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3116A - 夹子和柱装饰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夹子和柱装饰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73116A CN104773116A CN201510007960.5A CN201510007960A CN104773116A CN 104773116 A CN104773116 A CN 104773116A CN 201510007960 A CN201510007960 A CN 201510007960A CN 104773116 A CN104773116 A CN 1047731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ip
- protrusion
- central axis
- base
- elastic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5000021189 garnishes Nutrition 0.000 title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5
- 239000002932 lus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5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5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44000145845 chattering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302 Nylon 6,6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06—Arrangements of fasteners and cli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inner vehicle liners or mould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20—Cli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87—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integrating other functions or accesso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0—Trim molding faste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子和柱装饰件安装结构。夹子(10)具有基座(20)以及振颤抑制弹性件(50)。所述基座具有与夹子中心轴线分离的基座部(20a)。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具有倾斜部(54)。所述倾斜部从沿夹子轴向方向邻近基座设置的振颤抑制弹性件部(50a),以相对于基座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侧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子和使用该夹子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安装结构”可被认为是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公布号2013-113419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13-113419 A)描述了一种夹子和使用该夹子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夹子用于将容置帘式安全气囊(以下也称为护帘式安全气囊(CSA))的柱装饰件附接至柱,还用于防止柱装饰件在CSA展开时飞出。
依照现有技术的夹子(以下也称为“现有技术的夹子”)包含基座、主体安装部(杆部)、以及卡圈部(以下也称为振颤抑制弹性件或弹性件)。主体安装部正交于基座的一侧。此外,主体安装部具有臂部和主体保持突起。主体保持突起形成在臂部的面向基座的部分上。弹性件从夹子的中央朝向外周以放射状的方式且以相对于基座成角度的方式延伸。当主体安装部插入主体保持孔且夹子附接至主体时,主体的主体保持孔边缘部被夹在主体保持突起与弹性件之间。因此,在夹子与主体之间的松动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变形来吸收,从而防止夹子抵靠主体振颤。
然而,依照现有技术的夹子具有以下问题。由于弹性件从夹子中央朝向外周以成角度的方式且以放射状的方式延伸,因此如果要确保在夹子插入方向上的大的弹性件变形余量,则弹性件的外形变得更大。因此,夹子安装座所需的主体的平的表面变得更宽,从而需要更多夹子安装空间。
相反地,如果限制夹子安装部所需的平的表面以及空间,则将不能使弹性件的沿夹子插入方向的变形余量更大些。结果,由于弹性件的反作用力在紧接弹性件接触主体之后快速地增加,因此难以判定夹子是否与主体适当地接合。难以判定夹子是没有接合(即,处于一对接合突起都没有接合的状态)还是部分地接合(即,处于一对保持突起之一没有接合的状态)。此外,由于弹性件的变形,主体面板的板厚变化不易于被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由此提供了一种不需要为了确保沿夹子插入方向的大的弹性件变形余量而加宽夹子安装座所需的主体平面的夹子,以及使用该夹子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包含基座和振颤抑制弹性件的夹子。所述基座具有与夹子中心轴线分离的基座部。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从沿夹子轴向方向邻近所述基座部设置的振颤抑制弹性件部,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侧延伸。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还可包含沿远离所述夹子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接合释放杆。此外,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可分成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将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平面夹在中间。此外,所述接合释放杆可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空间延伸。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还可包含杆部和保持突起。所述杆部沿与所述基座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保持突起具有连接部、突出部以及保持表面。所述接合释放杆可构成所述保持突起的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可连接至所述杆部的外侧表面。所述突出部可具有滑动表面,所述突出部沿所述夹子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基座之间,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杆部的所述外侧表面突出。随着所述突出部变得更靠近所述基座,所述滑动表面可变得更远离所述夹子中心轴线。所述保持表面可从所述滑动表面的基座侧端部朝向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延伸。当从与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所述平面垂直的方向观看所述夹子时,所述倾斜部的末端可沿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定位在所述滑动表面和所述夹子中心轴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中,当从与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所述平面垂直的所述方向观看所述夹子时,在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垂直的所述方向上,所述倾斜部可定位在所述保持表面和所述滑动表面的连接部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中,朝向所述基座延伸的延伸部可形成在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的所述倾斜部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中,朝向所述倾斜部延伸的突出部可形成在所述基座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中,朝向所述基座延伸的延伸部可形成在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的所述倾斜部上。而且,朝向所述倾斜部延伸的突出部可形成在所述基座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中,形成在所述基座上的所述突出部可设置在如下位置处:当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朝向所述基座变形时,所述延伸部的末端部直接接触所述突出部的末端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中,所述突出部可具有三角形形状且远离所述基座逐渐变窄。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中,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可具有从所述基座部沿所述夹子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部。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部可定位在所述轴向部的端部上。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夹子中,所述夹子可为拴系夹,所述拴系夹构造为将柱装饰件安装至柱。并且,所述拴系夹可附接至所述柱装饰件。