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48102B - 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8102B
CN104848102B CN201410504968.8A CN201410504968A CN104848102B CN 104848102 B CN104848102 B CN 104848102B CN 201410504968 A CN201410504968 A CN 201410504968A CN 104848102 B CN104848102 B CN 1048481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color
control unit
lighting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049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8102A (zh
Inventor
石北彻
岩井直子
清水智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48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8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8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81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21S8/04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intended only for mounting on a ceiling or the like overhead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9/00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 F21V19/001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the light sources being semiconductors devices, e.g. LE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03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electronics drivers or controllers for operating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a LED arra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呈现出与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宜的光空间,或者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的照明器具。所述照明器具具备光源部和控制部。光源部包括:放射白炽灯色光的第1发光元件、放射色温度比白炽灯色光的色温度高的光的第2发光元件、放射红色光的第3发光元件、放射绿色光的第4发光元件、放射蓝色光的第5发光元件。控制部能够执行不让第2发光元件和第5发光元件点亮并且对白炽灯色光、红色光和绿色光各自的功率进行了调整的第1点灯模式。控制部在第1点灯模式中,可在第1发光元件、第3发光元件和第4发光元件的种类范围内调整光功率。

Description

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例如,正在研发将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发光 元件作为光源的照明器具。将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照明器具例如有安装 于住宅天花板表面的天花板灯。这种照明器具中,除了要照亮周围之外, 还希望呈现出与伴随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宜的光空间。例 如,考虑到周围环境或光对人体的影响,希望具有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舒适 性的功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3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呈现出与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宜的光 空间,或者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的照明器具。
根据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器具,其具备光源部和控制部。 所述光源部包括:第1发光元件、第2发光元件、第3发光元件、第4发 光元件、第5发光元件。所述第1发光元件放射白炽灯色光。所述第2发 光元件放射色温度比所述白炽灯色光高的光。所述第3发光元件放射红色 光。所述第4发光元件放射绿色光。所述第5发光元件放射蓝色光。所述 控制部能够执行不让所述第2发光元件和所述第5发光元件点亮并且对所 述白炽灯色光、所述红色光和所述绿色光各自的功率进行了调整的第1点 灯模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1点灯模式中,可在所述第1发光元件、所 述第3发光元件和所述第4发光元件的种类范围内调整光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呈现出与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宜 的光空间,或者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的照明器具。
附图说明
图1(a)及图1(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 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分解图。
图3(a)及图3(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 俯视图。
图4(a)及图4(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 剖视图。
图5(a)及图5(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 剖视图。
图6(a)~图6(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所放射的光的相对光 谱分布的图表。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8(a)及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遥控器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在“睡眠帮助”模式下发光元件所放射的光的相对光谱分 布的图表。
图10是例示混光比和褪黑素抑制度之间的关系的表。
图11是例示放射白炽灯色光的发光元件的调光比和褪黑素抑制度相 对值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在“睡眠帮助”模式中执行的控 制的例子的xy色度图。
图13(a)及图13(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在“睡眠帮助” 模式中执行的控制的其他例子的相对光谱分布。
图14(a)及图14(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控制 的例子的xy色度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控制的其他例子的 L*a*b*表色系统。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图中:100-照明器具,110-电源部,110a-上表面,111-嵌合部,113- 连接器导向件,115-控制部,115a-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b-调光控制机 构,115c-存储机构,116-电路元件,117a-控制电路,117b-开关控制电路, 118a-模式存储部,120-器具主体,120a-下表面,121-孔,123-突起部,125- 孔,127-遥控信号接收部,130-光源部,131-基板,131a-下表面,131b- 孔,133、133B、133D、133G、133L、133R-发光元件,135-电线,137- 电源供给部,140-配光控制部,141-透镜部,141a-第1部分,141b-第2 部分,141c-第3部分,141d-扩散处理部,141e-平坦部,141f-光扩散部, 143-爪部,145-凸部,150-罩,150a-下表面,160-间接光光源部,161-基 板部,163-发光元件,165-罩,180-遥控器,180a-罩部,181-“漂亮”按钮,182-“舒适”按钮,183-“剧场”按钮,184-“睡眠帮助”按钮,185- “R”按钮,186-“G”按钮,187-“B”按钮,188-“30分钟关闭”按钮, 189-“全光”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附图中的相同部分标注相 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其详细说明而对不同部分进行说明。另外,附图为 示意性的或者概念性的,各部分的厚度和宽度的关系、各部分之间的大小 比例等并未限定成与实际相同。并且,即使表示相同部分,根据附图有时 以相互不同的尺寸或比例来表现。
