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8330A - 支架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支架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98330A CN104398330A CN201410797899.4A CN201410797899A CN104398330A CN 104398330 A CN104398330 A CN 104398330A CN 201410797899 A CN201410797899 A CN 201410797899A CN 104398330 A CN104398330 A CN 1043983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outer tube
- shaft
- stent
- f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手柄、连接装置、远端外管、安全锁和中轴,所述手柄、连接装置和远端外管依次连接;其中,所述中轴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和所述连接装置的管腔内、并贯穿于所述手柄中,且所述中轴用于固定支撑覆膜支架;所述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所述固定手柄套接在和所述旋转手柄的前端,且所述旋转手柄相对于所述固定手柄旋转,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和所述远端外管移动;所述安全锁连接所述固定手柄。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能够使输送的覆膜支架能够准确释放于病灶处,并通过远端外管在血管中独立向后移动,使覆膜支架快速释放,从而避免覆膜支架长时间阻断血流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主动脉疾病发病趋势日益恶化;同时,随着工业发达和高速交通的日益迅猛发展,外伤性主动脉瘤的发病率也日益增多。对于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主动脉疾病治疗的最优选方式主要通过微创介入血管腔内进行腔内治疗。
现有技术中,对于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最主要的方式是在病灶处放置覆膜支架,由覆膜支架隔绝病灶处血管,重建血流通道。由于主动脉负责全身大部分器官的供血,具有血流速度快、压力高的特点,如果覆膜支架阻断血流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甚至可能发生脑动脉压力过高而造成出血性卒中等严重影响生命的情况;如果采用药物降压进行手术操作,容易造成器官缺血而影响健康恢复或造成后遗症。同时,由于主动脉上的分支血管较多,在满足疾病治疗的条件下,要求能够尽快减少对分支血管的遮拦阻挡,避免重要脏器缺血的情况。目前,在进行腔内隔绝术时,用于输送覆膜支架的系统通常会直接将覆膜支架输送入血管,并在覆膜支架达到指定位置时将覆膜支架释放,通过覆膜支架隔绝病灶处,重建血流通道。
目前的主动脉覆膜支架产品的输送系统有两大类:后拉外管式输送系统和旋转手柄式输送系统,其中,该后拉外管式输送系统具有良好的释放速度,但释放位置精准性差,易造成支架覆膜遮挡重要分支血管或引发内漏、支架移位等情况;该旋转手柄式输送系统具有良好的释放精准性,但释放过程中覆膜支架阻断血流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甚至可能发生脑动脉压力过高而造成出血性卒中等严重影响生命的情况;如果采用药物降压进行手术操作,容易造成器官缺血而影响健康恢复或造成后遗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支架输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架输送系统将覆膜支架输送至病灶处放置过程中,快速释放的输送系统释放位置精准性差,易造成支架覆膜遮挡重要分支血管或引发内漏、支架移位,支架输送系统较长时间阻断血流可能会造成血管或动脉瘤破裂的风险,甚至可能发生脑动脉压力过高而造成出血性卒中等严重影响生命的情况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手柄(16)、连接装置(23)、远端外管(1)、安全锁(27)和中轴(9),所述手柄(16)、所述连接装置(23)和所述远端外管(1)依次连接;其中,
所述中轴(9)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1)和所述连接装置(23)内、并贯穿于所述手柄(16)中,且所述中轴(9)用于固定支撑覆膜支架;
所述手柄(16)包括固定手柄(17)和旋转手柄(18),所述固定手柄(17)套接在和所述旋转手柄(18)的前端,且所述旋转手柄(18)相对于所述固定手柄(17)旋转,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23)和所述远端外管(1)移动;
所述安全锁(27)连接所述固定手柄(17)。
可选的,所述固定手柄(17)和所述旋转手柄(18)内设置有导槽(19)、导槽锁(21)和滑动件(20),其中,
所述滑动件(20)套设在所述导槽(19)内,且所述滑动件(20)的外侧螺纹与所述旋转手柄(18)的内侧螺纹咬合,所述滑动件(20)沿所述导槽(19)轴向移动;
所述导槽(19)由所述导槽锁(21)固定在所述手柄(16)内,且所述导槽锁(21)用于固定所述导槽(19)。
可选的,所述滑动件(20)与所述连接装置(23)的一端柔性连接或挂靠连接,且所述滑动件(20)沿所述导槽(19)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23)和所述远端外管(1)移动。
可选的,所述安全锁(27)包括应变释放套管(28)和螺栓(29),其中,
所述应变释放套管(28)连接所述螺栓(29);
所述应变释放套管(28)用于卡接在所述固定手柄(17)的前端,且所述应变释放套管(28)用于锁定并防止所述连接装置(23)和所述远端外管(1)相对于所述固定手柄(17)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远端外管(1)包括示标环(2)、管身(3)、止血阀座(5)、侧管(6)、阀门(7)和连接件(8),其中,