包含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的所述倾斜部的平面可沿所述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一种柱装饰件安装结构,所述柱装饰件安装结构包含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所述夹子、柱、以及柱装饰件。所述柱装饰件通过所述夹子安装至所述柱。所述夹子为拴系夹。包含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的所述倾斜部的平面沿所述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中,所述夹子还可进一步包含沿远离所述夹子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接合释放杆。并且,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可分成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将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平面夹在中间。进一步地,所述接合释放杆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空间延伸。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中,所述夹子还可进一步包含杆部和保持突起。所述杆部沿与所述基座正交的方向延伸。所述保持突起具有连接部、突出部、以及保持表面。所述接合释放杆可构成所述保持突起的一部分。所述连接部可连接至所述杆部的外侧表面。所述突出部可具有滑动表面,所述突出部沿所述夹子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基座之间,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杆部的所述外侧表面突出。随着所述突出部变得更靠近所述基座,所述滑动表面可变得更远离所述夹子中心轴线。所述保持表面可从所述滑动表面的基座侧端部朝向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延伸。当从与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所述平面垂直的方向观看所述夹子时,所述倾斜部的末端可沿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定位在所述滑动表面和所述夹子中心轴线之间。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中,所述柱可具有保持孔,所述夹子穿过所述保持孔。并且,所述柱沿所述夹子轴向方向可位于所述保持表面和所述倾斜部之间,且所述保持表面与所述柱接合。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中,当从与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所述平面垂直的所述方向观看所述夹子时,在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垂直的所述方向上,所述倾斜部可定位在所述保持表面和所述滑动表面的连接部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之间。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将在下文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产业意义,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同样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夹子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夹子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示出的夹子的平面图,且对应地应用为图8示出的夹子的平面图;
图4是图1示出的夹子的立体图;
图5是使用依照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夹子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沿线VI-VI截取的图5中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7是图示出依照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弹性件位移(变形量)的视图;
图8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夹子的正视图;
图9是图8示出的夹子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示出的夹子的立体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夹子的正视图;以及
图12是图11示出的夹子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描述本发明的夹子和柱装饰件安装结构的大体结构。
依照本发明的第一结构,夹子10包含基座20和弹性件50。基座20具有与夹子中心轴线10a分离的基座部20a。弹性件50具有倾斜部54。倾斜部从沿夹子轴向方向邻近基座部20a设置的弹性件部50a,以相对于基座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侧延伸。
依照本发明的第二结构,第一结构的夹子10具有接合释放杆40,该接合释放杆沿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的方向延伸。弹性件50分成第一部和第二部,该第一部和该第二部将包含接合释放杆40的延伸方向和夹子轴向方向的平面夹在中间。接合释放杆40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空间延伸。
依照本发明的第三结构,在上述的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中,延伸部56或突出部60在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与基座20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且沿着朝向倾斜部54与基座20中的另一个的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的第四结构中,在第一至第三结构中的任一结构中,夹子10为构造为将装饰件80附接至柱90的拴系夹10。拴系夹附接至柱装饰件。包含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的平面沿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延伸。
依照本发明的第五结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包含上述的第一至第三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夹子10、柱90以及装饰件80。装饰件80通过夹子10被附接至柱90。夹子10为拴系夹。此外,包含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的平面沿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依照第一结构的夹子的情况下,弹性件的倾斜部从沿夹子轴向方向邻近基座部设置的弹性件部,以相对于基座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侧。因此,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其是在倾斜部的内侧端的夹子中心轴线侧的面积)能够沿与包含倾斜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变窄,这样能使夹子安装空间被制作得更小。结果,即使要确保比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沿夹子插入方向的弹性件变形余量更大的沿夹子插入方向的弹性件变形余量,也不必将夹子安装表面所需的主体的平面制作得更宽。
在依照第二结构的夹子的情况下,接合释放杆在分成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弹性件之间的空间延伸,这样当移除夹子时,弹性件不会阻碍接合释放杆的操作。结果,提高了关于在维修时移除夹子工作的可操作性。
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中,当要确保在夹子插入方向上比依照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弹性件变形余量更大的弹性件变形余量时,能够获得图7示出的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如图7所示,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的情况下,弹性件反作用力关于夹子插入量的改变为小的区域F(以下,该区域也可称为“平的区域”)在相对宽的弹性件位移区域形成。此外,夹子到主体的合适的接合位置R(即,一对保持突起与主体保持边缘部接合的位置)能够在所述区域F中设定。结果,能够更加容易地防止由于弹性件反作用力(如依照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突然增加所导致的不接合和部分接合。当夹子在平的区域的中途中停止被推动时所发生的不接合和部分接合可通过下述的第三结构解决。
在依照第三结构的夹子的情况下,延伸部或突出部在弹性件的倾斜部以及基座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且朝向倾斜部和基座中的另一个延伸。因此,在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中的平的区域中,能够局部地形成山形部M(即,如图7所示,插入负荷意图增加的部分)。当夹子插入主体保持孔时,在弹性件的倾斜部上形成的延伸部或突出部直接接触倾斜部和基座部中的另一个、或直接接触在倾斜部和基座部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延伸部或突出部时,出现山形部M。
如下文描述的,所述山形部可用来抑制夹子与主体的不接合或部分接合。当夹子的推入力或推入量不足够时,夹子的插入可在山形部区域停止。如此,使用夹子附接的部件(如柱装饰件)位于比周围部件更高的地方,这样从外观上用视觉可以明显看出来:夹子没有接合或部分接合。如此,仅需要将夹子进一步推入。当夹子的推入力足够的情况下,在夹子的插入力克服山形部时,夹子能够突然地被推入合适的接合位置。此外,在经过山形部时有咔哒的感觉,这样通过感觉所述咔哒的感觉并进一步推入夹子,能够抑制当插入夹子时夹子在合适的接合位置之前停止。
