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3548A - 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43548A CN104943548A CN201510132277.4A CN201510132277A CN104943548A CN 104943548 A CN104943548 A CN 104943548A CN 201510132277 A CN201510132277 A CN 201510132277A CN 104943548 A CN104943548 A CN 1049435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instrument panel
- disengaging
- sheet
- preve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该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能够可靠地防止综合仪表盘脱离仪表板主体。综合仪表盘(3)通过卡定单元安装于仪表板主体(2),卡定单元包括卡定爪(9)和卡定孔(8),该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设有防止综合仪表盘(3)脱离仪表板主体(2)的脱离防止单元(20),脱离防止单元(20)包括脱离防止孔(21)和脱离防止片(22),脱离防止片(22)具有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放的U字状的卡定槽,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导致综合仪表盘(3)相对于仪表板主体(2)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脱离防止片(22)的卡定槽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该综合仪表盘通过卡定单元安装于驾驶席的车辆前方侧的仪表板主体,上述卡定单元在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定爪,并在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另一者设有卡定孔。
背景技术
在车辆侧部通过侧托架固定有转向支承部。而且,在该转向支承部固定有仪表板。
在上述仪表板上,在驾驶席的车辆前方侧的仪表板主体上安装有转速表、速度计等仪表。当直射阳光入射到这些仪表时,仪表的数值变得难以看到。于是,在驾驶席的车辆前方侧的仪表板主体安装有作为装饰构件覆盖仪表的周围的综合仪表盘。
上述综合仪表盘在仪表、GPS天线安装在仪表板主体上之后安装于仪表板主体。
因此,即使想要利用螺钉等将综合仪表盘自仪表板主体的背面侧拧紧固定在仪表板主体上,因仪表、GPS天线成为妨碍,而导致工具无法进入仪表板主体的背面侧。另外,即使形成供工具进入的间隙,也必须摸索地进行组装操作,作业性较差。
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通过卡定单元将综合仪表盘安装于仪表板主体。如上所述,上述卡定单元设有卡定爪和卡定孔。
由于上述驾驶席的车辆前方侧的仪表板主体比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仪表板主体更靠近车辆侧面,因此,在车辆等碰撞到驾驶席侧的车辆侧部的情况下,上述驾驶席的车辆前方侧的仪表板主体比左右方向中央部的仪表板主体更大程度地变形。当仪表板主体这样地较大程度地变形时,有可能导致构成上述卡定单元的卡定爪脱离卡定孔,而使得综合仪表盘脱离仪表板主体。
为了消除该问题,例如,考虑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将卡定构造设在综合仪表盘与仪表板主体之间的构造。
在专利文献1的卡定构造中,从安装于车身侧板1的饰板3的背面侧延伸有截面呈长方形状的插入引导件22。而且,在插入引导件22的顶端部设有在周向上错开90度的两级止挡部26、27,插入引导件22插入到车身侧板1的长方形状的引导孔23中。引导孔23的上下、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均大于插入引导件22的尺寸,但由于引导孔23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含有止挡部的部分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因此,能够防止饰板3脱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发明授权)第41084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的卡定构造为使两级止挡部卡挂于引导孔而防止饰板脱离的构造。因此,若引导孔的变形较大,则导致双方的止挡部脱离引导孔。
另外,上述止挡部是出于防止安装在车辆中央部的副仪表板的两侧部的饰板因冲击载荷而脱离的目的而设置的,并未考虑到由侧面碰撞导致饰板向车辆内侧(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移动的情况。
因而,即使将上述卡定构造应用于在侧面碰撞时向车辆内侧移动的综合仪表盘,也无法充分地获得防止综合仪表盘脱离仪表板主体的效果。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即使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导致仪表板主体较大程度地变形、综合仪表盘向车辆内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综合仪表盘脱离仪表板主体。
本发明为一种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综合仪表盘通过卡定单元安装于驾驶席的车辆前方侧的仪表板主体,
上述卡定单元在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定爪,并在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另一者设有卡定孔,
该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设有脱离防止单元,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时,该脱离防止单防止上述综合仪表盘脱离上述仪表板主体,
上述脱离防止单元包括设于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其中一者的脱离防止孔和设于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另一者且从上述脱离防止孔穿过的脱离防止片,
上述脱离防止片具有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放的U字状的卡定槽,
当上述车辆侧部受到冲击导致上述综合仪表盘相对于上述仪表板主体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卡定槽被卡定在上述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技术方案1)。根据该结构,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
