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60176A - 电梯及其曳引机 - Google Patents

电梯及其曳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0176A
CN104860176A CN201510053236.6A CN201510053236A CN104860176A CN 104860176 A CN104860176 A CN 104860176A CN 201510053236 A CN201510053236 A CN 201510053236A CN 104860176 A CN104860176 A CN 104860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in
brake
floating
calipe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32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0176B (zh
Inventor
假屋智贵
安部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60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0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0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0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6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positively attached to a winding dr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曳引机使得在安装卡钳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因热膨胀而发生了变化时,第一浮动销与第二浮动销之间的轴间距离能够保持一定间隔。本发明的曳引机(103)具有卷绕吊索的绳轮(214)、固定在旋转轴(213)上的制动盘(211)以及通过卡钳(201)将制动靴按压在制动盘(211)上而对绳轮(214)的旋转运动进行制动的电磁盘式制动器(209),利用设置在主体(208)上的第一安装部(204)和第二安装部(205)以及第一浮动销(203a)和第二浮动销(203b)支撑卡钳(201),由此将制动盘(211)安装在主体(208)上,该曳引机(103)还设置有使第二浮动销(203b)在相对于其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位移的位移机构(233)。

Description

电梯及其曳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其通过曳引机卷绕与电梯轿厢连接的吊索而使电梯轿厢进行升降。
背景技术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已知有特开平9-255289号公报(专利文献1)。该公报公开了一种曳引机,其具有被支撑成能够旋转并卷绕升降吊索的卷筒、固定在卷筒一端的制动盘以及由卡钳和电磁体构成的单元。由制动盘和单元构成制动装置,利用设置在单元内的卡钳上的一对制动靴来夹持制动盘,由此对卷筒进行制动。为此,将单元以能够移动些许尺寸的方式安装在枢轴支承卷筒的轴承的主体上。具体来说是,在轴承的主体上,在上下左右一体形成以臂状突出的4个浮动销安装片部(以下称为安装臂),对左右各设置有两个的安装臂分别安装一个单元。由此,各个单元通过两个浮动销支撑在两个安装臂上,单元整体相对于轴承的主体和制动盘能够在浮动销的轴向移动些许尺寸(以上参照段落0010至0015以及图1至图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平9-2552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曳引机朝小型化方向发展,采用将电动机设置在枢轴支撑安装卡钳的卷筒的轴承的主体附近的结构的曳引机不断增加。因此,从电动机产生的热容易传递到主体,主体受热膨胀等热影响增大。上述单元(以下称为制动器)通过浮动销固定在从主体突出的两个安装臂上。在采用上述结构时,由于主体膨胀,安装制动器的浮动销的孔间尺寸可能会发生变化。在浮动销的孔间尺寸发生了变化时,制动时必须朝轴向移动的制动器的卡钳被固定,从而无法发挥应有的制动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得在制动器的安装部发生了热膨胀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制动器的卡钳的动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结构。
本申请中包括多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作为其中的一例具有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曳引机,其具有卷绕吊索的绳轮、对固定有所述绳轮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制动盘以及通过卡钳(Caliper)将制动靴按压在所述制动盘上而对所述绳轮的旋转运动进行制动的电磁盘式制动器,利用设置在收容所述电动机的主体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并且通过第一浮动销和第二浮动销将所述卡钳支撑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浮动销和所述第二浮动销的轴向移动,由此将所述电磁盘式制动器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在所述曳引机中,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使所述第二浮动销在相对于所述第二浮动销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位移的位移机构,所述曳引机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时,能够使所述第二浮动销位移,由此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浮动销与所述第二浮动销之间的轴间距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安装电磁盘式制动器的卡钳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因热膨胀而发生了变化时,也能够将第一浮动销与第二浮动销之间的轴间距离维持在能够使制动器的卡钳进行动作的范围内,从而能够作为制动装置发挥功能。