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3004A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93004A CN104393004A CN201410650057.6A CN201410650057A CN104393004A CN 104393004 A CN104393004 A CN 104393004A CN 201410650057 A CN201410650057 A CN 201410650057A CN 104393004 A CN104393004 A CN 1043930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ain electrode
- grid
- base palte
- array base
-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8—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in which the switching element is a three-electrode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有效地解决了在制造阵列基板的过程中,由于漏极和源极对位不准,使得子像素的寄生电容Cgs发生变化的问题。该阵列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单元,每一子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和连接像素电极的漏极;其中,所述栅极形成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对应漏极远离所述像素电极的一端设置,且所述漏极的端部位于所述镂空区域中。本发明可用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是目前的主流显示装置,其显示区一般由上百万个重复的像素单元组成,而一个像素单元一般由红、绿、蓝三个子像素单元组成。子像素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栅线1、数据线2、TFT、像素电极3、公共电极线4等组成,其中,TFT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栅极5(与栅线1连接)、有源层6、源极7(与数据线2连接)和漏极8(通过导电孔9与像素电极3连接)。
具体的,该子像素单元可等效为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该子像素单元的结构的主要组成电容包括存储电容Cst、液晶电容Clc和寄生电容Cgs等。其中,存储电容Cst由像素电极3和位于阵列基板上的公共电极线4组成,液晶电容Clc则由像素电极3和彩膜基板上的公共电极组成。
TFT-LCD工作的时候,栅线1为栅极5供电,栅极5施加电压使得TFT导通,数据线2承载的数据信号经由源极7、有源层6和漏极8传输到像素电极3。通过往数据线2输入不同的数据信号,从而控制液晶电容Clc两端的电压。液晶电容Clc两端的电压不同,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的偏转方向会不一样,子像素的光导通率也会随之而改变,最终实现控制每个子像素的显示亮度。
另外,在像素设计中不可避免地引入一些寄生电容。其中,如图2所示,TFT的漏极8和栅极5交叠导致形成寄生电容Cgs,该寄生电容Cgs对TFT-LCD的显示质量影响较大。进一步的,图3是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中、栅线1电压和像素电极3电压等信号的输出波形图。由图3中可以看出:在栅线1信号的下降沿,由于寄生电容Cgs的存在,像素电极3电压会与输入的数据信号之间电压差ΔV,其大小可以由下式计算得到:
其中,上式中的ΔVg为栅线1信号的高电压和低电压之差。上述现象叫做Feed-through效应。
由于Feed-through效应的存在,在子像素设计的过程中,技术人员会借助一些先进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简称EDA)工具对子像素进行模拟设计,例如如图3所示,设定子像素最佳公共电极电压(Best Vcom)。但在阵列基板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几道成膜工序,每道工序中都涉及到对位的问题。因此如果在制造过程中,位于上层的数据线2、源极7和漏极8等结构与位于下层的栅极5和栅线1等结构发生图1中正负x方向的对位误差,导致各层结构对位不精准,将使得该子像素原先设定好的各电容发生改变,子像素的性能也会发生改变。若是寄生电容Cgs发生了变化,原先设定的子像素最佳公共电压将不再适用,将导致制成的TFT-LCD显示画面异常,加重残影(Image Stacking,简称IS)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有效地解决了在制造阵列基板的过程中,由于漏极和栅极对位不准,使得子像素的寄生电容Cgs发生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单元,每一子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和连接像素电极的漏极;
其中,所述栅极形成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对应漏极远离所述像素电极的一端设置,且所述漏极的端部位于所述镂空区域中。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区域为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区域为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区域的长度为4~6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区域的宽度比所述漏极的宽度大2~6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位于所述栅极和所述漏极之间的有源层。
进一步的,所述有源层包括非晶硅层和N型掺杂非晶硅层。
进一步的,所述N型掺杂非晶硅层对应所述漏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基板适用于24英寸以上的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单元,每一子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和连接像素电极的漏极;其中,所述栅极形成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对应漏极远离所述像素电极的一端设置,且所述漏极的端部位于所述镂空区域中。镂空区域的设置使得在制备装置的对位精度内,漏极与栅极的相对面积不会发生改变,防止漏极与栅极形成的寄生电容Cgs的电容量发生改变,保证了该阵列基板的成品与设计相符,防止设置有该阵列基板的TFT-LCD显示画面异常、残影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子像素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图2的输出波形图;