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导致综合仪表盘相对于仪表板主体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脱离防止片的卡定槽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
上述卡定槽形成为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放的U字状,因此,即使在脱离防止孔的变形较大的情况下,脱离防止片也不易脱离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脱离防止片脱离脱离防止孔。
详细而言,作为一例子,如图3所示,在驾驶席侧的车辆侧部50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发生碰撞的部位距离配置有综合仪表盘3的位置较近,因此,与在副驾驶席侧的车辆侧部51发生了碰撞的情况相比,向综合仪表盘3施加有朝向车辆内侧(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的较大的力。在图3中,F1、F2为当驾驶席侧的车辆侧部50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施加于综合仪表盘3的力的大小和方向,F3、F4为当副驾驶席侧的车辆侧部51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施加于综合仪表盘3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其结果,有可能上述卡定爪脱离卡定孔,而导致综合仪表盘脱离仪表板主体。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上述卡定槽形成为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放的U字状,因此,即使上述卡定爪脱离卡定孔而综合仪表盘欲向车辆内侧移动,上述卡定槽也会立刻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综合仪表盘脱离仪表板主体。(技术方案1)
根据本发明,
上述卡定爪在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其中一者设有爪主体和从上述爪主体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的爪部,
在上述车辆侧部没有受到冲击的正常情况下,卡定在上述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的爪部从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向上方或下方突出,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爪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设定为大于上述卡定爪的爪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采用该结构,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技术方案2)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爪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设定为大于上述卡定爪的爪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因此,能够比使卡定爪的爪部卡定于卡定孔的周缘部的构造更牢固地使脱离防止片的爪部卡定于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由此,能够使脱离防止片的爪部不易脱离脱离防止孔。
另外,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综合仪表盘相对于仪表板主体向车辆宽度方向强劲地移动时,可能导致脱离防止片自卡定槽侧裂开,或者,卡定槽未卡定在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而脱离。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脱离防止片的爪部突出设置于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因此,在卡定槽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之前,能够利用脱离防止片的爪部形成一个缓冲来减弱脱离的势头,其结果能够可靠地使卡定槽卡定在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技术方案2)
根据本发明,
上述脱离防止孔由彼此连通连接的上侧的宽部和下侧的窄部构成,
上述脱离防止片从上述宽部穿过,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的厚度和上述宽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大致相同,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爪部从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向上方突出,并且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周围的脱离防止片部分向下方弹性变形,
上述脱离防止片从上述宽部穿过时,上述脱离防止片的爪部被上述宽部的上侧的周缘部按压并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进入上述窄部内,在通过上述窄部后由弹性恢复到上方。根据该结构,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技术方案3)
在使脱离防止片从脱离防止孔穿过的情况下,将脱离防止片的顶端部载置在上述窄部的两侧的部分的上表面上并且将其推入上述宽部内。由此,能够顺利地将综合仪表盘组装在仪表板主体上。其结果,能够简单地将脱离防止片相对于脱离防止孔定位,能够提高组装性。
另外,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的厚度和上述宽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利用宽部限制脱离防止片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能够抑制综合仪表盘的晃动。而且,能够防止在综合仪表盘和仪表板的外观面的相接部产生高度差,能够提高美观度。
