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0306B - 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10306B CN104210306B CN201410455790.2A CN201410455790A CN104210306B CN 104210306 B CN104210306 B CN 104210306B CN 201410455790 A CN201410455790 A CN 201410455790A CN 104210306 B CN104210306 B CN 1042103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color layers
- region
- color
- demar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用于在一表面形成颜色,所述表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相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具有第一分界线,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一颜色层。然后,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层的第一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颜色层的第二雕刻功率。最后,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颜色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表面加工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电子设备要求日益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有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外壳采用多色彩图案的设计,为了实现多色彩图案的设计,就需要在电子设备外壳上形成多种色彩的图案。
比如,在现有技术中,个人移动电子设备,尤其是手机上需要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做出各种不同的图案,且由于手机外壳表面积较小,同时设计的图案一般包含多种颜色,因此各颜色区域的面积也比较小。
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方案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拆件的方式,具体为将设备外壳分成不同颜色的零件进行组装,从而实现多色彩外壳的设计效果。
第二种,喷涂的方式,具体为采用治具分别遮蔽其他区域,只露出需要喷涂的部位,并喷涂上需要的颜色,从而实现多种色彩的图案设计。
第三种,激光雕刻的方式,具体为采用多层涂料层层覆盖外壳表面,再根据所要显露的涂料层深度对应采用不同功率的激光进行雕刻,使相应涂料层显露在外,以实现颜色区域分界线精确的效果。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第一种,即拆件的方式,会造成各个零件之间存在接缝,这样就在视觉上会造成设备外壳的外观不完整。同时,由于拆件造成设备外壳存在两层或多层壳壁,多层壳壁的厚度叠加使得整体的厚度尺寸加大。可见,现有技术中拆件方式存在使手机外观不完整,且无法满足手机轻薄化设计需要的技术问题。
在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第二种,即喷涂方式时,由于手机的表面积较小,所以,对喷涂范围精确度的要求很高,但在喷涂过程中,遮蔽治具与手机壳体却很难贴合精确,所以,无法精确喷涂手机上的较小区域,在实际喷涂过程中,会在喷涂第一区域时,喷涂到第二区域。可见,现有技术中喷涂方式存在喷涂出来的不同颜色区域之间分界线存在不精确,且容易出现重影的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激光雕刻的方式,由于涂料层本身的厚度极薄,多层叠加之后需要根据不同雕刻深度分别确定多个不同的雕刻功率,而通常多个雕刻功率之间的数值差别很小,因此对雕刻工艺要求极高,所以实际应用中多用在双色板等颜色层较厚的材料上。可见,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激光雕刻分别去除多层覆盖颜色的方式,对于区分微小的雕刻深度差别时存在雕刻难度大,技术工艺实现困难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的通过激光雕刻分别去除多层覆盖颜色的方式,对于区分微小的雕刻深度差别时存在雕刻难度大,技术工艺实现困难的技术问题,以实现在颜色区域分界线精确的基础上,降低工艺难度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用于在一表面形成颜色,所述表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相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具有第一分界线,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一颜色层;
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层的第一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颜色层的第二雕刻功率;
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颜色层。
可选的,所述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具体包括:
使用第三雕刻功率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其中,所述第三雕刻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雕刻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雕刻功率。
可选的,所述表面上有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其中,第1+2i区域属于第一类区域,i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N-1)/2的自然数,第2+2j区域属于与所述第一类区域不相同的第二类区域,j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N-2)/2的自然数,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第一类区域之间互不相邻接,所述第二类区域之间互不相邻接,所述第一类区域上涂设的第一类颜色层的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类区域上涂设的第二类颜色层的雕刻功率。
可选的,当N等于3,所述表面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具有第二分界线时,在所述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一颜色层之后,且所述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区域内与所述第二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所述第三颜色层。
