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184875A -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84875A
CN108184875A CN201711466010.4A CN201711466010A CN108184875A CN 108184875 A CN108184875 A CN 108184875A CN 201711466010 A CN201711466010 A CN 201711466010A CN 108184875 A CN108184875 A CN 108184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tan
copper rosinate
citrus
containing copper
rosi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60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庆书
邓明学
韦薇
和立连
韦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HUINONG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HUIN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HUINON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HUINON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60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848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84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848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no bond to a nitrogen atom
    • A01N47/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no bond to a nitrogen atom containing >N—S—C≡(Hal)3 grou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carboxylic group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directly attached by the carbon atom to a cycloaliphatic ring; Derivatives thereof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所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30份和克菌丹1‑7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松脂酸铜和克菌丹为原料,制成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菌广谱,克服和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原菌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尤其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柑桔木虱是黄龙病传播的唯一媒介,在同年有嫩梢的情况下,一年可发生11~14代,田间世代重叠,单个木虱传病率高达70-80%,成虫可飞,防治难度高。同时,在柑桔各个生长时期,除了柑桔木虱,还有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潜叶蛾、柑桔粉虱蚜虫等虫害和柑桔树脂病(砂皮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灰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黑腐病等病害的同时发生,所以迫切需要解决此类病虫害问题。
目前,由于农药的单一使用和用药不科学、不合理,快速加重了害虫对当前使用的农药的抗性,缩短了一些高成本、长时间投入研制的农药新成分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次数多,也加重了环境污染、增加了用药成本。现阶段对于农业上易产生抗性的病害防治,主要办法是开发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或已有农药品种之间的复配,前者由于所需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而且目前的开发速度远远比不上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的速度。
鉴于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来弥补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菌广谱,克服和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原菌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尤其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30份和克菌丹1-70份。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简介:
松脂酸铜,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铜制剂杀菌农药,具有持效期长、使用方便的新特点,克服了波尔多液的许多缺点,是取代波尔多液的理想杀菌剂,并且有预防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松脂酸铜可用于防治多种真菌和细菌所引起的常见植物病害,对蔬菜有明显的刺激生长作用,可与其它杀菌剂交替,喷洒效果好。本发明所用松脂酸铜为市售购买。
克菌丹,又叫开普顿,N-(三氯甲硫基)-环己-4-烯-1,2-二甲酰亚胺,1,2,3,6-四氢-N-(三氯甲硫基)邻苯二酰亚胺,英文别名:Captan,属于传统多位点有机硫类杀菌剂,以保护作用为主,兼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本发明所用克菌丹为市售购买。
现有技术中,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砂皮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对克菌丹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单独使用已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本发明采用松脂酸铜和克菌丹为原料,制成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菌广谱,克服和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原菌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尤其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5份和克菌丹1-70份。
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15份和克菌丹1-60份。
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20份和克菌丹1-50份。
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30份和克菌丹1-50份。
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5份和克菌丹35份。
进一步,所述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为1:(0.8-1)。
进一步,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助剂为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总重量与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的重量的比值为1:(0.1-15):(0.1-10):(0.1-5):(0.1-5):(0.1-2):(25.9-95.8):(0.1-15):(0.1-6):(8-97.5)。