图1(a)及图1(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 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分解图。
图3(a)及图3(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 俯视图。
图1(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发光面侧的立 体图。图1(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与发光面侧 相反一侧的立体图。图3(a)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 的发光面侧的俯视图。图3(b)是示意性地表示将图3(a)中的区域A1 放大后观察的放大图。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为安装于在器具安装面上设置的作为配 线器具的天花板接线盒上而使用的一般家庭用照明器具。实施方式所涉及 的照明器具利用光源部所放射的光对室内进行照明,该光源部具有安装于 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
如图1(a)~图3(b)所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00具备: 电源部110、器具主体120、光源部130、配光控制部140、罩150。
罩150例如为乳白色的丙烯树脂成型体,且具有透光性。罩150的下 表面150a形成发光面。
如图1(a)~图3(b)所示的照明器具100的外形呈圆形,但不只限 于此。例如,照明器具100的外形可以是椭圆形或方形。
电源部110具有由冷轧钢板等金属材料的平板成型的底架。电源部110 的底架组装成环状。在电源部110的底架的内部设置有包括控制部115在 内的电路元件116(参照图2)。如图1(b)所示,电源部110在上表面 110a的中央具有嵌合部111。嵌合部111例如与设置在住宅天花板上的作 为连接器具(配线器具)的天花板接线盒嵌合,从而将器具主体120固定 在天花板上。在嵌合部111安装有引导天花板接线盒的连接器导向件113。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从电源部110观察时的罩150 侧设为“下方”,将从罩150观察时的电源部110侧设为“上方”。该概念 在其他结构元素中也相同。
器具主体120例如为由冷轧钢板等金属材料的平板成型的底座。在器 具主体120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使连接器导向件113通过的孔121。
光源部130具有基板131和多个发光元件133,并且设置成通过连接 部可与电源部110分离。发光元件133设置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基 板131具有将预定宽度尺寸的大致圆弧状的两张基板拼接的结构,其整体 形成为大致环状。即,整体形成为大致环状的基板131具有两张分割的基 板。多个分割的基板131在基板131的内侧经由电线135等并通过连接器 (电连接部)CN而电连接。基板131固定在器具主体120的下表面120a。另外,基板131也可以具有分割成四张的基板。
通过使用分割的基板,能够利用基板131的分割部吸收热收缩而抑制 基板131的变形。另外,虽然优选使用分割成多个的基板,但也可以使用 一体形成为大致环状的一张基板。而且,在特定的基板131的内周侧设置 有电源供给部137。具体而言,电源供给部137是连接器CN。与点灯装 置电连接的输出线连接于电源供给部137,从而经由基板131的配线图案 向多个发光元件133供电。
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涂布有使发光元件133的放射光反射的部 件。例如,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涂布分散有氧化钛等的树脂。由于 在基板131的下表面131a上涂布有反射部件,因而能够防止器具主体120 中央部中的亮度的下降。
基板131例如具有:玻璃环氧树脂等的绝缘性基板、使用铜箔而形成 的配线。反射部件涂布于除了发光元件133的配设位置以外的基板131的 下表面131a。即,基板131具有被反射部件隐藏的配线,从而将多个发光 元件133电连接。
发光元件133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发光元件 133为表面封装型的LED封装体。如图3(a)及图3(b)所示,LED封 装体沿多个(图3(a)的例子中为两个)环形基板131的周向安装。而且, LED封装体沿半径不同的大致同心圆的圆周而形成为多列(图3(a)的 例子中为3列)。即,LED封装体安装于内周侧的列(第1列)、外周侧的 列(第2列)、以及内周侧的列和外周侧的列之间的中间列(第3列)。
LED封装体大致具有:配设于由陶瓷或合成树脂形成的凹处的LED 芯片、密封LED芯片的环氧系树脂或硅酮树脂等注塑用透光性树脂。
安装于内周侧列上的LED封装体(第1白色光源)使用发光颜色为白炽灯色(L)的发光元件133L(第1发光元件)和发光颜色为日光色(D) 的发光元件133D(第2发光元件)。日光色(D)光的色温度比白炽灯色 (L)光的色温度高。即,发光元件133D放射色温度比白炽灯色(L)光的色温度高的光。发光元件133L和发光元件133D大致等间隔且交替排列配设在圆周上。LED芯片为放射蓝色光的LED芯片。透光性树脂中混合有荧光体。为了能够放射白炽灯色(L)及日光色(D)的日光色系的光,荧光体主要使用放射与蓝色光具有互补色关系的黄色系光的黄色荧光体, 以及为了补充红色成分而使用红色荧光体。外周侧列的LED封装体(第2白色光源)的安装方式与内周侧列的LED封装体的安装方式相同。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发光颜色为白炽灯色(L)的 发光元件133L以及发光颜色为日光色(D)的发光元件133D中的至少任 意一个称作“白色光源”或“主光源”。换言之,“白色光源”和“主光源” 是指色度坐标在相关色温度的定义域内的光源。
安装在中间列的LED封装体使用发光颜色为红色(R)的发光元件 133R(第3发光元件)、发光颜色为绿色(G)的发光元件133G(第4发 光元件)、发光颜色为蓝色(B)的发光元件133B(第5发光元件)。发光 元件133R的LED芯片为放射红色光的LED芯片。发光元件133G的LED 芯片为放射绿色光的LED芯片。发光元件133B的LED芯片为放射蓝色 光的LED芯片。这些LED芯片被注塑用的透光性树脂密封。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发光颜色为红色(R)的发光 元件133R、发光颜色为绿色(G)的发光元件133G以及发光颜色为蓝色 (B)的发光元件133B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称作“有彩色光源”或“副光源”。 换言之,“有彩色光源”和“副光源”是指放射单一波长的光或者放射单 一波长的光所代表的窄的波长范围中所包含的光的光源。
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以及发光元件133B依次以发光元件 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的顺序大致等间隔配置在大致圆 周上。
对各发光元件所放射光的波长的详细说明以及各发光元件所放射光 的相关色温度的详细说明,在后面进行叙述。
另外,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的排列并没 有特别限定,其顺序可以不同,例如可以以发光元件133G、发光元件133R、 发光元件133B的顺序进行排列。而且,相邻的发光元件优选放射互不相 同的颜色的光,但也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例,也可以将每两个放射相同 颜色的光的发光元件连续配置,例如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R、发 光元件133G、发光元件133G、发光元件133B、发光元件133B。
根据实施方式,配置有发光颜色互不相同的多个发光元件133,即, 配置有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放射日光色(D)光的发 光元件133D、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G)光的发 光元件133G、放射蓝色(B)光的发光元件133B。由此,通过使各颜色 的光混合,能够扩大可表现的光颜色的范围。而且,通过单独控制从各发 光元件放射出的光的光功率,能够适当地对光颜色进行调色。在本申请说 明书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各颜色的光按照预定比例混合的光称作“混合 光”。
配光控制部140控制发光元件133的配光。参照附图对配光控制部140 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4(a)及图4(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 剖视图。