所述管身(3)内设置有中空管腔,所述管腔内用于放置所述中轴(9);
所述示标环(2)设置在所述管身(3)的前端,所述止血阀座(5)设置在所述管身(3)的末端,且所述止血阀座(5)内置有止血阀(4);
所述止血阀座(5)连接所述连接件(8),且所述连接件(8)与所述连接装置(23)相连接;
所述止血阀座(5)的内腔通过所述侧管(6)连通所述阀门(7)。
可选的,所述连接装置(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远端外管(1)的连接件(8)和所述手柄(16)内设置的滑动件(20)相连接;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23)与所述手柄(16)内设置的滑动件(20)之间挂靠连接或柔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中轴(9)包括锥形头(10)、薄壁轴(12)、支撑轴(13)和加强轴(14),所述锥形头(10)连接所述薄壁轴(12);其中,
所述导丝腔(15)贯穿于所述薄壁轴(12)、所述支撑轴(13)和所述加强轴(14),所述导丝腔(15)内放置导丝,且所述导丝贯穿所述中轴(9);
所述薄壁轴(12)和所述支撑轴(13)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1)的管腔内,所述锥形头(10)伸出所述远端外管(1),且所述锥形头(10)的末端对应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1)的示标环(2)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中轴(9)的薄壁轴(12)与所述远端外管(1)的管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筒状空间;其中,
所述筒状空间用于放置所述覆膜支架,且所述中轴(9)支撑固定所述覆膜支架。
可选的,所述锥形头(10)为柔性锥形头。
可选的,所述中轴(9)还包括后释放装置(11),其中,
所述后释放装置(11)设置在所述锥形头(10)与所述薄壁轴(12)之间,且所述后释放装置(11)在所述手柄(16)末端设置有控制装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手柄、连接装置、远端外管和中轴,该手柄、连接装置和远端外管依次连接,该中轴设置在远端外管、连接装置和手柄中、该中轴用于固定支撑覆膜支架;该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固定手柄在旋转手柄前端套在旋转手柄外,该固定手柄和旋转手柄内设置有导槽和滑动件,该滑动件连接该连接装置,滑动件用于在导槽上作轴向移动,滑动件往后移动时带动连接装置和远端外管往后移动;本发明实施例的支架输送系统,通过该手柄使滑动件在导槽上后退的过程中,使远端外管在血管内后退,从而快速释放出覆膜支架。
进一步的,在支架输送系统输送覆膜支架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经验通过远端外管上的示标环和覆膜支架前端示标(标记)位置,在病灶处对覆膜支架进行初步定位,然后旋转手柄旋转带动远端外管移动使覆膜支架释放的速度较慢,可以精确控制支架释放的长度,当释放出1至2节覆膜支架时,暂停手柄旋转,此时覆膜支架前端指示覆膜起始位置的示标(标记)已随覆膜支架展开,已能更清晰的指示覆膜支架将放置的位置,且覆膜支架还未贴壁并未阻断主动脉血流,不妨碍对覆膜支架位置的调整;通过观察示标位置是否与预期设定支架放置覆膜起始位置一致,如果示标靠前,则缓慢往后移整个输送系统至目标位置,如果示标靠后则缓慢往前推整个输送系统至目标位置,从而能够实现覆膜支架的精准定位,支架精确定位后,往后拉远端外管,使覆膜支架快速释放,避免覆膜支架长时间阻断主动脉血流,影响手术效果或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实现覆膜支架的精准释放,提高覆膜支架释放速度,又尽量减少覆膜支架对主动脉血流的阻断时间,最终促进手术成功、并提高术后效果,如使病人快速康复、降低支架移位、再次手术介入等等。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通过在该手柄处设置安全锁,当安全锁处于锁定状态,使连接装置和远端外管相对于手柄不能进行轴向移动(即无法前进或后退),从而避免覆膜支架在运输过程中、支架输送系统插入血管或手术准备过程中,远端外管移动使覆膜支架释放,造成产品失效等情况;并且,该连接装置与手柄的滑动件挂靠连接或柔性连接,使远端外管往后移动的过程并不依赖滑动件的移动或位置,从而使得在对覆膜支架进行精准定位后,可通过往后移动远端外管使覆膜支架快速释放,减少覆膜支架释放过程中对血管中血液的堵塞,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手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安全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远端外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连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中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中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后释放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远端外管,2-示标环,3-管身,4-止血阀,5-止血阀座,6-侧管,7-阀门,8-连接件;9-中轴,10-锥形头,11-后释放装置,12-薄壁轴,13-支撑轴,14-加强轴,15-导丝腔;16-手柄,17-固定手柄,18-旋转手柄,19-导槽,20-滑动件,21-导槽锁,22-拉线固定装置;23-连接装置,24-接头,25-连接管,26-凸台;27-安全锁,28-应变释放套管,29-螺栓;30-接收器,31-导向器,32-固定环,33-限位器,34-固定销,35-释放拉线,36-拉线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见图2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支架输送系统的手柄16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手柄16、连接装置23、远端外管1、安全锁27和中轴9,该手柄16、连接装置23和远端外管1依次连接,且该中轴9设置在该远端外管1、连接装置23内,并贯穿于手柄16,该中轴9用于固定支撑覆膜支架;其中,该手柄16包括固定手柄17和旋转手柄18,该固定手柄17套设在旋转手柄18前端外侧,且该旋转手柄18按指定方向相对于固定手柄17能够转动,从而带动该连接装置23和远端外管1移动;该安全锁27与该固定手柄17连接,从而锁定该连接装置23和远端外管1,并防止该连接装置23和远端外管1相对于固定手柄17轴向移动。