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426271B -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6271B
CN104426271B CN201410412218.8A CN201410412218A CN104426271B CN 104426271 B CN104426271 B CN 104426271B CN 201410412218 A CN201410412218 A CN 201410412218A CN 104426271 B CN104426271 B CN 1044262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shaped conductor
insertion section
connection end
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122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6271A (zh
Inventor
谷口真
木村信幸
渡部胜
九里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26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6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6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arranged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8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st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用于旋转电机(90)的定子,包括圆筒形定子芯(11)和定子绕组(13)。定子芯(11)包括在周向上间隔设置的槽(12)。槽(12)沿轴向穿过定子芯(11)。定子绕组(13)通过将插入穿过槽(12)的U形导体(20、30)的端部联接在一起而获得。第二插入部(22、32)定位成在周向上远离第一插入部(21、31)并且插入在其对应的槽(12)中。联接端部(24、34;25,35)在沿周向远离插入部(21、31;22、32)的联接位置(53)处联接至另一U形导体(30、20)。联接端部(24、34;25,35)包括第一弯曲部(51)和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52)。第一弯曲部(51)在其对应的槽(12)的开口附近弯曲。第二弯曲部(52)在第一弯曲部(51)与联接位置(53)之间弯曲。

Description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定子绕组,该定子绕组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即,将U形导体插入穿过定子芯的槽、将U形导体的伸出定子芯的伸出部分沿周向方向弯曲、以及将该伸出部分的一个端部联接至另一个U形导体。通过对U形导体使用截面为矩形的线材,能够增加这种定子绕组的面积占用率(即,导体截面积相对于槽的截面积的占有率)。例如,在JP-A-H11-346448中所描述的定子中,U形导体在定子芯的槽的开口附近沿周向方向弯曲,以将其端部设置于与另一U形导体相联接的位置。
如何使定子绕组的伸出定子芯的部分的轴向长度即线圈端部的轴向长度变短是在轴向方向上缩小定子的尺寸的关键。因此,U形导体的在定子芯的槽的开口附近的弯曲角度需要是大角度。然而,如果该弯曲角度过大,则U形导体被按压在定子芯的槽的边缘上,使得U形导体的涂覆膜以及设置在U形导体与定子芯之间的绝缘构件可能被损坏。出于这个原因,通常,U形导体的弯曲角度不能大。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措施,通过增大U形导体的涂覆膜的厚度和绝缘构件的厚度,可以在弯曲角度变大的情况下限制由于定子芯的槽的边缘而对U形导体的涂覆膜和绝缘构件的损坏。然而,当U形导体的涂覆膜的厚度和绝缘构件的厚度增大时,存在面积占用率减小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公开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因此,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的定子,该定子能够在不损坏U形导体的涂覆膜和绝缘构件的情况下使线圈端部的轴向长度缩短。
为了实现本公开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该定子包括定子芯和定子绕组。定子芯形成为圆筒形并且包括沿定子芯的周向方向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槽。该多个槽在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穿过定子芯。定子绕组是通过将插入穿过多个槽的多个U形导体的端部联接在一起而获得的。多个U形导体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插入部、第二插入部、U形部、第一联接端部和第二联接端部。第一插入部插入在多个槽中的对应一个中。第二插入部在周向方向上定位成远离第一插入部并且插入在多个槽中的对应一个中。U形部在定子芯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侧将第一插入部的一个端部与第二插入部的一个端部连接在一起。第一联接端部在定子芯的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从第一插入部的另一端部伸出并且在沿周向方向远离第一插入部的联接位置处联接至另一个U形导体。第二联接端部在定子芯的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从第二插入部的另一端部伸出并且在沿周向方向远离第二插入部的联接位置处联接至另一个U形导体。第一联接端部和第二联接端部分别包括第一弯曲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在多个槽中的对应一个的开口附近弯曲。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在第一弯曲部与联接位置之间弯曲。
附图说明
从参考附图所做的下列详细说明中,本公开的上述及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应用有定子的马达的一般构型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了从轴向方向所看到的图1中的定子铁芯的示意图;