更进一步,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和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铝镁、羟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消泡剂为硅油、有机硅酮和聚氧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柴油、苯、环己醇、异丙醇、大豆油、松脂基植物油、油酸甲酯、溶剂油、菜籽油、乙醇、N-吡咯烷酮、乙酸乙酯和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拉开粉、烷基萘磺酸钠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崩解剂为膨润土、硫酸铵、碳酸氢钠、氯化铝和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者可湿性粉剂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松脂酸铜和克菌丹,所述松脂酸铜的重量份数为1-30份,所述克菌丹的重量份数为1-70份,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
或取松脂酸铜、克菌丹和助剂,所述松脂酸铜的重量份数为1-30份,所述克菌丹的重量份数为1-70份,所述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为1:(0.8-1),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的应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应用于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的防治。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如上所述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松脂酸铜和克菌丹为原料,制成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增效作用,扩大杀菌广谱,克服和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优于单剂、耐雨水冲刷、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减少使用次数,省时、省力,能同时防治多种病原菌以及病害,降低了用药成本。尤其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生产。
(3)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应用于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的防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为质量百分比为75%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5g、克菌丹70g、木质素磺酸钠3g、脂肪胺聚氧乙烯醚2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g、乙二醇2g、硅酸铝镁0.5g、硅油2g和水14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乙二醇、硅酸铝镁、硅油和水,混合均匀后,进行高速剪切乳化、研磨,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为质量百分比为2%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1g、克菌丹1g、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1.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5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5g、丙二醇3g、黄原胶2g、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3g和水82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丙二醇、黄原胶、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和水,混合均匀后,进行高速剪切乳化、研磨,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为质量百分比为6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20g、克菌丹40g、聚氧乙烯脂肪醇醚2g、木质素磺酸钙3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2g、尿素3g、黄原胶1g、聚氧丙烯甘油醚2g和水27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木质素磺酸钙、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尿素、黄原胶、聚氧丙烯甘油醚和水,混合均匀后,进行高速剪切乳化、研磨,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为质量百分比为4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30g、克菌丹10g、木质素磺酸钙2g、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g、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g、丙三醇3g、硅酸铝镁2.5g、羟甲基纤维素2g和水43.5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丙三醇、硅酸铝镁、羟甲基纤维素和水,混合均匀后,进行高速剪切乳化、研磨,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为质量百分比为3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10g、克菌丹20g、甘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7g、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2.5g、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3g、脂肪胺聚氧乙烯醚6.5g、尿素3g、有机硅酮0.5g和水47.5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甘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尿素、有机硅酮和水,混合均匀后,进行高速剪切乳化、研磨,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悬浮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25%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5g、克菌丹20g、木质素磺酸钠7g、十二烷基硫酸钠5g、拉开粉4g、硫酸铵10g和硅藻土49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拉开粉、硫酸铵和硅藻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2%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1g、克菌丹1g、木质素磺酸钠3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皂角粉4g、氯化铝0.5g、轻质碳酸钙20g、白炭黑20g和高岭土46.5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皂角粉、氯化铝、轻质碳酸钙、白炭黑和高岭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55%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15g、克菌丹40g、木质素磺酸钙2.