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由于该手柄16与连接装置23相连接,且该连接装置23与远端外管1连接,该远端外管1内设置该中轴9,该中轴9与远端外管1之间放置覆膜支架、并由该中轴9固定支撑覆膜支架。通过旋转该手柄16的旋转手柄18,使得该旋转手柄18与固定手柄17内的滑动件20与连接装置23挂靠连接或柔性连接,且滑动件20在导槽19上做轴向移动,从而带动与该手柄16连接的连接装置23轴向移动,进而通过远端外管1在血管中后退,从而实现覆膜支架的释放。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通过在该手柄处设置安全锁,当安全锁处于锁定状态,使连接装置和远端外管相对于手柄不能进行轴向移动(即无法前进或后退),从而避免覆膜支架在运输过程中、支架输送系统插入血管或手术准备过程中,远端外管移动使覆膜支架释放,造成产品失效等情况。
其中,在支架输送系统输送覆膜支架的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经验通过远端外管上的示标环和覆膜支架前端示标(标记)位置,在病灶处对覆膜支架进行初步定位,然后旋转手柄旋转带动远端外管移动使覆膜支架释放的速度较慢,可以精确控制支架释放的长度,当释放出1至2节覆膜支架时,暂停手柄旋转,此时覆膜支架前端指示覆膜起始位置的示标(标记)已随覆膜支架展开,已能更清晰的指示覆膜支架将放置的位置,且覆膜支架还未贴壁并未阻断主动脉血流,不妨碍对覆膜支架位置的调整;通过观察示标位置是否与预期设定支架放置覆膜起始位置一致,如果示标靠前,则缓慢往后移整个输送系统至目标位置,如果示标靠后则缓慢往前推整个输送系统至目标位置,从而能够实现覆膜支架的精准定位,支架精确定位后,往后拉远端外管,使覆膜支架快速释放,避免覆膜支架长时间阻断主动脉血流,影响手术效果或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从而实现覆膜支架的精准释放,提高覆膜支架释放速度,又尽量减少覆膜支架对主动脉血流的阻断时间,最终促进手术成功、并提高术后效果,如使病人快速康复、降低支架移位、再次手术介入等等。
其中,如图2所示,该固定手柄17和旋转手柄18内设置有导槽19和滑动件20,该滑动件20连接该连接装置23,滑动件20套设在导槽19上、能够在导槽19内做轴向移动,从而带动连接装置23、远端外管1向后移动;为了保证该手柄16内设置的导槽19更加稳定,该手柄16内设置有导槽锁21,该导槽锁21设置在该手柄16的两端、用于卡接该导槽19,具体的,导槽锁21的前端上设置的凹槽与固定手柄17前端内侧设置的凸起镶嵌,从而保证该导槽19不会随着旋转手柄18一起转动;具体的,参见图2所示,该手柄16内设置有两条导槽19,该导槽19贯穿在该固定手柄17和旋转手柄18内,该导槽锁21固定在两个导槽19的两端;该滑动件20套设在两个导槽19上,且该滑动件20能够沿导槽19移动,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装置23、远端外管1移动,使覆膜支架快速释放。
参见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该支架输送系统的安全锁27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旋转手柄18连接该滑动件20,例如,该旋转手柄18的内侧与滑动件20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连接,通过该旋转手柄18内侧的螺纹与该滑动件20上的螺纹咬合,导槽锁21的前端上设置的凹槽与固定手柄17前端内侧设置的凸起镶嵌,导槽锁21被固定手柄17卡住,使导槽19不能随旋转手柄18一起转动,该旋转手柄18相对于固定手柄17转动的过程中,使得滑动件20沿导槽19在手柄16内做轴向移动。但是,该旋转手柄18与滑动件20之间的其他连接方式或工作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提出的实施例,在此并不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当该支架输送系统运送的覆膜支架到达病灶处前,为了保证该覆膜支架能够准确释放、释放位置无偏差,并保证覆膜支架不提前释放,该支架输送系统还包括安全锁27,具体的,该安全锁27设置在该手柄16前端、与该固定手柄17连接,通过该安全锁27锁定连接装置23。其中,该安全锁27包括应变释放套管28和螺栓29,该安全锁27的应变释放套管28连接该螺栓29,该应变释放套管28卡接在固定手柄17内,实施过程中,当安全锁27处于锁定状态,即该螺栓29处于拧紧状态,该应变释放套管28伸长卡接在固定手柄17内,使连接装置23和远端外管1相对于手柄16不能进行轴向移动(即无法前进或后退),从而避免覆膜支架在运输过程中、支架输送系统插入血管或手术准备过程中,远端外管1移动造成覆膜支架提前释放,从而造成产品失效等情况。