图3是构成图1中的定子的绕组线的绕组线连接图;
图4是示出了图3中的第一绕组线部分和第二绕组线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图1中的定子铁芯的槽中的导体的设置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从径向内侧所看到的图1中的定子的U形导体的联接端部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从轴向内侧所看到的定子中的U形导体的联接端部侧的示意图;以及
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从轴向内侧所看到的定子中的U形导体的联接端部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为了表示各实施方式之间基本相同的构型,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以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定子应用于图1所示的马达中。马达90是用作为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源的三相无刷电机,并且包括外壳91、转子和定子10。
转子包括可旋转轴94、转子芯95和永磁体96、97,其中,可旋转轴94由外壳91经由轴承93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子芯95围绕可旋转轴94压配装,永磁体96、97附接至转子芯95。定子10包括圆筒形的定子芯11和定子绕组13,其中圆筒形的定子芯11在转子的径向外侧固定在外壳91的内壁上,定子绕组13缠绕在定子芯11上。
将参照图2至图5对定子10进行描述。如图2中示出的,定子芯11包括在周向方向上间隔地穿过定子芯11的槽12。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槽12都形成为从定子芯11的内周表面径向地延伸。
如图3中所示出的,定子绕组13包括U相绕组14、V相绕组15和W相绕组1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U相绕组14、V相绕组15和W相绕组16之间进行星形连接。在下文中,U相绕组14、V相绕组15和W相绕组16在彼此之间不作区分时将被描述为“绕组线”。
如图4中所示出的,绕组线包括第一绕组线部分17和第二绕组线部分18。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各磁性和各相的槽的数量都是两个。第一绕组线部分17沿逆时针方向在定子芯11上缠绕两圈,第二绕组线部分18沿顺时针方向在定子芯11上缠绕两圈。第一绕组线部分17和第二绕组线部分18是串联连接的。为方便起见,在图4中只示出了一圈第一绕组线部分17和第二绕组线部分18。第一绕组线部分17由连续的线表示,第二绕组线部分18由双点划线表示。当第一绕组线部分17和第二绕组线部分18从第一圈运动至第二圈时,第一绕组线部分17和第二绕组线部分18被插入到相对于彼此分别移位一个槽距的槽12中。在下文中,第一绕组线部分17和第二绕组线部分18在彼此之间不作区分时将被描述为“绕组线部分”。
如图4所示,绕组线部分形成为使得波状绕组部分和叠绕组部分沿周向方向交替地连续设置。第二绕组线部分18的叠绕组部分定位于第一绕组线部分17的波状绕组部分的内侧,并且第一绕组线部分17的叠绕组部分定位于第二绕组线部分18的波状绕组部分的内侧。上述波状绕组部分包括外U形导体(第一U形导体)20,上述叠绕组部分包括内U形导体(第二U形导体)30。绕组线部分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的:即,将U形导体20、30插入穿过定子芯11的槽12、使这些U形导体20、30的从定子芯11伸出的伸出部分沿周向方向弯曲、以及将伸出部分的端部联接至另一个U形导体。
外U形导体20包括:插入在定子芯11的槽12(见图2)中的第一插入部21和第二插入部22;将第一插入部21的一个端部与第二插入部22的一个端部连接在一起的U形部23;从第一插入部21的另一端部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联接端部24;以及从第二插入部22的另一端部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联接端部25。第二插入部22定位成在周向方向上远离第一插入部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插入部22插入这样的槽12中:该槽12与第一插入部21插入其中的槽12相距六个槽。
U形部23定位于定子芯11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侧,第一联接端部24和第二联接端部25定位于定子芯11的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第一联接端部24和第二联接端部25弯曲成远离彼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端部24在对应于这样的槽12的位置处联接至内U形导体30:该槽12与第一插入部21插入其中的槽12相距三个槽12。第二联接端部25在对应于这样的槽12的位置处联接至内U形导体30:该槽12与第二插入部22插入其中的槽12相距三个槽12。
内U形导体30包括:插入在定子芯11的槽12(见图2)中的第一插入部31和第二插入部32;将第一插入部31的一个端部与第二插入部32的一个端部连接在一起的U形部33;从第一插入部31的另一端部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联接端部34;以及从第二插入部32的另一端部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联接端部35。第二插入部32定位成在周向方向上远离第一插入部3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插入部32插入这样的槽12中:该槽12与第一插入部31插入其中的槽12相距六个槽。
U形部33定位于定子芯11的沿轴向方向的一侧,第一联接端部34和第二联接端部35定位于定子芯11的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第一联接端部34和第二联接端部35弯曲成靠近彼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端部34在对应于这样的槽12的位置处联接至外U形导体20的第一联接端部24:该槽12与第一插入部31插入其中的槽12相距三个槽12。第二联接端部35在对应于这样的槽12的位置处联接至外U形导体20的第二联接端部25:该槽12与第二插入部32插入其中的槽12相距三个槽12。