当上述脱离防止孔仅由宽部构成时,在使脱离防止片从宽部穿过的情况下,脱离防止片的爪部会卡挂于宽部的周缘部而无法穿过。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设有与上述宽部连通连接的窄部,因此,能够使脱离防止片顺畅地从宽部穿过。即,脱离防止片从宽部穿过时,脱离防止片的爪部被宽部的上侧的周缘部按压并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进入窄部内,在通过窄部后由弹性恢复到上方。由此,脱离防止片的爪部卡定于宽部的上侧的周缘部。(技术方案3)
根据本发明,
上述脱离防止孔的宽部的宽度和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的宽度设定为大致相同,
上述脱离防止片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前端收缩的梯形状。根据该结构,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技术方案4)
上述脱离防止孔的宽部的宽度和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的宽度设定为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利用脱离防止孔限制脱离防止片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其结果,能够抑制将综合仪表盘组装到仪表板主体时综合仪表盘的左右晃动。
另外,上述脱离防止片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前端收缩的梯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脱离防止片插入宽部,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技术方案4)
根据本发明,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卡定槽的底面与上述脱离防止片在上述卡定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外侧面之间的长度设定为小于上述窄部的宽度。根据该结构,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技术方案5)
在综合仪表盘的卡定爪脱离了仪表板主体的卡定孔时,脱离防止片的卡定槽能够下落到脱离防止孔的窄部,而且卡定槽能够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的窄部的周缘部。因此,能够在卡定槽卡定于上述周缘部的状态下限制脱离防止片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能够使综合仪表盘不易脱离仪表板主体。(技术方案5)
根据本发明,
上述脱离防止片形成于上述综合仪表盘,上述脱离防止孔形成于上述仪表板主体。采用该结构,能够起到以下的作用。(技术方案6)
车辆有右舵规格和左舵规格这两种规格,所使用的部件分别因各自的销售地而不同。综合仪表盘的细部的形状虽然因规格而不同,但在外观上大致相同,因此,在相同的组装流水线上分批组装这两种规格的情况下,可能拿错综合仪表盘,而成为作业性变差的一个原因。
设置在上述综合仪表盘上的卡定槽在右舵规格和左舵规格中的任一者的综合仪表盘中均是朝向车辆内侧(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口的形状。因此,即使是外观大致相同的综合仪表盘,也能够利用卡定槽的开口方向一眼就能判断是右舵规格还是左舵规格(若向左侧开口则为右舵规格,若向右侧开口则为左舵规格)。
其结果,能够防止组装时拿错部件、误装部件,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技术方案6)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导致仪表板主体较大程度地变形、综合仪表盘向车辆内侧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综合仪表盘脱离仪表板主体的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驾驶席侧的仪表板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综合仪表盘自仪表板主体的脱离被脱离防止单元阻止,综合仪表盘成为鼓出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在发生了侧面碰撞的情况下施加于综合仪表盘的力的示意图。
图4是仪表板主体和综合仪表盘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综合仪表盘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综合仪表盘的前端部附近部分的放大图。
图7的(a)是脱离防止片的放大立体图,图7的(b)是图6的Z向视图,图7的(c)是卡定爪的立体图。
图8是从车辆后方侧观察得到的仪表板主体的综合仪表盘安装部的图。
图9是从车辆后方侧观察得到的脱离防止孔的图。
图10是脱离防止孔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2、仪表板主体;3、综合仪表盘;8、卡定孔;9、卡定爪;16、爪主体;17、爪部(卡定爪的爪部);17a、卡定爪的爪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20、脱离防止单元;21、脱离防止孔;21a、宽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21b、宽部的宽度;21c、窄部的宽度;21J、宽部;21J2、宽部的上侧的周缘部;21K、窄部;22、脱离防止片;22a、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的厚度;22b、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的宽度;22c、脱离防止片的卡定槽的底面与脱离防止片在卡定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外侧面之间长度;22K、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22S、脱离防止片的外侧面;25、卡定槽;25T、卡定槽的底面;26、爪部(脱离防止片的爪部);26a、脱离防止片的爪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Fr、车辆前方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中表示驾驶席侧的仪表板1,图4中表示仪表板1的分解立体图。在驾驶席的车辆前方侧Fr的仪表板主体2上安装有仪表13和综合仪表盘3,仪表13和综合仪表盘3均为树脂制品。
仪表板主体2的构造
仪表板主体2包括壁面朝向上下方向的上壁4和与乘员相对的前壁5,遍及与驾驶席相对应的一侧的上壁4和前壁5地形成有开口部6(参照图4)。而且,在该开口部6的周缘部通过卡定单元安装有综合仪表盘3的周缘部。上壁4侧的开口部6A形成为俯视时向车辆前方侧Fr凸出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椭圆弧状,前壁5侧的开口部6B形成为横向较长的长方形状。