但是,该安全锁27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应变适应套管28和螺栓29,还可以通过设置V型弹簧栓或固定套管,从而使得该安全锁27处于锁定状态时,使远端外管1和手柄16位置相对固定,避免覆膜支架在运输、手术准备或支架输送系统插入血管的过程中出现提前释放。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支架输送系统的远端外管1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的远端外管1包括示标环2、管身3、止血阀座5、阀门7和连接件8,该管身3为中空管,管身3内设置有中空管腔,该管腔内用于放置中轴9;示标环2的材质为铂、金、铂合金、钨合金或金合金等材料,该示标环2设置在管身3的前端、用于在X射线下显影,便于医护人员在外部通过显影设备显示的支架输送系统的位置移动该远端外管1,用于支架输送系统对覆膜支架的初步定位;止血阀座5设置在管身3的末端,且该止血阀座5连接该连接件8,该连接件8与连接装置23相连接。其中,该止血阀座5内置有止血阀4,通过该止血阀4防止血液从远端外管1中直接流出体外,该止血阀座5内置的止血阀4通过侧管6连通有阀门7,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该阀门7便于覆膜支架的排气、冲洗以及通过阀门7在手术过程中输送药物。
需要说明的是,该远端外管1的管身3内用于放置支撑固定覆膜支架的中轴9,覆膜支架固定在该中轴9与远端外管1的管身3之间,从而通过该远端外管1保持覆膜支架处于压缩状态,使覆膜支架得以通过微创介入放置于病灶处;而且,该管身3的内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聚四氟乙烯或聚甲醛材料,管身3采用不锈钢丝网、弹簧、尼龙网或玻纤网等加强其结构,并通过亲水涂层对管身3进行外表面处理,从而通过该远端外管1保护血管在覆膜支架进入血管过程中免受覆膜支架的损伤。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支架输送系统的连接装置2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连接装置23的两端分别连接该远端外管1和手柄16,其中,该连接装置23包括接头24、连接管25和凸台26,连接管25的两端分别设置接头24和凸台26;其中,该连接管25通过接头24与远端外管1设置的连接件8相连接,该连接管25通过凸台26与手柄16的滑动件20的一端相连接,从而实现该连接装置23分别与远端外管1和手柄16的连接,进而通过旋转手柄18相对于固定手柄17的转动带动连接装置23和远端外管1移动。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装置23中,该连接装置23的凸台26挂靠在滑动件20的一端或与滑动件20柔性连接,当滑动件20在导槽19内向后移动时,滑动件20带动整个连接装置23向后移动,并通过该连接装置23使手柄16旋转过程中滑动件20的移动带动远端外管1后移。该凸台26与滑动件20之间的挂靠连接或柔性连接使得该连接装置23不影响远端外管直接往后移动,从而实现覆膜支架精确定位后,单独拉远端外管1单独向后移动,使覆膜支架可以随时快速释放。
本发明的支架输送系统中的连接装置23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提出的通过连接管25两端设置接头24和凸台26,还可以通过设置其他连接方式如可收缩套管、连接棒、绳索连接等分别与远端外管1和手柄16中的滑动件20连接,实现该手柄16的旋转手柄18转动过程中,与远端外管1后退,达到覆膜支架精准定位的目的,同时连接装置23与滑动件20之间挂靠连接或柔性连接使直接拉动远端外管1往后移动时不依赖于滑动件20的移动或位置。
参见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支架输送系统的中轴9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中轴9包括锥形头10、薄壁轴12、支撑轴13和加强轴14,该锥形头10连接该薄壁轴12;其中,该导丝腔15贯穿于薄壁轴12、支撑轴13和加强轴14,导丝腔15内设置导丝、且导丝贯穿中轴9,从而通过该导丝腔15使支架输送系统在导丝的引导下沿导丝进入血管并将覆膜支架推送至目标位置(即病灶处)。
其中,在实施过程中,该中轴9设置在远端外管1、连接装置23的管腔内、并贯穿于手柄16,且该中轴9的薄壁轴12支撑固定覆膜支架,在实施过程中,该中轴9的薄壁轴12、支撑轴13均设置在远端外管1的管腔内,该锥形头10伸出该远端外管1、且该锥形头10的末端对应设置在远端外管1的示标环2的位置,通过示标环2的显影结果确定该锥形头10的移动位置;由于该薄壁轴12的直径小于该支撑轴13和加强轴14的直径,则该薄壁轴12设置在远端外管1的管腔内后,该薄壁轴12与远端外管1的管壁之间具有筒状空间,从而使得压缩后的覆膜支架套设在薄壁轴12上、并设置在筒状空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该中轴9的锥形头10为由含硫酸钡或三氧化二铋的弹性塑料制作而成的锥形头10,从而通过柔性的锥形头10作为该支架输送系统进入血管的柔性锥形头端,便于输送跟踪导丝穿过曲折的血管解剖结构、并在X光下显影具有位置指引效果;且该锥形头10与远端外管1的前端相互配合,该锥形头10在该支架输送系统中起引导过渡作用,尽可能避免在支架输送系统穿刺、血管内输送以及支架输送系统撤出血管过程中对血管造成损伤;该支撑轴13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单腔管或双腔管,且支撑轴13用于加强薄壁轴12的导丝腔15并提高支架输送系统的抗折性能;该加强轴14用于增强该支撑轴13的支撑强度。而且,用于设置导丝的导丝腔15中可设置为镍钛管、聚醚醚酮管、弹簧加强管、聚苯醚管或聚对苯二甲酸类管,从而使该导丝腔15贯穿整个中轴9,便于该支架输送系统沿导丝指引进入病灶部位和在覆膜支架释放时获取足够的支撑。
而且,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用于输送药物和进行手术所用的导丝依次穿过该加强轴14、支撑轴13以及薄壁轴12内设置的导丝腔15,并通过该中轴9的锥形头10处伸出,从而对病灶处进行药物输送以及切除术等。其中,该中轴9中的锥形头10提供该支架输送系统携带的覆膜支架进入血管的平滑过渡,降低支架输送系统至病灶处的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从而引导覆膜支架释放于病灶部位。
参见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的中轴9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同时参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的后释放装置11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当该中轴9支撑固定的覆膜支架需要后释放时,该中轴9中设置有后释放装置11,该后释放装置11设置在该锥形头10与薄壁轴12之间,且该后释放装置11在手柄16的末端设置控制装置,通过该控制装置控制拉动该后释放装置11作用,从而使覆膜支架后释放,为覆膜支架提供后释放功能。