在依照第四结构的夹子的情况下,包含弹性件的倾斜部的平面沿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仅仅沿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减小。随着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减小,柱装饰件倾向于围绕夹子在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振颤,但是通常,通过柱装饰件沿柱装饰件长度方向紧靠主体能够抑制该振颤,这样来自柱装饰件在其长度方向的振颤的影响很小。两个分开的弹性件的外部尺寸在柱装饰件的宽度方向上不能够减小。因此,柱装饰件在其宽度方向上的振颤抑制被维持在与现有技术的夹子相同的程度上。
在依照第五结构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的情况下,使用第四结构的夹子,这样能够获得与第四结构的夹子的效果相同或相似的效果。
参考图1至图12,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以及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在该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中,当夹子10为拴系夹时,柱装饰件使用该拴系夹附接至主体。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的主要部分为夹子10,这样夹子10的主要部分与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的主要部分是相同的。图1至图4以及图7至图12涉及夹子10,而图5和图6涉及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图1至图4涉及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图8至图10涉及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以及图11和图12涉及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例。图5至图7适用于或相应地适用于本发明的全部的典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全部典型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全部典型实施例中的共同的部件由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
[第一典型实施例]
首先,参考图1至图7,将描述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的结构以及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的结构,以及其操作。在图示的实例中,夹子10以拴系夹10示出,该拴系夹10将柱装饰件固定至主体(该拴系夹与夹子相同,且由此将由用于指代夹子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然而,夹子10也可以为除了拴系夹10之外的夹子。例如,夹子也可为将CSA固定至主体的通常的保持夹子。
夹子10由挠性的树脂材料制成。例如,树脂材料为聚己二酰己二胺。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树脂材料,只要其是挠性的且具有必要的强度。
如图1至图4所示,夹子10具有沿夹子轴向方向延伸的夹子中心轴线10a。夹子10具有与夹子中心轴线10a正交的基座20,以及一个或多个振颤抑制弹性件(以下,也简称为“弹性件”或“多个弹性件”)50。当夹子10附接至主体90时,通过弹性件50的弹性变形,弹性件50吸收夹子10与主体90之间的松动,且由此抑制夹子90紧靠主体90的振颤。弹性件50也可以如实施例那样,与夹子10一体地形成,或也可以在与夹子10分离的分离件上形成。
夹子10还可包含杆部(也可称为支腿部或主体安装部)22,以及保持突起30。杆部22从基座20沿正交于基座20的方向延伸。保持突起30具有连接部32,该连接部32在沿夹子轴向方向远离基座20的位置处连接至杆部22。保持突起30从连接部32朝向基座20延伸且终止在自由端。主体保持表面38在保持突起30的自由端上形成。杆部22、保持凸起30以及弹性件50位于基座20的沿夹子轴向方向的相同侧。
杆部22的中心轴线与夹子10的夹子中心轴线10a对准。杆部22为中空的。杆部22的沿正交于夹子中心轴线10a的方向的横截面的外形为大体矩形或大体圆形。大体矩形包含具有倒角的正方形或矩形。图示的实施例示出的杆部22的横截面的外形为大体矩形。
一对开口设置在杆部22的越过夹子中心轴线10a彼此面对的部位。保持突起30在每一开口处设置一个。一对保持突起30沿正交于夹子中心轴线的方向彼此面对,且关于夹子中心轴线10a对称。
每一保持突起30通过缝隙26从基座20和杆部22分离,除了在连接至杆部22的连接部32处。即,在保持突起30与基座20和杆部22之间存在倒U形缝隙26,除了在连接至杆部22的连接部32处。缝隙26的在远离基座20侧的端部的轴向位置与连接部32的轴向位置一致或基本上一致。由于夹子10是由挠性的树脂材料制成,因此保持突起30能够沿朝向和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的方向(即,沿保持突起30围绕连接部32弯曲和保持直立的方向)弹性变形。
每一保持突起30均具有突出部34和接合释放杆40。突出部34和接合释放杆40沿夹子轴向方向彼此分离。当保持突起30处于自由状态时,即,当负荷没有施加至保持突起30时,与杆部22的外表面相比,突出部34沿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的方向更向外地突出。即,保持突起30的与杆部22的外表面相比沿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的方向更向外地突出的一部分是突出部34。突出部34具有滑动表面36,该滑动表面36在突出部34的沿夹子轴向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上,从保持突起30的连接部32朝向保持突起30的基座20侧末端部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倾斜。滑动表面36变为以下的滑动表面:当夹子10插入主体保持孔92时,该滑动表面在主体保持孔92(也称为夹子安装孔)的内侧表面上滑动。滑动表面36开始倾斜的点可在连接部32,或可在沿夹子轴向方向远离连接部32的位置。
随着夹子10插入主体90(如柱的内板)的主体保持孔92,当滑动表面36被主体保持孔92的内侧表面推动时,保持突起30沿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的方向弯曲且变形。此外,当保持突起30已经穿过主体保持孔92时,保持突起30弹性地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即,其处于自由状态的位置)。在弹性地返回至其初始位置之后,主体保持表面38与主体90的靠近保持孔92的部分接合,以便夹子10不会从主体保持孔92出来,或不容易从主体保持孔92出来,其中,该保持表面38为保持突起30的凸出部34的面向基座的表面。主体90沿夹子轴向方向位于主体保持表面38和倾斜部54之间。倾斜部54将在下文详细地描述。
接合释放杆40设置在每一保持突起30上。接合释放杆40设置在沿夹子轴向方向接近基座20侧的保持突起末端部,且以与夹子中心轴线10a基本上成直角的方式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延伸。与定位突出部34的外侧端相比,接合释放杆40的末端更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定位。此外,与沿相同方向定位的基座20的外侧端相比,接合释放杆40的末端更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定位。
维修时,当夹子10从主体保持孔92移除时,一对保持突起30的接合释放杆40朝向彼此推动,直到在突出部34的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在主体保持孔92的相对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或小于在主体保持孔92的相对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止,然后沿夹子轴向方向拉夹子10,以便将杆部22拉出主体保持孔92。
弹性件50具有倾斜部54。倾斜部54从沿夹子轴向方向邻近基座部20a设置的弹性件部50a,以相对于基座20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侧且远离基座20延伸。基座部20a为基座20的一部分,且与夹子中心轴线10a分离。
在上文描述中,弹性件部50a可为夹子10本身的一部分,或与夹子10分离的分离件的一部分。此外,当弹性件50与基座20一体地形成时,弹性件部50a可为沿夹子轴向方向与基座部20a对准的弹性件部,或其可为以下的弹性件部:其沿夹子轴向方向与基座部20a分离出将在下文描述的轴向部52的长度。
如图1所示,弹性件50设置在沿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将夹子中心轴线10a夹在中间的两侧。此外,如图2所示,弹性件50设置在沿正交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的方向将夹子中心轴线10a夹在中间的两侧。因此,如图4所示地,一共设置了四个弹性件50。
如图1所示,沿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倾斜部54以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且远离基座20延伸。因此,在将夹子中心轴线10a夹在中间的两侧上的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之间的距离随着更远离基座20而变得更窄。一对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的在远离基座20侧的末端50b之间的距离将表示为L1。在包含一对倾斜部54的平面上,当基座20的外部尺寸为L0(未示出)时,距离L1等于或小于L0。对于现有技术的夹子,其具有随着离基座的距离增加而远离夹子中心轴线倾斜的倾斜部,在一对倾斜部的末端部之间的尺寸(即,对应于本发明的L1的尺寸)大于基座的外部尺寸L0。此外,距离L1对应于主体90的矩形夹子安装座所需的面积的一侧。因此,主体90的夹子安装座所需的面积小于现有技术的夹子中的夹子安装座所需的面积,该现有技术的夹子具有随着离基座的距离增加而远离夹子中心轴线倾斜的倾斜部。