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膨润土6g、碳酸氢钠5g、淀粉4g和轻质碳酸钙22.5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膨润土、碳酸氢钠、淀粉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75%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5g、克菌丹70g、木质素磺酸钙5g、木质素磺酸钠5g、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5g、十二烷基硫酸钠5g、硫酸铵3g和高岭土2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硫酸铵和高岭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为质量百分比为4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30g、克菌丹10g、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5g、木质素磺酸钙8g、膨润土15g、硅藻土20g和轻质碳酸钙14.5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木质素磺酸钙、膨润土、硅藻土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造粒、干燥,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水分散粒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3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5g、克菌丹25g、木质素磺酸钠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g、丁二酸2.5g、白炭黑5g和高岭土44.5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白炭黑和高岭土,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2%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1g、克菌丹1g、木质素磺酸钙5.5g、皂角粉3.5g、硅藻土64g、轻质碳酸钙15g和淀粉10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钙、皂角粉、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8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10g、克菌丹70g、木质素磺酸钙6g、十二烷基硫酸钠8g、膨润土4g和白炭黑2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木质素磺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膨润土和白炭黑,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65%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15g、克菌丹50g、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8g、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7g、硫酸铵6g和淀粉14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和淀粉,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为质量百分比为4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成:松脂酸铜30g、克菌丹10g、聚羧酸钠10g、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3.5g、拉开粉2.5g、硅藻土29g和轻质碳酸钙15g。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松脂酸铜、克菌丹、聚羧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盐、拉开粉、硅藻土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进行粉碎,即得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
上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应用实施例:
为了检测本发明的组合物的防治效果,现列举以下试验数据:
以下表1至表9的药剂稀释后的喷洒量均按本领域的常规喷洒要求,即叶子的正背面、果实表面喷洒至形成滴状流下即可。
应用实施例5
将本发明实施例5得到的30%克菌丹·松脂酸铜组合物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树脂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5得到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防治柑橘树脂病(砂皮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1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脂病(砂皮病)发生初期开始施第一次药,在谢花后座果中后期、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实施例5得到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防治柑橘树脂病(砂皮病)按1500倍稀释喷雾,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3
将本发明实施例3得到的60%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正反两面,在炭疽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3得到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防治柑橘炭疽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2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树炭疽病发生初期施药,实施例3得到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悬浮剂按以上使用量喷药,对防治柑橘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10
将本发明实施例10得到的40%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溶解稀释配成药液,在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4次,末次药后20天进行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枝条,每个枝条调查顶叶往下4张叶及全部果实,记录调查的总叶(果)数、病叶(果)数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0得到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3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灰霉病危害期施药,实施例10得到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
将本发明实施例10得到的40%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正反两面,在柑橘蚜虫盛发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天、3天、7天各调查一次存活虫数,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个调查5个被害梢,每梢调查顶梢5片叶的蚜虫数,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10防治柑橘蚜虫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10得到的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蚜虫药效试验结果
应用实施例11
将本发明实施例11得到的3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枝梢至湿润,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天、7天、14天、21天、28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活螨数,共5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标记侧枝,调查20张新叶背面的活螨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11防治柑橘锈壁虱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11得到的3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锈壁虱药效试验结果
