避免液晶显示面板100内发生转角圆化的现象,藉以提高开口率。如此一来,相较于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00在实现高解析度的情况下,仍得以有效地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以及具有良好的开口率。
另外,在图4至图7的实施方式中,彩色滤光基板120中的叠层结构125是由两层的颜色滤光图案层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叠层结构具有更好的遮光效果,叠层结构也可以是由三层的颜色滤光图案层形成。以下,将参照图9及图10进行详细说明。
图9及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图9及图10的彩色滤光基板120’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4,其中图9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4中的剖线A-A’的位置,而图10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4中的剖线C-C’的位置。另外,图9及图10的实施方式与图4至图7的实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
由图5、图7以及图9、图10可知,彩色滤光基板120’与彩色滤光基板120不相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彩色滤光基板120’中,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更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堆叠于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上而形成叠层结构125’,而在彩色滤光基板120中,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未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叠层结构125仅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形成。
值得说明的是,由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124c’、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124b以及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124a所形成的叠层结构125’的光学密度值约为3至6,故与叠层结构125相比,叠层结构125’能够提供更佳的遮光效果。如此一来,与叠层结构125相比,位在第一遮光区S1中的叠层结构125’得以更有效地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
另外,在图2至图7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信号线为数据线114a,而第二信号线为扫描线114b,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信号线也可以是扫描线,而第二信号线则可以是数据线。以下,将参照图11至图15进行详细说明。
图11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彩色滤光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13是沿图11中的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4是沿图11中的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15是沿图11中的剖线C-C’的剖面示意图。另外,图11的剖面位置对应于图12中的剖线I-I’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图11的液晶显示面板200与图1的液晶显示面板100相似,差异主要仅在于两者使用细部结构不相同的彩色滤光基板。因此,在图11的液晶显示面板200与图1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中,使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的元件,且相关说明皆可参照前文。以下,将仅针对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11至图15,彩色滤光基板220包括第二基板222、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以及遮光图案层226。
第二基板222具有多个第一遮光区S1、多个第二遮光区S2、多个第一透光区M1、多个第二透光区M2以及多个第三透光区M3,其中第一遮光区S1与第二遮光区S2定义出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图12中仅绘示出局部的彩色滤光基板220,因此仅示意性地绘示出其中两个第一遮光区S1、四个第二遮光区S2、一个第一透光区M1、一个第二透光区M2以及一个第三透光区M3。第二基板222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金属等等。
另外,第一遮光区S1以及第二遮光区S2对应至非用以显示影像而需被遮蔽的元件所设置的区域,而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则对应至用以显示影像的元件所设置的区域。详细而言,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1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空间上,第一遮光区S1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第二遮光区S2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而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从另一观点而言,如前文所述,由于数据线114a及扫描线114b的延伸方向不相同,故第一遮光区S1与第二遮光区S2重叠处为交错区域X。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遮光区S1的宽度d1对应扫描线114b而设计,第二遮光区S2的宽度d2对应数据线114a而设计,藉此第一遮光区S1的宽度d1大于第二遮光区S2的宽度d2。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d1约为10微米至40微米,宽度d2约为2微米至8微米。
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对应配置在第一透光区M1以及第一遮光区S1中。详细而言,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一遮光区S1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而第一透光区M1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藉此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会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而对应第一透光区M1的部分会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从另一观点而言,由于第一遮光区S1与第二遮光区S2重叠处为交错区域X,故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实质上会与扫描线114b完全重叠而不与数据线114a完全重叠。
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对应配置在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一遮光区S1中。同样地,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会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而对应第二透光区M2的部分会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另外,同样地,如前文所述,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实质上会与扫描线114b完全重叠而不与数据线114a完全重叠。
进一步,请同时参照图12、图14及图15,在第一遮光区S1中,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堆叠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上而形成叠层结构225。从另一观点而言,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是仅在扫描线114b的上方彼此堆叠。也就是说,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所形成的叠层结构225在空间上会与扫描线114b完全重叠。值得说明的是,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所形成的叠层结构225的光学密度值约为2至5,故叠层结构225能够提供有效的遮光效果。如此一来,位在第一遮光区S1中的叠层结构225得以有效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扫描线114b及主动元件T。