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在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曳引机的一实施例的大致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曳引机的一实施例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以截面方式表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曳引机中使用的电磁制动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2中的制动器的安装部因热膨胀而发生了变形时的状态的主要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的结构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具有:形成在建筑结构物内的升降通道106;在升降通道106内升降的电梯轿厢101;经由吊索102与电梯轿厢101连接的对重105;曳引机103,其设置在升降通道106的顶部,通过卷绕吊索102而使电梯轿厢101升降;导向轮104,设置在曳引机103的附近,其上架设有吊索102;以及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其通过控制曳引机103以及其他关联设备而使电梯轿厢101升降。
接着参照图2和图3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曳引机103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曳引机103的大致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曳引机103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在图3中示出了从左侧观察图2所示曳引机103时的情况。
如图3所示,在曳引机103中,在主体208的内侧具有电动机(Motor)212,主体208兼用为电动机212的壳体。在沿着轴(旋转轴)213的轴心的方向,在主体208的一侧设置有其上卷绕有吊索102的绳轮214和制动器的制动盘211(以下有时简称为制动盘)。制动盘211设置在绳轮214与主体208之间,制动盘211和绳轮214固定在轴213上。
如图2所示,在主体208的外周部设置有两个电磁盘式制动器209。两个电磁盘式制动器209在主体208上的安装角度不同,两个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构成部件的设置方向在周向上彼此相反,但结构相同。为了能够在主体208上安装电磁盘式制动器209,在主体208上设置有从主体208的外周朝径向外侧突出的上部突出臂204和下部突出臂205。一个电磁盘式制动器209通过两个臂即上部突出臂204和下部突出臂205安装在主体208上。
此时,两个电磁盘式制动器209设置在比轴213的轴心靠上方的位置。在通过轴213的轴心的水平面Hp将制动盘211和主体208分割成上下两个半圆部分时,两个电磁盘式制动器209设置在上侧的半圆部分。也就是说,两个电磁盘式制动器209设置在形成圆形的主体208的上侧的半圆部分的外周部分。此外,两个电磁盘式制动器209设置成在制动盘211的上侧的半圆部分与制动盘211的外周缘的内侧(内径侧)部分滑动接触,使得制动力作用在制动盘211上。并且,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两个。
在将电磁盘式制动器209安装在主体208上时,使用浮动销203a将卡钳201的接头部201a支撑在上部突出臂204上。在下部突出臂205上设置孔(支架安装孔)206,以能够在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将支架207的轴部207b插入孔206内。并且,在支架207的上部(接头部)207a使用浮动销203b支撑卡钳201的接头部201b。
如图3所示,曳引机103为将轴213紧固在与主体208一体构成的电动机212上,并将制动盘211和绳轮214安装在该轴213上的结构。此外,曳引机103具有使用电磁盘式制动器209夹住制动盘211,对与制动盘211一体形成的绳轮214进行固定和保持,由此来进行制动的机构。
以下参照图4对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以截面方式表示在曳引机103中使用的电磁制动装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制动靴216a固定在电枢215上,在制动靴216a的前端安装有制动垫217a。通过铁心202和线圈218构成吸引电枢215的电磁体219。铁心202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202a,在贯通孔202a的外周侧形成有第一凹部202b,并且在第一凹部202b的外周侧形成有第二凹部202c。线圈218收容在第一凹部202b中。在第二凹部202c中收容有将电枢215朝离开铁心202的方向推压的弹簧220。制动靴216a的后端部(与制动垫217a的安装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插入在贯通孔202a中。
隔着制动盘211,在与制动靴216a和制动垫217a侧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制动靴216b和制动垫217b。制动垫217b安装在制动靴216b的靠制动盘211侧的一个端部,制动靴216b的另一个端部固定在卡钳201上。制动垫217a和制动垫217b分别设置成与制动盘211的面相对向,在进行制动动作时夹住制动盘211。
卡钳201通过连接部221与铁心202连接,并且与铁心202固定在一起。由此,卡钳201和铁心20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会发生变化。连接部221在电枢215的厚度方向(驱动方向)上贯穿电枢215,电枢215由连接部221支撑,并且能够在电磁体219的驱动方向上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卡钳201通过浮动销203a、203b支撑成能够在图4的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因此,铁心202能够与卡钳201一起移动。
