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7385A - 车载用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用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417385A CN104417385A CN201410404862.0A CN201410404862A CN104417385A CN 104417385 A CN104417385 A CN 104417385A CN 201410404862 A CN201410404862 A CN 201410404862A CN 104417385 A CN104417385 A CN 1044173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ance
- travelable distance
- load
- vehicle
- minim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795 deriv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48909 Bored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97—Output of additional, non-guidance related information, e.g. low fuel leve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53—Special cost functions, i.e. other than distance or default speed limit of road segments
- G01C21/3469—Fuel consumption; Energy use; Emission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载用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即便辅机的消耗电力发生变化,也可以消除可行驶距离的显示频繁地变化的厌烦感,并可容易地且一下即可掌握所期望的可行驶距离。车载用显示装置将最小可行驶距离(柱状图上的位置31)和最大可行驶距离(柱状图上的位置32)显示于显示部,所述最小可行驶距离是将可接收电池的电力的辅机给予电池的电力负荷在基于输入操作的可变范围内设定为最大时,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所述最大可行驶距离是在将电力负荷在基于输入操作的可变范围内设定为最小时,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出并显示在电池的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的车载用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始普及搭载电池并利用电池的电力来驱动电机而行驶的电动汽车。关于这种车辆,提出有导出在电池的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并将其显示在车载显示器等的显示部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一种技术:学习每预定期间内的消费电力的积分值(integrated value),基于该学习履历导出可行驶距离并将其显示在显示部。在该技术中,将驱动电机所消耗的电力和除了驱动电机以外所消耗的电力分开学习,例如,在关闭空调等的辅机的电源时,立即减去由该辅机引起的影响,由此导出该时间点的恰当的可行驶距离。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显示部上将辅机的使用状态设定为标准时估计的标准可行驶距离和将辅机的使用状态设定为全负荷时估计的全负荷可行驶距离一同显示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228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05470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当辅机的使用状态发生变更(如空调的开/关的切换)时,每次可行驶距离都频繁地发生变更。其结果,有可能给予车辆搭乘者厌烦的感觉。而且,由辅机引起的消耗电力变为最大时,无法掌握可行驶距离被缩短到什么程度,例如将空调的输出提高至最高等,若不实际操作辅机,则无法掌握。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技术中,标准可行驶距离和全负荷可行驶距离同时被显示。然而,将辅机的利用保持在最低限度而使消耗电力变为最小时,无法掌握可行驶距离被延长到什么程度,例如关闭空调的电源等,若不实际操作辅机,则无法掌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辅机的消耗电力发生变化,也可以消除可行驶距离的显示频繁地变化的厌烦感,并可容易地且一次即可掌握所期望的可行驶距离的车载用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将可行驶距离显示于该车辆内的显示部,所述可行驶距离是在没有从车辆外部向电池补充电力的情况下,将利用电池的电力来工作的电机作为动力源时,车辆预计能够行驶的距离,其特征在于包括:剩余电能获取部,获取作为蓄电于电池的电能的剩余电能;距离导出部,导出最小可行驶距离的同时导出最大可行驶距离,所述最小可行驶距离是将可接收电池的电力供应的辅机给予电池的电力负荷在基于输入操作的可变范围内设定为最大时,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所述最大可行驶距离是在将电力负荷在可变范围内设定为最小时,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显示控制部,将最小可行驶距离及最大可行驶距离显示于显示部。
显示控制部,对于最大可行驶距离及最小可行驶距离,可将能够通过比较相对长度来目视确认的图形显示于显示部。
距离导出部,将电力负荷设为最小的情况下,导出在电池为满充电时的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满充电可行驶距离,显示控制部还可将满充电可行驶距离显示于显示部。