其中,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该后释放装置11包括接收器30、导向器31、固定环32、限位器33、固定销34、释放拉线35、拉线套管36和拉线固定装置22,该锥形头10连接接收器30,该接收器30和导向器31上设置有供固定销34穿过的孔,导向器31、限位器33设置在薄壁轴12上,固定环32设置在导向器31、限位器33之间,固定销34固定在固定环32上、并插入接收器30和导向器31上设置的孔中,该中轴9的支撑轴13和加强轴14内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拉线套管36设置在该空腔内;该释放拉线35一端连接固定环32,另一端穿过该中轴9的拉线套管36、并与外部设置的拉线固定装置22相连接,同时,该拉线固定装置22与手柄16相连接。
在需要后释放的覆膜支架装载时,该固定销34插入接收器30中,将覆膜支架的顶端固定在接收器30与导向器31之间,覆膜支架首次释放后,通过后拉与拉线固定装置22连接的释放拉线35,通过释放拉线35的拉动,使固定销34的前端退至导向器31内,释放覆膜支架的顶端,从而实现覆膜支架的后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该后释放装置11可根据该覆膜支架的结构决定是否设置在该中轴9中,如果该覆膜支架不需要后释放,则该中轴9中不需要设置该后释放装置11,否则,通过设置该后释放装置11提供覆膜支架的后释放功能;当然,该后释放装置11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中,该支架输送系统的实施过程为:
首先,按照如上实施例,将中轴9设置在该远端外管1内,且该中轴9的薄壁轴12与远端外管1的中空管腔的内壁之间的中空空间放置覆膜支架;该远端外管1的连接件8与连接装置23的接头24连接,连接装置23的凸台26与手柄16的滑动件20挂靠连接或柔性连接,且在该远端外管为插入血管之前,通过拧紧安全锁27上的螺栓29,使得应变释放套管28卡接在手柄16内,使连接装置23相对于该手柄16锁定,防止该连接装置23和远端外管1相对于手柄16轴向移动;
其次,将该远端外管1和中轴9插入血管中,通过示标环2显示该远端外管1进入血管中的位置,待到达病灶处时,拧松该安全锁27的螺栓29,相对于固定手柄17已设定方向旋转该旋转手柄18,从而使该滑动件20在导槽19内沿导槽19轴向向后移动,由滑动件20带动连接装置23以及远端外管1在血管内缓慢后退,从而释放出覆膜支架;
然后,旋转该旋转手柄18带动远端外管1移动使覆膜支架释放的速度较慢,可以精确控制覆膜支架释放的长度,当释放出1至2节覆膜支架时,暂停手柄16的旋转,此时覆膜支架前端指示覆膜起始位置的示标(标记)已随覆膜支架展开,已能更清晰的指示覆膜支架将放置的位置,且覆膜支架还未贴壁并未阻断主动脉血流,不妨碍对覆膜支架位置的调整;通过观察示标位置是否与预期设定覆膜支架放置覆膜起始位置一致,如果示标靠前,则缓慢往后移整个输送系统至目标位置,如果示标靠后则缓慢往前推整个输送系统至目标位置,从而能够实现覆膜支架的精准定位,支架精确定位后,往后拉远端外管1,使覆膜支架快速释放,避免覆膜支架长时间阻断主动脉血流,影响手术效果或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包括远端外管1、设置在远端外管1内的中轴9、用于使覆膜支架能够在病灶处准确定位的手柄16以及用于连接远端外管1和手柄16的连接装置23;通过该中轴9固定支撑覆膜支架,该中轴9的柔性锥形头10引导该中轴9和远端外管1通过血管、将覆膜支架输送至病灶处,并通过转动旋转手柄18使远端外管1能够在病灶处后退,在X光显影下根据覆膜支架的示标位置调整支架输送系统的位置,从而该支架输送系统对覆膜支架进行精准定位。覆膜支架精确定位后,往后拉远端外管1,使覆膜支架快速释放,避免覆膜支架长时间阻断主动脉血流,影响手术效果或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输送系统,结构简单,与现有技术中的输送系统相比,有效降低的生产成本。而且,该支架输送系统的远端外管1的管身3与中轴9的薄壁轴12之间设置覆膜支架,使得该管身3的尺寸减小,有效降低了支架输送系统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并通过安全锁27锁定连接装置23,并避免远端外管1和连接装置23在插入血管过程中、手术准备以及运输过程中相对滑动,从而提前释放该覆膜支架的情况,并且通过该连接装置23与滑动件20的挂靠连接或柔性连接,便于覆膜支架精准定位后够快速释放,有效提高覆膜支架的释放速度。从而有效降低遮拦阻挡血管的时间,降低对血管造成的创伤,避免出现血管堵塞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6)、连接装置(23)、远端外管(1)、安全锁(27)和中轴(9),所述手柄(16)、所述连接装置(23)和所述远端外管(1)依次连接;其中,
所述中轴(9)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1)和所述连接装置(23)内、并贯穿于所述手柄(16)中,且所述中轴(9)用于固定支撑覆膜支架;
所述手柄(16)包括固定手柄(17)和旋转手柄(18),所述固定手柄(17)套接在和所述旋转手柄(18)的前端,且所述旋转手柄(18)相对于所述固定手柄(17)旋转,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23)和所述远端外管(1)移动;
所述安全锁(27)连接所述固定手柄(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17)和所述旋转手柄(18)内设置有导槽(19)、导槽锁(21)和滑动件(20),其中,
所述滑动件(20)套设在所述导槽(19)内,且所述滑动件(20)的外侧螺纹与所述旋转手柄(18)的内侧螺纹咬合,所述滑动件(20)沿所述导槽(19)轴向移动;