图4是图1中的漏极和栅极对位精准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漏极相对于栅极发生x方向的偏移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漏极相对于栅极发生-x方向的偏移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像素单元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漏极和栅极对位精准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漏极相对于栅极发生x方向的偏移时的配合示意图;
图10~图12是图7中的镂空区域的形状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的A-A截面的示意图;
图14是图7中的B-B截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栅线; 2—数据线; 3—像素电极;
4—公共电极线; 5—栅极; 6—有源层;
7—源极; 8—漏极; 9—导电孔;
10—镂空区域; 11—漏极的端部; 12—衬底基板;
13—栅极绝缘层; 14—非晶硅层; 15—N型掺杂非晶硅层;
16—钝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单元。如图7所示,每一子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3,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5和连接像素电极3的漏极8。
其中,栅极5形成有镂空区域10,镂空区域10对应漏极8远离像素电极3的一端设置,且漏极的端部11位于镂空区域10中。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子像素结构。图1中可看出,TFT的栅极5和漏极8部分重叠,使得栅极5和漏极8之间形成了寄生电容Cgs。
阵列基板的制备过程中,进行栅极5和漏极8的构图工艺之间,需要将阵列基板多次移动。在制备漏极8等结构的过程中,若漏极8和栅极5之间对位精确,那么实际制造出来的子像素结构将与技术人员设计的一致,即寄生电容Cgs与技术人员设计的相差不大。如图4所示,假设此时的漏极8和栅极5的对位精确,栅极5和漏极8相互平行、相对面积为S1。
但是受到制备装置的对位精度的影响,在制备过程中,漏极8和栅极5的对位很难精确,导致漏极8和栅极5的位置常常出现偏差。假设此时的漏极8和栅极5之间发生了图1中的x方向(如图5所示)或-x方向(如图6所示)的对位偏差,并且图5和图6的偏差值相等,均为L。则此时图4中的漏极8和栅极5的相对面积为S1+ΔS,图5中的漏极8和栅极5的相对面积则为S1-ΔS,其中ΔS=L×W,W为漏极8的宽度。
而根据平行板电容计算公式可知,其中式中的S表征两平行板电极的相对面积,d表征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垂直距离,k为常数,ε表征两平行板电极之间的电介质的介电常量。显然,图4、图5和图6的栅极5的漏极8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栅极5和漏极8之间的电介质(均为有源层6和栅极绝缘层13)保持不变,但栅极5和漏极8之间的相对面积发生了变化,将导致寄生电容Cgs的电容量与设计的相比偏大(对于图5)或偏小(对于图6)。
因此,若是栅极5和漏极8之间发生了x方向的对位偏差,栅极5和漏极8构成的寄生电容Cgs的电容量也将发生改变,导致该寄生电容Cgs的电容量与设计人员预先模拟设计的子像素结构、最佳公共电压等不再匹配,势必将降低该TFT-LCD的显示质量。
而如图7和8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栅极5形成有镂空区域10,并且该镂空区域10与漏极8远离像素电极3的一端设置,使得漏极的端部11位于镂空区域10中。相当于漏极8未全部与栅极5相对,从而减小了漏极8和栅极5所形成的寄生电容Cgs的电容量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漏极的端部11表示漏极8与像素电极3距离最远的那一处。
更重要的是,该漏极的端部11位于镂空区域10中,相当于该漏极的端部11与镂空区域10的各边缘均具有一定距离,并且镂空区域10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制备装置(如生产机台)的对位精度设计。此时,即使在制备漏极8的过程中,制备装置(如生产机台)发生允许范围内的对位偏差,栅极5和漏极8的相对面积仍然可以保持不变。
具体的,如图8所示,漏极8与栅极5对位精确时,漏极8与栅极5相对的区域的长度为L1。若是漏极8与栅极5发生x方向的偏差L’,如图9所示,显然,漏极8与栅极5的相对面积保持不变。因为如图9所示,虽然漏极8相对于栅极5发生了x方向的偏差,导致漏极8与栅极5的相对面积多增加了ΔS’=L’×W,但也使得漏极8与镂空区域10的相对面积多增加了ΔS’=L’×W,显然漏极8与镂空区域10增加的相对面积抵消掉了漏极8与栅极5的增加的相对面积。
显然,类似的,发生-x方向的、制备装置对位精度允许范围内的偏差时,漏极8与栅极5的相对面积仍然可以保持不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单元,每一子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和连接像素电极的漏极;其中,栅极形成有镂空区域,镂空区域对应漏极远离像素电极的一端设置,且漏极的端部位于镂空区域中。镂空区域的设置使得在制备装置的对位精度内,漏极与栅极的相对面积不会发生改变,防止漏极与栅极形成的寄生电容Cgs的电容量发生改变,保证了该阵列基板的成品与设计相符,防止设置有该阵列基板的TFT-LCD显示画面异常、残影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镂空区域10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可为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但出于制作工艺和设计简便等因素的考虑,优选的,该镂空区域10为方形,如图8所示。
在前文中论述过,为了防止实际生产过程中,栅极5和漏极8的对位偏差导致的寄生电容Cgs与预设定的不一致,导致该TFT-LCD的显示效果不良等问题的出现。当栅极5和漏极8对位精确时,漏极的端部11与镂空区域10在x正负方向上的两边缘应具有一定距离。优选的,该镂空区域10为方形时,镂空区域10的长度为4~6微米。即栅极5和漏极8对位精确时,漏极的端部11与镂空区域10在x正负方向上的两边缘之间的距离为2~3微米。该预设值符合目前常用的生产机台等制备装置的对位精度。可保证漏极8与栅极5因制备装置出现x正负方向精度范围内的对位偏差时,漏极8与栅极5之间的相对面积不变。
除了x正负方向的偏差以外,受到生产机台等制备装置的对位精度的影响,栅极5和漏极8还有可能出现垂直于x的正负方向的偏差,即图8所示的y的正负方向的偏差。显然,若是镂空区域10的宽度过小,当出现y方向或-y方向的偏差时,将导致漏极8与镂空区域10的相对面积减小,而漏极8与镂空区域10旁的栅极5的金属区域的相对面积增大。显然,此时漏极8与栅极5形成的寄生电容Cgs的电容量的大小将与软件设计的不相符。
为了防止该问题的出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常用的制备装置的对位精度,该镂空区域10的宽度比漏极8的宽度大2~6微米。当漏极8与栅极5对位精准时,漏极8到镂空区域10的对应边缘的距离为1~3微米。可保证在制备装置的对位精度范围内,漏极8不会由于y正负方向上的偏移导致与栅极5的相对面积发生改变。
由于不同的制备装置的对位精度不一致,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栅极5的镂空区域10的尺寸应根据实际生产时的制备装置进行调整。但是,为了保证栅极5对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6的导电沟道的开启能力,即保证薄膜晶体管的正常工作,镂空区域10的尺寸应为栅极5的尺寸的十二分之一以下,并且越小越好。