还具备负荷获取部,获取表示由当前时间点的输入操作而引起的电力负荷的大小的负荷信息,距离导出部在负荷信息中所表示的电力负荷中,导出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瞬间可行驶距离,显示控制部还可将瞬间可行驶距离显示于显示部。
根据本发明,即便辅机的消耗电力发生变化,也可以消除可行驶距离的显示频繁地变化的厌烦感,并可容易地且一次即可掌握所期望的可行驶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电动汽车的构成的图。
图2为示出可行驶距离导出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3为用于说明关于设定项目的补偿乘数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为用于说明关于辅机的补偿乘数的说明图。
图5为示出可行驶距离的显示例的图。
图6为示出变形例之可行驶距离的显示例的图。
符号说明
1:电动汽车(车辆)
5:驱动用电池(电池)
6:空调装置(辅机)
8:辅助装置(辅机)
14:显示部
17:车载用显示装置
20:剩余电能获取部
21:距离导出部
22:负荷获取部。
23:显示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相关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的数值等只是为了易于理解发明而示出的示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其中,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于具有实质相同的功能、构成的要素,赋予相同的符号且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对于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则省略图示。
图1为示出电动汽车1(车辆)的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电动汽车1中,车轮2通过齿轮连接于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通过逆变器4连接于驱动用电池5,以根据由驱动用电池5提供的电力旋转。电动汽车1随着通过驱动电机3实现的车轮2的旋转而行驶。
与驱动电机3相同地,空调装置6(空调)连接于驱动用电池5,并根据来自驱动用电池5的直流电力而被驱动,由此调整车辆内的空气的温度等。
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7连接于驱动用电池5,以转换来自驱动电池5的直流电力,提供给辅助装置8及作为针对辅助装置8的专用电池的辅助电池9。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驱动电机3以外,将可接收驱动用电池5的电力供应的装置称作辅机。并且,在辅机中,将除空调装置6之外的装置称作辅助装置8。
电压传感器10检测驱动用电池5的电压,并将表示电压的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6。电流传感器11检测驱动用电池5的电流,并将表示电流的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6。温度传感器12检测驱动用电池5的温度,并将表示温度的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6。
车轮转数传感器13例如是解角器(resolver),检测车轮2的转数,并将表示转数的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6。
显示部14由搭载于电动汽车1的仪表盘等的数字仪表用或者汽车导航系统用的显示器(监视器)、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等构成,根据后述的显示控制部23的控制而显示图像。
操作部15由操作键、十字键、重叠于显示部14的显示面的触摸面板、遥控器等构成,接收包括驾驶者在内的搭乘者的输入操作,将表示输入操作的内容的信号输出至控制装置16。
控制装置16由包括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随机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的微机构成,由此综合控制各个部分。控制装置16分别连接于电压传感器10、电流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2、车轮转数传感器13、操作部15,以接收表示由各个传感器10~13以及操作部15检测的信息的信号。而且,控制装置16与逆变器4连接,基于从各个传感器10~13以及操作部15接收的信号等,通过逆变器4控制驱动电机3的驱动。
而且,显示部14、操作部15以及控制装置16构成导出并显示可行驶距离的车载用显示装置17。在此,可行驶距离是指,向驱动用电池5补充电力之后,没有从电动汽车1外部向驱动用电池5补充电力的情况下,将驱动电机3作为动力源时,电动汽车1预计能够行驶的距离。
控制装置16在RAM中运行存储于ROM的程序,执行可行驶距离导出显示处理,发挥剩余电能获取部20、距离导出部21、负荷获取部22、显示控制部23的功能。以下,参照流程图对控制装置16的各个功能部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示出可行驶距离导出显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2所示的可行驶距离导出显示处理在每个预定时间内重复执行。如图2所示,剩余电能获取部20导出由剩余电能相对驱动用电池5的满充电状态的百分率表示的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SOC是基于来自电流传感器11以及电压传感器10的信号,并通过电流积分以及借助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的电压估计等来导出的。
然后,剩余电能获取部20对导出的SOC、SOC变为0%为止的驱动用电池5的平均电压、SOC变为100%时的电流容量进行乘法运算(S100)。该乘法运算结构即为剩余电能。如此,剩余电能获取部20获取作为蓄电于驱动用电池5的电能的剩余电能。
接着,剩余电能获取部20从剩余电能减去能够维持电动汽车1的行驶状态的电能的下限值,由此导出可使用电能α(S102)。