如图5所示,各插入部21、22、31、32在径向方向上并排地设置、并且在以绝缘纸40缠绕它们的状态下插入槽12中。外U形导体20的第一插入部21插入在槽12的定位于径向方向上的最内侧的第一层中。内U形导体30的第一插入部31插入在槽12的定位于径向方向上的第二最内侧的第二层中。内U形导体30的第二插入部32插入在槽12的定位于径向方向上的第三最内侧的第三层中。外U形导体20的第二插入部22插入在槽12的定位于径向方向上的最外侧的第四层中。
定子绕组13的特征构型将参照图2和图6进行描述。在图6中,省略了对绝缘纸40的图示。在下面的描述中,外U形导体20和内U形导体30在彼此之间不作区分时将被描述为“U形导体”。外U形导体20的第一联接端部24和第二联接端部25、以及内U形导体30的第一联接端部34和第二联接端部35在下文中在它们彼此之间不作区分时将被描述为“接合端部”。外U形导体20的第一插入部21和第二插入部22、以及内U形导体30的第一插入部31和第二插入部32在下文中在它们彼此之间不作区分时将被描述为“插入部”。
下面将描述弯曲部。如在图6中示出的,U形导体的联接端部在槽12的开口附近弯曲、在其与另一个U形导体相联接的位置处弯曲、以及在所述联接位置与所述开口附近的弯曲位置之间弯曲。因此,U形导体的联接端部自槽12侧起顺序地包括第一弯曲部51、第二弯曲部52和第三弯曲部53。在本实施方式中,联接端部包括位于第一弯曲部51与第三弯曲部53之间的一个弯曲部(第二弯曲部52)。
下面将描述弯曲角。U形导体的联接端部的从第一弯曲部51到第二弯曲部52的部分被称作第一倾斜部54,U形导体的联接端部的从第二弯曲部52到第三弯曲部53的部分被称作第二倾斜部55。以下不等式(1)所表示的关系在以下情况下成立,设定:将U形导体的插入部与第一倾斜部54之间的角度称作第一角θ1,将第一倾斜部54与第二倾斜部55之间的角度称作第二角θ2。
θ2≥θ1...(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角θ2设定为40度,这与第一角θ1相同。
下面将描述弯曲位置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下不等式(2)所表示的关系在以下情况下成立,设定:将一条将第一弯曲部51与第三弯曲部53连接起来的假想的直线称作假想直线SL,将U形导体的插入部与该假想直线SL之间的角度称作第三角θ3。
θ1<θ3...(2)
下面将描述第二弯曲部的轴向长度。通过以下不等式(3)所表示的关系在以下情况下成立,设定:将U形导体的联接端部的总轴向长度称作总轴向长度H,将联接端部的从定子芯11到第二弯曲部52的部分的轴向长度称作轴向长度J。
J<(2/3)H...(3)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轴向长度J1设定为总轴向长度H1的约0.6倍。
下面将描述弯曲部之间的距离。将在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槽12之间的周向距离称作槽间距Ps,将第一弯曲部51与第二弯曲部52之间的周向距离称作弯曲间距Pk。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间距Pk1设定为与槽间距Ps1相同。
下面将描述倾斜部的长度。将第一倾斜部54的长度称作第一长度La,将第二倾斜部55的长度称作第二长度L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长度Lb1设定为与第一长度La1相同。
下面将描述相邻的两个倾斜部之间的间隙。通过以下不等式(4)所表示的关系在如下情况下成立,设定:将相邻的两个第一倾斜部54之间的间隙称作第一间隙Sa,并将相邻的两个第二倾斜部55之间的间隙称作第二间隙Sb。
Sa>Sb...(4)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间隙Sb1设定为约等于0(零),而第一间隙Sa1设定为大于第二间隙Sb1。
下面将描述定子芯的内径与槽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中所示的,定子芯11的内径D[mm]与槽12的数量N之间的关系满足由以下不等式(5)所表示的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径D为56mm,槽12的数量N为60。
N>D...(5)
如上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定子绕组13的U形导体20的第一联接端部的24和第二联接端部25以及U形导体30的第一联接端部的34和第二联接端部35分别包括位于第一弯曲部51与第三弯曲部53之间的第二弯曲部52、从槽12向外延伸的端部24、34和端部25、35。因此,通过使靠近槽12的开口的第一弯曲部51的弯曲角近似于传统的现有技术,避免U形导体20、30压靠定子芯11的槽边缘,并且能够通过第二弯曲部52将U形导体20、30与另一U形导体相联接的位置定位成靠近定子芯11侧。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0中,能够在不损坏U形导体20、30的涂覆膜和绝缘纸40的情况下使线圈端部的轴向长度(总轴向长度H1)缩短。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第二角θ2设定为等于第一角θ1或者更大。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轴向长度J1设定为总轴向长度H1的约0.6倍。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间隙Sb1设定为小于第一间隙Sa1。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使线圈端部的轴向长度缩短。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定子60的定子绕组61将参照图7进行描述。下面将描述第二弯曲部的轴向长度。将总轴向长度H和轴向长度J设定为满足上述不等式(3)所表示的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轴向长度J2设定为总轴向长度H2的约0.4倍。
下面将描述弯曲部之间的距离。弯曲间距Pk和槽间距Ps设定为满足以下不等式(6)所表示的关系。
Pk<Ps...(6)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弯曲间距Pk2设定为槽间距Ps1的约一半。
下面将描述倾斜部的长度。将第一长度La和第二长度Lb设定为满足以下不等式(7)所表示的关系。