图5(a)及图5(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 剖视图。
图4(a)是示意性地表示图3(a)中的剖切面A-A的剖视图。图4 (b)是示意性地表示图3(a)中的剖切面B-B的剖视图。图5(a)是示 意性地表示图3(a)中的剖切面C-C的剖视图。图5(b)是示意性地表 示图3(a)中的剖切面D-D的剖视图。
如图4(a)所示,配光控制部140固定于器具主体120,并且覆盖发 光元件133、分割的多个基板131之间的电连接部以及电源供给部。配光 控制部140的材料例如包括树脂。配光控制部140覆盖整个光源部(充电 部)130。因此,配光控制部140具有保护光源部130的功能。另外,在 配光控制部140的内周侧形成有与基板131的电连接部及电源供给部相对 应的凸部145。凸部145形成为在环状方向即周向上的尺寸比连接器的尺 寸长。即,由于配光控制部140为通过转动能够装卸于器具主体120的结 构,因而为了防止转动配光控制部140时与电连接部CN及电线135发生 干扰,配光控制部140具有在周向上的尺寸比连接器尺寸长的凸部145。
配光控制部140具有透镜部141。透镜部141具有:第1部分141a、 第2部分141b、第3部分141c。而且,在第1部分141a和第3部分141c 之间、第2部分141b和第3部分141c之间、第1部分141a的内周侧、 第2部分141b的外周侧的与基板131对应的平坦部141e的区域,形成有 光扩散部141f。例如通过实施凹凸模样而形成光扩散部141f。也可以通过 粘贴扩散片等其他方法形成光扩散部141f。第1部分141a覆盖内周侧列 的发光元件133(在图4(b)的例子中为发光元件133L及发光元件133D), 并控制内周侧列的发光元件133的配光。第3部分141c覆盖中间列的发 光元件133(在图4(b)的例子中为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并控制中间列的发光元件133的配光。第2部分141b覆 盖外周侧列的发光元件133(在图4(b)的例子中为发光元件133L及发 光元件133D),并控制外周侧列的发光元件133的配光。即,实施方式的 配光控制部140按照每列独立控制配设于各列上的发光元件133的配光。
由此,减轻罩150下表面(发光面)150a上的色相不均及亮度不均, 能够实现色度及亮度的均匀化。
在此,若不使外周侧列的发光元件133及内周侧列的发光元件133点 亮,而仅使中间列的发光元件133点亮,则根据透镜141的形状,有时在 罩150的下表面150a上产生亮线。更具体而言,例如,如同图4(b)中 所示的箭头A11及箭头A12那样,若从中间列的发光元件133放射出的 光透过第3部分141c入射到第1部分141a及第2部分141b中的至少任 意一个部分,则在罩150的下表面150a上会产生亮线。
对此,在实施方式的透镜部141的第3部分的表面,设置扩散处理部 141d。例如,在透镜部141的第3部分141c的表面形成点状的散乱体即 所谓的皱褶模样。而且,从发光元件133入射到透镜部141的光中的一部 分光,且在射出面反射而朝向透镜部141的背面侧的平坦部的光,则朝向 配光控制部140的平坦部141e的区域。假设未形成有光扩散部141f,光会在配光控制部140的平坦部141e进行反射,反射后的光会从透镜部141 射出。由此,产生亮线,而该亮线会映入罩150从而在罩150上产生亮度 不均。对此,通过在配光控制部140的平坦部141e上形成光扩散部141f, 使朝向平坦部141e的光被光扩散部141f扩散。因此,透镜部141上不会 产生发光强度强的亮线,能够抑制罩150上产生亮度不均。
由此,如同图4(b)中所示的箭头A13及箭头A14那样,透过第3 部分141c的光通过第3部分141c的表面的扩散处理部141d而被扩散。 则,入射到第1部分141a及第2部分141b的光的量会减少。因此,能够 抑制在罩150的下表面150a产生亮线。另一方面,在第1部分141a的表 面及第2部分141b的表面,未设置扩散处理部。因此,能够抑制照明器 具100的光通量的下降。另外,在为了实现薄型化目的而将罩150和透镜 部141之间的距离设为较小的情况下,即使形成有光扩散部141f,有时也 无法抑制亮线的产生。此时,可以在透镜部141的入射面也实施扩散处理。
如图2中的说明,基板131固定于器具主体120的下表面120a。如图 5(a)所示,基板131具有孔131b。另一方面,在器具主体120的下表面 120a设置有向下方(发光面侧)突出的突起部123。将基板131安装于器 具主体120的下表面120a时,首先,将基板131的孔131b对准器具主体 120的突起部123,将器具主体120的突起部123插入基板131的孔131b 中。由此,能够将基板131临时固定或临时放置于器具主体120的下表面 120a。
如上所述,配光控制部140固定于器具主体120。如图5(b)所示, 配光控制部140具有爪部143。爪部143具有钩形形状。爪部143的前端 部沿与器具主体120的下表面120a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器 具主体120具有孔125。孔125的长度D1比爪部143的前端部的长度D2 长。在将配光控制部140安装于器具主体120时,首先,将爪部143对准 器具主体120的孔125,并将爪部143插入器具主体120的孔125中。接 着,向图4(a)中的箭头A16的方向转动配光控制部140。由此,将配光 控制部140固定于器具主体120。更具体而言,使各爪部143与器具主体 120的背面侧卡住,从而将配光控制部140拉到器具主体120。由此,以 器具主体120和配光控制部140之间夹住基板131的状态,使器具主体120 和配光控制部140嵌合。
图6(a)~图6(c)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发光元件所放射的光的相对光 谱分布的图表。
图6(a)是例示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相对光谱 分布的图表。图6(b)是例示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相对 光谱分布的图表。图6(c)是例示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的 相对光谱分布的图表。
图6(a)~图6(c)所示的图表中的横轴表示波长(纳米:nm)。图6(a)~图6(c)所示的图表中的纵轴表示相对能量。
如图6(a)所示,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在550nm 以上且650nm以下的范围中具有峰值波长。发光元件133L所放射的白炽 灯色(L)光的相关色温度为2000开尔文(K)以上且3500K以下。
如图6(b)所示,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在500nm以上 且560nm以下的范围中具有峰值波长。
如图6(c)所示,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在600nm以上 具有峰值波长。更具体而言,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在620nm 以上且640nm以下的范围中具有峰值波长。
而且,放射日光色(D)光的发光元件133D在440nm以上且480nm 以下的范围中具有峰值波长。
放射蓝色(B)光的发光元件133B在440nm以上且480nm以下的范 围中具有峰值波长。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8(a)及图8(b)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的遥控器的俯视图。
图7所示的照明器具100具备:电源部110、光源部130、间接光光 源部160、控制部115。电源部110连接于商用交流电源AC。光源部130 与电源部110连接。
电源部110作为直流电源发挥作用,其接收商用交流电源AC而生成 直流输出。光源部130如图1(a)~图6(c)所述。
如图1(b)所述,间接光光源部160配设在器具主体120的背面侧(上 侧),主要具有照亮天花板表面的功能。在嵌合部111的周围设置有多个 间接光光源部160,该间接光光源部160具有:基板161、多个发光元件 163。基板161例如形成为大致长方形的平板。发光元件163以沿着基板 161的长度方向大致直线状排列的方式安装在基板161上。发光元件163 放射白炽灯色(L)光。
间接光光源部160安装在电源部110的上部的侧壁的四个位置上。更 具体而言,如图1(b)所示,电源部110的上部形成为大致四边形。间接 光光源部160安装在呈大致四边形形状的电源部110的上部的侧壁。安装 在四个位置上的间接光光源部160分别被罩150覆盖。
控制部115具有: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调光控制机构115b、存 储机构115c。调光控制机构115b与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连接。存储 机构115c与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连接。在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 上连接有遥控器信号接收部127。在存储机构115c设置有模式存储部118a。
在调光控制机构115b设置有PWM控制电路117a、开关控制电路 117b。开关控制电路117b连接于PWM控制电路117a。如图7所示,PWM 控制电路117a及开关控制电路117b分别对应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 光元件133L、放射日光色(D)的发光元件133D、放射红色(R)光的发 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放射蓝色(B)光的发 光元件133B、间接光光源部160的发光元件163而设置。即,设置有六 个PWM控制电路117a及六个开关控制电路117b。