表5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实施例11得到的3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锈壁虱有较好的防效。
将本发明实施例11得到的30%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正反两面、枝干至湿润,在柑橘红蜘蛛盛发初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5天、20天、30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红蜘蛛数量,共3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在树冠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标记一个树梢枝条,调查每梢最顶的5张叶片,共调查25张叶片上残存红蜘蛛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11防治柑橘红蜘蛛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11得到的30%的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结果
表6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红蜘蛛盛发初期施药,实施例11得到的30%克菌丹·松脂酸铜可湿性粉剂在以上使用量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红蜘蛛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施例6
将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2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叶面喷雾法,按处理用药量兑水稀释配成药液,均匀喷施于柑橘树叶片、枝梢至湿润,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1次,施药前夕调查活螨数量,施药后1天、7天、14天、21天、28天各调查一次定点叶的残存活螨数,共5次。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调查方法为每小区调查2棵柑橘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标记侧枝,调查20张新叶背面的活螨数量,用10倍折叠式手持扩大镜直接观察每一视野的螨数。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相对防效。
应用实施例6防治柑橘锈壁虱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实施例6得到的2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锈壁虱药效试验结果
表7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锈壁虱发生高峰前期施药,实施例6得到的2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在以上使用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锈壁虱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例实施例9
将本发明实施例9得到的7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柑橘溃疡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3次,施药间隔10天,末次药后15天进行一次性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
叶片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梢的全部叶片,记录调查的总叶树,病叶树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果实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柑橘树,每株随机调查100个果实,记录调查的总果树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效。
应用实施例9防治柑橘溃疡病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实施例9得到的7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溃疡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8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溃疡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7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在以上用药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溃疡病有较好的防效。
应用实例实施例14
将本发明实施例14得到的6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与80%克菌丹可分散粒剂、30%松脂酸铜乳油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是桂林市广西农垦桂林良丰一队脐橙果园,采用喷雾法,配制药液时采用二次稀释法,均匀喷施于柑橘枝叶和果实,在柑橘灰霉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共施3次,施药间隔10天,末次药后15天进行一次性调查,调查面积以小区算(每小区为2-3株柑橘树)。
叶片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2株树,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点取样,每点调查两个梢的全部叶片,记录调查的总叶树,病叶树和病级,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果实病害调查方法:每小区调查两株柑橘树,每株随机调查100个果实,记录调查的总果树和病果数,计算病果率和防效。
应用实施例14防治柑橘灰霉病试验结果如表9所示。
表9实施例14得到的6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防治柑橘灰霉病药效试验结果
表9试验结果表明,在柑橘灰霉病发病初期或发病前进行第一次施药,幼果期、果实生长期再各施一次,65%克菌丹·松脂酸铜水分散粒剂在以上用药量试验的情况下,对防治柑橘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
以下实例说明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的增效作用
1、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锈壁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为柑橘锈壁虱。试验采用药膜法。取圆柱形透明玻璃罐头瓶(底部直径6.8cm,瓶口直径5.5cm,高8.7cm),加入50ml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药液,盖紧盖子,轻轻摇匀,倒置30s,使瓶内壁都粘满药液,然后将药液倒出,然后让瓶子自然晾干。将柑橘嫩芽用相同药液浸泡1mi n,自然晾干后放入已晾干的瓶中;用浸过相同药液的棉花包住嫩芽基部保湿。锈壁虱成虫用带塞玻璃试管从九里香树上采集。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次重复10头成虫。处理时用CO2麻醉(18-20s)后放入各个处理瓶中,空白对照用清水,每个瓶口用40目纱网盖好,以防成虫飞出。20分钟后检查是否有死虫,记录药前活虫数。将接虫后的玻璃瓶置于温度(25±1)℃的光照培养箱中。药后24h目测死虫数、活虫数,计算死亡率,清水对照死亡率不超过10%为有效试验。先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质量配比 EC50(mg/kg) 共毒系数
克菌丹 -- 7.35 -
松脂酸铜 -- 5.86 -
克菌丹:松脂酸铜 1:70 4.45 132.06
克菌丹:松脂酸铜 1:60 4.12 142.71
克菌丹:松脂酸铜 1:50 3.89 151.24
克菌丹:松脂酸铜 1:40 3.56 165.42
克菌丹:松脂酸铜 1:30 3.12 189.06
克菌丹:松脂酸铜 1:15 2.88 206.08
克菌丹:松脂酸铜 1:1 3.21 203.15
克菌丹:松脂酸铜 10:1 4.01 179.15
克菌丹:松脂酸铜 20:1 4.51 161.02
克菌丹:松脂酸铜 30:1 4.99 146.10