另外,从上述上壁4侧的开口部6A的周缘部在该开口部6的大致整周上向下方突出有安装凸缘7,在安装凸缘7上分散配设有多个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开口的卡定孔8。卡定孔8设定为从车辆后方侧Rr观察时横向较长的长方形状。综合仪表盘3的前端部的后述卡定爪9从车辆后方侧Rr插入并卡定于该卡定孔8。在卡定孔8的宽度方向两侧竖立设置有引导壁28(参照图8)。上述卡定单元包括上述卡定爪9和卡定孔8。
如图4、图8所示,在安装凸缘7的车辆前方侧Fr的下端部相连地设置有具有螺纹孔的左右一对纵壁状的第1安装壁11,在安装凸缘7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的下端部相连地设置有纵壁状的第2安装壁12。在左右一对第1安装壁11上安装有导航装置的GPS天线等设备(未图示),在第2安装壁12上安装有仪表13。
综合仪表盘3的构造
如图4、图5所示,综合仪表盘3包括上面部14和环状的框部15,该上面部14覆盖仪表板主体2的上壁4侧的开口部6A,该框部15从该上面部14的车辆后方侧Rr(车厢内侧)的端部向下方延伸,覆盖仪表13的车辆后方侧Rr的周部。在从车辆后方侧Rr观察时的纵截面中,上面部14形成为上侧凸出的平缓的圆弧状。也就是说,上面部14向上方稍微鼓出。而且,在上面部14的周部分散配设有多个向车辆前方侧Fr突出的卡定爪9。
如图5、图6所示,卡定爪9包括舌片状的爪主体16和爪部17,该爪主体16从上述上面部14向车辆前方侧Fr突出,该爪部17从爪主体16的顶端部向上方突出。爪部17形成为截面呈三角形状,爪部17的顶部沿上述上面部14的周缘延伸。卡定爪9从车辆后方侧Rr插入上述卡定孔8并卡定于上述卡定孔8。
脱离防止单元20的构造
如图2、图4所示,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时(侧面碰撞时)防止综合仪表盘3脱离仪表板主体2的脱离防止单元20设于仪表板主体2和综合仪表盘3。
上述脱离防止单元20包括脱离防止孔21和脱离防止片22,该脱离防止孔21设于仪表板主体2的上壁4的前端部,该脱离防止片22设于综合仪表盘3的上面部14的前端部(车辆前方侧Fr的端部,以下同样),从脱离防止孔21穿过。
脱离防止单元20的脱离防止孔21的构造
如图4、图8~图10所示,脱离防止孔21形成于设在仪表板主体2的上壁4的安装凸缘7的前端部。该脱离防止孔21由彼此上下连通连接的上侧的宽部21J和下侧的窄部21K构成。上述脱离防止片22从脱离防止孔21的宽部21J穿过。
宽部21J和窄部21K均形成为横向较长的长方形状,宽部21J和窄部21K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一致。在窄部21K的宽度方向上的两外方侧形成有向车辆后方侧Rr突出的凸部24。凸部24的上表面倾斜,越靠近车辆前方侧Fr越位于上方,从而构成将插入于宽部21J的脱离防止片22向车辆前方侧Fr引导的引导面24J(参照图10)。
脱离防止单元20的脱离防止片22的构造
如图5、图6、图7的(a)、图7的(b)所示,脱离防止片22从综合仪表盘3的上面部14的前端部向车辆前方侧Fr突出,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前端收缩的梯形状。另外,脱离防止片22在前半部具有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放的U字状的卡定槽25。如图7的(b)所示,为了在成形工序中容易进行脱模,卡定槽25的车辆前方侧Fr的内周面25M倾斜,越靠近上侧越位于车辆前方侧F。
而且,脱离防止片22的卡定槽25构成为,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导致综合仪表盘3相对于仪表板主体2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移动的情况下,卡定槽25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宽部21J的车辆左右方向中心侧的侧缘部21J1(参照图9))。
如图7的(a)、图7的(b)所示,在车辆侧部没有受到冲击的正常情况下,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的截面呈三角形状的爪部26从脱离防止片22的基端部22K向上方突出。在该爪部26的根部的两侧和车辆后方侧Rr以U字状连续的状态形成有狭缝45,爪部2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周围的脱离防止片部分向下方弹性变形。
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26a(从脱离防止片22的基端部22K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参照图7的(a))设定为大于上述卡定爪9的爪部17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17a(从爪主体16的上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参照图7的(c))。
脱离防止片22的基端部22K的厚度22a(参照图7的(b))和上述脱离防止孔21的宽部21J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21a(参照图10)设定为大致相同,上述宽部21J的宽度21b(参照图9)和脱离防止片22的基端部22K的宽度22b(参照图6)设定为大致相同。如图7的(a)、图7的(b)所示,在位于上述爪部17的侧方的脱离防止片22的基端部22K上鼓出形成有沿车辆前方侧Fr延伸的左右一对长方形状的隆起部29,从而增大了上述基端部22K的厚度22a。
而且,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构成为,上述脱离防止片22从上述宽部21J穿过时,爪部26被上述宽部21J的上侧的周缘部21J2(参照图9)按压并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进入上述窄部21K内,在通过窄部21K后由弹性恢复到上方。由此,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卡定于宽部21J的上侧的周缘部21J2。例如,当上述脱离防止孔21仅由宽部21J构成时,在使脱离防止片22从宽部21J穿过的情况下,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会卡挂于宽部21J的周缘部而无法穿过。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设有与上述宽部21J连通连接的窄部21K,因此,如上所述,能够使脱离防止片22顺利地从宽部21J穿过。
根据本发明的结构,(1)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导致综合仪表盘3相对于仪表板主体2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移动的情况下,脱离防止片22的卡定槽25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宽部21J的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的侧缘部21J1)。
