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61112A -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61112A CN104261112A CN201410477583.7A CN201410477583A CN104261112A CN 104261112 A CN104261112 A CN 104261112A CN 201410477583 A CN201410477583 A CN 201410477583A CN 104261112 A CN104261112 A CN 1042611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guide
- conveying arrangement
- bont
- production line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101100272852 Clostridium botulinum (strain Langeland / NCTC 10281 / Type F) F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Intermediate Station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当运输装置在第一固定导轨上运动时,其横向轴线与第一固定导轨平行,当运输装置在第二固定导轨上运动时,其纵向轴线与第二固定导轨平行,使得运输装置在第一固定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上占用的工位大小不一样,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运输装置的放置方式,从而提高生产线的运输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生产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在垂直的运输导轨的转角处进行直角换向的运输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产线大多是当导轨变化后,运输装置会随着导轨的方向变化而改变自身的运动方向,但在改变运动方向的同时其占用的工位大小不变,这种方式的生产线使得导轨上有效的工位较少,即可承载的运输装置较少,从而使得该种方式运输的生产线的运输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当运输装置在第一固定导轨上运动时,其横向轴线与第一固定导轨平行,当运输装置在第二固定导轨上运动时,其纵向轴线与第二固定导轨平行,使得运输装置在第一固定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上占用的工位大小不一样,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运输装置的放置方式,从而提高生产线的运输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提供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包括:固定导轨,包括相垂直的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所述第一固定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的对接处形成过渡工位;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导轨上、沿所述固定导轨运动,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相垂直的横向轴线与纵向轴线,当所述运输装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导轨上运动时,所述运输装置的横向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平行,当所述运输装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导轨上运动时,所述运输装置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平行;提升换向装置,用于将所述运输装置从第一固定导轨上换向到所述第二固定导轨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均为链条导轨,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矩形平板、设置于所述矩形平板上的工件夹持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及活动链条导轨,所述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渡工位的上方,所述活动链条导轨包括第一活动链条导轨、第二活动链条导轨,所述第一活动链条导轨、第二活动链条导轨在所述过渡工位交替地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对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指定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路径的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使所述运输装置分别沿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平行的方向运动的滑轨组件一、滑轨组件二。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指定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路径的滑轨组件三、活动链条导轨三,所述滑轨组件三使所述运输装置沿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平行的方向运动,所述活动链条导轨三在所述过渡工位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对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矩形平板上设置有定位环,所述提升装置上设有插入杆,所述插入杆可放置于所述定位环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矩形平板上设置有阶梯凸起,所述提升装置上设有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卡口,所述阶梯凸起可卡入所述卡口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升装置上设有磁铁,所述矩形平板的材质为铁。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升降气缸。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还包括水平气缸,用于推动所述提升装置沿所述移动路径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工作状态下运输装置分别置于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的实施例一的整体布局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的实施例二的整体布局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的提升换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能显示定位环截面的运输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的实施例三的整体布局图;