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对应配置在第三透光区M3中。同样地,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中对应第三透光区M3的部分会与对应的第一电极层118a相重叠。
另外,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的颜色不相同且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也就是说,当光线通过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时,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对应第一透光区M1、第二透光区M2以及第三透光区M3的画面会分别显示出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另外,请同时参照图3及图12至图1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是依序分别设置在对应的第一~第三像素列C1~C3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光区M1是对应第一像素列C1而配置,第二透光区M2是对应第二像素列C2而配置,第三透光区M3是对应第三像素列C3而配置。值得说明的是,通过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依序对应第一~第三像素列C1~C3而设置,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200可以不需使用复杂的光罩来制造,藉以具有制程简单及制作成本低等优势。
遮光图案层226对应配置在第二遮光区S2中。详细而言,如前文所述,在空间上,第二遮光区S2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藉此遮光图案层226中对应第二遮光区S2的部分会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从另一观点而言,由于第一遮光区S1与第二遮光区S2重叠处为交错区域X,故遮光图案层226中对应第二遮光区S2的部分实质上会与数据线114a完全重叠而不与扫描线114b完全重叠。
另外,遮光图案层226位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上。也就是说,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是位在遮光图案层226与第二基板222之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遮光图案层226能够在具有良好平坦度的表面上形成,液晶显示面板200可更包括配置在遮光图案层226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之间的平坦层OC2。平坦层OC2的材质可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或其组合,无机材料例如是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或上述至少二种材料的堆叠层。有机材料例如是聚酰亚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或压克力系树脂等高分子材料。
另外,遮光图案层226的材质包括黑色树脂或金属。详细而言,遮光图案层226的光学密度值约为3至7,故遮光图案层226能够提供有效的遮光效果。如此一来,位在第二遮光区S2中的遮光图案层226得以有效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数据线114a。
值得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第一遮光区S1以及第二遮光区S2中分别设置属于不同膜层的叠层结构225(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所形成)以及遮光图案层226,不但叠层结构225以及遮光图案层226能够取代现有黑矩阵层而有效地遮蔽数据线114a、扫描线114b及主动元件T等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还能够避免液晶显示面板200内发生转角圆化的现象,藉以提高开口率。如此一来,相较于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200在实现高解析度的情况下,仍得以有效地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以及具有良好的开口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遮光图案层226配置在平坦层OC2上,使得电极层至遮光图案层之间的距离得以降低,藉以能够有效地改善液晶显示面板200在大视角下所产生的色偏差(chromaticaberration)现象。以下,将再次参照图11进行详细说明。
由图11可知,与遮光图案层设置在基板与彩色滤光图案层之间的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相比,本实施方式的将遮光图案层226配置在平坦层OC2上的液晶显示面板200具有较小的电极层至遮光图案层之间的水平距离(即距离r1与距离r2的总和)。如此一来,根据色彩混合定律(colormixingrule),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理解,与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相比,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200能够在大视角下所产生的色偏差现象上获得改善。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r1例如是2微米至6微米,而距离r2例如是1微米至4微米。
从另一观点而言,如图11所示,大角度(即大视角)的光线L能够有效地被遮光图案层226阻挡,使得对应于第一透光区M1的光线L不会从相邻的第二透光区M2穿透出,从而改善了液晶显示面板200在大视角下所产生的色偏差现象及改善了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可视角范围。
另外,在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中,光学密度值较高的遮光图案层226仅对应配置在第二遮光区S2中,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加强遮光效果,遮光图案层也可以对应配置在第一遮光区中。以下,将参照图14进行详细说明。
图1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16的实施方式与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16以及图12,图16的彩色滤光基板220’与图12的彩色滤光基板220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图16的彩色滤光基板220’中,遮光图案层226’更对应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位于第一遮光区S1中的遮光图案层226’的宽度d3小于第一遮光区S1的宽度d1。也就是说,遮光图案层226’呈现十字状,且遮光图案层226’仅配置在部分的第一遮光区S1中,以及在空间上,遮光图案层226’中对应第一遮光区S1的部分仅会与叠层结构225的一部分相重叠。
值得说明的是,在图16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叠层结构225以及遮光图案层226’皆对应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藉此进一步加强了第一遮光区S1内的遮光效果,使得更有效地阻断光线通过第一遮光区S1。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图案层226’与叠层结构225的重叠区域的光学密度值约为4至7。一般而言,光学密度值越高,代表遮光效果越好。
另外,在图16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无法避免遮光图案层226’发生转角圆化的现象,但由于位在第一遮光区S1中的遮光图案层226’的宽度d3小于第一遮光区S1的宽度d1,使得即使遮光图案层226’发生了转角圆化的现象,在空间上,转角圆化所涵盖的范围也会与叠层结构225相重叠。如此一来,与使用黑矩阵层来遮蔽走线的现有液晶显示面板相比,使用彩色滤光基板220’的液晶显示面板仍具有良好的开口率。
另外,在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中,彩色滤光基板220中的叠层结构225是由两层的颜色滤光图案层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叠层结构具有更好的遮光效果,叠层结构也可以是由三层的颜色滤光图案层形成。以下,将参照图17及图18进行详细说明。
图17及图1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7及图18的彩色滤光基板220”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2,其中图17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2中的剖线B-B’的位置,而图18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2中的剖线C-C’的位置。另外,图17及图18的实施方式与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