上述卡定槽25形成为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口的U字状,因此,即使在脱离防止孔21的变形较大的情况下,上述脱离防止片22也不易脱离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上述脱离防止片22脱离脱离防止孔21。
详细而言,在驾驶席侧的车辆侧部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发生碰撞的部位距离配置有综合仪表盘3的位置较近,因此,与在副驾驶席侧的车辆侧部车身发生了碰撞的情况相比,向综合仪表盘3施加有朝向车辆内侧(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的较大的力。其结果,有可能上述卡定爪9脱离卡定孔8,而导致综合仪表盘3脱离仪表板主体2。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上述卡定槽25形成为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放的U字状,因此,即使上述卡定爪9脱离卡定孔8而综合仪表盘3欲向车辆内侧(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移动,上述卡定槽25也会立刻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宽部21J的车辆左右方向中心侧的侧缘部21J1)。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综合仪表盘3脱离仪表板主体2。图2中表示防止了脱离的状态。
(2)上述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26a设定为大于上述卡定爪9的爪部17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17a,因此,能够比使卡定爪9的爪部17卡定于卡定孔8的周缘部的构造更牢固地使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卡定于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宽部21J的上侧的周缘部21J2)。由此,能够使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不易脱离脱离防止孔21。
另外,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综合仪表盘3相对于仪表板主体2向车辆宽度方向强劲地移动时,可能导致脱离防止片22自卡定槽25侧裂开,或者,卡定槽25未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而脱离。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构,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突出设置于脱离防止片22的基端部22K,因此,在卡定槽25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宽部21J的车辆左右方向中心侧的侧缘部21J1)之前,能够利用脱离防止片22的爪部26形成一个缓冲来减弱脱离的势头,其结果能够可靠地使卡定槽25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周缘部。
(3)在使脱离防止片22从脱离防止孔21穿过的情况下,将脱离防止片22的顶端部载置在上述窄部21K的两侧的凸部24的引导面24J(上表面)上,使该脱离防止片22被引导面24J(上表面)引导并被推入上述宽部21J内。由此,能够顺利地将综合仪表盘3组装在仪表板主体2上。其结果,能够简单地将脱离防止片22相对于脱离防止孔21定位,能够提高组装性。
另外,上述脱离防止片22的基端部22K的厚度22a和上述宽部21J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21a设定为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利用宽部21J限制脱离防止片22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能够抑制综合仪表盘3的晃动。而且,能够防止在综合仪表盘3和仪表板1的外观面的相接部产生高度差,能够提高美观度。
(4)上述脱离防止孔21的宽部21J的宽度21b和上述脱离防止片22的基端部22K的宽度22b设定为大致相同,因此,能够利用脱离防止孔21限制脱离防止片2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其结果,能够抑制在将综合仪表盘3组装到仪表板主体2时综合仪表盘3的左右晃动。
另外,上述脱离防止片22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前端收缩的梯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脱离防止片22插入宽部21J,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5)车辆有右舵规格和左舵规格这两种规格,所使用的部件因各自的销售地而不同。综合仪表盘3的细部的形状虽然因规格而不同,但在外观上大致相同,因此,在相同的组装流水线上分批组装这两种规格的情况下,可能拿错综合仪表盘3,而成为作业性变差的一个原因。
设置在上述综合仪表盘3上的卡定槽25在右舵规格和左舵规格中的任一者的综合仪表盘3中均是朝向车辆内侧(车辆左右中心侧)开口的形状。因此,即使是外观大致相同的综合仪表盘3,也能够利用卡定槽25的开口方向一眼就能判断是右舵规格还是左舵规格(若向左侧开口则为右舵规格,若向右侧开口则为左舵规格)。其结果,能够防止组装时拿错部件、误装部件,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其他实施方式
(1)如图6所示,脱离防止片22的卡定槽25的底面25T与脱离防止片22在卡定槽25的深度方向上的外侧面22S之间的长度22c可以设定为小于上述窄部21K的宽度21c。
根据该结构,在综合仪表盘3的卡定爪9脱离了仪表板主体2的卡定孔8时,脱离防止片22的卡定槽25能够下落到脱离防止孔21的窄部21K,而且卡定槽25能够被卡定在脱离防止孔21的窄部21K的周缘部21K1。因此,能够在卡定槽25卡定于上述周缘部21K1的状态下限制脱离防止片22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能够使综合仪表盘3不易脱离仪表板主体2。
(2)还可以是上述卡定爪9设于仪表板主体2,上述卡定孔8设于综合仪表盘3。
(3)还可以是上述脱离防止片22形成于仪表板主体2,上述脱离防止孔21形成于综合仪表盘3。
Claims (6)
1.一种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该综合仪表盘通过卡定单元安装于驾驶席的车辆前方侧的仪表板主体,
上述卡定单元在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其中一者设有卡定爪,并在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另一者设有卡定孔,