所述导槽(19)由所述导槽锁(21)固定在所述手柄(16)内,且所述导槽锁(21)用于固定所述导槽(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0)与所述连接装置(23)的一端柔性连接或挂靠连接,且所述滑动件(20)沿所述导槽(19)轴向移动,并带动所述连接装置(23)和所述远端外管(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锁(27)包括应变释放套管(28)和螺栓(29),其中,
所述应变释放套管(28)连接所述螺栓(29);
所述应变释放套管(28)用于卡接在所述固定手柄(17)的前端,且所述应变释放套管(28)用于锁定并防止所述连接装置(23)和所述远端外管(1)相对于所述固定手柄(17)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外管(1)包括示标环(2)、管身(3)、止血阀座(5)、侧管(6)、阀门(7)和连接件(8),其中,
所述管身(3)内设置有中空管腔,所述管腔内用于放置所述中轴(9);
所述示标环(2)设置在所述管身(3)的前端,所述止血阀座(5)设置在所述管身(3)的末端,且所述止血阀座(5)内置有止血阀(4);
所述止血阀座(5)连接所述连接件(8),且所述连接件(8)与所述连接装置(23)相连接;
所述止血阀座(5)的内腔通过所述侧管(6)连通所述阀门(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远端外管(1)的连接件(8)和所述手柄(16)内设置的滑动件(20)相连接;其中,
所述连接装置(23)与所述手柄(16)内设置的滑动件(20)之间挂靠连接或柔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9)包括锥形头(10)、薄壁轴(12)、支撑轴(13)和加强轴(14),所述锥形头(10)连接所述薄壁轴(12);其中,
所述导丝腔(15)贯穿于所述薄壁轴(12)、所述支撑轴(13)和所述加强轴(14),所述导丝腔(15)内放置导丝,且所述导丝贯穿所述中轴(9);
所述薄壁轴(12)和所述支撑轴(13)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1)的管腔内,所述锥形头(10)伸出所述远端外管(1),且所述锥形头(10)的末端对应设置在所述远端外管(1)的示标环(2)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9)的薄壁轴(12)与所述远端外管(1)的管腔的内壁之间具有筒状空间;其中,
所述筒状空间用于放置所述覆膜支架,且所述中轴(9)支撑固定所述覆膜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头(10)为柔性锥形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9)还包括后释放装置(11),其中,
所述后释放装置(11)设置在所述锥形头(10)与所述薄壁轴(12)之间,且所述后释放装置(11)在所述手柄(16)末端设置有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97899.4A CN104398330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支架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797899.4A CN104398330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支架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98330A true CN104398330A (zh) | 2015-03-11 |
CN104398330B CN104398330B (zh) | 2017-07-07 |
Family
ID=52636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797899.4A Active CN104398330B (zh) | 2014-12-19 | 2014-12-19 | 支架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98330B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38014A (zh) * | 2016-08-18 | 2016-10-26 | 苏州万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CN106037834A (zh) * | 2016-05-13 | 2016-10-26 |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心脏封堵器可定位输送系统 |
CN106691648A (zh) * | 2016-12-20 | 2017-05-24 | 心凯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可精确释放的自扩张支架输送系统 |
CN106691627A (zh) * | 2017-03-08 | 2017-05-24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腔内临时性的支撑装置 |
CN109009589A (zh) * | 2018-08-22 | 2018-12-18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心室减容装置及其输送系统 |
CN109199659A (zh) * | 2018-09-12 | 2019-01-15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CN109303629A (zh) * | 2018-10-22 | 2019-02-05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 一种3d打印血管支架输送器 |
CN110160676A (zh) * | 2018-02-11 | 2019-08-23 |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压力传感器及其电生理导管 |