然后,距离导出部21导出最小可行驶距离(S104),进一步,导出最大可行驶距离(S106)。电动汽车1的可行驶距离根据辅机(空调装置6以及辅助装置8)的使用状态而增减。因此,距离导出部21按照由辅机引起的电力消耗的模式分别导出最小可行驶距离和最大可行驶距离。
具体地讲,假设根据搭乘者向辅机的输入操作而将辅机给予驱动用电池5的电力负荷设定为最大时,将基于剩余电能导出的可行驶距离设为最小可行驶距离。即,最小可行驶距离是将辅机给予驱动用电池5的电力负荷在基于输入操作的可变范围内设定为最大时,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
并且,假设根据搭乘者向辅机的输入操作而将辅机给予驱动用电池5的电力负荷设定为最小时,将基于剩余电能导出的可行驶距离设为最大可行驶距离。即,最大可行驶距离是将辅机给予驱动用电池5的电力负荷在基于输入操作的可变范围内设定为最大时,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
关于电动汽车1的标准的电效,分别对辅机给予驱动用电池5的电力负荷在可变范围内设为最大的情况以及在可变范围内设为最小的情况进行预设。将电力负荷设为最大的情况下的电效设为低效率电效x,将电力负荷设为最小的情况下的电效设为高效率电效y。电效是指与单位电能的行驶距离,单位例如是km/kWh。
而且,可行驶距离受到平均车速、乘车人数以及道路的坡度等的影响。因此,通过搭乘者例如在电动汽车1行驶之前输入用于特别指定这些条件的设定项目,从而提高可行驶距离的导出精确度。
图3为用于说明关于设定项目的补偿乘数的一例的说明图。如图3的(a)~(c)所示,针对平均车速、乘车人数以及道路的坡度,分别特别指定有作为补偿乘数的乘数A、乘数B、乘数C。
在平均车速为最佳电效的平均车速时,乘数A变为1,平均车速相比此时的平均车速越快则乘数A越小,同时平均车速相比此时的平均车速越慢则乘数A越小。在乘车人数为1时,乘数B变为1,且每增加乘车人数就变小。在坡度为0时(即,平坦的道路时),乘数C变为1,坡度变得大于0(变为向上倾斜)时,乘数C变为小于1,坡度小于0(变为向下倾斜)时,乘数C变为大于1。
距离导出部21通过对可使用电能α、低效率电效x、乘数A、乘数B、乘数C进行乘法运算来导出前述的最小可行驶距离。并且,距离导出部21通过对可使用电能α、高效率电效y、乘数A、乘数B、乘数C进行乘法运算来导出前述的最大可行驶距离。
然后,距离导出部21导出满充电可行驶距离(S108)。满充电可行驶距离是指,将电力负荷设置为最小时,在驱动用电池5变为满充电时的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
并且,满充电可行驶距离与驱动用电池5的容量维持率成比例。容量维持率由最近(最后)对驱动用电池5进行充电时的满充电容量相对在制造驱动用电池5之后的初期所测定的满充电容量的百分率来表示。
满充电容量通过将驱动用电池5的充电中的电流的积分值除以驱动用电池5的充电前后的SOC的差值而导出。由于驱动用电池5的经时劣化而导致容量维持率缓慢下降时,满充电可行驶距离变短。
负荷获取部22从驱动用电池5以及辅助装置8获取表示由该时间点的输入操作而产生的电力负荷的大小的负荷信息(S110)。在此,负荷信息是表示辅机的电力消耗的状态的信息。具体地讲,包括空调装置6的输出、雨刷器的速度、去除镜子和/或车窗的结露的装置(即,除雾器)的动作状态、灯的点灯状态等均包含于负荷信息。在此,雨刷器、除雾器、灯是辅助装置8的一例。对于这些的负荷信息,特别指定有作为关于辅机的补偿乘数的乘数D、乘数E、乘数F、乘数G。
图4为用于说明关于辅机的补偿乘数的说明图。如图4的(a)所示,乘数D是在空调装置6的输出为0时变为1,空调装置6的输出越高,乘数D越小。
而且,如图4的(b)所示,乘数E是在雨刷器的速度为0时变为1,雨刷器的速度越快,乘数E越小。未图示的乘数F是在除雾器关闭时变为1,当除雾器被开启时,乘数F变为小于1的值。进一步,未图示的乘数G是在灯被关闭时变为1,当灯被开启时,乘数G变为小于1的值。
前述的低效率电效x是对高效率电效y乘以关于辅机的各个补偿乘数的最低值而算出的值。
距离导出部21,在负荷信息中所表示的电力负荷下,导出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即瞬间可行驶距离(S112)。
具体地讲,距离导出部21通过对可使用电能α、高效率电效y、乘数A、乘数B、乘数C、乘数D、乘数E、乘数F、乘数G进行乘法运算来导出瞬间可行驶距离。
瞬间可行驶距离是通过对作为由辅机引起的电力消耗为最小的状态下的可行驶距离的最大可行驶距离乘以作为补偿乘数的乘数D、乘数E、乘数F、乘数G各自的最新的值,从而将由辅机引起的实际的电力消耗的影响加以考虑的可行驶距离。
因此,由于使雨刷器的启动或停止的操作等,辅机的电力消耗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辅机的电力消耗的影响可直接反映到瞬间可行驶距离。此时,瞬间可行驶距离为最小可行驶距离以上且最大可行驶距离以下的值。
显示控制部23针对所导出的各个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最大可行驶距离、满充电可行驶距离、瞬间可行驶距离)生成可通过比较相对的长度来目视确认的图形的图像数据(S114)。然后,显示控制部23将基于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S116),由此结束该可行驶距离导出处理。
图5为示出可行驶距离的显示例的图。如图5所示,显示控制部23生成由长方形的区域H和三角形的区域I以及梯形的区域J构成的柱状图的图像数据,并将其显示于显示部14。在此所示的柱状图只是一个示例,只要能够掌握各个可行驶距离,即可以以任意的形态显示于显示部14。
在图5中,如画出刻度示出,柱状图的左端是表示可行驶距离为0km的位置,图5中,右端表示越靠近可行驶距离越长的位置。
如图5所示,区域J的右端的位置30表示满充电可行驶距离,在图5的(a)中,例如是200km。即,表示当驱动用电池5充满电且由辅机引起的电力消耗为最小时,可行驶距离为200km。
而且,区域H的右端的位置31表示最小可行驶距离,在图5的(a)中是100km。即,表示当由辅机引起的电力消耗为最大时,可行驶距离为100km。
区域I的右端的位置32表示最大可行驶距离,在图5的(a)中大概是是155km。即,表示当由辅机引起的电力消耗为最小时,可行驶距离为155km。
如此,显示控制部23将最大可行驶距离和最小可行驶距离显示在显示部14。因此,可容易地掌握最大可行驶距离和最小可行驶距离。
并且,最大可行驶距离和最小可行驶距离由可通过相对比较来目视确认的柱状图等的图形来表示,从而可通过目视而容易地了解抑制由辅机引起的电力消耗时的效果、由辅机引起的电力消耗为最大时的可行驶距离的减少幅度。