可选的,在所述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三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
可选的,在所述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颜色层,所述方法还包括:
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内的所述第三颜色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颜色层与所述第三颜色层为相同或不同颜色层。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先喷涂不同颜色层再进行激光雕刻的方式,喷涂的颜色层的厚度很小,没有拆件形成的区域间隙,也不会像拆件那样造成设备外壳存在多层壳壁而增加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因此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件方式存在使设备外观不完整,且无法满足设备轻薄化设计需要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设备外观视觉完整,满足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
2、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先喷涂不同颜色层再进行激光雕刻的方式,通过去除表面颜色层以使被覆盖颜色层显露在外的技术方案,由于激光雕刻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涂方式存在喷涂出来的不同颜色区域之间分界线存在不精确,且容易出现重影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不同颜色区域之间分界线精确、无重影的技术效果。
3、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取在一个激光雕刻区域内只存在两种不同的颜色涂层,因此,只需要去除一层表层颜色,就可露出下面一层颜色。同时由于两种颜色涂层的雕刻功率相差较大,这样在雕刻去除上一层表层颜色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下面一层颜色能够得以保留,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别去除同一区域内多层覆盖颜色的方式,对于区分微小的雕刻深度差别时存在雕刻难度大,技术工艺实现困难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降低工艺难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两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两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所针对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两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的颜色层喷涂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N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所针对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三个区域时颜色形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三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的实施方式一所针对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三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的实施方式一的颜色层喷涂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三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的实施方式二所针对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表面区域为三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的实施方式二的颜色层喷涂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还存在的通过激光雕刻分别去除多层覆盖颜色的方式,对于区分微小的雕刻深度差别时存在雕刻难度大,技术工艺实现困难的技术问题,以实现在颜色区域分界线精确的基础上,降低工艺难度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相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具有第一分界线。
首先,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一颜色层;然后,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层的第一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颜色层的第二雕刻功率;最后,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颜色层。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在一个激光雕刻区域内只存在两种不同的颜色涂层,因此,只需要去除一层表层颜色,就可露出下面一层颜色。同时由于两种颜色涂层的雕刻功率相差较大,这样在雕刻去除上一层表层颜色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下面一层颜色能够得以保留,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别去除同一区域内多层覆盖颜色的方式,对于区分微小的雕刻深度差别时存在雕刻难度大,技术工艺实现困难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降低工艺难度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考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用于在一表面形成颜色,所述表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相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具有第一分界线。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表面为一电子设备的外壳表面,如:可以为手机的外壳表面,也可以平板电脑的外壳表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外壳的材料可以是金属的,也可以是塑料的,或者其他材质,在此,本申请实施例就不一一举例了。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颜色形成的方法,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
