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69867A - 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9867A
CN104869867A CN201380066922.6A CN201380066922A CN104869867A CN 104869867 A CN104869867 A CN 104869867A CN 201380066922 A CN201380066922 A CN 201380066922A CN 104869867 A CN104869867 A CN 104869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eat
protuberance
safety belt
wall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69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9867B (zh
Inventor
渡边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69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9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8Particular seat belt attachment and gui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倾斜装置的座椅,特别是可抑制一部分与安全带相向设置的倾斜罩的变形的车用座椅。车用座椅(S)具备将座椅靠背框架(20)可旋转地连结于座椅衬垫框架(10)的倾斜装置(14)。覆盖倾斜装置(14)的倾斜罩(40),具备与安全带(4a)相向抵接的罩加强部(46)。倾斜罩(40)配置于,设置于右侧部框架(21b)上端的第1带导向器(31),与设置于右侧部框架(21b)下端延长部分上的第2带导向器(32)之间。通过第1带导向器(31),第2带导向器(32),以及罩加强部(46),安全带(4a)沿着右侧部框架(21b)背面的上端至下端被相向配置。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具备安全带的座椅罩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一般,具备,具有成为就座部的座椅衬垫,和成为靠背部的座椅靠背的座椅主体,以及约束乘客的安全带的车用座椅已被公知(例如,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是带有倾斜装置的座椅,具备用于从外部覆盖倾斜装置的倾斜罩的汽车用座椅也已被公知(例如,专利文献2)。
倾斜罩,是为了抑制异物从外部进入倾斜装置内,还有,为了保护其免受从外部受到的冲击等而安装的部分。
专利文献1:特开2014-210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52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的如专利文献1的车用座椅中,安全带形成为在成为座椅靠背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背面,在上下方向移动的配置。
此时,在如专利文献2中,进一步具备倾斜装置的座椅的情况下,通常,由于具备倾斜罩,存在倾斜罩的一部分与安全带相接触的担忧,例如,存在由于安全带的反复使用等,引起倾斜罩的错位或变形的担忧。
为此,期待在这样的具备安全带,和包括倾斜罩在内的座椅罩的车用座椅上,抑制与安全带相向配置的座椅罩的一部分发生错位或变形。
还有,期待在确保包括倾斜罩在内的座椅罩的刚性的基础上,可以削减配件数量的精心设计。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从外部保护座椅主体的座椅罩,且可以抑制一部分与安全带相向配置的此座椅罩的变形的车用座椅。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倾斜装置的座椅,且可以抑制一部分与安全带相向配置的倾斜罩的变形的车用座椅。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确保座椅罩的刚性的基础上,削减配件数量的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是一种具备,具有成为就座部的座椅衬垫和成为靠背部的座椅靠背的座椅主体,以及覆盖该座椅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座椅罩的车用座椅,所述座椅罩,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约束乘客的安全带相向的位置,在与该安全带相向,并与该安全带可抵接的部分,形成有罩加强部。
这样,由于在座椅罩中,与安全带相向,并与安全带可抵接的部分上,形成有罩加强部,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座椅罩的一部分反复接触安全带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座椅罩的错位或变形的车用座椅。
此时,优选具有将所述座椅靠背可旋转地与所述座椅衬垫相连结的倾斜装置,所述座椅罩为覆盖所述倾斜装置的倾斜罩。
由于这样构成,在带有倾斜装置的车用座椅上,由于在倾斜罩中与安全带可抵接的部分上,形成有罩加强部,可以抑制倾斜罩的错位或变形。
此时,优选所述罩加强部具备向所述安全带突出的凸部。
这样,通过在座椅罩上,在与安全带相向的部分上设置有凸部的简单构成,可以提高座椅罩的刚性。