由此,能够独立控制光源部130和间接光光源部160。而且,能够针 对各发光颜色进行调光控制(单独控制)。因此,就光源部130而言,通 过调整各发光颜色的调光比而改变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使白炽灯色(L)、 日光色(D)、红色(R)、绿色(G)、蓝色(B)的发光颜色混色,从而能 够表现所希望的发光颜色(单独控制模式)。例如,使用者通过操作遥控 器180的“R”按钮185、“G”按钮186、“B”按钮187中的至少任意一 个按钮,能够调整各发光颜色的调光比从而改变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在 图8(a)及图8(b)所示的遥控器180中,“R”按钮185、“G”按钮186、 “B”按钮187通常隐藏于罩部180a内,另一方面使用者通过滑动罩部180a而将“R”按钮185、“G”按钮186、“B”按钮187显示在外。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00中,为了呈现出与生活场景相符的 光空间,能够从多个点灯模式中选择所希望的模式进行切换。更具体而言, 在发光元件133及发光元件163中,调整了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的多个模 式设定信息(点灯模式信息)存储于模式存储部118a。使用者通过遥控器 180选择存储于模式存储部118a的点灯模式,从而能够再现点灯模式。
例如,设定有“漂亮”模式、“舒适”模式、“剧场”模式、“睡眠帮 助”模式(第1点灯模式)。
“漂亮”模式中,将白炽灯色(L)、日光色(D)、红色(R)、绿色 (G)、蓝色(B)的发光颜色混色而表现彩色复制性高且彩色再现性优越 的日光色系的光,从而使餐桌或色彩变得鲜艳。“漂亮”模式中的混合光 的平均彩色再现评价数(Ra)例如为“95”。例如,使用者通过按压遥控 器180的“漂亮”按钮181,能够选择并执行“漂亮”模式。
“舒适”模式中,通过将光源部130的白炽灯色(L)的朝下的光和 间接光光源部160的白炽灯色(L)的朝上的光进行组合,用白炽灯色(L) 的柔和的光照明整个空间,呈现出安逸的舒适空间。例如,使用者通过按 压遥控器180的“舒适”按钮182,能够选择并执行“舒适”模式。
“剧场”模式中,仅用间接光光源部160的白炽灯色(L)的朝上的 光进行照明。“剧场”模式中能够照射天花板表面,呈现出身临电影院的 感觉,创造出能够享受家庭影院的光空间。例如,使用者通过按压遥控器 180的“剧场”按钮183,能够选择并执行“剧场”模式。
“睡眠帮助”模式中,不使放射日光色(D)光的发光元件133D及 放射蓝色(B)光的发光元件133B点亮,使白炽灯色(L)、红色(R)、 绿色(G)的发光颜色混色。在“睡眠帮助”模式中,能够实现褪黑素抑 制度比较低的光,减少夜间照明对睡眠的坏影响,促使使用者熟睡。“睡 眠帮助”模式中的混合光的平均彩色再现评价数(Ra)较高,其高于白炽 灯色(L)光、红色(R)光、绿色(G)光的各平均彩色再现评价数(Ra)。 在“睡眠帮助”模式中,白炽灯色(L)、红色(R)、绿色(G)的发光颜 色混色的光(混合光)的相关色温度低于白炽灯色(L)光的相关色温度。 例如,使用者通过按压遥控器180的“睡眠帮助”按钮184,能够选择并 执行“睡眠帮助”模式。
在再现如此设定的点灯模式时,使用者通过操作遥控器180而选择特 定的模式。若遥控器信号接收部127接收到模式选择信号,则将接收到的 信号发送到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设定信息输入输出部115a从模式 存储部118读取被选择的模式设定信息(点灯模式信息),并发送给调光 控制机构115b。
调光控制机构115b中的PWM控制电路117a根据模式设定信息生成 PWM控制信号并发送给开关控制电路117b。开关控制电路117b根据PWM 控制信号控制PWM,向光源部130的各发光元件133及间接光光源部160 的发光元件163供给来自电源部110的直流输出。由此,以对应于模式设 定信息的调光比分别控制各发光颜色的发光元件133、163,从而以预定的混光比进行发光,整体上表现为混色的发光颜色。
参照附图对“睡眠帮助”模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9是表示在“睡眠帮助”模式下发光元件所放射的光的相对光谱分 布的图表。
图9所示的图表中的横轴表示波长(纳米:nm)。图9所示的图表中 的纵轴表示相对能量。图9中表示的相对光谱分布表示将放射白炽灯色 (L)光的发光元件133L、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 (G)光的发光元件133G以“0.83:0.12:0.05”的比例混光的例子。
在“睡眠帮助”模式中放射的混合光的光谱分布在600nm以上且 650nm以下的波长范围中具有能量的峰值。图9所示的相对光谱分布中, 波长为635nm时出现能量的峰值。
若将光谱分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1”,则“睡眠帮助”模式中放射 的混合光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中的能量的峰值为0.25 以下。在图9所示的相对光谱分布中,在380nm以上且500nm以下的波 长范围中的峰值的相对能量为“0.2”。若将光谱分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 “1”,则“睡眠帮助”模式中放射的混合光在530nm以上且6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中的能量的峰值为0.25以上且0.6以下。在图9所示的光谱分 布中,在530nm以上且600nm以下的波长范围中的峰值的相对能量为 “0.48”。
发光元件133L所放射的白炽灯色(L)光的平均彩色再现评价数(Ra) 为“84”。上述比例(0.83:0.12:0.05)的混合光的平均彩色再现评价数(Ra) 为“93”。即,与放射白炽灯色(L)的光的情况相比,通过放射白炽灯色 (L)光的发光元件133L、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 (G)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混光,平均彩色再现评价数(Ra)得到了提 高。
图10是例示混光比和褪黑素抑制度之间的关系的表。
图11是例示放射白炽灯色光的发光元件的调光比和褪黑素抑制度相 对值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本申请的发明人对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混光比 (调光比)和褪黑素抑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Brainard的褪黑素 作用灵敏度曲线设为Brainard(λ),并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褪黑素抑制 度。
Brainard(λ)×相对光谱分布/V(λ)×相对光谱分布…公式1
公式1中的“V(λ)”为明视觉的标准视见函数。并且,将只点亮放 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时的褪黑素抑制度设为“1”,并以相 对值表示各混光比中的褪黑素抑制度。研究结果的例子如图10所示。
而且,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将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 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功率设为恒定,并且对放射白炽灯色(L) 光的发光元件133L进行减光的情况下,对发光元件133L的混光比和褪黑 素抑制度的相对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将只点亮放射白炽灯色(L) 光的发光元件133L时的褪黑素抑制度设为“1”,并以相对值表示发光元件133L的各混光比中的褪黑素抑制度。研究结果的例子如图11所示。
根据图10及图11所示的图表,若使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 件133L的混光比下降,则褪黑素抑制度也下降。在此,混光比表示要混 合的光的光通量之比。
因此,在“睡眠帮助”模式中,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 将白炽灯色(L)、红色(R)、绿色(G)的发光颜色混色后,仅对放射白 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执行减光控制。接着,当发光元件133L 的功率变成预定值以下时,控制部115执行使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 133R减光的控制。
若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调光率(混光比)变成“0.4”, 则混合光脱离相关色温度的定义域。若混合光脱离相关色温度的定义域, 则有可能出现光颜色看起来不自然的现象。因此,控制部115更优选执行 如下控制:若将发光元件133L的混光比下降至“0.5”,则维持着发光元 件133L、发光元件133G、发光元件133R的混光比,即维持着光颜色而 进行减光,从而在就寝时熄灯。