以下对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动作进行说明。
电磁盘式制动器209通过将制动靴216a、216b按压在制动盘211上来获得作用于安装在制动靴216a、216b上的制动垫217a和制动垫217b与制动盘211之间的摩擦力,由此来获得制动力。通过该制动力对绳轮214的旋转运动进行制动。此时,卡钳201为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构成部件,发挥将制动靴216a、216b按压在制动盘211上的作用。此外,在以盘式制动器为对象的本实施例中,有时将制动靴216a、216b称为制动衬垫(Brake Pad)216a、216b。
在线圈218没有通电的非通电时(平时),通过弹簧220将电枢215朝离开铁心202的方向推压,由此将制动靴216a朝向制动盘211推压,制动垫217a被按压在制动盘211上。此时,在弹簧220的作用下,铁心202受力而朝离开电枢215的方向(右方向)移动,同时,固定在铁心202上的卡钳201也受力而朝与铁心202相同的方向(右方向)移动。其结果,通过制动靴216b而安装在卡钳201上的制动垫217b被按压在制动盘211上。制动垫217a和制动垫217b利用弹簧220的推压力夹住制动盘211,由此对制动盘211进行固定和保持。
在向线圈218通电的通电时(制动器释放时),电枢215被电磁体219的电磁力朝向铁心202吸引,制动靴216a被朝向与制动盘211相反的方向拉曳。由此,在制动垫217a与制动盘211之间产生空隙,制动器被释放。此外,空隙扩大到与制动靴216a一体形成的电枢215与止动器用螺栓222抵接为止。在制动靴216a和电枢215的移动停止后,之前拉曳电枢215的力变为将铁心202朝处于静止状态的电枢215侧拉曳的拉曳力,通过该力使铁心202朝制动盘211侧移动。其结果,与铁心202一体形成的卡钳201朝制动盘211方向移动,使得制动垫217b与制动盘211之间也产生空隙。由此,制动器被释放。
为了使制动器释放,必须将卡钳201设置成能够朝制动靴216a的轴向移动。以下参照图2和图4进一步对该卡钳201的支撑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将两个突出臂204、205中的位于高位的上部突出臂204的前端部平行地分割成两部分,形成供浮动销203a穿过的贯通孔204a1,由此构成接头部204a。此外,进一步在卡钳201的接头部201a形成供浮动销203a穿过的贯通孔201a1。使浮动销203a穿过上部突出臂204的接头部204a的贯通孔204a1和卡钳201的接头部201a的贯通孔201a1,由此通过上部突出臂204的接头部204a来支撑卡钳201的接头部201a。此时,由上部突出臂204的接头部204a、卡钳201的接头部201a以及浮动销203a来构成销接头。由此,在上部突出臂204侧,卡钳201能够以浮动销203a为旋转轴(摆动轴)进行旋转(摆动),并且能够在浮动销203a的轴向以滑动的方式移动些许尺寸。
另一方面,将设置在两个突出臂204、205中的位于低位的下部突出臂205侧的支架207的上部平行地分成两个部分,形成供浮动销203b穿过的贯通孔207b1,由此构成接头部207b。此外,进一步在卡钳201的接头部201b形成供浮动销203b穿过的贯通孔201b1。使浮动销203b穿过支架207的接头部207b的贯通孔207b1和卡钳201的接头部201b的贯通孔201b1,由此通过支架207的接头部207b来支撑卡钳201的接头部201b。此时,由支架207的接头部207b、卡钳201的接头部201b以及浮动销203b来构成销接头。由此,在下部突出臂205侧,卡钳201能够以浮动销203b为旋转轴(摆动轴)进行旋转(摆动),并能够在浮动销203b的轴向以滑动的方式移动些许尺寸。
根据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电磁盘式制动器209利用设置在收容电动机212的主体208上的上部突出臂(卡钳的第一安装部)204和下部突出臂(卡钳的第二安装部)205,通过第一浮动销203a和第二浮动销203b将卡钳201保持成能够在第一浮动销203a和第二浮动销203b的轴向移动,由此将电磁盘式制动器209安装在上述主体上。
在下部突出臂205上设置有相对于制动盘211平行的孔(支架安装孔)206。以留有些许间隙的方式将支架207的轴部207a插入该支架安装孔206中。由于将支架207设置成能够在支架安装孔206的深度方向(轴部207a的轴向)移动(滑动),所以浮动销203b和卡钳201的接头部201b能够在支架安装孔206的深度方向(轴部207a的轴向)上移动。另外,支架安装孔206以其深度方向成为图2的上下方向(垂直方向)的方式形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07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但不能在水平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移动。
也就是说,支架207能够在彼此正交的三个轴向中的一个轴向位移,并且朝其他两个轴向的位移实际上被抑制。在此,朝其他两个轴向的位移实际上被抑制是指因支架安装孔206与支架207的轴部207a之间的间隙等而产生的支架207朝两个轴向的些许位移不包含在位移被抑制的方向上的位移中。因此,因空隙等而产生的朝两个轴向的些许位移的大小比允许进行位移的一个轴向的位移的允许范围的大小小。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安装孔206朝向下部突出臂205的上表面开口,在朝向下表面侧的方向上以不贯穿的深度形成到中途部位为止。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支架安装孔206设置成从下部突出臂205的上表面贯穿到下表面侧。
受到由电动机212的发热产生的热影响等,上部突出臂(卡钳的第一安装部)204和下部突出臂(卡钳的第二安装部)205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动。随着上下的浮动销203a和203b之间的尺寸(轴间距离)发生变化,卡钳201变得无法在相对于制动盘211垂直的方向(浮动销203a、203b的轴向)上进行移动,从而无法获得正常的制动性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架207和支架安装孔206来设置将两个浮动销203a和203b之间的间隔尺寸(轴间距离)维持成一定尺寸的间隔维持机构223。
间隔维持机构223还是位移机构,其能够使浮动销203b在相对于浮动销203b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进行位移。该间隔维持机构223设置在突出臂(卡钳的第二安装部)205侧。
