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5705A -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15705A CN105015705A CN201510486130.5A CN201510486130A CN105015705A CN 105015705 A CN105015705 A CN 105015705A CN 201510486130 A CN201510486130 A CN 201510486130A CN 105015705 A CN105015705 A CN 1050157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last
- boats
- connected entrance
- ships
- fre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及其操作方法,涉及船舶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无压载水船舶包括压载舱,压载舱的底部开设连通口,连通口能够使得海水流进或流出压载舱,连通口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控制连通口的开闭;本发明相应的操作方法为,当船舶需要压载航行时,打开压载舱底部的连通口,并保持连通口为打开状态;当船舶到达货物码头,需要装货时,关闭压载舱底部的连通口,利用压载舱内设置的排水装置将压载舱内的海水排出;当船舶到达卸货码头,需要卸货时,打开连通口,使得卸货码头的海水进入到压载舱内。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及其操作方法,保证不会出现生物入侵的问题,还能保证航行阻力小,在海上能够保持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压载水船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压载水系指为控制船舶纵倾、横倾、吃水、稳性或应力而在船上加装的水及其悬浮物。由此可知压载水对船舶的运行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船舶正常航行需要携带压载水,因此船舶上需要安装压载水处理装置,会造成船舶的重量增加,另外由于船舶会在不同的地方停泊,由于停泊和航行时压载水的需求量不同,当停泊时,会将船舶内的压载水排出船外,由于压载水中可能带有非本地区的物种,因此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就目前而言,较为人们所熟知的无压载水船舶理念有三种,分别为美国密西根大学研发设计的贯通流系统船体(Through-Flow System Hull)、日本造船研究中心(SRC)提出的无压载水船舶(NOBS)理念、荷兰代尔夫特大学试造的单一结构船体(Monomaran)。
就贯通流系统船体而言,该型设计并不是“纯”无压载水船舶,而是采用“活水”以达到压载目的。即,在其水线下拥有一个由大型管道组成的管路网络,海水从船首进入,船尾排出,并形成稳定的流场,部分船体是开放的,流动缓慢的海水始终充满了整个船底部以取代压载水的作用。由于采用的始终是当地海域的海水,因此不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这一情况,从而满足IMO的相关规定。
NOBS理念是对船体的一种重新设计,主要通过采用横向倾斜船底设计,使中线的位置比拥有较方、较平坦船底的传统商船更深,从而实现空船在不使用压载水的情况下也可拥有足够的吃水深度以避免船首砰击和螺旋桨飞车,同时也可充分确保船舶在大多数海况下的安全。不过船上也将设置2个小型备用压载舱以应对极端海况。采用该设计后,船体排水量将有所下降,而长、宽及吃水方面在设计时就比传统船型更大。
单一结构船体,该型船的设计理念和日本的NOBS相似,也以改变船体浮性达到无压载水的目的。其特点就是通过在船底部位设置一个内凹,也可看做将船底中线附近的船体部分移到两边船舷处,从外形上看有点像双体船,但实际上还是单体结构。采用该型设计后,船舶在轻载时也可拥有较深的吃水,避免了螺旋桨飞车等情况,保证了航行时的稳定性。
但是,通流系统船体的缺点是增加了船舶航行中的阻力,进而降低了船舶的动力效率;NOBS理念下形成的船体,由于船体的加宽和船体某些区域的结构加强,所需钢材也将增加10%左右;单一结构船体与水的接触面增大,因此与传统船型相比水阻将较大,油耗也将有所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压载水船舶,防止生物入侵的产生,不用更改船型,能够减少航行的阻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压载水船舶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方法,能够使得压载舱内的海水始终为当地的海水,不会造成生物入侵,还能够控制压载舱内水的高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包括压载舱,所述压载舱的底部开设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能够使得海水流进或流出所述压载舱,所述连通口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连通口的开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载舱内设有排水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为阀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阀门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装置为排水管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口的个数为多个。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的操作方法,当船舶需要压载航行时,打开压载舱底部的连通口,并保持所述连通口一直为打开状态;当船舶到达货物码头,需要装货时,关闭所述压载舱底部的连通口,利用所述压载舱内设置的排水装置将所述压载舱内的海水排出;当船舶到达卸货码头,需要卸货时,打开所述连通口,使得卸货码头的海水进入到所述压载舱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口是通过阀门控制所述连通口的开闭,所述阀门是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装置为与压载泵连通的排水管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口的个数为多个,根据船舶的吃水要求对连通口的打开和关闭的个数进行选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无压载水船舶,其压载舱底部设有连通口,能够使得海水进出压载舱,能够保证该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压载舱中的海水都是当地的海水,不会出现生物入侵的情况出现,连通口可以通过控制装置限制开闭,使得在无需连通口开通时,阻截连通口与海水的连通,整体结构无需改变,不会增加船舶的重量,还能减少航行的阻力。
本发明提出的无压载水船舶的操作方法,在航行、到达货物码头、到达卸货码头时,通过控制连通口和排水装置的开闭来控制压载舱内的海水量,以保证船舶的稳定性,还能保证航行时压载舱内的海水始终为当地的海水,不会造成生物入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无压载水船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载舱;2、连通口;3、阀门;4、排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包括压载舱1,压载舱1的底部开设连通口2,连通口2能够使得海水流进或流出压载舱1,使得压载舱1内的海水都是船舶所在的当地的海水,不会发生生物入侵的情况,另外,犹豫海水流进流出都是在连通口2处,不会出现贯通流系统船体受到水流阻力的情况,进而能够保证船舶航行过程中的效率,且船舶结构不变,不会增重,也不会引起阻力增大的问题;连通口2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能够控制连通口2的开闭,用以控制船舶在海水中保持稳定,优选地,控制装置为阀门3,阀门3可以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实现远程控制,操作方便。