进一步,如图5所示,除了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之外,显示控制部23还将满充电可行驶距离显示在显示部14。因此,可与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一并而容易地掌握满充电可行驶距离。
并且,对于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以及满充电可行驶距离,由可通过比较相对的长度来目视确认的图形(柱状图)来表示。因此,可通过目视来容易了解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相对满充电可行驶距离的比率。
对于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以及满充电可行驶距离而言,其变化的频率极低,因此可以消除可行驶距离的显示频繁地变化的厌烦感。
在区域I和区域J的边界线上,在将表示最小可行驶距离的位置31的下端和表示最大可行驶距离的位置32连接的直线上,配备有星形的对象物(Object)。配备有该对象物的位置33表示瞬间可行驶距离,例如,在图5的(a)中大概为120km。即,表示在将由辅机引起的电力消耗以大致相同的值持续维持的前提下,可行驶距离为120km。
在此,例如,搭乘者变更空调装置6的设定温度等而降低空调装置6的输出时,乘数D接近1。其结果,瞬间可行驶距离变长,如图5的(b)所示,星形的对象物在区域I和区域J的边界线上朝右上侧移动。
并且,例如,发生降雨等而搭乘者开启雨刷器时,基于雨刷器的速度,乘数E变为小于1的值。其结果,瞬间可行驶距离变短,如图5的(c)所示,星形的对象物在区域I和区域J的边界线上朝左下侧移动。
如此,控制显示部23除了显示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之外,还将瞬间可行驶距离显示在显示部14。因此,可与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一并而容易地掌握满充电可行驶距离。
并且,瞬间可行驶距离由星形的对象物的位置33来表示,针对分别对应于最小可行驶距离、最大可行驶距离的位置31和位置32,可比较自柱状图的左端的长度。如此,对于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以及瞬间可行驶距离,显示控制部23利用可通过比较相对的长度来目视确认的图形来显示于显示部14。
因此,可通过目视来容易了解瞬间可行驶距离在最大可行驶距离与最小可行驶距离之间位于哪个位置。并且,辅机的消耗电力发生变化时,区域H、区域I、区域J不会发生变化,而是根据相比于区域H、区域I、区域J相对较小的星形的对象物的移动,在瞬间可行驶距离上反映辅机的消耗电力的变化。因此,相比于整个柱状图根据瞬间可行驶距离而发生变化的情形,可以抑制厌烦感的同时,掌握瞬间可行驶距离。
并且,如图5的(d)所示,因电动汽车1行驶等而驱动用电池5的剩余电能下降时,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以及瞬间可行驶距离变短。
进一步,驱动用电池5的容量维持率因经年劣化等而下降时,满充电可行驶距离将会下降。例如,满充电可行驶距离从200km下降至190km时,如图5的(e)所示,柱状图的右端的刻度变更为190km,与之相应地,Okm至190km为止的刻度的位置发生变更。
然后,与刻度的变更相应地,将绘制出设定有对应于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以及瞬间可行驶距离的各个位置31、32、33的柱状图。
并且,相比于瞬间可行驶距离,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以及满充电可行驶距离的变化的速度较迟缓。因此,相比于星形的对象物的位置33的变化,如图5的(d)所示的区域H、区域I、区域J的变化、以及如图5的(e)所示的刻度位置的变更极其缓慢,因此难以感觉到厌烦感。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载用显示装置17,即便辅机的消耗电力发生变化,也能够消除因可行驶距离的显示频繁地变化而导致的厌烦感,并可容易地且一次即可掌握所期望的可行驶距离。
图6为示出变形例之可行驶距离的显示例的图。如图6的(a)所示,显示控制部23可在显示部14上不显示瞬间可行驶距离,而仅显示最大可行驶距离、最小可行驶距离以及满充电可行驶距离。此时,没有绘制星形的对象物,且柱状图不会根据辅机的消耗电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掌握瞬间可行驶距离的必要性较低的情况下,可容易地掌握抑制辅机的消耗电力时的最大可行驶距离和没有抑制辅机的消耗电力时的最小可行驶距离。
并且,如图6的(b)所示,可在区域I与区域J的边界线上配备显示形态不同的多个星形的对象物。这些星形的对象物中,用实线轮廓线描绘的星形的对象物的位置33表示最新的瞬间可行驶距离,用虚线轮廓线描绘的星形的对象物的位置34、35表示过去的瞬间可行驶距离的履历。
然后,针对过去的瞬间可行驶距离的履历,若瞬间可行驶距离以大致相同的值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则对应于该瞬间可行驶距离的星形的对象物,其颜色的浓度被绘制为较浓。而且,在瞬间可行驶距离以大致相同的值维持相对较短的时间的情况下,则对应于该瞬间可行驶距离的星形的对象物,其颜色的浓度被绘制为较浅。即,对于星形的对象物来说,瞬间可行驶距离维持对象的值的时间越长,则颜色的浓度被绘制为越浓。
如此,可通过配备多个星形的对象物,由星形的对象物的位置34、35来掌握过去的瞬间可行驶距离的履历。而且,可以从多个星形的对象物的浓度掌握导出对应于各自的位置34、35的瞬间可行驶距离的期间的长短关系。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相关的湿式方式,这是不言自明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想到且得到各种变更例或修改例,而且这些也显然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导出并显示满充电可行驶距离的情形进行了说明,然而满充电可行驶距离的导出以及显示并不是必要的。