由图14、图15以及图17、图18可知,彩色滤光基板220”与彩色滤光基板220不相同之处主要在于:在彩色滤光基板220”中,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更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堆叠于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上而形成叠层结构225”,而在彩色滤光基板220中,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未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叠层结构225仅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形成。
值得说明的是,由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所形成的叠层结构225”的光学密度值约为3至6,故与叠层结构225相比,叠层结构225”能够提供更佳的遮光效果。如此一来,与叠层结构225相比,位在第一遮光区S1中的叠层结构225”得以更有效地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
另外,在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中,位在第一遮光区S1中的叠层结构225是由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堆叠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上而形成的两层的叠层结构,而在图17至图18的实施方式中,位在第一遮光区S1中的叠层结构225”是由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依序堆叠而成的三层的叠层结构。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第一遮光区中,存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中的至少两者彼此堆叠而成的叠层结构即属于本发明的范畴。以下,将参照图19至图20对叠层结构的变化态样进行详细说明。
图1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9的彩色滤光基板320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2,其中图19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2中的剖线C-C’的位置。另外,图19的实施方式与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以下,将仅针对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9,在彩色滤光基板320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皆对应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分别堆叠在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上而形成两层的叠层结构325。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仅配置在部分的第一遮光区S1中,且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所占的面积大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所占的面积。
另外,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的颜色不相同且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的颜色分别为绿色、红色以及蓝色。
图2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0的彩色滤光基板320’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2,其中图20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2中的剖线C-C’的位置。另外,图20的实施方式与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以下,将仅针对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0,在彩色滤光基板320’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皆对应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分别堆叠在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上而形成两层的叠层结构325’。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仅配置在部分的第一遮光区S1中,且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所占的面积大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所占的面积。
另外,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的颜色不相同且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的颜色分别为绿色、红色以及蓝色。
图2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1的彩色滤光基板320”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2,其中图21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2中的剖线C-C’的位置。另外,图21的实施方式与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以下,将仅针对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1,在彩色滤光基板320”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皆对应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堆叠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上而形成至少两层的叠层结构325”。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仅配置在部分的第一遮光区S1中,且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所占的面积大于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所占的面积。
另外,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的颜色不相同且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的颜色分别为绿色、蓝色以及红色。
图2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彩色滤光基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2的彩色滤光基板320”’的上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2,其中图22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2中的剖线C-C’的位置。另外,图22的实施方式与图11至图15的实施方式相似,因此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以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表示,且不再重复说明。以下,将仅针对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2,在彩色滤光基板320”’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皆对应配置在第一遮光区S1中,且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堆叠在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上而形成至少两层的叠层结构325”’。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仅配置在部分的第一遮光区S1中,且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所占的面积大于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所占的面积。
另外,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3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3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324c”’的颜色不相同且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224a”’、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224b”’以及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224c”’的颜色分别为绿色、蓝色以及红色。