此时,优选所述凸部形成为多个,在所述安全带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这样,由于在罩加强部上形成有多个凸部,且多个凸部沿安全带的延伸方向延伸,可以进一步提高座椅罩的刚性。
此时,优选所述座椅罩具备,在所述罩加强部中,形成有所述凸部的部分的两侧,向所述安全带突出而设置的一对突出部,以及架设于该一对突出部之间的连结部,所述安全带插通于所述一对突出部和所述连结部之间。
这样,由于安全带插通于一对突出部和连结部之间,使安全带向座椅罩中的罩加强部的抵接变得容易,可以抑制座椅罩的错位或变形。
此时,优选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座椅罩形成为一体。
由于这样构成,可以削减配件数量,提高座椅罩的刚性。
此时,优选所述座椅罩具备,相向的前方壁部和后方壁部,以及连结该后方壁部和所述前方壁部的底壁部,所述罩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后方壁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由于这样构成,具备罩加强部的座椅罩的构成变得明确,通过设置于后方壁部的罩加强部,可以确保座椅罩的刚性。
此时,优选所述罩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底壁部,从所述后方壁部向所述底壁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
这样,由于罩加强部从后方壁部至底壁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可以增大设置罩加强部的面积,并抑制座椅罩的错位或变形。
此时,优选所述座椅罩具备连结所述前方壁部和所述后方壁部的侧壁部,所述后方壁部从所述侧壁部一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后方侧倾斜而延伸。
这样,由于后方壁部从侧壁部一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后方侧倾斜而延伸,在将座椅罩相对于倾斜装置,从左右方向安装时,座椅罩的安装变得容易。
此时,优选所述凸部在座椅左右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在所述后方壁部上形成为多个,所述凸部的突出高度,在所述后方壁部中,从所述侧壁部一侧的端部向另一侧的端部逐渐变小。
由于这样构成,因为形成安全带与多个凸部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带可以分别抵接于多个凸部的构成,可以抑制座椅罩的错位或变形。
此时,优选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设置有座椅靠背罩,所述罩加强部中形成有所述凸部的区域,从所述座椅靠背罩上露出。
这样,由于座椅罩的罩加强部中,形成有凸部的区域从座椅靠背罩上露出,在从座椅靠背罩上露出,并容易从外部受到冲击的部分上形成有凸部,可以确保座椅罩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座椅罩中,在与安全带相向,并与安全带可抵接的部分上,形成有罩加强部,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座椅罩的一部分反复接触安全带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座椅罩的错位或变形的车用座椅。
根据本发明,在带有倾斜装置的车用座椅上,由于在倾斜罩中与安全带可抵接的部分上,形成有罩加强部,可以抑制倾斜罩的错位或变形。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座椅罩上,在与安全带相向的部分上设置有凸部的简单构成,可以提高座椅罩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罩加强部上形成有多个凸部,且多个凸部沿安全带的延伸方向延伸,可以进一步提高座椅罩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安全带插通于一对突出部和连结部之间,使安全带向座椅罩中的罩加强部的抵接变得容易,可以抑制座椅罩的错位或变形。
根据本发明,可以削减配件数量,提高座椅罩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具备罩加强部的座椅罩的构成变得明确,通过设置于后方壁部的罩加强部,可以确保座椅罩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罩加强部从后方壁部至底壁部,在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可以增大设置罩加强部的面积,并抑制座椅罩的错位或变形。
根据本发明,由于后方壁部从侧壁部一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后方侧倾斜而延伸,在将座椅罩相对于倾斜装置,从左右方向安装时,座椅罩的安装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由于形成安全带与多个凸部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带可以分别抵接于多个凸部的构成,可以抑制座椅罩的错位或变形。
根据本发明,由于座椅罩的罩加强部中,形成有凸部的区域从座椅靠背罩上露出,在从座椅靠背罩上露出,并容易从外部受到冲击的部分上形成有凸部,可以确保座椅罩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车用座椅的座椅框架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座椅框架的概略立体图,是局部扩大图。