表10表明克菌丹与松脂酸铜按质量比1:70~1:30复配,对柑橘木虱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40:1~1:20时,增效更显著,共毒系数均大于160,远远大于增效作用的评价标准120。
2、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红蜘蛛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表11的试验结果表明松脂酸铜与克菌丹按质量比1:70~30:1复配,对柑橘红蜘蛛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50~30:1时,增效更显著。
3、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树脂病(破皮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 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
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质量配比 EC50(mg/kg) 共毒系数
松脂酸铜 - 7.32 -
克菌丹 - 6.43 -
松脂酸铜:克菌丹 1:70 4.39 146.72
松脂酸铜:克菌丹 1:60 3.84 167.78
松脂酸铜:克菌丹 1:50 3.62 178.05
松脂酸铜:克菌丹 1:40 3.51 183.74
松脂酸铜:克菌丹 1:30 3.39 190.42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5 3.21 201.85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 3.15 217.34
松脂酸铜:克菌丹 10:1 3.45 209.54
松脂酸铜:克菌丹 20:1 4.21 172.73
松脂酸铜:克菌丹 30:1 4.51 161.58
表12的试验结果表明松脂酸铜与克菌丹按质量比1:70~30:1复配,对柑橘树脂病(破皮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50~20:1时,增效更显著。
4、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
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质量配比 EC50(mg/kg) 共毒系数
松脂酸铜 - 7.42 -
克菌丹 - 5.83 -
松脂酸铜:克菌丹 1:70 4.12 141.93
松脂酸铜:克菌丹 1:60 3.86 151.57
松脂酸铜:克菌丹 1:50 3.59 163.08
松脂酸铜:克菌丹 1:40 3.34 175.47
松脂酸铜:克菌丹 1:30 3.11 188.76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5 3.01 196.32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 3.21 203.41
松脂酸铜:克菌丹 10:1 3.45 209.87
松脂酸铜:克菌丹 20:1 4.19 174.82
松脂酸铜:克菌丹 30:1 4.56 161.30
表13的试验结果表明松脂酸铜与克菌丹按质量比1:70~30:1复配,对柑橘炭疽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20:1时,增效更显著。
5、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溃疡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 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
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4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质量配比 EC50(mg/kg) 共毒系数
松脂酸铜 - 8.24 -
克菌丹 - 5.83 -
松脂酸铜:克菌丹 1:70 4.01 145.99
松脂酸铜:克菌丹 1:60 3.81 153.76
松脂酸铜:克菌丹 1:50 3.54 165.64
松脂酸铜:克菌丹 1:40 3.23 181.79
松脂酸铜:克菌丹 1:30 3.08 191.09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5 2.99 198.61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 3.29 207.56
松脂酸铜:克菌丹 10:1 3.86 205.74
松脂酸铜:克菌丹 20:1 4.21 191.95
松脂酸铜:克菌丹 30:1 4.87 166.97
表14的试验结果表明松脂酸铜与克菌丹按质量比1:70~30:1复配,对柑橘溃疡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30:1时,增效更显著。
6、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霜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 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
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5所示。
表15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质量配比 EC50(mg/kg) 共毒系数
松脂酸铜 -- 8.19 -
克菌丹 -- 6.23 -
松脂酸铜:克菌丹 1:70 4.03 155.11
松脂酸铜:克菌丹 1:60 3.91 159.96
松脂酸铜:克菌丹 1:50 3.38 185.19
松脂酸铜:克菌丹 1:40 3.26 192.23
松脂酸铜:克菌丹 1:30 3.05 205.85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5 2.96 213.67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 3.39 208.76
松脂酸铜:克菌丹 10:1 3.99 199.56
松脂酸铜:克菌丹 20:1 4.31 187.22
松脂酸铜:克菌丹 30:1 4.76 170.33
表15的试验结果表明松脂酸铜与克菌丹按质量比1:70~30:1复配,对柑橘霜霉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50~30:1时,增效更显著。
7、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灰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取5ml配好的试验药液加入到装有45m l热培养基(PDA培养基,45-50℃)的锥形瓶中,摇匀后,迅速倒入直径90mm玻璃培养皿,每个培养皿倒入带药培养基12ml,每个处理4个重复,水平静置,冷却后即成平板。用直径5mm打孔器从培养4d的供试菌边缘切取菌饼,用挑针将带有菌丝的一面接到带毒培养基上,所有操作均在超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处理后将平板放在20℃的恒温无菌培养箱中培养4d后采用十字交叉法分别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菌落直径的平均值、菌落直径的平均净生长量和菌丝生长抑制率。
菌落净生长量(mm)=菌落直径-5
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净生长量-处理菌落净生长量)/对照菌落净生长量〕×100
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抑制率换算反正弦函数值,以反正弦函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再进行反自然对数换算得出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16所示。
表16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质量配比 EC50(mg/kg) 共毒系数
松脂酸铜 -- 7.89 -
克菌丹 -- 5.99 -
松脂酸铜:克菌丹 1:70 3.96 151.78
松脂酸铜:克菌丹 1:60 3.75 160.37
松脂酸铜:克菌丹 1:50 3.61 166.72
松脂酸铜:克菌丹 1:40 3.42 176.18
松脂酸铜:克菌丹 1:30 3.26 185.18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5 3.01 202.04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 3.39 200.88
松脂酸铜:克菌丹 10:1 4.31 177.93
松脂酸铜:克菌丹 20:1 4.61 168.60
松脂酸铜:克菌丹 30:1 4.88 160.04
表16的试验结果表明松脂酸铜与克菌丹按质量比1:70~30:1复配,对柑橘灰霉病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20:1时,增效更显著。