倾斜部54以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延伸。因此,即使通过使弹性件50的沿夹子轴向方向的长度分量大于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弹性件的沿夹子轴向方向的长度分量,来确保在夹子插入方向上的大的弹性件变形余量,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也不会比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更宽。此外,在图7中的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中,通过使弹性件变形余量大于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弹性件变形余量,弹性件反作用力关于夹子插入量的变化是小的区域F(即,平的区域F)能够在宽的弹性件变形面积形成。此外,通过使弹性件变形余量比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弹性件变形余量更大,在依照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的弹性件50先于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弹性件而紧靠主体90。夹子10的相对于主体90的合适的接合位置R设定在所述平的区域F中。结果,在合适的接合位置R之前,能够用低的反作用力推动夹子10经过长的行程。因此,夹子10进入主体保持孔92的插入性得到提高。在依照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情况下,弹性件朝向外侧倾斜,这样如果将弹性件制作得更长,则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变得更宽,结果,在不加宽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的情况下,不能增加弹性件的变形余量。
与现有技术的夹子相比,通过减小距离L1,夹子10相对于主体90的振颤抑制操作沿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减少,其中减小距离L1是通过使倾斜部54以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侧延伸来完成。然而,通过安装构件(如柱装饰件)80沿安装构件80的长度方向在不是夹子10部位的部位处紧靠另一构件(如主体90)来抑制振颤,这样来自沿安装构件80的长度方向的振颤的影响为小的。安装构件80的影响增加的方向通常为安装构件80的宽度方向,即,正交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的方向。
如图2所示,当从接合释放杆40的延伸方向观看时,即,当从与绘制图2的纸垂直的方向观看时,倾斜部54正交于基座20。在沿正交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的方向上将夹子中心轴线10a夹在中间的两侧的一对倾斜部54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在正交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的方向上的一对倾斜部54的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表示为L2时,L2设定为大于L1。因此,在一对倾斜部54的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可设定为与在现有技术的夹子的一对倾斜部的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同或基本上相同。如此,通过夹子10,安装构件80相对于主体90的振颤抑制操作被维持到与使用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情况相同的程度。
如图1所示,弹性件50沿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关于夹子中心轴线10a对称地设置。如图2所示,设置在夹子中心轴线10a的每一侧的弹性件50沿正交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的方向被分成两个。在两个分开的弹性件50之间设置有空间,且接合释放杆40布置在该空间内。接合释放杆40沿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
由于在沿与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正交的方向的两个分开的弹性件50之间设置了空间,因此当在两个弹性件50的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L2与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情况相同时,每一弹性件50的宽度比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没有分开的弹性件的宽度更窄。结果,弹性件50的弯曲刚性比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弹性件的弯曲刚性更小,这样在弹性件50沿夹子轴向方向的弹性变形时,反作用力更小。因此,如图7所示,在夹子10相对于主体90的合适的接合位置处以及在夹子10相对于主体90的合适的接合位置之前,四个弹性件50的合成反作用力关于位移量(变形量)的特性曲线很容易在宽的位移区域F变平。如图7中的长线与两短线交替的虚线所示,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反作用力关于位移量的特性曲线以陡坡的方式上升。
弹性件50也可具有轴向部52,该轴向部52从倾斜部54的基座侧端部朝向基座20侧沿夹子轴向方向延伸。在图示的实例中,示出弹性件50具有轴向部52。当弹性件50具有轴向部52时,轴向部52在基座20与倾斜部54之间延伸。当弹性件50不具有轴向部52时,倾斜部54可直接连接到基座20。
通过设置平的区域F,抑制了由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突然上升(如在现有技术的夹子中发生的)而导致的夹子的不接合和部分接合。然而,通过设置平的区域F,夹子可能在合适的接合位置R之前就停止推入,这可导致夹子不接合或部分接合。为了防止这些发生,使用下文描述的结构。
延伸部56或突出部60在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与基座20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且朝向倾斜部54与基座20中的另一个延伸。例如,延伸部56在倾斜部54上形成,而突出部60在基座20上形成。结果,如图7所示,局部的山形部(即,插入负荷变大的部分)M能够在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所形成的平的区域F中形成。例如,当夹子插入主体保持孔时,山形部M在延伸部56紧靠突出部60时出现。在紧靠开始时,山形部M上升,而当紧靠部滑动且脱离紧靠时或延伸部56或突出部60变形时,山形部M下降。通过在两个紧靠表面之间的距离,能够适当地设定山形部M的位置。通过两个紧靠的表面分开的困难程度、或延伸部56或突出部60变形的困难程度,能够设定山形部M的高度。
与没有形成山形部相比,通过使用所述山形部M能够更多地抑制夹子10相对于主体90的不接合或部分接合。更具体地,当夹子10插入主体90的主体保持孔92时,在经过山形部M时存在咔哒的感觉,并且当夹子10进一步推入时,通过弹性件50进一步变形,夹子10与主体保持孔92适当地接合。当夹子10适当地被接合时,主体保持表面38表面接触主体90中的主体保持孔92的边缘部。即使在山形部M的位置处停止推入夹子,而使夹子10与主体90不接合或部分接合,这也能够通过以下而容易地被识别:通过将山形部M的位置设定在合适的接合位置R前面的预定距离处,且将该预定距离设定成容易视觉上判定出安装构件80位于比周围构件高的位置的量(如2mm或大于2mm)。如此,可通过将夹子10进一步推入而防止不接合或部分接合。此外,在经过山形部M时存在咔哒的感觉,这样当将夹子10推入主体保持孔92时,通过从获得咔哒的感觉的点开始突然将夹子10牢固地推入,能够将夹子10适当地推入合适的接合位置R,而其不会在山形部M处或通过平的区域F的中途停止。
接下来,将描述在夹子10为拴系夹(其与夹子相同,这样拴系夹也将由附图标记10表示)时夹子10的附加结构、以及使用了夹子10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的结构,并将连同其操作一起描述。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包含拴系夹10、作为主体的柱90(柱也将由附图标记90表示)、以及柱装饰件80,该柱装饰件80为使用夹子10附接至柱90的安装构件。
柱装饰件80由与夹子10同样的刚性或比夹子10更强的刚性的塑料制成。如图5和图6所示,柱装饰件80通过拴系夹10附接至柱90的内板。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定向在与柱90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柱装饰件80具有底壁82以及至少两个接合壁86。矩形拴系部插入孔84设置在底壁82中。CSA88以折叠状态容置在柱装饰件80的背部空间内。当车辆碰撞发生时,CSA88展开且膨胀,将柱装饰件80朝向车厢侧推动,以便展开间隙形成在柱装饰件80与柱90之间。CSA88穿过该间隙且在乘客与侧门之间展开,从而保护乘客的头部。图6中的附图标记88’表示展开期间的CSA的部分,并且图6中的附图标记80’表示柱装饰件的已经被推开的部分。
如图1至图3以及图5和图6所示,拴系夹10具有拴系部70以及接合保持部72。拴系部70优选地沿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延伸,但是也可沿与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接合保持部72从基座20的中央部上升,而拴系部70从比接合保持部72更靠近基座20的端部的部分上升。一个拴系部70与一个接合保持部72设置到拴系夹10。拴系部70的中心以及接合保持部72的中心优选地设置在沿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相同平面中。拴系部70以及接合保持部72彼此分离地设置。