图4是图1的车用座椅的倾斜罩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图3的座椅框架中,具备倾斜罩的部分的概略A-A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座椅框架的概略立体图,是局部扩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车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具备倾斜装置的车用座椅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在第1带导向器和第2带导向器之间具有罩加强部的倾斜罩,通过第1带导向器,第2带导向器以及罩加强部,安全带沿侧部框架背面被相向配置。
本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如图1所示,以具备座椅衬垫1,配置于座椅衬垫1的上方侧的座椅靠背2,配置于座椅靠背2的上方侧的头枕3的座椅主体,以及安全带装置4为主而构成,具备图2所示的成为骨架的座椅框架Sa。
此外,相对于车用座椅S的座椅靠背2,乘客就座的一侧成为前方侧。
座椅衬垫1,是从下方支持乘客的就座部,在图2所示的成为骨架的座椅衬垫框架10上,载置衬垫垫片1a,并从衬垫垫片1a上方,通过表皮1b覆盖而构成。在座椅衬垫1的背面侧,安装有用于保护座椅衬垫1的座椅衬垫罩1c。
座椅靠背2,是从后方支持乘客背部的靠背部,在图2所示的成为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0上,载置衬垫垫片2a,并被表皮2b覆盖而构成。在座椅靠背2的背面侧,安装有用于保护座椅靠背2的座椅靠背罩2c。
头枕3,是从后方支持乘客头部的头部,在成为芯材的未图示的支柱上,载置衬垫垫片3a,并被表皮3b覆盖而构成。
安全带装置4,以约束乘客上体的安全带4a,将安全带4a可拉出地卷绕的公知的带收缩器4b,以及引导从带收缩器4b中被拉出的安全带4a的,图2所示的带导向器30为主而构成。
此外,在安全带4a的延伸前端部上,安装有未图示的安全带扣环,此安全带扣环,形成为可自由装拆地与未图示的安全带插扣相连结的构成。
座椅衬垫框架10,由成为座椅衬垫1的骨架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框体构成,如图2所示,主要具备配置于左右侧方的衬垫侧部框架11,作为架设于各衬垫侧部框架11的前方侧上面的板状框架的盘式框架12,连结各衬垫侧部框架11的后方侧的左右内侧面的衬垫框架连结管13,以及连结各衬垫侧部框架11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的左右内侧面的未图示的弹性弹簧。
在座椅衬垫框架10的下端部中,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也是左右方向上,挨近右侧的衬垫侧部框架11的部分上,可装拆地安装有带收缩器4b。
衬垫侧部框架11,由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板金部件构成,左侧的衬垫侧部框架11与右侧的衬垫侧部框架11,以互相大致平行的状态,在左右方向上隔有距离而配置。
在连结衬垫侧部框架11和座椅靠背框架20的部分上,如图2所示,设置有使座椅靠背2可相对于座椅衬垫1旋转而连结的倾斜装置14。
倾斜装置14,由公知的装置构成,以成为倾斜装置14的旋转轴的连结轴15,对座椅靠背框架20向立起状态施力的螺旋弹簧16,以及卡止螺旋弹簧16的延伸端部的弹簧卡止部件17为主而构成。
在倾斜装置14上,安装有覆盖倾斜装置14的倾斜罩40。
连结轴15,由连结衬垫侧部框架11以及座椅靠背框架20的截面大致圆形形状的管部件构成。
连结轴15,嵌通设置于衬垫侧部框架11的后方端部的未图示的轴插通孔,以及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两端,且是下方端部的未图示的轴贯通孔而构成。
螺旋弹簧16,由螺旋形状的线状部件构成,设置于衬垫侧部框架11的左右外侧面的后方端部。
螺旋弹簧16的一个端部,通过被弹簧卡止部件17钩住,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20的左右外侧的下方端部,螺旋弹簧16的另一个端部,被设置于衬垫侧部框架11的左右外侧面的未图示的弹簧卡止部钩住而构成。
座椅靠背框架20,如图2所示,由大致矩形形状的框体构成,主要具备配置于左右侧方、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的侧部框架21,连结左右的侧部框架21的上端部分的上部框架22,安装于左右的侧部框架21的下端部分的左右外侧面、与衬垫侧边框架11相连结的左右的下部框架23,连结左右的侧部框架21内侧面的大致下方部分的框架连结管24,以及连结左右的侧部框架21内侧面的大致中央部分而设置,形成为大致倒U字形状体的中间弯曲框架25。
在座椅靠背框架20中,右侧的右侧部框架21b的上面,安装有作为用于引导安全带4a的带导向器30的第1带导向器31,在右侧部框架21b背面的下方向的延长部分上,也是衬垫框架连结管13的背面上,安装有作为带导向器30的第2带导向器32。
在左右的侧部框架21中,左侧的左侧部框架21a,由将板金部件向左右内侧弯折的大致コ字形状构成,右侧部框架21b,由将板金部件弯折的大致ロ字形状构成,相互在上下方向延长。
左右的侧部框架21,形成为从上侧向下侧连续,并向前方逐渐胀出的形状,以互相平行的状态在左右方向上隔有距离而配置。
在左右的侧部框架2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上,形成有用于安装中间弯曲框架25的未图示的贯通孔,还有,在左右的侧部框架21的大致下方部分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框架连结管24的未图示的贯通孔。