Lb>La...(7)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长度Lb2设定为第一长度La2的约三倍。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轴向长度J2设定为总轴向长度H2的约0.4倍。第二角θ2设定为与第一角θ1相同的40度。此外,弯曲间距Pk2设定为槽间距Ps1的约一半,且第二长度Lb2设定为第一长度La2的约三倍。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使线圈端部的轴向长度(总轴向长度H2)缩短。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的定子70的定子绕组71将参照图8进行描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总轴向长度H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而轴向长度J2设定为总轴向长度H1的约0.3倍。类似于第二实施方式,弯曲间距Pk2设定为槽间距Ps1的约一半,且第二长度Lb2设定为第一长度La2的约三倍。
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第二间隙Sb2大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间隙Sb1。由此,能够确保沿着U形导体20、30的绝缘用表面的空隙,并且第三实施方式还能够满足高压规范。此外,由于第二间隙Sb2的增大,使得弯曲操作变得容易。特别是在其中的槽12的数量N相对于定子芯11的内径D[mm]较大从而满足上述不等式(5)所表示的关系的定子中,能够产生这种便利弯曲操作的效果。
将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改型进行描述。在改型中,第一联接端部和第二联接端部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弯曲部,该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弯曲部位于第一联接端部和第二联接端部与另一个U形导体相联接的位置与第一弯曲部之间。在改型中,第二角θ2可以小于第一角θ1。在改型中,轴向长度J可以大于总轴向长度H的(2/3)倍。
在改型中,弯曲间距Pk可以等于槽间距Ps或者更长。在改型中,第二长度可以等于第一长度La或者更短。在改型中,定子芯的内径D[mm]与槽的数量N之间的关系可以满足不等式N<D。
在改型中,绕组线之间可以采用三角形连接。在改型中,可以提供构成绕组线的三个或更多个绕组线部分,并且绕组线部分的连接可以是任意组合,即,绕组线部分的连接可以是串联、并联、或串联和并联的复合连接。在改型中,在定子芯的一个槽中可以插入六个或更多个导体(插入部)。
在改型中,转子的极数与定子芯的槽数之间的组合不仅可以是10个极与60个槽,还可以是其他的组合,例如20个极与120个槽。在改型中,马达不仅可以适用于车辆的电动助力转向的动力源,还可以适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以用于多种用途。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方式实施。
综上所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用于旋转电机90的定子10、60、70能够描述如下。
用于旋转电机90的定子包括定子芯11和定子绕组13。定子芯11形成为圆筒形并且包括在定子芯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槽12。所述多个槽12沿定子芯11的轴向方向穿过定子芯11。定子绕组13是通过将插入穿过多个槽12的多个U形导体20、30的端部联接在一起而获得的。多个U形导体2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插入部21、第二插入部22、U形部23、第一联接端部24,和第二联接端部25。多个U形导体3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第一插入部31、第二插入部32、U形部33、第一联接端部34,和第二联接端部35。第一插入部21、31插入在多个槽12中的对应一个中。第二插入部22、32定位成在周向方向上远离第一插入部21、31并且插入在多个槽12中的对应一个中。U形部23、33在定子芯11的沿轴线方向的一侧将第一插入部21、31的一个端部与第二插入部22、32的一个端部连接在一起。第一联接端部24、34在定子芯11的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从第一插入部21、31的另一端部伸出,并且在沿周向方向远离第一插入部21、31的联接位置53处与另一个U形导体30、20相联接。第二联接端部25、35在定子芯11的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从第二插入部22、32的另一端部伸出,并且在沿周向方向远离第二插入部22、32的联接位置53处与另一个U形导体30、20相联接。U形导体20的第一联接端部24和第二联接端部25以及U形导体30的第一联接端部34和第二联接端部35从槽12伸出。第一联接端部24、34和第二联接端部25、35分别包括第一弯曲部51和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52。第一弯曲部51在多个槽12中的对应一个的开口附近弯曲。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52在第一弯曲部51与联接位置53之间弯曲。
由于这种构型,通过使槽12的开口附近的第一弯曲部51的弯曲角近似于传统的现有技术,避免了U形导体20、30压靠定子芯11的槽边缘,并且能够通过第二弯曲部52将U形导体20、30的与另一U形导体20,30相联接的位置定位成靠近定子芯11侧。由此,能够在不损坏U形导体20、30的涂覆膜和绝缘构件40的情况下使线圈端部的轴向长度缩短。
虽然本公开已经参照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和结构。本公开趋于覆盖各种改型和等效设置。此外,虽然已有多种组合和构型,但是包括更多、更少或者仅单个元件的其他组合和构型也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旋转电机(90)的定子,包括:
定子芯(11),所述定子芯(11)形成为圆筒形并且包括多个槽(12),所述多个槽(12)在所述定子芯(1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地设置,所述多个槽(12)沿所述定子芯(11)的轴向方向穿过所述定子芯(11);以及