拴系部70包含在与杆部22相反的一侧从基座20上升的上升部70a、在远离基座20的一侧设置在末端上的锚固部70b、以及将上升部70a连接至锚固部70b的连接部70c。连接部70c在长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可为弯曲的。连接部70c的弯曲方向优选为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但是也可为与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通过将连接部70c的弯曲方向定向在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将连接部70c制作得更长,这样当CSA88展开时,在柱装饰件80与柱90之间的展开间隙能够更大。
锚固部70b插入柱装饰件80的底壁82的拴系部插入孔84,并穿过在接合壁86之间的空间,且从接合壁86之间延伸出并旋转90°,以便当CSA展开时,锚固部70b通过接合壁86的端部表面来被保持。在拴系夹10附接至柱装饰件80的情况下,栓系夹10的杆部22被推到柱90的主体保持孔92内,这样柱装饰件80通过拴系夹10附接至柱90。
接合保持部72从基座20沿与杆部22相反的方向上升。接合保持部72具有上升部72a以及凸出部72b。上升部72a从基座20上升基本上等于底壁82的拴系部插入孔84的边缘部的厚度的量。凸出部72b从上升部72a的末端沿更远离基座20的方向延伸,且沿与上升部72a的上升方向正交的方向凸出。凸出部72b以中空的形状形成,以便在与上升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弹性。
当将拴系夹10附接至柱装饰件80时,接合保持部72被推入底壁82的拴系部插入孔84内。此时,凸出部72b沿减小凸出量的方向弹性地变形,且穿过拴系部插入孔84。当凸出部72a穿过拴系部插入孔84时,凸出部72b弹性地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当凸出部72b处于自由状态时的位置),以便底壁82保持在凸出部72b与基座20之间。拴系夹10附接至柱90,同时维持这种状态。
当CSA展开时,柱装饰件80被展开的CSA88推离柱90。此时,拴系部插入孔84的边缘部沿凸出部72b将要出来的方向推动接合保持部72的凸出部72b,从而使凸出部72b沿凸出量减小的方向弹性地变形。然后凸出部72b穿过拴系部保持孔84,且底壁82从接合保持部72的凸出部72b离开。结果,柱装饰件80移动,直到拴系部70的锚固部70b紧靠接合壁86的在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表面,从而在柱装饰件80与柱90之间产生用于CSA88的展开间隙。CSA88穿过在柱装饰件80与柱90之间的展开间隙,且展开进入在乘客与侧门之间的车厢内,从而约束且保护乘客的头部。
当CSA展开时,在锚固部70b紧靠接合壁86的在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表面时,柱装饰件80不能够进一步移动,且因此被防止飞到车舱内。上文描述的结构以及操作通常可应用到本发明的全部的典型实施例中。
除了上文描述的结构和操作之外,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具有以下描述的结构和操作。如图1至图4所示,弹性件50具有轴向部52、倾斜部54、以及延伸部56。基座20具有在杆部22侧突出的突出部60。
弹性件50的轴向部52从定位在基座20的端部上的基座部20a沿夹子轴向方向延伸。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从定位在轴向部52的在远离基座20的一侧的端部上的弹性件部50a,以相对于基座20成角度的方式,沿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且远离基座20的方向延伸。延伸部56从倾斜部54的在远离基座20的一侧的端部,以相对于基座20成角度的方式,沿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且沿夹子轴向方向朝向基座20的方向延伸。弹性件50仅有一端被支撑,这样当将夹子10安装至主体90时,在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的在远离基座20的一侧的端部紧靠主体90且被推动时,与现有技术的夹子相比,弹性件50通过低的反作用力朝向基座20侧弯曲(即,变形)经过更宽的行程。结果,在图7所示的弹性件反作用力关于弹性件偏移的特性曲线中,弹性件50具有在比现有技术的夹子更宽的位移区域中反作用力很低的平的区域F。
在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中,突出部60具有远离基座20变窄的大体三角形的形状。突出部60的末端部60a设置在如下位置:当夹子10安装至主体90时,在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的在远离基座20的一侧的端部50b紧靠主体90且被推动,以便弹性件50和延伸部56朝向基座20弹性地变形时,延伸部56的在基座20侧的端部56a接触的位置。结果,在图7的弹性件反作用力关于弹性件偏移的特性曲线中的平的区域F中,当延伸部56的端部56a接触突出部60的末端部60a时会出现山形部M。在端部56a接触突出部60的末端部60a时,山形部M上升,而在端部56a从突出部60的末端部60a离开且在突出部60的表面上滑动时,山形部M下降。所述山形部M能够用于抑制夹子10的不接合和部分接合。
接下来,将描述依照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以及使用夹子10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的效果。
首先,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从沿夹子轴向方向邻近基座部20a(其远离夹子中心轴线10a)设置的弹性件部50a,以相对于基座20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延伸。因此,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小于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情况,这样安装夹子所需的空间能够为更小的,所述平的表面为倾斜部54的内侧端或到倾斜部54的内侧的面积(L1×L2)。结果,即使弹性件50的沿夹子轴向方向的长度分量大于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弹性件的沿夹子轴向方向的长度分量,并且要确保在夹子插入方向上的大的弹性件50变形余量,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也不会比现有技术的夹子的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更宽。在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情况下,弹性件向外倾斜,这样如果增加弹性件的长度来确保沿夹子插入方向的大的弹性件变形余量,则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将变得更大,从而使得难以布置夹子。用本发明抑制这个问题。
如图7所示,通过增加弹性件的变形余量,在弹性件变形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中,低反作用力的力的平的区域F能够在宽的变形量区域而形成,并且夹子10的相对于主体90的合适的接合位置R能够设定在这个平的区域F中。结果,当将夹子10插入主体90时,阻止反作用力在紧接弹性件50接触主体90之后急增。因此,能够抑制夹子的不接合以及部分接合的发生,而使用现有技术的夹子,易于发生夹子的不接合以及部分接合,在现有技术中,弹性件反作用力急增,会使得难以判定夹子是否被一直推入来接近合适的接合位置。此外,主体90的板厚的变化容易地被吸收。结果,一种类型的夹子10可与不同类型的车辆一起使用,并且即使主体板厚是薄的,也能够容易地获得停止振颤的弹性件50的必要的反作用力。
此外,接合释放杆40在两个分开的弹性件50之间的空间延伸,这样当在维修期间或类似情况下移除夹子10时,弹性件50不会阻碍接合释放杆40的操作。结果,提高了涉及移除夹子的可操作性。此外,弹性件50定位在将接合释放杆40夹在中间的两侧,这样弹性件50在阻止接合释放杆40由于展开的CSA88接触并推动接合释放杆40而释放的这方面也是有效的。在两个分开的弹性件50之间设置有空间,这样能够使每一弹性件50的宽度更窄。结果,弹性件50的刚性能够减小,这样能够使平的区域F的高度更低。
进一步地,包含倾斜部54的平面沿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柱90的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仅仅在柱装饰件80的长度方向上为更小的。随着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减小,柱装饰件80倾向于围绕夹子10在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上变得振颤。然而,柱装饰件80在远离夹子10的位置沿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紧靠柱90,这样柱装饰件80在沿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上振颤不是问题。夹子安装座所需的平的表面在柱装饰件80的宽度方向上没有减小,弹性件的外部尺寸L2在柱装饰件80的宽度方向上也没有减小。因此,柱装饰件80的在柱装饰件80的宽度方向上的振颤抑制能够维持在使用现有技术的夹子相同的程度。
此外,延伸部56或突出部60形成在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与基座20中的至少一个上,且朝向倾斜部54与基座20中的另一个延伸。例如,延伸部56形成在倾斜部54上,而突出部60形成在基座20上。因此,山形部M能够形成在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中的平的区域F中。使用所述山形部M,拴系夹10相对于主体90的不接合和部分接合比在没有形成山形部M时能够被抑制更多。
进一步地,在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的情况下,使用了夹子10,这样能够获得与夹子10的效果相同的或相似的效果。在本发明的全部典型实施例中都能够获得上文描述的效果。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除了上文描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获得下文描述的效果。弹性件50具有延伸部56,该延伸部56在倾斜部54的端部折回且朝向基座20侧延伸。延伸部56的端部56a面向基座20的突出部60的末端部60a。因此,当夹子10插入主体保持孔92时,在延伸部的端部56a紧靠基座的突出部的末端部60a时出现的局部山形部M能够在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中的平的区域F中形成。在平的区域F中,山形部M能够用来抑制夹子10相对于主体90的不接合和部分接合。
[第二典型实施例]