另外,虽然上述是以叠层结构(即叠层结构325、325’、325”、325”’)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而遮光图案层226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的彩色滤光基板(即彩色滤光基板320、320’、320”、320”’)来详细说明叠层结构的其他变化态样,但根据本文所揭露的内容,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当叠层结构与数据线114a相重叠而遮光图案层与扫描线114b相重叠时的叠层结构的其他变化态样。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在第一遮光区以及第二遮光区中分别设置属于不同膜层的由彩色滤光图案层堆叠而成的叠层结构以及遮光图案层,不但叠层结构以及遮光图案层能够取代现有黑矩阵层而有效地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还能够避免液晶显示面板内发生转角圆化的现象,藉以提高开口率。如此一来,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在实现高解析度的情况下,仍得以有效地遮蔽不欲被使用者观看到的元件以及具有良好的开口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
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上;
多个像素结构,对应地与该些第一信号线以及该些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其中每一像素结构包括:
一主动元件,与该些第一信号线中的一者以及该些第二信号线中的一者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一电极层,与该主动元件电性连接;
一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对向,且该第二基板具有多个第一遮光区、多个第二遮光区、多个第一透光区、多个第二透光区以及多个第三透光区,其中该些第一遮光区与该些第二遮光区定义出该些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透光区;
一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该些第一透光区以及该些第一遮光区中;
一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该些第二透光区以及该些第一遮光区中,其中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与该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彼此堆叠在该些第一遮光区中,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实质上与该些第一信号线于该些第一遮光区中完全重叠且不与该些第二信号线完全重叠;
一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该些第三透光区中;
一遮光图案层,对应配置在该些第二遮光区中,且位在该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该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上,其中该遮光图案层于该些第二遮光区中实质上与该些第二信号线完全重叠且不与该些第一信号线完全重叠;以及
一液晶介质,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更配置在该些第一遮光区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平坦层,配置于该遮光图案层与该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该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像素结构更包括一第二电极层,与该第一电极层电性绝缘,其中该第一电极层与该第二电极层之间具有一电位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信号线为扫描线且该些第二信号线为数据线,该些第一遮光区的宽度大于该些第二遮光区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信号线为扫描线且该些第二信号线为数据线,该遮光图案层更对应配置在该些第一遮光区中,且位于该些第一遮光区中的该遮光图案层的宽度小于该些第一遮光区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信号线为数据线且该些第二信号线为扫描线,该些第一遮光区的宽度小于该些第二遮光区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图案的材质包括黑色树脂或金属,该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该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的颜色不相同且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9.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
多条第一信号线以及多条第二信号线,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上;
多个像素结构,对应地与该些第一信号线以及该些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
一液晶介质;
一第二基板,位于该第一基板的对向,该液晶介质配置在该第一基板以及该第二基板之间;以及
一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一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一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一遮光图案层配置在该第二基板以及该液晶介质之间,其中该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该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中的至少两者仅在该些第一信号线的上方彼此堆叠,该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该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位于该遮光图案层以及该第二基板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些像素结构呈阵列排列而定义出多个像素列,该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该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依序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像素列上,其中该第一颜色滤光图案层、该第二颜色滤光图案层以及该第三颜色滤光图案层的颜色不相同且分别选自红色、绿色以及蓝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4120976 | 2015-06-29 | ||
TW104120976A TWI581038B (zh) | 2015-06-29 | 2015-06-29 | 液晶顯示面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68302A true CN105068302A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497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46356.XA Pending CN105068302A (zh) | 2015-06-29 | 2015-08-31 | 液晶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377913A1 (zh) |
CN (1) | CN105068302A (zh) |
TW (1) | TWI581038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07483A (zh) * | 2017-09-25 | 2018-03-1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 |
CN108931866A (zh) * | 2018-06-29 | 2018-12-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9243314A (zh) * | 2018-10-22 | 2019-01-18 |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屏显示的led显示模块 |
CN109270734A (zh) * | 2018-09-06 | 2019-01-2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 |
CN111552112A (zh) * | 2020-05-25 | 2020-08-18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1627326A (zh) * | 2019-11-08 | 2020-09-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对向基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58474B (zh) * | 2018-01-17 | 2019-05-0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透明導電層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
CN110275333B (zh) * | 2018-03-14 | 2022-11-25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以及其制造方法 |