上部框架22,由将板金部件向座椅后方侧弯曲的弯曲形状构成,焊接固定于左右的侧部框架21上。
左右的下部框架23,由将板金部件向左右内侧弯折的大致コ字形状构成,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下部框架23的上方部分,以从左右外侧方向插入左右的侧部框架21的形式,被焊接固定起来。
在下部框架23的下方部分上,形成有轴支倾斜装置14的连结轴15的,未图示的轴贯通孔,并使连结轴15嵌通于此轴贯通孔上而构成。
框架连结管24,由向座椅后方侧弯曲的大致圆形形状的管部件构成,嵌通于形成于左右的侧部框架21上的未图示的贯通孔而被连结起来。
中间弯曲框架25,如图2所示,具备安装于各侧部框架21的内侧面的一对安装部26,以及连结一对安装部26之间的连结部27。
安装部26,由在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分被弯折的大致曲柄形状构成,安装部26的上方部分与下方部分相比,向左右内侧突出而形成。
连结部27,由大致倒U字形状构成,其侧方部分与安装部26的上方部分被螺栓紧固起来,在其上方部分上,安装有用于插设头枕3的未图示的支柱的,一对支柱导向器28。
在安装部26的下方部分上,形成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安装部26的贯通孔,与侧部框架21的未图示的贯通孔,通过旋转轴29被连结起来。
旋转轴29,是构成未图示的公知的旋转装置的配件,此旋转装置,形成连结中间弯曲框架25,使其可相对于左右的侧部框架21,以旋转轴29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旋转的构成。
带导向器30,如图2所示,由第1带导向器31和第2带导向器32构成,第1带导向器31由公知的带导向器构成,安装于右侧部框架21b的上面,具备使安全带4a在前后方向上插通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插通孔31a。
此外,插通孔31a形成为安全带4a可插通的大小,并形成为安全带4a前端部的未图示的安全带扣环不可插通的大小。
第2带导向器32,如图3所示,以安装于衬垫框架连结管13的背面的安装部33,以及作为,连结于形成于安装部33下端部的左右外侧面的未图示的一对贯通孔的旋转部件的,导向部34为主而构成。
在安装部33下端部的前方面上,形成有使安全带4a插通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插通孔35。
在第2带导向器32中,安全带4a插通安装部33的插通孔35,进一步地,插通导向部34与安装部33底面之间而构成。
被从带收缩器4b中拉出的安全带4a,如图2所示,首先,形成朝第2带导向器32向座椅后方侧移动,抵接于图3所示的第2带导向器32的导向部34,并从座椅后方侧向座椅前方侧转换方向而移动的构成。接下来,安全带4a,如图2所示,形成向第1带导向器31沿右侧部框架21b的背面移动,从第1带导向器31的座椅背面侧插通插通孔31a,并向座椅前面侧转换方向而移动的构成。
详细来说,安全带4a,通过第1带导向器31以及第2带导向器32,沿右侧部框架21b背面的上端至下端,被相向配置,覆盖右侧部框架21b的整个背面而构成。此时,安全带4a,如图3所示,在座椅左右方向上,与右侧部框架21b的外侧端部相比,未向左右外侧胀出地配置。
此外,在被拉出至座椅前面侧的安全带4a的前端部上,安装有未图示的安全带扣环,由于安全带扣环的形状比插通孔31a更大,在带收缩器4b卷绕安全带4a时,安全带4a以安全带扣环抵接于第1带导向器31前面侧的状态被保持。
第1带导向器31,第2带导向器32以及带收缩器4b,如图2所示,配置于左右方向上与右侧部框架21b的背面重合的位置,详细来说,配置于大致相同位置,安全带4a形成,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右侧部框架21b背面与图1所示的座椅靠背罩2c之间的构成。
此时,座椅靠背罩2c,在与安全带4a相对应的部分上具备未图示的带容纳部。此带容纳部,是从座椅靠背罩2c的前面向背面侧下凹的凹部,在可容纳安全带4a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座椅靠背罩2c的刚性。
在右侧部框架21b的背面,如图3或图5所示,安装有用于抑制右侧部框架21b与安全带4a之间的干扰的,作为干扰抑制部件的表皮部件36,表皮部件36沿右侧部框架21b的背面,在上下方向延伸而构成。
倾斜罩40,如图3所示,是覆盖倾斜装置14的左右内侧部分的部件,由合成树脂形成。
倾斜罩40,如图4所示,主要具备大致矩形板状的前方壁部41,与前方壁部41相向的大致矩形板状的后方壁部42,连结前方壁部41的下端部与后方壁部42的下端部的大致半圆板状的底壁部43,连结前方壁部41的左侧端部与后方壁部42的左侧端部的大致矩形板状的侧壁部44,以及连结前方壁部41的上端部与后方壁部42的上端部的上壁部45而构成。
此外,在侧壁部44的下方部分,形成有大致月牙形状的开口,此开口在安装或拆卸倾斜装置14的构成配件时被使用。还有,在上壁45的座椅右侧部分,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此开口为避免与侧部框架21之间的干扰而形成。
倾斜罩40,是相对于倾斜装置14的左右内侧部分,从左右内侧向外侧方向安装的部件,覆盖倾斜装置14的背面的后方壁部42,如图5所示,从侧壁部44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后方侧倾斜并延伸,覆盖倾斜装置14的前面的前方壁部41,从侧壁部44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前方侧倾斜并延伸而构成。
由于这样构成,倾斜罩40,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避开右侧部框架21b,以及以插入右侧部框架21b的形式被固定的下部框架23,而安装于倾斜装置14上。