并且,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利用柱状图等图形来显示各可行驶距离的情形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不用图形而是用数字等的文字来显示各个可行驶距离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并且,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对如下的情形进行了说明:负荷获取部22从驱动用电池5以及辅助装置8获取表示由该时间点的输入操作而引起的电力负荷的大小的负荷信息,距离导出部21对根据负荷信息而特别指定的补偿乘数进行乘法运算来导出瞬间可行驶距离。然而,负荷获取部22可使用来自电压传感器10以及电流传感器11的信号来作为负荷信息。此时,负荷获取部22根据两个信号来导出从驱动用电池5输出的单位时间的电能。然后,距离导出部21将单位时间的行驶距离除以单位时间的电能而导出瞬间电效z,并乘以可使用电能a、瞬间电效z、乘数A、乘数B以及乘数C而导出瞬间可行驶距离。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利用于导出并显示在电池的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的车载用显示装置。
Claims (5)
1.一种车载用显示装置,该车载用显示装置将可行驶距离显示于该车辆内的显示部,所述可行驶距离是在没有从车辆外部向电池补充电力的情况下,将利用所述电池的电力来工作的电机作为动力源时,该车辆预计能够行驶的距离,其特征在于包括:
剩余电能获取部,获取作为蓄电于所述电池的电能的剩余电能;
距离导出部,导出最小可行驶距离的同时导出最大可行驶距离,所述最小可行驶距离是将可接收所述电池的电力供应的辅机给予该电池的电力负荷在基于输入操作的可变范围内设定为最大时,在所述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所述最大可行驶距离是在将该电力负荷在该可变范围内设定为最小时,在该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可行驶距离;
显示控制部,将所述最小可行驶距离及所述最大可行驶距离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部,对于所述最大可行驶距离及所述最小可行驶距离,能够通过比较相对长度来目视确认的图形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导出部,将所述电力负荷设为最小的情况下,导出在所述电池为满充电时的所述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满充电可行驶距离,
所述显示控制部还将所述满充电可行驶距离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负荷获取部,获取表示由当前时间点的输入操作而引起的电力负荷的大小的负荷信息,
所述距离导出部,在所述负荷信息中所表示的所述电力负荷中,导出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瞬间可行驶距离,
所述显示控制部还将所述瞬间可行驶距离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负荷获取部,获取表示由当前时间点的输入操作而引起的电力负荷的大小的负荷信息,
所述距离导出部,在所述负荷信息中所表示的所述电力负荷中,导出在剩余电能下预计能够行驶的瞬间可行驶距离,
所述显示控制部还将所述瞬间可行驶距离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71172A JP5845220B2 (ja) | 2013-08-21 | 2013-08-21 | 車載用表示装置 |
JP2013-171172 | 2013-08-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417385A true CN104417385A (zh) | 2015-03-18 |
CN104417385B CN104417385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244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04862.0A Active CN104417385B (zh) | 2013-08-21 | 2014-08-15 | 车载用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10220B2 (zh) |
JP (1) | JP5845220B2 (zh) |
CN (1) | CN104417385B (zh) |
DE (1) | DE102014216150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4565A (zh) * | 2015-04-21 | 2016-11-02 | 源捷公司 | 在电动车辆中提供恒定的可行驶里程的方法 |
CN107918309A (zh) * | 2016-10-06 | 2018-04-17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电动车辆的显示装置 |
CN113335133A (zh) * | 2020-03-03 | 2021-09-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可行驶距离显示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12130B2 (en) * | 2014-10-01 | 2017-04-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vailable driving distance |
US20160375787A1 (en) * | 2015-06-23 | 2016-12-29 | Atieva, Inc. |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Range Optimization System with Dynamic Feedback |
US9623765B2 (en) * | 2015-06-23 | 2017-04-18 | Atieva, Inc. |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range optimization system with dynamic feedback |
US20160375782A1 (en) * | 2015-06-23 | 2016-12-29 | Atieva, Inc. |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Range Optimization System with Dynamic Feedback |