该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设有脱离防止单元,当车辆侧部受到冲击时,该脱离防止单元防止上述综合仪表盘脱离上述仪表板主体,
上述脱离防止单元包括设于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其中一者的脱离防止孔和设于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另一者且从上述脱离防止孔穿过的脱离防止片,
上述脱离防止片具有朝向车辆的左右方向中心侧开放的U字状的卡定槽,
当上述车辆侧部受到冲击导致上述综合仪表盘相对于上述仪表板主体沿车辆宽度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卡定槽被卡定在上述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其中,
上述卡定爪在上述仪表板主体与综合仪表盘中的其中一者设有爪主体和从上述爪主体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的爪部,
在上述车辆侧部没有受到冲击的正常情况下,卡定在上述脱离防止孔的周缘部的爪部从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向上方或下方突出,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爪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设定为大于上述卡定爪的爪部在上下方向上的突出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其中,
上述脱离防止孔由彼此连通连接的上侧的宽部和下侧的窄部构成,
上述脱离防止片从上述宽部穿过,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的厚度和上述宽部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为大致相同,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爪部从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向上方突出,并且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周围的脱离防止片部分向下方弹性变形,
上述脱离防止片从上述宽部穿过时,上述脱离防止片的爪部被上述宽部的上侧的周缘部按压并向下方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进入上述窄部内,在通过上述窄部后由弹性恢复到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其中,
上述脱离防止孔的宽部的宽度和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基端部的宽度设定为大致相同,
上述脱离防止片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前端收缩的梯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其中,
上述脱离防止片的卡定槽的底面与上述脱离防止片在上述卡定槽的深度方向上的外侧面之间的长度设定为小于上述窄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其中,
上述脱离防止片形成于上述综合仪表盘,上述脱离防止孔形成于上述仪表板主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67882A JP6256759B2 (ja) | 2014-03-28 | 2014-03-28 | メータークラスターの取り付け構造 |
JP2014-067882 | 2014-03-2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43548A true CN104943548A (zh) | 2015-09-30 |
CN104943548B CN104943548B (zh) | 2017-05-03 |
Family
ID=54158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322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43548B (zh) | 2014-03-28 | 2015-03-25 | 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256759B2 (zh) |
CN (1) | CN10494354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7204840A1 (de) * | 2017-03-22 | 2018-09-27 | Audi Ag | Befestigungssystem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28863A (ja) * | 1994-11-01 | 1996-05-21 | Nippon Seiki Co Ltd | 車両用計器 |
US20050278996A1 (en) * | 2004-06-22 | 2005-12-22 | Vitale Nicholas A | Glare resistant displays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and lenses for such displays |
CN101285695A (zh) * | 2007-04-13 | 2008-10-15 |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 仪表装置 |
CN201633558U (zh) * | 2010-04-23 | 2010-11-17 | 纽贝耳汽车(杭州)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仪表装配结构 |
CN102029913A (zh) * | 2010-12-15 | 2011-04-27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仪表板安装结构总成 |
CN201922947U (zh) * | 2011-01-19 | 2011-08-10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仪表罩与仪表板的安装结构 |
US20130278001A1 (en) * | 2012-04-20 | 2013-10-24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interior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142493U (zh) * | 1985-02-25 | 1986-09-03 | ||
JPH052353Y2 (zh) * | 1986-03-31 | 1993-01-21 | ||