在后方壁部42的背面,如图4所示,具备,成为与安全带4a相向并可抵接于安全带4a的部分的罩加强部46,以及从两侧插入安全带4a的带抵接部48。
在罩加强部46上,设置有向座椅后方侧突出的凸部47,凸部47,在座椅左右方向上,空出一定的间隔形成为6个,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构成。
凸部47的突出高度,如图5所示,从后方壁部42中侧壁部44侧的端部,向左右外侧的端部逐渐变小。
此时,由于后方壁部42,从侧壁部44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后方侧倾斜而延伸,由多个凸部47的前端部形成的面,成为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大致平行的面。
带抵接部48,如图4所示,配设于罩加强部46的左右两端部,由向座椅后方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8a,以及作为,连结于形成于一对突出部48a前端部的左右外侧面上的未图示的贯通孔的旋转部件的,连结部48b构成。
突出部48a,是与后方壁部42形成为一体的大致三角形状体,设置于罩加强部46中,形成有凸部47的部分的左右两侧,在座椅上下方向上,比凸部47更向上方延伸而构成。
在上述构成中,安全带4a,如图3、图4所示,在座椅上下方向上与罩加强部46的凸部47相向配置,在座椅前后方向上插通于凸部47与连结部48b之间,在座椅左右方向上插入一对突出部48a之间。
然后,安全带4a,如图5所示,设置于右侧部框架21b以及倾斜罩40的背面侧,形成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大致平行的面而配置。
在倾斜罩40中,由于后方壁部42,如图5所示,配置于前后方向上右侧部框架21b与安全带4a之间,因此,倾斜罩40作为抑制右侧部框架21b与安全带4a之间的干扰的干扰抑制部件而发挥作用。
此外,在倾斜罩40的座椅后方侧,配置有图1所示的座椅靠背罩2c,倾斜罩40中形成有凸部47的罩加强部46的下方部分,从座椅靠背罩2c中露出而构成。
(车用座椅的第2实施例)
接下来,以图6以及图7为基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2。
第2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2,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座椅背面侧改变安全带4a的配置,使车用座椅更加小型化。
倾斜罩50,如图6所示,具备从后方壁部52的背面至底壁部53的底面而设置的罩加强部56,设置于后方壁部52的背面的第1带抵接部58,以及设置于底壁部53的底面的第2带抵接部59。
在罩加强部56上,设置有向座椅后方侧突出的凸部57,凸部57在座椅左右方向上,空出一定的间隔形成为6个。
凸部57,沿后方壁部52的背面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而形成,从后方壁部52背面的下端部分开始连续,沿底壁部53的底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而形成。
此外,由于在侧壁部54的下方部分上,与倾斜罩40相同,形成有大致月牙形状的开口,凸部57延伸至底壁部53的底面中,避开此开口部分的位置。
第1带抵接部58,抵接于罩加强部56,与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安全带4a相向配置,第2带抵接部59,抵接于罩加强部56,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安全带4a相向配置。
在上述构成中,安全带4a,形成为在座椅上下方向上,与罩加强部56的凸部57相向的配置,详细来说,与后方壁部52的背面相向,进一步地,在后方壁部52背面的下方转换方向,进一步地,在第2带抵接部59的连结部59b处转换方向。
由于这样构成,在车用座椅S2中,如图7所示,与车用座椅S1相比,可以使座椅衬垫罩1c以及座椅靠背罩2c的形状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变小。因此,可以实现车用座椅的小型化。
(其他实施例)
以上实施例的带导向器30,如图2所示,形成使安全带4a沿右侧部框架21b的背面配置的构成,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作为使其沿右侧部框架21b的外侧面配置的构成。还有,也可以作为使其沿左侧部框架21a的背面或外侧面配置的构成。
以上实施例的第1带导向器31,如图2所示,配置于右侧部框架21b的上面,第2带导向器32,配置于衬垫框架连结管13的背面,但并不仅限于此,只要形成使安全带4a沿侧部框架21的规定面配置的构成,可以适当改变第1带导向器31、第2带导向器32、以及带收缩器4b的配置。
以上实施例的倾斜罩40由合成树脂形成,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由金属材料等形成。倾斜罩40,若由合成树脂形成则可以实现轻量化,若由金属材料形成则可以提高刚性。
以上实施例的倾斜罩40,如图3所示,是覆盖倾斜装置14的左右内侧部分的部件,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作为覆盖倾斜装置14的左右外侧部分的部件。
这种情况下,倾斜罩40,如图4所示,作为取代位于内侧的侧壁部44,而具备位于外侧的侧壁部的构成,优选作为相对于倾斜装置14的左右外侧部分,从左右外侧向内侧方向安装的部件。
还有,优选覆盖倾斜装置14的背面的后方壁部42,从位于外侧的侧壁部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后方侧倾斜延伸,覆盖倾斜装置14的前面的前方壁部41,从位于外侧的侧壁部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前方侧倾斜延伸而构成。