US9517705B1 (en) * | 2015-06-23 | 2016-12-13 | Atieva, Inc. |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range optimization system with dynamic feedback |
US9517703B1 (en) * | 2015-06-23 | 2016-12-13 | Atieva, Inc. |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range optimization system with dynamic feedback |
JP2020065422A (ja) * | 2018-10-19 | 2020-04-2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車両 |
US11138813B2 (en) * | 2019-01-16 | 2021-10-05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ng and reporting electric vehicle range while towing |
JP6825650B2 (ja) * | 2019-06-24 | 2021-02-03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の走行可能距離算出システムおよび走行可能距離算出方法 |
CN110549907A (zh) * | 2019-10-08 | 2019-12-10 | 郑州欧米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量信息服务管理系统 |
DE102021102335A1 (de) | 2021-02-02 | 2022-08-04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Anzeigeeinheit zum Anzeigen einer Reichweite in einem Kraftfahrzeug |
WO2023034911A1 (en) * | 2021-09-02 | 2023-03-09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Chargeable storage for accessory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
DE102022120631B4 (de) | 2022-08-16 | 2025-02-06 |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zum Bestimmen eines Betriebsprofils für einen Komfortbetrieb von Fahrzeugverbrauchern sowie Batterieüberwachungsvorrichtung und Kraftfahrzeug |
US12153451B1 (en) * | 2024-03-18 | 2024-11-26 | Henry Hardy Perritt, Jr. | Autonomous vehicle 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erding animals |
US12102060B1 (en) * | 2024-03-18 | 2024-10-01 | Henry Hardy Perritt, Jr. | Autonomous vehicl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trays and managing herd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77806B2 (ja) * | 1993-09-17 | 2001-06-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自動車用表示装置 |
JP3115197B2 (ja) * | 1994-10-21 | 2000-12-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表示装置 |
DE19612062B4 (de) * | 1996-03-27 | 2007-04-05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 Anzeigeeinheit für vom Energieverbrauch eines Fahrzeuges abhängige Daten |
JPH09315139A (ja) * | 1996-05-31 | 1997-12-09 | Hitachi Ltd | 電気自動車用エアコン |
JP3375511B2 (ja) * | 1997-04-14 | 2003-02-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残容量検出装置 |
JP5247520B2 (ja) * | 2009-02-17 | 2013-07-24 | オムロ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電力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5477162B2 (ja) * | 2010-05-20 | 2014-04-23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
KR101154308B1 (ko) * | 2010-12-03 | 2012-06-13 |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 전기자동차의 잔존주행거리 추정 방법 |
US9008874B2 (en) * | 2011-01-26 | 2015-04-14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power in a vehicle |
JP5630356B2 (ja) * | 2011-03-28 | 2014-11-2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表示装置 |