根据实施方式,能够呈现出与生活场景相符的适宜的光空间。即,相 对减少“睡眠帮助”模式的混合光中包含的蓝色光成分,降低屋内的褪黑 素抑制度,从而能够促使屋内的人熟睡。而且,若发光元件133L的功率 变成预定值以下,则使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R减光,从而使蓝 色光成分降低至预定值以下,之后维持抑制了不适感的光颜色。而且,通 过“睡眠帮助”模式中的混合光,能够提供平均彩色再现评价数比较高的 光,从而能够将室内的光颜色保持在自然的光颜色。
如图3(a)及图3(b)所述,安装于内周侧列的LED封装体使用发 光颜色为白炽灯色(L)的发光元件133L、发光颜色为日光色(D)的发 光元件133D。外周侧列的LED封装体的实施方式与内周侧列的LED封 装体的实施方式相同。安装于中间列的LED封装体使用发光颜色为红色 (R)的发光元件133R、发光颜色为绿色(G)的发光元件133G、发光颜 色为蓝色(B)的发光元件133B。
因此,在“睡眠帮助”模式中,即使熄灭放射日光色(D)光的发光 元件133D和放射蓝色(B)光的发光元件133B,通过配光控制部140也 能够抑制就寝时的熄灯前的色调的下降。因此,能够将内周侧列的白炽灯 色(L)、中间列的红色(R)及绿色(G)、外周侧列的白炽灯色(L)的 发光颜色进行混色,而不会产生亮度不均。
接着,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所执行的控制的例子进行 说明。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在“睡眠帮助”模式中执行的控 制的例子的xy色度图。
若设定为“睡眠帮助”模式,则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 放射图12所示的色度点A的混合光。色度点A的混合光的相关色温度例 如为2200K。色度点A相对于黑体轨迹的偏差Δuv例如为“0”。接着, 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使色度点A的混合光随着时间的经过变为图 12所示的色度点B的混合光。色度点B的坐标(x,y)例如为(0.62,0.36)。 色度点B的混合光的颜色为橙黄色。
如此,当设定为“睡眠帮助”模式时,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执行如 下控制:放射xy色度图上的相对于黑体轨迹的偏差Δuv为±0.02以内且 能够以相关色温度表现的第1色度点的混合光(第1光)。接着,控制部 115执行如下控制:使第1色度点的混合光随着时间的经过变为xy色度图 上的y坐标为0.32以上且0.45以下,x坐标为0.51以上且被光谱轨迹包围的区域A2内部的第2色度点的混合光(第2光)。
根据该例子,控制部115使第1色度点的混合光变为第2色度点的混 合光,从而使比较不易影响睡眠的色温度低的光变为相对来说蓝色光成分 进一步降低的光。例如,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在就寝1小时前放射 第1色度点的混合光,从就寝10分钟前开始逐渐使第1色度点的混合光 变为第2色度点的混合光,并且降低亮度,在就寝时刻熄灯。由此,在“睡 眠帮助”模式的初期放射具有相关色温度的定义域内的色度的光,从而抑 制外观上的不适感。而且,从“睡眠帮助”模式的初期到睡眠时刻(就寝 时刻)为止,第1色度点的混合光逐渐变为红色变浓的色度区域A2内的 第2色度点的混合光,从而不会抑制促进睡眠的激素即褪黑素的分泌,能 够促进自然睡眠。
图13(a)及图13(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在“睡眠帮助” 模式中执行的控制的其他例子的相对光谱分布。
图13(a)是控制部115改变光颜色之前的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例子。 图13(b)是控制部115改变光颜色之后的光的相对光谱分布的例子。图 13(a)、图13(b)所示的图表中的横轴表示波长(纳米:nm)。图13(a)、 图13(b)所示的图表中的纵轴表示相对能量。
当设定为“睡眠帮助”模式时,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 放射图13(a)的相对光谱分布中表示的第1混合光(第1光)。若将光谱 分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1”,则第1混合光在500nm以下波长区域中的 能量的最大值为0.25以下。在图13(a)所示的相对光谱分布的例子中, 第1混合光在500nm以下波长区域中的能量的最大值为“0.14”。
接着,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随着时间的经过,使第1混合光变 为图13(b)的相对光谱分布中表示的第2混合光(第2光)。若将光谱分 布的能量的最大值设为“1”,则第2混合光在500nm以下波长区域中的能 量的最大值为0.1以下。在图13(b)所示的相对光谱分布的例子中,第2 混合光在500nm以下波长区域中的能量的最大值为“0.002”。
根据该例子,控制部115通过使第1混合光变为第2混合光,从而使 比较不易影响睡眠的色温度低的光变为相对来说蓝色光成分进一步降低 的光。例如,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在就寝1小时前放射第1混合光, 接着从就寝10分钟前开始使第1混合光逐渐变为第2混合光并且降低亮 度,在就寝时刻熄灯。由此,由于第1混合光的光谱分光中包含的蓝色光 成分为预定值以下,因而比较难以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且,从“睡眠帮 助”模式的初期到睡眠时刻(就寝时刻)为止,使第1混合光变为第2混 合光,因此能够实现对抑制褪黑素的坏影响进一步减小的光。
图14(a)及图14(b)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控制 的例子的xy色度图。
在xy色度图中,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色度坐标、 放射日光色(D)光的发光元件133D的色度坐标、放射红色(R)光的发 光元件133R的色度坐标、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色度坐标、 放射蓝色(B)光的发光元件133B的色度坐标例如如图14(a)所示。
在此,在执行从任意混光比的点灯状态变为另一混光比的点灯状态的 控制过程中,根据各发光元件的混光比,有时会放射不自然颜色的光。例 如,如图14(b)所示,对从第1点灯状态变为第2点灯状态的情况进行 说明。在第1点灯状态中,仅使放射蓝色(B)光的发光元件133B点亮。 在第2点灯状态中,使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和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点亮。即,在第2点灯状态中,放射发光元件 133R和发光元件133L的混合光。
在从第1点灯状态变为第2点灯状态时,若同时改变发光元件133L、 发光元件133R、发光元件133B的所有调光,则光颜色有可能会通过如图 14(b)所示的区域A3那样的高色度的紫红色区域。则,会放射出违背使 用者意图的不自然颜色的光。
对此,在实施方式中,首先,从第1点灯状态开始使发光元件133L 点亮(第1控制过程)。接着,使发光元件133B熄灯(第2控制过程)。 即,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从第1点灯状态变为第2点灯状态时,根 据发光元件的种类,隔着时差对各发光元件进行调光。
由此,在执行从任意混光比的点灯状态变为另一混光比的点灯状态的 控制过程中,能够抑制不自然颜色光的放射。
例如,控制部115在从仅使有彩色光源点亮的状态变为仅使白色光源 点亮的状态时,或者从仅使有彩色光源点亮的状态变为使白色光源及有彩 色光源点亮的状态时,在控制有彩色光源之前开始执行白色光源的控制。
例如,控制部115在从仅使有彩色光源点亮的状态变为仅使有彩色光 源点亮的另一状态时,使白色光源点亮之后执行有彩色光源的控制,之后 执行使白色光源熄灯的控制。
由此,在有彩色光源的控制之前开始执行白色光源的控制,因此,之 后即使有彩色光源的混光状态改变,也能够抑制色调在高色度区域中变 化。因此,能够抑制不自然颜色光的放射。
例如,控制部115在从使白色光源及有彩色光源点亮的状态变为使白 色光源和有彩色光源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点亮的另一状态时,在控制白色光 源之前开始执行有彩色光源的控制。
例如,控制部115在从仅使白色光源点亮的状态变为仅使有彩色光源 点亮的状态时,在控制白色光源之前开始执行有彩色光源的控制。
由此,在使白色光源点亮的状态下,在控制白色光源之前开始执行有 彩色光源的控制,因此,能够抑制色调在高色度的区域中变化。因此,能 够抑制不自然颜色光的放射。
图1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控制的其他例子的 L*a*b*表色系统。
在L*a*b*表色系统中,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的色度坐 标、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的色度坐标、放射蓝色(B)光的 发光元件133B的色度坐标例如如图15所示。
如图14(a)及图14(b)所述,从任意混光比的点灯状态变为另一 混光比的点灯状态的控制的执行过程中,根据各发光元件的混光比,有时 会放射不自然颜色的光。例如,如图15所示,对从放射红色(R)光的发 光元件133R点亮的状态变为放射蓝色(B)光的发光元件133B点亮的状 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从仅使发光元件133R点亮的状态变为仅使发光元件133B点亮的状态 时,若逐渐降低发光元件133R的功率,逐渐提高发光元件133B的功率, 则如图15所示的第1控制过程那样,光颜色在L*a*b*表色系统中,与连 接发光元件133R的色度坐标和发光元件133B的色度坐标的直线相比,稍 向圆周侧变化。则,在第1控制过程中,光颜色经过鲜艳的紫红色,可能 给使用者带来不自然的印象。