进而,进一步优选凸部47的突出高度,从后方壁部42中位于外侧的侧壁部侧的端部,向左右外侧的端部逐渐变小,由多个凸部47的前端部形成的面,成为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大致平行的面。
以上实施例的后方壁部42的背面,如图4所示,由在上下方向上形成有凸部47的部分,以及大致平坦的部分构成,但也可以进行适当改变。
例如,也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在后方壁部42的整个背面形成凸部47,若这样构成,在增加安全带4a的抵接面积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倾斜罩的刚性。
以上实施例的带抵接部48的突出部48a,作为倾斜罩40形成为一体,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作为在另外形成的基础上,连结于后方壁部42的构成。
还有,以上实施例的连结部48b,作为旋转部件连结于突出部48a,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固定于突出部48a且不旋转的构成。那种情况下,优选连结部48b与突出部48a形成为一体。
在以上实施例中,作为覆盖座椅主体至少一部分的座椅罩的实施例,举例说明了倾斜罩40,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覆盖座椅主体的其他部分的罩部件作为座椅罩。
也就是说,作为该罩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安全带4a相向的位置,并在与安全带4a相向,且可抵接的部分上形成有罩加强部的构成也可以。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作为具体示例对用于汽车的车用座椅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除了电车、巴士等的车用座椅之外,也可以作为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座椅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关于本发明涉及的车用座椅做出了说明。
但是,以上的实施例只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改变、改良,同时,本发明毋庸置疑地也包含其等价物。
特别是关于第1带导向器31,第2带导向器32,以及倾斜罩40、50的构成,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说明的内容,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
符号说明
S、S2  车用座椅
Sa  座椅框架
1  座椅衬垫
1a、2a、3a  衬垫垫片
1b、2b、3b  表皮
1c  座椅衬垫罩
2  座椅靠背
2c  座椅靠背罩
3  头枕
4  安全带装置
4a  安全带
4b  带收缩器
10  座椅衬垫框架
11  衬垫侧部框架
12  盘式框架
13  衬垫框架连结管
14  倾斜装置
15  连结轴
16  螺旋弹簧
17  弹簧卡止部件
20  座椅靠背框架
21  侧部框架
21a  左侧部框架
21b  右侧部框架
22  上部框架
23  下部框架
24  框架连结管
25  中间弯曲框架
26  安装部
27  连结部
28  支柱导向器
29  旋转轴
30  带导向器
31  第1带导向器
31a  插通孔
32  第2带导向器
33  安装部
34  导向部
35  插通孔
36  表皮部件
40、50  倾斜罩
41  前方壁部
42、52  后方壁部
43、53  底壁部
44  侧壁部
45  上壁部
46、56  罩加强部
47、57  凸部
48  带抵接部
48a  突出部
48b、59b  连结部
54  侧壁部
58  第1带抵接部
59  第2带抵接部

Claims (11)

1.一种车用座椅,是一种具备,具有成为就座部的座椅衬垫和成为靠背部的座椅靠背的座椅主体;以及覆盖该座椅主体至少一部分的座椅罩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罩,至少一部分配置于与约束乘客的安全带相向的位置;
与该安全带相向,并与该安全带可抵接的部分,形成有罩加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座椅靠背可旋转地与所述座椅衬垫相连结的倾斜装置;
所述座椅罩为覆盖所述倾斜装置的倾斜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加强部具备向所述安全带突出的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形成为多个,在所述安全带的延伸方向上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罩具备,在所述罩加强部中,形成了所述凸部的部分的两侧,向所述安全带突出而设置的一对突出部,以及架设于该一对突出部之间的连结部;
所述安全带插通于所述一对突出部和所述连结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座椅罩形成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罩具备,相向的前方壁部和后方壁部,以及连结该后方壁部和所述前方壁部的底壁部;