图8至图10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的视图。图3是相应地适用于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的视图。图5至图7是相应地适用于使用了依照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以及其特性曲线的视图。能够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全部典型实施例的结构、操作以及效果也可应用到或相应地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
除了能够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全部典型实施例的结构、操作以及效果之外,本发明的第二典型实施例还具有下文描述的结构、操作以及效果。首先,关于结构和操作,如图8至图10以及图5至图7所示,弹性件50与基座20一体地形成。弹性件50具有轴向部52和倾斜部54,但是不具有延伸部56。基座20具有朝向杆部22侧突出的突出部60。
弹性件50的轴向部52从定位在基座20的端部的基座部20a沿夹子轴向方向延伸。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从定位在轴向部52的在远离基座20的一侧的端部上的弹性件部50a,以相对于基座20成角度的方式,在沿夹子轴向方向远离基座20的方向上且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延伸,且终止在自由端。弹性件50仅有一端被支撑,这样当将夹子10安装至主体90时,在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的在远离基座20侧的端部50b紧靠且被主体90推动时,弹性件50容易地变形(弯曲)。结果,在如图7所示的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中,弹性件50具有在比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情况更宽的位移区域的低反作用力的平的区域F。
突出部60沿正交于基座20的方向延伸。突出部60设置在如下位置:当将夹子10安装至主体90时,在弹性件50被主体90推动且朝向基座20弹性变形时,突出部60将被倾斜部54紧靠的位置。突出部60沿远离基座20的方向延伸且终止在自由端。突出部60仅有一端被支撑,这样弯曲刚性为低的,且结果,突出部60在被倾斜部54推动时将弯曲。结果,山形部M出现在如图7所示的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中的平的区域F中,其中在所述山形部M中,在弹性件50变形且直接接触突出部60时,反作用力增加,并且,反作用力随着突出部60变形而减小。通过适当地选择在突出部60与倾斜部54之间的距离、以及突出部60的形状等,山形部M的位置和大小能够如期望地设定,由此也能够使得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山形部的位置和大小相似。
通过如期望地设定山形部M的位置和大小,在平的区域F中的山形部M能够被用来抑制夹子10的相对于主体保持孔92的不接合和部分接合。此外,弹性件50和突出部60的形状比其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更简单,这样夹子10更容易制造且能够大大地减少成本。
[第三典型实施例]
图11和图1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的视图。图5至图7是相应地适用于使用了第三典型实施例的夹子10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以及其特性曲线的视图。能够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全部典型实施例的结构、操作以及效果也能够被应用到或相应地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例。
除了能够被应用到本发明的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本发明的全部典型实施例的结构、操作以及效果,本发明的第三典型实施例还具有下文描述的结构、操作以及效果。首先,关于结构和操作,如图11和图12以及图5至图7所示,弹性件50与基座20一体地形成。弹性件50具有轴向部52、倾斜部54以及延伸部56。基座20不具有朝向杆部22侧突出的突出部。
弹性件50的轴向部52从定位在基座20的端部的基座部20a沿夹子轴向方向延伸。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从定位在轴向部52的在远离基座20的一侧的端部上的弹性件部50a,以相对于基座20成角度的方式,在沿夹子轴向方向远离基座20的方向上且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延伸。延伸部56从倾斜部54的在远离基座20侧的端部50b,以相对于基座20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基座20且沿夹子轴向方向,并且朝向夹子中心轴线10a延伸。弹性件50仅有一端被支撑,这样当将夹子10安装至主体90时,在弹性件50的倾斜部54的远离基座20的一侧的端部50b被主体90推动时,弹性件50通过低的反作用力在基座20侧容易地变形(弯曲)经过宽的行程。结果,在如图7所示的弹性件位移关于弹性件反作用力的特性曲线中的平的区域F中,弹性件50具有在比现有技术的夹子的情况下更宽的位移区域的低反作用力的平的区域F。
在杆部22侧突出的突出部没有设置在基座20上。因此,弹性件50的延伸部56的端部56a直接紧靠基座20,这样当弹性件50被推向基座20侧且因而弹性变形时,弹性件50的反作用力增加。当弹性件50被进一步推向基座20侧时,或延伸部56将变形,或者延伸部56的端部56a将在基座20上滑动且弹性件50的反作用力将减小。结果,山形部M将出现在平的区域F中。通过适当地选择在延伸部56的端部56a与基座20之间的距离、以及延伸部56的厚度和刚性等,山形部M的位置和大小能够如期望地被设定,且由此也能够使得与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山形部M的位置和大小相似。
关于效果,通过如期望地设定山形部M的位置和大小,在平的区域F中,山形部M能够被用来抑制夹子10相对于主体90的不接合和部分接合。此外,没有突出部的基座20的形状比第一典型实施例中的更简单,这样夹子10更容易制造且能够大大地减少成本。
Claims (16)
1.一种夹子(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20),其具有与夹子中心轴线分离的基座部(20a);以及
振颤抑制弹性件(50),其具有倾斜部(54),其中
所述倾斜部从沿夹子轴向方向邻近所述基座部设置的振颤抑制弹性件部(50a),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成角度的方式,朝向夹子中心轴线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进一步包括:
接合释放杆(40),其沿远离所述夹子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其中
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分成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将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平面夹在中间;并且
所述接合释放杆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空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子,进一步包括:
杆部(22),其沿与所述基座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
保持突起(30),其具有连接部(32)、突出部(34)、以及保持表面(38),其中
所述接合释放杆构成所述保持突起的一部分,
所述连接部连接至所述杆部的外侧表面,
所述突出部具有滑动表面(36),所述突出部沿所述夹子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基座之间,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杆部的所述外侧表面突出,
随着所述突出部变得更靠近所述基座(20),所述滑动表面变得更远离所述夹子中心轴线,
所述保持表面从所述滑动表面的基座侧端部朝向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延伸,并且
当从与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所述平面垂直的方向观看所述夹子时,所述倾斜部的末端(50b)沿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定位在所述滑动表面和所述夹子中心轴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子,其中
当从与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所述平面垂直的所述方向观看所述夹子时,在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垂直的所述方向上,所述倾斜部定位在所述保持表面和所述滑动表面的连接部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中
朝向所述基座延伸的延伸部(56)形成在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的所述倾斜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中
朝向所述倾斜部延伸的突出部(60)形成在所述基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中
朝向所述基座延伸的延伸部(56)形成在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的所述倾斜部上,并且
朝向所述倾斜部延伸的突出部(60)形成在所述基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子,其中
形成在所述基座上的所述突出部设置在如下位置处:当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朝向所述基座变形时,所述延伸部的末端部(56a)直接接触所述突出部的末端部(60a)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子,其中