定子绕组(13),所述定子绕组(13)是通过将插入穿过所述多个槽(12)的多个U形导体(20、30)的端部联接在一起而获得的,其中:
所述多个U形导体(20、3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
第一插入部(21、31),所述第一插入部(21、31)插入在所述多个槽(12)中的对应一个中;
第二插入部(22、32),所述第二插入部(22、32)定位成在所述周向方向上远离所述第一插入部(21、31),并且插入在所述多个槽(12)中的对应一个中;
U形部(23、33),所述U形部(23、33)在所述定子芯(11)的沿所述轴向方向的一侧将所述第一插入部(21、31)的一个端部和所述第二插入部(22、32)的一个端部连接在一起;
第一联接端部(24、34),所述第一联接端部(24、34)在所述定子芯(11)的沿所述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第一插入部(21、31)的另一端部伸出并且在沿所述周向方向远离所述第一插入部(21、31)的联接位置(53)处联接至另一U形导体(30、20);以及
第二联接端部(25、35),所述第二联接端部(25、35)在所述定子芯(11)的沿所述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从所述第二插入部(22、32)的另一端部伸出并且在沿所述周向方向远离所述第二插入部(22、32)的联接位置(53)处联接至另一U形导体(30、20);并且
所述第一联接端部(24、34)和所述第二联接端部(25、35)分别包括:
第一弯曲部(51),所述第一弯曲部(51)在所述多个槽(12)中的对应一个的开口附近弯曲;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52),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52)在所述第一弯曲部(51)与所述联接位置(53)之间弯曲,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弯曲部(52)包括一个第二弯曲部(52);
所述第一联接端部(24、34)和所述第二联接端部(25、35)分别包括:
第一倾斜部(54),所述第一倾斜部(54)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部(51)与所述一个第二弯曲部(52)之间;以及
第二倾斜部(55),所述第二倾斜部(55)位于所述一个第二弯曲部(52)与所述联接位置(53)之间;以及
在如下情况下满足由θ2≥θ1所表示的关系,设定:
θ1是分别在所述第一插入部(21、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部(54)的延伸方向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插入部(22、3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部(54)的延伸方向之间制成的第一角(θ1);以及
θ2是在所述第一倾斜部(5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倾斜部(55)的延伸方向之间制成的第二角(θ2),
其中,在如下情况下满足由J<(2/3)H所表示的关系,设定:
H是所述第一联接端部(24、34)和所述第二联接端部(25、35)中的每一个的总轴向长度(H1、H2);以及
J是所述第一联接端部(24、34)和所述第二联接端部(25、35)中的每一个的位于所述定子芯(11)与所述一个第二弯曲部(52)之间的轴向长度(J1、J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中,在如下情况下满足由θ1<θ3所表示的关系,设定:
将所述第一弯曲部(51)与所述联接位置(53)连接起来的假想的直线为假想直线(SL);以及
θ3是分别在所述第一插入部(21、31)与所述假想直线(SL)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插入部(22、32)与所述假想直线(SL)之间制成的第三角(θ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在如下情况下满足由Pk<Ps所表示的关系,设定:
Ps是所述多个槽(12)中相邻的两个槽(12)之间在所述周向方向上的槽间距(Ps1);以及
Pk是所述第一弯曲部(51)与所述一个第二弯曲部(52)之间在所述周向方向上的弯曲间距(Pk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在如下情况下满足由Lb>La所表示的关系,设定:
La是所述第一倾斜部(54)的第一长度(La2);以及
Lb是所述第二倾斜部(55)的第二长度(Lb2、Lb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
所述第一倾斜部(54)是多个第一倾斜部(54)中相邻的两个第一倾斜部(54)中的一个;
所述第二倾斜部(55)是多个第二倾斜部(55)中相邻的两个第二倾斜部(55)中的一个;以及
在如下情况下满足由Sa>Sb所表示的关系,设定:
Sa是所述多个第一倾斜部(54)中的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一倾斜部(54)之间的第一间隙(Sa1)的尺寸;以及
Sb是所述多个第二倾斜部(55)中的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倾斜部(55)之间的第二间隙(Sb1、Sa2)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在如下情况下满足由N>D所表示的关系,设定:
D[mm]是所述定子芯(11)的内径(D);以及
N是所述多个槽(12)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多个U形导体(20、30)中的每一个都包括:
第一U形导体(20),所述第一U形导体(20)弯曲成使得所述第一联接端部(24)与所述第二联接端部(25)在所述周向方向上远离彼此而分开;以及
第二U形导体(30),所述第二U形导体(30)弯曲成使得所述第一联接端部(34)和所述第二联接端部(35)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彼此靠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其中,所述第二U形导体(30)定位于所述第一U形导体(20)的内侧。
