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5773B - 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55773B CN104255773B CN201410544537.4A CN201410544537A CN104255773B CN 104255773 B CN104255773 B CN 104255773B CN 201410544537 A CN201410544537 A CN 201410544537A CN 104255773 B CN104255773 B CN 1042557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azinam
- mti
- agent
- citrus
- composition pestic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为呋虫胺和氟啶胺;所述活性成分按重量份数计为:呋虫胺1‑30份;氟啶胺1‑60份。本发明能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害虫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由于农药的单一使用和用药不科学、不合理,快速地加重了害虫对当前使用的农药的抗性,使得高成本、长时间投入研制的一些农药新成分缩短了使用寿命,同时使用次数多,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和增加用药成本。柑桔木虱是黄龙病传播的唯一媒介,在同年有嫩梢的情况下,一年可发生11~14代,田间世代重叠,单个木虱传病率高达70-80%,成虫可飞,防治难度高。同时,在柑橘各个生长时期,除了木虱,还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粉虱等虫害和树脂病(砂皮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同时发生,所以迫切需要解决此类病虫害问题。目前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主要办法是开发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份或已有农药品种之间的复配,前者由于所需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目前开发速度远远比不上害虫抗药性产生的速度。
呋虫胺,英文通用名称dinotefuran,化学名称:(RS)-1-甲基-2-硝基-3-(四氢-3-呋喃甲基)胍,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该药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3-4周(理论持效性43天)、杀虫谱广等特点,且对刺吸口器害虫有优异防效,并在很低的剂量即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及其抗性品系,同时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双翅目、甲虫目和总翅目害虫有高效,并对蜚蠊、自蚁、家蝇等卫生害虫有高效。
氟啶胺,英文通用名称fluazinam,化学名称3-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α,α,α-三氟-2,6-二硝基-ρ-甲苯胺,属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预防保护性杀菌剂,提前预防能确保水果、蔬菜品质好,主要用于防治蔬菜上的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及果树上的疮痂病、炭疽病、黑星病等病害。
上述虫害对呋虫胺或氟啶胺均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单独使用已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目前,我们尚未查到将呋虫胺和氟啶胺组合使用的相关专利和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能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害虫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为呋虫胺和氟啶胺,按重量份数计为:
呋虫胺 1-30份;
氟啶胺 1-60份。
该农药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助剂添加的重量份数为:
以上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柴油、甲苯、环己醇、甲醇、大豆油、松节油、油酸甲酯、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乙醇、N-吡咯烷酮、乙酸乙酯和水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拉开粉、烷基萘磺酸钠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脂肪酸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铝镁、羟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消泡剂为硅油、有机硅酮和聚氧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崩解剂为膨润土、硫酸铵、碳酸氢钠、氯化铝和丁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以上所述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或可湿性粉剂。
如上所述的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杀菌杀虫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是将活性成分和助剂按重量份数混合,按其剂型的常规加工方式即可得到。
如上所述的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杀菌杀虫组合物的用途,它是在防治柑橘树木虱、红蜘蛛、锈壁虱、树脂病、炭疽病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组分均为市售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呋虫胺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3-4周(理论持效性43天)、杀虫谱广等特点,且对刺吸口器害虫有优异防效,并在很低的剂量即显示了很高的杀虫活性。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及其抗性品系,同时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双翅目、甲虫目和总翅目害虫有高效。氟啶胺效果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无抗性,持效期长,减少用药次数,省时、省力,与其他药剂无交互抗性,耐雨水冲刷,对人、畜、天敌和环境安全。氟啶胺本身定义为杀菌剂,对蔬菜和果树上很多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我们经过试验,发现对柑橘红蜘蛛,锈壁虱也有较好的防效。
2.本发明组合物是杀虫与杀菌剂的组合,呋虫胺和氟啶胺以质量比1:60~30:1复配,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害虫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本发明对农业上的害虫,尤其上对柑橘树木虱、红蜘蛛、锈壁虱、树脂病(砂皮病)、炭疽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水稻、蔬菜等作物上的其它害虫,如叶蝉、蓟马、飞虱、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50%氟啶胺·呋虫胺悬浮剂
实施例2:2%氟啶胺·呋虫胺悬浮剂
实施例3:60%氟啶胺·呋虫胺悬浮剂
实施例4:40%氟啶胺·呋虫胺悬浮剂
实施例5:30%氟啶胺·呋虫胺悬浮剂
实施例1-5的制备方法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加入乳化、分散等助剂进行高速剪切乳化,制成相对应的呋虫胺·氟啶胺悬浮剂。
实施例6:4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
实施例7:2%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
实施例8:6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
实施例9:4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
实施例10:3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
实施例6-10的制备方法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加入乳化剂进行高速剪切乳化,制成相对应的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