以下参照图5对间隔维持机构223进行详细说明。图5是表示图2中的制动器的安装部因热膨胀而发生了变形时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在图5中,实线表示热膨胀前的主体208的形状,点划线表示热膨胀后的主体208的形状。
在主体208受热膨胀后,上部突出臂204和下部突出臂205朝向主体208的径向外侧变形(位移)。安装有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支架207以只能够在上下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在下部突出臂205上。因此,随着主体208受热膨胀,支架207朝向上方移动。由此,热膨胀前的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安装间隔尺寸(浮动销203a、203b的间隔尺寸)L1的值与热膨胀后的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安装间隔尺寸L2的值相同,没有发生变动。
此外,当浮动销203b在间隔维持机构223的作用下朝着相对于浮动销203b的轴向垂直的方向进行位移时,并不总是进行线性移动。移动方向始终朝着相对于浮动销203b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但受到上部突出臂(卡钳的第一安装部)204和下部突出臂(卡钳的第二安装部)205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影响,在以浮动销203b的轴为中心的周向上,移动方向有时会发生变动。
通过间隔维持机构223,即使上部突出臂204和下部突出臂205的相对位置关系因主体208的热膨胀而发生了变化,仍然能够维持两个浮动销203a、203b的轴间距离,使得卡钳201能够在相对于制动盘211垂直的方向(浮动销203a、203b的轴向)上移动,所以能够获得正常的制动性能。
此外,在实际的制动动作时,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相对于主体208在切线方向上受力,但由于电磁盘式制动器209的安装间隔尺寸一定,所以支架207不会在上下方向滑动,由此能够发挥制动性能。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获得难以受到主体热膨胀影响的曳引机,能够增大电动机的输出,提高电梯轿厢的速度,能够获得能够进行高速运行的电梯。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用于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意味本发明必须具有所有进行过说明的结构。此外,还可以用其他结构对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进行追加、删除和取代。
符号说明
101…电梯轿厢,102…吊索,103…曳引机,104…导向轮,105…对重,106…升降通道,201…卡钳,201a…卡钳的接头部,201a1…形成在卡钳上的贯通孔,201b…卡钳的接头部,202…电磁盘式制动器铁心,202a…成形在铁心中心部的贯通孔,202b…铁心的第一凹部,202c…铁心的第二凹部,203a、203b…浮动销,204…上部突出臂,204a…上部突出臂的接头部,204a1…形成在上部突出臂的贯通孔,205…下部突出臂,206…孔(支架安装孔),207…支架,207a…支架的接头部,207b…支架的轴部,207b1…形成在支架上的贯通孔,208…主体,209…电磁盘式制动器,211…制动盘,212…电动机,213…轴,214…绳轮,215…电枢,216a、216b…制动靴,217a、217b…制动垫,218…线圈,219…电磁体,220…弹簧,221…连接部,222…止动器用螺栓。

Claims (8)

1.一种曳引机,其具有卷绕吊索的绳轮、对固定有所述绳轮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制动盘以及通过卡钳将制动靴按压在所述制动盘上而对所述绳轮的旋转运动进行制动的电磁盘式制动器,利用设置在收容所述电动机的主体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并且通过第一浮动销和第二浮动销将所述卡钳支撑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浮动销和所述第二浮动销的轴向移动,由此将所述电磁盘式制动器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曳引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使所述第二浮动销在相对于所述第二浮动销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位移的位移机构,
所述曳引机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时,能够使所述第二浮动销位移,由此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浮动销与所述第二浮动销之间的轴间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位移机构使第二浮动销进行了位移时,所述卡钳以所述第一浮动销和所述第二浮动销为中心旋转,由此将所述第一浮动销与所述第二浮动销之间的轴间距离维持成一定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机构由支架和插入孔构成,所述支架具有通过所述第二浮动销与所述卡钳连接的接头部和轴部,所述插入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能够供所述支架的所述轴部插入,
通过使所述支架在所述轴部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插入孔滑动,使所述第二浮动销在相对于所述第二浮动销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位移。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机构能够朝彼此正交的三个轴向中的一个轴向位移,而朝其他的二个轴向的位移实质上被抑制。