S101: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一颜色层。
S102: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层的第一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颜色层的第二雕刻功率。
S103: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颜色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雕刻方法可以采用激光雕刻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二次氧化的雕刻方式。下面将以电子设备的外壳的材料是金属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颜色形成方法所针对的表面01的示意图,其中,表面01包括两个不同的区域,按照设计两个区域分别需要形成不同的颜色,例如白色和黑色。由于激光雕刻浅色涂料层需要的雕刻功率大于雕刻深色涂料层需要的雕刻功率,且二者间的差值较大,可以将需要形成白色的区域定义为第一区域10,相应的需要形成黑色的区域定义为第二区域20,其中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之间具有第一分界线12。
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步,在第一区域10内喷涂白色颜色层,同时实际喷涂白色颜色层的范围一般还包括第二区域2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二子区域201。这是由于在喷涂过程中,遮蔽治具与手机壳体很难贴合精确,所以在喷涂第一区域10时,很容易越过第一分界线12。如果选择精确喷涂形成不同颜色区域分界线,会大大提高工艺难度和制造成本。因此,可以选择适当降低喷涂精度,允许白色颜色层的喷涂范围越过第一区域10,从而有效降低工艺难度,减少制造成本。
第二步,在第二区域20内喷涂黑色的颜色层。同样的,实际喷涂黑色颜色层的范围一般还包括第一区域1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一子区域101。
此时表面01上形成的颜色层喷涂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第一子区域101和第二子区域201内,黑色和白色这两种颜色层重叠,且黑色颜色层位于白色颜色层上方。
第三步,采用激光雕刻的方式沿着第一分界线12,去除第一区域1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一子区域101内的黑色颜色层,从而使第一子区域101内被覆盖的白色颜色层显露出来。
由于采用先喷涂不同颜色层再进行激光雕刻的方式,因此,喷涂的颜色层的厚度很小,没有拆件形成的区域间隙;同时,也不会像拆件那样造成设备外壳存在多层壳壁而增加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使得整体的厚度尺寸加大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设备外观视觉完整,满足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由于,激光雕刻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能够实现不同颜色区域之间分界线精确的技术效果。并且,由于在一个激光雕刻区域内只存在两种不同的颜色涂层,因此,只需要去除一层表层颜色,就可露出下面一层颜色。同时由于两种颜色涂层的雕刻功率相差较大,这样在雕刻去除上一层表层颜色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下面一层颜色能够得以保留,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别去除同一区域内多层覆盖颜色的方式,对于区分微小的雕刻深度差别时存在雕刻难度大,技术工艺实现困难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降低工艺难度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白色颜色层的最低激光雕刻功率是第一雕刻功率,如10。黑色颜色层的最低激光雕刻功率是第二雕刻功率,如3。此时,只需要在大于等于3小于10的范围内选择一个数值作为实际雕刻功率值,即可实现去除黑色颜色层,保留白色颜色层的效果。当然,为了保证在使用激光雕刻去除黑色颜色层的时候,位于下方的白色颜色层不会被同时去除,所选择的实际雕刻功率数值可以是相比较而言更为接近第二雕刻功率的数值,比如,可以是3至5范围内的任一数值。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颜色形成方法,还可以使用在包含N个区域的表面上,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
参考图4。图4是当表面区域为N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所针对的表面02的示意图,表面02上有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也包含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此时可将所述N个区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第一类区域和第二类区域。如当按照所述第一类区域之间相互不相邻接,并且所述第二类区域之间互相也不相邻接的规则进行分类时,第1+2i区域属于第一类区域,i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N-1)/2的自然数,第2+2j区域属于与所述第一类区域不相同的第二类区域,j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N-2)/2的自然数,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自然数。在第一类区域上涂设的颜色层定义为第一类颜色层,在第二类区域上涂设的颜色层定义为第二类颜色层。
例如,设计要求第一区域10需要形成白色,第二区域20为黑色,第三区域30为绿色,第四区域40为咖啡色,第五区域50为黄色。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颜色形成方法要求同一需要激光雕刻区域内重叠的所述第一类颜色层的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类颜色层的雕刻功率。因此,在此情况下可以将白色、绿色和黄色定义为所述第一类颜色;咖啡色和黑色定义为为所述第二类颜色。对应的,第一区域10、第三区域30和第五区域50属于所述第一类区域;第二区域20和第四区域40属于所述第二类区域。