实施例11:25%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2:2%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3:55%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4:65%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5:40%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1-15的制作方法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粉碎,经过造粒、干燥制成相对应的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16:30%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7:2%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8:60%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9:65%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0:40%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16-20的制作方法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混合超微粉碎,制成相对应的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1:40%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
实施例22:10%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
实施例23:60%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
实施例24:40%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
实施例25:30%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
实施例20-25的制备方法为:按照各实施例的配比称取原料后,将原料、溶剂混合搅拌溶解,加入乳化剂、水进行高速剪切,制成相对应的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
应用实施例:
为了检测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杀虫效果,现列举以下实验数据:
以下表1至表10的药剂稀释后的喷洒量均按本领域的常规喷洒要求,即叶子的正背面、果实表面喷洒至形成滴状流下即可。
应用实施例5
将本发明实施例5得到的30%氟啶胺·呋虫胺悬浮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树脂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应用实施例5试验结果如表1:
表130%氟啶胺·呋虫胺悬浮剂防治柑橘树脂病(砂皮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1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脂病(砂皮病)发生初期开始施第一次药,在谢花后座果中后期、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30%氟啶胺·呋虫胺悬浮剂防治柑橘树脂病(砂皮病)按1500倍稀释喷雾,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7
将本发明实施例7得到的2%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正反两面,在柑橘蚜虫盛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天、3天、7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个调查5个被害梢,每梢调查顶梢5片叶的蚜虫数,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7试验结果:
表22%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防治柑橘蚜虫药效试验结果
表2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蚜虫盛发期施药,2%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按以上使用量喷药,对防治柑橘蚜虫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15
将本发明实施例15得到的40%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溶解稀释配成药液,对柑橘树整株进行喷雾,在柑橘新梢抽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5天、10天、15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采用定株定梢调查,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不同方位各选取2个有虫梢进行标记,调查记录每梢活虫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15试验结果:
表340%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木虱药效试验结果
表3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木虱危害期施药,40%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木虱有较好的防效。
将本发明实施例15得到的40%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正反两面,在柑橘蚜虫盛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天、3天、7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个调查5个被害梢,每梢调查顶梢5片叶的蚜虫数,计算相对防效。
表440%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蚜虫药效试验结果
表4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蚜虫盛发期施药,40%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蚜虫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16
将本发明实施例16得到的30%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枝梢至湿润,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天、7天、14天、21天、28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活螨数,共5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标记侧枝,调查20张新叶背面的活螨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16试验结果:
表530%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锈壁虱药效试验结果
表5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30%氟啶胺·呋虫胺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锈壁虱有较好的防效。
将本发明实施例16得到的30%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正反两面、枝干至湿润,在柑橘红蜘蛛盛发初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5天、20天、30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红蜘蛛数量,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在树冠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标记一个树梢枝条,调查每梢最顶的5张叶片,共调查25张叶片上残存红蜘蛛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表630%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结果
表6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红蜘蛛盛发初期施药,30%氟啶胺·呋虫胺可湿性粉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22
将本发明实施例22得到的10%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溶解稀释配成药液,对柑橘树整株进行喷雾,在柑橘新梢抽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5天、10天、15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采用定株定梢调查,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不同方位各选取2个有虫梢进行标记,调查记录每梢活虫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22试验结果:
表710%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防治柑橘木虱药效试验结果