CN111407463A (zh) * | 2020-03-19 | 2020-07-14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支架系统 |
CN112236106A (zh) * | 2018-05-30 | 2021-01-15 | 维斯帕医疗公司 | 旋转手柄支架递送系统和方法 |
CN112702981A (zh) * | 2018-09-18 | 2021-04-23 | 维斯帕医疗公司 | 旋转手柄支架递送系统和方法 |
CN113164268A (zh) * | 2018-09-13 | 2021-07-23 | 塞文桑斯有限公司 | 用于将冠状动脉支架或冠状动脉球囊定位于冠状动脉内的装置的主体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38734A1 (en) * | 2001-04-11 | 2004-07-15 | Trivascular, Inc. |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furcated graft |
WO2006007389A1 (en) * | 2004-06-16 | 2006-01-19 | Cook Incorprated | Thoracic deployment device and stent graft |
US20060155366A1 (en) * | 2005-01-10 | 2006-07-13 | Laduca Robert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n implantable device within the body |
CN102858273A (zh) * | 2010-02-17 | 2013-01-02 | 美敦力瓦斯科尔勒公司 | 用于心脏瓣膜输送导管的远侧梢端组件 |
CN102892389A (zh) * | 2010-05-14 | 2013-01-23 | 美敦力瓦斯科尔勒公司 | 用于假体递送系统的导管手柄 |
CN103126739A (zh) * | 2013-01-31 | 2013-06-05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装置 |
CN103230310A (zh) * | 2013-04-19 | 2013-08-07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胸主动脉瘤覆膜支架及胸主动脉瘤微创治疗系统 |
CN103655004A (zh) * | 2012-09-21 | 2014-03-26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植入体输送系统 |
CN203710194U (zh) * | 2013-11-07 | 2014-07-16 |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腹主动脉支架的输送系统 |
CN204364182U (zh) * | 2014-12-19 | 2015-06-03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支架输送系统 |
-
2014
- 2014-12-19 CN CN201410797899.4A patent/CN1043983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38734A1 (en) * | 2001-04-11 | 2004-07-15 | Trivascular, Inc. |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furcated graft |
WO2006007389A1 (en) * | 2004-06-16 | 2006-01-19 | Cook Incorprated | Thoracic deployment device and stent graft |
US20060155366A1 (en) * | 2005-01-10 | 2006-07-13 | Laduca Robert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n implantable device within the body |
CN102858273A (zh) * | 2010-02-17 | 2013-01-02 | 美敦力瓦斯科尔勒公司 | 用于心脏瓣膜输送导管的远侧梢端组件 |
CN102892389A (zh) * | 2010-05-14 | 2013-01-23 | 美敦力瓦斯科尔勒公司 | 用于假体递送系统的导管手柄 |
CN103655004A (zh) * | 2012-09-21 | 2014-03-26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植入体输送系统 |
CN103126739A (zh) * | 2013-01-31 | 2013-06-05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支架的输送装置 |
CN103230310A (zh) * | 2013-04-19 | 2013-08-07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胸主动脉瘤覆膜支架及胸主动脉瘤微创治疗系统 |
CN203710194U (zh) * | 2013-11-07 | 2014-07-16 |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腹主动脉支架的输送系统 |
CN204364182U (zh) * | 2014-12-19 | 2015-06-03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支架输送系统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37834A (zh) * | 2016-05-13 | 2016-10-26 |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心脏封堵器可定位输送系统 |
CN106037834B (zh) * | 2016-05-13 | 2018-10-12 |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心脏封堵器可定位输送系统 |