对此,在实施方式中,从仅使发光元件133R点亮的状态变为仅使发 光元件133B点亮的状态的过程中,执行增加了绿色(G)的控制,以便 通过第2控制过程,该第2控制过程与第1控制过程相比经由更靠近 L*a*b*表色系统的原点的区域。即,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从第1点 灯状态变为第2点灯状态时,使变化过程中呈现出的光颜色的L*a*b*表色 系统的色度位于与连接第1点灯状态的色度坐标和第2点灯状态的色度坐 标的直线相比,更靠近原点的区域。
由此,在点灯状态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光颜色经过色度较低的区域, 因而能够缓和外观上的不自然感。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在第2控制过 程中,光颜色从红色(R)经由带红色的白色及带蓝色的白色变成蓝色(B)。 因此,能够抑制给使用者带来不自然的印象。
图1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在该例子中,对选择了“漂亮”模式、“舒适”模式、或者“剧场” 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漂亮”按钮181而选择“漂亮” 模式(步骤S101)。或者,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舒适”按 钮182而选择“舒适”模式(步骤S103)。或者,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 控器180的“剧场”按钮183而选择“剧场”模式(步骤S105)。
接着,控制部115判断是否设定定时功能(步骤S107)。该例子中的 定时功能是指所谓的“定时关闭功能”,是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使发光元件 133熄灭的功能。若未设定定时功能(步骤S107:否),则控制部115继 续判断是否设定定时功能(步骤S107)。
另一方面,若设定有定时功能(步骤S107:是),则控制部115执行 “睡眠帮助”模式。在“睡眠帮助”模式中执行的控制例如如图9~图13 (b)所述。接着,控制部115使所有发光元件133熄灯(步骤S111)。如 此,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在选择了“睡眠帮助”模式以外的点灯模式 且对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预先进行了调整的点灯模式(第2点灯模式)的 情况下,若设定了定时功能,则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经由“睡眠帮 助”模式使所有发光元件133熄灯。换言之,在选择了“睡眠帮助”模式 以外的点灯模式且对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预先进行了调整的点灯模式的 情况下,若设定有定时功能,则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从所选择的点 灯模式转移到“睡眠帮助”模式。该控制不同于简单将“漂亮”模式、“舒 适”模式、或者“剧场”模式的点亮减光而熄灯的控制。
如此,定时功能经由不阻碍入睡的“睡眠帮助”模式而进行工作,因 而,即使设定为例如具有唤醒作用的点灯模式(例如“漂亮”模式),也 能够促进入睡。因此,能够提供抑制了对睡眠的坏影响的光。
图1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该例子中,对选择了“漂亮”模式、“舒适”模式、或者“剧场”模 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漂亮”按钮181而选择“漂亮” 模式(步骤S121)。或者,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舒适”按 钮182而选择“舒适”模式(步骤S123)。或者,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 控器180的“剧场”按钮183而选择“剧场”模式(步骤S125)。
则,控制部115使单独控制变得不可能(步骤S127)。即,在选择了 对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预先进行了调整的点灯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115 禁止调整各发光颜色的调光比而改变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的功能。由此, 能够抑制无法获得基于特定调色比的效果。换言之,能够保持对各发光颜 色的光功率预先进行了调整的各点灯模式的设定信息。
另外,当选择了“睡眠帮助”模式时,可以在“睡眠帮助”模式中点 亮的白炽灯色(L)、红色(R)、绿色(G)的范围内,对各发光颜色的调 光比进行调整而改变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即,在“睡眠帮助”模式中, 可以在白炽灯色(L)、红色(R)、绿色(G)的范围内,使调光及调色变 得可能。
接着,控制部115判断是否设定“全光”模式(步骤S129)。所谓“全 光”模式是指将光源部130中的白炽灯色(L)及日光色(D)的所有发光 元件133的光功率设为最大而使发光颜色混色的模式。“全光”模式表现 彩色复制性高且彩色再现性优越的日光色系的光。在未设定为“全光”模 式时(步骤S129:否),控制部115继续判断是否设定“全光”模式(步 骤S129)。
另一方面,例如,当使用者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全光”按钮189 (参照图8(a)及图8(b))而设定了“全光”模式时(步骤S129:是), 控制部115解除对单独控制的禁止,使单独控制变得可能。另外,控制部 115除了在设定为“全光”模式时解除对单独控制的禁止之外,在所选择 的点灯模式(“漂亮”模式、“舒适”模式、或者“剧场”模式)被解除时 也可以解除对单独控制的禁止。由此,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 “R”按钮185、“G”按钮186及“B”按钮187,能够调整各发光颜色的 调光比而改变各发光颜色的光功率。
另外,不只限于该例子,在选择了“漂亮”模式、“舒适”模式、或 者“剧场”模式时,可以在各点灯模式的范围内,单独控制红色(R)、绿 色(G)、蓝色(B)。由此,能够在各点灯模式的范围内,进行红色(R)、 绿色(G)、蓝色(B)的微调整。
或者,在选择了“漂亮”模式、“舒适”模式、或者“剧场”模式时, 可以对各点灯模式中未使用的发光颜色进行单独控制。由此,能够进行各 点灯模式中未使用的发光颜色的微调整。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若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30分钟关闭”按钮188(参照 图8(a)及图8(b))而选择定时功能(步骤S141),则控制部115执行 如下控制:在主光源和副光源中先使主光源熄灯(步骤S143)。例如,控 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L和发光元件133D熄灯。接着,控制部115执行 使副光源熄灯的控制(步骤S145)。例如,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R、 发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熄灯。
另外,定时功能如图16所述。
例如,在放射有白炽灯色(L)光、红色(R)光、绿色(G)光的混 合光时,若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30分钟关闭”按钮188 而选择定时功能,则控制部115使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 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 中的发光元件133L先熄灯。接着,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R和发光元 件133G熄灯。
由此,由于主光源的照度通常比副光源的照度高,因而通过先使主光 源的照度下降,在熄灯前使照度相对低的副光源点亮,可以在相对较低的 照度下进行熄灯操作。因此,能够提供抑制了对睡眠的坏影响的光。
图1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若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30分钟关闭”按钮188而选择 定时功能(步骤S151),则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在主光源和副光源 中先使副光源熄灯(步骤S153)。例如,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R、发 光元件133G及发光元件133B熄灯。接着,控制部115执行使主光源熄 灯的控制(步骤S155)。例如,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L和发光元件 133D熄灯。