所述罩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后方壁部,在上下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加强部设置于所述底壁部,从所述后方壁部向所述底壁部在座椅前后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罩具备连结所述前方壁部和所述后方壁部的侧壁部;
所述后方壁部从所述侧壁部一侧,相对于座椅左右方向向后方侧倾斜而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在座椅左右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在所述后方壁部上形成为多个;
所述凸部的突出高度,在所述后方壁部中,从所述侧壁部一侧的端部向另一侧的端部逐渐变小。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意一项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靠背的背面,设置有座椅靠背罩;
所述罩加强部中形成有所述凸部的区域,从所述座椅靠背罩上露出。
CN201380066922.6A 2012-12-28 2013-12-27 车用座椅 Active CN1048698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8617 2012-12-28
JP2012288617 2012-12-28
PCT/JP2013/085254 WO2014104362A1 (ja) 2012-12-28 2013-12-27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867A true CN104869867A (zh) 2015-08-26
CN104869867B CN104869867B (zh) 2017-08-25

Family

ID=51021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6922.6A Active CN104869867B (zh) 2012-12-28 2013-12-27 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36493A1 (zh)
JP (1) JP6209538B2 (zh)
CN (1) CN104869867B (zh)
WO (1) WO201410436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2116A (zh) * 2017-09-26 2019-04-02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锁止解除单元
CN109843645A (zh) * 2016-10-14 2019-06-04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铰接车辆座椅的多位置角撑板
CN111516566A (zh) * 2019-02-01 2020-08-1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14425975A (zh) * 2020-10-29 2022-05-0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71611B2 (ja) * 2015-05-26 2019-02-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762328B2 (ja) * 2018-02-14 2020-09-30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乗員拘束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3562U (zh) * 1989-02-28 1990-09-11
US5318350A (en) * 1992-11-18 1994-06-07 Tachi-S Co., Ltd. Arrangement of seat belt anchor in automotive seat
US20020149252A1 (en) * 2000-08-04 2002-10-17 Francois Fourrey Motor vehicle seat back
CN1545457A (zh) * 2001-08-23 2004-11-10 H.O.��˹����ķ�ɷݹ�˾ 具有整体座椅安全带的紧急车辆座椅
JP2006218153A (ja) * 2005-02-14 2006-08-24 T S Tec Kk バックトリム付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09051306A (ja) * 2007-08-24 2009-03-12 T S Tec Kk 乗物用シート並びにウェビングの保護構造及び保護カバー
CN101716900A (zh) * 2008-10-09 2010-06-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35298A (ja) * 1992-10-23 1994-05-17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JP5207856B2 (ja) * 2008-07-07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664468B2 (ja) * 2011-06-13 2015-02-0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サイドシールド構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13562U (zh) * 1989-02-28 1990-09-11