8、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锈壁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试验结果如表17所示。
表17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质量配比 EC50(mg/kg) 共毒系数
松脂酸铜 -- 9.36 -
克菌丹 -- 7.25 -
松脂酸铜:克菌丹 1:70 4.92 147.83
松脂酸铜:克菌丹 1:60 4.61 157.85
松脂酸铜:克菌丹 1:50 4.33 168.18
松脂酸铜:克菌丹 1:40 4.12 176.94
松脂酸铜:克菌丹 1:30 3.99 183.04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5 3.68 199.83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 3.46 236.16
松脂酸铜:克菌丹 10:1 4.31 211.57
松脂酸铜:克菌丹 20:1 4.89 188.79
松脂酸铜:克菌丹 30:1 5.62 165.00
表17的试验结果表明松脂酸铜与克菌丹按质量比1:70~30:1复配,对柑橘锈壁虱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20:1时,增效更显著。
9、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橘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载玻片浸渍法。每块载玻片接种20头活的雌成螨,在3次预备试验的基础上设系列浓度值,清水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共60头雌成螨)。浸药5秒钟后立即用吸水纸吸干,然后放入24-26℃恒温箱中,药后48小时检查死亡率,计算校正死亡率。将浓度换算成自然对数值,校正死亡率换算成反正弦代换值,再以反正弦代换值为因变量,以剂量自然对数值为自变量,用DPS生物统计软件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得出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根据各个药剂的毒力回归直线方程求出校正死亡率反正弦代换值(y),通过查反对数表得出EC50值,再依据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
实测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单剂理论毒力指数=单剂实测毒力指数×单剂在混剂中的含量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各单剂理论毒力指数之和
共毒系数=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100
评价标准: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试验结果如表18所示。
表18各个药剂的毒力指数和克菌丹·松脂酸铜的共毒系数
供试药剂 质量配比 EC50(mg/kg) 共毒系数
松脂酸铜 -- 8.63 -
克菌丹 -- 7.28 -
松脂酸铜:克菌丹 1:70 4.89 149.20
松脂酸铜:克菌丹 1:60 4.59 159.01
松脂酸铜:克菌丹 1:50 4.32 169.04
松脂酸铜:克菌丹 1:40 4.12 177.38
松脂酸铜:克菌丹 1:30 3.98 183.84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5 3.72 197.63
松脂酸铜:克菌丹 1:1 3.56 221.85
松脂酸铜:克菌丹 10:1 4.36 194.65
松脂酸铜:克菌丹 20:1 4.85 176.38
松脂酸铜:克菌丹 30:1 5.43 157.99
表18的试验结果表明松脂酸铜与克菌丹按质量比1:70~30:1复配,对柑橘蚜虫均有增效作用,尤其是配比在1:40~20:1时,增效更显著。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对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30份和克菌丹1-7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松脂酸铜15份和克菌丹3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含有助剂;所述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为1:(0.8-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总重量与分散剂、乳化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的重量的比值为1:(0.1-15):(0.1-10):(0.1-5):(0.1-5):(0.1-2):(25.9-95.8):(0.1-15):(0.1-6):(8-97.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所述的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钠、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磷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酯、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磺酸钠和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萘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防冻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增稠剂为黄原胶、硅酸铝镁、羟甲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所述的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硅油、有机硅酮和聚氧丙烯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溶剂为二甲苯、柴油、苯、环己醇、异丙醇、大豆油、松脂基植物油、油酸甲酯、溶剂油、菜籽油、乙醇、N-吡咯烷酮、乙酸乙酯和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拉开粉、烷基萘磺酸钠和皂角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崩解剂为膨润土、硫酸铵、碳酸氢钠、氯化铝和丁二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填料为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和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或者可湿性粉剂中的一种。
9.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松脂酸铜和克菌丹,所述松脂酸铜的重量份数为1-30份,所述克菌丹的重量份数为1-70份,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
或取松脂酸铜、克菌丹和助剂,所述松脂酸铜的重量份数为1-30份,所述克菌丹的重量份数为1-70份,所述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总重量与助剂的重量的比值为1:(0.8-1),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在防治柑桔红蜘蛛、柑桔锈壁虱、柑桔树脂病、柑桔炭疽病、柑桔霜霉病、柑桔溃疡病、柑桔灰霉病和柑桔粉虱蚜虫上的应用。
CN201711466010.4A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81848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6010.4A CN108184875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6010.4A CN108184875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84875A true CN108184875A (zh) 2018-06-22

Family

ID=6258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6010.4A Pending CN108184875A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848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5384A1 (en) * 2019-06-05 2020-12-10 UPL Corporation Limited Fungicide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zymoseptoria infection in plant