另外,定时功能如图16所述。
例如,在放射有白炽灯色(L)光、红色(R)光、绿色(G)光的混 合光时,若使用者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180的“30分钟关闭”按钮188 而选择定时功能,则控制部115使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 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 中的发光元件133R和发光元件133G先熄灯。接着,控制部115使发光 元件133L熄灯。
由此,例如,在红色(R)光、绿色(G)光的混合光的相关色温度 在熄灯前带来不适感时,通过使发光元件133R及发光元件133G先熄灯, 能够消除熄灯前的不适感。此时,熄灯前能够提供白炽灯色(L)的光。
图2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控制部所执行的又一其他例子的流程图。
该例子中,对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放射红色(R) 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处于熄灯状态的 情况进行说明。
设置于电源部110的底架的内部的电路元件116包括未图示的传感 器。作为传感器,例如有检测是否有人存在的人感传感器。作为人感传感 器,例如有使用红外线的传感器、使用超声波的传感器、使用微波的传感 器等。另外,传感器也可以安装在器具主体120。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的见解,色温度或相关色温度较低的光颜色会难以 阻碍睡意。因此,色温度或相关色温度较低的光颜色更适于就寝前或夜间 的较短时间的照明。然而,为了实现色温度或相关色温度较低的光颜色, 需要使用色温度或相关色温度较低的发光元件。
对此,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在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 133L、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133R、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 133G处于熄灯状态时(步骤S161),控制部115判断人感传感器是否检测 到人体(步骤S163)。若人感传感器未检测到人体(步骤S163:否),则 控制部115继续判断人感传感器是否检测到人体(步骤S163)。
另一方面,当人体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步骤S163:是),控制部115 使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放射红色(R)光的发光元件 133R、放射绿色(G)光的发光元件133G点亮,成为相关色温度比仅使 发光元件133L点亮的状态下的相关色温度低的点灯状态。例如,当人感 传感器检测到人体时(步骤S163:是),控制部115执行“睡眠帮助”模 式。
由此,在就寝前或夜间的较短时间的作业时,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 器具100检测人体而自动点亮。点亮的光颜色的相关色温度比放射白炽灯 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的相关色温度低。因此,在就寝前或夜间的较 短时间的作业时,能够实现难以妨碍睡意的光颜色。例如,使用者在夜间 去卫生间等时,不促使唤醒,而抑制阻碍重新就寝。
接着对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器具100和检测机构的照明系统进 行说明。
照明系统具备:图1(a)~图20所述的照明器具100和检测机构。作 为检测机构,例如有人感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图像传感器、载荷传感器 等。作为人感传感器,例如有使用红外线的传感器、使用超声波的传感器、 使用微波的传感器等。作为生物传感器,有检测脉搏、心电、体温、体动、 血压等生物信息的传感器。作为图像传感器,例如有检测人体的活动和眼 睛的动向等的具有照相机等的图像传感器。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居住者就寝前在寝室内 的行动,并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使照明器具100自 动熄灯。例如,若传感器检测到居住者就寝前的行动,则照明系统使照明 器具100经过5分钟之后开始熄灯,花费使居住者不会在意的程度的例如10分钟时间使照明器具100减光并自动熄灯。作为“就寝前的行动”例如 包括:居住者进入寝室的行动、居住者坐在床上的行动、入睡的行动、犯 困时眼睛的动向、穿睡衣的行动、从浴室出来的行动等。
由此,由于传感器检测出居住者就寝前的行动,因而居住者无需进行 特定操作,即可使照明器具100经过预定时间后自动熄灯。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其它照明系统具备:如图1(a)~图20所述的多个 照明器具100。多个照明器具100上分别设置有单独控制地址。控制部115 隔着时差控制多个照明器具100的调光及调色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例如,多个照明器具100从天花板配置到地面。例如,多个照明器具 100在执行“睡眠帮助”模式时,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从天花板到 地面以20分钟、21分钟、22分钟的时间使放射白炽灯色(L)光的发光 元件133L熄灯。接着,控制部115执行以28分钟、29分钟、30分钟的 时间使照明器具100完全熄灯的控制。即,控制部115使从配置在天花板 的照明器具100到配置在地面的照明器具100依次熄灯。由此,能够实现 落日般熄灯的时差调光。
或者,例如,控制部115执行使日光色(D)、蓝色(B)的发光颜色 混色的控制。例如,控制部115在照明器具100熄灯状态下使放射白炽灯 色(L)光的发光元件133L点亮,然后使放射日光色(D)光的发光元件 133D和放射蓝色光(B)光的发光元件133B点亮,从而执行调光和调色 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由此,促使使用者唤醒。
或者,例如,从天花板到地面配置有多个照明器具100。例如,在照 明器具100处于熄灯状态时,控制部115执行如下控制:使从配置在地面 的照明器具100到配置在天花板的照明器具100错开0分钟、1分钟、2 分钟的时间开始点亮。接着,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L点亮,从地面 到天花板经过8分钟、9分钟、10分钟后执行调光和调色中的至少任意一 个。接着,控制部115使发光元件133D和发光元件133B点亮,从地面 到天花板经过28分钟、29分钟、30分钟后执行调光和调色中的至少任意 一个。由此,能够实现日出般点灯的时差调光。
另外,关于照明系统在前进行说明的时间只是一例,并不只限于此。
以上,对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举 例说明,并没有限定发明范围的意图。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它各种方式 实施,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 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或宗旨内,并且也包含在技术方 案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部,该光源部包括:放射白炽灯色光的第1发光元件、放射色温度比所述白炽灯色光的色温度高的光的第2发光元件、放射红色光的第3发光元件、放射绿色光的第4发光元件、放射蓝色光的第5发光元件;
控制部,能够执行不让所述第2发光元件和所述第5发光元件点亮并且对所述白炽灯色光、所述红色光和所述绿色光各自的功率进行了调整的第1点灯模式,并且在所述第1点灯模式中,可在所述第1发光元件、所述第3发光元件和所述第4发光元件的种类范围内调整光功率,
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经过预定时间后熄灯的定时功能,
所述控制部能够执行与所述第1点灯模式不同且对所述白炽灯色光、所述色温度高的光、所述红色光、所述绿色光和所述蓝色光各自的功率预先进行了调整的第2点灯模式,若在执行所述第2点灯模式时设定有所述定时功能,则所述控制部执行从所述第2点灯模式转移到所述第1点灯模式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可以进一步执行与所述第1点灯模式及所述第2点灯模式不同且单独控制所述白炽灯色光、所述色温度高的光、所述红色光、所述绿色光及所述蓝色光各自的功率的控制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第1点灯模式及所述第2点灯模式时禁止所述单独控制,并在所述第1点灯模式及所述第2点灯模式得到解除时解除所述禁止而能执行所述单独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执行所述第1点灯模式及所述第2点灯模式时,可在所述第1点灯模式及所述第2点灯模式中放射光的所述发光元件的种类范围内对各发光颜色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有所述定时功能时,执行使所述第1发光元件及所述第2发光元件在所述第3发光元件、所述第4发光元件及所述第5发光元件熄灯之前熄灯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若在执行所述第1点灯模式时设定有所述定时功能,则所述控制部执行使所述第1发光元件在所述第3发光元件及所述第4发光元件熄灯之前熄灯的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设定有所述定时功能时,执行使所述第3发光元件、所述第4发光元件及所述第5发光元件在所述第1发光元件及所述第2发光元件熄灯之前熄灯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若在执行所述第1点灯模式时设定有所述定时功能,则所述控制部执行使所述第3发光元件及所述第4发光元件在所述第1发光元件熄灯之前熄灯的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部还包括基板,