参考图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颜色形成方法,当N等于3的时候,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颜色形成的方法,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
S501: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一颜色层。
S502:在所述第三区域内与所述第二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所述第三颜色层。
S503: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
S504:在与所述第二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三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
S505: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颜色层。
S506: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内的所述第三颜色层。
参考图6,图6是当表面区域为三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所针对的表面03的示意图。表面03包括第一区域10、第二区域20和第三区域30。其中,第二区域20位于第一区域10和第三区域30之间,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之间有第一分界线12,第二区域20与第三区域30之间具有第二分界线23。按照设计第一区域10需要形成白色,第二区域20需要形成黑色,第三区域30需要形成绿色。当然,第一区域10和第三区域30之间也可以设计为形成相同的颜色,例如都是白色或者都是绿色。下面以其分别需要形成白色和绿色两种不同颜色举例。
根据区域之间的邻接关系以及颜色层对应的激光雕刻功率大小,此时可以将第一区域10和第三区域30定义为所述第一类区域,第二区域20定义为所述第二类区域。相应的,白色和绿色定义为所述第一类颜色,黑色定义为所述第二类颜色。
具体实现过程为,首先在第一区域10内喷涂白色的颜色层。同时实际喷涂白色颜色层的范围一般还包括第二区域2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二子区域201。然后在第三区域30内喷涂绿色的颜色层。同时实际喷涂绿色颜色层的范围一般还包括第二区域20中紧邻第二分界线23的第三子区域202。
在第二区域20内喷涂黑色的颜色层。同样的,实际喷涂黑色颜色层的范围一般还包括第一区域1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一子区域101和第三区域30中紧邻第二分界线23的第四子区域301。
此时表面03上形成颜色层剖面结构如图7所示。在第一子区域101和第二子区域201内,黑色和白色这两种颜色层重叠,且黑色颜色层位于白色颜色层上方。在第三子区域202和第四子区域301内,黑色和绿色这两种颜色层重叠,且黑色颜色层位于绿色颜色层上方。
最后,采用激光雕刻的方式沿着第一分界线12,去除第一区域1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一子区域101内的黑色颜色层,从而使第一子区域101内被覆盖的白色颜色层显露出来。以及,沿着第二分界线23,去除第三区域30中紧邻第二分界线23的第四子区域301内的黑色颜色层,从而使第四子区域301内被覆盖的绿色颜色层显露出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同一区域内重叠的两种颜色层分别属于所述第一类颜色层和所述第二类颜色层时,在喷涂此重叠区域过程中,选择先喷涂所述第一类颜色层,后喷涂所述第二类颜色层,这是因为,所述第一类颜色层的第一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类颜色层的第二雕刻功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需在所述第一雕刻功率与所述第二雕刻功率之间选取合适的值作为实际雕刻功率一并去除第一子区域101和第四子区域301内的黑色颜色层即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白色颜色层的最低激光雕刻功率是第一雕刻功率,如10。黑色颜色层的最低激光雕刻功率是第二雕刻功率,如3。绿色颜色层的最低激光雕刻功率是第三雕刻功率,如7。那么实际雕刻功率可以在大于等于3小于7的范围内选择即可。当然,为了保证在使用激光雕刻去除黑色颜色层的时候,位于下方的白色颜色层和绿色颜色层不会被同时去除,所选择的实际雕刻功率数值可以是相比较而言更为接近第二雕刻功率的数值,比如,可以是3至4范围内的任一数值。当然,也可以在大于等于3小于10的范围内选择第一实际雕刻功率,例如5,去除第一子区域101中的黑色颜色层;以及在大于等于3小于7的范围内选择第二实际雕刻功率,例如4,去除第四子区域301中的黑色颜色层。
当然,根据表面上需要形成的颜色层的激光雕刻功率数值关系不同,则对应的所述第一类区域和所述第二类区域的选择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做出详细说明。参考图8,图8是当表面区域为三个区域时颜色形成方法所针对的表面04的示意图。假设,此时根据设计需要在表面04上从左往右依次形成橙色、橙黄色和浅金色,而同时提供了最小雕刻功率为3的橙色喷涂料,最小雕刻功率为5的浅金色喷涂料,和最小雕刻功率为10的橙黄色喷涂料。此时,根据区域之间的邻接关系以及颜色层对应的激光雕刻功率大小规律,可以将橙黄色定义为第一类颜色,橙色和浅金色定义为第二类颜色。对应的,喷涂橙黄色颜色层的区域定义为第一区域10,相应的喷涂橙色颜色层的区域定义为第二区域20,喷涂浅金色颜色层的区域定义为第四区域40。其中,第一区域10属于第一类区域,第二区域20和第四区域40属于第二类区域。第一区域10位于第二区域20和第四区域40之间,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之间有第一分界线12,第一区域10与第四区域40之间具有第三分界线14。
基于此,具体实现过程为,首先在第一区域10内喷涂橙黄色的颜色层。同时实际喷涂橙黄色颜色层的范围一般还包括第二区域2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一子区域101,以及第四区域40中紧邻第三分界线14的第二子区域201。当然,第二区域20和第四区域40上还会继续喷涂其他颜色将橙黄色颜色层部分或全部覆盖,因此橙黄色颜色层也可以喷涂在整个表面04上。
在第二区域20内喷涂橙色的颜色层。同样的,实际喷涂橙色颜色层的范围一般还包括第一区域1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三子区域202。
在第四区域40内喷涂浅金色的颜色层。同样的,实际喷涂浅金色颜色层的范围一般还包括第一区域10中紧邻第三分界线14的第四子区域301。
由于,第三子区域202和第四子区域301内的橙色颜色层和浅金色颜色层最后会被雕刻去除。因此,第三子区域202和第四子区域301可以是相互邻接,也可以不邻接,还可以是部分或全部重合。
下面以第三子区域202和第四子区域102之间不邻接为例子,做详细说明。此时表面04上形成颜色层剖面结构如图9所示。在第一子区域101和第三子区域202内,橙色和橙黄色这两种颜色层重叠,且橙色颜色层位于橙黄色颜色层上方。在第二子区域201和第四子区域301内,浅金色和橙黄色这两种颜色层重叠,且浅金色颜色层位于橙黄色颜色层上方。