压载舱1内设有排水装置4,当船舶不需要较大的吃水量时,可以通过排水装置4将压载舱1内的海水排出。排水装置4为设置在压载舱1内的排水管路,排水管路与压载泵连接,通过压载泵向压载舱1外抽水,具体地,排水管路的进水口安装在靠近船舱底部的位置,使得能够最大范围的控制压载舱1内的排水量。
进一步地,连通口2的个数为多个,具体个数可以根据船舶的大小和其他具体情况确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似,包括压载舱1,压载舱1的底部开设连通口2,连通口2能够使得海水流进或流出所述压载舱1,连通口2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连通口2的开闭。
不同之处在于,连通口2的具体位置、大小、形状、个数不限,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不限,能够使得海水能随时通过连通口2进出、控制装置能够控制连通口2的开闭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的操作方法,当船舶需要压载航行时,打开压载舱1底部的连通口2,使得海水进入压载舱1内,在航行过程中保持连通口2一直为打开状态;当船舶到达货物码头,需要装货时,关闭压载舱1底部的连通口2,利用压载舱1内设置排水装置4将压载舱1内的海水排出,具体地,排水装置4为排水管路;当船舶到达卸货码头,需要卸货时,打开连通口2,使得卸货码头的海水进入到压载舱1内。
优选地,连通口2是通过阀门3控制开闭,阀门3是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能够实现远程控制,操作方便。连通口2的个数为多个,根据船舶的吃水要求对连通口2的打开和关闭的个数进行选择。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载舱(1),所述压载舱(1)的底部开设连通口(2),所述连通口(2)能够使得海水流进或流出所述压载舱(1),所述连通口(2)上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述连通口(2)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载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舱(1)内设有排水装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载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阀门(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压载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3)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压载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4)为排水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压载水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2)的个数为多个。
7.一种无压载水船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船舶需要压载航行时,打开压载舱(1)底部的连通口(2),并保持所述连通口(2)一直为打开状态;当船舶到达货物码头,需要装货时,关闭所述压载舱(1)底部的连通口(2),利用所述压载舱(1)内设置的排水装置(4)将所述压载舱(1)内的海水排出;当船舶到达卸货码头,需要卸货时,打开所述连通口(2),使得卸货码头的海水进入到所述压载舱(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压载水船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2)是通过阀门(3)控制所述连通口(2)的开闭,所述阀门(3)是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压载水船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4)为与压载泵连通的排水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压载水船舶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2)的个数为多个,根据船舶的吃水要求对连通口(2)的打开和关闭的个数进行选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86130.5A CN105015705A (zh) | 2015-08-10 | 2015-08-10 |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及其操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86130.5A CN105015705A (zh) | 2015-08-10 | 2015-08-10 |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及其操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15705A true CN105015705A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06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86130.5A Pending CN105015705A (zh) | 2015-08-10 | 2015-08-10 |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及其操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15705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9863A (zh) * | 2016-03-22 | 2016-07-27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
CN106347579A (zh) * | 2016-05-16 | 2017-01-25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 |
CN107651106A (zh) * | 2017-11-07 | 2018-02-02 | 开江县劲马农耕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无压载水增速船 |
CN107885196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控制自动化水草清理船 |
CN113148045A (zh) * | 2021-06-10 | 2021-07-23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艉结构及船舶 |
CN113212641A (zh) * | 2021-06-15 | 2021-08-06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坐底船 |