表7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木虱为害期施药,10%氟啶胺·呋虫胺微乳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木虱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6
将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4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树脂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应用实施例6试验结果:
表84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柑橘树脂病(砂皮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8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脂病(砂皮病)发生初期开始施第一次药,在谢花后座果中后期、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4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在以上使用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树脂病(砂皮病)有较好的防效。
将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4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柑橘炭疽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3次,施药间隔10天,末次药后15天进行一次性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
叶片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梢的全部叶片,记录调查的总叶树,病叶树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果实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柑橘树,每株随机调查100个果实,记录调查的总果树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效。
应用实施例6试验结果:
表94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柑橘炭疽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9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炭疽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40%氟啶胺·呋虫胺水乳剂在以上用药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11
将本发明实施例11得到的25%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与500克/升氟啶胺悬浮剂、10%呋虫胺悬浮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枝梢至湿润,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天、7天、14天、21天、28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活螨数,共5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标记侧枝,调查20张新叶背面的活螨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11试验结果:
表1025%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锈壁虱药效试验结果
表10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25%氟啶胺·呋虫胺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锈壁虱有较好的防效。
以下实例说明组合物的增效作用
农药杀菌杀虫组合物对柑橘木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为柑橘木虱。
试验采用药膜法。取圆柱形透明玻璃罐头瓶(底部直径6.8cm,瓶口直径5.5cm,高8.7cm),加入50ml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药液,盖紧盖子,轻轻摇匀,倒置30s,使瓶内壁都粘满药液,然后将药液倒出,然后让瓶子自然晾干。将柑橘嫩芽用相同药液浸泡1min,自然晾干后放入已晾干的瓶中;用浸过相同药液的棉花包住嫩芽基部保湿。木虱成虫用带塞玻璃试管从九里香树上采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重复10头成虫。处理时用co2麻醉(18-20s)后放入各个处理瓶中,空白对照用清水,每个瓶口用40目纱网盖好,以防成虫飞出。20分钟后检查是否有死虫,记录药前活虫数。将接虫后的玻璃瓶置于温度(25±1)℃的光照培养箱中。药后24h目测死虫数、活虫虫,计算死亡率,清水对照死亡率不超过10%为有效试验。
先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表11: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氟啶胺·呋虫胺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 配比 | EC50(mg/kg) | 共毒系数 |
氟啶胺 | -- | 5.68 | - |
呋虫胺 | -- | 4.17 | - |
氟啶胺:呋虫胺 | 60:1 | 3.63 | 155.55 |
氟啶胺:呋虫胺 | 50:1 | 3.54 | 159.30 |
氟啶胺:呋虫胺 | 40:1 | 3.42 | 164.63 |
氟啶胺:呋虫胺 | 30:1 | 3.31 | 169.78 |
氟啶胺:呋虫胺 | 15:1 | 3.09 | 179.76 |
氟啶胺:呋虫胺 | 1:1 | 2.78 | 172.99 |
氟啶胺:呋虫胺 | 1:5 | 2.61 | 167.17 |
氟啶胺:呋虫胺 | 1:10 | 2.74 | 155.96 |
氟啶胺:呋虫胺 | 1:15 | 2.81 | 150.91 |
氟啶胺:呋虫胺 | 1:20 | 2.87 | 147.17 |
氟啶胺:呋虫胺 | 1:30 | 2.93 | 143.55 |
表11表明氟啶胺与呋虫胺按质量比50:1~1:20复配,对柑橘木虱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5~4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共毒系数均大于160,远远大于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120。
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请参考表12:
表12: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氟啶胺·呋虫胺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 配比 | EC50(mg/kg) | 共毒系数 |
呋虫胺 | -- | 7.82 | - |
氟啶胺 | -- | 5.47 | - |
呋虫胺:氟啶胺 | 1:60 | 4.23 | 129.32 |
呋虫胺:氟啶胺 | 1:50 | 3.97 | 138.59 |
呋虫胺:氟啶胺 | 1:40 | 3.81 | 144.63 |
呋虫胺:氟啶胺 | 1:30 | 3.26 | 169.43 |
呋虫胺:氟啶胺 | 1:15 | 2.93 | 190.26 |
呋虫胺:氟啶胺 | 1:1 | 3.41 | 188.78 |
呋虫胺:氟啶胺 | 5:1 | 4.14 | 176.27 |
呋虫胺:氟啶胺 | 10:1 | 4.51 | 166.87 |
呋虫胺:氟啶胺 | 15:1 | 4.59 | 165.91 |
呋虫胺:氟啶胺 | 20:1 | 4.76 | 164.44 |
呋虫胺:氟啶胺 | 30:1 | 4.87 | 158.38 |
表12的实验结果表明呋虫胺与氟啶胺按质量比1:50~20:1复配,对柑橘红蜘蛛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2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
本发明的组合物对柑橘树脂病(破皮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实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实验结果请参考表13;
表13: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氟啶胺·呋虫胺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 配比 | EC50(mg/kg) | 共毒系数 |
呋虫胺 | - | 10.26 | - |
氟啶胺 | - | 6.43 | - |
呋虫胺:氟啶胺 | 1:60 | 5.14 | 125.87 |
呋虫胺:氟啶胺 | 1:50 | 4.68 | 138.41 |
呋虫胺:氟啶胺 | 1:40 | 4.23 | 153.41 |
呋虫胺:氟啶胺 | 1:30 | 3.72 | 174.96 |
呋虫胺:氟啶胺 | 1:15 | 3.31 | 198.90 |