5.一种电梯,其具有电梯轿厢和使电梯轿厢升降的曳引机,所述曳引机具有卷绕吊索的绳轮、对固定有所述绳轮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的制动盘以及通过卡钳将制动靴按压在所述制动盘上而对所述绳轮的旋转运动进行制动的电磁盘式制动器,利用设置在收容所述电动机的主体上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并且通过第一浮动销和第二浮动销将所述卡钳支撑成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浮动销和所述第二浮动销的轴向移动,由此将所述电磁盘式制动器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电梯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使所述第二浮动销在相对于所述第二浮动销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位移的位移机构,
所述电梯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时,能够使所述第二浮动销位移,由此能够维持所述第一浮动销与所述第二浮动销之间的轴间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位移机构使第二浮动销进行了位移时,所述卡钳以所述第一浮动销和所述第二浮动销为中心旋转,由此将所述第一浮动销与所述第二浮动销之间的轴间距离维持成一定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机构由支架和插入孔构成,所述支架具有通过所述第二浮动销与所述卡钳连接的接头部以及轴部,所述插入孔形成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能够供所述支架的所述轴部插入,
通过使所述支架在所述轴部的轴向上相对于所述插入孔滑动,使所述第二浮动销在相对于所述第二浮动销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位移。
8.如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移机构能够朝彼此正交的三个轴向中的一个轴向位移,而朝其他的二个轴向的位移实质上被抑制。
CN201510053236.6A 2014-02-21 2015-02-02 电梯及其曳引机 Active CN1048601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1585A JP2015155348A (ja) 2014-02-21 2014-02-21 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巻上機
JP2014-031585 2014-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0176A true CN104860176A (zh) 2015-08-26
CN104860176B CN104860176B (zh) 2017-04-12

Family

ID=5390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3236.6A Active CN104860176B (zh) 2014-02-21 2015-02-02 电梯及其曳引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55348A (zh)
CN (1) CN10486017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8761A (zh) * 2015-08-28 2018-03-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
CN109118864A (zh) * 2018-07-10 2019-01-01 谢丁龙 一种背负式伞降地面模拟装置
CN114803923A (zh) * 2022-03-31 2022-07-29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碟式制动器及曳引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7457B2 (ja) * 2016-01-20 2019-07-03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支持ピン引き出し治具
CN105715702B (zh) * 2016-04-01 2018-03-20 宁波彰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双动碟刹
JP6587586B2 (ja) * 2016-07-05 2019-10-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ー用巻上機
WO2019202660A1 (ja) * 2018-04-17 2019-10-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30179A1 (de) * 1978-09-15 1980-03-20 Aisin Seiki Gleitsattelscheibenbremse
EP0451728A1 (de) * 1990-04-05 1991-10-16 Lucas Industrie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Teilbelag-Scheibenbremse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00007254A (ja) * 1998-06-17 2000-01-11 Hitachi Ltd マグネットブレーキ装置
JP2000230593A (ja) * 1999-02-10 2000-08-2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CN1515485A (zh) * 1996-10-25 2004-07-28 三阳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绞车齿轮箱的制动器
JP2007261792A (ja) * 2006-03-29 2007-10-1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4107A (en) * 1978-09-19 1980-03-28 Aisin Seiki Co Ltd Mounting structure of movable calliper in disk brake
JPS5557732A (en) * 1978-10-24 1980-04-28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Diskbrake with servo