JP2012222876A (ja) | 2011-04-05 | 2012-11-12 | Toyota Motor Corp | 電動車両の走行可能距離算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動車両 |
JP5672254B2 (ja) | 2012-02-21 | 2015-02-18 |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ヒーレント光源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 |
-
2013
- 2013-08-21 JP JP2013171172A patent/JP5845220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8-12 US US14/457,443 patent/US9310220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8-14 DE DE102014216150.9A patent/DE102014216150A1/de active Pending
- 2014-08-15 CN CN201410404862.0A patent/CN104417385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4565A (zh) * | 2015-04-21 | 2016-11-02 | 源捷公司 | 在电动车辆中提供恒定的可行驶里程的方法 |
CN106064565B (zh) * | 2015-04-21 | 2018-06-19 | 源捷公司 | 在电动车辆中提供恒定的可行驶里程的方法 |
CN107918309A (zh) * | 2016-10-06 | 2018-04-17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电动车辆的显示装置 |
US10600262B2 (en) | 2016-10-06 | 2020-03-24 |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
CN113335133A (zh) * | 2020-03-03 | 2021-09-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可行驶距离显示装置 |
CN113335133B (zh) * | 2020-03-03 | 2024-05-07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可行驶距离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4216150A1 (de) | 2015-02-26 |
CN104417385B (zh) | 2017-03-08 |
JP5845220B2 (ja) | 2016-01-20 |
JP2015042049A (ja) | 2015-03-02 |
US20150057916A1 (en) | 2015-02-26 |
US9310220B2 (en) | 2016-04-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17385B (zh) | 车载用显示装置 | |
EP2442074B1 (en) |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 |
CN103158572B (zh) | 电动车辆 | |
EP3013625B1 (en)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range prediction in electric vehicles | |
US8874293B2 (en) | Climate control advisory system and method | |
US9020671B2 (en) | Vehicle control using an estimated outside air temperature | |
JP2018061364A (ja) | 電動車両の表示装置 | |
EP2743148A1 (en) | Vehicle state display device in hybrid vehicle | |
CN103717432B (zh) | 混合动力机动车辆的人/机界面和显示装置 | |
JP2010028881A (ja) |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CN110254279B (zh) | 车辆用控制装置及汽车 | |
CN106553550A (zh) | 电动汽车的剩余里程估算方法、系统及电动汽车 | |
CN104816634B (zh) | 用于显示机动车参数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190111939A1 (en) | Miles to empty accuracy enhancement | |
JP5477162B2 (ja) | 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 |
JP2015116006A (ja) | 電動自動車の走行可能距離算出装置 | |
JP2018186631A (ja) | 車両用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 |
CN109955736B (zh) | 电动车 | |
US10654485B2 (en) | Controller for vehicle and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 |
JP2010195156A (ja) | 燃費報知装置 | |
JP5848218B2 (ja) | 航続可能距離表示装置 | |
WO2024165933A1 (en) | Method of calculating a suggested speed range for a vehicle, correspond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US20240140203A1 (en) | Controller | |
KR20220045963A (ko) | 경고 메시지 표시 방법 | |
WO2023067011A1 (en) |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display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