CN106038014A (zh) * | 2016-08-18 | 2016-10-26 | 苏州万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CN106038014B (zh) * | 2016-08-18 | 2017-07-21 | 苏州万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CN106691648A (zh) * | 2016-12-20 | 2017-05-24 | 心凯诺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可精确释放的自扩张支架输送系统 |
CN106691627A (zh) * | 2017-03-08 | 2017-05-24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腔内临时性的支撑装置 |
CN110160676A (zh) * | 2018-02-11 | 2019-08-23 |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压力传感器及其电生理导管 |
CN112236106A (zh) * | 2018-05-30 | 2021-01-15 | 维斯帕医疗公司 | 旋转手柄支架递送系统和方法 |
CN109009589A (zh) * | 2018-08-22 | 2018-12-18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心室减容装置及其输送系统 |
CN109199659A (zh) * | 2018-09-12 | 2019-01-15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CN113164268B (zh) * | 2018-09-13 | 2024-09-27 | 塞文桑斯有限公司 | 用于将冠状动脉支架或冠状动脉球囊定位于冠状动脉内的装置的主体 |
CN113164268A (zh) * | 2018-09-13 | 2021-07-23 | 塞文桑斯有限公司 | 用于将冠状动脉支架或冠状动脉球囊定位于冠状动脉内的装置的主体 |
CN112702981A (zh) * | 2018-09-18 | 2021-04-23 | 维斯帕医疗公司 | 旋转手柄支架递送系统和方法 |
CN109303629B (zh) * | 2018-10-22 | 2023-11-28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3d打印血管支架输送器 |
CN109303629A (zh) * | 2018-10-22 | 2019-02-05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 一种3d打印血管支架输送器 |
CN111407463A (zh) * | 2020-03-19 | 2020-07-14 | 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支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98330B (zh) | 2017-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98330B (zh) | 支架输送系统 | |
US11622770B2 (en) | Detachable implantable devices | |
US11730486B2 (en) | Pusher arm and ball release mechanism for embolic coils | |
CN107278160B (zh) | 导丝固定术 | |
US20200093586A1 (en) | Bifurcated medical device for treating a target site and associated method | |
JP4898993B2 (ja) | 複数本のワイヤを備えている脈管内医療装置 | |
JP3228493B2 (ja) | 拡張可能な連結/脱連結メカニズムを備えたインプラント送達アセンブリ | |
CN204364182U (zh) | 支架输送系统 | |
US20130304030A1 (en) | Medical guidewire system with plural parallel guidewires | |
US20020091355A1 (en) | Compliant delivery catheter | |
US20080172122A1 (en) | Dual concentric guidewire and methods of bifurcated graft deployment | |
JP2003250896A (ja) | 動脈瘤塞栓術用バルーンカテーテル | |
CN108652786B (zh) | 支架开窗装置以及支架系统 | |
CN110811946A (zh) | 一种输送装置 | |
WO2023165261A1 (zh) | 输送装置以及支架系统 | |
CN109199659B (zh)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
JP4758985B2 (ja) | 遠位側ワイヤ停止装置 | |
CN206342570U (zh) | 一种球囊保护分支血管的支架系统 | |
JP2024534996A (ja) | 操作可能な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 |
CN112315638B (zh) | 一种支架输送系统 | |
CN2652421Y (zh) | 一种血管腔内移植物的输送装置 | |
CN210354817U (zh) | 一种介入输送装置及介入输送系统 | |
CN119365156A (zh)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冠状动脉口部处的受控和精确的支架放置 | |
CN118946332A (zh) | 输送导管及系统 | |
CN118000990A (zh) | 用于分支动脉重建术的磁流体导航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