图10为实施例三中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卡座的卡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具体应用的一个生产线的全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包括:
(1)固定导轨,包括相垂直的第一固定导轨101、第二固定导轨102,所述第一固定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的对接处形成过渡工位D区,所述第一固定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均为链条导轨;
(2)运输装置2,所述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导轨上、沿所述固定导轨运动,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矩形平板201、设置于所述矩形平板上的阶梯凸起202、设置于所述矩形平板下用于挂工件的挂勾203,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相垂直的横向轴线X与纵向轴线Y,当所述运输装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导轨101上运动时,所述运输装置的横向轴线X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101平行,当所述运输装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导轨102上运动时,所述运输装置的纵向轴线Y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102平行;
(3)提升换向装置,用于将所述运输装置从第一固定导轨上换向到所述第 二固定导轨上,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及活动链条导轨,所述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渡工位的上方,所述提升装置包括竖直方向的升降气缸301,与所述升降气缸一端相连的机械手302,所述机械手可抓住所述阶梯凸起将所述运输装置提起,所述活动链条导轨包括第一活动链条导轨401、第二活动链条导轨402,所述第一活动链条导轨、第二活动链条导轨在所述过渡工位交替地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对接。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在转角处进行换向的方法为: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渡工位D区上,机械手与升降气缸一端相连,故升降气缸升降时带动机械手上下运动,当运输装置在第一固定导轨上运动将要进入过渡工位时,第一活动链条导轨与第一固定导轨对接,运输装置进入过渡工位,然后提升装置下降,机械手抓住阶梯凸起,然后将运输装置提起,接着第一活动链条导轨退出,第二活动链条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对接,然后升降气缸下降将运输装置放置于第二活动链条导轨上,运输装置换到第二固定导轨上运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在运输扁平且长的工件时可以提高效率,比如运输汽车板簧,当汽车板簧在第一固定导轨上运输时,其长边与第一固定导轨平行,故占用的工位较大,但当换到第二固定导轨上后,其窄边与第二固定导轨平行,故在第二固定导轨上可以运载更多的汽车板簧,调整好汽车板簧在第一固定导轨及第二固定导轨上的运动顺序,可以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提升换向装置结构及运动方式不同,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指定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路径的滑轨组件,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升降气缸301、与所述升降气缸一端相连的插入杆303,相应地运输装置的矩形平板上设有定位环204,所述插入杆可放置于所述定位环中,本实施例中定位环的截面由三角形与矩形围合而成,形成上小下大的状态,所述滑轨组件包括分别使运输装置沿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平行方向运动的滑轨组件一501、滑轨组件二502,所述滑轨组件一由滑轨一501-1、滑块一501-2构成,所述滑轨组件二由滑轨二502-1、滑块二502-2构成。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在转角处进行换向的方法为:首先将提升装置放置在第一固定导轨的末端E区的上方,插入杆与升降气缸一端相 连,故升降气缸升降时带动插入杆上下运动,当运输装置在第一固定导轨上运动要到第一固定导轨末端时,插入杆下降并插入定位环中,此时利用升降气缸将运输装置提起,插入杆带着运输装置首先沿着滑轨一运动,然后沿着滑轨二运动,当插入杆带着运输装置沿着滑轨二运动到第二固定导轨的始端上方时,利用升降装置将插入杆及运输装置放下,使得运输装置停放到第二固定导轨上,然后插入杆脱离运输装置并沿滑轨二、滑轨一返回到第一固定导轨的末端上方。
实施例三
如图9-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二不同的是提升换向装置结构及运动方式不同,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指定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路径的滑轨组件三503、活动链条导轨三403,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升降气缸301、与所述升降气缸一端相连的卡座304,所述卡座上设有卡口305,相应地所述运输装置的矩形平板上设置有阶梯凸起202,所述阶梯凸起可卡入所述卡口中,所述滑轨组件三包括滑轨三503-1、滑块三503-2,所述滑轨三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平行,所述滑块三固定于所述提升装置上,所述活动链条导轨三在所述过渡工位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对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在转角处进行换向的方法为:首先将卡座放置在第一固定导轨的末端E区,卡座的上部与升降气缸一端相连,故升降气缸升降时带动卡座上下运动,运输装置在第一固定导轨上运动,当运输装置运动到第一固定导轨的末端时,运输装置上的阶梯凸起进入提升装置卡座上的卡口中,然后升降装置上升将运输装置提起,提升装置带着运输装置沿着滑轨三运动到过渡工位后,此时,活动链条导轨三与第二固定导轨对接,升降气缸下降将运输装置放到活动链条导轨上,然后卡座从阶梯凸起上退出,返回到第一固定导轨的末端处。