CN201410412218.8A 2013-08-21 2014-08-20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Active CN104426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1046 2013-08-21
JP2013171046A JP5907128B2 (ja) 2013-08-21 2013-08-21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6271A CN104426271A (zh) 2015-03-18
CN104426271B true CN104426271B (zh) 2018-09-11

Family

ID=52446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12218.8A Active CN104426271B (zh) 2013-08-21 2014-08-20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53956B2 (zh)
JP (1) JP5907128B2 (zh)
CN (1) CN104426271B (zh)
DE (1) DE1020141103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5953A1 (ja) * 2015-11-17 2017-05-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イル成形装置及びコイル成形方法
JP6745202B2 (ja) * 2016-11-25 2020-08-26 株式会社Soken 回転電機
JP6611985B2 (ja) * 2017-04-06 2019-11-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CN107612164B (zh) * 2017-09-20 2024-07-09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铁芯及定子铁芯的工装及电主轴用双斜槽定子的高性能铜转子异步电机
EP3531541A1 (de) 2018-02-21 2019-08-28 Aumann Espelkamp GmbH Wellenwickel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wellenwicklung
DE102018205094B3 (de) 2018-04-05 2019-04-18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Ro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CN110784045B (zh) * 2018-07-29 2021-09-2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10784041B (zh) * 2018-07-29 2022-01-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10784044B (zh) * 2018-07-29 2021-12-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10784046B (zh) * 2018-07-29 2021-10-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10971022B (zh) * 2018-09-28 2022-03-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CN110971021B (zh) * 2018-09-28 2022-03-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组件及具有该定子组件的电机
JP7079709B2 (ja) * 2018-10-04 2022-06-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波巻コイルの挿入方法及び波巻コイル
JP7383899B2 (ja) * 2019-03-29 2023-11-2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7581649B2 (ja) * 2020-04-20 2024-1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JP7513450B2 (ja) 2020-07-20 2024-07-09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13726040B (zh) * 2021-08-11 2025-05-23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电机以及车辆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760A (zh) * 2002-04-11 2005-08-24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绕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9601B (en) 1979-05-19 1983-01-12 Vinten Ltd Counterbalancing
JPS57155941A (en) 1981-03-23 1982-09-27 Taiyo Fishery Co Ltd Meat taking apparatus of middle size fish
JPS57155941U (zh) * 1981-03-25 1982-09-30
US5714824A (en) * 1994-06-23 1998-02-03 Hydro-Quebec Conductor section for a stator frame of a polyphas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5955804A (en) * 1997-03-10 1999-09-21 Denso Corporation Alternator winding arrangement with coil ends spaced apart from one another for air passage
CA2238504C (en) 1997-05-26 2001-03-13 Atsushi Umeda Stator arrangement of alternator for vehicle
DE69811564T3 (de) 1997-05-26 2009-04-30 Denso Corp., Kariya-shi Wechselstromgenerator für Kraftfahrzeuge