所述突出部具有三角形形状且远离所述基座逐渐变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中
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具有从所述基座部沿所述夹子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部(52),并且
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部定位在所述轴向部的端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夹子,其中
所述夹子为拴系夹,所述拴系夹构造为将柱装饰件(80)安装至柱(90);
所述拴系夹附接至所述柱装饰件;并且
包含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的所述倾斜部的平面沿所述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12.一种柱装饰件安装结构(1),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
柱(90);以及
柱装饰件(80),其通过所述夹子安装至所述柱,其中
所述夹子为拴系夹,并且
包含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的所述倾斜部的平面沿所述柱装饰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夹子进一步包含沿远离所述夹子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的接合释放杆(40),
所述振颤抑制弹性件分成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将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平面夹在中间;并且
所述接合释放杆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的空间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夹子进一步包含:
杆部(22),其沿与所述基座正交的方向延伸;以及
保持突起(30),其具有连接部(32)、突出部(34)、以及保持表面(38),
所述接合释放杆构成所述保持突起的一部分,
所述连接部连接至所述杆部的外侧表面,
所述突出部具有滑动表面(36),所述突出部沿所述夹子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基座之间,且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杆部的所述外侧表面突出,
随着所述突出部变得更靠近所述基座(20),所述滑动表面变得更远离所述夹子中心轴线,
所述保持表面从所述滑动表面的基座侧端部朝向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延伸,并且
当从与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所述平面垂直的方向观看所述夹子时,所述倾斜部的末端(50b)沿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定位在所述滑动表面和所述夹子中心轴线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柱具有保持孔(92),所述夹子穿过所述保持孔,
所述柱沿所述夹子轴向方向位于所述保持表面和所述倾斜部之间,并且
所述保持表面与所述柱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柱装饰件安装结构,其中
当从与包含所述接合释放杆的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夹子轴向方向的所述平面垂直的所述方向观看所述夹子时,在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垂直的所述方向上,所述倾斜部定位在所述保持表面和所述滑动表面的连接部与所述夹子中心轴线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02388A JP5895948B2 (ja) | 2014-01-09 | 2014-01-09 | クリップおよび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
JP2014-002388 | 2014-01-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73116A true CN104773116A (zh) | 2015-07-15 |
Family
ID=53494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07960.5A Pending CN104773116A (zh) | 2014-01-09 | 2015-01-07 | 夹子和柱装饰件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69775B2 (zh) |
JP (1) | JP5895948B2 (zh) |
CN (1) | CN10477311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06615A (zh) * | 2014-01-29 | 2015-07-2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拴系夹和柱装饰件安装结构 |
CN107521429A (zh) * | 2016-06-17 | 2017-12-29 | 戴尔菲技术公司 | 尤其用于车辆的内部舱室中的相机的保持系统 |
WO2018095151A1 (en) * | 2016-11-28 | 2018-05-31 |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 Push-type mounting-dismounting accessory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42691B2 (ja) * | 2011-11-30 | 2015-07-0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テザークリップ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ガーニッシュ取付装置 |
BR112015003347A2 (pt) * | 2012-09-13 | 2017-08-08 | Illinois Tool Works | sistema de grampo de fixação |
JP5888615B2 (ja) * | 2013-12-17 | 2016-03-22 |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 取付部材の取付構造 |
JP5907190B2 (ja) * | 2014-01-29 | 2016-04-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およびテザークリップ |
JP6464998B2 (ja) * | 2015-11-16 | 2019-02-0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テザークリップとテザークリップを用いる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
JP6459934B2 (ja) * | 2015-11-30 | 2019-01-3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テザークリップおよび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
JP6817818B2 (ja) * | 2017-01-10 | 2021-01-20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クリップ及びドアトリムの取り付け構造 |
JP6762986B2 (ja) * | 2018-05-11 | 2020-09-30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内装用カバー取付構造 |
CN109681500A (zh) * | 2019-02-15 | 2019-04-26 | 东莞利富高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用自锁卡扣及制造使用方法 |
BR102022001644A2 (pt) * | 2021-03-30 | 2022-10-04 | The Boeing Company | Sistema de isolamento para uma fuselagem de aeronave |
CN115991153A (zh) * | 2021-10-19 | 2023-04-21 |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 系带夹组件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80227A (ja) * | 1996-04-10 | 1997-10-28 | Nifco Inc | 止め具 |
US20080014045A1 (en) * | 2006-07-13 | 2008-01-17 | Yasuhiro Kawai | Pin and bush fastener with high fastening strength, and airbag attached to vehicle body by such a fastener |
JP2012117640A (ja) * | 2010-12-03 | 2012-06-21 | Hellermann Tyton Co Ltd | クランプ具 |
JP2013113419A (ja) * | 2011-11-30 | 2013-06-10 | Toyota Motor Corp | テザークリップ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ガーニッシュ取付装置 |
US20130168515A1 (en) * | 2010-09-07 | 2013-07-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Garnish mounting apparatus |
US20130257025A1 (en) * | 2012-03-30 | 2013-10-03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clip and curtain airbag fix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46111A (en) * | 1953-03-26 | 1956-05-22 | Tinnerman Products Inc | Molding clips and the like |