实施例二中使得提升装置沿着滑轨一、滑轨二运动的动力装置可以是水平气缸,实施例三中使得提升装置沿着滑轨三运动的动力装置也可以是水平气缸,利用水平气缸推动提升装置沿着移动路径移动。
关于提升装置的结构,除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的具体实施方式外,还可以是其他的方式,只要能实现将运输装置提升的方式均可以,比如当运输装置中的矩形平板的材质为铁时,所述的提升装置可以是升降气缸、所述升 降气缸的一端设有磁铁,通过磁铁将铁吸住来实现运输装置的提升。
下面以实施例三中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为例具体说明其应用,具体地说是采用实施例三中的提升换向装置的结构与原理。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布置运输装置及导轨,图中的A1区、B1区、A2区、C2区、A3区、B2区、A4区、C1区均布置有运输装置2,并且A1区、A2区、A3区、A4区上方设有提升装置、指定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路径的滑轨组件三。D1区、D2区、D3区、D4区为运输装置进行换向的过渡工位,生产线运行时,首先位于A1区、A3区的运输装置被提升装置提起并沿着各自相应的滑轨组件三按照图示箭头的方向运行到D1区、D3区,此时D1区、D3区的活动链条导轨三403—1、403—3与第二固定导轨102对接上,然后将提升装置提起的运输装置放入活动链条导轨三上,然后使提升装置相应地退回到原位,此时有两个运输装置位于D1区、D3区;然后D2区、D4区的活动链条导轨三403—2、403—4与第二固定导轨102对接,接着位于D1区、B1区、D3区、B2区的运输装置分别前进一个工位,使得D2区、D4区有运输装置,D1区、D3区无运输装置;然后位于C1区、C2区的运输装置分别向前运行一个工位,使得A1区、A3区有运输装置,A2区、A4区无运输装置;此时位于A2区、A4区的提升装置沿着各自相应的滑轨组件三分别运行到D2区、D4区,接着提升装置相应地将位于D2区、D4区的运输装置提起然后分别返回到A2区、A4区,从而完成一个运输循环。该种方式可以使得一个环形生产线同时进行两组生产,可以有效提高生产线的运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导轨,包括相垂直的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所述第一固定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的对接处形成过渡工位;
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导轨上、沿所述固定导轨运动,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相垂直的横向轴线与纵向轴线,当所述运输装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导轨上运动时,所述运输装置的横向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平行,当所述运输装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导轨上运动时,所述运输装置的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平行;
提升换向装置,用于将所述运输装置从第一固定导轨上换向到所述第二固定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与第二固定导轨均为链条导轨,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矩形平板、设置于所述矩形平板上的工件夹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及活动链条导轨,所述提升装置设置于所述过渡工位的上方,所述活动链条导轨包括第一活动链条导轨、第二活动链条导轨,所述第一活动链条导轨、第二活动链条导轨在所述过渡工位交替地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对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指定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路径的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使所述运输装置分别沿着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第二固定导轨平行的方向运动的滑轨组件一、滑轨组件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换向装置包括提升装置、指定所述提升装置移动路径的滑轨组件三、活动链条导轨三,所述滑轨组件三使所述运输装置沿与所述第一固定导轨平行的方向运动,所述活动链条导轨三在所述过渡工位与所述第二固定导轨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平板上设置有定位环,所述提升装置上设有插入杆,所述插入杆可放置于所述定位环中。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平板上设置有阶梯凸起,所述提升装置上设有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卡口,所述阶梯凸起可卡入所述卡口中。
8.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上设有磁铁,所述矩形平板的材质为铁。
9.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升降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气缸,用于推动所述提升装置沿所述移动路径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77583.7A CN104261112B (zh) | 2014-09-18 | 2014-09-18 |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77583.7A CN104261112B (zh) | 2014-09-18 | 2014-09-18 |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61112A true CN104261112A (zh) | 2015-01-07 |
CN104261112B CN104261112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52152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7758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61112B (zh) | 2014-09-18 | 2014-09-18 |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61112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48618A (zh) * | 2021-12-02 | 2022-04-15 | 广东尚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板材自动打包和码垛的生产线 |