DE3209389A1 (de) * 1982-03-15 1983-09-22 Alfred Teves Gmbh, 6000 Frankfurt Teilbelag-scheibenbremse,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JPH05263845A (ja) * 1992-03-19 1993-10-12 Nissin Kogyo Kk ピンスライド型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H0996326A (ja) * 1995-10-02 1997-04-08 Toyota Motor Corp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JP2727070B2 (ja) * 1996-03-22 1998-03-11 三陽工業株式会社 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DE102004017383A1 (de) * 2004-04-08 2005-10-27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omechanische Scheibenbremse
JP4925104B2 (ja) * 2005-05-30 2012-04-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30179A1 (de) * 1978-09-15 1980-03-20 Aisin Seiki Gleitsattelscheibenbremse
EP0451728A1 (de) * 1990-04-05 1991-10-16 Lucas Industrie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Teilbelag-Scheibenbrems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515485A (zh) * 1996-10-25 2004-07-28 三阳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绞车齿轮箱的制动器
JP2000007254A (ja) * 1998-06-17 2000-01-11 Hitachi Ltd マグネットブレーキ装置
JP2000230593A (ja) * 1999-02-10 2000-08-22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JP2007261792A (ja) * 2006-03-29 2007-10-11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8761A (zh) * 2015-08-28 2018-03-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
CN107848761B (zh) * 2015-08-28 2020-05-1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
CN109118864A (zh) * 2018-07-10 2019-01-01 谢丁龙 一种背负式伞降地面模拟装置
CN114803923A (zh) * 2022-03-31 2022-07-29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碟式制动器及曳引机
CN114803923B (zh) * 2022-03-31 2022-11-29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碟式制动器及曳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5348A (ja) 2015-08-27
CN104860176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0176B (zh) 电梯及其曳引机
CN104340915B (zh) 电磁鼓制动器
JP540978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直動式ドラムブレーキ装置
JP549581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ブレーキ
CN105314562B (zh) 电梯用卷扬机
CN103663075B (zh) 电磁制动器及具有该电磁制动器的乘客传送设备
JP6636470B2 (ja) 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669779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ブレーキ及びエレベータ巻上機
JP5216797B2 (ja) 巻上機
JP5567074B2 (ja) ブレーキ装置
JP7092805B2 (ja) 電磁ブレーキ装置、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481254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用巻上機
JP2007261792A (ja)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JP5191720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CN110835065B (zh) 电梯制动装置以及电梯系统
JP5471445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JP5840960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JP5234686B1 (ja) ブレーキ面当りの調整方法
JP2005053672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ブレーキ装置
JP5335736B2 (ja) 電磁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08349704B (zh) 电梯装置
JP6984776B1 (ja) ブレーキ開放装置
JP4475017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巻き上げ機
JP2006199408A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CN102616635B (zh) 电梯用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