具体的,该阵列基板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衬底基板12、栅极5、栅极绝缘层13、有源层6、同层设置的源极7和漏极8、以及覆盖源极7和漏极8的钝化层16。其中,有源层6实际上包括多层结构,如图13或14所示,包括厚度为0.1~0.3微米的非晶硅层14,作为工作介质;该有源层6还包括位于该非晶硅层14之上的、具有较宽带隙的N型掺杂非晶硅层15。N型掺杂非晶硅层15即为在非晶硅层14之内掺入五价介质元素,如磷、砷等。该N型掺杂非晶硅层15内具有部分自由电子,以增强非晶硅层14的导电能力,使得该薄膜晶体管更易被激发。
进一步的,有源层6的作用是为了在栅极5具有电信号时,导通源极7和漏极8。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3或14所示,N型掺杂非晶硅层15对应漏极8和源极7设置。
其中,对比图13和图14,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栅极5具有镂空区域10,且该镂空区域10与漏极的端部11对应。因此,如图14所示,漏极8的部分区域、以及位于该漏极8的部分区域和栅极5之间的N型掺杂非晶硅层15的部分区域、非晶硅层14的部分区域和栅极绝缘层13的部分区域相对于如图13所示的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显然,这种结构上的细微改变并不会影响该TFT-LCD的正常显示。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阵列基板适用于液晶显示器,尤其适用于24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显示器。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单元,每一子像素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和连接像素电极的漏极;
其中,所述栅极形成有镂空区域,所述镂空区域对应漏极远离所述像素电极的一端设置,且所述漏极的端部位于所述镂空区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为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为方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的长度为4~6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的宽度比所述漏极的宽度大2~6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还包括位于所述栅极和所述漏极之间的有源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包括非晶硅层和N型掺杂非晶硅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非晶硅层对应所述漏极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适用于24英寸以上的液晶显示器。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50057.6A CN104393004A (zh) | 2014-11-14 | 2014-11-14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
PCT/CN2014/092894 WO2016074295A1 (zh) | 2014-11-14 | 2014-12-03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50057.6A CN104393004A (zh) | 2014-11-14 | 2014-11-14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93004A true CN104393004A (zh) | 2015-03-04 |
Family
ID=5261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50057.6A Pending CN104393004A (zh) | 2014-11-14 | 2014-11-14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93004A (zh) |
WO (1) | WO2016074295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40243A (zh) * | 2015-09-24 | 2015-12-09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5259717A (zh) * | 2015-11-25 | 2016-01-2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482021A (zh) * | 2017-08-21 | 2017-1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08598155A (zh) * | 2018-04-18 | 2018-09-28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7051A (zh) * | 2005-12-26 | 2010-04-2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
US20100117090A1 (en) * | 2008-11-07 | 2010-05-13 | Hyung-Gu Roh | Array substrate including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US7932519B1 (en) * | 2009-12-28 | 2011-04-26 | Century Display(Shenzhen)Co.,Ltd. | Pixel struc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370800B1 (ko) * | 2000-06-09 | 2003-02-05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기판 제작방법 |
CN100444383C (zh) * | 2005-11-04 | 2008-12-17 |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薄膜晶体管、像素结构及像素结构之修补方法 |
CN101995713B (zh) * | 2009-08-21 | 2012-08-01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54917B (zh) * | 2011-07-07 | 2014-05-2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法 |
CN102544110B (zh) * | 2012-03-19 | 2014-08-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具有寄生电容补正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及用该薄膜晶体管的液晶显示器 |