CN115230867A (zh) * | 2022-08-24 | 2022-10-25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一种便于实现运行模式切换的双模式小水线面船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59307A (en) * | 1987-04-09 | 1988-07-26 | Sun Transport, Inc. | Tanker ballast |
CN2158843Y (zh) * | 1993-07-05 | 1994-03-16 | 朱文勇 | 一种玻璃钢船自动压载水舱 |
CN1336884A (zh) * | 1997-07-08 | 2002-02-20 | 提凯航运股份有限公司 | 更换船里的压载水的方法和装置 |
JP2002187590A (ja) * | 2000-12-20 | 2002-07-02 | Shin Kurushima Dockyard Co Ltd | バラスト置換装置 |
CN1946607A (zh) * | 2004-06-02 | 2007-04-11 | 金容敬 | 内设利用管道的自动压载系统的船舶 |
KR20110125503A (ko) * | 2010-05-13 | 2011-11-21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선박의 밸러스트 시스템 |
-
2015
- 2015-08-10 CN CN201510486130.5A patent/CN1050157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59307A (en) * | 1987-04-09 | 1988-07-26 | Sun Transport, Inc. | Tanker ballast |
CN2158843Y (zh) * | 1993-07-05 | 1994-03-16 | 朱文勇 | 一种玻璃钢船自动压载水舱 |
CN1336884A (zh) * | 1997-07-08 | 2002-02-20 | 提凯航运股份有限公司 | 更换船里的压载水的方法和装置 |
JP2002187590A (ja) * | 2000-12-20 | 2002-07-02 | Shin Kurushima Dockyard Co Ltd | バラスト置換装置 |
CN1946607A (zh) * | 2004-06-02 | 2007-04-11 | 金容敬 | 内设利用管道的自动压载系统的船舶 |
KR20110125503A (ko) * | 2010-05-13 | 2011-11-21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선박의 밸러스트 시스템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9863A (zh) * | 2016-03-22 | 2016-07-27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
CN105799863B (zh) * | 2016-03-22 | 2017-09-22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船用海水供给系统 |
CN106347579A (zh) * | 2016-05-16 | 2017-01-25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 |
CN106347579B (zh) * | 2016-05-16 | 2018-03-16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贯通型压载水舱 |
CN107885196A (zh) * | 2016-09-29 | 2018-04-06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控制自动化水草清理船 |
CN107651106A (zh) * | 2017-11-07 | 2018-02-02 | 开江县劲马农耕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无压载水增速船 |
CN113148045A (zh) * | 2021-06-10 | 2021-07-23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艉结构及船舶 |
CN113148045B (zh) * | 2021-06-10 | 2023-12-05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艉结构及船舶 |
CN113212641A (zh) * | 2021-06-15 | 2021-08-06 |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坐底船 |
CN115230867A (zh) * | 2022-08-24 | 2022-10-25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一种便于实现运行模式切换的双模式小水线面船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15705A (zh) | 一种无压载水船舶及其操作方法 | |
AU2006339595B2 (en) | Loop ballast exchange system for marine vessels | |
US6766754B1 (en) | Ballast exchange system for marine vessels | |
EP2214955A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ctive and passive stabilization of a vessel | |
KR101358611B1 (ko) | 선박의 부력제어시스템 | |
KR102157346B1 (ko) | 드라이도크 미부양 탠덤 공법을 적용한 선박건조공법 | |
KR101319365B1 (ko) | 밸러스트수 처리장치가 필요없는 선박 | |
KR20170052922A (ko) | 선박의 평형수 자동관리장치와 그 작동방법 | |
NO316066B1 (no) | Slepebåt | |
TWI630147B (zh) | 滑行式船舶中的防搖晃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KR101818134B1 (ko) | 밸브제어에 의한 선박의 좌우 롤링방지기능을 포함하는 무밸러스트 시스템 | |
KR101245658B1 (ko) | 선박의 밸러스트 운용 시스템 | |
KR101167935B1 (ko) | 해수교환이 가능한 선박 | |
KR20130014166A (ko) | 선박의 밸러스트 수 이송 시스템 | |
KR101411494B1 (ko) | 횡동요 저감형 선박 | |
Godey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Ballast Free Ship Design | |
CN207644565U (zh) | 一种货物运输船 | |
CN205524805U (zh) | 新型无压载水概念船舶 | |
JP7574514B2 (ja) | 船舶の安定性制御システム | |
WO2019123640A1 (ja) | 液体貨物船 | |
JP4813117B2 (ja) | バラスト水交換方法 | |
Parsons | The variable buoyancy ship: a road to the elimination of ballast | |
KR101008439B1 (ko) | 단일 및 이중선체 혼합형 액체운반선 | |
NL1027928C2 (nl) | Ballastwaterstuurklep en werkwijze voor het innemen van ballastwater. | |
KR20170121414A (ko) | 평형수 순환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선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