呋虫胺:氟啶胺 | 1:1 | 3.62 | 218.39 |
呋虫胺:氟啶胺 | 5:1 | 4.31 | 216.55 |
呋虫胺:氟啶胺 | 10:1 | 4.75 | 204.90 |
呋虫胺:氟啶胺 | 15:1 | 5.03 | 196.66 |
呋虫胺:氟啶胺 | 20:1 | 5.94 | 167.96 |
呋虫胺:氟啶胺 | 30:1 | 6.58 | 152.99 |
表13的实验结果表明呋虫胺与氟啶胺组合物按质量比1:50~30:1复配,对柑橘树脂病(破皮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20:1之间时,增效更显著。
Claims (5)
1.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为呋虫胺和氟啶胺,按重量份数计为:
呋虫胺 1-30份;
氟啶胺 1-60份;
所述的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它是在防治柑橘树木虱、柑橘红蜘蛛、柑橘锈壁虱、柑橘树脂病、柑橘炭疽病上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添加的重量份数为:
分散剂 0.1-15份;
乳化剂 0.1-12份;
防冻剂 0.1-4份;
增稠剂 0.1-4份;
消泡剂 0.1-2份;
溶剂 25.9-95.8份;
润湿剂 0.1-15份;
崩解剂 0.1-6份;
填料 8-97.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柴油、甲苯、环己醇、甲醇、大豆油、松节油、油酸甲酯、溶剂油、二甲基甲酰胺、乙醇、N-吡咯烷酮、乙酸乙酯和水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拉开粉、烷基萘磺酸钠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脂肪酸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铝镁、羟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消泡剂为硅油、有机硅酮和聚氧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崩解剂为膨润土、硫酸铵、碳酸氢钠、氯化铝和丁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微乳剂或可湿性粉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44537.4A CN104255773B (zh) | 2014-10-15 | 2014-10-15 | 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44537.4A CN104255773B (zh) | 2014-10-15 | 2014-10-15 | 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55773A CN104255773A (zh) | 2015-01-07 |
CN104255773B true CN104255773B (zh) | 2016-08-24 |
Family
ID=52147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44537.4A Active CN104255773B (zh) | 2014-10-15 | 2014-10-15 | 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5577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2526A (zh) * | 2016-08-08 | 2016-12-14 | 苏州莱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杀虫农药 |
CN109429863A (zh) * | 2018-11-22 | 2019-03-08 | 西南大学 | 土施呋虫胺防控柑桔潜叶蛾、柑桔木虱和蚜虫的方法 |
CN110583683B (zh) * | 2019-08-28 | 2021-04-16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含有呋虫胺和敌百虫的杀虫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092826A4 (en) * | 2006-11-29 | 2012-06-27 | Mitsui Chemicals Agro Inc | PESTICULAR COMPOSITIO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AMAGE CAUSED BY PENALTIES |
EP2442659B1 (en) * | 2009-06-17 | 2016-03-30 |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 Use of a control agent for soft ro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
2014
- 2014-10-15 CN CN201410544537.4A patent/CN104255773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55773A (zh) | 2015-0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89716B (zh) | 蛇床子素与苦参碱的复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 |
CN103891754B (zh) | 一种含噻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255773B (zh) | 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386819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松脂酸铜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918659B (zh) |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222125B (zh) | 一种含虱螨脲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858920A (zh) | 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6508944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386820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8184875A (zh) |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8244113A (zh) | 一种含喹啉铜和代森锌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4255734B (zh) | 一种含溴虫腈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155938B (zh) | 噻虫胺与丁醚脲复配杀虫组合物 | |
CN107821397A (zh) |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壬菌铜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386824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烯酰吗啉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386822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359420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386830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多菌灵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386821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8184879A (zh) | 一种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6386829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丙森锌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508935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代森锰锌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3875702B (zh) |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苯丁锡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6386845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氟硅唑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6386828A (zh) |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代森锌的农药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