FR2790046B1 (fr) * | 1999-02-19 | 2001-05-18 | Rapid Sa |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e deux panneaux ou analogues forme de deux pieces cooperantes |
US7905902B2 (en) * | 2003-06-16 | 2011-03-15 |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 Surgical implant with preferential corrosion zone |
US7155783B2 (en) * | 2004-08-10 | 2007-01-02 | Newfrey Llc | Multiple engagement joint tethered fastener |
US7178205B2 (en) * | 2004-08-10 | 2007-02-20 | Newfrey Llc | Multiple engagement joint tethered fastener |
JP4619914B2 (ja) * | 2005-09-30 | 2011-01-26 |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車両内装部材 |
US7340808B2 (en) * | 2005-12-19 | 2008-03-11 |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 Dual stage vehicle interior trim fastener |
DE202011101112U1 (de) * | 2011-02-02 | 2012-08-28 | A. Raymond Et Cie |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
BR112014002017A2 (pt) * | 2011-08-29 | 2017-02-21 | Illinois Tool Works | conjunto de clipe para prender airbag |
JP5772741B2 (ja) | 2012-06-29 | 2015-09-0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固定具およ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固定装置 |
EP2722534B1 (en) | 2012-07-30 | 2017-04-12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Securing means, securing means extraction structure and curtain airbag-securing device |
WO2014195784A1 (en) * | 2013-06-06 | 2014-12-1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Clip, curtain airbag mounting structure and pillar garnish mounting structure |
JP5967114B2 (ja) * | 2014-01-29 | 2016-08-1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テザークリップおよび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
JP5907190B2 (ja) * | 2014-01-29 | 2016-04-2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およびテザークリップ |
-
2014
- 2014-01-09 JP JP2014002388A patent/JP589594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2-30 US US14/586,234 patent/US9669775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07 CN CN201510007960.5A patent/CN10477311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280227A (ja) * | 1996-04-10 | 1997-10-28 | Nifco Inc | 止め具 |
US20080014045A1 (en) * | 2006-07-13 | 2008-01-17 | Yasuhiro Kawai | Pin and bush fastener with high fastening strength, and airbag attached to vehicle body by such a fastener |
US20130168515A1 (en) * | 2010-09-07 | 2013-07-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Garnish mounting apparatus |
JP2012117640A (ja) * | 2010-12-03 | 2012-06-21 | Hellermann Tyton Co Ltd | クランプ具 |
JP2013113419A (ja) * | 2011-11-30 | 2013-06-10 | Toyota Motor Corp | テザークリップ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ガーニッシュ取付装置 |
US20130257025A1 (en) * | 2012-03-30 | 2013-10-03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clip and curtain airbag fixing apparatus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06615A (zh) * | 2014-01-29 | 2015-07-29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拴系夹和柱装饰件安装结构 |
CN107521429A (zh) * | 2016-06-17 | 2017-12-29 | 戴尔菲技术公司 | 尤其用于车辆的内部舱室中的相机的保持系统 |
WO2018095151A1 (en) * | 2016-11-28 | 2018-05-31 |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 Push-type mounting-dismounting accessor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669775B2 (en) | 2017-06-06 |
JP5895948B2 (ja) | 2016-03-30 |
US20150191131A1 (en) | 2015-07-09 |
JP2015132274A (ja) | 2015-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73116A (zh) | 夹子和柱装饰件安装结构 | |
US9464647B2 (en) | Pillar garnish mounting structure and tether clip | |
US9302632B2 (en) | Tether clip and pillar garnish mounting structure | |
JP5451366B2 (ja) | クリップ | |
US9283902B2 (en) | Tether clip and garnish attachmen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EP3004662B1 (en) | Clip, curtain airbag mounting structure and pillar garnish mounting structure | |
JP4768254B2 (ja) | 留め具及びエアバッグ取付構造 | |
WO2015079959A1 (ja) | クリップおよび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 |
JP2013113419A5 (zh) | ||
CN105247228A (zh) | 夹箍以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 | |
US6508143B2 (en) | Structure for mounting to steering wheel | |
US20050071959A1 (en) | Tether clip | |
JP7632175B2 (ja) | テザークリップ及び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 |
JP2011036030A (ja) | クリップ及びクリップ付き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4928235B2 (ja) | 車両の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クリップと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との取付構造、及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クリップ | |
JP4244132B2 (ja) | クリップ | |
JP7504814B2 (ja) | クリップ | |
CN116892552A (zh) | 紧固夹组件 | |
JP5895923B2 (ja) | クリップおよび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 |
JP2017088081A (ja) | テザークリップとテザークリップを用いる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 |
JP2007181363A (ja) | 取付具 | |
JP2011089627A (ja)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保持用クリップ | |
JP2019143757A (ja) | 車両内装材の装着構造 | |
JP2002005139A (ja) | クリッ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15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