CN113080198A (zh) * 2019-12-23 2021-07-09 德国莱茵生物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植物保护剂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887A (zh) * 2010-12-30 2011-05-2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防治蚜虫的松脂酸铜制剂
CN102669181A (zh) * 2012-06-13 2012-09-19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克菌丹和硫酸铜钙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365602A (zh) * 2014-10-30 2015-02-25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溴虫腈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1058A (zh) * 2015-01-21 2016-08-17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克菌丹与铜制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6386819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松脂酸铜的农药组合物
CN106689158A (zh) * 2016-12-30 2017-05-24 陕西省蒲城美尔果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喹啉铜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887A (zh) * 2010-12-30 2011-05-2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防治蚜虫的松脂酸铜制剂
CN102669181A (zh) * 2012-06-13 2012-09-19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克菌丹和硫酸铜钙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365602A (zh) * 2014-10-30 2015-02-25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溴虫腈和松脂酸铜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51058A (zh) * 2015-01-21 2016-08-17 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克菌丹与铜制剂的杀菌组合物
CN106386819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柳州市惠农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松脂酸铜的农药组合物
CN106689158A (zh) * 2016-12-30 2017-05-24 陕西省蒲城美尔果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喹啉铜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蒲占湑等: "六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 《浙江农业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45384A1 (en) * 2019-06-05 2020-12-10 UPL Corporation Limited Fungicide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zymoseptoria infection in plant
EP4466998A3 (en) * 2019-06-05 2025-02-26 UPL Corporation Limited Fungicide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zymoseptoria infection in plant
CN113080198A (zh) * 2019-12-23 2021-07-09 德国莱茵生物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植物保护剂
CN113080198B (zh) * 2019-12-23 2022-08-02 德国莱茵生物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植物保护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91754B (zh) 一种含噻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8184875A (zh)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克菌丹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265235A (zh) 具有杀虫活性的特种肥料
CN103918659B (zh)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255773B (zh) 一种含呋虫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9369256A (zh) 具有杀虫活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
CN106386819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松脂酸铜的农药组合物
CN108244113A (zh) 一种含喹啉铜和代森锌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222125B (zh) 一种含虱螨脲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6508944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8184879A (zh) 一种含喹啉铜和丙森锌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386820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戊唑醇的农药组合物
CN107821397A (zh)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壬菌铜的农药组合物
CN104255734B (zh) 一种含溴虫腈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8184841A (zh)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氟啶胺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184881A (zh) 一种含松脂酸铜和吡唑醚菌酯的乳油、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145635A (zh) 一种用于直升机施药防治美国白蛾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6822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6359420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农药组合物
CN102273481B (zh) 一种含有呋虫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6386821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农药组合物
CN103999868B (zh) 一种含炔草酸和环丙嘧磺隆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6386824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烯酰吗啉的农药组合物
CN106386830A (zh) 一种含二氯恶菌唑和多菌灵的农药组合物
CN103875702B (zh) 一种含唑虫酰胺和苯丁锡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