最后,采用激光雕刻的方式以第一分界线12和第三分界线14为边界,去除第一区域10中紧邻第一分界线12的第三子区域202内的橙色颜色层,以及第一区域10中第四子区域301内的浅金色颜色层,从而使第一区域10内的橙黄色显露出来。
由于橙色喷涂料的最小雕刻功率为3,浅金色喷涂料的最小雕刻功率为5,,橙黄色喷涂料的最小雕刻功率为10,实际雕刻功率只需要在大于等于5且小于10的数值范围内选择就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当然,为了保证在使用激光雕刻去除橙色和浅金色颜色层的时候,位于下方的橙黄色颜色层不会被同时去除,所选择的实际雕刻功率数值可以是相比较而言与橙黄色颜色层最小雕刻功率相差大的数值,比如,可以是5至7范围内的任一数值,例如5。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先喷涂不同颜色层再进行激光雕刻的方式,由于喷涂的颜色层的厚度很小,没有拆件形成的区域间隙,也不会像拆件那样造成设备外壳存在多层壳壁而增加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因此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件方式存在使设备外观不完整,且无法满足设备轻薄化设计需要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设备外观视觉完整,满足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
2、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用先喷涂不同颜色层再进行激光雕刻的方式,通过去除表面颜色层以使被覆盖颜色层显露在外的技术方案,由于激光雕刻具有很高的精度,因此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涂方式存在喷涂出来的不同颜色区域之间分界线存在不精确,且容易出现重影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不同颜色区域之间分界线精确、无重影的技术效果。
3、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采取在一个激光雕刻区域内只存在两种不同的颜色涂层,因此,只需要去除一层表层颜色,就可露出下面一层颜色。同时由于两种颜色涂层的雕刻功率相差较大,这样可以保证在进行雕刻时,可以在保证雕刻去除上一层表层颜色的同时,还可以保证下面一层颜色能够得以保留,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别去除同一区域内多层覆盖颜色的方式,对于区分微小的雕刻深度差别时存在雕刻难度大,技术工艺实现困难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降低工艺难度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用于在一表面形成颜色,所述表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相邻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具有第一分界线,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一颜色层;
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层的第一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颜色层的第二雕刻功率;
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颜色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具体包括:
使用第三雕刻功率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其中,所述第三雕刻功率小于所述第一雕刻功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雕刻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上有N个区域,所述N个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其中,第1+2i区域属于第一类区域,i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N-1)/2的自然数,第2+2j区域属于与所述第一类区域不相同的第二类区域,j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N-2)/2的自然数,其中,N为大于等于3的整数,所述第一类区域之间互不相邻接,所述第二类区域之间互不相邻接,所述第一类区域上涂设的第一类颜色层的雕刻功率大于所述第二类区域上涂设的第二类颜色层的雕刻功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等于3,所述表面还包括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二区域与第三区域之间具有第二分界线时,在所述在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一颜色层之后,且在所述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区域内与所述第二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区域上喷涂形成第三颜色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内与所述第一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一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分界线邻接的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上喷涂形成与所述第三颜色层不同的第二颜色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颜色层,所述方法还包括:
雕刻去除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内的所述第二颜色层,并露出所述至少一部分第三区域内的所述第三颜色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层与所述第三颜色层为相同或不同颜色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55790.2A CN104210306B (zh) | 2014-09-09 | 2014-09-09 | 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55790.2A CN104210306B (zh) | 2014-09-09 | 2014-09-09 | 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10306A CN104210306A (zh) | 2014-12-17 |
CN104210306B true CN104210306B (zh) | 2018-03-27 |
Family