US5318350A (en) * 1992-11-18 1994-06-07 Tachi-S Co., Ltd. Arrangement of seat belt anchor in automotive seat
US20020149252A1 (en) * 2000-08-04 2002-10-17 Francois Fourrey Motor vehicle seat back
CN1545457A (zh) * 2001-08-23 2004-11-10 H.O.��˹����ķ�ɷݹ�˾ 具有整体座椅安全带的紧急车辆座椅
JP2006218153A (ja) * 2005-02-14 2006-08-24 T S Tec Kk バックトリム付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09051306A (ja) * 2007-08-24 2009-03-12 T S Tec Kk 乗物用シート並びにウェビングの保護構造及び保護カバー
CN101716900A (zh) * 2008-10-09 2010-06-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3645A (zh) * 2016-10-14 2019-06-04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铰接车辆座椅的多位置角撑板
CN109843645B (zh) * 2016-10-14 2021-09-21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铰接车辆座椅的多位置角撑板
CN109552116A (zh) * 2017-09-26 2019-04-02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锁止解除单元
CN109552116B (zh) * 2017-09-26 2021-05-11 株式会社泰极爱思 锁止解除单元
CN111516566A (zh) * 2019-02-01 2020-08-1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11516566B (zh) * 2019-02-01 2023-09-26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14425975A (zh) * 2020-10-29 2022-05-03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14425975B (zh) * 2020-10-29 2024-10-0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09538B2 (ja) 2017-10-04
WO2014104362A1 (ja) 2014-07-03
JPWO2014104362A1 (ja) 2017-01-19
CN104869867B (zh) 2017-08-25
US20150336493A1 (en) 2015-1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9867A (zh) 车用座椅
US8459747B2 (en) Vehicle seat
WO2014077346A1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428389B1 (ko) Mpv 차량의 헤드레스트 장치
CN104602957A (zh) 车用座椅
JP582912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11312272B2 (en) Conveyance seat
CN108621886A (zh) 乘坐物用座椅
CN104553918A (zh) 组合模块化后排座椅结构框架
US20150097408A1 (en) Headrest and vehicle seat
CN105073490A (zh) 车用座椅
JP6144169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421053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68674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952106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装着部構造
US11453319B2 (en) Conveyance seat with a slide rail including a lower rail and an upper rail
JP605471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02163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400489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62793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467762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構造
CN218021280U (zh) 一种新型abts座椅
JP4311196B2 (ja) 車両用スピーカーの取付構造
JP2012131275A (ja) シート
CN112638704B (zh) 乘坐物用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