CN119408921A (zh) * | 2025-01-07 | 2025-02-1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输送线、物料输送方法及电池生产线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13381A1 (de) * | 1985-04-15 | 1986-10-16 | Moeller automation GmbH, 5303 Bornheim | Umlenk-verschiebe-modul fuer werkstuecke, werkstuecktraeger oder dergleichen |
JPH08324772A (ja) * | 1995-06-05 | 1996-12-10 | Shin Meiwa Ind Co Ltd | ワーク搬送装置 |
DE10012611A1 (de) * | 2000-03-15 | 2001-09-27 | Siemens Ag | Fördervorrichtung |
CN1336316A (zh) * | 2000-08-01 | 2002-02-20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陶瓷成形体的传送系统及其中所使用的托架 |
CN202063487U (zh) * | 2011-05-11 | 2011-12-07 | 上海富朗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十字交叉运行双向辊床 |
CN202429661U (zh) * | 2012-02-16 | 2012-09-12 | 云南鑫鼎建材有限公司 | 循环轨道运输系统 |
CN203283825U (zh) * | 2013-05-30 | 2013-11-13 | 张恩雄 | 自由换向工件运输装置及直角换向工位可调式生产线 |
CN204078831U (zh) * | 2014-09-18 | 2015-01-07 | 湖北长方缘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
-
2014
- 2014-09-18 CN CN201410477583.7A patent/CN10426111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513381A1 (de) * | 1985-04-15 | 1986-10-16 | Moeller automation GmbH, 5303 Bornheim | Umlenk-verschiebe-modul fuer werkstuecke, werkstuecktraeger oder dergleichen |
JPH08324772A (ja) * | 1995-06-05 | 1996-12-10 | Shin Meiwa Ind Co Ltd | ワーク搬送装置 |
DE10012611A1 (de) * | 2000-03-15 | 2001-09-27 | Siemens Ag | Fördervorrichtung |
CN1336316A (zh) * | 2000-08-01 | 2002-02-20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陶瓷成形体的传送系统及其中所使用的托架 |
CN202063487U (zh) * | 2011-05-11 | 2011-12-07 | 上海富朗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十字交叉运行双向辊床 |
CN202429661U (zh) * | 2012-02-16 | 2012-09-12 | 云南鑫鼎建材有限公司 | 循环轨道运输系统 |
CN203283825U (zh) * | 2013-05-30 | 2013-11-13 | 张恩雄 | 自由换向工件运输装置及直角换向工位可调式生产线 |
CN204078831U (zh) * | 2014-09-18 | 2015-01-07 | 湖北长方缘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48618A (zh) * | 2021-12-02 | 2022-04-15 | 广东尚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板材自动打包和码垛的生产线 |
CN119408921A (zh) * | 2025-01-07 | 2025-02-1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输送线、物料输送方法及电池生产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61112B (zh) | 2016-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28286A (zh) | 一种交替自动上料机构 | |
CN207712821U (zh) | 多工位运输组件 | |
CN205904597U (zh) | 一种多车型自由切换的总拼系统 | |
JP7334633B2 (ja) | 物品搬送装置 | |
CN104261112A (zh) |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 |
CN204078831U (zh) | 一种直角换向运输生产线 | |
CN104118497A (zh) | 一种焊装柔性总拼系统 | |
CN105151752A (zh) | 一种回转流水线系统 | |
CN203473916U (zh) | 一种电气动搬运装置 | |
CN206370389U (zh) | 断路器触头组件装配设备的平移式银点与静触头对接装置 | |
CN205218367U (zh) | 一种多车型自由切换的总拼系统 | |
CN202296335U (zh) | 一种用于板式输送链随行接车的装置 | |
CN105731011A (zh) | 电子组件承载盘的快速定位移载装置 | |
CN210709499U (zh) | 一种运输装置 | |
CN105438729B (zh) | 一种电机载具输送装置 | |
CN208811476U (zh) | 一种磁芯和外壳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203992132U (zh) | 一种立式胀管机构和一种全自动胀管机 | |
CN202880336U (zh) | 推杆式直线送料装置 | |
CN203938112U (zh) | 一种上料机构 | |
CN203109521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原型车及其衍生车型底板的通用焊装夹具 | |
CN204769440U (zh) | 装框机涂装定位装置 | |
CN204310553U (zh) | Pcb转角传输装置 | |
CN205257470U (zh) | 一种双室袋铝膜焊接机自动上袋装置 | |
CN103515266B (zh) | 用于整理料盒内晶片的整理装置及具有其的半导体设备 | |
CN208240639U (zh) | 光伏生产线上用于将层压后的组件翻转90度的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