ID=52092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55790.2A Active CN104210306B (zh) | 2014-09-09 | 2014-09-09 | 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1030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64062A (zh) * | 2017-02-14 | 2017-06-20 | 苏州特铭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温度控制旋钮的改善工艺 |
CN108745828A (zh) * | 2018-05-30 | 2018-11-06 | 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颜色喷涂工艺 |
CN115646784A (zh) * | 2022-10-09 | 2023-01-31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分色喷涂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造的元件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2712A (zh) * | 2009-09-03 | 2011-04-06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126396A (zh) * | 2010-01-15 | 2011-07-20 | 何忠亮 | 金属表面制做高清彩色金属画的方法 |
CN102290273A (zh) * | 2011-06-11 | 2011-12-21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双色式键帽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582159A (zh) * | 2011-01-14 | 2012-07-18 | 永恒科技有限公司 | 提供双色表面的板材及其形成方法 |
CN103781296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
DE102013200198A1 (de) * | 2013-01-09 | 2014-07-1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Metallisches Mehrfarbendekor |
-
2014
- 2014-09-09 CN CN201410455790.2A patent/CN1042103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2712A (zh) * | 2009-09-03 | 2011-04-06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126396A (zh) * | 2010-01-15 | 2011-07-20 | 何忠亮 | 金属表面制做高清彩色金属画的方法 |
CN102582159A (zh) * | 2011-01-14 | 2012-07-18 | 永恒科技有限公司 | 提供双色表面的板材及其形成方法 |
CN102290273A (zh) * | 2011-06-11 | 2011-12-21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双色式键帽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781296A (zh) * | 2012-10-18 | 2014-05-07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
DE102013200198A1 (de) * | 2013-01-09 | 2014-07-1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Metallisches Mehrfarbendeko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10306A (zh) | 2014-12-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019739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visual and optionally tactile features on a substrate | |
TWI549583B (zh) | 電子裝置殼體及其製造方法 | |
CN103781296B (zh) | 电子装置外壳制造方法 | |
CN105082868A (zh) | 实现三色效果的方法、外壳及终端 | |
CN202026544U (zh) | 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便携式终端 | |
CN104210306B (zh) | 一种颜色形成的方法 | |
CN104582362A (zh) | 实现双色双光泽的方法、塑胶外壳及终端 | |
CN111016415A (zh) | 纹理转印母模、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电子设备 | |
CN108990328A (zh) |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
CN101282369A (zh) | 便携式电子装置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4808358U (zh) | 指纹辨识装置 | |
CN107148187A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塑料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8944225A (zh) | 喷漆工艺及产品 | |
WO2020168962A1 (zh) | 壳体、终端设备和壳体的制作方法 | |
CN110087420B (zh) |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 |
US20160347115A1 (en) | Ornament piec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 |
CN113568282A (zh) | 转印模具的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 |
CN109866359B (zh) | 一种壳体制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210781615U (zh) | 壳体及具有该壳体的终端设备 | |
CN106904012A (zh) | 一种盲孔图案的制作方法 | |
KR20180129039A (ko) | 글라스 장식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8737595A (zh) | 设备壳体及其加工方法、治具及电子设备 | |
CN102126396A (zh) | 金属表面制做高清彩色金属画的方法 | |
CN106891654A (zh) | 一种制作盲孔图案的方法 | |
CN203930101U (zh) | 装饰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