JP7181776B2 (ja) | 2018-12-05 | 2022-12-01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10707132A (zh) * | 2019-09-06 | 2020-01-1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TWI699581B (zh) * | 2019-09-11 | 2020-07-2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陣列基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82465A1 (en) * | 2001-10-31 | 2003-05-01 | Keiji Takizawa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JP2005062760A (ja) * | 2003-08-20 | 2005-03-10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20090161047A1 (en) * | 2007-12-20 | 2009-06-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1750793A (zh) * | 2008-12-15 | 2010-06-23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681068A (zh) * | 2012-05-11 | 2012-09-1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21599A (en) * | 1996-01-16 | 1998-02-24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Black matrix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US6690437B2 (en) * | 2000-04-18 | 2004-02-10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Electro-optical device |
KR20080032739A (ko) * | 2006-10-10 | 2008-04-16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JP6063782B2 (ja) * | 2013-03-12 | 2017-01-18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KR102103905B1 (ko) * | 2013-04-30 | 2020-04-24 | 도판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용 기판 |
-
2015
- 2015-06-29 TW TW104120976A patent/TWI58103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8-31 CN CN201510546356.XA patent/CN105068302A/zh active Pending
- 2015-12-27 US US14/979,504 patent/US2016037791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82465A1 (en) * | 2001-10-31 | 2003-05-01 | Keiji Takizawa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JP2005062760A (ja) * | 2003-08-20 | 2005-03-10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US20090161047A1 (en) * | 2007-12-20 | 2009-06-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1750793A (zh) * | 2008-12-15 | 2010-06-23 |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2681068A (zh) * | 2012-05-11 | 2012-09-1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作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07483A (zh) * | 2017-09-25 | 2018-03-1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 |
CN107807483B (zh) * | 2017-09-25 | 2020-07-3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 |
CN108931866A (zh) * | 2018-06-29 | 2018-12-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8931866B (zh) * | 2018-06-29 | 2021-06-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9270734A (zh) * | 2018-09-06 | 2019-01-25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 |
CN109270734B (zh) * | 2018-09-06 | 2022-05-0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 |
CN109243314A (zh) * | 2018-10-22 | 2019-01-18 | 厦门华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屏显示的led显示模块 |
CN111627326A (zh) * | 2019-11-08 | 2020-09-04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对向基板 |
CN111627326B (zh) * | 2019-11-08 | 2022-02-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对向基板 |
CN111552112A (zh) * | 2020-05-25 | 2020-08-18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11552112B (zh) * | 2020-05-25 | 2023-09-01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77913A1 (en) | 2016-12-29 |
TWI581038B (zh) | 2017-05-01 |
TW201701032A (zh) | 2017-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68302A (zh) | 液晶显示面板 | |
JP5571759B2 (ja) |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TWI615749B (zh) | 具有位置輸入功能之顯示裝置 | |
CN102023409B (zh) |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 |
TWI487988B (zh) | 液晶顯示面板 | |
JP5888557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11947760B2 (en) | Display device with position input function | |
US20140085558A1 (en) |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US985762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12666761B (zh) | 显示装置 | |
JP2016206322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9971207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8565269A (zh) | 显示面板 | |
US11119351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1294216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16084728A1 (ja) | 位置入力装置、及び位置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 |
CN105842944A (zh) |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0879499B (zh) | 显示装置 | |
US10203808B2 (en) | Position inpu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position input function | |
CN107861299A (zh) | 显示面板 | |
JP201313431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11352280B (zh) | 显示面板 | |
CN106405948B (zh) | 显示面板 | |
JP2013246410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13114224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