JP2557807Y2 (ja) * | 1991-12-02 | 1997-12-17 | 西川化成株式会社 | 部品の取付構造 |
JPH07336071A (ja) * | 1994-06-03 | 1995-12-22 | Toa Corp | 基板の取付具 |
JP3253510B2 (ja) * | 1995-12-19 | 2002-02-04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グロメット |
JPH09210737A (ja) * | 1996-01-31 | 1997-08-15 | Nippon Seiki Co Ltd | 計器ハウジングの固定構造 |
JP4108494B2 (ja) * | 2003-01-29 | 2008-06-25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フィニッシャ構造 |
FR2931109B1 (fr) * | 2008-05-14 | 2010-05-21 | Renault Sas | Instruments de bord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lanche de bord correspondante apte a recevoir ledit instrument |
JP5059690B2 (ja) * | 2008-05-27 | 2012-10-24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パネル部品取付部構造 |
-
2014
- 2014-03-28 JP JP2014067882A patent/JP6256759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25 CN CN201510132277.4A patent/CN10494354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28863A (ja) * | 1994-11-01 | 1996-05-21 | Nippon Seiki Co Ltd | 車両用計器 |
US20050278996A1 (en) * | 2004-06-22 | 2005-12-22 | Vitale Nicholas A | Glare resistant displays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and lenses for such displays |
CN101285695A (zh) * | 2007-04-13 | 2008-10-15 |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 仪表装置 |
CN201633558U (zh) * | 2010-04-23 | 2010-11-17 | 纽贝耳汽车(杭州)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仪表装配结构 |
CN102029913A (zh) * | 2010-12-15 | 2011-04-27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仪表板安装结构总成 |
CN201922947U (zh) * | 2011-01-19 | 2011-08-10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仪表罩与仪表板的安装结构 |
US20130278001A1 (en) * | 2012-04-20 | 2013-10-24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Vehicle interior assembl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256759B2 (ja) | 2018-01-10 |
CN104943548B (zh) | 2017-05-03 |
JP2015189327A (ja) | 2015-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005738B1 (ko) | 에어백 커버 어셈블리 | |
US6692016B2 (en) | Cover for air bag device | |
JP5066188B2 (ja) |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保持方法 | |
US20130277952A1 (en) | Airbag cover for vehicle | |
CN103085891B (zh) | 车辆挡泥板 | |
US8191942B2 (en) |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9168877B2 (en) | Airbag unit, fastening structure, and fastening member | |
EP3595937B1 (en) | Vehicle bumper assembly | |
US10486745B1 (en) | Integral type front-end module | |
DE102015201918B4 (de) | Fahrzeugsensorbaugruppe mit Hebelunterstützung | |
WO2009044072A3 (fr) | Impacteur de choc pour groupe motopropulseur automobile | |
WO2016008331A1 (zh) | 一种汽车方向盘 | |
US10894518B2 (en) | Door trim | |
CN104943548A (zh) | 综合仪表盘的安装构造 | |
JP2005271912A (ja) |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イト構成群 | |
US11945385B2 (en) |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 |
CN206426961U (zh) | 一种汽车轮眉安装结构 | |
US9988001B2 (en) | Flexible contour managing license plate bracket | |
CN1325303C (zh) | 车辆的后保险杠装配机构 | |
US11731567B2 (en) | Sensor assemblies and object detection in vehicles | |
KR101252221B1 (ko) | 전자유닛을 구비한 차량용 범퍼백빔 | |
US8616596B2 (en) |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a bumper of a motor vehicle | |
CN102596695B (zh) | 将仪表板横梁固定在特别是机动车的结构构件上的固定构件 | |
CN104626938A (zh) | 车门 | |
US8136842B2 (en) | Diverter for the seatbelt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