US5986375A (en) 1997-09-26 1999-11-16 Denso Corporation Alternator for vehicle
JP3250533B2 (ja) * 1998-11-25 2002-01-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103935A1 (de) * 2000-02-03 2001-08-09 Denso Corp Statoranordnung einer elektrischen Umlaufmaschine für ein Fahrzeug
JP3933840B2 (ja) * 2000-03-16 2007-06-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の固定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449653B2 (ja) * 2004-08-25 2010-04-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グメント導体型電機子
JP4501762B2 (ja) * 2005-04-18 2010-07-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JP4688003B2 (ja) * 2007-03-05 2011-05-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
JP5573327B2 (ja) * 2010-04-21 2014-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MX2013002782A (es) * 2010-09-21 2013-04-24 Nissan Motor Estructura de devanado, maquina electrica giratoria, y metodo de fabricacion de maquinas electricas giratorias.
JP5682307B2 (ja) * 2010-12-28 2015-03-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751176B2 (ja) * 2012-01-18 2015-07-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JP2013198380A (ja) * 2012-03-23 2013-09-30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回転電機
JP5554383B2 (ja) * 2012-09-11 2014-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US20140111055A1 (en) * 2012-10-23 2014-04-24 Remy Technologies, L.L.C. Conductor with divot for improved form facto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760A (zh) * 2002-04-11 2005-08-24 阿尔斯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的绕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6271A (zh) 2015-03-18
JP5907128B2 (ja) 2016-04-20
JP2015042047A (ja) 2015-03-02
US20150054375A1 (en) 2015-02-26
US9653956B2 (en) 2017-05-16
DE102014110377A1 (de) 2015-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6271B (zh)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JP5938903B2 (ja) 電動機
US8629596B2 (en) End turn arrangement
JP5573327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850878B2 (ja) セグメントコンダクタ型の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075668B (zh) 电枢的制造方法、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电枢、旋转电机及电枢的制造装置
US10056797B2 (en) Sta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103683617A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JP2010515418A5 (zh)
WO2012049759A1 (ja) モータ
JP6638629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16015869A (ja) 交流発電機用巻線型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0081771A (ja) ステータ
JP2013055732A (ja) 回転電機ステータ
JP5935716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7078611B (zh) 具有插接的扁平的卷绕头的转子或定子
CN106605355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以及具备该旋转电机的定子的旋转电机
JPWO2018185902A1 (ja) 回転電機
TWI517524B (zh) 交流發電機定子及定子繞組
JP5370245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5939088B2 (ja) 回転電機
TW201603447A (zh) 交流發電機
CN214480199U (zh) 多相电机
JPWO2019082827A1 (ja) 固定子、固定子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JP5904099B2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