-
2014
- 2014-11-14 CN CN201410650057.6A patent/CN104393004A/zh active Pending
- 2014-12-03 WO PCT/CN2014/092894 patent/WO201607429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7051A (zh) * | 2005-12-26 | 2010-04-21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
US20100117090A1 (en) * | 2008-11-07 | 2010-05-13 | Hyung-Gu Roh | Array substrate including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US7932519B1 (en) * | 2009-12-28 | 2011-04-26 | Century Display(Shenzhen)Co.,Ltd. | Pixel structure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40243A (zh) * | 2015-09-24 | 2015-12-09 | 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US9991348B2 (en) | 2015-09-24 | 2018-06-05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with reduced flicke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5259717A (zh) * | 2015-11-25 | 2016-01-2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CN107482021A (zh) * | 2017-08-21 | 2017-1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20190057979A1 (en) * | 2017-08-21 | 2019-02-21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7482021B (zh) * | 2017-08-21 | 2020-01-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US11004873B2 (en) | 2017-08-21 | 2021-05-11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US11810922B2 (en) | 2017-08-21 | 2023-11-07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08598155A (zh) * | 2018-04-18 | 2018-09-28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6074295A1 (zh) | 2016-05-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80871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0580536C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629606B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
US9164340B2 (en) | Pixel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panel | |
CN107966864A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5514119A (zh) | Tft基板的制作方法及tft基板 | |
CN203241671U (zh) | 阵列基板的扇出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 |
US9134572B2 (en) |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rray substrate, and color filter substrate | |
US11448929B2 (en) | Array substrate with light shielding metal portio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 |
CN106356381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WO2013149467A1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
US20170329164A1 (en) | Pixel structur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3309107A (zh) | 阵列基板的扇出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 |
CN104393004A (zh) |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阵列基板 | |
US9778523B2 (en) | Array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04600080A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 | |
DE112015007141T5 (de) | Array-Substrat für eine Flüssigkristall-Anzeigetafel und dessen Herstellungsverfahren | |
CN104730781A (zh) | Ads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03941497A (zh) | 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制造方法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 |
CN103869518A (zh) | 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 |
CN203422543U (zh) |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5598892B (zh)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5572992A (zh) | 像素结构、阵列基板及像素结构制作方法 | |
CN102446913A (zh) |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 |
US9524989B2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cree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30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