所述基板中,
在沿周向的第1列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第1发光元件及多个所述第2发光元件,
在比所述第1列更靠外侧的沿所述周向的第2列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第1发光元件及多个所述第2发光元件,
在所述第1列和所述第2列之间的沿所述周向的第3列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第3发光元件、所述第4发光元件及所述第5发光元件。
CN201410504968.8A 2014-02-19 2014-09-26 照明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481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0099A JP6233585B2 (ja) 2014-02-19 2014-02-19 照明器具
JP2014-030099 2014-0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8102A CN104848102A (zh) 2015-08-19
CN104848102B true CN104848102B (zh) 2019-03-26

Family

ID=5384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0496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48102B (zh) 2014-02-19 2014-09-26 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33585B2 (zh)
CN (1) CN1048481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43301B2 (ja) * 2014-07-08 2017-12-06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6748977B2 (ja) 2015-12-10 2020-09-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US10202194B2 (en) * 2016-05-11 2019-02-12 The Boeing Company Tuned aircraft lighting for an improved flight experience
JP6945154B2 (ja) * 2016-09-29 2021-10-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及び照明制御方法
JP6524184B2 (ja) * 2017-11-09 2019-06-05 日立グローバルライフ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EP4054294B1 (en) * 2019-10-30 2025-03-19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ing device and colo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523A (zh) * 1999-12-28 2001-08-22 埃维克斯公司 调光型led照明设备
CN102997086A (zh) * 2011-09-08 2013-03-27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78439B2 (ja) * 2005-03-10 2012-02-15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2007299590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装置、照明器具および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2008053083A (ja) * 2006-08-25 2008-03-06 Daikin Ind Ltd 照明装置及び該照明装置を備えたベッド
JP2012186070A (ja) * 2011-03-07 2012-09-27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照明器具
JP2013020844A (ja) * 2011-07-12 2013-01-31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US8760074B2 (en) * 2011-08-25 2014-06-24 Abl Ip Holding Llc Tunable white luminaire
JP5794473B2 (ja) * 2011-09-08 2015-10-14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JP2013254666A (ja) * 2012-06-07 2013-12-19 Panasonic Corp 色温度可変照明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照明光源用のコントロー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523A (zh) * 1999-12-28 2001-08-22 埃维克斯公司 调光型led照明设备
CN102997086A (zh) * 2011-09-08 2013-03-27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33585B2 (ja) 2017-11-22
JP2015156264A (ja) 2015-08-27
CN104848102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56689B2 (ja) 照明器具
CN104848102B (zh) 照明器具
JP6270242B2 (ja) 照明器具
EP1462711B1 (en) Color temperature-regulable led light
JP6802803B2 (ja) 混合スペクトルを用いる多重チャネルランプ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795932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modulating white light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JP2007299714A (ja) 照明器具
CN108302335B (zh) 一种照明装置及包括该照明装置的灯具
WO2003024269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modulating white light illumination conditions
JP2009004325A (ja) 照明装置
CN114353023A (zh) 光源模组、照明系统及灯具
KR100545332B1 (ko)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및 엘이디등의 색온도 조정방법
JP5751901B2 (ja) 照明装置
JP6519891B2 (ja) 照明器具
JP6536662B2 (ja) 照明器具
JP6948016B2 (ja) 照明器具
JP2015170417A (ja) 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照明器具
KR100545331B1 (ko)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KR100545335B1 (ko) 색온도 조정이 가능한 엘이디등(led 燈)
WO2021079198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one or more characteristic of light emitted from a ligh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s that include control devices
JP2020024834A (ja) 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